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介绍了初一学生学习英语写作时如何运用第三人称。通过举例说明了第三人称的用法及注意事项,强调了在写作中保持一致性和清晰度的重要性。文章还提醒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语法和拼写,以确保表达准确清晰。通过学习第三人称,学生可以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第一篇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英语第七册unit5 what does she do?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地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英语第七册unit5 what does she do?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中的let’s learn 部分以词汇教学为主,学习actor, actress, writer, singer, artist, tv reporter等表示职业的单词;运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he is/she is a……询问他人的工作情况。group work部分运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m going to be a……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目标做一语言交流,展开交际活动。
2.教材的地位
本课的词汇贴近学生的生活,色彩鲜明的图片与词汇配对,使学生更易理解学习内容,group work的设计更是深受儿童的喜爱。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中,既了解了如何介绍任务职业,又对自己将来的人身目标做一定位,并能树立为此目标而奋斗的人生信念。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能够听、 说 、读、写六个新授单词actor, actress, writer, singer, artist, tv reporter能听、说、认读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he is a ….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do?he is … 来询问和回答他人职业,并能使用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m going to be…来询问别人和表达自己的理想。
3、情感目标: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用英语表达的习惯,以及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4、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掌握6个四会单词和两个句型。教学难点是单词singer的语音教学。
【说教法】
1.教法设计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愉快地学习,在教学本节内容时,我利用视、听、说相结合的方法和合作学习法,采用课件的艺术形象来教学新授容。
2、学法指导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口,采用多听、多说的学法,使他们在爱学、乐学中愉快地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实现从“我学会了”向“我会学了“转变。
3.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同时采用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说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1)let’s sing..
在热身时让学生一起唱四年级上第六单元的歌曲my father is a doctor,这首歌曲与本课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放在课前作为热身活动,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第二篇
与传统的小说家不同,西方现代小说家们在意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叙事人称,而是尝试着不同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比如杜拉斯的著名作品《情人》。这部小说的线索明暗交织,明写少女与她的情人相遇相爱的故事,暗以我现在或在事情之前或之后的心理感受为牵引。前者为以“她”第三人称为叙述对象,后者以“我”的叙述者身份说话。虽然用了两种人称,但由于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转换得游刃有余,所以非但看不出故事的破绽,反而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我们认为,记叙文(尤其是叙事类的记叙文)写作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变换叙事人称的写法。
叙事学上的一句名言“虽无新鲜的故事,但永远有新鲜的嘴唇”。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废名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讲述故事的方式。应该说,很多人的审美情趣都是建立在欣赏故事之上的,所以无论故事本身再怎么好再怎么精彩,也都在读者的阅读期待之内。况且当前的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由于多采用单一的叙事人称,早已使读者产生了审美疲劳。假如我们剑走偏锋,在“叙事人称”上多下些功夫,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病文扫描
《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多想要停在昨天,停在单纯的从前,那个我触手可见清晰的脸……”耳畔又想起那熟悉的声音,那熟悉的旋律。是的,我的外婆,离我远去许多年了。
记忆被一层层剥开,那惊悚的现实再次侵蚀了我的心。
那是一个下午,难得这冬日里有了暖阳,我眯起双眼,任凭那耀眼的温暖触摸着自己,而他们却偷偷地跑进了屋里,爬到了外婆的身上,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外婆的眼睛里仿佛也有了阳光的碎片,她望着窗外出神呢。
“外婆,我们去外面玩吧,外面的阳光多暖和哇。”我拽着外婆就往外面走。
“哎呦,慢点儿,你这小妮子呦。”外婆笑着 ,慢慢地走着。
“哇,一满院的阳光,今天的院子好亮哦~”我不禁叫道。外婆笑了,没说什麽。
“去拿你的毽子来玩吧,好久没有玩了~”外婆突然对我说道。我正对着院子出神呢,外婆的一句话把我拉了回来。
我蹦蹦跳跳跑到屋里,好一通翻找。“哈哈,找到了。”
也许是好久没玩的缘故,我有些生疏,没玩下几个来。我正感叹呢,外婆却把毽子拿了过去,自己玩起来了,外婆其实玩得很好呢,竟连着踢了一阵,一个没掉。我只顾着出神看外婆了,却不知道外婆到底踢了几个。我还记得以前妈妈对我说过的,外婆小时候可是个踢毽子能手呢。现在看来,宝刀未老哇。
我把这些话说给外婆听,外婆笑了,笑的同这阳光一样灿烂,却还带有几分得意,外婆哇,你还是像小孩子一样啊。
真的好久没看到外婆这莫烂灿的笑容了,像清泉,直沁心脾。那一刻真的很希望时间就这么停下。为什莫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而逝呢,外婆的笑竟也逝了,我仿佛看到外婆的皱纹更深了,眉头更锁了,我没有看错啊。外婆,是外婆痛苦的面庞,外婆的心脏病,该死的病。我焦急的翻着屋子,这里没有,那里也没有。
“外婆,药呢,药呢?”我喊着。却没有听到回答。外婆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
我给妈妈打了电话……
救护车是来了,可是外婆却永远的离我远去了……
仔细回想,竟发现自己与外婆在一起的时光没有多少,以前,我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去看外婆,可是现在,我的外婆却永远离开了我。
外婆,天堂里有没有我的呼唤,天堂里是否流淌着我的思念?
[点评]这篇文章以女孩的回忆起笔,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冬日的下午,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外婆的注视下快乐地踢着毽子,没想到外婆却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显而易见的是,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所以作者对外婆的深切的思念与追忆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除此之外,文章的对话描写非常出色,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外婆的慈祥都跃然纸上。应该说,这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可是,不得不指出,这篇文章还欠点火候,尤其是文章的收捎似乎过于仓促,没有将“我”对奶奶的怀念推向高潮。
二、升格文展示
《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多想要停在昨天,停在单纯的从前,那个我触手可见清晰的脸……”耳畔又想起那熟悉的声音,那熟悉的旋律。是的,我的外婆,离我远去许多年了。
记忆被一层层剥开,那惊悚的现实再次侵蚀了我的心。
那是一个下午,难得这冬日里有了暖阳,我眯起双眼,任凭那耀眼的温暖触摸着自己,而它们却偷偷地跑进了屋里,爬到了外婆的身上,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外婆的眼睛里仿佛也有了阳光的碎片,她望着窗外出神呢。
“外婆,我们去外面玩吧,外面的阳光多暖和哇”我拽着外婆就往外面走。
“哎呦,慢点儿,你这小妮子呦。”外婆笑着 ,慢慢地走着。
“哇,一满院的阳光,今天的院子好亮哦”我不禁叫道。外婆笑了,没说什麽。
“去拿你的毽子吧,好久没有玩了”我正对着院子出神呢,外婆的一句话把我拉了回来。
我蹦蹦跳跳跑到屋里,好一通翻找。“哈哈,找到了~~~”
也许是好久没玩的缘故,脚和毽子早就没有了往日的默契。又踢飞了,我撅起红突突的小嘴,外婆却把毽子拿了过去,自己玩起来了,毽子好像粘在外婆的脚上,连着踢了一阵,一个没掉。我看着出了神,竟忘了数个数。我还记得以前妈妈对我说过的,外婆小时候可是个踢毽子能手呢。现在看来,宝刀未老哇。
我把这些话说给外婆听,外婆笑了,笑的同这阳光一样灿烂,外婆哇,你还是像小孩子一样啊。
多年之后,我还记得外婆那天的笑容,像一股清泉,流淌在我的记忆里。为什么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而逝呢,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在那一刻定格。可是外婆的腰弯了,外婆的脸扭曲了,外婆的眉头锁了,外婆的笑竟也逝了,外婆倒下了,-------我不忍再回忆下去,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长大后,妈妈告诉我,是该死的心脏病夺取了奶奶的生命。
外婆,我再也吃不到你做的甜腻腻的糖饼了;再也听不到你唱的悠悠的摇篮曲了;外婆,我是多么想再听到你骂我“小兔崽子”,多么想再坐在你的三轮车上听你笑着喊“卖小猪咯”。
外婆啊,天堂里有没有我的呼唤,外婆啊,天堂里是否流淌着我的思念?外婆啊,你在天堂还好吗?
“外——婆!”
[点评] 在教师的引导下,作者回忆起自己与外婆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觉得有许多话想和奶奶说,于是在文末就有了一声声流淌着作者对外婆的深情思念的“悄悄话”。这段文字可谓是神来之笔,它采用了第二人称,仿佛外婆就在眼前,一声声的“外婆”,一声声的思念,读者内心最隐密的琴弦也跟着不由自主地颤动了。在作文讲评课上,作者当众朗读这篇文章,当读到最后的文字的时候,她自己泣不成声,许多同学也掩面而泣。这不能不得益于两种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
第三篇
你知道多少关于abcc式的成语呢?abcc式的成语是中小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使用的一种成语形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更多关于abcc式的成语吧!
不过尔尔 [bù guò ěr ěr] 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气息奄奄 [qì xī yǎn yǎn]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两手空空 [liǎng shǒu kōng kōng] 形容人手头很紧,一个钱也没有。
书声琅琅 [shū shēng láng láng]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行色匆匆 [xíng sè cōng cōng] 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血债累累 [xuè zhài lěi lěi] 血债:未报的杀人深仇;累累:形容很多。指杀人很多,罪恶极大。
余音袅袅 [yú yīn niǎo niǎo]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目光炯炯 [mù guāng jiǒng jiǒng] 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瓜瓞绵绵 [guā dié mián mián] 瓞:小瓜;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
板上钉钉 [bǎn shàng dìng dīng] 在石板上钉上铁钉。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情意绵绵 [qíng yì mián mián] 情意:对人的感情。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生气勃勃 [shēng qì bó bó]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磨刀霍霍 [mó dāo huò huò] 现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人言啧啧 [rén yán zé zé] 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
相貌堂堂 [xiàng mào táng táng] 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人心惶惶 [rén xīn huáng huáng] 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长夜漫漫 [cháng yè màn màn] 漫漫:无边际的样子。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
议论纷纷 [yì lùn fēn fēn] 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此恨绵绵 [cǐ hèn mián mián] 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风雨凄凄 [fēng yǔ qī qī] 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第四篇
1、叙述的方式有很多,如果按照叙述主体的人称不同,可以分为第一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
?
第一称叙述是以“我”或“我们”的口吻来进行叙述,这种叙述一般是直接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会让人产生一种直观、真实、亲切的感觉,如:
?
《我梦见我的体育合格了》
体育课下课了,我顶着毒火火的太阳往教学楼里走,边走边嘟囔:“破体育!死体育!”忽然,一个声音在对我说话:“哎,你怎么啦?”“别理我,烦着哪!”我凶巴巴地。“唉,不就是下堂测八百吗?我能帮你。”?
我一惊,猛抬头,一个小个子的精灵出现在我眼前。哇,是阿蒙,我幻想中的万能精灵。“我是阿蒙,我看你平时那么崇拜我,我就想为你干点什么。这不,机会来了。我有一种万能跑鞋,穿上它,你怎么运动都不累,还能提高速度。”阿蒙侃侃而谈。我眼前一亮,“太棒了,阿蒙,太谢谢你了,回头我把馅饼店都搬回来,叫你吃个够!”我暗自高兴,有了它,再也不用挨老师骂,也不用受同学的挖苦和讥笑了。?
星期四第五节课,我换了阿蒙的跑鞋,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向运动场。“练得怎么样?‘第一’我可给你留着呢!”“大鸵鸟”瞟了我一眼。我暗自想:你瞧好吧,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
“预备——跑!”我的大脑接收指令后。立即启动我的腿,我的腿后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促使它加快频率,这时我已超过了“大鸵鸟”,我回头看她,她都傻了,拼命追也追不上。而看热闹的男生都一个劲起哄,也有加油的。不一会儿,八百米就让我征服了。大家(包括瞧不起我的那位老师)眼珠溜圆,可能全让吓蒙了。我安慰他们之后,就踮儿踮儿地乘凉去了。
?
这时,一阵铃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只听一个熟悉的责备声响起:“别睡了,快起来!今儿还得测八百呢!”我在一阵迷蒙中疑惑:我怎么在床上躺着呢?但听到要测八百,我又一阵狂抓:“我的万能跑鞋呢?”?(李冰)
?
第三人称叙述,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第三者的口吻来叙述人物的经历、事件,如:
?
《我的妈妈》(扩写)?
原文:我的妈妈是中心医院的医生,一次,她为了给病人做手术而没能回家给我做饭……?
正文:我的妈妈是中心医院的外科医生。她是一名令人敬佩的白衣天使。平时,妈妈寡言少语,却一心扑在工作上,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一个夏日的中午,放学后,我顶着炎炎烈日,急匆匆地向家跑去。肚子里却好像闹革命似的,“咕噜噜”地叫个不停,脑子里则像演电影似的,各种美味佳肴在眼前盘旋,弄得我直流口水,肚子闹得更欢了!?
不知不觉,到家了。我高兴地打开门,然而家里冷冷清清的,我的那股高兴劲儿一下跑到了九宵云外,我高声喊:“妈——,妈——,妈——。”没人答应。我又找遍了每个地方——妈妈不在。我很不开心,心里想:“妈妈呀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呀!难道你把女儿忘了吗? ”想到这里,我急步向中心医院走去。
?
路上,遇到了邻居李叔叔,只是勉强说了句“叔叔好!”我就跑开了,恰巧又在医院门口碰到了王护士,她笑着告诉我,妈妈中午没时间给我做午饭了,因为今天要给急诊病人做一个手术,得到下午三点半左右才能完。?
我没有办法,只好空着肚子走了,一摸兜,倒霉,一分钱也没带,我带着一肚子怨气到了学校。时间真难熬,我无精打采地上了一节又一节课,真希望妈妈能给我送点吃的来……盼呀盼,等呀等,终于在时钟敲过四下的时候,妈妈来了。我迎上去,还没等我开口,妈妈便向我解释:“孩子,一顿没吃饭不要紧,但你要知道你用这点代价换来了一人人的生命啊!”我鼻子一酸:“妈妈,谁让我是一个医生的孩子呢……”妈妈拿出了我平时最爱吃的烤面包和饮料,我带着哭腔说:“妈妈,您走吧,病人在等着您呢!”
?
妈妈走了,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赵男)
第二人称的文章比较少,有些尽管出现了第二人称,但在写法上仍属第一人称,所以,不再详细介绍。
第五篇
记叙文写作如何“变换叙事人称”_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
与传统的小说家不同,西方现代小说家们在意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叙事人称,而是尝试着不同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比如杜拉斯的著名作品《情人》。这部小说的线索明暗交织,明写少女与她的情人相遇相爱的故事,暗以我现在或在事情之前或之后的心理感受为牵引。前者为以“她”第三人称为叙述对象,后者以“我”的叙述者身份说话。虽然用了两种人称,但由于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转换得游刃有余,所以非但看不出故事的破绽,反而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我们认为,记叙文(尤其是叙事类的记叙文)写作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变换叙事人称的写法。
叙事学上的一句名言“虽无新鲜的故事,但永远有新鲜的嘴唇”。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废名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讲述故事的方式。应该说,很多人的审美情趣都是建立在欣赏故事之上的,所以无论故事本身再怎么好再怎么精彩,也都在读者的阅读期待之内。况且当前的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由于多采用单一的叙事人称,早已使读者产生了审美疲劳。假如我们剑走偏锋,在“叙事人称”上多下些功夫,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六篇
同学们写记叙文,有时要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展示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重要手段。由于叙述时,作者的立足点不同,叙述就有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分。
??用第一人称叙述时,可以直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例如《一夜的工作》中的一段: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作者在看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满怀激情,赞颂了周总理的崇高品质,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用第一人称不能直接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其外表(语言、动作、神态等)反映人物的内心。例如《不鼓掌的人》中:
??大伙儿把手都快拍烂了,还是一个劲儿地向着讲坛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不,简直是在一起鸣枪射击。有人嫌鼓掌还不过瘾,竟情不自禁地喊叫起来:“对!一点不错!”
??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写出观众内心对台上演讲的赞同、欢迎和支持。
??第三人称叙述克服了第一人称不能直接写别人心理活动的局限性,可用“他想”等词语作提示。如《詹天佑》一文中: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这段心理描写,反映了詹天佑下决心要修好京张铁路,用实际行动回击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藐视,让每个中国工程人员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总之,心理描写要注意人称,不同的叙述人称心理描写不同,同时还要注意,不管用哪种人称叙述,心理描写都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第七篇
吱吱,大家好,我是一只老鼠。如果要谈本领,你找对“鼠”了。我的本领可多啦!能逃脱人的追捕,能挖洞,还能在人们熟睡时偷走东西,并不发出一点声音。你说什么?你不相信我?好吧,那我就给你做个示范。
我带着一群观众,来到了一户人家。“嘘,那个人睡着了,现在好戏开始了。你看,像我这样轻轻地走,不会发出声音。”我“讲解”道。“哦——”观众们发出了一阵惊叹声。“快看,那只老鼠怎么这么快就跳上了放饼干的盒子,我都没察觉到。”“是呀,你看,它已经抱着一块大饼干回来了!”观众们纷纷议论着。“谁来帮我拿一下这个饼干,这饼干太重了!”我大喊道。于是,那个人被吵醒了,一骨碌爬了起来,迷迷糊糊地说:“什么声音?”这时,他看到了地上的我和饼干,瞬间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抓起一只拖鞋就要砸我。我机灵地一弯腰,躲过了攻击,转身就跑。那个人一边追,一边咬牙切齿地骂道:“死老鼠,我打死你!”“哼,你捉不到我的”我飞快地在地上挖了个洞,躲了进去,那个人找不到我,只好继续睡觉。我的观众们为此惊叹不已,而我,就更得意了。
怎么样,我“鼠大侠”厉害吧?连人类都捉不住我喽!只可惜,喜欢我的人好像很少很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八篇
宜室宜家 [ yí shì yí jiā ]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一颦一笑 [ yī pín yī xiào ] 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自暴自弃 [ zì bào zì qì ] 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任:担当,经受。 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善始善终 [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不三不四 [ bù sān bù sì ] 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
不伦不类 [ bù lún bù lèi ] 不伦:不同类。 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如痴如醉 [ rú chī rú zuì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同心同德 [ tóng xīn tóng dé ] 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误打误撞 [ wù dǎ wù zhuàng ] 指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半推半就 [ bàn tuī bàn jiù ] 推:抵拒,推托;就:靠拢,迎上去。一面推辞,一面靠拢上去。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有板有眼 [ yǒu bǎn yǒu yǎn ]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步调。
疑神疑鬼 [ yí shén yí guǐ ] 这也怀疑,那也怀疑。形容非常多疑。
百依百顺 [ bǎi yī bǎi shùn ] 依、顺:顺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不折不扣 [ bù zhé bù kòu ] 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忽冷忽热 [ hū lěng hū rè ]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随时随地 [ suí shí suí dì ] ①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 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不偏不倚 [ bù piān bù yǐ ] 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先知先觉 [ xiān zhī xiān jué ] 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