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对写作的深入探讨,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思考,探讨了写作的技巧和难点,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与大师的交流和学习,作者深刻认识到写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技能,同时也需要不断思考和反思。这篇文章对于想要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人来说,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一篇
提起散文,有位作家是绕不过去的,写作《背影》《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匆匆》的朱自清先生,立德立言上都颇有建树。有人说,“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是朱自清散文的动人之处。郁达夫也说,“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朱自清先生熟悉古典诗词并且十分喜爱,加之爱用叠词,使他的文章呈现一种读来错落有致、迭宕复沓的韵律美。最难得是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民族英雄气节,实为后世敬佩。
作为散文大家,朱自清对于文章写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以下简称《写作杂谈》)收录了他谈写作、谈语文、谈散文和谈读书等的文章。文中他不厌其烦列举并指正了所授学生的文病,以及细数学生作文易犯的毛病。譬如他说,思路表现在文字里是条理,是“文脉”;表现在语言里,是“语脉”。若一味随心所向,则至于说的话别人听不懂,作的文别人看不懂。他还指出青年朋友对于作文,特别是文字技术方面的普遍错误,即“不好不要紧”的态度。
他不仅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还对散文和文学进行了探讨。《什么是散文》中他当时展望了散文发展可能的新路,认为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基于新经济特区生活的报告文学作品;一是以人生为题精悍的抒情散文,如西塞罗《说老》一类。谈到读书,他说“百读不厌”与沉溺的区别是前者以纯正的趣味为主,后者则是作者企图通过粗劣的笑料吸引读者,迎合低级趣味所致。作为一名文学教授他还总结了“多看、多朗读,多习作”的写作奥秘。《写作杂谈二》里他从自身的写作经历谈起,一开始也犯了些错,好在坚持写下去。而关于写作经验有两点,一是不放松文字,二是不一定创作,可以做新闻的写作。
综上所述,写作离不开多读书或多阅世,非一时能取得成绩。朱自清先生对于文学时弊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洞见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以自己能写能教的双重经验将自己的写作方法赠予读者,使写作新手免于走冤枉路,获得一些有用的建议。综上所述,写作离不开多读书或多阅世,非一时能取得成绩。朱自清先生对于文学时弊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洞见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以自己能写能教的双重经验将自己的写作方法赠予读者,使写作新手免于走冤枉路,获得一些有用的建议。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二篇
这本书解决了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如果不会写东西,那就说明读得还不够多。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并不是读得多的人就会写,也并不是读得少的人就不会写。会写的人必定得读,但是读得多就会写却不是必然的结果。写作不是词藻的堆砌,你需要知道每个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你需要知道各种词性的不同用法和恰当的搭配。同时,写作还要去口语化,比如你在脑子里构思了一个故事,也许你可以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但是你不一定能把这个故事写好。当你说的时候,听众就在你面前,你可以看到听众的表情,结合听众的反应来调整说话的语调和故事的节奏,以此来实现一个最优的效果。但是,当你写的时候,你的面前没有听众,你不知道你写的文字能得到怎样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你只有写得好,才放心把这个故事呈现给大众,也就是任何能够阅读的人看。所以,相对来说,写比说要更困难。这也就是朱自清说的,不放松文字,如果不能创作,可以尝试新闻写作。
正如书中提到的施蛰存先生说的,“我们欢迎多数青年人爱好文学而不欢迎多数爱好文学的青年大家都动手写作(即创作)。爱好文学是表示他对于文学有感情,但是要成为一个好的创作家,仅仅靠这一点点感情是不够的。”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大部分时候只是在读这本书的内容,基本上只停留在这本书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我读完之后的感受是什么。但是,读书的另一层面是欣赏,学会辨别,辨别词义、句式、条理、体裁等,当然,并不是学会这种欣赏就可以写作,但是这种欣赏可以让写作带些文学的趣味,也就是梁启超所谓的,“笔锋常带感情”。
记得第二辑有提到,文学大多是偏重在表示感情的,有人说文字使人知,文学使人感。有把文字的功用分成四种的:一表达意思,二表达感情,三表示口气,四表示目的。而诗歌表达的感情往往最强烈,所以诗是最文学的。文学的三种性质是:一是懂得性,就是要明白;二是逼人性,要动人;三是美,上面两种性质联合起来就是美,也就是明白且动人。也许把文字写得明白不算太难,但是要写得动人就没那么容易了。打动人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指共鸣,你的文字是否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读得太少,观察力和判断力相对贫乏,而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书,如果有敏锐的感受力,你就能发现生活中动人的事物,这不失为一种创作素材的收集,这大概也就是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自作者的人生经历的原因了。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三篇
我们熟悉朱自清先生,多半是从语文课本上的《背影》、《荷塘月色》等课文中。但很少有人知道,朱自清先生也是一位国文教师,他的国文教师生活的开始也就是他写作生活的开始。这本书收录了很多朱自清先生关于写作的文章,正因如此,这本书也不是一本系统性的教学指南,虽然分为“写作杂谈”“语文杂谈”“雅俗共赏”三个部分,但仍需自己归纳总结。
写作杂谈这部分从先生批改学生作文时遇到的问题开始讲起,引出先生对写作的独特见解-“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并且推崇通过“多看、多朗读、多习作”来获得写作的奥秘。
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先生是从小就下笔如有神,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先生也不是从小就很会写,他是一直爱好文学,却总不能深入。他知道自己的情感与想象贫弱,就不放松每一个文字,尽力用文字去表达,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他都随时斟酌,努力补救自己的薄弱之处。但是,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缺少对文字的敬畏,似乎不大在乎文字,只注重输出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在写诗、写散文、写小说,但能让人记住的却很少。对词语的使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实在应该重视起来。
先生主张多读书,多思考。但这里的读书不只是看好书,先生批改作文时也常常摘抄一些学生的文病,希望学生看了可以改正。这里书中举了很多例子,先生都有好好讲解,虽然身处不同的时空,读书的时候却像是在听语文老师讲课似的。
“语文杂谈”这部分主要讲了先生对散文、诗等文体的语言文字的一些见解,先生还建议中学生多诵读,写作的时候文字和语言应当是统一的,作文和说话之间不当失了联系,多多诵读,才能将纷岐的语言和文字统一起来,方能做到真正正确表达心中所想。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当经过分章析句的分析,以求尽量了解作者想表达的含义,多读精读,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会下笔如有神。“雅俗共赏”这一卷里,也收录了一些先生对读过的好写书的见解,先生从这些书中探讨文学的标准及文学的严肃性等。里面有一篇《论无话说》看得让人忍不住笑出声,居然是编辑催稿,先生无话可说,于是便写了一篇文正来“论无话说”。
写作,是多数人学生时期的必修课,从依葫芦画瓢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大部分人是从毕业后便不再写字,只有个别的少数人还在坚持着写,而这其中出类拔萃的人却少之又少。然而,学习写作并不一定要求我们成为那一小部分出类拔萃的人,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欣赏文学和写作文学似乎是一种骄傲,即使不足夸耀于人,也可以教自己满意”。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四篇
提起朱自清,第一反应是他的白话文《背影》,其中父亲买橘子的情节更是让人记忆犹新。作为白话文的模范,朱自清曾经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的西南联合大学的中国文学系主任。他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文学素养,体现出文学大家的风范。
这本《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深感汗颜。作为一个写作者,首先应该做到的便是条理清晰,也就是逻辑清晰。我自小时起便喜欢读点什么,也想通过文字将自己一些浅薄的想法写出来,但是写起来却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华丽的词藻、动人的写作手法都是锦上添花的点缀,一个个文字如同士兵,能够将这些士兵统帅如臂使指,才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以《背影》为例,在短短的一篇文章中,将父亲的形象塑造的清晰而伟大,以至于现在提到父爱时,总是会想到在月台蹒跚去买橘子的背影。 朱自清作为文学大家,在日常的文案教学生活中发现了学生的很多写作毛病,再加上他对于写作的一些想法,整理成了这本书。通过大师的眼光,我们可以学习和解决在写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开篇便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文脉,很多人写作时容易思路不清,毫无条理,就是因为对于文脉的把握和掌控不当造成的。从每一个词语、语句、段落,都包含了写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让自己的思想更好更清晰的表达给读者,就需要做到文章有条理。不断的锤炼语句,多多阅读和积累,如同堆积财富一样的丰富自己的文章,最后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说到词语和语句的使用,这在语文课时都学习过,主要考察词语含义的掌握程度和语法的正常通顺,很多时候一个词语错误的使用,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文章的思想,而语法的错误使用则会造成读者的阅读困难。因此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文章的写作,多读多看多积累,做一块饥渴的海绵吸收一切知识。
朱自清处于的年代白话文方兴未艾,许多写作的常识在如今已成为老生常谈,但是先生带给我们严谨的写作态度,是值得我们一生去践行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会看的更远,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我们会更透彻,而在前人大师的教诲中,我们会更加虚心进步。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五篇
我对朱自清先生了解不多,只知道他的荷塘月色和背影。背影着实让我印象很深的,它用平实的语言,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表达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也就是朱自清先生本文中提到的,表情,也即,表达情感,文字的功用之一。 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学习写作,我对写作很感兴趣,可总觉得自己写得并不好,阅读也不得章法,似乎总是不求甚解。曾经很是担忧,后来也便自暴自弃了。读过先生的这本书后,我又改变了想法。先生说,不求甚解是不对的,应该用逐字逐句分析斟酌的认真态度,才能达成不求甚解也了解主要意思的目的和境界。 朱自清先生非常清楚写作者常遇的问题,这种时候感觉他不再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文学大师,他从高处走下来,谆谆教诲我们,只希望给让我们端正写作的态度,最好,还能对我们实际的写作产生一些裨益。 先生先是提到了语脉和文脉,语言,演说,和写作是不同的,不过语脉的训练对写作也是有帮助的,重点还是多阅读,多思考,多习作,虽是老生常谈,却十分有用。我也容易犯这个逻辑不清的毛病,我的文章总是很散乱,没有一个中心的论点。也就切合了先生说的,人们不太擅长应用文体,也就是说明和议论文,反而过度地追求纯文学的创作。虽然杂文学的创作看起来比纯文学容易,但也同样重要,不能成为一个作家,成为一个不错的时事记者,也是值得骄傲的。 除了语脉文脉,语病和标点符号也很重要,人们总是不注重标点符号的运用,包括我,时常有错用乱用滥用的现象出现。 先生还提到了诵读,重点在于读,用说话的语调读出来有助于白话文的学习,因为诵读能帮助理解文义,理解了文义,也就能逐渐抓住文脉。 我对文学的定义一直迷惑不解,我很喜欢这本书的解答。文学的作用,不外表意达情,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他说文学有三种性:一是懂得性,就是要明白。二是逼人性,就是要动人人。文学只是好的文章,妙的文章,条理清楚的美文罢了。这一下子瞬间拨开了我眼前的迷雾,我也对文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朱自清先生建议大家多看报刊杂志,把它当做写作的目标。同时假想自己的读者,从最熟悉的生活中选择议论文的题目,便能得到白话文写作的很好的锻炼。至于对白话文的理解,只要用说话的方式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表述出来即可。先生在书中给我们的建议通俗易懂且实践操作性强,不失为一本指导写作和国文学习的好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六篇
对朱自清先生一直怀着很深的感情,在我眼里,他就像一篇巨幅散文,让我怀着无比崇高的敬意去仰视。
曾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春日,我去报社领了第一笔稿费。钱不多,只够买一本书,于是我去了旁边的新华书店。书店里的文学类书很多,多到看花眼,不知道怎么选择。这时,朱自清等大师的书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在一堆现代作家之中,看到了朱自清先生。我知道先生是近代散文大家,他的散文不仅出现在我上学时的语文书中,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就经常出现在国文教材里了。我选择了他的一本散文集,刚好,书的定价与我的稿费相当。回到家,趁着新鲜劲儿,重新读了熟悉的《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篇目,再后来,翻看了余下的。
现在想来,想写散文的心大概从那时候就有了罢,否则也不会选择买他的书。只不过,那时候的自己年轻、浮躁、没有人生阅历,甚至不知道认真去体会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至于读不下去,最终把书丢到了一边。这也是我当初没有向文学之路走下去的原因之一。
而直到如今,我依旧不知道如何去写散文。
朱自清先生对于写作有自己独特的见识,认为“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并且推崇通过“多看、多朗读、多习作”获得写作的奥秘。他的文字成为当时中学生学写白话文的范本,对于中学生的写作影响深远。
这本书可以说真的是写作杂谈,有发表在月刊上的文章,有演讲稿,兼具着思想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是凝聚着一代学界名流的学术素养和研究心血的文化精品。他从文病类例,到论朗读、诵读,再到中学生的国文程度……以及关于语文、雅俗共赏、文学,古文学的欣赏,中国散文的发展等等,阐述观点和论述。读下来,从文字中感受那个时代的腔调,又让读者对语文、写作和文学进行了再认识。
印象比较深的是最后一篇《中国散文的发展》,正好弥补了我对散文残缺的认知,知道了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散文是商代的卜辞……直到后来的唐宋八大家,还有文言到白话文的演变。
是时候去找一找多年前买的先生的散文集重新阅读了。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七篇
下笔太难、一拖再拖,自我怀疑、灵感枯竭?这些问题是否都曾出现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呢?
写作的人都知道当灵感乍现时我们未必可以捉住,或是因为工作原因或是因为其他外部原因导致在灵感乍现时无法静下心来写作,而灵感这个东西却是一瞬即逝的,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没有任何办法。
所以我总觉得写作并非一件易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需要有相当深厚的底蕴才能支撑写下去的难事。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呢? 在我看来首先是要学习如何写作,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来提高写作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还是要多读多看多练,多读优秀的作品,你读的好作品越多,你读写作能力也越强,知识储备也越丰富全面。
如此看来这本《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非常适合我们这些想要提高写作水平的人来细细研究其内容,吸取书内的精华为己所用。这本书的作者是所有人熟知的大师——朱自清,他的一本散文集《背影》时至今日都让众人印象深刻,在校学生更是朗朗上口,因为其早已成为教科书中必备的文章之一。
他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于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出版多部经典著作如《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你我》等等。这本《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精选了朱自清的多篇文章,让我们可以在他独特的行文写作中一窥写作的真谛。
朱自清先生认为“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所以他对于写作推崇“多看、多朗读、多习作”这些观点倒是与我所想之心得不谋而合,看来我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
在书中,以三个部分为各自节点分别论述写作杂谈、语文杂谈与雅俗共赏来向我们展示朱自清在写作中所提出的写作四步法。沈从文曾称其人如其文,可爱可敬处即在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所以你看朱自清传授给我们的写作经验便能窥其个性:一是不放松文字,注意到每一词句,我觉得无论大小,都该从这里入手。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二是不一定创作,写作的青年能够创作固然很好,不能创作,便该赶紧另找出路。现在已经能够看到的最大的邮路,便是新闻的写作。
通过这本书,忙碌的写作者们能够学会多种具有创造性并清晰易懂的方法,找到更多时间、空间和精力来投入写作,同时也会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八篇
提及朱自清,便会不由得想到《背影》。而先生的作品却不仅仅局限于此境界。每一次读到先生的文字,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不由得会产生一种醍醐灌顶的使命感。 这本《写作杂谈.跟大师写文章》便让我对自己的写作习惯以及未来的职业人知产生了一个新的定义和理解。
作为一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在课本中我们经常看到。但是这本书却更像是一本零距离的交谈录,作为文学名家,他清醒无比的向全世界宣誓他对于写作的态度,在写作这件事上的思考,以及对于写作的独特认知,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一一在书中呈现出来。这本书凝聚着一代学界名流的学术素养和穷极一生的研究心血,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仔细阅读的文化精品。 作者朱自清先生开篇就提及了自己对于写作的一些心得和他多年来对于写作这件事的一些观察所悟。贯穿字里行间的始末,我看到了先生想要诉说的一个关键词——逻辑。 或许会有人说为什么是这个词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先生多年来批改学生的作品会发现无论哪一届的学生的错误都如出一辙,写作毫无章法毫无逻辑,这一现象令先生痛心不已。其实,所谓逻辑并没有那么难以理解。只不过是一个前因后果的传递或者是非的导致表达,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难上加难。
每逢假期总会被迫给亲戚家的孩子辅导作文,看到她写的字句真的要分分钟气到吐血。在孩子的世界里,她从未真正意义上理解清楚究竟什么是因果关系,什么是逻辑关系。她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因为我想吃雪糕,所以我去了奶奶家。犹记得当时看到这个仿写的时候我无奈的叹了口气,我苦思冥想究竟应该如何让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明白因果关系,逻辑这两个词。 我开始假设开始反问,当她自己把句子代入情景中的时候她开始意识到错误,开始修正自己的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你看,写作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只是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寻常人都少了一份认真,少了一份细节。那个孩子她是真的不懂吗?她是真的不明白自己的错误吗?其实不是,她写的时候没有用心,也没有真正去想,是再糊弄罢了,当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她的所谓的逻辑诟病也就慢慢恢复了正常。
写作其实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但是每一个人收获的却是不同的馈赠,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身为写作者我们需要的是一份安静的领悟。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九篇
不管是唐朝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还是南朝时袁虎的“倚马千言”,都形容一个人很能写,几乎是文不加点、顷刻而就。这是就文豪才子而言,一般人说起写作都头疼,不知道怎么排列组合我们常用的三五千个汉字才能形成一篇思路清晰、文采飞扬的好文章。
还有一种现象也很奇怪,有的人说起来口若悬河,可是一旦让他写起了却又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这说明,会说不等于会写,说与写之间还差着好大段距离。这也与我们的写作训练不够有关系。
作为一名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让后人敬仰不已。我们大多数人认识朱自清,往往是从他的散文《背影》开始的。文中那个年迈父亲形象,不知勾起了多少人关于父亲的回忆。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深入人心,不仅仅在于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心,也在于他对父亲形象、动作以及心理动态的生动刻画大师就是大师,仅此一篇散文,就足以让世人铭记。
关于写作,朱自清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并推崇通过“多看、多朗读、多习作”获得写作的奥秘。为了满足广大写作爱好者的需求,天津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这本《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一书,精选了朱自清关于写作的多篇论述,方便读者朋友们学习借鉴。
因为是“摘编”,所以本书并不单单是一本讲授写作技巧的书。这本书中,既有朱自清关于文脉、标点、病句等基础知识的讲解,也有朗读、诵读等有助于写作能力提升的方法手段的介绍,同时还阐述了对当时中学生国文素质的思考。从单纯的方法技巧到深刻的写作思想,体现了朱自清对写作的系统思考。
本书共三辑,分别为“写作杂谈”“语文杂谈”和“雅俗共赏”,分门别类采编了朱自清关于写作的思考与探索。在“写作杂谈”一辑中,朱自清开宗明义分享了自己的两点写作经验:“一是不放松文字,注意到每一词句,我觉得无论大小,都该从这里入手。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二是不一定创作,写作的青年能够创作固然很好,不能创作,便该干净另找出路。”幽默的话语中,侧面讲明了创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写作杂谈”之后是“语文杂谈”,再之后是“雅俗共赏”。“语文杂谈”侧重讲“散文”与“诗”,并附带阐述了文学与语言、诵读与写作的关系;“雅俗共赏”则从文学欣赏角度出发,论及文学的标准与尺度、文学的严肃性,以及如何学会欣赏、如何做到雅俗共赏。从“写作”到“语文”再到“文学”,这种逻辑上的谋篇布局,体现了编者对提升写作能力的宏观把握:先掌握必须的、基础的,再逐步深化、稳步提升。写作确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积累,是做不出好文章来的。
朱自清这部有关写作的论述摘编,为我们打开了写作的一扇窗户。在这里,我们通过作者的文字既能学习一代散文大家关于写作的研究思考,也能体会到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不管是文言文也好,还是白话文也罢,只要掌握了作文的精髓,好文章终究是能作出来的。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十篇
阅读作品,不可只注重故事,匆匆读过,应该随时停下来思考研究,并且得用心记住。读时可以随时和读过的理论印证。读文艺理论也该仔细,不可只记住些公式;读时也该随时和读过的作品印证。——《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
怎么样才能读好书、写好文?大多写作教材都会给出“读经典好书”的建议吧?有这么一本书,既是经典,又谈写作,这本书就是《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本书涉及的范围很广,既谈读书,又谈写作;既谈诗歌,又论散文;既赏雅,又品俗,可谓是“干货满满”。
大师在“语文杂谈”这一辑中提到这么一个观点:阅读作品时应随时和读过的作品印证。我将其理解为融会贯通,也即将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本篇书评将运用此方法,将多本写作指南融合贯穿起来,慢慢品味。
我向来觉得,诗歌是不可被翻译的,绝美的诗一旦被翻译,便失去了原本的风味。但散文不同,散文经过翻译后,仍能保留一半的美。
大师又是怎么看待诗歌与散文的关系呢?
在朱自清眼里,诗和散文有相同的地方,这让我想起前几日读的《文学的品位》。阿诺德·本涅特认为,诗歌和散文仅仅有形式上的区别,这两种文学体裁没有本质上可以确定的界限。关于这个话题,余光中曾写过《缪斯的左右手——诗和散文的比较》(收录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他眼里,“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诗,是一切艺术的入场券。”由此可见,诗和散文在本质上不是矛盾体。
在诗歌与散文的探讨中,能将读过的理论印证起来,也算是融会贯通吧。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在第三辑提到“雅俗共赏”的发展历程,并由此延伸到“通俗化”,再进一步讨论文学。在我看来,雅和俗之间其实并没有很严格的界限。
文学这东西,深究起来很复杂。文学有着标准和尺度,其严肃性也是值得探讨的。《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没有花太多的笔墨讨论文学,却有着极为深刻的看法与观点,值得一读。
话说回来,读文学,是为了什么?阿诺德·本涅特认为,文学研究不是为了休闲娱乐,而是为了唤醒自己、为了活着,为了强化自己感受快乐的能力,为了更富有同情心,为了理解他人。
也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吧。这魅力驱使千千万万的人们拿起笔,动手写作。可惜写作这件事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下苦功啊。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十一篇
上学时,学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和《背影》,奉为散文的最高峰,还找来朱先生其他的散文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摘抄优美句子与词语。在写作文时更是当成点睛的得分点加以利用,对朱自清先生的偏爱一直保持至今。
现在看完朱自清先生的《写作杂谈》更是有种捉笔自己写一篇文章的冲动,一定要在文章中避免犯朱老师说点到的错误才好。在这本书中,所收录的都是朱自清先生在报纸期刊上所发表过的一些文章,内容涉及写作时的语法错误、用词错误等方面的意见,并可以通过举出具体事例来加以说明,让学写作者更容易接受。
在这些文章中语言并不是严肃的,倒是带着几分老北京的风趣,对文章中常出现的错误也不是一味地生硬解释,而是带有探讨性的斟酌,我作为读者有一种深度参与感,似乎我也就在朱自清先生身边一起看着交上来的学生作文。
沈从文先生说:“佩弦先生人如其文,可爱可敬处即在凡事平易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合,在做人方面比做文章还重要。”的确,沈从文先生的认知很符合这本书中我所看的的朱先生的形象和秉性。
我想,要是在学生时期遇上这么一个语文或作文老师,我的作文是不是可以写的更好一点呢!散文的写作更多的在乎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走近生活,走进生活,经过用心感受,聚集一个中心的精气神,辅以词句加以修饰,一篇散文即成。
朱先生肯定是看不到我们现在写就的作品,但他留下了方法论供我们参考,当然也是很实用地。身为新疆人的我,觉得新疆有着不一样的独特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可看可写的东西太多了,我最喜欢的新疆作家有刘亮程和李娟。
李娟属于同龄人,在她笔下的阿勒泰有着让人身临其境的魔力,当然更加吸引着我亲赴阿勒泰的每一个角落去感受。我想,这就是散文的魅力吧!就如读朱先生的《荷塘月色》仿佛让人置身江南,读《背影》让我想到了逝去多年的慈父。
此书中有两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鲁迅是白话文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在中国文坛上占据着绝对高峰,他的文学思想影响着一代人,至今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朱自清先生跟鲁迅是同时代人,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肯定有所不同,求同存异,才是发展之正道。
看封底郁达夫先生对朱先生的评价:“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就算他。”郁达夫这样的散文家对朱先生都有着如此高的评价,我们更应该多读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跟着他一起感悟生活!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十二篇
对于多数人而言,知道朱自清先生应该是学生时代课本里的那几篇文章,部分篇幅写着背诵。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字的背诵,让我们在作文中有了模仿,可以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去完成一片质量过得去的文章。学生时代是培养人生观的重要时间,其思想在这段时间内会有些重大的转变,阅读是影响思想的一种方式,也为其今后的思维方式奠定基础。我们通常在阅读过以前好的文章是会有不同的收获,作者的语言优美,层次分明,中心内容明确,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榜样,而似乎每一个人在学生时代阅读过的书籍让其拥有更多的词汇储备量,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便也通过文字来表达,或是对景色的欣赏,或是对时事的针砭时弊,总要用文字来表达出来,而如何有效的,引起他人共鸣的文字则是最为重要的。 写作,是多数人学生时期的必修课,从依葫芦画瓢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大部分人是从毕业后便不再写字,只有个别的少数人还在坚持着写,而这其中出类拔萃的人却少之又少。然而,学习写作并不一定要求我们成为那一小部分出类拔萃的人,更多的是让大部分人有着完整的语言表达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话说清楚。文学大师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一生中创作过很多优秀的作品,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关于写作朱自清也谈论过很多次。在《写作杂谈》中,让我们跟着大师写文章吧。 朱自清人为写作有四个步骤: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在写作的过程中,所碰见的问题,包括文脉,标点符号,文炳类例,词汇等,都做了详细的解析,这可能是因为朱自清自身是一名国文教师的原因,见不得文章中的基本错误。怎样写好文章,最初级的就是多阅读,这或许是老生常谈,却是最基本的方式。关于阅读什么书,怎样去阅读,朱自清也在书中为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忽然想起网络上大家调侃的一个对话,初中时阅读四大名著,外国文学,高中时青春疼痛文学,大学时霸道总裁爱上我。虽然是调侃,却也是大多数人的日常。似乎在某一段时间,我们用尽了所有力气去阅读,知识的储备量也最为丰富,然后便止步不前了。 关于写作,朱自清有很多话要说,而这些话如今成书供我们学习,什么是文学,如何写作,在这些杂谈中我们可知朱自清对其的认知,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方向。写作不是某一段时间的兴趣,更是人们一生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把话说清楚,完整且明确的表达会让人们产生共鸣。写作是一生的事,读书易上瘾,写作也是如此。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十三篇
语文的改革,让阅文与作文的比重增大,特别是作文占了语文的半壁江山,写好作文就变得非常重要。
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就是一本关于写作文的指导书。
这本书《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的作者是我们熟悉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根据朱自清先生多篇文章编辑而成的。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实际指导意义仍是非常大的。
对于写作文而言,写作文的时候,首先要列出详细的大纲。其次,要注意作文中每一个词的使用。然后,作文中的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
在《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文中,朱自清先生摘抄了部分学生的作文句或段,进行了点评。从中不难看出,朱自清先生对于每一个词的使用都非常严谨。
比如“我降生民国初年”这其中的降生,对于伟大人物或是有身份的人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对自己却不能使用。这属于对词义不清楚导致的。
比如“后来又到蒙馆去请求再展期五天”这其中是不见主语。不将主语写出,就不大清楚了。
由此引出,省略主语,或是动词,或是其他都是不可以的。不能自己觉得表达得够清楚了就省略掉,对待作文的要求是一定是更清楚些。
在文中,朱自清先生指出作文中的标点符号,必须要懂得什么时候使用逗号,什么时候使用分号,唯有懂得这些标点符号的意义,才能在使用的时候不用错。
在文中,朱自清先生指出,应该增大阅读量。无论是报纸或是课外书,都可以从中得以学习。
比如从报纸上看到谨慎亲切的文字,比如从查斯特罗的《日常心理漫谈》中的经济,清楚又有趣,《爱的教育》有议论和说明,冯友兰的《新世训》有指示生活的方法,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书信和讨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
在《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中,朱自清先生指出古典作品,如四大名著应该读,文言文以唐宋以来的作品,近代作品推荐了一些。如《呐喊》《春蚕》《父与子》《罗亭》等等。同时还有理论书,如《艺术论》《浪漫的与古典的》《世界文学史话》等等。
我们熟悉朱自清先生,多半是从语文课本上的《背影》《荷塘月色》等课文中。我们读了他的散文,觉得散文中充满了质朴的情感,带着唯美的色彩。其实朱自清先生也是一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当阅读量上来了,吸收的词汇也多了,看过的好文也多了,把《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的注意事项记好,严格按照写大纲,注意逻辑,注意标点,多读多写多练,终会把作文写好。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十四篇
“我的写作的经验有两点也许可以奉献给青年的写作者。一是不放松文字,注意到每一词句,我觉得无论大小都该从这里入手。控制文字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本领。二是不一定创作,写作的青年能够创作固然很好,不能创作便该赶紧另找出路。现在已经能够看到的最大的出路便是新闻的写作。”
小时候也做过文学梦,非常希望自己可以有些文字留在这个世间,最近也试着写一些小的文章,但发现要把文章写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关于好的文章,我们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朱自清。在他为数不多的文章中,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都是我们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背诵的存在。《背影》把父亲的形象刻画的如此细腻,在这一千多字的文章中,父亲的的清晰而精准,那平凡而伟大的亲情,溢于文章之外。而像《春》和《匆匆》这样有着诗意语言的散文,更是让人过目不忘。朱自清把现代汉语运用得淋漓尽致,如果我们也能有朱自清一样对语言的把控能力,那文章水平一定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
朱自清有什么写作秘诀呢?他作为国文教员也写了很多关于写作的文章。他的这些文章,散落在各处,出版界也是知道关于写作训练的文章一定有着大量的读者需要去了解,特别是朱自清这样有着极高地位的文学大家,编辑把朱自清的所有关于写作的文章编撰成册,成了《跟大师》系列图书的其中一本《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
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只有通过不断阅读的积累,才能让文章的内容言之有物。而好的文章也需要对写作功底进行不断淬炼打磨。阅读和写作就是一篇好的文章的两大支柱。因此,朱自清的关于写作的文章也就包括了写作和阅读两部分。因为这本书是编纂成册,而且标题为《写作杂谈》,内容就不是系统性教学指南。但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还可是可以领略朱自清关于写作的真谛。
关于写作部分,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要写。就像朱自清所说的,哪怕没有创造性,可以进行新闻的写作。比如就像我这样写对于阅读的反思,也是对写作的一种训练。当我们把一篇所谓的文章,落在纸纸上,我们也就有了提高的范本。写作首先是从修改开始的。从每一个词,到句子,到段落,到立意,到整篇文章的“文脉”,不断地进行修改,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总结,慢慢的就可以锤炼出一篇好的文章。
朱自清在他的这本《写作杂谈》中,从方方面面指导我们把一篇文章变得更好。词语的使用是一篇文章的基本,关于词汇朱自清给我们举了大量的例证,特别是我们在写作时,会经常碰到想当然的使用词汇,经常使用错误而不自知。这就要我们掌握大量的词汇并真正的明白他们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我们需要经常反思文章所用词语的准确性。
写作还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明显能感觉到如果标点使用错误就会造成文章理解的障碍,这种细小的问题在朱自清的文章中也特别指出。 通过不断的写作,不断的训练,可以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程度,形成整个文脉,文章就是在这种自然而然,流畅的思路中形成。这也是整个文章语感形成的过程,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真的可以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地。
前面提到,文章的另一条支柱就是阅读。朱自清也在这本《写作杂谈》中,也写了大量关于阅读的文章,甚至还需要我们对好的文章进行诵读。只有在不断的阅读之中,我们才能了解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才能知道,怎样把我们的文章变成更好文章。学会欣赏也是写作的起码要求。
朱自清给我们指明了门路,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还需要们持续不断、锲而不舍的努力。
跟大师写文章:写作杂谈读后感第十五篇
朱自清的很多散文都被编入了语文课本,譬如《背影》、《荷塘月色》等,当时的印象,只觉得作者写的很美,很动情,树立了一个深情温存的作者形象。后来并没有看过他的别的作品,因此朱自清是怎样一个人,脑中一直都还是原来的印象。如今读了这本《写作杂谈》,我想朱自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书匠。
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写作杂谈、语文杂谈、雅俗共赏。写作杂谈和语文杂谈都主要讲述中学生如何学习语文,雅俗共赏主要谈什么是文学。
这本书里文章都是以前作者发表在报纸上的,因此确实是作者所写的,但其中的内容都是以中学生或说学生为对象的,这可能与作者曾是教师的职业有关。他告诉中学生如何改文病、如何诵读、现如今中学生的国文水平、中学生与文艺的关系等等,先生循循善诱,耐心教导,确可谓用心良苦,而且也可以看出先生自己也乐在其中,可见他对自己职业是真真的喜爱。不过对于我来说,倒是收获不大,挑两点印象最深的说一下。
看的出朱自清很崇尚鲁迅先生,在书中,他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做过解析,也对鲁迅先生的文学态度做过解读。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他(鲁迅)说做完一篇小说总要默读两遍,有拗口的地方,就或加或改,到读得顺口为止。但是翻译却宁可忠实而不顺;这种不顺他相信只是暂时的,习惯了就会觉得顺了。若是真不顺,那会被自然淘汰掉的。他可是反对凭空生造;写作时如遇到没有相宜的白话可用的地方,他宁可用古语就是文言,决不生造,决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 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的一个方法,那就是边写边读,顺口的文章自然更好;也告诉我们写作的一个态度,那就是不可凭空生造,不懂就问,就查,不能胡来;第三个告诉我们的,就是如果做翻译工作,那么宁可忠实原文而不顺,这是翻译的端正态度。
在这本书里,朱自清也讲到文学的意义与地位,文学具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而且文学是独立的,“文以载道”这种说法就是将文学放到了一个附属的空壳地位。这些观念跟老舍所讲的很接近,但没有老舍讲的美,讲的细致,讲的自由随意,所以说朱自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实的教书匠啊。
这本书所给人的感觉是刻板的,书面化的,不自由的,没有一点朱自清散文中柔和温情的氛围了,所以我觉得根本就没有把朱自清先生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恕我一个后生多嘴,朱自清先生所想要达到的效果乃是让学生规范的作文,要条理清晰,符合规则,对于我们这些不是学生,只是出于爱好的人,实在是太不自由了,也没有太多参考性,也许看看先生的散文和诗倒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