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雍正朝平准战争时西路军的补给问题,指出兵动粮随的重要性。通过对当时军需制度的分析,揭示了军粮运输的困难和解决办法。文章详实地介绍了军需补给的管理和调度方式,展示了雍正朝军队在战争中的应对能力。
《兵动粮随:雍正朝平准战争西路军需补给研究》读后感(一)
相比于其他宏观叙事的历史研究,本书从军需补给问题看平定准噶尔之战,分别对军需来源、军训补给对象、军需补给内容、军需补给过程、军需补给对甘肃社会影响等方面向读者展现了一段特别的历史生态。中国古代的军需最重要的是粮食、牲畜(牛、马等),除此之外还有被服、装具等。
用兵先筹饷,此次战争的军需大多是以陕西和甘肃作为补给区,而雍正年间陕西相对条件较好却路程太远,甘肃距前线较近却粮食不足。在整个过程中,地方又要防止官吏贪污,又要出借仓粮,朝廷一再以捐官座位边储策略。 关于补给问题,作者采用大量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从口粮种类到支放标准、时间、所需总量、来源等补充说明粮食补给来源问题。
明清时期的陕甘地形复杂,道路状况不佳。清朝时期兰州作为甘肃省会,主要驿道都是以兰州为中心向省内外辐射。印象深刻的关于军需的运输,脚价是分段计价的,但会有挽运者帮贴的现象,数量不小,导致负责者举家逃避。
对于牲畜补给问题,都会选择在草料价格平减之时备足,草料一般在秋天价格便宜。而军需牲畜的解送也大有学问,每5峰驼需要1名牵送夫,每2头骡需要1名牵送夫。牵送夫又分长夫和短夫,长夫工价贵,但短夫又存在落跑的可能。相对特殊的是牛,采买的牛只大部分用来屯田耕种,不得已之时才会代替羊只成为口粮。
一场战争,必然牵扯到全国,平准战争期间陕甘人民不仅豢养牲畜,还参与到军需运输工具和军服等生产作用当中,甚至很多老百姓成为组织者、承担者,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进去。在这场战争中,政府每年支出军费几百万两,甚至上千万两,而这些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看完本书只能是战争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切都是学问,而付出代价的更多都是百姓。
《兵动粮随:雍正朝平准战争西路军需补给研究》读后感(二)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具体来说要怎么做,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把粮草运送到前线就行了。本书借着对雍正朝平准战争中西路军的军需补给进行研究,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发动大型长期战争的时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汉初之时,刘邦说他能夺取天下,首功既不是运筹帷幄的张良,也不是指挥有方的韩信,而是能够稳定后方并且为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粮草的萧何。从这里也能看出战争中的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就像本书里所写的,康熙朝的时候就打过平准战争,事后康熙在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了保障粮草的重要性。 就算是没有参与过古代战争后勤保障的人,想一想也能知道,战争的补给区肯定是离前线越近越好,再一个就是越安全越好。但是,想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话,还是挺有难度的,补给区离战争前线太近了的话,很容易受到敌人的袭扰。就像官渡之战时,袁绍屯粮的乌巢一夜之间就被曹操一把火给烧了,结果只能退兵。 放在雍正朝平准战争西路军身上来看的话,就算想把补给区设立的离前线比较近,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毕竟当时的前线是在河西走廊的西北部,这里并不像江南地区那么富庶,人口稀少,适宜种植的土地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多,而且,粮食收成情况对天气的依赖特别大。所以,在本书里,我们能够看到,整个陕甘地区都是西路军的补给区,豫楚地区则是作为后备补给区而存在,整个补给距离相当远,从陕西关中到前线的距离足足有两千公里。 本书则是将整个军需补给划分了三个大的部分来进行讲述,一个是作为提供军需的补给区,另一个则是需要补给的驻军和作战部队所在,最后则是连接两者的运输路线。在每一部分里,书中都通过可以查询到的历史文献数据来细致地为我们讲解,让我们看到,战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军需补给同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要如何在最大限度降低对民力的消耗和减少物资的浪费的情况下保障前线军需物资供应充足,这实在是太考验负责军需的官员的能耐了。他们需要时刻掌握当前各个地区的粮草物资的储备情况,还需要掌握前线部队的驻扎情况,这样才能知道哪个地区需要运送多少粮草过去,为此提前做好整体规划布局。兵动粮随,化被动为主动。
《兵动粮随:雍正朝平准战争西路军需补给研究》读后感(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军事谚语,它强调了战争中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此句的完整版是:“夫兵之所至,食之所生。故兵未动,而民有所食。”出自西汉军事家荀子的《荀子·富国》。
荀子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军队的战斗力,更取决于后勤保障的充足与否。如果没有充足的粮草供应,即使是再强大的军队也无法取得胜利。
而本书要探讨的,则是雍正朝历时6年的平准战争中,西路战线的军需补给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其实直到今天,西北的整体状况与东部,甚至中部地区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西北地区的落后,与干旱贫瘠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多年来边疆地区的不稳定和不够统一有关。
我们从本书中会读到,清朝为了平定西北,前后历经康、雍、乾三朝,共计七十余年,耗费兵力最多时十万余人,军饷七十余万,单单雍正年间就用银5400余万两,只为解决准噶尔问题。
雍正七年(1729)年初,准噶尔汗国统治者噶尔丹策灵不愿将罗卜藏丹津送给清廷,清廷与准噶尔汗国议和破裂。
这一年二月,雍正帝命领侍卫内大臣三等公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北路出师,屯兵阿尔泰,川陕总督三等公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西路出师屯兵巴里坤,西征准噶尔丹策灵。
而本书主要聚焦的正是这一时期的西路清军在前线与准噶尔对峙过程中的军需补给过程。听起来好像比较晦涩难懂,其实本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读。
本书作者系历史学博士,西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导。
他在这本“简牍学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第二辑”中,逐一考证和探讨了雍正朝平准战争前军需粮食的筹备,包括彼时甘肃社会状况、陕甘的雨雪状况与粮食收成、当地粮食贮备等;雍正朝平准战争西路驻军的变动和军事布局;西路清军粮食补给来源和军粮的运输问题;西路清军的牲畜补给等等。
而后我们会发现,随着当今社会对与丝绸之路及附近的人文、政治和历史研究力度的加大,一大批优秀的著作如雨后春笋,接连问世。本书便是其中十分优秀的一例。
作者在本书中以翔实的史料、海量的数据和极其庞大的样本量,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此前不太被众人关注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