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美国史(第13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国史(第13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08 12:15:15
《美国史(第13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10-08 12:15:15   小编:

读完《美国史(第13版)》,深刻感受到美国历史的丰富多彩和变迁不居。从殖民地时期到现代,美国经历了无数挑战和变革,塑造了今日的国家形象。书中详实的史料和深刻的分析,让我对美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与繁荣。

《美国史(第13版)》读后感(一)

非常全面涵盖了娱乐文化等方面,边边角角的小栏目也都很有趣。我最讨厌的战争军事很少篇幅。缺点也就是太全面,反而看得有点累。历时40天,断断续续,终于把这部三册一共1400页的大部头给看完了,一共写了21页笔记。

不愧是教材呀,条理清晰,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了,对于我不太喜欢的军事战争着墨比较少,这点很好。

其他比如不同时代的人权差异,文化等都有涉及,终于知道了那些网红书愤怒的葡萄,伊甸之东等到底是什么时代,讲述了什么思潮的书了。

每一章几乎都会有总结平权的小节,分为印第安人,黑人,和女人。是的,占了人口一半的女性一直以来,在以自由追求幸福权利的美国,也一直都是弱势群体,并不比土著奴隶好多少。

自从农业革命之后,妇女就被圈在了家里面,养孩子,做家务,还有西方人动不动就要把整套床上用品都洗掉,这个工作就要耗费人整整一天的劳动力。美国第一次发觉要改善妇女教育水平是因为“母亲如果不受教育,如何启蒙培养孩子们呢?” 第一次政府为女性涨工资是因为发现“女性是消费的最大群体,为了促进消费,得让女人变得有钱”。无一例外都不是真正把女性当成应该拥有自由的人而做的改善,全出于功利考虑。

所以人类的文明从长远历史回溯,确实在进步,但是这些进步的契机真的是源于人类思想的开明吗?恐怕未必。

美国和英国一样,不可避免政治意见分歧为两个政党,党争有时候可以非常激烈。两者酷似的一点是,一定会是激进和保守的对立,比如建国伊始,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以及杰斐逊为代表的共和党。最后是比较激进点的联邦党消失了。但是继续存在的共和党却很好得把联邦党的精华思想给吸收了。就像英国通史作者说的“英国的保守不是说止步不前,而且把前人的精华给保留了下来。”同样适用于美国。当然,再好的思想,只要是人来执行,都会偏离航向,趋于保守或者偏激,这时一定就有出现一个反对的声音,组成另一个新的党派,目的就是把偏离的方向盘给掰回来。

总统(人)都是靠不住的,只有依靠宪法(制度)。

《美国史(第13版)》读后感(二)

难怪19年这版,评分比之前海南出版社那版评分低这么多,翻译、校对不仔细导致小错误多不说,明明已经把价格提高了那么多,但为了减少成本,把正文中所有插图都换成了黑白的。那么多不同族群的地图标识颜色,都变成了一样的灰色,谁分得清他们的地域分布呀?书中丰富的地图全被浪费了!即使有一些在第三册有彩图,你也不能时刻把第三册带在身边呀!总之,阅读体验差,出版者只想赚钱,不为读者考虑,没良心。

这些地图看得人着实恼火!

你分得清哪是哪是英属、荷属?!

(图片下方有说明,“画了这张水彩画”。大熊猫的彩色照?!那背景呢?)

(有层次的黑? 反正在我看来,都是灰色的一片混沌!)

书还没看完,但牢骚已经发了不少,本不该这样。但又觉得,讲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演变,地理情况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再加上我本身又是一个喜欢研究地图的人,每次都会认真对照正文的描述,仔细研究地图细节。因此,冲动之下,发这一通抱怨,应该可以理解,哈哈哈……

《美国史(第13版)》读后感(三)

今日科尼岛

1958年,美国“垮掉一代”的代表诗人,也是旧金山“城市之光”书店创始人之一的劳伦斯·菲林盖蒂,出版《心灵的科尼岛》一书。据统计,该书销量迄今已过百万册,翻译成数十种语言,是美国诗歌史上最为畅销的诗集。它和金斯堡的《嚎叫》、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一道,成为垮掉派的代表性作品。菲林盖蒂的诗歌融入了爵士乐与惠特曼式的深情与摇曳,在歇斯底里的狂欢呓语背后,裸露出痴迷于破碎,却又不丢弃梦想的生活图景,折射出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所要表达的那种激进而颓废的意义所在。

相比较文学家对于垮掉派的兴趣,思想史家或许更为在意捕捉诗人笔下具体意象的虚实面貌,譬如菲林盖蒂笔下的“科尼岛”,究竟是何方诗意栖居地,能够吸诗人能够在此肆无忌惮,吟诗怒放呢?

在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艾伦·布林克利看来,科尼岛并非诗人随意摘取的一个美国地标名称,而是象征着进步主义时代以来,美国人渴望逃离大都会的喧嚣与烦躁,厌倦钢筋水泥森林带来的压抑与无趣,向往自然,追逐身体解放与精神放纵的魅力乐园。这里曾是美国首座城市度假圣地的所在,这里有最大最豪华的海洋主题公园,有最炫目的霓虹灯景观、刺激而炫目的各色电影,永不打烊的赌场与酒吧、永远熙熙攘攘的马戏厅、赛马场,异域风情的各类旅馆酒店;这里有携全家老小来游玩的城市中产、刚刚登岸的各色移民、刚疲惫下班归来,转眼就性趣盎然来找乐子的蓝领工人,也有慕名而来的西部老实巴交的农场主,比如以下这段描绘的:

“20世纪初纽约布鲁克林南岸的海滩上……人们抛弃了繁文缛节,在平日里会觉得尴尬和皱眉的地方寻欢作乐……女性的短裙被热空气吹过头……这里到处充满着性自由的种种暗示,在游艺车船旁肌肤相亲的人们之间、在沙滩上身着泳装的男男女女之间。”(《美国史》,第771页)

范因斯坦 科尼岛系列

科尼岛的全盛时期在一战之前,这里的奇幻景色和刺激冒险在当时的美国大众文化中独树一帜,也是美式文明“大熔炉”的典型所在。二战结束后,随着新的大众娱乐模式的更新替代和中产阶层郊区化的出现,科尼岛不再是人们眼中那种绚烂夺目、无可匹敌的奇幻之地了。新的迪斯尼乐园、电影主题公园等新型大众娱乐模式将美国人的感官刺激推向新的高潮。

范因斯坦 科尼岛系列

科尼岛开始陨落的时候,诗歌的种子才能在荒芜的废墟上长出萌芽。理解真正的美国梦,不仅需要了解历史上的科尼岛,菲林盖蒂与垮掉派的诗歌也是我们得以窥见美国心灵的特殊窗口。能够将这些元素汇聚而成的历史著作,一定有其过人之处,甚至还应有不少有趣的故事。从这个角度而言,布林克利的通史著作《美国史:一场探索之旅》(American History, A Survey)(中译本共三卷 北大出版社2019年1月版),通过发掘美国大众文化的诸多生动侧面与幕后故事,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多元而充满活力,兼具共识与异议并存的美国历史画卷,是了解美国发展全貌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

对笔者而言,艾伦·布林克利教授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作为研究美国罗斯福新政与二十世纪美国社会思潮的著名学者,布林克利很早就以其过硬的研究成果和卓越的学术洞察能力证立足于美国学界。他也是继文化史大家,《从黎明到衰落》的作者雅克·巴尔赞之后,出掌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的又一位杰出历史学人。

Allan Brinkley

出身于1949年的布林克利见证了美国世纪的鼎盛时刻。他的父亲戴维·布林克利是美国新闻史上的著名人物,曾长期担任全美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是美国电视行业黄金年代的风云人物,与爱德华·默罗等人交好。布林克利从小喜爱阅读《时代》周刊,《生活》杂志等美国主流刊物,亦有从事新闻业的青年梦想:像亨利·鲁斯那样成为一个传奇。2010年,功成名就的布林克利出版了《出版人:亨利·鲁斯与他的美国世纪》,再现这位卓越新闻人冒险而传奇的人生经历,作品广受赞誉。

颇为感慨的是,布林克利真正扬名全美学术界的,也恰恰源自于两篇来自《纽约时报》关于美国高等教育的“丑闻”报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布林克利以其优异的学术表现获取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并得以留在母系任教。他以博士论文扩展而成的专著《异议之声:休伊·郎、库格林神父与大萧条》因其材料新颖,见解独特,开启了罗斯福新政研究的新视角而一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饱受各方赞誉。在教学领域,布林克利以其广博的才识和对教学的执着投入被学生推举为最为优秀的青年教师,并荣获哈佛学院授予的列文森杰出教学奖。可以这么说,这位史学新秀已经在哈佛冉冉升起,前途无限光明。

然而吊诡的是,1986年哈佛历史系以教授大会投票未能通过,宣称布林克利过于专注教学,科研水平未有实质进步,否决他的终生教职晋升申请。消息传开后,全校哗然,非议愤懑之声传遍校园,教授群体中有缄默不语者,也有摇头无奈者,学生们则普遍对校方感到失望。《纽约时报》以“教职被拒引发哈佛争议”为名进行调查报道,让全美读者知道有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在哈佛呆不下去,竟要卷铺盖走人了。时报的报道心照不宣地点出,象牙塔内知识分子群体固有的“内部倾轧”,让那些无权力、无资源的青年教师每每成为斗争失败的替罪羊,冠冕堂皇而又令人不齿。

所谓祸兮福所倚,时报的报道也让布林克利成为全美议论的青年知识分子,哈佛的竞争对手哥伦比亚大学立刻着手开挖这位希望之星。不久《纽约时报》再次刊文,透露哥大以全职正教授的身份和优厚待遇聘请布林克利来纽约执教。哥大校方毫不讳言地认为,这是近些年来最为成功的“转会”案例,盖因布林克利不仅有着极佳的学术潜力,而且他对教书育人的热情也完全符合哥伦比亚的传统。他日后同样摘取由本科生参与评选的“伟大教师”称号,这是哥大教师所能获得的至高荣誉。

伟大教师自然也需要一流的教科书作为其智识教育的支撑。这部《美国史:一场探索之旅》也是布林克利接棒导师,续写历史的证明。该书原本由三位历史学资深教授共同编撰,其中就有弗兰克·弗莱德尔,他是布林克利在哈佛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后者留校后就与授业导师一同为这套书而奋斗。转留哥大后,布林克利自己也撰写了一部广为好评的美国史教材《未完成的国家》(Unfinished Nation)。上世纪九十年代,受出版商麦格希尔公司的盛情邀约,并决心承接导师的事业,布林克利再次操刀承担该书的编撰工作,以大刀阔斧的撰写思路重构了整部著作,该书也顺势成为他个人研究教学风格的一种集中展现。

*******

在美国,历史教科书的撰写并非一桩简单的学术任务,而与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思潮纠缠在一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何谓美国历史”的争论从大学校园开始酝酿,逐渐发展成为全美舆论界和政界人士关心的重大议题。经过黑人民权运动和反越战抗争洗礼的左翼知识分子意识到书写历史,构建大众记忆对于社会抗争的重要性,他们利用身处校园、栖身课堂的优势地位,不断把以往被遮蔽、被沉默的群体,如少数族裔、外来移民、妇女儿童等议题内容加入教科书,反抗以白人政治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的精英叙事。原本的高额头(Highbrow)历史写作,正在被所谓的底额头(Lowbrow)人物所排挤,以“民众”为核心的历史叙事逐渐占据主流。

一面旗帜 多种立场

这种历史写作的流行引发了美国保守派文化精英的恐惧和担忧,认为这是对真正美国价值观的消极腐蚀,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让美国人习惯于异议,而非共识,所谓的“文化战争”就此兴起。文化战争的突出特征,就是对以往素有共识的观念、话语、历史事实进行颠覆、辩论、解构、并再次重构,左右两翼各自运用相关的意识形态话语进行激烈对抗,并直接反映于现实的美国政治图景之中。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天然的自由左翼思想存在,保守主义的历史写作无迹可寻,历史不再以确定性的面貌登台亮相,而更多以展示冲突、呈现观点、推崇多样性为面貌出现。历史写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正在日益蜕变为美式意识形态的科尼岛:各种竞争性的元素与符号得以共存于历史教科书之中,人们共享过往,各取所需;历史读物更多地成为针对公共记忆、借道徇入现实政治议题的思想产品。

作为研究美国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学者,布林克利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兼容并包、抑或说是尽最大可能展现美国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声音、面孔、乃至异议与矛盾。在《美国史》中,作者通过设立“大众文化模式”、“历史学家的分歧”两个栏目,巧妙地将一些过往历史教科书未曾收录的、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消费文化的人物、文化景观、休闲娱乐与民众生活方式勾勒,加以深描提炼,从而在坚持以政治事件为时间脉络进行写作的同时,展示美国社会的深层次转型,所谓“静水深流”的意蕴恐怕就在于此。而“历史学家的分歧”栏目,既是公允展现专业历史研究圈内部各流派观点的平台,也是指引学生和普通公众进行进一步深度阅读的智识搜索引擎。

就笔者的阅读体验而言,布林克利的《美国史》特色还表现在对美国历史人物的刻画与评价。有心的读者会从他笔下诸多政治家的人生经历与性格逆转中得到莫大的启示。《美国史》对开启美国大众民主、号称特朗普最为推崇的安德鲁·杰克逊总统有着生动的描写章节;围绕在他身边一众才华横溢,却又性格乖戾的政治家们也是该著关注的重点。我们或许会从十九世纪美国政治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中感悟良多:风险共享的前提,就是你对历史的经验教训有着足够多的共鸣。

发表于北京 《财经》杂志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