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是一部揭示巴菲特右手人、智囊查理•芒格的传记。书中详细描绘了芒格的智慧、谦逊和成功秘诀,以及他在巴菲特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读后感受到芒格对于价值投资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人生、成功和财富的独特理解。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一)
断断续续地看,用一本书讲了一个大背景,为附录做铺垫,回报年率;事业表;演讲稿。尤其是演讲稿可以反复看看。HBO还有一个《如何成为我伦巴菲特》的纪录片,常看常新,有些地方可以学习。术肯定不会说,因为知其术的人多了,术会失效,也即不成为术了。有道无术,术可求。术可变,甚至时时在变,但是道就这么一点,概括一句话: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有一个问题得记下:“飞行员”理论。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二)
翻译的太差了,不知道是原作者的问题还是翻译者的问题,
多处文字语句太不通顺了,更不用说商业和股票相关的叙述了。
中信出的李继宏译的《穷查理宝典》,读起来就比较顺畅,丝滑。
芒格对大部分进入投资市场的人还是影响巨大的。
他在做人做事都会给每个人巨大的启发,碰到如此直接表达自己想法的智者,他的一生,他说的话,他遇到各种事情时候的思考,行动。他对子女的教育,他与友人的相处。太多了。
希望他的传记可以更好一些。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三)
请问人大出版社就这种水平吗?查理芒格不配拥有一个好的翻译吗?中国这么大缺一个好翻译吗?
而且原书的名称是:Damn Right!: Behind the Scenes with Berkshire Hathaway Billionaire Charlie Munger。明明和巴菲特无关,中文版却要有“巴菲特的幕后智囊”这样的“限制”。难道芒格只有作为“巴菲特的幕后智囊”时才配拥有姓名吗?
本来读书是一种享受,但读这种翻译不通的书只能是浪费时间
45页
“你永远都不应该在面对一些难以置信的悲剧时,因为自己失去信念而让一个悲剧演变成两个悲剧”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四)
按照去年的评分习惯,只要书没有写成翔,或是欺世盗名,我都会奉送满分。但是今年想法不同,哪怕你写的是芒格,我都会看看内容再说……这次我客气点,给四星。生活的经验告诉我,学校教育通常让人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进化本能让人自以为是,宇宙幸运儿,但现实会告诉你每日一得,不疾而速是正道,芒格干脆就说: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及早认输,大牌在手就要下重注。这句话的另一个版本也出现在罗胖子的跨年演讲中。再延伸一下,当人有这样自大的错误认知时,遇到挫折又会怀疑人生。芒格的看法则是远离负面情绪,不要再回头。在投资中,很多人喜欢大量的做决策,结果效率低下,结果则被证明只会很糟糕。芒格则发现用四千万创造几十亿的财富,真正重大的决定并不多,不会超过每三年一次。这是对决策深思熟虑后的高效反馈,但是需要反复修炼所得到的耐心和果决。问:怎样以最好的方式得到你想要的?答:付出应有的努力,并实现你所希望。生命是一个箱子,试图让箱子变大的人最后会发现必须冲破箱子的四角才行。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五)
成功是无法复制的,然而我们依旧能从中吸取到一种经验,智慧与力量。我想着,当我们今后回顾起集中在我们头脑里的这些无形的价值之时,回溯到我们本身的时候,一定会感受到它们对我们的重大意义。
芒格这本传记和一之前看过的这些投资人的传记有很多相似之处,排版上可以说是中规中矩,然而不可否认他的智慧,读罢此书,真的会对这样一位智者深感好奇。
很吸引我的是芒格在工作之余的生活与回归家庭的内容,比我想象的更加丰富多彩,或许是源于他同巴菲特的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的。儿时,青年,再到中年,芒格式受到的苦难都化为了他对于富有生活的无限追求,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也没有忘记回归家庭。
其实,不管是凭借着他敏锐的分析和思考,和巴菲特又联手合作收购了像蓝筹印花,还是一起拓展美国保险公司这样的业务,又或者是投资无数优质的企业,都能在细节上看出芒格的在很多事情上一直以来追求的原则。
或许就是这些原则支撑着他,一步一步打造出了今天的伯克希尔金融帝国,成为一位备受信任的智者吧。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六)
逐页读了前面的一半,快速翻完了后面的部分,似乎也没有太深的感触(代入感)——毕竟与传主的时代、文化背景、成长经历、专业、性格、财富乃至眼界等差别巨大。
传主与刚刚故去的金庸先生是同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两位都是知识分子世俗化(中性词)的样本——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名有利、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甚至于还都有中年丧子的经历。
勿庸讳言,芒格在年轻时强烈的获取财富的动力源于自利和自立——这很有美国梦的特点。然而,稍微往深里想一下,与芒格同龄的、怀着致富梦想的美国人,最终能实现的,恐怕一万个人里也未必有一个。芒格是幸运的,童年时,在父母的荫护下度过了大萧条;青年时,加入了美国空军,但并没有上前线,还为之后定居南加州Pasadena埋下伏笔;托同乡关系开后门上了哈佛法学院;借助洛杉机城市扩张的历史机会,在房地产上掘到第一桶金;与惠勒、古瑞恩和巴菲特等合伙投资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七)
写的一般,翻译也是烂。对于对价值投资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真的可以说是乏善可陈了,纵览一下芒格先生的历程可以,想要获取多一些东西就希望不大了。
评分还能给到四分,我觉得是因为这样的人物需要一本传记,四分更多是给芒格先生。
当我合上这本书,我还是想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是有两段话。“赚钱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获取独立”。“看看伯克希尔,我称之为终极教学训。沃伦从来没打算怎么花钱,他会把所欲的财富还给社会。他只是建立了一个平台来让人吗听听他的看法。。。不过你可以认为沃伦和我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
不由得叹息一声,赚钱又岂是我此生的目的呢?有了钱以后更多的回馈社会,又怎么不是我这个迂腐的理想主义者的幻想之一呢?
二是查理从早期职场生涯开始就讲“道德”。在我工作之后,已经很少有人去提这个词了。大学时候看到有人说要做一代儒商,就激动不已。没想到十年以后,才再次在芒格身上与这个词相逢。
术与道是一统的,芒格先生在哪个方面都是堪称表率。回首自己,纠结于所谓道的提升也固执的相信,术是外现并终将外现。或许还是有些逃避现实在里面吧。
芒格先生第一个100w来自于房地产投资,我的第一个100w也是来自于此,当然是人民币。
全球化的科技化的时代,碰到芒格先生这类人,产生共鸣与契合,获取人生智慧,真是人生幸事。
是的,我希望我的道和术也在这条路上实现复利增长。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八)
我知道查理芒格并不是因为他和巴菲特的关系和他对股市投资的独到见解,而是来自于那本——《穷查理宝典》,可以说,在《穷查理》中,作者通过查理芒格的十一篇公开演讲稿展示了查理芒格在为人处世上的智慧光芒,就如芒格所强调的一样,终身学习和保持求知欲望对一个人来说相当重要,这也是我一直坚信的,可以说,《穷查理宝典》比当下那些鸡汤高明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推荐年轻人都应该买来读读看(额,好像跑题了,咱们今天不是说这本书哈。。。)。
可以说,很多人对查理芒格并不了解,我就大致说下我以前所了解的这些事吧:著名的“投资之王”沃伦巴菲特有一家公司,叫伯克希尔哈撒韦,而这个公司的另一位灵魂人物,就是查理芒格。与他的合作伙伴巴菲特不同,芒格非常低调,知名度也比不上巴菲特,但是,他在投资与决策上的能力却丝毫不逊于这位“投资大王”,怎么样?是不是对这位低调的天才十分有兴趣呢?这本《查理·芒格传》就是讲的查理芒格的故事。他年少时从事律师职业,参与建立的事务所甚至以因为没有工作经历原因把他的女儿拒之门外,可见其为人之公正,事务所如日中天,他却跑出来和别人合作搞起了投资。在与投资人分开后他在一次偶然机会下遇到了巴菲特,从此开始了他们超过半个世纪的合作。他说他和巴菲特从未争吵过,这可以说是相当的难能可贵了。曾经有不少人开玩笑地说巴菲特:“如果你死了我的钱怎么办?”巴菲特给他们的回答是:“查理·芒格会接替我。”不过现在看来,巴菲特应该不会这样说了,因为他们二人都已年老了。这本书从查理芒格入手,写他的经历,到与巴菲特合作建立伯克希尔哈撒韦,再到二人与公司的故事,一路讲来,我们除了看到芒格的成长经历和创业故事,透过这些我们还看到了芒格一直坚持的为人处世的信条以及他对他的家族众人的深刻影响,可以说,这位天才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所致,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选择与决定形成的,看完全书下来你才会知道,为什么他这么成功却依旧低调,这都是深入骨子里的东西,绝非故意为之。
或许从他的故事里我们也同样能够分享他的智慧与经验,但是,即便毫无收获,看看他人的人生,本身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啊。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九)
芒格非常强调跨学科学习和思维的重要性,例如,他提到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一定要学习心理学及会计方面的知识。他本人也出资在斯坦福大学设立一门商业课程,这都是芒格对跨学科学习的重视的体现。这一点,也是我在阅读开智的过程中,阳志平老师反复提到的。我疑问是,跨学科具体指的是跨哪些学科,而这些高阶思维模型可否通过自学所掌握,在这本传记附加的演讲部分,我找到了部分答案。正如芒格在演讲中所说:
我最早上过物理和数学方面的基础课,对于这两门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吸收消化了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组织精神。后来我在越来越偏向人文方面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这种精神,将“基本组织模式”当做自己的组织指南和归档系统,这样不管要搜寻什么跨学科的智慧时很容易就找到了。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十)
我们经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的女人。
而在巴菲特身上,好像更重要的是他幕后的这个男人,一个活得智囊,一个被巴菲特的儿子称为第一聪明的人。原话是:我爸是我认识的人中第二聪明的人,查理·芒格第一。感觉说这话有点大逆不道的感觉啊,不过听了巴菲特自己口中说出来就是不一样的感觉了。
我们的股神巴菲特曾经这样评价查理·芒格:芒格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他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的多。这样的评价简直就是非同寻常了啊,照这话讲,巴菲特的钱应该基本都是查理·芒格的功劳了,有这么一个好的伙伴,简直就是拥有了一座金库。
而这本书就是带领我们打开这个智囊的钥匙,因为你要了解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是没有自传的,而这本书又打着独特的标语:国内唯一芒格本人及巴菲特授权传记。而且还你丫的是珍藏版,简直了也是,所以我当初立马入手了。入手后突然后悔了,因为我发现我有啊,2009年十月一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就出版了此书,作者、翻译者、出版社一模一样,甚至出版的时间也是一样的,此书出版时间是2016年10月1号,整整7年啊,简直了。更有意思的是内容也一模一样,粗略估计一字不差。我说这些不是在吐槽他们的挣钱套路,毕竟好书就应该多出版。或许当初出版的时候没想到这本书会如此的火吧,现在在出版就是在满足我们的欲望,这是好事。我只是在吐槽当初没注意看仔细,如果我知道一模一样就不入手了,简直就是在浪费好的资源,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是珍藏版,而且质量也是好的没话说,我也是心满意足了,值了。
话归正传,我们继续谈谈这本书,这本书可谓花费了我们作者好多的时间,毕竟人家是大忙人啊。作者为了此书对芒格本人、家人和密友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近距离访谈,重现了芒格从律师成长为具有深刻洞见的投资家的人生经历,展现了投资大师决策背后深刻思考的细节。咱们不论内容如何,但就作者的这份职业操守就要给他掌声。
说句实话,这本书我没看,但就说这本,因为不就前刚看了旧版,所以当初没写,现在突然想和大家谈谈罢了。
因为,读了此书你就会发现智囊不愧是智囊,每句话都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在你的未来道路上他真的很有用。
或许你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巴菲特,你一定要坚信这一点啊。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十一)
1.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不受传统观念束缚、逆向思考、兴趣广博、跨学科学习、多元思维模型、通识教育、热爱读书、热爱思考、不要顽固不化 2.养成正确的思考方式,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通过自学提高修养,自学才能学到的更多 3.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吸收教训 4.不要跟过去纠缠不休、坚决告别过去、一路向前、远离负面情绪 5.总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厉害,要做领导者,你就要先学会跟随别人。做人应该学会扮演所有角色,在不同人面前你可以有不同的身份。我并没有特别放不下的自尊。 6.查理没有思维定式,他的想法与众不同,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对于决策非常重要的事情上。 7.首先要正确思考、其次要独立思考。 8.一生只进行正确的思考,遵循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被一些挫折打败。无论你的能力有多强,总会遇到逆境和麻烦。 9.要把我从格雷厄姆有局限性的观点中解放出来需要巨大力量,那就是查理的意志力。他让我视野变得更开阔。我是逐渐改变的,我并没有一下子从猿变成人。 10.理解别人的偏见和弱点 11.永远不要和一头猪玩摔跤,如果你这么做了,你们两个都会变脏,但猪会乐在其中。 12.芒格读的书商业类、传记类、历史类、社科类、科技类、心理学类、商业类杂志,非虚构类。如饥似渴的读书人。贪得无厌的阅读。 13.巴菲特买好公司的经验也是通过买了一堆烂公司的教训得来的。没有谁从一开始就顺风顺水、没有谁一开始就知道真理。经验教训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股神也是从菜鸟起步的。巴菲特芒格也犯过许多投资错误。 14.不要过度自信 15.遇到严重问题,必须快速反应 16.如今很多年轻人身上的问题都是因为专业分得太早造成的,他们从来都没有学过一些人生必修课,他们对世界不够了解。 17.目前的学校教育模式太单一。很多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横跨了多个学科。 18.警惕单一思维模式。 19.总是反过来想、必须学会逆向思考,仅仅正向思考是不够的 20.我相信沃伦和我从优秀的商业类杂志中学到的比其它任何地方学到的都要多,只要很快的翻阅一期又一期的杂志,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商业经验,这种方法是如此简单有效。如果你在潜意识里养成一种习惯,把读到的东西和所证明的基本概念联系起来,渐渐地你就会积累起一些有关投资的智慧。如果没有进行过大量阅读,你不可能成为一个广泛意义上真正出色的投资人。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十二)
谈起查理.芒格这个充满智慧的老头,就让我想到了三个NO带领阿里巴巴走上巅峰的蔡崇信,他们都有三个共同点,不贪便宜、充满智慧、还同样都是公司各自二把手。世无蔡崇信,阿里巴巴有没有今天的成就呢?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全中国爱购物的女人都是马云背后的女人,但是能称的上马云背后男人的,大概只有蔡崇信。如果没有蔡崇信的话,阿里巴巴有可能只是靠江湖义气打天下的团队,我不敢说会失败,但是成就肯定没有这么高。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不仅有个默默支持的女人,还有个默默帮助他的男人。
巴菲特曾经有趣的形容,芒格使他从猩猩迅速进化到了人类,“否则会穷很多”,巴菲特的好朋友盖茨兄也有趣的打趣,“如果没有芒格的辅助,巴菲特恐怕很难做的这么好! ”这两个投资大师共事将近40年里,伯克希尔的股价从19美元一路涨至现在的7000多美元。两个双剑合璧,一路势如破竹,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记录。
书中采用了传记的一贯套路,且还远离了投资的主题。如果想要从中了解芒格的投资操作方式,恐怕是要失望了。这本书主要是从芒格的生活切入,来讲述他的智慧与投资理念。里面有一段,侧面的简述了茫格的人格魅力:当古恩继需一笔钱,自己认为退出K.W股权只值20万美元的时,芒格说:“你那份值钱30万美元。”这是他人性的闪光点。抛开他的谦逊,我们也看到另外一种非凡的胸怀和气度。
其中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里面还描述了他成长上的细节,如:怎样平衡生活与投资、如何从伟人身上学习、怎样正确的思考、遵循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对待社会责任和对人类文明事业奉献。
这老头的智慧不止于此,还把巴菲特猩猩状态的雷格厄姆的投资哲学,转换成了人类状态的芒格式投资哲学,前者是低价购买破产可能性不大的企业,等市场恢复正常状态时把它卖掉,后者是以中等价格购买稳健成长的优质企业,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独角兽公司,然后耐心长线等待,直到满足条件时卖掉。这种投资组合使得这个智慧的老头,“安然坐在靠椅上,手夹古巴雪茄,有事指点江山,无事回家钓鱼。”
在前言中,我发现有趣的一点,芒格并不希望此书的出版,因为他不希望影响家族的生活,作者一展女性霸气说:“这本书已经和出版社签订了合同,即使他不合作也必须把书写出来。但是他如果配合的话,此书将会精彩很多。”可能是出于诚信与茫格人性的理解,最后还是帮助作者完成此书。书中最精彩的部分,还属末端的演讲。前人所经历的人生转化成了智慧,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他们的智慧,明悟自身的缺点。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完善三观、完善人格,做一个对的起自己、喜欢自己的人。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十三)
“我本人是一个传记狂,而且我认为当你要教会人们一些行之有效的伟大观念的时候,最好和那些伟人们的生平以及个性结合起来。我觉得要是你和亚当斯密成了朋友,那你一定会把经济学得更好。这听起来很滑稽,和那些离世的伟人交朋友,我觉得会对你的生活和教育都有所裨益。这比只给出一些简单的概念要好得多。”“从存贷业务转型为持有房地美的股票并确定准备长期持有,我们在这件事情中的经验说明在生命中的一些时刻,及时合理地行动,做一些简单而符合逻辑的事情常常会戏剧性地改变你的财政状况,一些像这样显而易见的重大机会,通常会降临在那些不断研究、一直等待的人身上,这些人都很好奇,喜欢分析牵涉其这弄得多个变量。然后他所需要的就只是愿意全部投入,充分利用以前通过节俭和耐心累积下来的所有找得到的资源。”“我们的规则是纯粹的机会主义,我们并没有一个总体规划。要是伯克希尔有一个总体规划的话,那一定是背着我做出的。我们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一名规划师。” 只是等待并观察各种机会曾有股东抱怨说再没有像可口可乐这样好的特许经营公司了。 芒格说:“只要做好两三次,就足够让你一家人都毕生富有了。要做到这样的事怎么可能会很容易呢?”伯克希尔年会。 “我们每年都能来到这里真是太好了,不过我们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呢?是的,开大会很好玩,不过也是一种微妙的方式表示我很有钱,同时也微妙地表达了我很聪明。”要始终保持赚得比花得多,这样你才有钱去投资。投资是这样一种方法,主要通过限制你举债,来免于坠入不良境遇。“如果你想变得聪明点,你就必须不停的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同时你还必须将答案和有条理的深层理论联系起来。你必须知道那些最主要的理论。这稍微会有些费力,但也充满乐趣。”“我已经在投资管理行业中待了有差不多44年了,一直都力图不让任何人失望,至于如何才能让人不失望,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让他们有合理的期待,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不会得到什么。如果有几万几十万人对我们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的话,芒格和我都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巴菲特“由于坚信人类获得幸福感的奥秘来自放低目标,我立刻就照办了。”
古语有云: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看来这与获得幸福感相悖啊,吴军说:“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从小我角度看,人生的终极追求就是幸福,那么听从两位的教导,我应该放低目标,合理期待,以期在人生终了的时候可以愉快的闭!上!眼!好像想多了。。。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十四)
1.收购蓝筹印花三驾马车的古瑞恩,杠杆经营,财务不稳健。如果不是老巴出手,结局可能比较悲催。
这可能就是老巴反对杠杆投资股票的原因。也说明老巴真的够义气(不是每笔投资都是理性的,至少这笔不是),反应了老巴的可爱之处。
2.第9页,我只知道要想赢得第一,就必须占得先机,千万不要原地踏步。
我总是刚刚涉足某一业务就比其他人干的都要好,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通过自学来提高修养,这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好主意。
3.第21页,查理的祖父芒格法官,由于家庭资金匮乏,只读了一年的大学就不得不退学,后来靠自律精神得以自学成才。
4.第35页,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下,我记得我和某人说,我想要一堆孩子,一幢房子,房子里有很多书,还有足够的财富,可以过上自由的生活。
这是查理芒格的梦想。
5.查理的第1个女儿茉莉出生后,从医院回家的时候,去的是拥挤的学生宿舍。查理芒格说,我每天晚上总是把她的小婴儿床放在浴缸里面,那个床很小,放在浴缸里正好。
6.查理芒格离婚,车子很难看,丑得要命,被女儿吐槽,儿子泰迪患上严重的白血病。
查理芒格说,他的儿子正躺在床上慢慢死去,他进去抱了他一会儿,然后跑到外面沿着街道边走边哭。
幼年丧父,中年丧子。
7.查理芒格的女儿,整个职业生涯,都因为自己叫做茉莉芒格而受益匪浅,工作中的遇到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爸爸的。
8.查理和古瑞恩,同样持有一家公司。当时他很穷,想要把股份出掉,他想要查理出资20万,查理给了他30万。因为查理觉得那个股份值30万。
9.第125页,菲利普·凯瑞投资了巴菲特的合伙基金,之后,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
10.查理芒格说他本人是个传记狂。
如果我们一生都能和那些思路正确的离世的伟人交朋友,我觉得会对我们的教育和生活有所裨益,这比只给我们一些简单的概念要好得多。
所以,他很喜欢看别人的传记。
11.和股神巴菲特不一样,查理芒格会告诉别人,维斯克金融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多少钱。
12.巴菲特没有买入好事多,是因为他打算在15美元一股的时候买入。但是,价格突然升高到了15美元多。他就觉得,自己明明可以在15美元买入,为什么要花15美元多呢?所以就没有买入,犯了这样的错误,让他非常恼火。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读后感(十五)
在成功学领域,有两个明显的阵营。一是以《羊皮卷》、卡耐基为代表老鸡汤,他们反复讲述个人品质的重要性;二是以微信朋友圈各种“马云说”为代表的新鸡汤,传授的基本是如何对自己玩狠。至于哪种方法有效,我这辈子估计是没机会知道了。但我越来越相信“你能在公开场合找到的赚钱方法,都绝壁是无效的,鸡汤喝多了,还真以为天下有钱人都好抄吗?”
所以,我在读《查理·芒格传》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立志成为查理·芒格、巴菲特一样的富翁。这种玩笑不是随便开的。能够成为芒格的人,他绝不会三十岁才开始想起这件事的。我只想知道查理·芒格的成功学属于哪一类。我发现他还在重复一个我压根就不信的道理——“努力工作、为人诚实,如果你坚持这样做的话,你会得到一切”。
是这样吗?
忽悠小孩儿呢!某某某都三十好几了,老老实实上班,起早贪黑干活,人品也没什么问题,可还是个穷光蛋。这种现象,你怎么解释?
我继续读,慢慢地感觉到话里有话。人家说的是这么句话,但不是我理解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该如何重新认识一些“常识”了。你不能老是“看山是山”。在《查理·芒格传》中,我同样看到了与我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这种熟悉又陌生的东西,非常有意思。
比如,在道德经里,老子告诫他的追随者要学会见微知著,而查理则称之为“细节迷恋症”。
比如,查理·芒格说:“我非常喜欢“勤奋”这个单词,因为对我而言它就意味着你必须静下心来直到把问题解决。”
比如,查理·芒格说:“在军队里和当小律师时的打牌经验锻炼了我的经商技巧,你必须学会的是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及早认输,而如果有大牌在手,就要下重注,因为你不常拿到大牌。”
下面,重新回到查理·芒格所说的人格与财富的问题上来。
你所谓的好品质一文不值,这是正确的。是否相信这一点,似乎也变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准。类似的还有读书无用论等。我不会站在对立面反驳。我承认品质好坏、读书多少的确无所谓。我们头上不会有一个衡量品质好坏,读书多少的显示屏。这些往往是财富的结果,而不是财富的原因。你不会因为读书多,因为人格高尚而得到收入、变得富有。恰恰相反,你往往因为富有,而更加关注教育,也显得人格高尚。
你品质好,自然好。你品质一般,只要没妨碍别人,也没必要觉得丢人。人可以少些陶冶情操。多做些事,把做事当成一种品质就够了。你千万别拿提高修养当活儿干,也别拿读书当活干。这些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做抵押。
自觉人品好,可你还是穷光蛋。这应该没什么错,也不能说明财富与人格的函数关系有什么问题。同样是打牌、划船、读传记,查理·芒格看到了不同的东西。同样是扫地做饭,对你来说这是做家政,对出家人而言这是修行。我觉得这可能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空谈品质,不能致富。相反,努力工作致富,也许本身就是一种品质。
最后模仿一下博尔赫斯式的傲慢:让别人去夸耀奇异的世界好了,我则要为我认识的常识而自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