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是一本揭示金钱与奇珍异品之间联系的书籍。通过讲述历史上的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作者指出金钱并非只是一种交易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造物术,展示了人类创造力的无穷可能性。
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读后感篇一
这几年,著名科学家施一公创立公司的事情频频被提及,不少人热嘲冷讽,仿佛这种行为玷污了科学研究的纯洁性,也违背了一位科学家的伦理与天职。施一公曾说过,清华的精英学生都去读金融赚大钱,肯定是出了大问题,于是还有人拿出这句话作为回旋镖来批评他。在我看来,科学家去办企业并非坏事,甚至还需要鼓励,因为这有助于产学研一体化,可以促进知识转化。这种例子很多,爱迪生即为典型,而且,现在的美国很多工程院院士都是企业家。
科学企业家在近代就已出现,剑桥大学历史与科学哲学系讲师丹尼尔·马戈奇的这部《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就讲述了这样一段历史。如副标题“荷兰黄金时代的科学与贸易”所示,本书聚焦于17至18世纪的荷兰科学企业家如何将科学与商业有效融合,从而做出一系列创新实践的。
更具体一些,这些科学家群体主要是指博物学家和解剖学家,他们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创造出了“准确的科学插图、相互竞争的视觉认识论、标准化拉丁分类法、彩色印刷技术、改进的标本制备技术”等,进而将这些“珍奇异品、解剖学印刷品、标本和自然历史地图册”卖到了世界各地。视觉图像/视觉事实也是本书的一个关键词。既然是奇珍异品,自然需要表现为一种“奇观”,博物学家和解剖学家发挥创新精神,制作了上述充满科技含量的商品。
当然,这当中离不开荷兰的商业网络。荷兰在17世纪成为海上霸主,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开创了遍布全球的贸易网络。正如作者所说,商业网络不仅为远距离科学交流提供了基础设施,并且塑造了科学研究的开展方式。更进一步,贸易公司与企业家又直接促进了博物学与解剖学的发展,并改变了这些学科的实践方式和学术观点。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欧洲史、科学史著作,作者充分挖掘了这一细分领域的历史资料,将科学、知识、商品、贸易等组合在一起,呈现了一个“由标本、贝壳和赝品和组成的世界”,读来趣味盎然。
1/3页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读后感篇二
-
《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荷兰黄金时代的科学与贸易》,[美] 丹尼尔·马戈奇,中国工人出版社
-
彼得大帝有着一项事迹——为了考察国外的先进造船技术,他曾在荷兰伪装成一名造船工人,并于事后向荷兰招募了大量技术人员,订购了先进的舰船和“新鲜小玩意”。
-
今天的人们提起这个故事,往往是对彼得大帝的锐意改.革、礼贤下士的赞叹。但,为什么彼得选择考察的国家会是荷兰呢?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
-
16、17世纪是荷兰的黄金时代,全球贸易与商业竞争产生了无数的商品网络,在商品流通的推动作用下,荷兰的科学界“发展出了对立的哲学体系”。在作者看来,科学知识本身也能成为一种商品,,而围绕商品展开的竞争,使得对商品的描绘,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式描述,转变为了准确现实的直观视觉认识,也就是从美学的艺术,变成了精益求精的技术。
-
换而言之,在作者看来,荷兰的黄金时代是由技术反哺科学,再由科学孕育出新的技术的。作者挑选了六个案例,分章别类地揭示了技术的发明是如何起源于商业活动,又如何推动了荷兰科学的进步,并得以对荷兰的商业与航海技术产生促进的作用,其中的有些技术,时至今日仍在影响着这个世界。
-
由此看来,荷兰在整个欧洲的地位,存在一个先由商贸重镇到技术重镇,再由技术重镇到科学重镇的过程。商业利益的驱动是促使新技术诞生的直接原因,而技术的发展,又创造了一种崇尚科学的风气。
-
这也正是彼得大帝不辞千里地引进荷兰的技术与人才的原因——在功利性的直接目的以外,他更希望这样的人才引入,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新鲜玩意”,能够激起国民的好奇心,创造属于自己国家的“科学风气”。
-
作者精心挑选了大量的插图,用直观的视觉感受让读者一窥荷兰技术的发展,作者描绘了一个由贝壳、图画、标本所组成的世界,这一世界曾征服了彼得的心,不知这个世界是否也能征服你的心?
2/3页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读后感篇三
故事开始发生在18世纪初,乌芬巴赫男爵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国家,他都去了解当地的艺术、书籍、植物园、解剖室等等,对各地的奇珍异物很是感兴趣。在我们现在看来,就是博物学的范畴了。
刚开始,乌芬巴赫男爵只是根据自身的喜好购买物品,包括画作、动物标本、贝壳、矿石等艺术品。而慢慢地,通过与同好交流,乌芬巴赫形成了一套物品价值判断。他会根据个人审美与其他爱好者的出价来决定一件收藏品的价值。而在长期的交流中,他们还发现收藏者们都会有自己神秘的不可告人的先进技术或发现。这让乌芬巴赫深深着迷。
奇珍异物、金钱和先进的技术发现,成为乌芬巴赫脑海中萦绕不散的三个元素。慢慢地,他看到这三个元素可以互相促进发展,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状态。而这便是反映了17-18世纪社会中,科学与贸易之间的紧密联系。
《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通过探讨17、18世纪的欧洲科学史,深入地揭示了商业利益如何强烈影响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如何反过来推动商业的繁荣。并就此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早期的科学进展是为了在贸易竞争中保持优势,因而引发出的后果是科学发展是零散的、互不兼容的,最终还引发了各种学术和探索方法之争。
书中以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代为主要观察地,以旅行家乌芬巴赫作为主线进行叙述分析。为什么选择荷兰呢?作为当时的商业和航海强国,荷兰科学与贸易之间的联系紧密,尤为典型。
其实也不难理解,科学发展是需要资金支持的。因而贸易所带来的商业利益,为科学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还提供了交流平台与实验场地。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列举了诸如现代分类学,彩色印刷和标本制作技术都是科学发展的成果。
博学家、收藏家、古物学家、医生、解剖学家们轮番登场。举个简单的例子以理解贸易推动科学发展。为了更好地卖出标本,他们必须想尽办法模仿动物生前状态,因而解剖学得以进一步发展。而通过解剖研究人体结构和病理,又为医学和制药业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支持。
这本书挺有趣,从贸易的角度看待欧洲科学史的发展,开阔了视野与眼界。其中还有很多或有趣或匪夷所思的小故事。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