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留学的孩子读后感摘抄

留学的孩子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5 02:30:27
留学的孩子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9-25 02:30:27   小编:

《留学的孩子》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让孩子出国留学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文章通过描写母亲的苦心和孩子的成长,反思了如今留学热的现状。文章情感真挚,让人深思。留学的背后是家长的牺牲和孩子的成长,这是一个深刻而感人的故事。

《留学的孩子》读后感(一)

你是否好奇,那些跨越重洋,独自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孩子们,他们的世界是怎样的?是孤独与挑战并存,还是成长与蜕变同行?《留学的孩子》这本书带你走进他们的彼岸成长之旅。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雪城大学马颖毅教授,他历经七年深入美国50多所高校和中国的9所高中,通过507名留学生的调研样本和108位亲历者的讲述,还原了21世纪中国90后、00后一代学子赴美留学成长的体验与困惑。 ·《留学的孩子》也是向我们展现了雄心勃勃又忧心忡忡的一代人如何在中美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下,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密码。 书中讲到这些孩子的来源:有的是家里倾尽全力卖房做兼职的、依靠自身能力获得奖学金助学金的、也有本身是富裕家庭不在乎钱财,只为儿女能接受更高等更优秀的教育的。 他们都认为来美国的学院留学才是顶尖学府的聚集地,在这里能拓宽眼界,有自由、学术的气息。 通过留学,学生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共情能力,这些都是当今世界中极为宝贵的能力。 书中又讲到留学生会面临以下面的问题; ·申请的准备工作和各种材料,对录取过程感到焦虑忧心; ·面临无法深度融入留学目的地的生活,学习社交圈子; ·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中国应试教育灌输的实用主义与崇尚个人表达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面对这些问题,到底留学是否值得,留下还是回国,何去何从。 ·书中其中一个留学生说到:“我甚至不知道我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到底花了多少钱。父母总是安慰我,说不用担心。我知道他们希望我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好工作。我经常怀疑在这里留学是否值得”。 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这些留学的孩子背景越发多元,有的来自精英家庭,有的来自工薪阶层,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则出身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 这些孩子在教育体系、文化与社会规范截然不同的两个大国之间穿行,怀揣着在全球舞台大展宏图的野心,而文化、观念、结构的冲击又使他们的旅程充满着困惑与不安。 《留学的孩子》,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成长,往往发生在最不易察觉的瞬间。也是勇敢的追梦者,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在异国他乡努力拼搏,他们的故事充满着奋斗与坚持。 让我们为留学的孩子们加油,期待他们在彼岸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留学的孩子》读后感(二)

《留学的孩子》以社会学视角深入剖析了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留学经历和内心世界。通过对美国50多所高校和中国的9所高中进行调研,并结合507名留学生的调研样本和108位亲历者的讲述,本书勾勒出新一代留美中国本科生的多元面貌。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言,他们是“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 中国学生及家长选择留学美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社会内部教育内卷导致竞争过度,希望通过留学打破内卷状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寻求更加多元、人性化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的全球优势成为了优先级较高的选项。尽管当下留学回国红利大减,但书中认为,留学作为“教育福音”的价值仍将长期存在。 上一代留学生以公费留学为主,留美的目的多以成为学术精英为主,多会选择攻读硕博学位,专注于学术研究。相比之下,新一代留学生来自中产家庭,自费留学,更看重“生活方式”,更自信,更勇敢,更国际化。他们的留学途径也更加多元,不再局限于学术精英,而是涵盖了各个阶層和年龄段的学生。留学目的也更加多元,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位和学术水平的提升,而是为了开拓视野、丰富人生经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留学不仅是教育选择,也是文化体验和个人成长的过程。 中美教育在评价体系和学習模式上存在诸多差异。中国教育以考试成绩为主,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中国学生習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美国学生则更注重主动学習和批判性思维;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相对沉默,美国学生则更积極参与课堂讨论。 多数留学生在留学初期都面临着适应问题。这其中既有语言和文化上的适应,也包括学習方法的转变和社交圈层的融入。中国留学生既要适应美国的学習方式,培养自主学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要主动拓展社交圈子,融入美国社会生活。

《留学的孩子》读后感(三)

留学,给我的感觉就是“高大上”,起码家里资源比较雄厚,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去不了国外,而这群孩子不仅接受国外发达国家教育,甚至蕞后留在国外工作,在以前属实是羡慕的 . 也知道会有困难,语言障碍、种族主义、还有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和无助 . 光鲜亮丽的背后到底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美国雪城大学的马颖毅教授,用六年左右时间,先后调研美国五十多所高校和中国的八所高中,对507名留学生展开调研,试图呈现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经历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 于是就有了这本《留学的孩子》 . 留学的初衷可能会很多,让孩子继承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资源、摆脱应试教育、开拓眼界,等等,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教育的渴望和对国内教育的失望 . 归根结底国内教育是应试教育,但不一定所有人都适合。而国外希望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事务不再局限于非对即错,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不再是注重结果而是享受探索的过程,很多留学生在课堂上对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既惊喜又忧心忡忡,惊喜的打开了认知新思维,忧心的事自己往往并不擅长这种模式 . 虽然很多留学生讨厌应试教育,但是讽刺的事,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我们仍然按照排名去选,这在国外则更加的多元化。还有一点,留学生往往在学习上更加努力,而这则来源于以前在国内的教育 . 还有一点,也是让我感到合理的,就是国外学校对于大学转专业是很简单和轻松的,大学会允许你试错并改正,选择自己的喜欢的专业。这一点,在国内很难 . 说了优点,再来说一说缺点,书中提到了种族主义,哪怕现在,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且明显。书中提到,有色人种想要在企业上更进一步成为管理者是很难的,有些事情压根在开始就把你排除在外。这种现象即使是亚裔,从小生活在国外的,依然无法避免 . 再来说孤独感,书中说到,很多人渴望结交到国外的朋友,发展社交,但不了了之,究其原因,一个是文化差异,国外的文化比如笑话、谚语等在特定情境中的语言,作为留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再有一点理念不同,我们崇尚集体主义,而国外则崇尚个人主义,在一些场合如派对等,留学生理解不了,融不进去,也就渐行渐远了 . 书中分为十章,从生活到学习到思想、工作,方方面面带你去了解留学生这一群体,如果你也想知道更多,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