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寻找大脑快乐分子:内啡肽发现简史读后感摘抄

寻找大脑快乐分子:内啡肽发现简史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1 01:27:01
寻找大脑快乐分子:内啡肽发现简史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9-11 01:27:01   小编:

这篇文章探讨了内啡肽的发现历程及其对人类快乐感的影响。从早期的实验室研究到最新的神经科学进展,作者揭示了内啡肽在大脑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内啡肽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情绪和幸福感,还能够缓解疼痛和减少压力。这篇文章通过简洁明了的叙述,让读者对内啡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寻找大脑快乐分子:内啡肽发现简史读后感篇一

在我们的大脑中,两种快乐的因子,其中一个是多巴胺,一个是内啡肽。他们是大脑中重要的化合物,在调节情绪感知和行为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但他们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有所不同,所以在书籍《寻找大脑快乐因子,内啡肽发现简史》当中着重为我们讲述了内啡肽。

本书主要写了在内啡肽的发现过程当中,来自不同国家研究机构和领域的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展示了科学研究与社会伦理,法律风险,利益冲突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书作者杰夫·戈德堡,科普作家,文章题材广泛,从胎儿细胞移植的争议到婴儿奇思妙想均有涉猎,尤其以研究精神药物及其在大脑中作用而闻名。

他们发现内啡肽原来是在猪的脑子里。他们从猪脑里提取出内啡肽。在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们从各个方向聚集在一起。开始了一场分离内啡肽的国际竞争。

在化学当中有一个化学方程式,那么在某一个化学物质都是由不同的方程式组合而成。就比如说在书中的休斯所设想的结构式,可能包含多达8种氨基酸。在我们提取的当中会有进行各种的工艺。就比如说蒸馏。通过各种过滤然后冷凝以后进行提取纯的物质。

在制作内啡肽的时候会进行一些实验。在1976年的春天,加州的拉霍亚索尔克研究所就进行了一次对大鼠的实验过程。大鼠从Zui初的几分钟瓶平静状态变成了蜡质状态之后,身体冰冷僵硬,Zui后扭曲成了怪异的姿势。反映当时内啡肽这种化合物的研究初期阶段,大鼠产生的行为的反应还不是很清楚。

就像我们需要进行临床实验,然后才能够使各种药物进行上市。但大多数时实验都是非常安全的,不会危及到生命。只有通过不断的实验,我们才能够了解这一化学物质。虽然可能会经历许许多多的失败,但是当只要有一次成功,那就非常有成就感。就算是实验没有成功,但是一次一次的实验过程还是会让人非常愉悦的。

我觉得拥有内啡肽Zui棒的好处就是能够帮助孕妇缓解生育的疼痛。之前我看过一则文字,就是女生生育过后,他会忘记生育过程当中的痛苦。听说如果痛苦分等级的话分娩是10级。

有一个分娩感应器,就是你能够从一级到10级让你的肚子感受得到。而内啡肽的产生就能够帮助生孩子时减少痛苦。妈妈好不容易十月怀胎,如果生孩子是十分痛苦的话,会使很多母亲就退却了生孩子的想法。

对于运动员来说,内啡肽是良好的疼痛调节剂。当你全力奔跑到跑完以后,内啡肽就能够帮你忘却浑身疼痛让你变得轻松无比。内啡肽的产生对于人们来说还是非常棒的。

寻找大脑快乐分子:内啡肽发现简史读后感篇二

这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它能够缓解疼痛,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还能减缓肠道痉挛,减慢心率和呼吸节律,影响食欲,降低体温,调控身体内的免疫系统......

它就是内啡肽,是大脑中的重要化合物,也是倍受公众关注的一种神秘的神经递质。

网络上经常看见和内啡肽相关的文字,如“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穷人迷恋多巴胺,富人钟情内啡肽”......人们对这两种神经递质充满了好奇,还暗示着内啡肽或许在某些方面比多巴胺更强大。

那么,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和研究内啡肽的呢?

以研究精神药物及其在大脑中的作用而闻名的科普作家——杰夫·戈德堡在《寻找大脑快乐分子:内啡肽发现简史》一书中以细腻真实的笔触记述了科学家们发现内啡肽的探索经历,也记录了不同研究团队之间激烈的角逐。

自1973年秋天开始,约翰.休斯每天清晨都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前往阿伯丁潮湿寒冷的猪肉屠宰场,花一上午的时间收集当天的新鲜猪脑。随后,他回到自己简陋、狭窄、潮湿的实验室,用钢棒把冰冻的猪脑捣碎成冰糊,将其多次溶解过滤,获得小部分脑化学物质。

他坚信,大脑内必定存在某种内源性化学物质,能够像镇静剂一样,减轻人们的疼痛感。

在约翰.休斯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执着与坚韧,日复一日做他“又臭又响”的实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研究团队、制药公司也纷纷步入了寻找内啡肽的赛道,他们有的想要开辟新的精神病治疗领域,有的想要追求新型镇静剂的高额利润......

他们一方面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互相探听彼此的消息,一方面紧锣密鼓地加紧自己的实验。

当休斯得知他的团队长汉斯.科斯特利茨将自己的部分研究成果泄密时,他慌了。因为许多竞争对手的实验室都拥有更加完善的资源和设备,赶超自己恐怕是分分钟的事。

1975年,为了更快速的破译内啡肽内的氨基酸排列序列,约翰.休斯决定与剑桥大学研究员霍华德.莫里斯合作,用质谱法解析内啡肽,然后他们成功了。

有人说,“阿伯丁,本是穷乡僻壤的小卒,一个无名之辈,一条小鱼,却翻盘赢了大人物。”

即使资源有限,条件艰苦,约翰.休斯以他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创新的精神,依然在国际科研竞争中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某件事上,当我们做得不够好时,是不是总是抱怨经费不足,猪一样的队友,领导的支持力度不够,客观条件不尽如人意?或许,我们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你做事真的拼尽全力了吗?你和领导竭力争取了吗?遇到瓶颈的时候,你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了吗?

这个世界,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注定失败!

寻找大脑快乐分子:内啡肽发现简史读后感篇三

临近天命那几年,基于愉悦生命的觉醒,我开始接触到多巴胺这个新词,继而是它的升级版内啡肽,知道它们都会让人产生愉悦、满足、幸福的感觉。多巴胺可以通过食物、运动、性、社交就可以获得,如同一杯奶茶;而内啡肽则需要在长期的坚持和艰苦的努力之后才能引发、释放,它带来的幸福体验和成就感更持久、更醇厚,如同一杯陈年老酒。 仅此而已。 但在阅读了美国科普作家杰夫.哥德堡著述的《在寻找大脑快乐分子》之后,我才算真正了解了内啡肽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间已经拉开了一场分离内啡肽的国际竞争。 当时,生物学家们对人体内可能存在一种内源性内啡肽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假设、证明——他们怀疑神经细胞的轴突中可能存在一种“神经调质”——X物质,在神经信号到达突触末端前起了微调作用。例如当疼痛信号以神经脉冲的形式沿着神经通路从身体表面传递到大脑时,“X物质”的存在就像镇静剂一样,减弱了人们的疼痛感。 在书中,作者以科普的严谨态度和作家讲故事的叙述手法,言简意赅、诙谐幽默地还原了这样一次国际间的人体奥秘的探寻,其中阿伯丁实验室的约翰.休斯和他的老师汉斯.科斯特利茨因为对内啡肽发现做出的卓绝贡献而成为本书的开篇和压轴的主角。 阿伯丁实验室最终取得的成绩起源于汉斯.科斯特利茨的一个猜测,1978年的“拉斯克奖”的颁奖词是这样描述的:“推动脑啡肽的探索,为脑啡肽做出早期及开创新性贡献。” 对于约翰.休斯的表彰词是:“发现并分离出现今称为脑啡肽的两种多肽。” 这份荣耀来自于他孜孜不倦的坚持。实验期间,他每天凌晨四点骑着自行车赶到附近的屠宰场收集猪脑,再制成脑汤,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执着和坚韧重复着提取化学片段的实验。 同期,各国各大科研实验室出于治疗精神疾病、毒品成瘾等临床需求、制药公司出于追逐新型镇静剂的高额利润等不同目的,纷纷进入了找寻内啡肽的赛道:例如斯奈德、戈德斯坦、福瑟吉尔、摩根、莫里斯、史密斯等等众多研究团队。 为了在内啡肽领域拨得头筹,他们一方面加紧自己的实验,另一方面又在各种医学学术会议上打探竞争对手进展。他们纷纷在《科学》上发表论文,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大家紧锣密鼓,慢慢向最终答案聚拢。 在此期间,阿伯丁实验室还经历了两次的“泄密事件”,更让这场内啡肽发现者角逐赛充满了悬念。直至1975年12月18日《自然》杂志刊登了那篇来自阿伯丁大学的、六位共同署名的论文。 读完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同时它还呈现出名利面前的种种人性。阅读中,我们还被科研人员的一种精神所鼓舞,那就是: 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保持追求梦想的勇气和热情。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