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人间游戏》读后感精选

《人间游戏》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6 03:40:23
《人间游戏》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5-26 03:40:23   小编:

《人间游戏》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小说,通过描述人生的种种游戏,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故事情节曲折,引人深思。作者对人性的刻画深刻而真实,让人不禁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人在阅读中获得了对生活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人间游戏读后感第一篇

第64页最后一段没有翻译完整,有两句话漏译。此段完整的翻译应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句子中的口语是游戏分析中必要的部分,它们会在沟通心理治疗小组和研讨班上被自由地使用。“等待僵尸”这种表达起源于一个患者的梦,在梦中,她决定在僵尸来之前去做一些事情。在高级小组( sophisticated group)中的一个患者指出了治疗师所忽视的一些东西:对于病人而言,等待圣诞老人和等待死亡是同义词(synonymous)。由口语表达在游戏分析中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我们随后会对之进行详细的讨论。”(标黑处漏译)这是第一部分的第五章第4小节的最后一段,

第一部分的第五章还有第5小节:游戏的分类。但这一小节被译者完全漏译。在这之前是不是还有别的漏译,我没有核对。

然后是第二部分的背景介绍一小节,第68页“关联:提供一些补充游戏、联盟游戏和互动游戏的名字”这是一小段,然后,下一段的第一句话漏译。这一段的第一句话是“对游戏的恰当理解只有在精神治疗的情景中才能够获得。”然后,才是“在找治疗师的人当中,玩破坏性游戏的人比玩建设性游戏的人要多。……”

看到这里,本译本我已经不敢看下去了,担心在这之前和之后还有别的漏译,影响对本书思想的理解。本译本的译者都是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英语水平当然不用说。

但漏译频出,实在让人怀疑他们在翻译时是否认真严谨地翻译了这本书。我还买了这两位译者翻译的埃里克··伯恩的另一本书《人间脚本》,看来也不能读了,送人也不敢送,只能扔掉。

人间游戏读后感第二篇

陈奕迅唱过一首《斯德哥尔摩情人》,里面有这样的歌词:“在这宗惨案/全赖我忍受/才令你享受/我是同谋/绝对是同谋。”歌词描述的状态,可以被理解成“斯德哥尔摩效应”,它有一个别称叫“人质情结”,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异常”形态的心理机制。当人质反过来帮着绑匪对抗前来解救自己的警察时,受害者俨然已经成为罪犯的同谋。

斯德哥尔摩效应指称的事件相对比较严重,两个主角——我们假设参与这场活动的主角只有两个——可以视作罪犯与受害人。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不到绑架这样性质严重的事,但相对疏松平常的平替版境遇每个人都会遇到。比如陷入一段不适的关系里、留在一个变扭的社交场中、遭遇令人不爽的碰触、听到气得要死的对话,甚至有时候都不用开口,一个无声的动作,比如摘口罩、抽烟、打量、倾听、靠近、拿起你的私人物品。这个时候吧,称作罪犯与受害人有点言重了,我们完全可以跟着换个降级的平替称呼——被告,以及,原稿。

这种日常生活中,细思极恐,但又怀疑想太多的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间游戏》足足列出了33个。书名为什么叫人间游戏呢?因为作者艾瑞克·伯恩把人际关系中,比消遣要深刻、但又不足以称之为“亲密关系”的互动,取名为“游戏”。

也许你早与绑匪苦海慈航, 好满足预谋已久的失望。

本书翻译极差,造成了严重的理解困难。我今晚读完之后立刻就买另外一本翻译口碑好太多的《人间游戏》,要求老板顺丰快递明早发货。真后悔买书之前只查书的口碑、不查翻译口碑的大意。等那本书我读完了,再写一篇更详细的书评吧。毕竟都没把握理解字面意思的书,就算读完了,写的书评又能有价值到哪里去呢?何况自从阳了之后我身心俱遭大创,需要早睡。就这样。

人间游戏读后感第三篇

社会是由人所形成的集合体,而人与人促进关系的方式是沟通。只有进行沟通,人与人才会产生交集甚至是亲密关系。但是所有的沟通都会如自己所愿吗?为何总是会有没法沟通的感觉呢?

在做出社会活动中的自发行为时,人们的姿态、观点、声音、词汇及其他方面不时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而行为变化意味着情感变化。就特定的个体而言,各组行为模式都对应着特有的精神状态。其中的变化和差异产生了“自我状态”的概念。这种状态是类似于“角色扮演”一般,并非是单一有限的系统。PAC模式三种自我状态分别为“父母自我状态(P)”、“成人自我状态(A)”、“儿童自我状态(C)”。当施动者做出反应时,回应者也会根据其感受做出相关回应。

除安排时间和为有关各方提供均能接受的安抚以外,消遣的另一个功能是社交选择。消遣构成了选择熟人的基础,结果可能会产生游戏,故消遣具有“排他性”:若能参与到群体性话题就视为结交成功,反之亦然。另一方面,消遣可以确认角色和稳定立场。此时“角色”类似“人格”。立场是一个简单的声明,且在一定程度上是绝对的。而“游戏”是一系列含有陷阱或者机关的动作,某种程度上使沟通变得并不纯粹。

两性关系是与他人组成的亲密关系最隐秘的一种,其中的“游戏模式”更容易让双方形成困境,从而导致消极影响。双方可能都会不断进行角色切换,通过语言的输出未必会解决问题。这时其背后的逻辑就会格外重要,也就是说,要了解对方这么说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企图又是什么?他想得到我怎样的回应?从而做出反应来结束或者延续关系。作者用大量游戏实验构架其行为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引导和影响。并且对每种模式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完整的推理出其背后的逻辑。有些“游戏”,竟然是从我们孩童时期就开始屡试不爽。当PAC状态进行交错时,情况会更为复杂。

我们似乎总会陷入一些语言困境中,被自己或者被他人。总有一些特定的“开关”会开启与其对应的“程序”。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原来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这种原因才出现的。我们做出的这个反应是因为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进去了这个程序。所有的关系和行为模式都被解读时,那时候我们是兴奋的探究还是会背后一凉呢?

人间游戏读后感第四篇

艾瑞克·伯恩开创了沟通分析治疗体系的先河,他的心理学理论帮助很多来访者完成了自我的探知以及疗愈过程。 那么艾瑞克的沟通分析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治疗过程呢?他的根本原理又是怎样的呢?他的这一本《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就是建立沟通分析理论的代表作。

在这里,艾瑞克从游戏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把人与人之间交流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动机和内心世界进行了完整的剖析。也让我们明晰了到底有哪些心理状态主导着我们和他人的沟通。 为什么说是哪一种心理状态呢?因为在这一本书中,艾瑞克把一个人的完整人格成了三部分,也就是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当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刺激和回应分属于不同的心理状态时,就会给沟通造成困难,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表现,误解和伤害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这种情况在夫妻关系中经常出现,极为细小的一件事这可能是导致夫妻吵架的导火索,这就是因为沟通中的双方状态不在一个频道。看一下下面的情况是否在生活中出现吧! 丈夫说:今天炒的菜有点咸?妻子回应:就这样了,爱吃不吃。 妻子看着电视说:某某带的那条项链好漂亮啊。丈夫回应:你已经有太多首饰啦,不要想再买了。

还有本书中的一个案例,怀特太太和丈夫准备去一起看电影,但却因为怀特太太无意之中提到了粉刷房屋这件事情,丈夫认为这超出现有经济承受能力,妻子不应该提出这个问题。两个人的战火被点燃,最终两人不欢而散。 无论是我们现实生活,还是在这本书所举的例子中,沟通不畅的情况比比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给双方带来伤害,为什么会现这种情况呢?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呢?

这就是这本《人间游戏》或者说艾瑞克的沟通分析疗法主要完成的任务。这本书中,艾瑞克用了36个日常生活的场景并把它们当成小游戏,进行系统分解和关系重建,让他们都向着可以获益的方向前进。这就是用游戏的方法练习沟通技巧,如果读者阅读并不断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就能够改善沟通能力并让自己得到完美的疗愈。 比如上面案例中,怀特太太因为一句无意的谈话,让关系破裂,那么她怎么来修复这种关系呢。开始这个游戏的是她,她更有主动权。面对丈夫已经陷入生气的状态,怀特太太需要重新回到成人自我状态,她可以挽着丈夫的胳膊,笑着和她一起看电影。当然对于生气中的怀特来说也是一样,安抚自己愤怒的儿童状态,回到成人状态,把困境放在旁边,这才是良好沟通的模式。 这样的沟通案例,这本书中还有很多,面对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走进《人间游戏》,梳理沟通中的困境以及解决方案,让我们在艾瑞克沟通分析案例的带领下,走向良好关系的修复之路。

人间游戏读后感第五篇

理解《人间游戏》的首个难点在于,我们不能将书名中的“游戏”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游戏”划等号。

本书作者艾瑞克·伯恩在书中也曾提醒我们这一点。伯恩在书中举例,数学游戏分析假设玩家是完全理性的,而本书的论述对象——沟通游戏——处理的游戏都是非理性的,甚至是不理性的。

当然,要想彻底搞明白这一点,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作者艾瑞克·伯恩以及他创建的沟通分析学。

《人间游戏》首次出版于1964年,这本原本写给专业人士的书籍意外成为了畅销书,伯恩及其理论也因此风靡一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这本书中,伯恩借他的游戏理论来探讨人际交流中的误区和隐痛。他首先给出了对于“游戏”的定义:游戏是一系列持续进行的互补式隐匿沟通,其结果是非常明确的,是可以预测的。换句话说,游戏是一系列经常重复、反复再现的沟通,是一系列含有陷阱或机关的动作。

在此后的论述中,伯恩根据游戏经常出现的场合,将其分为生活游戏、婚姻游戏、聚会游戏、地下游戏等类型。

比起艰涩的定义,伯恩在书中列举的例子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其理论。

但在谈及例子之前,我们需要获悉伯恩理论的基础构建。

在伯恩的理论中,沟通分析最基本的立足点在于对自我的分析,因此他在本书开头就提出了人格的三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自己的父母)、成人自我状态(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成人)、儿童自我状态(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儿童)。

这三种自我状态各有其作用,都有权得到平等的尊重,只有当其中的一个方面打破了健康平衡是,才有必要进行分析和重组。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伯恩在书中给出的“你为什么不……是啊,可是……”游戏来理解上述理论,这是最古老,也最容易理解的游戏之一。而且我们很多人对这一游戏其实并不陌生,它的场景如下:

一个人提出问题,其他人开始提出解决方案,每个人都以“你为什么不……?”开始。对于每一个方案,最初提出问题的人都会予以反驳,最终发起人胜利了,其他玩家垂头认输。

根据伯恩构建的理论,在这一游戏中,由于解决方案大都被否定了,因此这种游戏显然隐藏着其他目的。

继续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这个游戏不是为了表面的目的(即成人自我状态寻求信息或解决方案),而是为了安抚和满足儿童自我状态。

也就是说最初提出问题的人看似呈现的是成人自我状态,但实际上他给人的印象却是一个不称职的儿童自我状态,因此其他人就变成了父母自我状态,渴望为他分享智慧。

但这种渴望最终都会落空,因此这一游戏的目的不是获取建议,而是拒绝建议。因此伯恩给出的办法是,要想获胜(避免无意义的交流空耗)最好的办法是一开始就远离这个游戏。比如回答,“这的确是个难题,你打算怎么办?”或者,“真是太糟糕了”。借此来避免引起交错沟通。

从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伯恩的沟通游戏并没有什么趣味,甚至它会引起沮丧,乃至于伤害彼此间的人际关系。

因此伯恩剖析游戏模型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摆脱这种无谓的沟通游戏,真正认识沟通对象,因此他在本书的结尾说“有一种东西比游戏更有价值,那就是亲密。”

亲密是伯恩理论中,自主性的三种获得表现之一,另两种表现则是觉知和自发性。

觉知意味着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别人叫你的方式去观察,去倾听,它要求人们活在此时此地而不是别处,觉知的人才是真正活着;

自发性则意味着自由选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三种自我状态),而不是被束缚于别人赐予的单一情感;

亲密则意味着觉知的人自发的,不受游戏困扰的坦诚,意味着活在此时此地、天真无邪、感觉敏捷的儿童自我状态的彻底释放。

通过上述三种表现,伯恩试图告诉人们,亲密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但随后的成人和父母状态会干预这种亲密。但我们仍然有机会寻回这种亲密,寻回这种比游戏更有价值的东西。

人间游戏读后感第六篇

虽然我相信,作者艾瑞克·伯恩已经努力将他的理论叙述得简单易懂,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还是感觉到有一定难度的。

想了想,《人间游戏》大概就是像一本心理学的游戏操作指南。

前面几章说明本书提供的“游戏”的一些理论知识,类似于技能释放、装备属性、地图特点等概念;后面就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我们在日常社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沟通问题,在这里,艾瑞克·伯恩把它们唤作社交游戏,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作者针对不同社交情景给的应对攻略。

作者之所以用游戏来形容,而非治疗方式等词语,大概是想减少相关社交状况的人对于心理治疗与心理治疗师的抵触情绪。同时我也认为,游戏这种描述,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从第一、第二视角的氛围转移到第三视角,也就是一种旁观者视角,更加冷静理性地分析自己。

本书将自我状态分成了儿童、父母与成人三种。

艾瑞克·伯恩并没有想要贬低或者赞美哪一种,只是客观描述这样的状态。儿童是一种比较需要受外界保护的状态,能够强烈感知自我需求,但本身能力不足;父母则是倾向于帮助别人,但有时会令人感到过于主动和太多对他人的掌控感;成人相比于前两者处于相对中间的状态,更加理性,能够对现实进行客观评价,处理复杂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长大后的我们通常以成人的状态处理问题。而当人更多需要情绪价值的时候,就会出现儿童和父母的状态,这种状态如果得不到理解,就会出现沟通障碍。

看书中的游戏类型,其实都是抽象化了的日常生活。

比较让我有印象的是讲到日常寒暄,艾瑞克·伯恩形容其为“安抚仪式”。每日和相识的人打个天气招呼一类的,就会让双方“神经脊髓稍微舒展”;半个小时前见面的人,点一个头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但是一个月未见的熟人,若只是说一句天气好,就不能满足人的安抚需要了,还得问一句类似于“好久不见,最近怎样”的话。

往日觉得废话许多,没想到竟还有这样的道理。感觉就像给游戏中的npc做任务,需要给日常见到的npc提供或长或短的情绪价值,有一定概率激发隐藏任务。

在看本书之前,我也曾了解过类似于“游戏化实践”的概念,类似于把自己的生活设计成一个个游戏关卡,比如说做作业、考试、求职等等。个人身体健康是血量红条,精神状态就是蓝条。这样看生活,就会有意思很多。

《人间游戏》大概就是想要告诉读者,其实你遇到的问题,非常多的人都会有类似的困扰。从这本书中,用旁观者视角,或许更能解答你的问题。

有种在看游戏联赛的感觉。

人间游戏读后感第七篇

之前读过《也许你该找个人好好聊聊》,作者引用了这本书,因为感到好奇就找来读了。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游戏分析,第二部分为游戏大全,第三部分为游戏之外。

必须承认,前两部分我看得一知半解,有些地方甚至没有看懂。因此我认为如果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再来阅读此书,读者的阅读体验可能会更好。

这本书的内容围绕着一个基础概念展开,即每个人都会在特定时刻表现出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或儿童自我状态。后文中将简称为父母、成人和儿童。具体来讲,父母状态指类似父母形象的自我状态,即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自己的父母;成人状态指自动对现实进行客观评价的自我状态,即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成人;儿童状态指过去遗留下来、依旧活跃且固定在幼儿期的自我状态,即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儿童,需要补充一点,儿童状态有两种表现形式:适应型儿童和自然型儿童。适应型儿童受父母影响,刻意去模仿父母的行为,表现为顺从或早熟。自然型儿童是一种自发的表现,如反叛精神或富有创造力等。唯有解除父母状态的控制,适应型儿童才能摆脱父母的影响,释放天性,转化为自然型儿童。

对个体而言,每一种自我状态都有其重要的价值。儿童状态中存在着直觉、创造力、自驱力和乐趣,而成人状态是我们为了处理现实生活所必需的,此外它能管控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之间的活动并进行客观调解。父母状态则具备两个功能,一是确保人类的延续,二是为个体提供基本的常识,为成人状态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使其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因此,人格的这三个方面都有很高的生存价值。只有当其中的一个方面打破了健康平衡时,才有必要进行分析和重组。

接下来作者列出了基于以上三种自我状态的游戏大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让我比较触动的,并由此对这本书有所改观的是作者写在最后一部分的几个章节。在“自主性”一章里,作者提到了以下几点。

觉知

什么是觉知呢?那就是你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别人教你的方式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即依靠你的直觉而非知识去观察和判断。从生理角度来看,觉知就是洞悉,例如某些个体在味觉和嗅觉领域十分出众,这就给我们带来了这些领域的大师,如厨师和舞蹈家等。觉知要求人们活在此时此刻,而不是过去和未来。

觉知的人才是真正活着,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知道具体的时间。

自发性

自发性意味着自由地选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即父母状态的感受、成人状态的感受和儿童状态的感受)。自发性意味着解放,即从玩游戏的冲动中解放出来,从别人教给你的单一情感中解放出来。

亲密

亲密意味着觉知的人自发的、不受游戏困扰的坦诚,意味着活在此时此刻、天真无邪、感觉敏捷的儿童自我状态的彻底释放。直觉能唤起情感,坦诚能调动积极的情绪。

亲密行为是儿童状态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如果没有游戏的干扰,它往往会变得很好。

在最后一章中,作者写了如何获得自主性。

首先,必须摆脱家族历史传统的束缚。

其次,抛弃父母、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个人的影响。

再次,抛弃当代社会的要求。

然后,部分或全部抛弃社交圈中获得的利益。

最后,远离那些自己惯着自己的怪人和蠢人。

接下来,个体必须获得个人和社会控制能力。这样他就能建立脱离游戏干扰的社会关系了。同时他也得以培养自己的自主能力。

从本质上来说,整个准备过程就是如何友好地摆脱父母(和其他父母自我状态)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可以偶尔出现,但不再占主导地位。

游戏之后是什么?

对某些幸运儿来说,有一种东西超越了所有行为,那就是觉知;有一种东西超越了过去,那是自发性的;有一种东西比游戏更有价值,那就是亲密。

但是,对于毫无准备的人来说,上述三种情况可能是很可怕的,甚至是危险的。也许安于现状会很好。

没想到读到最后,竟收获了共鸣与感动。今年上半年我历经挣扎,在自我追寻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最后在某个黄昏,当我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暖黄色的阳光穿透道路中央的绿植缝隙透进车内,照在我的脸上。不知为何,那一刻我凝视着窗外,从容地告诉自己:够了。放过自己吧。从今天起,遵从你内心的声音,别再为外界的声音所困扰。从今天起,为自己而活。

从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人间游戏读后感第八篇

01.关于人际关系的自我测试

你的人际关系怎么样?让我们来做一个测试。

假设你走向一个熟睡的婴儿,他忽然睁开眼睛,你认为他接下来会做什么?

A. 哭

B.笑

C.闭上眼睛继续睡觉

D.咳嗽

测试结果

选A:你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害怕与人相处,唯恐暴露自己的缺点,因此常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裹足不前。如果你能自信些,积极与他人接触,相信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美好。

选B:你是一个自信满满的人,交际技巧相当不错,很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但要注意,不要过度自信,只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忽视其他人的感受。

选C:你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认为与其和别人在一起,还不如一个人来得快乐自由。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团队合作,切不可总是专断专行哦。

选D:你是一个有些神经质的人,非常在乎人际关系,总是小心翼翼地去维护,但太过在意别人的想法,会弄得自己筋疲力尽,最好放松一下自己,以平常心态来面对人际关系。

也许你会说:人际关系怎么能通过游戏来测试呢?

实际上,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游戏来测试人际关系,还可以像游戏一样来打造我们的人际关系。在《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这本书里,作者就详细讲述了很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模式和心理游戏。

02.在社交中,你有着什么样的“自我状态”?

在《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这本书里,作者根据人们平时的表现,总结出三种人格,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

其中,父母自我状态在努力适应父母的要求;成人自我状态看似比较成熟,但偶尔也会难以自控;儿童自我状态可以释放天性,甚至比较任性。这三种自我状态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当我们处于不同的社交场合时,它们会交替出现,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和对方同时用成人自我状态沟通,或者你们双方一个是父母自我状态,另一个是儿童自我状态,那么你们的社交就会变得顺畅,否则,交流就会中断。在《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这本书里,作者把这种可以变得顺畅的沟通叫做互补式沟通。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家庭主妇去买吸尘器,推销员说:“这款吸尘器很不错,但是你买不起。”家庭主妇回答:“那我还是非它不可了。”这次沟通显然无法进行下去。为什么呢?因为推销员在陈述客观事实,处于承认自我状态,而家庭主妇却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无法客观地回应。

因此,如果我们在社交中可以了解掌握对方的自我状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自我状态,就可以像玩游戏一样,从容地与任何人进行互补式沟通。

03.怎样玩社交游戏

这里所说的游戏,指的就是一系列持续进行的互补式沟通。在《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这本书里,作者认为,每种人际关系里都有相对应的游戏。比如配偶之间有一种最常见的游戏,俗称“要不是因为你”。

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怀特太太抱怨丈夫严重限制了她的社交活动,因此,她从未学过跳舞。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她终于如愿以偿报了舞蹈班,却绝望地发现,自己对舞池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恐惧,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

怀特太太通过这次经历,发现了她婚姻中的问题。她认为自己当年在众多追求者中,偏偏选择了一个盛气凌人的男人做丈夫。所以她开始抱怨:“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可以做很多事情。”

然而事实证明,与怀特太太的抱怨相反,她的丈夫着实为她做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不让她去做她害怕的事情,甚至不让她意识到她的恐惧。这就是她当年在儿童自我状态下十分聪明地选择了这样一个丈夫的原因。

但是,丈夫的禁令和怀特太太的抱怨经常引发争吵,使他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因为感到内疚,丈夫经常给她买一些平时不可能买的礼物。后来,她得到了更多的自由,礼物自然也就没有那么频繁了,也没有那么高档了。这又让怀特太太得出一个结论:男人都很自私,都很霸道。

好了,在这个例子里,怀特太太和丈夫分别在扮演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怀特太太总是在想:“要不是因为你,我就可以出去找乐子了。”而她的丈夫想的是:“我到家时,你必须待在家里,我害怕被你抛弃。”而怀特太太想的是:“如果你能帮我避开恐惧的情况,我就待在家里。”

如果夫妻俩可以意识到这种自我状态,就可以减少防御,取悦对方,两个人的矛盾自然就可以消解。

04.游戏背后有什么样的意义

说来说去,想把社交当成游戏,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不过,如果不了解了游戏背后的意义,就会发现这些脑筋动得值。

这是因为,游戏可以让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处于消遣和亲密之间。我们知道,消遣有时候会有些乏味,就像连续参加鸡尾酒会一样;而亲密则需要非常谨慎,并受到父母、成人和儿童三种自我状态的监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让自己既可以摆脱无聊的消遣,同时又不暴露在亲密的关系中,只是折中地玩游戏。换句话说,游戏占据了有趣社交的大部分时间,这就是游戏的社会意义。

此外,在《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这本书里,作者还强调了游戏的个人意义。那就是,人们往往会选择玩同样游戏的人作朋友。因此,在特定的社交圈,圈内人的行为方式对圈外人来说似乎非常陌生。相反,圈子里的任何人,如果想要改变游戏规则,都会受到排挤,但会受到其他社交圈的欢迎。换句话说,只要学会玩游戏,你永远不会觉得孤单,就算是离开自己熟悉的圈子,也照样会有新的朋友出现在你的生活里。这就是游戏的个人意义。

在《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这本书里,作者还提到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比如生活里的酒鬼游戏、债务人游戏;婚姻当中的游戏、宝贝儿游戏;聚会时的笨蛋游戏;爱情里的挑逗游戏;还有警察与强盗、你怎么从这儿出去、温室、木腿等等,每一种游戏的背后,都隐藏着沟通心理学密码,帮我们洞悉人性,实现有效沟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实,人际关系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我们明白其背后的心里模式,无论与谁都可以实现有效的沟通,让我们在社交场上游刃有余,畅通无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