《通往父亲之路》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与父亲之间的情感故事,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思考和感悟。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深刻描绘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真实。读后让人深刻反思亲情的珍贵,感受到了父子情深的温暖与力量。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一)
薄薄的一本小说,很好读。更有意思的是,书中人物的故事都好眼熟,读起来似乎都是在中央台新闻中能提到的名字,以致让我一度以为我看的是个人传记,而不是小说,一直到我八卦地去百度了一把书中的人名。
不得不佩服这些有点年纪的老作家们,他们用笔的力量实在在现在年轻作家无法比拟的。简简单单地内容,似乎是轻飘飘地写在纸上,读起来却如同刻入血肉,让人心悸,让人读完之后都不断去回味,也许这就是几十年的生命体验所带来的力量吧。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二)
#先锋活动
2022年3月12日下午15:00,作家叶兆言将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著名翻译家赵瑞蕻、杨苡先生之女赵蘅(叶兆言新书插图作者),《乔家的儿女》原著作者、编剧未夕,以及南京大学青年学者陆远,一起谈谈什么是中国式父子关系,与读者们共同探秘这份为有时近在眼前,却又难以靠近的幽微亲情。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三)
本书是叶兆言先生最新的中篇小说,短短四万字,就把这一代代父辈故事以及父子之间的故事婉婉道来。
故事以张左为核心展开。张希夷,他的父亲。魏明韦,他的母亲。与我们大多数小孩的童年是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的不同。在张左很小的时候,张希夷和魏明韦就离婚了。在那之后,他总共就见过母亲三次。幼年时,见父亲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他的外公魏仁和外婆一起把张左抚养长大。
外公与张左
这俩祖辈的感情和父辈也有的一拼了。外公魏仁是学术泰斗。张左从小在外公的影响下,练习毛笔字。写得一手好看的小楷字。而这小楷字,在他之后的人生中,也都有帮助。看来小时候的习惯养成真的很有必要。
张希夷与张左
张希夷在与魏明韦离婚之后,也再婚了。吴姨以及带来的女儿素素。在张左童年的记忆中,对张希夷印象最深的两次,莫过于中山陵游玩的一天,以及在干校的三天。其他关于他父亲的故事,有些事从外婆、吴姨那儿听来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张左大学毕业,想留在南京。去找张希夷。彼时的张希夷已经是博导,他并没有直接帮助张左而是让张左直接解决。还有就是张左之后在编辑部的工作,被素素顶替后,他也就一声不吭的还是让别人帮助调到了别的岗位。
那个年代的人多质朴,很平淡,不争不抢。
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张希夷的职位一路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四)
《通往父亲之路》是叶兆言先生创作的探讨中国父子关系的小说。小说涉及六代人5位父亲的形象,分别是张济添、张希夷之父、张希夷、故事主人公张左、张卞,其中又以张希夷与张左之间的关系为故事的核心。同时,旁支写了张左与外公魏仁之间类似父子的深情。
我们读完故事发现,实际上,外公与张左的关系更接近我们心目中所期盼的父子关系。外公怀有君子之风,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是新时代中的“古人”。外公抚养了张左,照顾他成长,教导他读书习字,张左日夜耳濡目染,乃至在成年以后虽然才华并不出众,但总会因一手好字或多或少得到命运的眷顾。这部分的父子关系和亲情,我们将其理解为传承,也可以引申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性的对接,这是我们的文化中绵延不断最精华的部分。
而张左与张希夷的关系,却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父子关系。二者总在不断地“错过”。张左到“五七干校”短短几天和父亲的相处,成了他这辈子关于父亲的最温暖的记忆。在利益的谋取上,张希夷也一反伦常之情地把难以争取到的利益给了与自己非亲非故的继女素素。张左在整理父亲手稿的时候,也始终不明白自己的父亲是如何被一步步供上神坛。这部分,描述的是两代人之间始终无法共情和对话的部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陌生与疏离,也可以引申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性的割裂,这也是我们文化中灰暗的宿命。
读这本小说时,我时不时想起阎连科老师的《我与父辈》。我在思考为什么《我与父辈》能让人读到泪水涟涟,而《通往父亲之路》却没有这种感觉,反而读出一种困惑呢。小说的标题似乎想撑展起一个普遍性话题的探讨,而小说的内容又描述了一个特殊性的案例,个案似乎无法对普世性的标题作出诠释与回答,因此给读者造成认知上的偏差。书中的一些人物,如陆师傅、吴姨、小卞等,也有脸谱化倾向。
总体而言,小说文字流畅易读,阅读体验较好。故事配有赵蘅老师的白描插图,就像文字那样清淡隽永。其中关于在“五七干校”养牛的描述,十分接地气,我认为这是整本小说最珍贵的笔墨。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五)
叶兆言先生的《通往父亲之路》,时间跨越了60年,整整一个甲子,60岁的张左依旧在“寻找”父亲。
张左和张希夷,是熟悉的陌生人。
对于张左,父亲是什么?是血缘亲情吗?多年来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他,有父亲和没有父亲差不多,有没有都一个样,他自己就像一个孤儿。他会根据照片上年轻的外公经常想起张希夷,虽然两人样貌并不像,他在想父亲张希夷吗?还是他把外公当成了父亲?或者外公更像是他的父亲?因为张希夷把他带到了世界上,他成为了他的父亲。寻找父亲的路上,会让人跌跌撞撞。
对于张希夷,父亲是什么?他会是丈夫张希夷,他会在吴姨不喜欢张左的时候把张左留给岳父母;他会是学者张希夷,他坚持做学问,在五七干校劳累了一天时依旧能挑灯夜读,后来也能躬耕不辍、桃李满天下;他也会是一个好父亲张希夷,当然是对于素素而言,从小养在身边的养女素素比亲子张左更像自己的孩子。在养女素素和亲子张左在面对工作调动矛盾时,他“连想都没想,一锤定音,说当然应该是调我女儿”;张左对于“这个父亲难于接近,除了见面喊一声,平时是能躲就躲,能不喊就不喊,素素不一样,她叫爸爸叫的非常亲热。”在成为父亲的路上,他选择性的成为父亲。
他们也想过靠近彼此,五七干校期间,他们也曾在河滩放牛聊天;在张希夷晚年,张左负责了张希夷的编书工作,二十年间,所做的一切都和张希夷分不开。但是通往父亲的道路太漫长,有时候走的越近,感觉越远,他们熟悉又陌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张左自己也在想儿子张卞与自己、张卞的儿子小查尔斯与张卞,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好在故事的最后给了我们安慰,张希夷紧紧的抱着小查尔斯,这是张左和张卞没有享受过的待遇,让我们看到了如此亲切有爱像父亲一样的张希夷。
对于你我,父亲是什么?是不善言辞的山、是胸怀宽阔的海、甚至可能是母亲的“背景板”......可父亲生来就是父亲吗?他也曾是孩子,他是不是像我们看他一样看他的父亲?他像父亲一样成为了父亲,在我们存在时他已然是父亲,他们可能会像学者张希夷一样,有着自己优秀;也可能像父亲张希夷一样,有着自己的问题,他们不像母亲一样热烈的表达着自己的爱,他们的爱沉默的存在着。
会有人为了成为父亲而是父亲吗?那个父亲,他爱孩子,就是因为单纯的爱,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就是爱本身。愿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父亲,拥有这样的父亲,相信父亲也一直在寻找我们。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六)
父亲,于孩子而言总是难以琢磨和靠近的存在,那看似威严的背脊总是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过往。我们总是介于身份或是威严的部分,觉得难以真正理解父亲,走向父亲的人生之路总是需要更多探索。
在这本书中,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张左因父母离婚又各自组建新的家庭,张做只能暂时住在外公家。因着父母都各自开始了“新的人生”,所以张左不能时常见到父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外公魏仁从旁监督练了一手好字。外婆喜欢女婿(也就是张左的父亲)总是更多一些,总是询问张左是否要跟父亲走。
许是因为经常没有父亲的陪伴,张左总是感觉和父亲张希夷不熟悉,陌生之感的尴尬氛围总是不经意就出现在二人之间。相反,张左却发现后妈带的孩子-素素却能和自己的父亲保持一种熟捻的状态。在父亲因为时局原因而去养牛的时间里,张左曾独自带着东西去看望过父亲,在陌生的环境,看着不算熟悉的父亲,张左其实是想要更加亲近父亲的,却总是不知如何靠近。
“通往父亲的路太漫长,张左发现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近过张希夷,有时候走得越近,感觉越远。”随着时代变化,父亲年纪愈长,张左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他再次回望关于父亲张希夷、外公魏仁,张左好似懂得了一些父子之间的纽带连接。
起初的父亲也许像座高山,我们可以在背阴处随意玩耍,因为总会有人帮我们抵挡烈日,但背阴处充满了阴影,一个不注意,我们可能就深陷其中并且埋怨高山的巍峨。虽然高山会有被攀登的一天,但是曾经的阴影也许会留在心中,不停地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作家叶兆言在这本书的序中曾提到“大家好像总是生活在父辈的阴影下,我的父辈、父辈的父辈、组父辈的父辈,他们的历史始终都闪耀着迷人的光辉”。这段话在文中也有印证,外公为人在教育张左时曾提及自己当年的愤然离开能够研究的地方,并为之悔恨,所以他要求张左“不管时局如何,不管人事如何,做学问之人,唯有坚持再坚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条道路走到黑”。
也许我们始终无法完全理解父亲,但可以努力靠近父亲,努力让自己也成为高山。高山的存在不是为了让我们活在阴影之下,而是能够依靠这座高山,走到更高的地方,成为下一座高山。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七)
叶兆言老师是南京人,我和他近20年前有过一访之缘,至今在我心目中他仍然我的一席师。
当年的访谈已经无迹可寻,说了些什么也已不记得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书房,满墙是书,一张大桌上,满满的也是书。又谈及家学,才知道原来他是大教育家叶圣陶之后,实在是家学深厚。
如果要给我心目中写南京的作家排名,叶兆言老师无疑是第一。他生在南京,长在南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的写作语言质朴无华,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金陵人最动情的往事,功夫自然而然已成化境。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早年父母离异的男孩,如何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走进和了解他的父亲的故事。
张希夷与张左这对父子,简直可以说是生来就没有什么缘分。在张左还小的时候,他的父母便离了婚,把他交给外公外婆抚养。
童年的时候,外公就是张左心目中的父亲形象,他疼爱张左,也严格要求他练字,这也为他将来一生的学问和工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张左曾经张望过继父,也曾试图融入父亲的再婚家庭,但是这些尝试都失败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听到的更多的是女人们对父亲的负面评价,这也让他不太愿意和父亲有什么关系。
然而父亲和他还是有交集的,短暂的三天牛棚共同生活是张左童年不多的美好回忆之一。
直到他长大以后,张左才开始渐渐了解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解他的家学,求知和治学,通过自己身上的一些欲丨望也逐渐能够理解父亲作为普通男人的那一面。
这本书里写的父子关系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张希夷与张左的父子关系,一个是张希夷与他的老丈人精神上的父子关系。
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不得不说后者更令我感动,他们以正反面都写字的信纸为媒介,勉励学术,交流生活,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深厚的父子情谊。
张左后来也是在这些信件里,才了解了父亲的另一面。父亲也曾关怀他,对外公外婆抚养自己也曾心怀愧疚。对于父亲来说,继承外公对学术的追求,“一条道走到黑”,是尽一个外子的本分,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男孩总要成长为父亲,不管他自己愿意与否,总会在那个仰望他的小孩心目中成为父亲。
回望我的父亲,他为人刻薄但是律己,热情,勤奋,他的身上至今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
我想没有一个男孩可以成为完美的父亲,但是只要在自己人生中去努力,你的孩子都会记住你最优秀的那部分,并且传承下去。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八)
读完这本叶兆言的全新中篇小说之后,心中充满了疑惑,但想想自己和父亲的关系,自己和孩子的关系,突然间又释然了。本书讲述了张左一家在大时代进程背景下发生的遭际和变迁,每个人都是历史记忆的传承者和记录者,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创造者。华夏大地的每个家庭,每个人的都很重要,但父亲的责任更加重大,既是每个家庭的重要支柱,更是每个家庭关系的最大协调者和维护者。有时候,经历的岁月的洗礼,我们渐渐地在时光中变成自己曾经不喜欢的样子。
父子关系既奇妙又淡薄。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曾经创作一部名叫《父与子》的漫画,里面父子关系洋溢着暖暖的人情味,善良、乐观充满欢乐的场景将西式父子关系刻画的惟妙惟肖:父子不像父子,倒像是朋友关系。因为文化的差异,这点与中国的父子关系不同。中国的父母,很难做到和儿子是平等关系,因为老话说过,子不孝,父之过,更主要的是中国的父母都盼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对待孩子充满了更多的严厉的要求。况且在中国的古文化里,男主外,女主内,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母亲参与多,父亲参与少,父亲更多的操持家庭大事,而在教育孩子方面承担的更多的是对不听话孩子给予棍棒下的最后教育。所以,孩子在家里对爸爸充满更多的敬畏和害怕。张左有两个父亲,因为他的父母离婚了,并且也都另外组成了新的家庭。他的亲生爸爸张希夷,生他但是却没养过他一天,张左大学前与父亲的相聚记忆也就是张左和父亲还有后妈及后妈带的孩子吴素素一起去中山陵玩耍和到父亲下放的养牛棚单独待过几天,接受了父亲对其精神再教育。张左也曾想跟父亲住在一起,但是他的后妈吴姨却不愿意和他住在一起,甚至在张左找父亲张希夷帮忙留在南京的时候,没想到张希夷抬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大义凌然地拒绝了他。他后妈更是印证的了关于后妈的传说。 张左的继父就当从来没有过,在张左的印象中,跟他姥爷干仗就不是好人,所以双方不走动,关系也就变得越来越远。
当张左成为了父亲,他将孩子一手带大,虽然他对儿子的帮助远不如妻子小卞,但是他对儿子的爱却是毋庸置疑的。也许,他不知道,他的年纪越来越大,其实就越来越像他的父亲张希夷,比如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淡然处之,对父母的孝敬一如既往,对自己喜欢的事业义无反顾,对婚姻的长久渴望。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说:男人之所以知道他老了,原因在于他开始看起来像他的父亲了。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九)
这本书很短,也很好读,只有四万多字,又带着许多插图,所以很快就能翻完。这是一部小说,但也不完全是小说,这是一部带有回忆录色彩的或真或虚的作品。
作者叶兆言,他的父亲是叶至诚,祖父是叶圣陶,标准的知识分子家庭。对于本书,作者曾直说:“这是我一直想写的一部书。”
作者自述
据作者所言,这本书写的不仅是他自己面对自己父亲时的情绪,还有他父亲面对他父亲的父亲时的情绪。作者出身知识分子世家,所以也可以说这本书写的是知识分子面对自己上一代的知识分子(即父辈)时的情绪。这种情绪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一代不如一代”。这种自卑惭愧的情绪近乎完美地表现在了本书主角张左的身上。
书里用很大的篇幅来写张左的童年——就像很多人一样,最深刻的记忆永远是在童年时期——而在本书的前两个章节(约占全书四分之一)里,本书的重要人物——张左的父亲——张希夷几乎没有出场。
在主角张左的童年里,父母是缺席的。儿时,张左对于父母基本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印象,他接触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外公和外婆。也正因为如此,在后来张左和父亲逐渐接触后,张左开始对自己记忆中的那个父亲产生了极大的不理解与疑惑——
这种对于父亲的不解,以及后来父亲学术声望越来越高的事实,让张左渐渐产生了强烈的愧疚之情。这种情绪,几乎遍布整本书,仿佛时时刻刻都在强调——
而直到书的末尾,张左对父亲的疑惑之情,对父亲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父亲的愧疚之情仍然没有消散,反而更加浓郁——
张左这种情绪,就是作者人生体验的浓缩。作者以自己为模板,塑造出了张左这个生动的艺术形象。
这本书其实不仅是写出了这种情绪这么简单,书里主角张左的形象也是非常复杂的。张左的童年几乎没有父母的陪伴,因此张左在后来的一生里都有着对一个完整的家庭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也促使了张左后来不断尝试去接触父亲,尝试去理解父亲。
前面说到,本书花了很大的篇幅去写张左的童年。而书的后面也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本书的叙事在张左进入成年进入社会后速度陡然加快了,有时几句话就是几年时光过去了。这似乎也和我们大多数人的时间感官相符合。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十)
(原刊《解放日报》2022年3月26日 07版 )
说起父亲,小说《通往父亲之路》的主人公张左眼前浮现的,不是一个动态、具象的父亲身影,而是抚养他长大成人的亲人面孔,是他父亲手写文稿里的言语、旁人评价父亲时所描绘的点滴。在这则中篇小说里,作者叶兆言描述了张、魏两家三代父子之间的故事,主要角色与作者家庭成员的身份相似,基本是著书立说的知识分子,这样身份的人交往起来,自然不缺文本的参与,它们足以令父子关系少一分人间烟火的亲昵,多一股思想交锋的冷静。知识分子毕竟是一个社会中精神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时代与环境的变动,自然会在这三代人身上投射得尤为明显。当这一切都被叶兆言捕捉记录下来,《通往父亲之路》便足以构成历史声音的一记回响。
主人公张左自小就与外祖父母一同生活,父母张希夷与魏明韦离婚又再婚之后便不再向他付出心与力。对于张左来说,父爱是被剥夺之后留下的一道裂缝,即便外祖父母不吝啬给予他爱,也仅是短暂地照亮缝隙,而无法填补父爱的缺失。直接的体现便是幼年张左总会将外祖父魏仁年轻时的影像想象成张希夷。
外祖父魏仁擅长书法,潜移默化,张左也逐渐练出一手漂亮的小楷,这一门技艺曾得到严苛的张希夷的认可,张希夷直言自己的字体没有根基,言语之间,也有对张左技艺师承外祖父而非作为生父的自己的无奈。但魏仁告诉张左,“古人从来不说书法两个字”,书法曾经不过是文人名士的必需技能,当张左在一片来自张希夷弟子的赞誉声中完成书法,叶兆言让我们发现了这一文化传统断裂的事实。
张希夷与魏仁同样建立过师徒关系:两人都研究冷门的甲骨文字,在同一研究领域里可谓惺惺相惜。张希夷当年决定与魏仁之女魏明韦结合,也有这份师徒情谊发挥作用,尽管婚姻破裂,魏仁仍视张希夷为“半个儿子”。对于张希夷来说,魏仁亦父亦师亦友,张希夷作为南京博物院的一名研究员,在动荡年代里被迫转换角色,成为养牛班的饲养员,不仅研究被迫中止,还要透支自己为牛群的吃喝操劳,于肉体于精神都是沉重的打击。还好这期间魏仁不断来信,鼓励他坚持学术,将古文字的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告诉张希夷”。得知张希夷在养牛棚做事不易,魏仁又掏出自己大学里获得的畜牧知识,与他切磋养牛之道,同时不忘在信中分享张左的成长点滴,给予他亲情的温暖。虽身在牛棚,捏着信的张希夷也能在纸头的另一端捕捉外界风向,维系着自己为人晚辈、为人父母的身份。多年之后,整理父亲私人信件的张左发觉,这对师徒兼“父子”往来信件的收与寄,均是通过幼年自己的双手完成,其数量之多,已足够编写出一两本书来。魏仁的文字有着一枚针的力量,缝补着张左与张希夷之间的父子关系。事实上,张、魏两家的往来还可上溯两代人,年少时的魏仁也曾获得过张希夷的祖父张济添的指点,后者是国内首代甲骨文学者,晚年时曾嘱咐弟子魏仁继承下这门学问,因此当魏仁写信勉励学子张希夷,他这枚针也是在编织古文字研究的学术脉络。
不仅父辈对后辈的爱与疼被包裹上了一层师徒间生发出来的厚重,《通往父亲之路》里的后辈亦是站在低处向上观察父辈这座高山。因为与父亲缺少共同生活的经验,张左不得不用一生去认知张希夷的形象,即便彼此挨紧靠紧,两副身躯之间,仍似隔着万重山,这是张左成长经验所造成的“陌生感”,他与儿子的相处又何尝不是一次“陌生感”的轮回?倒是苍老的张希夷怀抱曾孙查尔斯的举动,才令张左萌生出一种“亲切”——那也是他与外祖父魏仁相处时的场景。
父亲的“山”,可远观而难抵达。张希夷晚年迎来学术高峰,需要人手整理著作。张左帮忙编书,进而接触到了父亲的作品手稿、收藏的字画、古书善本等,这些文本材料,均是张希夷一生精神生活的凝结。此刻的张左正如知晓书法美却无法写出美书法的张希夷那样,好不容易入了父亲这“一门学问”,却依旧不懂得父亲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张左在父亲这座高大神秘的山脚下自惭形秽起来。
《通往父亲之路》中的父子情,生发得隐忍,张左将自己定位为国学大师张希夷那再平凡不过的儿子;张希夷言及魏仁生前性格“极度谦虚”才导致其“学术成就的光辉”被忽视,言下之意,是自省声名显赫所招致的浮躁;魏仁生前常念叨自己未能走完学术之路,实在愧对先辈。后辈正是通过丈量自己与父辈专业成就的高低,来体悟彼此情感的冷暖,而只有当后辈萌生了超越父辈的念头,才会在通往父亲的路上跨出前行的一步,其路虽漫漫,亦是后辈修行领悟,成为父辈的过程。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十一)
看书时间:2022年2月18-19日
通往父亲之路
8.0
叶兆言 / 2022 / 译林出版社
在生活里,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现象:
父亲有话不会好好说,总板着脸训斥儿子;
可儿子有个什么事,父亲会不惜一切地劳心劳力;
儿子成年后,多年不跟父亲说话,父亲去世后,哭得最伤心的也是儿子……
这就是中国式父子关系。
这样的情景,总给人一种感同身受的心痛与刺骨。
很多时候,父亲与孩子之间,总隔着一块透明的玻璃。
近在眼前,却又难以靠近。
《通往父亲之路》中的张希夷和张左就是这种典型的“中国式父子”。
在张左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并且都重组家庭了。张左从小是跟外公外婆长大的。
从小父爱的缺失导致他性格优柔寡断,没有自己的主见。他一直想靠近父亲,可是父亲的形象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母亲嫌他不上进跟他离婚;外公嫌他没本事不跟他来往;连张左的后妈都说他乱搞男女关系。
所以对于张左来说,父亲的形象是模糊的,就像这本书的封面一样模糊,通往父亲之路也是不明确的。
张希夷跟张左的话并不多,张左找他帮忙也不怎么帮。相反,张希夷对妻子的女儿素素倒是挺上心的,仿佛素素才是亲生的,而张左不是。
但冷漠不代表不爱他。
书中有一个细节,张左有一次和父亲一起睡觉。父亲嫌他脚臭,于是拿脸盆倒水给他洗脚。张左满脸的疑惑:脸盆不是用来洗脸的吗?为什么要给我洗脚?当然,张左没有问出口,张希夷也没有说。
我们常说父爱如山,因为父亲的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时光流转,晚年的张希夷声名大噪,成为国学大师、学界巨擘,父子二人亦交往渐密。但“通往父亲的道路太漫长,张左发现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近过张希夷,有时候走得越近,感觉越远”。
张左想要走近自己的父亲,但是越想走近,走得越近,却越不堪,这种不堪也是文化的不堪。
前不久看过一则新闻: 一个名叫刘学州的男孩,一出生就被卖到一户穷苦人家。后来他养父母死了,于是他就去寻找他的亲生父母。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学州终于找到了通往父亲之路,没想到却是一条死路。苦日子没将他压垮,亲生父母的冷漠却将彻底压垮。
故事里的张左父子终于走到了一起,生活中的刘学州却永远的离开了父母和家人。
这就是通往父亲之路,现实往往比故事更残酷。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十二)
本文作者:汝水清凉
有关父亲的文学书写,实在是太多太多。
我们知道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傲慢与偏见》中的养育了五个女儿的父亲,《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父亲律师,当然还有威廉·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而远在美国纽约的张宗子特别喜欢马里奥·普佐的《教父》。
实际上,《权力的游戏》中的父亲形象也很丰富别致而令人难忘。
叶兆言的《通往父亲之路》虽然不是长篇巨制,但因其内容的独特,叙述的别致,情感的多元,还是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叶兆言的《通往父亲之路》,虽然沿袭了他小说一贯风格的从容优雅娓娓道来,笔下的人物往往是雅人风致仪态万方斯文高标不同流俗,颇有玉树临风的清流宛在,叙述的语态甚至也不无随笔化散文化的意蕴在,但《通往父亲之路》所告诉我们的“父亲”张希夷却有点特别,不大合乎一般人惯常的想象。
看张左的父亲“张希夷”这样的名字,似乎就有意无意地传递出钱锺书《围城》甚或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一种“儒林”气息,对于与张希夷同龄的这样的一代人,或者称之为读书人、知识分子,作者实在是太过熟悉与了解了。
叶兆言的文学回忆集
作者的熟悉洞察并不仅仅是从上辈人中听来的无法见诸于文字的逸闻趣事,更有他在浩如烟海的字里行间内所触摸到的秘辛旧事人性幽微,我们从作者摇曳生姿颇具规模的散文随笔中就能领略到这样的不同他人的风采与见识,当然还有深切的感受与体察。
但非虚构文字毕竟有其局限性与不方便之处,大致是出于这样的考量,他要以虚构的方式来说说“张左”的父亲“张希夷”这样的一代人,有点解剖与讽喻的意味若隐若现。作者对张希夷的父亲有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只是说到了张希夷的爷爷“张济添”,这个张济添是张左的外公魏仁的老师,是一位有着真学问的人,是科场的三鼎甲。
叶兆言笔下的张希夷有着两次正式的婚姻,张希夷与魏仁的小女儿魏明韦生下了张左。因为时代的原因,大致也有性格的因素,非常追求进步的魏明韦与张希夷离婚后嫁给了一位根正苗红的“陆师傅”,而张希夷则另组家庭与一个有一女儿的演员吴姨重新结合。
张左在这样的夹缝中与自己的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令张左大惑不解的是,张希夷为何会在晚年时来运转特别吃香居然成了“国学大师”“书法大师”“学术泰斗”?
书中插图,“外公教张左练习书法”
在张左看来,张希夷虽然有着探花郎的祖父,也翻译过一位政治人物的传记,但毕竟是半路做学问根底很浅怎么就会被吹上了天?这样的局面,这样的半真半假,让张左大惑不解如坠云里雾里。
这样的人物塑造,这样的和盘托出,就有点别样的意思了。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讲述父子冲突、严重对立到最终的彼此和解,握手言欢,涣然冰释。虽然,张希夷高寿近百年,但已经做了爷爷的张左瞩望自己的父亲,还是有点琢磨不透,百思不解。
《通往父亲之路》主要笔墨集中在书写张希夷与张左的父子关系,但这样的父子关系的或疏或淡的彼此磨合,给张左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有一次难得的机会去乡下看望在那里劳动改造割草养牛的父亲,还有就是张希夷与自己前岳父的频繁通信多方请教。
魏仁在内心里还是把张希夷当作自己的女婿而对颐指气使的后女婿陆师傅有点气息不合看法不同难以相处。张左更多的精神滋养来自于魏仁与外婆。外婆让他晾晒衣被,外公教他习练书法,点点滴滴,润物无声,从某种意义上说,外公魏仁才是他张左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父亲。
似乎是城市研究专家刘易斯·芒福德说过,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总和祖父那一辈人交上朋友。
书中插图,“外婆指挥张左在屋顶晒霉”
张希夷的缺席,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自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有时代的大气候,也有家庭的小气候,张左也逐步成长起来了。
张左对吴姨的女儿素素曾经有过朦胧的情感,但最终还是与卞敏霞成为夫妻。虽然这样的夫妻也没有走到头而做鸟兽散,但两人毕竟有了一个儿子张卞。
张左的名字似乎已经很潦草了,张卞这样的名字则更为直白明了,自然又是一代人的生活开启。
岁月无情,时光荏苒,张左也做了父亲,但他与儿子的关系又如何呢?作者着墨不多,大概属于单亲家庭中的正常情况吧。
书中插图,“张希夷与吴姨带张左与素素爬中山陵”
做了父亲甚至做了爷爷的张左,再来看自己的父亲张希夷,他不无感慨:
张左甚至不无自嘲地感觉到: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男人之所以知道他老了,原因在于他开始看起来像他的父亲了。
叶兆言的《通往父亲之路》在中国的文学长廊里奉献了一位别具一格名实难副的父亲形象,这个“张希夷”还真是很值得琢磨考量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