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是一本揭示咨询师职业生涯、技能和道德准则的实用指南。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技能训练,深入探讨了咨询师的职业责任和职业发展。这本书不仅对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适用于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读者。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一)
当每一次读心理学的书,对于书中的人和事,我都能引起共鸣,或者对号入座的时候,我反而更焦虑了。 本来读书是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的,没想到读完反而陷进去了,而且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为此,我也是苦恼不已。 当我带着这个疑惑去打开《心理咨询师》这本书的时候,还在祈祷自己能做到“深入浅出”。 这本书是封面印着这样一句话:破除心灵障碍,是一生都要修习的功课。 真的发人深省。好像心理问题,在这个时代尤其被大众关注,心理咨询师也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 本以为又是一本干货书,结果读起来才知道,这是一本以心理学为背景的小说,讲的是主人公岑晓稚是一名图书管理员,她因儿子厌学问题,求助桐城知名心理咨询师章达成,后来自己也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故事。 书中也记录她入行以后,见证的诸多涉及婚姻、教育、原生家庭的案例:抑郁、焦虑、恐婚、噬甜、空心病,以及职业倦怠症、话疗、催眠、模拟遗书、沙盘推演、家庭治疗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或深或浅都有一道暗伤,我们怎样与父母、子女、恋人和解?持续对抗还是跨越障碍,重新开始?如果不能破除心灵障碍,是不是可以带着问题一直生活下去?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和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聊天,他说你看我现在哪哪都好对吧,事业顺利,家庭幸福,很多人追求的物质生活,我已经拥有了,可我内心并不快乐。 我跟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好,小的时候想靠近他,他不在我身边,长大以后他想靠近我,可我无法靠近他。 很多时候也想跟父亲缓和一下这样的关系,可是心里总觉得这个人很陌生,他现在跟我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已经知道,已经在做了,可是他还说。 我说,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这些烦恼,或者你父亲心里也有呢? 你们之间,小的时候缺少陪伴,你长大以后又缺少沟通,势必会让你们父子关系紧张。 亲子关系,想要缓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的事,你要打破自己的心灵障碍,你父亲也需要。 我后来没有再问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有没有缓解,偶然间在朋友圈看到他发了一条跟父亲在夕阳下散步的照片,配的文字是:这样的时刻,希望在往后余生中,越多越好。 其实在读《心理咨询师》这本书的时候,女主人公岑晓稚就像日常生活中的你和我,她经历的事情,我们也会经历或者正在经历。这本书,就是带读者在心理咨询这个陌生而神秘的行业,去寻找我们内心深处的答案。 推荐阅读这本书,推荐理由: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你了解自己多少,就能在书中读到多少。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二)
鸡娃是会把孩子弄生病的
岑晓稚的孩子突然成绩下降,还在英语课上有种种怪异动作,“孩子有多动症,搞不好是精神病”的风声以及孩子拒绝沟通的姿态几乎把她逼疯。周海霞也是,事业有成,做到区域部经理的位置却突然辞职做全职妈妈,陪着孩子一页一页地写作业,孩子考得不好或表现得不好就发飙,总是让孩子完成几张考卷再吃,还没把孩子逼疯,她自己就开始有自残的倾向,频繁爆发了。
找到人们内心真正的压抑
岑晓稚的孩子的抑郁,是因为岑晓稚只重视成绩,成绩好了就宝宝宝宝地叫,成绩不好便恨不得没他这个孩子。而周海霞在鸡娃这件事上的疯魔以及自我抑郁则有较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她结婚多年仍旧和父亲居住在一起,有一定恋F情节,崇拜和依赖父亲的同时又感到被控制而想要逃离,跟患病的母亲抢夺关注,对自己平庸的丈夫感到不满,而这么做的原因也许有一些是因为她的弟弟在七岁时意外身亡,她不确定现在得到的父爱到底是父亲给自己的,还是弟弟走了之后从他那儿顺承来的。另一方面,也是较为浅层的,是她为孩子放弃了事业,感觉自己为了孩子把自己的人生全部牺牲掉了,所以要求孩子必须要给她“值得的结果”。
像是盗墓中的“倒斗”,心理咨询师也要瞄准一块底下可能有“宝藏”的地方挖壁打洞,找到可以深入与人联结的通道,通过重重关卡,侦破无数伪装,找到“真货”。心理咨询师总是从出现一些反常现象的人们自己、他们周边和其他信息来源那里尽可能找到导致他们这么做的原因——这里有一个逻辑,就是,心理咨询相信,有果必有因,现在的一切爆发,都是因为人们之前受过不恰当的对待。
《心理咨询师》这本书带给我的专业知识其实比我预期要高很多,它以小说的方式去讲解每一个案例和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感受也让原本有些晦涩地概念变得生动清晰起来。但也有一些我觉得突兀的地方,比如,故事的一开头是围绕一个面对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怪异行为的固执妈妈,对心理咨询师也表现出抗拒跟不信任,而后突然转变成性格非常好,对心理行业抱有极大热情的“好苗子”,感觉这里的转变太过生硬了,对人物一开始的描写也没有体现出她在心理学方面超出常人的天分。然后这个故事所围绕的人物都集中在“心视野”这个咨询机构,视角人物一开始就是前头说的妈妈和这个机构的主理人章达成,有时候这两个视角人物对对方的描写,好像有些超乎朋友的特殊情愫,而两人都是已婚身份,这会让我觉得有些不合适。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从这本专业的书中习得良多,对心理学上的一些概念和心理咨询的过程以及自己的一些情感动态或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三)
在生理层面,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多数人都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而在心理层面也同样如此,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的各个阶段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师是可以帮助到我们的。
最近我看了梅墨写的这本《心理咨询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心理小说。在我看来,心理小说是比较难写的,因为一方面需要去传递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故事的完整性上也要有很好的把握。而这本书从整体上来看都表达的很好,我个人则更加对其中的心理学知识感兴趣。
这本书中讲述的故事其实和生活很像,主人公们遇到的问题,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会遇到,通过小说的方式来讲述能够让大家更加轻松的去面对这些问题。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让人们能够有更好的心理状态,这本书也是在引导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要忘记了始终可以去寻求帮助。
有时候人们还会对心里咨询,对心理疾病有很多的误解,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一些,并试图去解释清楚。
比如,章达成听她讲述后简短说了几点:第一,病与症是两码事,症是说明有某种症状,病是病理性疾病,两者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第二,诊断需要科学的评估,不要凭主观猜想给孩子定性,更不要给他贴什么症之类的标签。第三,要全面了解孩子的近况,包括他最近的情绪表现。
这样的叙述会让读者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大家一边在看故事读小说,一边在学习知识,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
如果有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的,那一定不要错过几位心理学大师的知识理论,包括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把人的无意识内容引导到意识层面,并借此摧毁种种纷扰、种种症状的心理根源,这是精神分析技术的目标所在。” 当然,这本书中也对心理咨询给出了一个比较中肯完整的定义,“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专业沟通技术,通过非药物的对话交流与来访者进行心理互动,促进当事人成长,协助对方重建新的应对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模式。”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往往是需要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与来访者进行交流,其中一个咨询师和多个来访者同时交流的情况,就属于团体治疗了。两种交流形式各有各的优缺点,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内容。 《当尼采哭泣》中说,为了茁壮成长,你必须把你的根部深深穿进虚无中,学会去面对你最寂寥的孤独,一个新的自我必须建筑在他旧时生命的灰烬之上。 希望我们都能破除自己原有的心灵障碍,这可能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四)
一谈到心理学,我就想到心理学三大巨头,分别是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伊德,他革新了心理学,创立了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系统。荣格的十六型人格,对人们产生深远且重大的影响。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推动了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和教育、丰富了人格的创造性内涵。
而本书与一般的心理学科普读物不同, 它是一部以心理咨询行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为都市男女提供心灵成长的自助指南。本书通过许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从中讲述多动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等相关心理问题。通过岑晓稚在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大小事情,带领我们去了解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的点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学校,竞争压力很大,学生们也有很多心理问题,需要去排解。就像我们高中,以前都没有心理老师,在高二时学校聘请了一个心理老师,给我们讲一些心理问题,同时也会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虽说这个作用并不明显,但已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趋势,已经在慢慢变化。现在的大学,也有什么学生之家心理辅导中心等,学生可以去进行相关的心理咨询。
总而言之,我认为心理问题是现在人们成长道路上的最大拦路虎,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后果难以想象。所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就提现出来了,需要他们去发挥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五)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说:
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接近3亿,我国的抑郁症患者接近1亿,倘若以3000万的患者为例,接受过专业治疗的人数仅为150万左右。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心理问题已经成了困扰当代人的一种显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有病求医,无论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总之,寻求专业机构,接受专业治疗,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如果在寻求帮助之前,你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心理学上面的知识,就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心理咨询师》是一本以心理咨询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岑晓稚的儿子已经是青少年,他上课期间,总是做各种怪异的动作,引得老师和同学们怨声载道,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学校甚至发出了让孩子休学的指令。
岑晓稚为了儿子的事情,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心理专家章达成的一堂讲座。章达成在讲座上说:"心理健康是一个孩子全面成长的基石“。岑晓稚非常认同这句话:鉴于孩子种种不良表现,于是,就和章达成预约了见面。
见面的那一天,尽管下了很大的雨,但岑晓稚仍然跑了大半个城市,赶到了章达成的公司,结果却因为章达成临时要处理一桩危急干预,导致咨询取消。
岑晓稚怒火中烧,却也无可奈何,可为了儿子,她不得不再次预约。
第一次见面后,章达成的话简直刷新了岑晓稚的三观,她还用“不正常”形容这个心理医生,直到在书上看到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一番话,证实了章达成话语的可信度,也让岑晓稚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岑晓稚报名了心视野的心理咨询师考前培训,培训讲师正是章达成。培训过程中,岑晓稚看问题独到,眼光明锐,是一块好料,深得章达成看重。
岑晓稚的眼睛会说话,随着双方的深入了解,章达成对岑晓稚产生了爱慕。章达成专业知识过硬,自身条件优越,差点让岑晓稚迷惑。好在二人最终认清了自己的心,战胜了心魔,及时的悬崖勒马。
书中说:“倘若一个人经历重大创伤事件后,没有经历足够的哀伤,甚至这种感觉被压抑下去,这就会转化为抑郁。”抑郁是一种病理性的疾病,平时生活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一旦出现焦虑状况,应该放松心情,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选择一些信赖的朋友,向朋友坦诚的说出内心的想法,寻求朋友的帮助和支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将这种不良情绪杜绝在外。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有时候不是我们想得太多,只是因为我们了解的还不够。本书描写了大量的案例,每个案例都传达了一种心理学常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不到的原型,你不在场外,你就在其中。读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六)
心理学是一门很容易让人误解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研究的主题与人和社会紧密相关。所以很多人就会自己分析,自己论证,得出自己相信的结论,但这些自觉的结论与心理学专家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比如青梅竹马的婚姻很难成立,婴儿并不是有奶便认娘,性格并不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等等。因而心理学更容易被误导或错误理解。
因为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我平时对心理学方面的书比较关注。我也常常对心理医生感到钦佩,他们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更需要有一份站住他人角度思维的同理心。在病人向其吐露自己的苦楚,期待获得理解和帮助时,及时给予救治帮助他们获得解脱。
《心理咨询师》是一部以心理咨询行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它将诸多心理知识放入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中,女主人公岑晓稚就像日常生活中的你和我,带读者在心理咨询这个陌生而神秘的行业,去寻找答案。
书中以主人公岑晓稚因儿子厌学问题,求助桐城知名心理咨询师章达成的事件为引子,到后来自己进入到心理咨询行业。以岑晓稚的视角见证了诸多涉及婚姻、教育、原生家庭的案例:抑郁、焦虑、狂躁、恐婚、噬甜、空心病,职业倦怠症……话疗、催眠、模拟遗书、沙盘推演、家庭治疗……每个人心里或深或浅都有一道暗伤,我们怎样与父母、子女、恋人和解?持续对抗还是跨越障碍,重新开始?如果不能破除心灵障碍,是不是可以带着问题一直生活下去?
当然由于艺术创作的必要性,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案例以及相关信息、论述、观点等均有虚构的成分,并非完全真实的。其中的案例,旨在让跟多人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并对社会上有心理问题的人给予理解和包容。
心理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心理变化也常常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自身、周边的人和环境、过往经历等等。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医师的努力过程,他们曾经历过波折、动摇以及困难重重。甚至也会在遇到一些特殊病例时感到失败和无助,身为医生的职业责任让他们不能放弃自己,这条自己选择的路,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
就像前几天看到一个综艺节目中嘉宾谈道的,任何心理问题的最终解决归咎于,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与世界(外界)和解的问题。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学会爱,懂得珍惜,愿每个人心里都能充满阳光。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七)
现在生活压力有点大,很多人都发现心理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明明一件事儿,不同的人遇到却会有不同的反应。 心理咨询,这个事儿越来越被大家所熟。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不理解。效果漫长,专业的人也很难去找到。所以,心理学一直都是高深莫测的,让人所迷惑。
最近看了这本梅墨的《心理咨询师》,这本书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教学类书籍,而是通过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的案例,串联起一个一个心理学知识的珍珠。 主角岑晓稚一个焦虑的妈妈,因为孩子出现了让她困扰的问题,所以去找一个心理咨询师章达成。并且通过达成自己的问题之后,选择去学习心理学。疗愈自己的孩子,但是最后也成功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故事。 这本书并不难进行阅读,因为阅读起来就好像一个一个故事。引出书中的主人公,心理咨询师章达成的时候。可以看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解读。
章达成坐上出租车,跟老同学打了一个电话。在挂了电话之后,出租车司机听出了,他有可能是一个心理医生,就来了兴趣跟他聊天。 司机说上夜班的时候,看到好多人半夜三更在大街上跑步。半夜一点、两点、三四点的都有,装备齐全。但是他碰到一个姑娘,二十出头。 歪着头,隔着车窗冲他挥手笑。那可是半夜二点,笑得他汗毛倒竖,太可怕了。 他想问章达成,他是不是有病。原来这个老司机遇上了诡异的事情。前些天他拉了个年轻的小伙,夜里11点过中山大桥。看着挺正常的一个人,但是想不到第二天就跳江了。警察来找他做了好多笔录,问这问那的。吓得他连着几天睡不好觉,那年轻人就在眼前晃。他想问问章达成,自己会不会得精神病。 章达成却告诉他说,这不叫病,是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种,问题不大,轻度的。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保证下次顺顺当当过中山大桥。 就这样,一个心理学的知识点就被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了解读,让人看着很轻松。司机和章达成聊得太开心,差点把车开过了头。
将来从赶到公司之后,赶紧来到教室,他发现心理咨询师考前培训多了一个学员,就是之前找他做咨询的岑晓稚。 岑晓稚就这样开始了心理学的学习,通过学习的过程当中,她了解到了心理学的各类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案例,完成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蜕变。 《心理咨询师》这本心理类小说,给普通人一个了解心理学的机会。生活中很多时候,如果能够有心理学知识做地基,更容易建设一个健康的心理,有更强的自我疗愈能力。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八)
2017年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认定取消,已获证者仍有效。也就是说,在这之后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不需要再考资格证,但该职业还是会存在的。对于已经取得资格证的,可视为水平能力的证明。
我本人对于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是挺感兴趣的,曾经也想过要从事相关的职业,上大学期间与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曾梦想是开一家心理咨询室,我们还一本正经地做好了一系列的策划,但目前我们都从事了与心理咨询无关的工作,在偶尔的聊天中还是会透露出一丝丝的遗憾。
梅墨,一名心理咨询师。她十年来与多家心理机构签约,致力于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工作。梅墨在《心理咨询师》这本小说写的是一群从事或致力于心理工作的普通人,他们的人生一样有不完美,但是他们从事了心理工作,在治愈别人的过程中也在成就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看完全书,你会发现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里面的人物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你我他。他们所遇到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在小说中,从事心理工作的人他们也会如普通人一样出现家庭关系紧张,在教育子女方面也会出现困扰。但是,他们能从自身出发找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也更善于与别人沟通了解,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人们经常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书中的夏烨、白玉兰等人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这对他们的人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小时候家庭关系的不完整,他们都一样是不婚主义者。我的朋友L也是个不婚主义者。虽然他不是家庭关系不完整,但是他说在印象里,爸妈经常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甚至会上升到相互动手阶段。所以,在他大学毕业后一直都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就是想逃得远远的。
“永远不要去拉那个没向你伸手的落水者”书中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是深刻。人的一辈子,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一些人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所谓的创伤,但是他们本人却并不一定这样认为。生理上病了,大家都知道要去看医生,但是心理上病了呢?这又该怎么办呢?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也不是救世主,每个人都要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拥有健康心理才能拥有多彩人生。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九)
这是以三四十岁人群为中心的故事,三四十岁的大部分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此时人生的主题不是偶像剧中年轻人的风花雪月事。中年人不仅有自己的事业和感情问题,同时要分担老人和子女面对的麻烦。走进咨询室的故事,总是以苦难开始的,一个个案例的打开,一个个痛苦的出现,不由联想到自身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不断导向了内心的苦闷,对故事中的角色多了一份理解。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在学校和公司,效率是永恒的话题,身处高节奏下的生活,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现代人也越来越关注了心理。常言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却要用一生去治愈。心理健康是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的,童年的自己是不自控的,是在成长的,是需要指导的。成长的问题会传递给家长,心理有问题的家长,在子女和自身问题的双重影响下,更容易走向悲剧。在无助的家长情况下,心理的问题需要子女用漫长的一生去面对。
日常的一天从洗漱开始的,日常不仅要注重个人外表的清洁,同时要感知自己的心理状况。
不能忽视自己的问题。周海霞因儿子成绩不佳而焦虑,离职做全职太太,并没有改善和儿子的沟通。程大海执着旧情,大学时期,因初恋女友海外留学被分手,一直单身,走不出过去。明明可以求助心理专家的同学,他们却自以为是,沉迷于自己理解的世界,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不相信其他人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对别人的意见保持开放。
咨询室的来访者有各种各样的症状,新接触了囤积强迫症。生活中遇见过这种情况,家中收藏入手过的每一个物品,比如旧书、旧衣服、旧电视、旧电脑。这些物品一年常常用不到一次,可能永远用不到了,就是不愿意扔掉。过去自己网购时喜欢囤货,遇到大折扣时,比如买米油,常常过期了还没有吃完,一种情况是过期后继续食用,一种的结果是直接丢掉,最终的结果是饮食不健康或者没有省下钱。每种行为背后有深层动机,囤积是一种简单的满足,能够快速获取到成就感。每次折扣的应用,做到了许多人达不到的价格,超过平时自己付出的价格,是一种超越和突破。囤积代表一种自我肯定,只是没有看到未来,只关注当下,今天的正确未必永远是对的。
自小缺乏温柔相伴,不是被大声斥责,就是被寥寥数语打发。没有获取有耐心、平和的沟通。从小习得暴躁,情绪不稳定。多年后才意识到有这种问题,又过了多年,才想到改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下沟通不够温和理性,戾气怨气不时袭来,一直处于和自己长期抗战中。每逢影视中出现动听悦耳的声音、笑容四溢的面容、沁人心脾的话语,羡慕油然而生。同时想到自己的不堪往事,终究少年时代没有完成温柔和冷静的塑造。
过去的时代无法重返,只能接受过去,只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走向未来。白桦自小美丽独立,历经磨难。感情经历一直丰富,婚前和有妇之夫交往,婚姻短暂而结束,婚后放纵约会,一直不相信感情。欧阳牧野前妻因泥石流去世,深陷入自责,通过积极做慈善以希望减轻愧疚,一直不愿开启新情感 。不断尝试忘记过去,诚实对待过去的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林真真痴情于少年的意中人,三次婚姻失败,在咨询师帮助下,放下不可能的意中人了,开始新的情感探索。执著于学生时代的恋人,多年后恋人因病去世后,顾一鸣抛妻弃子,和恋人相会。
带伤生存是世人应该有的觉悟的,没有人是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不愿意回忆的伤痕,和自己和解,不在和过去的自己较劲,不能因过去而否定现在和未来。高中时同学,自小成绩名列前茅,高三时心理异常,休学了一年,后来高考非常不理想。更多的情况是高考时发挥失常,尽管考研也是一次名校选择的机会,大学四年的时间付出同样是惨重的。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开局不利和开局顺利同样属于少数人,开局不代表结局。何况只有困难才是炼金石,只有困难磨炼中才能成长。只有走出曾经的困境,不关注过去的失败,才能更专注于打造未来的自己。
拥抱变化,主动改变,迎接不确定,带来更清晰的自己认知和更多的可能性。章达成虽然出身传统行医世家,不想重复父辈的轨迹,主动进入了心理领域。这是一条没有向导和地图的探险,未知的风景是冒险家的诱惑而不是担心。传统需要坚持和守护,创新需要新鲜血液加入,精彩的人生是不断挑战后的结果。吴晓稚为了解决儿子多动症,接触了心理学,吴晓稚对一切充满着好奇心,对新领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心理学不断学习后,有最多问题的人最终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心理专家。不仅仅解决了儿子和家庭的问题,同时实现职业的转换,工作地点从轻松的图书馆换成了充满未知故事的咨询室。
日常要不断观察自己的行为,细微中觉察到自己的不足,找到问题的成因,接受当下自己,立足未来,主动积极面对问题,勇于改变,不断完善自己。
23.4.29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十)
法国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在这里我想说,世界上最浩瀚的莫过于神兽们父母的心胸。
时逢六月,是每年的中高考月,拼搏在学习路上的莘莘学子们步入考场,开启了他们的晋级之路,成为每年抹不去的期待梦之旅。每个学子的背后,是无私奉献和支持他们的父母,学生不易,父母更难。
有这样一位妈妈,她也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焦虑,但是她选择了一个非常明智的方法:找到心理咨询师去寻求解决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难题。她是本书的主角岑晓稚,一个励志型妈妈。
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后来选择学习心理学,帮助同样备受困扰的家长、孩子和各行各业不同角色的人群,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梅墨的《心理咨询师》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智慧型妈妈,在育儿道路上疗愈自己,也疗愈孩子,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原生家庭带来的一切,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然而,父母也深受各自原生家庭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又影响了自己小家庭的每个成员。
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曾说:没有家庭,人们将孤独与世,在寒风中颤抖不已。但比起孤独,在不幸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加可怜。所以,身为父母,我们要尽可能多陪伴孩子,跟孩子创造一个开心、有爱的生活环境,用爱陪伴孩子,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如何破除心理障碍,是每个人一生都要修习的功课。本书是一本心理类的小说,用讲故事的手法,用遭受各自困扰的人物与案例,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原型,找到自身的不足。
面对抑郁、焦虑、恐婚、空心病、职业倦怠症、失眠等等一系类心理类的问题,你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这是一本小说,也是一本心灵成长的自助指南。
本书用专业的心理知识,讲述了多动症、创伤后应激反应、抑郁症等心理问题。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出租车司机觉得自己生病了。一个小姑娘友好地跟他打招呼,他却觉得毛骨悚然。虽然时间是凌晨两点,但是,人家也没有恶意,长得也很漂亮。
普通人一听,也就觉得是个故事,然而,心理咨询师章达却看出了端倪。经过自信询问,原来是出租车司机前段时间在晚上11点拉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没想到第二天警察就找到他说小伙子跳江自杀了,问了他小伙子在车上的一些问题。
他被吓了一跳,觉得不真实,就跟做梦一样,晚上失眠,他觉得自己精神出了问题,总觉得小伙子在眼前晃。
章达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司机师傅没有病,只不过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一种表现而已,通过心理咨询就会解决这些问题。
章达是谁?是焦虑妈妈岑晓稚的心理咨询师,后来也成为岑晓稚的心理学老师。他们携手在心理咨询师的道路上,帮助了很多备受各种心理问题困扰的人。
生活有点苦,日子有点甜,虽然一路拼荆斩棘,何不微笑面对呢?《心理咨询师》带我们看到自己的原型,你不在场外,你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