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回避型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回避型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5 02:35:14
回避型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6-05 02:35:14   小编:

《回避型人类》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通过描绘一个回避社交的人类类型,探讨了当代社会面对压力和焦虑时的应对方式。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入的观察,展现了回避型人类的特点和心理状态。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对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面对,而不是回避。

回避型人类读后感第一篇

我终于知道这本书为啥篇幅这么短了,通篇只有寥寥的案例支撑,甚至用科幻小说举例,说到关键地方没有数据支撑,连最基本的社会横纵剖面概念都没有,用“原因不一而足,只言片语说不清”带过,东亚儒家思想荼毒颇深,切入观点绕不开功利育儿,对本书研究主题根本没有深入调查研究过,以主观臆想去猜测主题人思维。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难得让人看完信心倍增的书:我现在觉得我也能出书了

回避型人类读后感第二篇

有句话说:你永远不会失控、不会犯错、不会发疯,可是你也活得不像一个人。但是人是这本书构建了两个相互对立、循序发展的社会形态和人类类别——依恋型人类与回避型人类,颇有反乌托邦色彩。后者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诞生的新新人类,重视规则、淡漠感情,适应了原子化社会发展的趋势,最后淘汰掉前者。但这时却并不是最好的时候,依靠高度信息化,大家都变成了数字化幽灵,自由却孤独,社会公平正义却缺乏意义感,创造力更是停滞不前……所以为什么我喜欢疯子,因为疯狂代表着创造力,代表着摧毁固有秩序的能量,没有这种能量生命力就会枯竭。“你这一生品行不端,却也活出了自己的风格。”尽善尽美的假人比不上真实的反派有魅力。然而悲哀的是,敢于表露私人情感的人类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历史遗存,而渴望科技拯救破败现实的人类最后迎来的却也只是无意义的幻灭感。

回避型人类读后感第三篇

读过这个作者的《孤独的冷漠》,系统了解回避型依恋,抱着进一步探索的目的翻开本书,没想到跟预期不太一样,这本算是畅想回避型社会的杂文集吧,把众多复杂的人类学、遗传学、心理学、脑科学等分析领域过于简单得封装到回避型人类这一概念,略显牵强,有点半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但从社会发展心理学角度读来,也颇有收获。

一个多月,断断续续读完,作者用自己大胆的畅想,冷静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担忧,我想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理解吧。作为一个安全型的人(由《孤独的冷漠》书末的依恋风格测试得出),我对书里描述的回避型社会还是会有很多恐惧,冷漠,绝对的公平,无依恋,在我看来剥夺了人之为人的精神内核,那无疑是一个行尸走肉充斥的社会,那人类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呢?人工智能的绝对效率和绝对公平正确的同时,也摧毁了一切有温度的东西,也许残缺,才是美的重要组成元素。然而,书里说的一切并不只是幻想了,在当代年轻人思想里多少都已经是现实了。我自己就与译者后记里说的一样,有各种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很多时候更愿意一个人静静待着,既渴望温情,又需要空间,已然是回避型半成体吧。

总之,我认为社会需要温度,冷漠成风并不是好事,独立自主到纯粹自私的程度,离全人类精神层面的毁灭也就不远了,警惕充满“空心人”的回避型社会。

回避型人类读后感第四篇

偶然接触了心理学中“依恋”、“回避型人格”的概念,正好在多抓鱼上看到这本书。豆瓣上评价一般,可能很多人是为了了解回避而读,对我却有意外的收获。 本书颠覆我原有的认知,书中提到“成年人中回避型依恋的占比,在欧洲已达三成,在北美也逼近两成”,“日本过半数的年轻人都是回避型依恋者”,而且在全球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还在迅速扩大。作者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讲述回避型人类是如何从一个少数群体慢慢变成多数派。生产力的提升让个体更有可能关注和满足自己的需求。作者探讨了《未来简史》中的一些观点,认为回避是“一种从依恋机制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获得自由的举动”。信息社会更有利回避的生存和发展。 作为日本社会发展范本的现代福利国家瑞典,回避已成普遍现象,在每个个体的成长历程中,自我需求的确认和满足削弱了传统依恋的必要。环境比基因更影响回避的形成。瑞典人情绪反应的匮乏、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也导致福利社会濒临破产以及幸福感缺失。作者在文末也推演了随着回避人群的增多,在婚姻、育儿、养老等方面即将迎来的挑战以及目前已经看到的社会问题。

原本我以为自己是个共情能力比较强的人,读完本书,我发现“回避与人交往”、“喜欢独处”的表现其实在自己身上也有体现,也印证了随着信息革命、人工智能的发展,当人们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关注自身真实需求,且认识到民主有可能是被裹挟的大多数未必理性的意见时,回避会是一种或有的选择。

回避型人类读后感第五篇

这本书尝试以理论为出发,以事实为依据进行阐释,但论据、论点的关系有点牵强,而且数据证据和作者得到的结论不严谨。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又不够科幻,不是很推荐。

我认同作者的观点,社会制度,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的进化有很大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快进化速度,但作者的论据没办法证明或者加强论点。作者说到了DNA,大脑的构造等剖析回避型人类产生的原因,但存在一些bug

比如从男性精子浓度的减少和活跃度的降低,数据是最近几十年的,但作者的观念却是如果男女间维持乱交,情况会截然不同。男女间乱交的时期是几百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精子浓度的减少,应该很早就发生了。而不是最近几十年的浓度下降,时间完全对不上。

另外作者说回避型人类原因之一是工业化,因为更多的女性进入职场,孩子没有获得安全型的依恋。我对这一点也没搞明白,在缺少避孕手段,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孩子一个一个的生,忙于糊口,有多少父母有时间、精力给到孩子。而且在欧洲国家工作时间短,感觉这个理由不成立。

每个人看这本书时都会有这个感觉,自己好像也有回避型人类的某些特征,现在大家都不喜欢社交,不喜欢所谓的熟人社会,多多少少都有点社恐。而且抑郁症患者的确越来越多,从感性上认同作者的结论,但得出结论的过程没有说服我。而且我个人认为,随着科技发展,知识的普及,人类会越来越理性,但每个人都还是会有感情需求。

如果作者能分别从男性和女性来分析回避型人类会更有趣,毕竟男性和女性在感情、情绪方面差异很大,在这方面大脑发育方式、程度都不一样。但遗憾的这本书完全是基于男性进行研究。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