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雕刻大地》读后感1000字

《雕刻大地》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1 15:05:27
《雕刻大地》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01 15:05:27   小编:

《雕刻大地》是一部描写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学作品。通过主人公与自然的亲密互动,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力量。小说中融入了许多哲学思考,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读后让人感叹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脆弱,唤起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雕刻大地读后感(一)

看了关于林璎的纪录片,震撼于她静水深流的专注魅力,又来看了这部详细的作品集。林璎是备受赞誉的美国华裔建筑师与艺术家,同时也是林徽因的侄女,本书展示了林璎50多件作品,包括数量可观的珍贵草稿和手绘图。 林璎给人的震撼是安静有力的,她找到了很好表达自己的通道,她的作品关注的不仅是物理空间,还有一地的文化背景如何为那个场地注入意义,以及如何表达和回应这种关于地点的更宽广的概念。 还是想在这里引用下她毕业演讲的部分话语,她说道:“艺术是,也应该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愿意去诉说一些新颖的、不为人知的主题,正是通过那种非凡的、私人的视角,把一个人内心所见的东西公之于众。而这些创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形成了我们对于“我是谁”的定义,解释了“我们为何会这样”。这不仅是我们与同代人之间的对话,也是与历史和未来的对话。我们每一个个体也许都被短暂的人生所限,但我们仍然有能力将它延长,使之远超过生命的极限。我们都是集体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影像、思维和写作,而与彼此相互关联。我们对下一代诉说着,我们是谁,我们曾经是谁,并且可能的话,乐观地推断我们将会是谁。”

雕刻大地读后感(二)

大地做画布,大地做韵脚,大地做琴键… 美国华裔建筑师与艺术家林璎自己的了解并不多,看了这本书发现其实她的有些作品自己早就见过了呢,这本名为maya lin:topologies中文译名,雕刻大地,的作品,是她的艺术作品的图片李。 书中以丰富的图片展示了林璎的50多件作品,其中包括数量可观的珍贵草稿和手绘图。 从越战阵亡纪念碑,大地艺术作品,到"汇流"一系列景观项目,林璎一直在探索人们体验景观并与之发生联系的方式,致力于重建人与历史,地域,集体记忆和自然的本应相互交融的关系。 她的建筑作品往往与景观和环境有强烈的呼应,也格外重视设计的可持续性,而在她的小型工作室中,咋常常融入了以科学方法收集的数据和对于这些数据的直觉式呈现。自从20岁左右进入公众视野开始,林璎一直在提出各种思考与构建图景的方式,这些方式抗拒任何类别,流派与界限。她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植入作品中,以颇具东方特色的柔和与不争的方式进行表达。 总得来说,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林璎的作品,但是这本书却给读者一个直观的,集中的作品集合体,书中林璎以极其精准和简洁的文字描述自己的作品,创作理念,创作灵感,实现手段,实现目的,看起来惜字如金却又绝不空洞匮乏的语言佐以丰富的图片,手稿,草图,体现出了林璎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表现力,她的作品充满想象力,行动力和魄力,却又和周围的景观环境恰当巧妙的融为一体,东方浸润式表达在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却又让人无法忽视,可以做到知行合一理念一致,确实是建筑的诗歌,景观的乐章,自然的音符,个人评分9.5分,推荐指数四星半。

雕刻大地读后感(三)

从谢飞导演的动态过来的,因为听说了林的传奇竞赛故事,便好奇这样一位才女还会有哪些惊艳的东西,便立马买了这本书。

林的作品,比如最为知名的越战纪念碑,是有价值的。简单的三页手稿,平面,透视图,文本,足以将一切展示出来,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但也正如很多评论家所说,那次竞赛的光辉过于强大,以至于她此后的作品都乏善可陈。

往后的林的作品,有陈列于博物馆的艺术雕塑、景观中的地景艺术、手绘的地图,或多或少都和水、山体等自然形态的探索有关。虽然有趣,但少了很多震撼,连书中林对其作品的描述都少的可怜,甚至大多是重复的说辞。

林在建筑、景观设计、艺术设计、纪念碑雕塑等领域反复横跳,对她自己而言是探索的过程,但单拎出来,每个东西虽可以称为作品,但缺乏一些总结和提炼,在以上任何领域单去评价都站不住脚,缺乏深入。

这段我对其作品的看法,就和本书的阅读的体验一样,书中看似放了很多的精美却种类单一的照片,夸张的说,就类似流水账的形式,把作品一一记录下来,因为看完以后,说实话我实在是记不住多少内容;这也暴露出,林,其实不大会整理自己的作品和编排成书。

结论:

本书是林的一家之言,虽然每章节初有个外国朋友的开篇语,不过多是一些听了百遍的客套话,赞扬林多么优秀之类,实际并无价值。林自诩为结合中西方文化,但书中却几乎没有东方人的影子,这也是个缺憾。

等下次,书中能插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作品介绍的细化,从构思到施工,参观者的反馈,深度的访谈内容,全面且深度地综合在一起后,我才愿意称之为优秀的书籍。

雕刻大地读后感(四)

艺术必须是有生命充分参与的活动,否则,艺术将丧失一切意义。建筑作为最坚固又最保守的艺术形式,因其坚固可以保留上千年之久,如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因其保守而自始至终带有实用价值,如著名的包豪斯公寓。 建筑是实体的,可以参观的,是三维的,空间的,拥有内部与外部两种形态。当我们看到一张金字塔的照片时,我们是否能认识到这只是一个片段呢?这张照片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又是哪一刻,在哪个地点,由哪个摄影师拍摄的呢?那天的天气如何呢?摄影师用的是哪种设备呢?我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有某种奇妙的因素,联系到一起,构成了那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这正是对生命参与的充分诠释,艺术是必须有生命参与的。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中写到:“作品开口之时,作者就应该闭嘴。”无论是作者之后对作品理念的阐述,还是参观者的理解,批评家的诠释,都是对这无可复刻的生命体验的一种重构。 由建筑可以引申到历史、诗歌与数学。巫鸿先生曾经提到,当他第一次参观莫高窟时,窟前方有一片树林和河流,但是今天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茫茫的黄沙。风沙侵蚀了莫高窟,我们无法还原其原本面目了,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去尽量客观地重构。建筑品不只是单一的、完工的、空荡荡的成品,而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由多种原材料、建筑者群体以及拥有的建筑理念共同构成的。当其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时,如日本的伊势神宫,每隔20年便要拆除重建,重建后的外形和之前完全一样,但其内核却发生了变化,原因便在于生命体验的改变。克罗奇声称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正有这个意味,历史代表的是生命的经过。 我向来认为诗歌是天下第一等感性的事物,而数学是天下第一等理性的事物,好的建筑则是诗歌与数学的完美结合。诗歌是对生命的讴歌,是迸发着的、概念式的,不是文字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生命力的直接体现,当建筑师着手设计时,其所受的教育便影响到了他的概念表达,其脑海中最为强烈的表达便是诗的表达,是生命力的表达,诗歌代表的是生命的活力。 由空想化为现实,需要数学的力量,无论是小是大,是圆是方,数字上绝不能有丝毫差错。凡是保留下来的经典建筑,其在数学意义上绝对是无比美妙的。正因为其严谨、冷静、克制,数学代表的是生命的秩序。

雕刻大地读后感(五)

什么正在来临

朗斯顿·休斯图书馆 田纳西州哈利农场 1999

波浪与云之间

什么正在来临

经过我的心,

趋向遥远的山际

子时的水雾

与卯时的露的形体之间

什么在驱使

彼此遵循自然的法则?

山的走势

水的四时

“我”与器的虚幻之境之间

什么正在来临

2021.7.8 暴雨过境

女性之桌 耶鲁大学 1993

11分钟线 2004

克拉克希望广场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2010

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设计草图 1981

《雕刻大地——林璎和她的艺术世界》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9月

雕刻大地读后感(六)

在微信读书里看到这本《雕刻大地》的书,不知写什么的,翻看起来才知道是讲美国当代著名雕塑建筑设计师林璎作品的专业书籍。里面讲的东西有些挺专业,看不太懂,但是这位被《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之一的身份吸引了我,细看下来才发现,这位1959年生于美国的美籍华裔女建筑师,竟然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侄女!

书中介绍的她的第一部作品就使我耳目一新。1980年7月,美国国会批准在林肯纪念堂得附近,拟建越战战争纪念碑;美国建筑公会组织公开召集纪念碑的设计作品,竞赛要求设计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约56000多名);(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在一千多种设计中,最后来自耶鲁大学的一名21岁的学生林璎的设计获得了肯定,成为美国华盛顿越战纪念碑设计人。

华府越战纪念碑俯瞰全景

阵亡者名碑一面指向方尖碑,一面指向林肯纪念堂

林璎的设计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虽然艺术界与新闻界均对她的作品赞许有加,但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不同意见者认为,这座纪念碑是对战死者的不敬,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还有人认为,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连林璎是一位华裔也成了问题。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委员会为慎重起见,重新仔细审阅了林璎的作品,审阅之后觉得仍然是一个佳作,就拒绝了退伍军人的要求。当时,内政部长华特还曾经出面,下令暂停工程进度,并要求在V字型建筑的中间,放一座雕像并悬挂一面美国国旗。林璎面临种种压力仍不肯妥协,她毅然要求撤回自己设计人的名字;因为她觉得如此这般的要求和篡改,已经破坏了她的原设计精神,刻上她名字不但是个谎言,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侮辱。在她的坚持下,插国旗之举取消,三位越战军人的雕像也被移往V型碑石的侧面。1982年10月纪念碑主体就基本完成。黑色的花岗岩来自印度,在田纳西州镌刻阵亡者姓名。这些姓名都一般大小,每个字母高1.34厘米,深0.09厘米。就是因为林璎的坚持原则和据理力争,我们才能看到华府今日的这个越战纪念碑,才能看到一位才华横溢的华裔女性令人绝倒的原创精神。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花岗岩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纪念碑落成后,人民簇拥着寻找自己亲友的名字

林璎因华府越战纪念碑而举世闻名,近四十年来她数十各建筑雕塑设计遍布全球,逗以其独特地与“大地、环境;艺术与实用有机结合”的设计美学而备受称赞。

请看下面这些庭院建筑设计:

《波场》,美国密西根大学,1995

《海的庭院》,意大利罗马美国学院,1998

克拉克希望广场,2010

林璎也为中国大学做了建筑设计,社会上似乎没有多少反响,说明我们对这些具有文化思想价值,又会永久留存的实用建筑设计并不重视。

《真理钟楼》,中国汕头大学,2013

2018年访问纽约时,我到唐人街专门参观了这所“美国华人博物馆,没想到也是林女士的设计。

纽约美国华人博物馆,2009

谢谢这本《雕刻大地》书,让我认识了这位美籍华裔建筑艺术家!

林璎获奖时奥巴马总统给她授奖

2021-2-16。 北京

雕刻大地读后感(七)

在微信读书里看到这本《雕刻大地》的书,不知写什么的,翻看起来才知道是讲美国当代著名雕塑建设设计师 林璎 作品的专业书籍。里面讲的东西不少挺专业,看不太懂,但是这位被《生活》杂志评为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之一 的身份吸引了我,细看下来又发现,这位1959年生于美国的美籍华裔女建筑师,竟然是中国著名建筑师 林徽因 的侄女!

书中介绍的她的第一部作品就使我耳目一新。1980年7月,美国国会批准在林肯纪念堂的附近,拟建越战阵亡者纪念碑;美国建筑公会组织公开召集纪念碑的设计作品,竞赛要求设计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57000多名);(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最后在一千多种设计中,来自耶鲁大学的一名21岁的学生 林璎 的设计获得了肯定,成为美国华盛顿越战纪念碑设计人。

林璎设计建成的“越战纪念碑俯瞰

纪念碑夜景,一头指向华盛顿纪念碑;另一头指向林肯纪念堂

林璎的设计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虽然艺术界与新闻界均对她的作品赞许有加,但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不同意见者认为,这座纪念碑是对战死者的不敬,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还有人认为,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连林璎是一位华裔也成了问题。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委员会为慎重起见,重新仔细审阅了林璎的作品,审阅之后觉得仍然是一个佳作,就拒绝了退伍军人的要求。当时,内政部长华特还曾经出面,下令暂停工程进度,并要求在V字型建筑的中间,放一座雕像并悬挂一面美国国旗。林璎 面临种种压力仍不肯妥协,她毅然要求撤回自己设计人的名字,因为,她觉得如此这般的要求和篡改,已经破坏了她的原设计精神,刻上她名字不但是个谎言,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侮辱。在她的坚持下,插国旗之举取消,三位越战军人的雕像也被移往V型碑石的侧面。1982年10月纪念碑主体就基本完成。黑色的花岗岩来自印度,在田纳西州镌刻阵亡者姓名。这些姓名都一般大小,每个字母高1.34厘米,深0.09厘米。就是因为林璎的坚持原则和据理力争,我们才能看到华府今日的这个越战纪念碑,才能看到一位才华横溢的华裔女性令人绝倒的原创精神。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花岗岩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落成时,无数亲友们来阵亡碑前寻找牺牲亲人的名字

林璎 因华府越战纪念碑而举世闻名,近四十年来,她的数十上百个建筑雕塑设计作品,遍布全球,都以其独特的 “大地及环境结合”、“艺术与实用结合” 的设计美学特征而备受称赞。

请看下面这些庭院建筑设计:

《波场》,美国密西根大学,1995

《海的庭院》,意大利罗马美国学院,1998

美国 克拉克希望广场,2010

以上这些设计都是和大学、博物馆等公共教育设施联系在一起,让她独特地艺术思维及技术构想永恒地融入人们生活和历史长河之中去。她还为中国的大学做过设计,我以前却完全不知道,可见我们媒体宣传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质量并不太重视。

《真理钟楼》,中国汕头大学,2013

三年前访问纽约时,我参观过唐人街的这个”华人博物馆“,没想到也是她设计的。

纽约 美国华人博物馆,2009

谢谢这本书, 让我了解了这位杰出的华裔建筑艺术家!

2021年 2月 14日 大年初四

雕刻大地读后感(八)

《雕刻大地:林璎和她的艺术世界》一书,是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师林璎的集大成回顾,收录了林璎30年来的50个作品,8个系列,300幅图片,以及十余位世界顶级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比如迈克尔•布兰森、菲利普•朱迪狄奥等人,对林璎及其作品的评论文章。

1982年11月13日,当代建筑史永远铭记的时刻,也是林璎一生中最孤独的时刻。美国《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落成。无数老兵走上街头,民众纷纷举行活动,场面蔚为壮观。主办方没有邀请设计师——林璎到场。

《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设计草图和说明,1981年

1980年,林璎的设计图从1441幅入围作品的海选中脱颖而出。她当时21岁,是耶鲁大学的一名本科生。纪念碑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碑与林肯纪念堂之间的草地上,林璎实地考察后做出图样,大胆利用两面抛光黑色花岗石墙体组成V形碑体,在1959~1975年牺牲的58183名越战美国士兵的姓名将按照时间顺序镌刻在墙体上,在柔和的莫奈式背景色里,地表仿佛切开了一道黑色的伤口。她希望,人们沿着这道“伤口”缓步之时,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能坚强地接受这些死亡。

这幅独特的设计图与习惯印象的纪念碑截然不同,显得过于抽象。林璎的年纪、种族和身份引发质疑,反对的声浪迅速猛烈。有些老兵团体想要在碑体的顶部加上写实的士兵雕像,而林璎极力维护最初的设计概念,认为添加的外来物徒增笨重,会破坏设原初的意味。后来,听证会达成了妥协,林璎的方案最终通过,士兵雕像也建成了,与纪念碑隔开了一段距离。

林璎

1995年,讲述林璎生平的纪录片《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夺得了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在纪录片里,林璎回想往事,她问过自己,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在她看来,战争的代价,是这些“人”,她所关心的,是“人”,而不是政治。纪念碑不是为了纪念政治、战争,或者任何争议,而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奉献的人。他们应该是最先被我们记住的。“你必须诚实地接受并且承认这种痛苦确实发生了,那样,伤口才能愈合,精神才能恢复。”

林璎对纪念碑的兴趣集中于这个时代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从越战、民权运动到女性权利、北美原住民问题,以及至今仍然延续的无限的《什么正在消失?》的项目。

落成于1989年的《公民权利纪念碑》,圆形桌面上顺时针刻着一条模仿日晷的民权运动时间线,从1954年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案开始,到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刺杀事件结束,民权运动的时间线和运动中被害的40位公民交织在一起,水流柔缓地拂过这些字迹,金的名句刻在带有弧度的水墙上:“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会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女性之桌》,康涅狄克州纽黑文,耶鲁大学,1993年

《女性之桌》,康涅狄克州纽黑文,耶鲁大学,1993年

落成于1993年的《女性之桌》,石头的湖蓝色是耶鲁大学的颜色,椭圆的桌面上刻着一个数字组成的漩涡,记录着耶鲁每年的入学女生人数,从最初一连串的0、0、0,直到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螺旋从水源处开始,越来越宽,把开放性留给未来。

《什么正在消失?》并非实在建筑物,而是一种去物质化形式的实验探索,利用网站和电子技术展现地球的生态历史,整个过程自我生成,人们可以通过点击了解这些历史,每一个在线探索这段生态历史的人,都受邀贡献一段他们的个人记忆。项目的目的不仅强调我们在失去什么,同时展示实践的具体行动,以新型宏观途径构想我们和我们星球的不同结果。

除了纪念碑,林璎还投身于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和教堂、博物馆等大型建筑项目。全书呈现了《场中的折叠》、“波场”系列、“大地绘画”系列、“河流”系列、《地志景观》、俄亥俄三部曲、《集会所》、雷吉奥-林奇教堂、美国华人博物馆等著名设计的图录、说明和评价。文字深邃,图像直观,完整呈现林璎的艺术生涯。

林璎非常敏锐,从一开始,她就意识到了建筑师职责里对时间的把握,就注意到了记忆与历史的关系。

建筑与其他艺术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它通常是配合场所主题进行的创作,艺术家需要对特定场景作出回应。地景和建筑不仅是记忆的承载工具,还是情感的扩大器,通过意象、表征和环境氛围勾起并增强人们自身的情感。纪念碑需要借助符号的指向性来保证死者的在场,纪念的内容通过大众主动的参与得到定型,使纪念碑获得神圣地位的气氛需要借助生者身临的反应得到实现,构成一个事件的集合,个人的记忆汇流成为集体的记忆。

《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局部)

当参观者沿着越战纪念碑墙体步行之时,他们深切感受到似乎没有尽头的阵亡者名单带来的强烈冲击,密密麻麻的字母仿佛热带幽暗的丛林,埋葬了他们的亲人,参观者对纪念碑的反应通常是轻轻触摸那些名字,寻找、呼唤、哭泣,有时带走名字的拓片。

米兰•昆德拉说过:“在缓慢和记忆之间,在速度和遗忘之间,有一条秘密的纽带……慢的程度直接与记忆的强度成正比;快的程度直接与遗忘的强度成正比。”

林璎曾说,她设计越战纪念碑的原因之一是“让100年后的孩子来到这里,对战争的高昂代价有清醒的认识”。相比直白刻板的士兵雕像,林璎的越战纪念碑更能唤起人们对时间深度和连续性的感知,这是带有史诗性联想的建筑叙事。当一个人带着沉思的自由站在那里时,那个人也成为了越战纪念碑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我们记忆中历史的一部分。

评论家达娃•索贝尔说:“尽管时间只朝着一个方向流动,林璎却再一次让时间为她倒流。”民权纪念碑和《女性之桌》都鲜明呈现时间与历史感。它还在瑞典瓦讷斯《11分钟》隆起的地面上来回游走,在安阿伯密歇根大学的《波场》、迈阿密联邦法院的《颤振》和纽约芒廷维尔《风暴国王波场》里周期性波动。在《西经74度》、《东经106度》和《纽约纬度》等作品里,时间与空间重新组合。纽约宾夕法尼亚车站中央走廊屋顶上的《时蚀》(1995),是真正以人类的维度讲述时间。《什么正在消失?》的宗旨就是“扭转时间”,要让我们记住事物原本的样子,通过回忆,让我们对所处的环境更加敏感。

《针河:长江》,中国北京,美国驻华使馆,2007年

林璎的作品使用的媒介很广泛,除了传统的石头、青铜或黏土,还有一些工业材料铁、钢、玻璃、赛璐璐等,她经常使用的还有大头针。《车站河》、《针河:长江》、《科罗拉多河》等作品,一枚枚大头针如同楔入的节点,绵展蜿蜒,带来“逝者如斯夫”的体悟。

建筑是作为公共物品而产生的,所以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程度成了建筑的内在规定性。

林璎一直怀抱着对环境的热爱,证明人类如何在自身的环境中生存是她的长远目标。在她看来,“保护”在21世纪应该是另一种含义,因为现在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人与人也要更加融洽,所以“保护”应该注重于我们的星球。

从艺术意图的角度来看,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大地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林璎的环境作品具有大气且简洁的风格。林璎对艺术热爱的同时包含了对数学和科学的强烈兴趣,她认为建筑是这些兴趣有力的结合体,她凭借本能的直觉创作,不过,所有的直觉都建立在对力学、物理、地貌等实际的研究与观察之上,绝非向壁虚构,而是万物归一的美感。

《颤振》,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小威尔基·D.弗格森联邦法院,2005年

保罗•戈德伯格称之为“省略的勇气”。还有比切入地面的V形花岗岩墙体更简单的形式吗?林璎能让看上去简单明白的姿态传达深刻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而且,她的作品不仅是对形式与组合的探索,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情境中,用林璎的话说,“是这个世界的存在”。

人文地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通过隐喻性的方式来理解地景,由此在我们的身体和地景之间感受到一种无意识的一致性:地景被解读为一个隐喻性的身体,而身体也被解读为一处地景。地景不仅是生活的背景环境,它也被内化为一种心理地景,对我们的体验、思想和情感过程加以结构化。任何重要的建筑作品都是一个重要的微观宇宙,是属于它自己的完整而自主的世界。(《认识建筑》[美]罗伯特•麦卡特/ [芬]尤哈尼•帕拉斯玛/宋明波/湖南美术出版社)

《海啸》,俄亥俄州立大学,卫克斯那艺术中心,1993年

在21岁时,籍籍无名之时,林璎就清晰地理解这一点。从那时开始,她就以创作呼唤自我,建筑的自我。一种沉思性的、探索自身存在,也能引发人们主动探索自我的艺术。

林璎有个简单愿望,她想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周围的一切,而这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也包括了人们的心理世界。雕塑周围的空间是可以被感知的,而不是空无一物,在那里,有一个气场,人们可以感觉到。林璎的所有作品,都要召唤人们进入建筑的内部,不仅在于可见的物质形体,更在于跨越时空的心灵的交汇,去感受一种隐藏的自然秩序。

1987年,林璎获得耶鲁大学美学荣誉博士学位,她是有史以来耶鲁大学获得这一学位最年轻的两人之一。在《在人类社会中对艺术的思考》的演讲里,林璎说道:“艺术是,也应该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正是通过那种非凡的、私人的视角,把一个人内心所见的东西公之于众,而这些作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形成了我们对于‘我是谁’的定义,解释了‘我们为何会这样’,这不仅是我们与同代人之间的对话,也是与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俯瞰图

1992年,越战纪念碑落成十周年纪念,林璎受到隆重欢迎,全体肃立鼓掌。2002年,林璎当选耶鲁大学校董。2005年,林璎与希拉里•克林顿一起入选全美女性名人堂。2009年,林璎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奖,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奥巴马为其颁奖。美国《生活》杂志评选林璎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与“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

时间未必能证明一切,时间只是证明,有一些信念,雕刻在大地之上,与大地一样恒久。

北青艺评,刊登有删减 她在大地上雕刻 时间为之倒流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