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家》是一本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幸福的书,作者以儿时的回忆为线索,通过对文学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受,表达了对家庭、友谊、自然和人性的理解和感悟。阅读这本书,能够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文学之家》读后感(一)
之前看过一本讲作家和他们的住宅的书,但读过这本书发现,还是不一样的。这其实是借由“房子”讲“文学”。建筑介绍的不多,只是引子,更多的那些作家和其代表作,选取了从1774年到2007年的200多年间的二十幢房子,二十个作家,二十部作品。
阅读面太窄,有些作品熟悉,但大部分作品并不熟悉。这本书说是文学介绍,但其实还是要对作品有一定了解才能理解的,所以读起来多少有些轻困难。
但读的时候还会陷入到各种情绪中,去激励,感动自己,知道自己有了更多的阅读目标
不说了,看书去了。
《文学之家》读后感(二)
文学之家又或者叫小说之家,是作者通过筛选的20座出现在经典文学中的房子(城堡),对心中影响重大的文学作品及作品作者的回顾。以文学作品中以家为背景,一方面梳理了作品内容的梗概,一方面对作者生平的成长或是经历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以作品中的house的视角串联起作者和他们的作品。
从1764年奥特兰多城堡,到1814年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及司各特两个城堡,1847年的呼啸山庄到1851的七个尖角顶宅邸,1852英国的荒凉山庄到美国汤姆叔叔的小屋,1887年的贝克街221号到1896的波因顿庄园,1906的罗宾山庄到1901年的霍华德庄园,1925年的西卵盖茨比之家到1928的诺尔顿庄园,1932年的吉本斯农庄到1938年的曼陀丽秘密之宅,1945年的布賴兹赫德庄园到1948年的巫师塔楼,1947年的歌门鬼城到1954的托尔金袋底洞再到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存在于这些房子的作品无疑都开创了文学上的一个时代。
我的文学之旅不算太长,上述的作品大部门没有完整的的通读过。《文学之家》这本书无疑是从作品中的house这个视角,在我对文学作品的探寻之旅上,点燃了一盏微明的灯,可以让我们再以后的阅读当中,注意这些有可能被我们跳读或者略读的有趣的环境部分。
也像书中所说,以前的人很喜欢代表自己个性的房子,很多房子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建,书中的很多house 都是以自己生活中的原型城堡或是住所为原型,现实和作品中的house都是个人的一种延伸。直到黑石一雄《长日将尽》开始,城堡或者这种有特色的庄园已经在文学作品中开始没落,被资本作为投资或者是富人炫耀的资产。
反观现在我们95%以上的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格子间的人,我们开始相信开发商宣传的所谓城市天际线视野,错过了闲坐枝繁叶茂大树下的光阴斑驳,失声于夜间蛰伏于青草露珠下的虫鸣蝉喃,遗忘了春雨秋雨轻打枝叶的淅淅沥沥,house 似乎在当下是斩断了我们的延展性,仅仅成为我们寻求庇护的壳,而我们不再醉心于自然的谱曲,却斗争于认为导致我们失眠的邻里凌晨制造的噪音。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好像在作品中已经无可赘写,因为从外观到内部都干篇一律。
《文学之家》读后感(三)
最近几乎每天晚上的睡前仪式就是读一章《文学之家》,篇幅不长不短,读起来很轻松,作者文笔流畅,阅读体验非常棒。重温大师经典的同时也着实种草了不少作品,想看书里写的恐怖小说,想把贝克街的故事全都看完。也有想把之前读过的《奥兰多》再翻出来重新看看的冲动,当时完全不知道它寄托了伍尔夫这么多情感。
房子和人类共存,有的房子只是个房子,而有的房子是家,是情感的寄托。人在房子里待的时间久了,房子里的物件会日积月累的吸收人的感情。所以同样的宅子让不同的人来住会有完全不同的变化。某某庄园是英国古典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场景。历史悠久,格局复杂,有无数房间,有很多被擦拭的锃光瓦亮的银制餐具。这样的庄园里大多有着固执的长辈,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年轻人。有田产无数的贵族,也有为了生存苟且的底层人。于是传统和变革会产生碰撞,穷人和夫人会产生价值观会产生冲突。再加上男男女女的感情纠纷,以及复杂的遗产继承,一个典型的古典小说就产生了。奥斯汀笔下的Emma,曼斯菲尔德,傲慢与偏见,以各种某某庄园命名的小说都可以按照这个套路总结。奇妙之处在于,这些固定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每个都能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情感冲击。
拿到书我最先读的是霍格沃兹,作者把厚厚七大本的故事用一两页纸概括讲出来真不容易。没读过原著的人可能很难产生共情。一个完全虚拟的城堡,但被JK罗琳描绘的栩栩如生,我怀疑她在创作的时候提前画好了地图,不但整体格局很真实,里面的无数细节都让人印象深刻。虚拟的城堡比现实的庄园更难塑造,因为后者有实际参考,而前者是完全存在于魔法世界的,整个世界观都是新鲜的。罗琳要让霍格沃兹有血有肉的同时也能自圆其说,难度很大。
贝克街221号是这里面我唯一去过的地方。读的时候我仔细盯着地图回忆当时去过时看到的场景。暖烘烘的火炉,挂在墙上的贝雷帽,稍微有些拥挤的布局,当然还有门口超级无敌帅气的和游客合影的帅哥。柯南道尔创作的时候选择这里一方面是地段合适,靠近火车站,干净整洁但又不太高端。他可能想不到在这么多年后,这里已经成了伦敦的一个著名景点。
庄园古堡不但是故事的发生背景,它也是有血有肉的,读者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主人给房子带来不同的变化。作者把这个复杂的象征物拆解的平易近人。二十个庄园,各有不同。作者深入浅出,简单介绍小说内容后还会联系作者创作时期的故事,让读者知道这些庄园对作者本身意味着什么。对于有些我没读过的故事,产生的共情感较弱,但也让我产生找来读一读的冲动,能被作者选中的作品,一定都是精挑细选值得花时间阅读的经典。
《文学之家》读后感(四)
在网吧写的………………回学校没带电脑,只能在网吧愤愤不平敲字——我想打游戏!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多少还算有些亲切——一方面是海峡文艺出版社前面那个明晃晃的福州太过熟悉,同时手边也还放着同一个出版社出的一套网络文学研究的丛书,另一方面是因为之前也陆陆续续读了一点类似的书籍:《人类砍头小史》《伦敦文学地图》……这些在中国的文学语境当中不太会出现的视角和观察点,其实提供了不少理解文学、或者说叫复原文学现场的新思路。
先说“史”的部分吧。作者自己在正文之前的序言中就已经很明确讲了自己的写作方式:对小说原文的引用和第一手材料(小说作者的书信、自传、回忆录等可靠材料)为主,而尽可能少的去引用各路学者的理论分析和学术化规范——这明显带有了预先且明确的史料筛选属性。以小说中的“家”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对建筑的解读来观照整个文本,寻找其他细节的内在的联系,某种意义上从“史”的角度,看已经算是比较典型的微观史学风格。
因此,沿着这个思路,这种写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金斯伯格那本著名的《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当然,《文学之家》并不能算纯粹意义上的微观史学,除了核心的文学的那部分,全书涵盖的二十个典型建筑之间也没有构成逻辑上的联系,微弱的时间上的前后关系也不足以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关涉历史的宏观视角。落实在具体行文之中,作者经常从小说文本中抽取出一个建筑,寻找其与现实的对应,从而在现实生活和文学虚构的两个角度同时来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加以分析和解读。但这种分析解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小说第一文本的有限范围之内,还没有太找到合适的发力点向纵深拓展。换言之,用“史学”来定义《文学之家》并不完全合适,因为其根本落脚点还是在文学上。
回到“文学”的立场上,《文学之家》一下子就呈现出了另一种面貌:一种小个子女生式的自如和灵活。“文学地理学”的框架足够大却也太过高冷,这里的建筑却鲜活生动。不仅是作家笔下的文本和现实中的建筑寻求着某种精细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肉体对应,作家自己的面目通过文本和现实建筑中的生活进行着灵魂的对比和互渗。从《奥特兰多城堡》开始的神秘,到《哈利波特》中霍格沃兹的神奇,形成了近乎圆满的休止,中间包含着柯南道尔贝克街221B的逻辑高度,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种族命题,司各特对民族之间百年纷争的探讨,艾米丽勃朗特对内在爱情的谜语暗示…………这是属于英国文学的独特风景。
手边还放着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一套徐则臣。当然,这里不过多展开他的文学书写,而是从书后附加的访谈找一个点:对“出租屋”的反复提及。
相比起《文学之家》中的“建筑”——作者如此称呼,但其实按当下的眼光来看,那种奢华的建筑已经脱离了“家”的范畴——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空间,中国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似乎越来越少在文本中建构出一个有着丰富细节的建筑。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看,如果说前者是在“家”的框架下探讨“建筑”,后者则似乎更多只是草率地将某个“建筑”称之为“家”。毕飞宇禁足在南京面向城墙开窗的小居室也好,彭剑斌蜗居在深圳阴湿闷热的城中村也罢,或者徐则臣直接将一整个小说集的故事背景都设置在出租屋,现代人的某种困境在各路作家的笔下隐隐浮现。
这并不是想做出某种道德判断或指责,而是说或许这可能就是古典和现代的某种分野。正如同作者所引用的J.K.罗琳的自述“让孩子们在某个地方一起过夜对剧情至关重要…………霍格沃兹必须是一所寄宿学校。…………在小说中,寄宿学校取代了家庭。”家表现出了文学叙事上的自我局限。作为名词的“家”既可以指作为家庭居住地点的建筑,也可以仅仅指被我们彼此确认为家庭成员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之家》或许还可以有着更多的现实的解读角度——在“文学”和“史”之后。
《文学之家》读后感(五)
读小说时,你有没有注意过书中的建筑,比如汤姆叔叔的小屋、荒凉山庄、呼啸山庄、曼斯菲尔德庄园、诺尔庄园,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建筑在书本中的意义?你一定也没有想过它们是否有原型吧!
有人关注到了文学作品中的那些传奇建筑,她就是英国作家克里斯蒂娜·哈迪曼特,2018年,哈迪曼特以72岁高龄出版《文学之家》。在这部书中,作者精选了200年来经典文学作品中的20栋房屋,借助建筑解读作品,分析建筑的原型与作家创作的灵感,独特的写作视角,给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文学作品的方式,着实有趣
一栋建筑可以很好的反映主人公的性格,如果是小说中的建筑,那么它必然与主人公的性格与命运息息相关,更能反映出作家想要表达的主题。
奥斯丁作品中的房屋特色鲜明,总能反映出居住者的个性,《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参观彭伯利庄园后,对达西大为改观;《艾玛》中,艾玛·伍德豪通过唐维尔庄园确信了奈特利先生高贵的品格。《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曼斯菲尔德庄园金絮其外,败絮其中,范尼虽然住进去却并不开心,成年的范尼在历经波折后与埃德蒙相爱,最终住进曼斯菲尔德庄园附近的牧师住宅里。
简·奥斯丁创作《曼斯菲尔德庄园》,似乎与塞缪尔·理查逊《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中女主人公所在地北安普顿郡有关,相传那是曼斯菲尔德庄园所在地。但作者更认为通过《曼斯菲尔德庄园》可以看到奥斯丁家族一连串的命运变迁,还可以看到正确的子女教育问题。作者为本章内容取名《迷惘之屋》,细细品味颇有意思,范尼从曼斯菲尔德庄园到牧师住宅,似乎也意味着范尼从迷惘到清醒。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构建了一处宏伟的建筑,“它惊人的造作,不像个家”,就连盖茨比跟他也有隔阂,这栋建筑其实就是个工具,只是为了能够赢得挚爱黛西·费伊的注意,希望得到她的仰慕。一切宛如梦幻般,一切都不那么真实,不像家的豪宅终究是迎接不来它的女主人。通过这一栋建筑,我们似乎就可以看到这个故事注定是悲剧,而盖茨比的性格又何尝不是如同这栋建筑般充满梦幻,不切实际。
伟大文学作品也许就是如此,每一个细节都不是多余,何况主人公居住的住所?即使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也能从一个人的住所看出这个人的性格、习惯和能力等等。伟大的作家们,总是会在生活中寻找到写作的灵感,那些非同寻常的建筑,似乎也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
除此之外,《文学之家》提到20栋建筑,涉及到20位作家,这其中不乏我们读过的作品,也有一些并没有读过的作品。读完这本书,我已经被种草了很多部作品,期待有机会可以阅读。所以,这也是一本种草机,不知道你会被种草什么书呢?
《文学之家》读后感(六)
《指环王》的粉丝一定注意到了,剧版《指环王》正式定档今年9月。
剧版《指环王》精灵王剧照
前两天官方发布的剧照着实引来一番吐槽,精灵王“璀璨之星”吉尔加拉德……满怀心事登场。大批读者、观众也不禁满面愁容。
管他什么迷雾山脉、精灵之都,还不如在袋底洞里躺着。
事实上,在托尔金笔下,霍比特人比尔博也确实是这么想的,一边身体往前,一边心里摆烂。
“我干吗要跟人家来蹚飞贼什么的浑水!真希望我这会儿是在自己美妙的洞府家中,坐在壁炉旁边,听着水壶咕嘟咕嘟烧水的声音!”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魔戒》和《霍比特人》的故事中,波澜壮阔的史诗冒险,总是和霍比特洞府里的生活交替出现。一边是恶龙、精灵、食人妖,一边是丰盛的饭菜、热腾腾的澡盆和舒适的床铺。
在这么一个高潮迭起、大军交战的故事中,如此强调家的舒适很不寻常。
在托尔金手绘的画作中,霍比屯是个秩序井然的小世界,有着绿色圆形大门的袋底洞,是比尔博和弗罗多的家,也是《霍比特人》《魔戒》故事中至关重要的起点和终点。
托尔金为何要在激战的冒险故事中塑造英式田园风光的夏尔和藏在地下的袋底洞,这些地点的灵感源自哪里,与托尔金的生活有何关联?
英国作家克里斯蒂娜·哈迪曼特一生都痴迷于研究这些问题。这位剑桥大学毕业的学者,始终致力于探索文学作品与地理及日常生活场景间的联系。
英国作家克里斯蒂娜·哈迪曼特
在她眼中,不仅是霍比特人的袋底洞,无数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房屋都具有迷人的魅力,它们作为故事发生地出现,构成主人公的生活背景,同时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以种种细节填充了作品的饱满程度。
72岁时,哈迪曼特出版《文学之家》,集中展现了过去30年间对文学地理学的研究。
深度剖析独具特色的传奇建筑,展现经典作品跨越时空的迷人魅力
《文学之家》详解了20栋被经典小说创造的传奇建筑,从1764年哥特小说中的恐怖古堡,到2017年J.K.罗琳笔下的霍格沃茨学院,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走进狄更斯、菲茨杰拉德、伍尔夫等文学大师的笔下世界,了解了很多容易被忽略的幕后故事。
比如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盖茨比豪宅——
大理石游泳池、十几公顷的花园和草坪,甚至房间里的马桶都是纯金打造的。即便如此,这个宏大的幻梦,也只是盖茨比掩盖内心巨大孤独的躯壳。他希望得到黛西的注意。
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有自己生活的影子。塑造黛西的灵感来自菲茨杰拉德的初恋情人,最后女方的父亲用了一句后来出现在作品中的话喝退了菲茨杰拉德——“穷小子不该妄想娶富家女”。
再比如福尔摩斯的单身汉之家——
烟草藏在一只波斯拖鞋里,角落里的牌桌上放着化验设备,挂图、提琴盒、烟斗架,所有东西摆放严格。在柯南·道尔笔下,无处不散发着单身汉气质的房间,带有属于维多利亚时代男士俱乐部的逃避主义气息,也体现了男性对个人空间的无限向往。
《文学之家》内文插图,贝克街221号房间布局
“二战”期间,不知是出于巧合还是某位间谍的幽默感,特别行动处把办公地点设在了贝克街。整个英国都对福尔摩斯的寓所如此痴迷,甚至还在国家建筑协会的高层细致还原了贝克街221号。
袋底洞——故事的起点与终点
回到最开始的袋底洞,这个温馨舒适的居所,部分源自托尔金的童年经历。他的父亲在他四岁时去世,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搬进了萨利洞的一栋简陋住宅。
在托尔金看来,在萨利洞生活的四年“大概是我一生中最漫长,对我影响最深远的时光”,那里的乡野宛如“一片失落的天堂”。
曾经参加过“一战”的托尔金本人并不喜欢上路冒险,他说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霍比特人,喜欢花园、树木、农田,爱吃蘑菇,喜欢晚睡晚起,不爱出门旅行。
对于经历过动荡生活的托尔金来说,安稳的心灵家园极其重要,在他笔下,霍比特人有勇气面对挑战,也是因为在他们身后,有温暖的袋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