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心理.反思的爱 : 看见自己,看见孩子》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它提醒我们要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来更好地理解孩子,并与他们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种反思的爱能够帮助父母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同时也让自己更加成熟和满足。
万千心理.反思的爱 : 看见自己,看见孩子读后感(一)
我起的这个名字,是本书原文的副标题,不知道为什么改成了诗意十足而吸引力弱的——看见自己、看见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3个孩子的妈妈,她在心理治疗方面有35年的工作经验,但最可贵的是,她从自己亲历的育儿经历出发,在书中第一部分写出了自己当年育儿的困惑,悟出一个最重要的道理——其实我们自己就可以反思出最适合的育儿方法。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结合了多年在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辅导的经验,通过结合心理学、脑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总结了一些反思教养的方式。
英语中的反思,名词是reflection,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主题曲就以reflection为名,歌词写得比较简洁清晰,主要意思是自己要看到面具下的真实的自己。就像随时有一面镜子一样,看到自己的面貌和行为。这和本书作者的主旨相似,都是讲述“内观”和“对照”的重要。
我比较喜欢这本书的几个特点:
一是作者的语言亲切,在她提出反思养育的十大原则前,她站在读者的角度(可以说是作者的反思角度)说,很多家长说我都记不住我的车钥匙在哪里,怎么能记住十个原则。尽管如此,她还是罗列了这些原则,并且在后面章节通过案例反复的运用这些原则,在一个个故事场景中让人对原则自然的领会。
二是文章结构中,设有“亲子故事”、“反思式养育的语言”和“家庭练习”三部分,如果没有时间读前文的理论部分,不妨直接读这些故事,能看到我们在生活中和孩子交往的很多常见场景,从书中可以得到如何化解冲突的语言,比较轻松上手,一看就会,一说就懂,然后在家庭练习中,一用就会有帮助。
三是综合性理论丰富。育儿书籍和理论林林总总,作者把很多理论引用在书中,并且在正文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了大量的引文出处。如果想做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可以顺藤摸瓜看到更多的书籍。虽然是一本充满温情的家庭教育书籍,但作者的写作态度是非常认真严谨的。前段时间在听台湾林谷芳老师的课程,他讲到如果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论文,写得像散文的才是高手。如果按这个标准来看的话,这本书的作者做到了。
最后,回到书名提出的问题,如何能够又做得少,又能和孩子有更多的连接呢?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和需要,多看到自己的言行效果,你也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万千心理.反思的爱 : 看见自己,看见孩子读后感(二)
最近一年基本在看母婴依恋相关的书,如《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依恋的形成》、《情感依附》、《母婴关系创伤疗愈》等。
其中最最推荐的是《反思的爱》,对于想要认真养好孩子的新手爸妈来说,这本书简直价值百万。推推推荐!
我一般不看育儿指南类的书,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哪有什么标准答案,而那些书只会让父母更加焦虑。如果养孩子真有什么通用答案的话,我相信就是这本书里讲到的,反思性的养育方式。
首先,一定要牢记一点,亲子关系大于其他所有一切。因为亲子关系的经验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神经回路的发育,甚至改变孩子的基因表达(继而遗传给下一代),而且只有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孩子才真的愿意做出你期望的一些改变和发展。
其次,了解孩子的发展受限于生理因素。人的大脑发育顺序是:感觉-运动-控制,因此当孩子面临压力或冲动时,常常很难控制(比如,我女儿两岁左右时,很喜欢将客厅所有东西全部扔到地上,我用了各种说教甚至打她手心都没用,最后只能等待她发泄完,心情转好,然后我得花上一个小时收拾),父母在这种时候可以多理解共情孩子,有时可能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耐心等待他的前额叶发展成熟。
然后,父母需要善待自己,不必要求事事做到完美,孩子大脑的设计允许你犯错,三分之一做对,三分之一做错,再拿三分之一和孩子一起修正错误。比起你具体做了什么,对于孩子来说,你愿意建立和修复关系的姿态,以及你的回应的可靠性更重要。另外,相信你不是个例,绝对没有完美的父母,你所体验的压力,其他父母都会有所体验。
了解了以上几个要点,做好了心理建设,就可以学习具体的反思性养育方法了。包括觉察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觉察孩子的行为和感受,并在两人的感受之间建立联系;用语言表达出你所觉察到的,并做适当修正后反馈给孩子,帮助孩子觉察自身,并将情绪调控到适宜的程度,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复原力,并坚固你们的关系。
说起来简单,其实还挺难的,尤其是当你面临压力情境时。在我女儿2岁到3岁期间,对依恋需求很高,当我陪伴她少了时,她会变得很难安抚,晚上洗漱可以哭闹两小时。这种时候,还要求我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看到她的需求,就非常难,我常常做得不好。
但是没关系,和孩子一起练习吧,始终记住,重要的不是你具体做了什么,而是你对于你和孩子的关系的姿态以及回应的可靠性,让孩子明白,你是支持和陪伴他的,你是愿意努力理解他的感受和需要的。
万千心理.反思的爱 : 看见自己,看见孩子读后感(三)
没想到,最初潜入养育读书会追星的我会对一本育儿的书看的如此津津有味。文熙老师组织的每周三的读书会简直是我整个春三月(2,3,4)的能量补给站:不管遇到啥事儿,每个周三晚10点,十余位小伙伴隔着屏幕近乎面对面的交流提出困惑,激烈的头脑风暴,另一个视角的点醒,一句句温暖的回应,一切都像是给琐碎的生活强力注入能量,充电满满重新认真生活(p.s赶快去公众号可遇小宝看看这么赞的读书会啦!)。特整理和记下一些所想所感来感恩与纪念如此美好的日子。
从来没有什么正确答案,最好的答案来自父母和孩子本身。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好像是误闯了火星,从一无所知到逐渐模仿思考学习并成长到如今。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特质"“历史”“环境”“资源“,所以啊你就是你自己的神,善于去察觉和反思的你一定会成为”你(们)“的”专家“ 。允许模糊,包容不确定,自己想出来的答案便是最好的答案 。
1.停下来,慢下来(有意识的技能VS无意识的技能)
2.专注于当下(意识只发生在当下)
3.观察孩子和你自己的行为,并用言语来命名这些行为
4.反思行为的意义(包括你和你孩子的行为)
5.利用之前步骤获得的理解指导你对孩子的回应。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原来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还可以用这么超然的视角:我看到了你的行动,我还能”看到“你行为背后的需求,情绪,动机,目的与意图……虽然也有误解的存在,但是这样的视角让沟通变得更有意思,能体验到更多的共情。
一个小彩蛋是对负面情绪的讨论,特别是愤怒这种情绪引发了强烈的回应。这么激烈的讨论着负面情绪,似乎我们也开始看到了这些情绪的意义与价值,开始慢慢的去拥抱接受这些情绪而不是否定和压抑他。(p.s。我的idol孙平关于愤怒的讲座——再不生气你就老了——真是绝了!!!)
1. 意识到行为,无法联系到内在状态
2.”你“的行为和”你“的情感有了一定联系。
3.同时意识到“你”的行为和“你”的心理状态;“我”的行为和“我”的心理状态;
4.“你”“我”的心里状态之间建立起联系;——“我们”
通篇阅读下来,最深的感受的便是这种母亲式无条件支持的关系。安慰、共情、认可、理解、接纳、支持孩子和自己。这种接纳人本来的样子,耐受住各种情绪,不评判且提供支持的关系真的是太治愈了!!
课程中文熙老师和小伙伴们温暖的回应了我好多困惑,不仅仅当时特别受鼓舞,结束课程后其中一些发光的“句子”仍然帮助了我甚至还有我的朋友。又想起最后一刻时文熙老师说的自己特别想做养育互助小组这件事儿,又再次感受到这种无条件的爱的支持的治愈,感觉是有大爱很公益不会错啦!(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感觉太幸福啦!!!)
万千心理.反思的爱 : 看见自己,看见孩子读后感(四)
出现一个问题如果只是想着解决,那其实会解决出更多的问题。
就像是如果没有真正理解到孩子怎么了,而是停留在怎么办,其实是没有办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你只有了解孩子怎么了,后面的办法才会行之有效。
所以,与其它育儿学习不同的是,精神分析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看见孩子看见孩子看见孩子。
而难点在于,精神分析的理论比较晦涩难懂,所以我们会请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带着他们的咨询经验,理论实践和实际的育儿经验,一起陪伴大家去读这本书。
帕利认为成功的养育之道是:放慢脚步、反思并且认识到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没有唯一正确的要领可循。
收获一个小组,共同陪伴前行。~
1、读书会流程详细介绍:
我们将根据书的框架,结合个人的理解及育儿实际经验,分9次分享书中各章节内容。以及做出整合性回顾,帮助参与者更好的理解本书的内容。
(1) 要求参与者根据活动进程,提前完成相应章节的阅读;
(2) 收集参与者日常育儿问题,带领者将选择部分与相应章节相关的内容,在分享时间拿出来讨论或回答;
(3)带领者将根据自己的梳理,讲解文中的核心要点,并借助书中的案例及参与者提供的资料来消化、理解核心要点;
(4)剩余时间将进行现场讨论与答疑。
2、书目介绍:
它是一本把精神分析的前沿理论——心智化(mentalization)理论;神经精神分析(neuropsychoanalysis);依恋理论;以及精神分析儿童及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融汇在日常的育儿-养育中的一本难能可贵的书。
导言.学会反思
反思性养育的十大原则
孩子独一无二的心智
大脑的镜像系统:共情能力的基础
大脑的心智化系统:反思的基础
大脑和母性照料:成为母亲的基础
大脑和依恋:联结的基础
养育和压力:安抚与应对
养育:从婴儿期到童年期
养育:从青春期到成年期
3、希望招募的成员:
准父母、在任父母
初、高中父母、青春期父母
发展心理学爱好者
精神动力学爱好者/心理咨询师
4、读书会设置:
时间:从5月9日开始,每周一晚上(8:30-9:45)线上平台,每次75分钟,共9次
前30分钟,老师会分享自己的知识和互动;接下来的45分钟,会和小组成员充分互动。你可以提出你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联想到的亲子体验。当然,我们也欢迎你跟老师切磋发展心理学理论和实践。
入组费用:豆
5、说明
书籍需自行购买,付费后概不退费
课程期间将结合安排宁波地面线下工作坊,费用另计,可自行选择参加。
万千心理.反思的爱 : 看见自己,看见孩子读后感(五)
上一篇《做顾问型家长,让孩子自驱型成长》是我的公众号里迄今为止阅读量最大的文章,看来教育问题还是社会的热点和痛点。
我们也许不能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大环境,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和成长,尽量创造一个健康的家庭小环境,并逐渐影响周围的人们。
这次推荐另一本教育心理学类书籍:《反思的爱:看见自己,看见孩子》,英文名《The Reflective Parent – How to Do Less and Relate More with Your Kids》。作者是精神科医生兼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
即使是作为一个能干的专业人士,作者在养育自己三个孩子的过程中,也会感到无所适从。作者形容自己就像走在悬崖边的一条羊肠小道上,在运送一个非常珍贵的包裹。每一个举动必须完美无缺,否则灾难就会降临。
作者也读过很多育儿书,然而她觉得读了这些书后却更加焦虑不自信。这些书很多时候聚焦在父母做错了什么,而很少关注父母做的对的地方。而且书中会给出很多育儿建议,仿佛育儿有着某些“正确”的方法。如果家长没有做到就会感到对孩子造成伤害,乃至愧疚。
于是本书作者开始运用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去寻找一种不用的方法,并将这视为使命。结果就有了这本书和一个非营利组织“反思性社群中心”。
本书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不存在一种唯一正确的养育方式,但要寻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本书就是帮助父母意识到反思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反思、依靠自己,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养育方式。
作者希望通过强调养育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减轻父母们的紧张和焦虑。其实最好的答案不在书和专家的意见中,应该来自父母和孩子本身。书籍和专家只是提供食谱,只有父母可以决定哪种最适合自己的孩子和家庭。
我非常赞同作者这个观点。我的上一篇文章里也谈到过:在充斥育儿书籍和专家的今天,很多观点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孩子先天遗传气质也各不相同,应该因材施教,合适才是最好的。
书中进一步指出,父母往往认为存在一种正确的养育方式,可以使孩子获得成功。遗憾的是,这种观念将会让孩子们变得过于忙碌,过多地被监督、被帮助。所有这些需要“正确地做事”的压力恰恰抑制了孩子们自力更生和自我复原的能力。此外,这种压力还会在父母中制造出一种充满焦虑、不安和竞争的氛围。父母想做完美父母,想要培养完美孩子,而完美是不存在的。
我觉得这种唯一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应该更加普遍。一方面,多灾多难的历史,使我们民族的基因里根植着深深的不安全感。而找到标准答案照做似乎能让人逃避抉择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文化中非常强调集体主义,推崇共性而不是个性。
我们父母这辈人可能终生都相信一种思想,很多在体制内的一个单位按部就班地工作一辈子。我们这辈人被教导知识改变命运,从小考到大,走出校门后还在不断考各种证书职称。每一代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所受到的养育和自己的人生经验运用到养育下一代的过程中。
其实生活不是标准化考试,并没有标准答案。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更是这样。生活中有很多随机性和模糊性,并且条条大路同罗马。罗马并不应该是名牌大学,而是孩子终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
本书不像很多育儿书籍直接提出具体的建议,而是鼓励父母们相信他们自己的直觉并独立思考。相对于告诉家长怎么做,作者更鼓励家长思考这些问题:你想如何养育你的孩子?你是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的?
反思(reflection)这个概念比较抽象难懂。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反思能力是指大脑的一种心智功能,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因每个人内在的心智状态(感受、意愿或者信念等)而具有各自的意义。
反思性养育意味着家可以理解:孩子所有行为和语言都是由他们内在的心智激发和触动的。家长也是如此,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被你自己心智中进行的某种东西所激发和触动的。
在日常用语中,反思能力是指你能明白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源于他心中经历的某个过程。同样,你给予孩子的回应也源于你心智的某些东西。
和反思能力对应的是本能的反应,被自己的情绪操控。作为父母,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被孩子激发出来,就好像我们身上有很多按钮,孩子轻轻一按就会将我们置于混乱和烦躁的情绪中。
我还是以孩子考试没有考好的例子来解释“反思”这一概念:
孩子没有考好哭着回到家,抱怨老师考卷出的太难了。妈妈第一反应可能是感到难过和失望,觉得孩子没有尽全力,只知道抱怨老师而不承担自己的责任。另一些妈妈第一反应可能是生气:觉得学校师资太差,对孩子不负责任,打分太紧影响申请大学;妈妈可能还隐隐约约想起自己以前类似的事情。
具备反思能力的妈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到孩子此时非常沮丧;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反应。妈妈并没有急于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孩子,而是抚摸着孩子的背,关切地询问并保持认真倾听,允许孩子表达的自己的痛苦和想法。等稍后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后,才讨论问题到底在哪里。
又或者妈妈感受到自己的失望和痛苦情绪非常大,甚至比孩子还大。此时妈妈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涵容孩子的负面情绪了,先在内心安慰肯定一下自己,随后找一位信任的人聊一下,或者想其他办法调节自己的情绪。等双方情绪都比较平稳的时候,再讨论具体问题。
而不具备反思能力的妈妈会凭着本能反应很快给出结论,条件反射似地教导孩子需要为了考上名牌大学更加努力,甚至抱怨责怪孩子,这样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反过来如果妈妈太快站到孩子一边,没有充分了解情况就和孩子一起抱怨老师,或者去向老师抱怨考试,也同样对亲子关系没有任何好处。
反思能力的技巧可以分解为5个步骤:
l 停下来慢下来
l 专注于当下
l 观察孩子和你自己的行为
l 反思行为的意义(包括孩子的行为和你自己的行为两方面)
l 利用反思中获得的理解来指导你对孩子的回应
反思性养育特别适合应对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和困难。问题出现的时候,父母需要提醒自己遵循反思性养育的原则。反思性养育的核心理念是让父母变得灵活开放,可以理解接纳孩子,同时也理解和接纳自己作为父母的这一身份。
在我们看来,感知的世界就是它本来的样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每时每刻,大脑都在积极地构建我们的感知。我们将这些感知体验为现实,就像在脑海中播放视频一样。正如视频可以被剪辑,大脑构建的感知也一样会被我们的情感、信念和假设编辑。
所以我们每个人对现实的认识都不是事实或者真相,而是由大脑创造出来,带有个人观点。我们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误解和冲突,而这恰恰是反思能力之所以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前面的例子,对孩子考试没考好这个问题,不同孩子和不同家长认识会大相径庭。
当在反思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对另一个人的心中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猜测或者推断。我们可能猜的对,但并不总是对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反思性养育一直强调父母对孩子的误解是可能发生并普遍存在的,但是通过反思,父母更有可能在发生误解时候及时发现并澄清。
我自己反思一下,其实过去有不少我误解孩子的地方。
比如一次我和孩子去外地旅游,爬山的时候孩子不断抱怨累,说不爬了。由于前一天路途不顺利,而且我爬山也觉得累,所以听到孩子抱怨,我情绪就更加烦躁了。本能就是讲道理,埋怨孩子娇气怕吃苦。其实当天晚上孩子就发高烧去当地医院挂急诊,孩子的抱怨其实是不舒服的一种表达,只是我当时没有敏感地发现她生病了。
再比如孩子不太愿意每天洗澡,经常需要反复催促。后来我意识到孩子属于敏感型的,身体也比较弱,有时候在学校一天对她已经是很累了。我自己也有下班回家就想倒头就睡的时候。所以后来我对孩子每天洗澡这件事情就比以前灵活了。
还有以前我看到孩子长时间对着手机就不淡定,唠唠叨叨要抓紧时间学习,有时说话比较重还会上升到双方情绪激动。最近一次聊得还比较融洽的时候,孩子不经意说起从手机看到一个学生上传的视频,介绍自己如何优化学习时间提高效率的,觉得很有启发。我这才意识到我们这代人通过看书做题考试学习,现在的孩子学习的方法更多样,渠道更广泛。而且我也意识到孩子虽然外面表现出来的是对学习没有那么在乎,其实内心是很在乎的。
学习了这本书后,我更意识到,我以前还是凭本能冲动行事更多;今后还是需要平时尽量稳定情绪,遇到事情要更多观察和反思。
养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绝大多数的中国家长可能会把孩子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美国的家长也许会加上体育和课外活动。名牌大学的录取标准似乎成了家长养育的指挥棒。
然而,本书作者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才是孩子们人生的丰富资源,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情绪、社交和学业等多方面获得很好的表现。因此家长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在亲子关系上,需要确保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是在一个安全的亲子关系中成长的。
反思性养育聚焦关系,认为养育中的亲子关系高于一切。它鼓励父母:
对亲子关系保持基本关注
反思性养育座右铭“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做事。”相比具体做一件事情时候你的行为和语言,和孩子的关系的质量将会产生更多的影响。
理解自己和孩子的心智在亲子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反思能力有点像X光的透视或者读心术,可以让我们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这种能力可也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可以真正“读懂”孩子,从而跟孩子建立起更加牢固的亲子关系。
以多维的视角来看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反思型养育包含了两种视角:一种是孩子的视角,另一种是你自己的视角。具备反思能力可以让你在参与所有和孩子有关的事情时做的更好,孩子们也可以在他们的人生中做得更好。
我觉得对我的启发是:作为家长我们在忙忙碌碌为生活琐事和学习成绩操心的同时,需要时常抽离出来,审视一下亲子关系的质量。
我们也可以经常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养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甚至还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可以回到童年,我们最需要父母提供什么?
共情是最近很热的一个名词,很多专家都强调提高共情能力。而本书却提倡适度共情,提出共情也不能过度。这个观点我是第一次看到,觉得非常有道理。
如果父母对孩子共情过度,过多地匹配了孩子的痛苦。孩子的镜像系统会匹配这种高水平的痛苦。所以尽管孩子可能感到被理解,但同样也会感受到更多的痛苦,而不是感受到被安抚。
有时候共情过度与一个人的气质有关。另一个原因是,有时候父母在自己的童年经历了很多痛苦,当他们与孩子的痛苦进行连接时,就会激活他们过去深深地痛苦。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必须注意他们共情过度的感受来自哪里。如果父母无法消除痛苦的感觉,可以通过把自己和孩子分离开一下来减少痛苦。同时父母还要意识到,他们感受到的痛苦其实比孩子实际感受到的痛苦要多。
我是特别容易共情过度的人,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时候。以前我在照顾生病孩子的间隙里就需要出门去运动一下。今后还可以提醒自己反思一下有没有过度放大孩子的痛苦。
与前者相反,父母共情不足会让孩子觉得他们不被关心。共情不足同样也可能是天生的气质问题。童年的痛苦同样会导致共情缺乏。当父母带着他们过去的痛苦去共情孩子的痛苦时,可能会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这可能会使得父母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而从孩子的痛苦中抽离出来,或者对孩子的痛苦置若罔闻。这些父母看着好像是不敏感、不在乎的。然而,在内心深处,孩子的痛苦在他们身上引发的痛苦是他们无法忍受的。
不同的孩子对于共情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共情需要应该以孩子的需要和利益为准。有些情况下,共情并不总是被需要的,有时候会妨碍孩子复原力的发挥。比如孩子玩的时候摔倒了。如果孩子真的很沮丧,那你当然要接纳、安慰和共情他。如果孩子可以理解振作起来,看起来还可以,你甚至什么都不需要说。这样,孩子就可以学会从容不迫地对待事物,而不会总是需要支持。这些就取决于你是否可以读懂孩子给出的线索,并在当下给予你认为他们所需要的回应
不同孩子对他人的共情能力也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共情不足,在理解和共情他人方面需要额外的帮助;而有的孩子共情过度,能强烈地感受到别人的痛苦,这反而会妨碍他的社交功能。家长需要帮助这些孩子减少过多的共情,更好地照顾自己。
后面这点我非常能感同身受,作为敏感又容易过度共情的人,有时候社交反而成为我的一种负担,很容易感到心累,事后要化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能量。
经常满足他人的共情需求,而同时保持自身稳定,其实非常不容易。所以很多心理咨询师会出现共情疲劳,有些甚至因此放弃自己的职业。咨询师共情来访者,做来访者的容器;父母共情孩子,经常要做孩子的负面情绪垃圾桶,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咨询师会需要自己的咨询师或者督导;家长也需要外界的支持,尤其是母亲。
作者建议父母要多注重关系,少做具体的事,只做那些和孩子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的事情。这和《做顾问型家长,让孩子自驱型成长》一书中的概念也是殊途同归的。并且本书也同样也将神经科学领域最前沿的对大脑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父母养育的领域。
书中除了我前面重点介绍的反思和关系,还谈到压力,不同阶段的养育,尤其是对青春期孩子的养育。此外还有大脑的发展,大脑的心智化系统和反思,大脑的镜像系统和共情,大脑和母性照料,大脑和依恋。本文篇幅有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阅读本书。
其中谈到的依恋理论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一。我个人理解反思型养育的核心是从依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推荐心理学专业人士进一步阅读《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一书。
作者指出父母未被很好地养育时,养育孩子会更困难。许多父母在童年曾受到过创伤、虐待、或者忽视。如果他们可以意识到创伤对他们自己,以及对孩子的影响,并找到了适应性的方法来应对这种创伤,他们就可以变得善于反思,也可以对孩子更好地感知和进行情绪回应。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创伤,可以参考我以前的文章<>….
最后想提醒各位家长,拥有牢固的亲子关系意味着你可以安慰、共情、认可、理解、接纳和支持孩子,但这也意味着你需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还记得飞机上安全须知里说的“先给自己带上氧气面罩,再给孩子带”。对孩子来说你非常重要,如果你想照顾好孩子,首先必须照顾好自己。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提笔问心书中影(ID:tbwxszy),您的关注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