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简史》是一部科普读物,讲述了化学元素的发现历史和重要性。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让读者对化学元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元素的分类和特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珍惜这些构成我们世界的微小粒子。
元素简史读后感(一)
#阅读打卡#《元素简史》安妮·鲁尼 计划阅读270min ,实际阅读258min,完成率100%
摘录:
P57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如何通过将浓硫酸滴在白圣上来制造“固定空气”。他曾在1770年解释了如何通过溶解这种气体来制造气泡水。利用他所描述的方法,来自瑞士的德国籍钟表匠史威普(J.Schweppe)开始制造怡泉牌碳酸水。1795年,他在伦敦的生意失败了,但伊拉斯漠·达尔文(查尔斯·达尔文的祖父)将这种饮料推广开来。据说英王威廉四世很喜欢喝这种饮料,因此它很快就大获成功。直到今天,怡泉公司仍在生产气泡饮料。
感悟:
略枯燥的元素发现史,最坑的是这本书标价78,京东上标的原价120然后用了各种券买下来要五六十。我一开始以为是八开本的大书,结果只是十六开的,很是失望。稍微让我安慰一点的是它是全彩的,还有不少精美图片,以后买纸质书还是会更加谨慎吧。 作者安妮·鲁尼是在英国专门从事科普工作的,因而这本书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挺足,按照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把人类对于元素的认识都简略进行了介绍,从古代的四元素说到当下118种元素,配上一些紧密相关的图片辅佐。例如在介绍“铅极其耐用,古罗马时代的铅制水管在近2000年后的今天仍可使用。”作者就加上了实物照片,这些照片在网上很难找到如此精美的。 1779年,拉瓦锡命名了“氧气”(oxygene,希腊文中意为“产酸剂”)。这彻底改变了化学的面貌,燃素说的倒台使科学摆脱了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大阻碍。这一刻可以说是现代化学的“合法”原点。而人类渐渐发现各种元素,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表,更加推动了研究化学元素的发展。横向对比这些时候的中国,还处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无知当中,让人叹息。
元素简史读后感(二)
1.书名:《元素简史:从炼金术到元素周期表》
2.时间:2024.12.02
3.作者:(英) 安妮·鲁尼
4.阅读介质:电子阅读
5.类型:科普类书籍
6.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虽然我们在读中学的时候会学到化学,而且必然会接触到元素周期表,了解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元素。但是其实我们对于各种元素的概念接触远早于这个时间。铁、氧、铜、汞、碳等等元素在平常的生活中会经常被提到,自然也不会陌生。可是我们对于元素的认识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又是如何一步步发现各种元素,然后又是如何找到各种元素中存在的规律等。通过这本书可以一窥其中的奥秘。
古代的哲学家们对于世界的组成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中国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国外的四大元素说也是影响西方最深远的元素学说了。可是真正构建现在科学体系的学说应该是现在的化学元素体系。
书中从日常所熟悉的元素说起来,谈到了生活中的元素、空气中的元素等,然后过度到将世界上的常见化合物分解得到新的元素。一步步的深化我们对于世界中元素的认识。然后开始从观察过度到概念,真正将原子给定义了出来,开始逐渐构建化学大厦。
然后谈到了门捷列夫对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贡献。从杂乱无章到秩序的构建,让找寻元素的步伐有了新的指引方向。随之原子也开始被解剖,原子的结构也开始被认识。这样就有了新的找寻元素的方式。放射性元素,开始逐渐的被认知,从喜欢到恐惧,直到最终的合理利用,每一步都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认知。直到人们开始用粒子对撞机来研究新的元素,制造新的元素。其实书中后面说到的这些元素,我可能制造元素周期表中见到过,他们的性质也完全不了解。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存在的时间可能就那么不足一秒。但是他们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只是我们不能将他们维持住而已。
人类不能维持住极端的条件,让这些缥缈的元素存在,但是宇宙的能量可是远大于人类那么一点能力。极端的高温、高压、高质量状态,在宇宙中屡见不鲜,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人们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这样一个类似于公里的系统,认知到宇宙规律的那么一小部分,这种能力是如何让人叹为观止呀。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可以让人逐渐深入的认知各种元素,将人类历史上的进步与世界的面纱逐渐联系起来。个人觉得可以提升一定的学习兴趣,对于科学有一定认知的读者都可以尝试阅读,得到阅读的快乐。推荐小学高年级的同学再开始阅读,太早可能反而会失去对于科学的兴趣。
元素简史读后感(三)
从远古开始,人类就对宇宙充满好奇,迫切想知道宇宙为何是这个模样,组成世间万物的元素是什么? 安妮·鲁尼通过《元素简史 : 从炼金术到元素周期表 》试图追随人类探索物质基础的脚步,厘清元素发现和研究的历史脉络。 混沌初开,万物在虚空中创生——人类早期文化中多有类似的神话传说,比如中国的盘古开天,西方的上帝造物。古希腊人“首先撇开神灵之类的超自然物,转而用物理上的因果链条来解释物质的、自然的世界。”被称为第一位自然哲学家的泰勒斯宣称“万物的本原是水。”前苏格拉底时代的恩培多克勒则认为,世间万物由四种“根”——土、水、气、火构成。留基伯和弟子德谟克利特最早提出了“原子论”,同时提出的还有“绝对虚空”,这是配合原子这一离散颗粒的概念应运而生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自然厌恶虚空”,于是在四元素基础上,增加了“以太”来填充“空”的地方。在之后的近2000年里,四元素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对物质本原的思考虽然很早就开始了,但人类对元素的认识和利用却要早的多。“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五种金属进入了人类的视野:铜、铅、金、银、铁。而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水银那特别的原生形态就已为人熟知了。再就是碳,以木炭和烟灰的形式轻易可见。” 古希腊哲学家们擅长思辨,但真正开始探索物质的组成和转化等实践则来自炼金术士,他们开启了通往现代化学之门。 到16、17世纪,伽利略、托里拆利、波义耳等科学家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研究证实了物质由微小粒子构成。而排除空气制造出的真空泵“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对真空的拒斥”。随着科学家们对空气成分的分析,特别是拉瓦锡的“氧化说”打破“燃素说”的藩篱,现代化学的大门徐徐打开,不断有新元素被发现、提取,“四元素说”寿终正寝。19世纪,“微粒说”最终被道尔顿的原子理论取代,成为现代化学的基础,贝尔塞柳斯随后利用拉丁字母引入了现代元素的表示法,现代化学的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虽然原子理论可以解释很多化学反应和现象,但元素的多样性和部分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加上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本原的冲动,迫使科学家们思考隐含在众多元素之间的规律。门捷列夫成为时代的幸运儿,纷繁复杂的元素们在一个表格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同时也保留了一些空位,等待未来的发现。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虽然找到了,但产生这个规律的机理却成了新的谜题。时间来到20世纪,原子的结构被破解,原子序数、质量、周期律、化学反应通过质子、电子、中子等一系列亚原子的发现而被解释。X射线、γ射线、α射线和β射线的发现则帮助科学家们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人类在创造自然。 同时,科学家们继续刨根问底——元素从哪里来?人们将视线投向太空,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提出“所有已知元素可能在‘大爆炸’后不久就出现了”,最开始是氢,然后是氦,进而是锂和铍,更重的元素如碳、氮、氧则在恒星内部产生,随着超新星爆发,这些元素四散开来,成为其他恒星和行星的组成材料。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我们DNA中的氮,我们牙齿中的钙,我们血液中的铁,我们苹果派中的碳,都是在坍缩的恒星内部制造出来的。我们由恒星的材料制成。” 走到这里,人类越加困惑,“大爆炸”又来自哪里?虚空吗?作者在结语《万物与虚无》中感叹到:“2000多年前的古人们相信,所有物质都是从虚空或混沌中创造出来的,创造者通常是某种超自然的神。……一定意义上,我们走完了一个循环——在现代理论模型中,所有物质(时空)都诞生于大爆炸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