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经典读后感有感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7 13:20:27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9-17 13:20:27   小编: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这本书讲述了生活中的苦难与希望,描绘了人生的坎坷与坚强。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深刻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呼吁人们珍惜当下,勇敢面对困难,珍爱生命。读完让人深受感动,引人深思。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一)

读汪曾祺的文字 很舒服 平淡却淡的很有味道 读完一篇就会很快记住 不光是平淡的食物也能描写的津津有味 而且总会让人感悟很多人生道理 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老头儿 能把生活中最小的事儿写的有滋有味儿 让人不觉感到:其实我们忽略的小时光才是最应该值得珍惜的 就如汪曾祺所说:人生兴致皆在生活缝隙中 很喜欢这本书 把精彩的篇章都选出来了 精装的很漂亮 又有珍贵的名片赠送 收藏值得了!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二)

文中有许多可爱之处,比如描写自己父亲折腾两三小时,最后满打满算能爆出一笊篱成品,还嚼不烂。他倒是吃得挺来劲,用假牙一个劲儿磨蹭,一边还说:“爆肚就是不能嚼的烂。”有这回事? 文中描写冬菜中,提到韭黄价格昂贵,忽然想起我也好久没吃韭黄了。以前姥爷在的时候经常吃,他最喜欢吃这个下酒菜了。还有大白菜都在地窖里,一颗白菜在手,可生可熟,可荤可素,可菹可酱,各种吃法都有杰作。能吃一个冬哩~不知昆明还有没有汽锅鸡,也想吃。 摘: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三)

白菜萝卜豆腐,栗子蚕豆小面,卤煮螃蟹羊肉……

读汪曾祺的文字,总能嗅到浓浓的烟火气,尤其是那些专注于美食的文字,总能在瞬间激发食欲,打开解放味蕾的通道;而当自己循着汪老的菜谱终于把美食送到嘴里,那种满足充斥口腔,那些在生活中遇见的琐繁心事,也算少了多半。

美食,最容易抚慰人心,记得小时候哭闹不停,外婆总喜欢拿一碗红烧肉哄我,

虽然脸上沾满了鼻涕和眼泪,但嘴巴一碰那柔软甜蜜的肉块,心又会重新飞起来。

汪老的聪明就体现在此,他把自己对于生活的智慧写在了美食记录中,他希望更多人能在这种朴素易得的方式下,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是汪曾祺和汪朗合著的散文集。内容分为三辑,辑一按地域论述美食,讲述各地美食的精髓和有趣的见闻。辑二论述口感独特的美食,借酸甜苦辣咸说尽人生百味。辑三论述美食文化、渊源,忆苦思甜,追古溯今,启发美食之外的思考。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四)

《活着,就得有点儿滋味》~~汪曾祺 今天看到一本小散文,读来让人闲适安逸的很。 文学家笔下的美食,可比专业美食评论家所说的美的多,香的多。 曾经高中时看到一篇青年文摘上的美食散文,其中描写的大董烤鸭,不知有多香。中午回家和我妈分享,口水都快滴进碗里了。终于来了北京,第一年就去大董点一套烤鸭,鸭皮片成薄片,蘸上白糖,慢慢送入口中,啧,这滋味。。。。其实也没有那么好吃。。。。感觉被骗了。。。期望被一篇文章拉至一千分,最后发现,不过是普通标准的九十几分。 白菜萝卜豆腐,栗子蚕豆小面,卤煮螃蟹羊肉……读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总能嗅到浓浓的烟火气。 其实汪老所写不过是我们身边最寻常的美食,只不过是有没有用心去感受罢了。 现在想想,爸妈做的饭,才是人间至味呀。以前下课看到我妈做的饭,总会嘟嘴,哎呦,咋又是豆面剔尖~唉,能不能给我来点肉~哎呀,这么点哪能吃饱~呃,你看人家隔壁xxx家吃烤肉呢,味都飘出来了~你看人家那菜多香,我都快闻着味飘过去了~ 才发现,以前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看看现在的食堂,再看看我妈每天饭点准时故意给我发过来的三餐照片,我真的深深的怀疑,我是不是真的是捡来的。。。。 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中想表达的吧,滋味其实也不一定真的是味道有多好,最美妙的是背后的深情吧。[/cp]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五)

文:薇薇爱阅读

关于美食,日常生活中的大家都会很关注这个话题,而且专门会有探店的节目,带着大家去寻找不同店里有特色的美食。

食物至于人们,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除了果腹以外,更多的是人们对于这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的热衷。不论是星级厨房里的大厨,还是寻常人家的餐桌,人们总能拿出那边几道自己拿手的菜来。

之前每去一个地方的饭馆都会点酸辣土豆丝,看刀工好不好全在土豆丝上了。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是汪曾祺先生和其子汪朗,合著的一本书,书中所提到的大多是寻常人家的餐桌上的菜。老爷子自己改良过的菜。几位好友组织的美食品评团,每每组织活动品尝的也是饭馆里寻常的菜式。大概这些寻常的菜要更加有独到之处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饭馆里,人们讨论的事情,最后也能成为小说中所描述的场景的一部分。可见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各种情感于这一间店铺里也能看到缩影。

汪先生称自己有三杂,看杂书,写杂文,吃杂食。从文中可以看出,每一篇文章对于吃的菜式的文化历史都是那么的详细。而如今喜欢称自己是吃货的人们,恐怕真真的只是吃了。对于美味的热衷不但是探寻各地美食,更有自己改良版吧拿手菜,还将这些都记录在字里行间。如果对于菜品的历史不了解,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会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你觉得美食的文章无非是一篇介绍,那也一定会因为这本书有所改观。

热爱一件事情大概是要知其精髓,并且还不断发掘。生活,可真的要有着滋味儿才有乐趣呢。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六)

对,就是这个味

好久没看散文书籍了,这次看了曾大家爷俩合著的散文《活着就得有点滋味》,看了书名,不禁让人思索,活着需要什么滋味呢,是半辈子以来苦尽甘来的奋斗滋味吗,还是逢年过节家人聚集阖家团圆的滋味,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内心壮阔的滋味吗,还是攀爬高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滋味,是云游四方感叹一方土地的繁华与文化的滋味,还是感受千百年来中国文化兴衰演变的滋味等等,然后都不是,有点滋味,就是酸甜苦辣,各种食材饭菜的滋味!

汪曾祺,是散文大家之一,写出的文字也是大家的风范,随和亲近,和蔼可亲,文字读起来就像是和汪曾祺老先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起在一张桌子前喝着茶慢慢攀谈,小声细语的流畅对话一样,而且,整本书是谈起对食物的看法,以及从各个食物及生活的感悟,顿时觉得一种人间的温情,在厨房的油炸声中、食物由生到熟的过程中、蒸煮食材的水沸声中,非常温暖的流淌进人的心田。

散文,都会通过身边的人或物,用某种方式出现在生命中,在通过不同的事件,巧合也好,突发事件也罢,最后人或物因某件事的影响,最后得来的人生感悟。食物也是一样,拿曾老前辈说的河豚一物来说,河豚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生气就会把自己鼓起来,很像个球,但是如此可爱的动物却自身携带着剧毒,同时也在曾老前辈上学时期所在地发生过一起谋害亲夫的河豚中毒事件,未曾吃过能去除毒物的河豚也让曾老前辈成为了遗憾。

中华各地的美食极多,想把所有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吃遍容易,但想找寻各地中别具一格、有着极具口碑的祖传手艺的极品美食那就相当难了。而且,人上了年纪,只是摆脱疾病困扰,家庭美满幸福就是作为老百姓最安稳的生活了,曾老前辈更是在生活之余,对吃食加以研究,也是享受吃这一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的乐趣所在。

此书向我们介绍了汪曾祺老前辈和他儿子汪郎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不同吃食以及不同的思想感悟,也愉快的讲述了食材最好吃的时刻,怎样的特征是食材最新鲜的。

食材及美食也是个很有研究意义的学问。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七)

人活于世,少不了五谷杂粮的穿插伴味。除了填饱五脏六腑,我们更是会时不时地在畅游美食之味中品味种种----这是一门学问,这是一门艺术,这更是一道别致的精神大餐。

借由着美味的引子,我于难得空暇下的周末品读着汪曾祺和汪朗合著的散文集《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一语双关的书名更是让我大快朵颐于书中字里行间蕴藏着的人间美景。乍然拿到本书时,我的内心深处早已经情不自禁地为这样有内涵的书名拍案叫绝。所谓的滋味儿既有着美食的关联,所谓的滋味儿更是于美食背后诞生着的人生哲理寓意。

大师级的作品当然有着大师级的创作意境。《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自然更是时刻借由着平淡的叙述引爆着书外读者思想的共鸣的小火花。四方,五味,食事这三个不同的专辑揭开着与众不同的美食徜徉曲。无论是最初的按地域论述美食,还或者是随后的论述口感独特的美食,亦或者是最后的论述美食文化、渊源,忆苦思甜,追古溯今,启发美食之外的人生思考----围绕着美食,更是越过美食而脱俗地产生的更高意境的美食背后的人生滋味,如此别出心裁的散文集锦无疑让读者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阅读感受。身为一名读者,我却可以足不出户地借由着这本散文合集感知着美食的味道。美不仅美在口感,美更是美在美味背后的那份心绪情感。细细品读之中,我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被作者的笔触吸引着。虽然其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其中更有着人世间五谷杂粮的凡尘味道。酸甜苦辣咸,我除了透过文字感受美味的那份心动,我更是借由着作者的随性文字浮想联翩。这就是人生之味啊!虽然其中有很多的地方美食我未曾尝试过,但是我同样也在这本书中欣赏和领略到了其间的精彩。人生百态,五谷杂粮,世像百态,皆由“美味”升级到了人生之“味”。这已经是一种全新的超脱,超脱于美景,更升级为人生滋味。身为一名读者,我想如此随意地翻看本书过程中无疑也是收获颇丰的。以往很多我们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实原来正充满着那么多耐人回味的所在。

有滋有味尝美食,有精有彩话人生!《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无疑很是出彩地用文字勾勒下美食之后的滋味人生!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八)

汪曾祺是少有的对于吃文化研究颇深的文学家,他的文章是公认的有深度,世间什么事都离不开生活,汪曾祺更是把一切都回归到了本质上。本书还有另外一位作者,有关于汪朗之前没有了解过,不过他的文章既然能够和汪曾祺的放在一起,证明着他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果不其然,汪朗是专业的美食家,对于美食的研究绝对不亚于汪曾祺。本书分为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独特表达的东西,这本书是文学和美食赏析的结合。

汪曾祺活到77岁,他对于生活的见解却不止77岁,这样一位可爱的老先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与美相关的文字。他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去过很多地方,上海、香港、越南、昆明等等,这一路上他学到了很多,并把这些随处收集来的灵感记录在文章中。对于生活中美的理解,除了汪曾祺,还有蒋勋的作品。

我不喜欢看年轻人写的所谓的青年文学作品,因为他们的生活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好作品应有的素养,思维的教育更多来源于生活中,那些学霸是不会懂的。汪曾祺的文章看起来是很轻松的,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思想去看他的文章所领悟出的道理也是不同的。真正能看懂此类文章的人其实很少,对于文学大家来说,文字只是衬托故事的,所以他们对于词语的选用都十分通俗直接。这种作品人们只能说看起来很美,却不知道美在哪里。

在昆明,他有着一生中都十分重要的回忆,在那里他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并解释了很多老师与朋友,也正是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昆明对于他来说就是第二故乡一样。在这篇文章中,汪曾祺主要是将这些回忆中的往事再度拿出脑海,用文字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作。在书中可以发现作者对于细节的处理十分精确,一篇文章的可信度也就在于细节处,每篇文章都会在脑海中显出画面。

这本书中收录了太多汪曾祺的散文,大多数我都没看过,尤其是对于吃有这么全面的见解。总之每一篇文章都离不开生活,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类作品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读者塑造一种善于发现细节的眼光。对于教育,比起那些死知识来说,这种对于生活的理性思考才是必修课。文字本就不是枯燥的,汪曾祺有一种能让我们闲下来是就随手翻开他的一本书的魔力,这种乐观积极的人生观充满着正能量。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九)

再过几日,便是立冬了。

贴了一整个秋天膘的我现在根本就不敢去称体重。小肚子上的肉一天天的见长,自己粗粗估算一下,怕是要比酷夏之时胖了足足有十斤还多。人常说,要减肥,管住嘴,迈开腿。腿倒是迈得开,可是这嘴,是无论如何也管不住的。

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件不跟嘴有关?那一桩不是和吃结缘?人生一世,有滋有味才叫惬意,而最直接的滋味儿感受,可不就是来自于自己的那张嘴嘛!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

说起来在今年看了好几本汪曾祺先生所著的书,但却是这本《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最得我这吃货的心。

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感觉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的文风特接地气。在他的文章中中绝不会有故作姿态的矫揉造作出现,也不会有晦涩难懂的所谓深意隐藏,更不会有费尽心思的故弄玄虚情节。他只是通过质朴平淡的文风,将各种看似平常却又并不寻常的日常小事以及生活感悟通过他的文字为你一一道来,犹如一个和蔼可亲的老者在与你面对面闲话家常一般。讲的似乎都是些琐碎的事儿,听起来也没啥很深奥独特的地方。可是字字句句都透着一份淡雅与从容,一份自在与情趣。就是总忍不住被这些话语所吸引,一个劲儿的想要听下去,听再久也舍不得离开。即便是最后不得不将将书卷合上,那份独有的滋味儿还是会时时萦绕在脑海心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是一本由汪曾祺先生和儿子汪朗一起合著的散文集。全书讲述的统统都与美食有关,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地域、味道以及食文化来讲述有关于食物的逸闻趣事,展现一番关于吃的情怀。

萝卜干丝、栗子蚕豆、豆腐卤煮、臭鱼河豚……这些我们熟悉或不熟悉,吃过或没吃过的食物,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被描述的是如此的诱人,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变不自觉的跟着直咽口水。只恨不能马上将这些美食摆在面前,抄起筷子大快朵颐一番。

若是在年初的三四月份,此书是万万不可以看的,实乃减肥之大忌讳也!不过眼下已经是深秋,倒是可以不用去顾忌这些,反正秋膘已经贴上了,再贴一层又有何妨?权当是养肉过冬了。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十)

坦白说我很少看这种现当代文学大家的作品,一是习惯没有养成,二是内容都很深奥和枯燥,读起来很费神。然而汪老的这本算是关于吃的散文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也必须承认,文学大家就是文学大家,这些日常琐碎常见吃喝,在大家面前也让人看的沉醉其中,可惜看书时无酒,不然少不得要喝二两。

本书的内容真的就是关于吃,苦瓜、烤肉、面食、萝卜、河豚、大白菜、臭豆腐,天南海北全是吃的。而文风更是亲切,就好像邻家阿爷在你身旁给你说这个食物应该什么时候吃怎么吃有多香,温馨之余更是心生向往,恨不得早生几十年然后跟在汪老屁股后面把这些美食全部吃一遍,想想都是人间乐事。

本书除了让人越看越食欲大开之外,更多的是能感受到一种红尘俗世气息,在市井最平常的吃食中感受国人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民以食为天可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融入我们所有人血脉的传承。而在文字方面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只有四个字来评价,返璞归真。没有华丽浮夸的语言,也根本不需要,就是寻常的词语,然而在汪老的行文中却清新隽永,读来齿颊留香,不愧是大师。

还有一点让人欣喜的地方,就是放了很多汪老的画作,也都是一些萝卜白菜等日常的蔬菜,然而配合着汪老的文字一起读起来的效果出奇的好,文字和画作相得益彰,让书整体的格调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而更让本书的艺术气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我也第一次才发现即使再平常的东西,在大师手中都是不一样的,大白菜都有了几分荷花的文化氛围。

这本书读起来我认为要追求一个感觉,不要去理一些常规的手法和技巧,只是表现出来的意境就足以让人心悦诚服,质朴的文字下面其实是汪老那一颗纯真的心,如红尘中不染世俗的青莲,清净独立幽深。而行文硬要说种类的话我倾向于日记随笔,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吃什么就写什么,还有一些对往昔的回忆,因食物而说人生。

而在书中一写到关于具体食物的时候,汪老就开始像小孩子一样一个一个的数过去,如说到佛跳墙的原料,鱼翅、鲍鱼、鱼唇、鱼肚、干贝、刺参、肥鸡、净鸭、鸽蛋、火腿、猪肉、猪肚、猪脑、猪蹄等等,真的是一样不差的都说完,在这期间我感到的是汪老那忍不住的口水,还有对食物的热爱之心。还有对于食物的出处,也都如数家珍,这不如果不是爱吃到了极点哪里会研究这些啊,只有深深的佩服,真乃爱吃会吃懂吃之人。

其实还有一点我没有说到,是汪氏父子俩的隔空对话,从食物而到艺术再到人生,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美!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十一)

学人之中喜欢写吃喝的人可是不少,汪曾祺、王世襄、邓云乡、唐鲁孙、周绍良等等都喜欢吃、喜欢谈吃、喜欢写吃。这些老饕们笔下谈起吃来风格各有不同,其中最为大众所知的当属王世襄先生和汪曾祺先生。而他们的公子也是颇有乃父之风,王世襄先生的公子王敦煌,曾经出过一本书,名叫《吃主儿》;而汪曾祺先生的公子汪朗也出过不少关于美食的书,本书选取了父子俩各自一些文章集成一部《活着,就得有点滋味》。

本书一共分三辑,四方、五味和食事,内容取自汪氏父子所著关于美食的文章。熟悉汪曾祺的都知道老先生的风格,而汪公子也不逊乃父,讲起吃来头头是道。书中间杂汪氏小画,更添色彩。虽然书中文章看得人垂涎欲滴,然而最大的亮点却是在汪朗写的序当中,其中有一篇此前从未出版过的《美食团邀请函》。

创意始于三联书店的范用先生,几个老熟人一起成立了一个吃喝团,设立了“美食人家”协会,又名好吃俱乐部。范用先生是会计,王世襄先生任会长,汪曾祺是会员之一。这个点评团颇有点儿现在大众点评的专家团意思,要吃遍北京城的美味,给饭馆们和佳肴打分。读至此处,忍俊不禁,这些可爱的老饕们哪,连吃都这么有趣。

汪曾祺的头衔是剧作家,小说家;而王世襄的称呼多为文物专家、文物鉴赏家、学者、收藏家。与其称畅安先生明式家具鉴赏家,倒不如说是著名的玩儿家。老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玩儿都玩儿不好,还能干什么?如果玩儿都能玩儿的王世襄先生这种水平,那就不愁不成器了。

不知道汪曾祺和王世襄先生是如何认识的,他们年纪相差几岁,畅安先生年长,毕业于燕京大学;汪先生年轻6岁,曾就读于西南联大。大约是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好吃,所以才能走得近。两人都不是那种喜欢大饭店的名菜的人,而更专注于家常菜。王世襄先生曾经为《学人谈吃》写过一篇序言,发表在《中国烹饪》1990年第11期,题目为《食道旧寻》,里面提到王世襄先生精于烹饪,最擅长于闷葱。王世襄先生随后也答了一篇文章,名为《答汪曾祺先生》,原载于中国烹饪1991年第四期,后收录到自选集《锦灰堆》。

按说两位老先生相交不浅,学识渊博,出书之后互赠签名书也是应该是常有的事儿。但是据汪公子说,王世襄签名送给汪曾祺的书好像只有一本,就是畅安先生主编的《中国名菜谱·北京卷》。大约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吧,两位老先生都太懂对方。

现在二位先生均已作古,许多饭馆儿已然无存,无法按图索骥。幸有文字余香留在世间,供人回味。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十二)

大半夜翻汪曾祺和汪朗合著的散文集《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简直要命了。一边被这样的家庭文化氛围吸引着,羡慕着“多年父子成兄弟”的父子情谊;一边被赤裸裸的美食诱惑着,肚子咕噜噜响个不停。缺爱又缺美食的我,于是下床到厨房做了一碗番茄鸡蛋面解馋。对了,我还在面里面放了一点被汪老称为“植物鸡”的菌中之王鸡枞,满口留香的,“味正似当年的肥母鸡”,瞬间幸福感就爆棚了。

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召唤朋友们来家里做客,希望每个人都拿出自己最擅长的手艺,八道菜凑成了一桌大餐。作为四川人,这一次我们放弃了以前麻婆豆腐的传统做法,尝试了汪老提到的昆明小炒豆腐的做法,“猪肉末,肥瘦,豆腐捏碎,同炒,加酱油,起锅时下葱花”,一气呵成,只可惜技术不到位,炒出来还是觉得有一股儿没有加豆瓣的“麻婆豆腐”味啊。除了小炒豆腐之外,我们还做了水煮鱼片、辣子鸡丁、虎皮青椒拌皮蛋、红油肚丝、苦瓜炒蛋、手撕包菜、三鲜汤。我们本来也准备做道“干丝”的,想着在汪老家吃饭“最后端起碗来把剩余的汤汁都喝了”的聂华苓,那动作太生动了,也说明这道菜有多吸引人,只可惜被“讲究一块豆腐干要片十六片,切丝细如马尾,一根不断”吓到了,觉得这技术目前还没有达到,我们就轻易放弃了。

也是在这种时刻,才愈发对汪老的文章有了更多体会,不仅好看,还真的很好吃啊。从吃谈到做人的那些文章也让人感同身受。

1. 汪老说:“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大学之前,我非常挑食的,很多东西不吃,和汪老一样也不喜欢吃苦瓜,后来破例吃一次,吃着吃着也就习惯了。现在,我还挺喜欢吃凉拌苦瓜或者苦瓜炒鸡蛋的,觉得那种苦味也挺好的。只是不同的是,我偏爱芫荽(香菜)的味道,每次吃火锅时,我都可以吃下小三碗。

2.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保持这种心态的人,绝对不算少。去菜市场买菜时,就能听到来自朋友的声音,“哎呀,不要买这个啊,炒起来也不好吃,我之前就试过啊,真心的好难吃啊。”“这个就算了吧,我估计大家也不喜欢吃,感觉味道怪怪的,口味好重啊!”本来挺想吃那样菜的,但也就不再开口了。自此,知道有些东西自己不喜欢吃,但不要多嘴做评判。

3.“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这大概就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包容心吧。真正做到不容易,但努力去做到。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十三)

在汪朗的眼里,他的父亲是个“三杂”,何为三杂?一是喜欢平民化杂食的杂食动物,喜欢做吃食。二是喜欢方方面面都会一些,老头儿”在文学创作上也“杂”,写小说,写饮食散文,写剧本等等,“业务上”很杂。但杂也有杂的好,像书画、新旧词、昆曲,这些大雅之物,兴头上来 了,也可以来一回。而这些也常常化为文字,入了文章。

三是老友上比较“杂”。与黄裳是少小时起的一生挚友,此人曾给好友苏北写过一封名为《也谈汪曾祺》的信,信中说起与汪曾祺相识缘起:“少年相逢,得一日之欢;晚岁两地违 离,形迹浸疏,心事难知,只凭老朋友的旧存印象,漫加论列,疏陋自不能免。一篇小文,断断续续写了好久,终于完稿,得报故人于地下,放下心头一桩旧债,也算一件快事”。苏北算是汪老的粉丝,曾经将汪曾祺的许多作品逐字逐句抄下来,有四个大笔记本之多。与王世襄是因为两人都喜欢写关于饮食的文章,都会做两道菜,于是彼此有了联系。因为饮食文字,也认识了许多文学圈外的朋友。

汪曾祺是个可爱的老头儿,因为喜欢吃食,写饮食文字,也结识一帮饮食朋友,甚至曾经想组一个“吃喝团”,还有正式的发起函,整个就像现在那些满世界去各种餐馆考察饮食,品尝佳肴,写评语,点评的各类节目的味道,不过,当时他们多是老友聚会,主要是见见面,聊聊天,附带吃喝。

这本《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选辑了汪曾祺先生的36篇文章,分为三辑,第一辑“四方”和第二辑“五味”都是关于天南地北的饮食。第三辑“食事”,则是与饮食有关的事。上面其实讲到汪老的“三杂”,这里还有更具体的事,听昆曲时,邻座一唱花旦的京剧女演员听不懂,着急,但在苏州可以听到美国女孩说地道的苏州话,于是汪老感叹:“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汪曾祺显然就是对生活有广泛兴趣,又能从中得一二真味者。

《论语·乡党》中说,“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食不厌精,只有在汪老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这食,说的是饮食事,其实,已不是食事,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细致,温润,于生活的缝隙里发现那些食之外的掌故旧事。比如还是说“脍”,汪老考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提到切脍。唐人爱切脍,杜甫爱写切脍,《东京梦华录》中有“临水切脍”,关汉卿 写过《望江亭中秋切脍》等等。

看汪老的饮食文字,其实心有戚戚然的。日日在外忙碌,餐餐盒饭的劳务,好好吃一顿饭都是奢侈,也只有在这样谈吃说食,又包揽古今掌故的文字里品品这口好滋味。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十四)

一眼相中这本书,不为别的,只因书名《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原来生活并不平淡,还能有滋有味,真是一语道尽人生的真谛。继而,注意到这是汪曾祺和其长子汪朗合著的散文精选集,别看汪老被世人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家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儿,除了看杂书写杂文之外,最喜欢吃杂食。

汪朗也算是子承父业,作为经济日报社国际部主任,资深媒体人,美食家,不仅烧得一勺子好菜,还能写出一手好散文。其文风基本与汪老是一脉相承,却又多了一些发散性的东西,总能在谈吃讲古的间隙咂摸出一些微言大义。而今年恰好是老头儿逝世20周年,记得有人说过“怀念汪曾祺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文字。”此话不假,汪老多年来对日常点滴的感悟、对生活的态度,早已不知不觉的揉合于作品里,读罢他的文字,会发现生活真的很有滋味。

书中完整收录了汪老多篇经典佳作,包括其生前创作的书画作品,以及汪朗多篇未出版的“食之轶事”,看父子俩上演隔空对话,于一问一答间讲述生活中的趣事。本书虽为父子俩的散文合集,却被别有用心的分为三个部分:四方、五味和食事,其实由字面意思就能推测出,是围绕地域、口感和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生活的情趣,完美呈现了生活家的精神世界。内容涵盖各地美食的精髓和有趣的见闻,从口感独特的美食中品尝出人生百味,追忆过往的岁月,引发美食之外的思考。

暂且不提前两部分的吃货福利,单看汪朗所写的序言“老头儿”,会发现汪老真的很会做菜,简直名不虚传,尽管大多是些家常小菜,却毫不逊于任何大厨。而之后看似是一篇篇关于吃的散文,或许本质上是被故意隐藏的一道道菜谱,读来口舌生津,喉头滚动。谈及美食,汪老通常以日常琐事为切入点,用最自然的方式引出各式佳肴的做法,甚至将美食的出处都要研究清楚,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汪老对吃的热爱,别有一番意趣在里头。

在最后的“多年父子成兄弟”里,从儿子的视角来看他眼里的汪曾祺,非常有新意,并谈了不少父子间的感人故事,于平淡温馨中感受到汪老内心丰富的情感。正所谓人间草木,无不体现出汪老对生活的满足,闲来无事便伺弄花草,或是跑出去吃吃喝喝,南来北往,几度春秋。想必这就是生活的乐趣,安然自在,不受外界所影响,独自享受平静祥和的世界,这种生活状态着实令人羡慕。

慢慢品味此书,如同亲身接触汪老的生活,真实而不做作,凭借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将生活的哲理娓娓道来。毫无疑问,汪老留给世间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兴致盎然地生活。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十五)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人生若寄,切莫错过一盏茶、一杯酒、一顿饭的时光。最原始的滋味,还是要从生活的点滴之处去寻找。一缶蜜茶,半支素烛,主人的深情。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往生再世,皆当欢喜。生活,就应该坦然处之。回归最初,抛开世俗,寻一恬静淡雅之源。 本书讲述的是,各地美食的精髓和有趣的见闻。辑二论述的是,口感独特的美食,借酸甜苦辣咸说尽人生百味。食有道,生活源。 历经沧桑,过往云烟,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就凑成了有滋有味的人生。 读汪老的文字,最大的感触是,活着真好,看尽人间烟火,尝尽人间美食。有时候,有些烦恼都不是事,再大的事,天不会塌,所以,莫急切,归平静。俗话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带上你的灵魂,去远行吧。你可以不顾一切,好好的玩,好好的吃。在吃中,你会发现很多你不曾见过的东西。你可愿意去试试,一份食物,它可不仅仅是吃的那么简单,它还可以是一份记忆,甚至是一片情意。 最喜欢汪老写文章的那个“味”,生活的味道和生命的欢腾,都在字句间酝酿成醇香的佳酿,让人心中升起浅浅的暖意。生活的味儿,就是很平淡的生活的百态。我很喜欢逛菜市场,因为在菜市场你可以品味生活的一种滋味儿。也许,在你眼中,菜市场是一个特别脏乱差的地方,可你曾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你可以看到人生百态。从有的商贩身上,你可以看到商人的狡诈,你还可以看到人性中的质朴,从有的菜农身上,你可以看到农民的正直,你还可以看到有的人的斤斤计较。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把烟火生活过成了粗茶淡饭、家常小菜,人生百味。一说这个,忽然就想到了杨绛先生,她才是将生活活出了一种属于她的、特有的滋味儿。对于钱钟书来说,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杨绛陪在他身边,为他出来生活的琐事,他则心无旁骛地学习。杨绛将生活过出了自我的升华。 人生兴致皆在生活缝隙中。无论是家常小食,还是地方风味,甚至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一碗热汤,都添了一份闲趣。 去找寻属于你的那份滋味儿吧!正如汪老所说,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带上你的舌头去寻生活的味儿。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