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的读后感大全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3 15:10:11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4-23 15:10:11   小编: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是一篇深入探讨人情、面子和权力关系的文章。作者指出,这三者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并在社会中不断再生产。通过对社会互动和权力运行的分析,文章揭示了人情、面子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它们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这篇文章提供了对中国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对于研究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读后感第一篇

“人情世故”和“关系”这两个词语大概每个人都不陌生,它存在于国人日常生活之中。

“关系”和“人情”窄义的讲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更广义的讲则是社会运行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社会学家的笔下,中国社会运作的核心概念就是“关系”,由“关系”延伸出来的“人情”“面子”以及“权力运作”。

“关系”并不是哪个社会学家的重大发现,它是每个人心知肚明的行事原则,俗话说,有关系好办事妥妥的至理名言。“关系”甚至可以取代制度。

《人情、面子权力的再生产》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读本,作者以“人情”“关系”比较普遍的话题为框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国人不可或缺的“人情”“面子”“关系”在社会、经济及教育等领域里所发挥的重要影响。

作者翟学伟先生从社会学研究视角出发,从儒家思想奠定的国人性格特点所形成的社会构建,探讨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模式,以研究和理论两个层面讲解、梳理中国人际关系运作和中.国社会之文化脉络的方方面面。

书中总结的很精辟的部分;

人情偏向的是交换上的一种一对一关系,所以它的回报方式就不是正面评价的问题,而是实惠和实质性的帮助,面子偏向的是赋予交往关系以价值判断。

两者的相关联的点在于,平时多做人情,就会得到较大的面子,平时不讲人情,就得不到面子。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读后感第二篇

事先声明,《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这本书可不是教你如何情感投资、经营关系等,从而获取超额回报的权术之书。《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是本展现社会学本土性研究成果的书籍,是作者翟学伟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所成。 翟学伟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社会学本土性研究,代表作有《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儒家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的社会信任:关系向度上的考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等。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的内容是作者进行本土性研究的成果。注意“本土性”这个词,不同于“本土化”,本土化是将外来的东西进行改进、改造,使之适应现状。而“本土性”是直接立足现有实际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所做的研究。形象一点的说法,本土化是将原有的1改造成适合自己的1,本土性是从0到1的开创性过程。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面貌已经大幅改变,比如以前出门远行是件大事,而现在已经再平常不过,高铁、飞机已经让人做到了早上在广东喝早茶、晚上在东北吃铁锅炖大鹅。虽然物质生活现已J度丰富,而思想变化却没有那么容易、也没有那么快速,因为在社会学中二者存在矛盾或是不同步,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社会现象。

《人情、面子与权力再*生产》作者就是通过观察、研究找到我们蕞根本、藏在骨子、藏在基*因的东西,是我们自己常用而不自知的东西,可以约等同于《遥远的救世主》中所提到的“文化属性”。《人情、面子与权力再*生产》书中提到了家族观、家天下,虽然现在家庭结构越来越趋向简单化、家庭人数越来越少,可这种家族观念是没有改变的。就拿对陌生人的称呼举例来说,当你称呼陌生人“大哥、大姐、老妹儿、叔叔阿姨”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仅仅是出于礼貌吗?为什么不称呼先生小姐呢?这其实就是扩大了家庭观的体现。家庭观再扩大就是“家天下”,因此无论国际国内大事,还是家长里短,都是大家所关心的,“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为这都是家里事。 在《人情、面子与权力再*生产》这本书中,像这种探寻底层逻辑关系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的“面子”、“关系”等。这些就像一把文化钥匙,如果你掌握了这把钥匙,就可以打开思想的盒子,窥探到里面的内容,轻而易举地掌握种种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读后感第三篇

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时隔二十年可以重印,正证明其提出的问题还未解决。这个热门社会心理文化议题还在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人情是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这本作者对于中国社会本土化的研究成果,有别于西方语境,这是对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立的有效尝试。 解释人情、面子这类充满民间智慧的词汇当然是需要深切的体会与洞察的。尤其这代表的是中国人朴素的价值判断,人情之所以被认可并成为重要交往方式,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关系取代制度运作,这是每天必须应对的迎来送往、请客送礼、应酬打点、儿面玲珑、溜须拍马、拉帮结伙、处心积虑、阳奉阴违、钩心斗角、排斥异己,当然其中也有同舟共济、雪中送炭、侠肝义胆、感恩戴德、荣辱与共等,这是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中式哲学。 在作者看来,儒家的社会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社会的建构。这种构建是宏观的,与整个社会相互关联的,体现在中国的脸面观上就是个人的面子不但代表自己、家人,也代表地区、民族或国家。体现在典型的中国人际关系模式里,“情”比“理”重要,正如梁漱溟所说:“中国人的生活,既一向倚重于家庭亲族之间……因亲及亲,因友及友,其路仍熟,所以遇事总喜托人情。”这一人情关系是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与组织的,通过恩大于施来维持长期交换和互惠。 当然有人会提出现代的中国社会文明的自身发展与西方文明的影响,年轻一代甚至有“断亲”的说法,与亲戚的来往不频繁甚至甚少使得原有的结构与人情遭到了冲击破坏。但我们上一辈还是这么运作人情的,自然而然我们这一辈还是逃脱不了影响的。正如我刚毕业的妹妹还要我妈托亲戚介绍工作觉得更放心更受关照,我结婚不选择办婚礼父母第一个不同意因为人情收不回来等问题。我们这一代人是从农村社会走向城市生活的一代,也是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时期,这个过程是有割裂和阵痛的。因此本书需要相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才能写出,让我想起了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需要自我批判和反省才能找到出路。

但无疑,从书中《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这章提到农民工找工作被骗的例子能看到我们社会必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里,公平正义诚信是必须的。相信我们也终将抛弃依靠所谓人情来得到庇护和权威压人,慢慢向理性与规则靠近。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