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者之美》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描写了一个贫穷女孩的生活故事。她在贫困中坚强生活,用自己的善良和勤劳感染着身边的人。小说让人们思考贫穷与美丽的关系,呼吁关爱弱势群体,传递出爱与希望的力量。
贫者之美读后感(一)
作为成就卓著的建筑师,承孝相先生在此书中提出“贫者”的美学观念,旨在探索韩国当代建筑的出路——面对大行其道的西方现代主义价值体系,建筑师如何打破固有理念的局限而对时代精神做出自我回应,建筑如何承接当地传统并融入真实的日常生活——这对中国建筑师尤其有启发性。而作为身居要职的首尔总建筑师,承孝相强调建筑的根本,提倡节制、留白,这样的姿态值得城市管理者反思。
贫者之美读后感(二)
书评分不高一定有原因,最大原因是万万没想到字少到惊服,图也有些居然像素渣到不忍直视都这么印出来了。
但抛去这些,书里还是很多可圈可点的警示和学习的地方。
第一个点,就是作者本人对自己国家建筑反省,这是totally可以套用在现在 激素发展 咱们祖国身上的。
第二就是引用的观点和句子,看着就想扒下来,下次写文章用一样,即深刻又实用。
第三来自作者本人的心境,无论如何被吸引是因为书名(论平面狗实在不懂建筑),但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不是蚂蚁大小字,行距巨大,但既然学习到知识了,一定就有用。
所以多看书多去看世界,就能写一本这么少字的书,还排出了100多页,别人居然也不会去怪罪你。
贫者之美读后感(三)
于我而言这不是一本建筑书,而是又一个“镣铐舞者”的不甘。
发现这本书是一个巧合,在图书馆路过书架时它被垫在了其他书下,于是被我抽出,却再没放下。
就像Mr. Church说的,“书一定要从前往后读”,如果这本书从后往前读就会武断的认为这不过是“又一个”在大地上随意堆放矩形的“建筑大师”。也正是因为看过了他的作品列表我才觉得这本书是一种“惘殆之间”的状态。
不过,作为1952年出生的韩国人,他是思考对于现在的我们又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开篇的十六页,只是解释了何时何故出版以及再版这本本来只打算用来送人的小书。用韩国儒生的书生气解释,虽然提出并努力实践着“贫者之美”,却总有许多的“未尽之言”只能通过本书来声明。
在【站在又一个世纪末】的第一句话,作者在提到“并不是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的建筑物都能称得上建筑。”随后就给出了自己的标准:“我认为要满足三个标准:其一,要符合建筑要承担的合理性;其二,要考虑建筑的场所性;其三,还要考虑建筑背景的时代性。”
作为非建筑专业人士深以为然。当然这也是长久以来热衷于阅读行业专家的“小书”的取巧心理。读到此节,我抬头看了一眼窗外,那一片密密麻麻的“大地附着物”。我甚至不愿如作者般称之为“建筑物”。
“建筑要占据的是世界上具有唯一性的土地,所以满足该场所要求的特殊条件,不紧要满足气候和地理等自然条件,还要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这时候才能算是名副其实,入乡随俗的建筑。”
“一块土地,不管其规模如何,在人类生活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于那里,且经历了永劫的无穷岁月。在那岁月里毕竟发生过无数的故事,且又消失在岁月的尘埃中。这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宇宙尘埃般好大的痕迹融入这片土地,所以不管土地的位置在哪里,土地是固有的,且因为其固有性,价值不能被低估。因此,恢复场所性是建筑家应该坚守的神圣义务。发现土地中融入的痕迹,阐明这些痕迹之间的关系,从中创造新的秩序——这些能让土地开口讲述故事,给土地赋予生命力,这时候场所性才能得以恢复。”
好罢,这一类的语句在本书中还将以不同形式出现多次。相信作为中国读者,也许会想不到正面的例证,却很容易想起“丑陋的反面典型”。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这不是意味着要消极被动地找出该时代的面貌,更要积极主动地照出该时代应具备的品德。”作者在说完神圣的“场所性”之后,就说到了我们有意或无意忽视,甚至刻意曲解的“时代性”。
之前经常出差,每当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醒来时,通常很难从窗外的景色确认自己身处何处。因为中国的城市现在看来都是一个样子,建筑的样式只能分辨年代,筒子楼、裸色水泥老公房、粉彩的早期商品房、粉彩水泥小高层、玻璃幕墙小高层或是玻璃阳台小高层。而这一切还是我们常常沾沾自喜的“中国速度”得意之作。
“支撑我们建筑的是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呢?”
作者回顾了被专业教育灌输在脑中的种种之后,在第27页终于忍不住发问。
因为中韩之间共享着五千年的儒家文化,从第27页到第52页的反复的自我拷问也许是本书中最值得花时间思考和咀嚼的段落,虽然还是如同作者自序中预告的,这段精彩的内心独白反复的被各种插入的图片和注释所切割打断。
当然,这样的求索未必那么快就有令自己或他人满意的答案。于是作者认为“我们的生活在扭曲变形的整体中披着标本一样的壳体,竭尽全力厮守自己的底盘,空洞地支撑着这个时代。这时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危机,是对我们未来的威胁。”(第52页)
“不愿意说出来,不晓得自己想说什么,你想说却不能说,但是仍然抑制不住想表达的冲动,或者更痛苦的是不能将这些话藏在心里......”
作者在第64页引用了塞缪尔·贝克特的一句台词。
这段话也许就是我们面对很多问题时的无奈根源。
“人类只有在孤独建立起亲密关系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孤独是不可多得的好伴侣,我的建筑不是和恐惧孤独者或回避孤独者。”(第75页)
再一次引用,墨西哥建筑家路易斯·巴拉甘的话也许是在说建筑,而我个人却读到了更多。
“对空虚的缄默、节制,是真正的语言。”由此作者的许多作品确实如此,不是极简主义却同样节制。
到这里,作者最纠结,读者最难读的章节均已结束。
在最后的【几点随想】中,作者对于建筑专业中的几件小事做了一些随想,简单却有趣,透着一股愤怒中年的可爱。
“比拥有更重要的是使用出去,比添加更重要的是拿出去分享,比装满更重要的是腾出空间。”作者在第79页,以这样的“鸡汤文字”开始。
“透视图是口号性的、煽动性的;鸟瞰图是说明性的、演绎性的。透视图展现的是华丽、炫目的作为客体的建筑,其建筑中的生活是被隐藏起来的。”“不得不之处,我们的城市几乎都被透视图充斥着,这样的街头不可能真实地描绘我们的生活。当社会出于不稳定的剧变期,或**者君临的时代,为了注入极端的感情,就更加需要梦幻般的透视图。按照那样的透视图打造的建筑,会隐匿事实情况,歪曲其中的生活真相,最终以残缺的形态麻痹社会。”
天啊,这说的是一种图纸抑或是其他?读到这里会心一笑,有种跃跃欲试替换中心词的游戏心态。
“我们一直追求的更加舒适的生活,是否真的像我们所预想的那样带来舒适了呢?”
“比起触摸肌肤,我们更愿意触摸电子产品;比起面对面,我们更愿意隔着屏幕;比起当面倾听,我们更愿意隔着听筒。在这些舒适性中,生活为什么变得越来越贫瘠,越来越自闭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仅仅是针对建筑领域,互联网所谓的改变世界,改善人的生活更加典型。对此我们除了不断更新自己那是似而非的辩解之词,貌似并没有想的更多。
最后,我要说其实就这本书来说,也许并不适合建筑专业的读者,因为专业者大概早已习惯了书中描述的那种冷峻的节制和理性的孤独,而作者从1996年写这本书直至最近再版,一定想的更多。
而作为非建筑专业的我们也许才是真正应该花上三小时来读读这本小书。
虽然,读完我仍未能体会作者所倡导的“贫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