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是一本科普读物,作者通过讲述科学领域中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实验,引导读者探究科学的奥秘。本书不仅让读者了解科学知识,更能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科学,探索科学,甚至成为科学家。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读后感(篇一)
西蒙自己的书非常真诚,记录下五十多年工作与生活中的关键事件和所思所想,本应该是思维严谨妙笔生花,可翻译的很多句子都读不通,更不用说对大师精湛思维的表达,在蹩脚的翻译中我还能读出大师内心活动的幽默和严肃并行的两种态度,但能找个语言功底强些的人翻译吗?想到这还是觉得该自己努力把英文习好…想起西蒙最大的爱好包括学习外语,而且不加时间限制,所以自己也该参考大师的行为指导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读后感(篇二)
人生在于体验, 不在于总结和提炼。 ——赫伯特·西蒙 这个世界上, 总有一些才华、精力和成就令人望尘莫及的天纵之才, 这本书的主角赫伯特·西蒙就是其中之一。 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天才之一” 涉猎广博且精深。 1975年与弟子艾伦共同获得图灵奖(计算机科学), 1978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计量经济学), 同时也荣获了心理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科等大奖。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 一辈子能有一项成就已经堪称大师了。 而西蒙先生却是横跨多个学科, 真是天才学霸中的战斗机呀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读后感(篇三)
1.平铺直述,内容比较饱满,点到即止却意味深长
2.选择指南一章让人陈赞
3.翻译很影响阅读
没有所有章节都看完,这本书有一定门槛,作者写书重点对象明显不是针对所有人
摘:
”人生哲学”这个词听起来过于严肃。我们必须明白它的两种含义:首先,人生哲学能够阐述你在人世间乃至宇宙存在的理由;其次,你的人生哲学应该是你对宇宙的描述,核心是包括你对人类情况的描述。 「这个宇宙机器是有规律的,但我看不到其中有任何目的。从这个角度,我依然是我在的这个世纪的生物,就像逻辑实证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一样,需要设定自己的目标,因为我看不见任何外在的施主已经将这些提供给我。这个世界无边无际、美丽奇妙,但又让人敬畏,唯独不具备人格。它对我不要求什么,也不让我要求从它那里得到什么。这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分享房屋、床铺的“关系”」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读后感(篇四)
1.平铺直述,内容比较饱满,点到即止却意味深长
2.选择指南一章让人陈赞
3.翻译很影响阅读
没有所有章节都看完,这本书有一定门槛,作者写书重点对象明显不是针对所有人
摘:
”人生哲学”这个词听起来过于严肃。我们必须明白它的两种含义:首先,人生哲学能够阐述你在人世间乃至宇宙存在的理由;其次,你的人生哲学应该是你对宇宙的描述,核心是包括你对人类情况的描述。 「这个宇宙机器是有规律的,但我看不到其中有任何目的。从这个角度,我依然是我在的这个世纪的生物,就像逻辑实证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一样,需要设定自己的目标,因为我看不见任何外在的施主已经将这些提供给我。这个世界无边无际、美丽奇妙,但又让人敬畏,唯独不具备人格。它对我不要求什么,也不让我要求从它那里得到什么。这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分享房屋、床铺的“关系”」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读后感(篇五)
赫伯特·西蒙拥有一切学术工作者羡慕的头衔,诺奖得主,图灵奖得主,亲手缔造了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
传奇的履历以至让人望而却步,似乎天才的人生离我们太过遥远。就像我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谢尔顿的生活方式。
但在这本传记中,我们得以窥见他普通的天才人生,在大量学术科普之中。是的,这本传记我觉得有一部分科普读物的色彩。跟随着西蒙的视角从政治科学到认知心理学到人工智能,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科学历程和科学思想,还有他着迷的迷宫。无疑,这部分阅读起来是有门槛且晦涩的。
但我们却不难看到一个学术工作者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发展自身理论的过程。而不是停留在自己当年的理论成就上缝缝补补,坐吃山空。而并非是载着自己遗骸的驴子供人展览。这便是我们普通人也能做到的部分。
我们承认智力上会存在差距,就像承认有的人1米63,有的人1米83。但我们也要看到多少人在前进路上停下了脚步。我们拿着并非属于我们的剧本,登上并非我们选择的舞台,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甚至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职业,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演好自己的角色。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读后感(篇六)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是作者亲力而为的一本传记,很有他个人风格,写得很详实且充满真情实感。前半部分讲述他的成长和求学经历,后半部分讲述他作为教育管理者(主要是协助创办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治学与科研(管理、认知心理、人工智能)经历,包括一些担任公职的情况。其中穿插了他的个人生活和情感故事,还包括他回顾获得诺贝尔奖过程和几次旅游,特别是几次中国旅游和学术交流给他留下很深印象。书中他也谈到了对于大学学术研究的看法,以及对通识教育的推崇,还包括他对国家科研方向的一些看法。虽然是政治专业科班出身,但西蒙很少谈到对政治的看法,或许是对早年的政治审查(亲共)心有余悸,又或者是犹太人的身份让其三缄其口。由于天生对学术的热爱,他对过多行政事务可能造成的干扰也是有所防备,因此始终没有成为校长,也很少过问行政管理工作,虽然他有一本管理领域的名著《管理行为》至今被我们奉为圭臬。西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折射出了美国这几十年来的变化,同时也勾画出了学科变迁的轮廓。
在全书后记部分,赫伯特·西蒙讲述了他的方法论,这一理念层面的阐述作为全书的结尾确实有画龙点睛作用。赫伯特·西蒙属于罕见的通才式的人物,他通晓多国语言,精通音乐、绘画、国际象棋,并且在管理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都取得极大成就,做出许多突破性贡献。西蒙是少有能同时获得图灵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在心理学领域也有崇高地位。可以说,他的博学和跨界给予了他丰富视野,促使他能够突破学科边界,得出许多创见。西蒙称自己在学术“迷宫”中遨游,时而能撞见一些惊喜,但用现在的话来说,西蒙是非常有”问题意识“,他总能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他学术洞见力是让人惊讶的。另外,也可以说西蒙的”迷宫“有那么一个终极“出口“是他始终不遗余力,穷尽心力去探索的。他付诸四十年心血在这个方向上,即研究人类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行政管理学、认知心理学还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都可以用”人类解决问题能力“这一命题一以贯之。
从20多岁撰写第一本专著时,西蒙就已经得出了他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一项理论贡献:他称为“满意”理论,也即他早就发现了人是有限理性的,在时间紧迫、信息有限情况下,会通过种种启发式来做出决策,而并非将一切统统计算清楚。他早就认清了“理性人”假设,根本就是经济学家幻想出来的,而并非现实,并且在学术生涯中不断和古典经济学家们进行激辩。时至今日,西蒙这些理论早就成为了行为经济学的根基,而行为经济学也屡次斩获诺奖,获得了和主流经济学平起平坐地位。说到人工智能,西蒙是“自上而下”,符号学派的开创者,在1960年代曾代表人工智能主流发展方向,但由于技术上种种限制(或者说方向性错误),却造成了人工智能的寒冬。直到最近“自下而上”的神经网络学派出现,才使得人工智能又得到了爆炸性发展。但是我们不能苛责西蒙的路线性错误,在当时当日的计算机条件下,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已属不易。人工智能“自下而上”亦有其局限,其只能解决单一问题,而西蒙当时“自上而下”思路是想要解决更通用的问题。西蒙的那些思想成果或许会成为未来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的“灯塔”,让人工智能最终变为通用人工智能。
沿着“满意”这条思路,西蒙将人类解决问题方式变为了计算机程序,变为了认知心理学模型,做出了一个个重要理论贡献,而最重要的是,他还将“满意”理论变为了他的人生哲学。正是因为早就放弃了“完美”的幻想,他才能将自己生活安排得精彩纷呈,才能在如此多学术领域开花结果。苏格拉底说自己是无知的,同时他也告诉我们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西蒙也带着同样的谦逊,说自己是有限理性的,并且他用书中一段段人生经历分明在告诉我们思考的价值。同时,也是对人类思考的好奇将西蒙的”迷宫“照亮,让他的生命与众不同。西蒙在全书最末不忘告诉我们,他能做出如此多成就,最大秘诀就是结交尽可能多学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不断在为他贡献智慧,书中他也屡次表达了对他那些伙伴的敬意。学术越来越讲究团队合作,用有一个顶级的”朋友圈“至为关键。一个人的思考总是有限的,而人类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璀璨的文明,正因为有一大批如西蒙这般孜孜不倦探索”迷宫“的大师们,而他们留下的文字将激励后继者沿着他们的道路,继续前行,推进人类对于自身,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读后感(篇七)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可能很多人对他并不是很了解,我也是在两年前的某个偶然的地方看到他,当时看到的还是他的中文名司马贺,通过网络搜索,才了解到这个人。后来阅读一些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相关书籍,才发现那些书籍中多次提到他。翻开他的履历,简直逆天。
他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和图灵奖的人,他的研究涉及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多个学科,并且在他研究的每个学科中都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这本书是他写的自传,主要讲述了他自己的整个研究生涯的大部分工作,当中夹杂了一些他个人生活的描述。
西蒙极具天赋,这点他自己也不否认,他在书中说道,他在进入小学时,就发现自己比身边的同学更具天赋。这从他后面的研究工作也可见一斑。
22岁时,西蒙在没有任何城市管理的经验下,通过组织现有理论,开始撰写《市政管理的技巧》,该书旨在告诉资深的城市管理者如何管理好一座城市,成为培训城市管理者的指定数目。随后在25岁时,在缺乏行政管理经验的情况下写出《行政管理行为》,该书为分析和描述组织现象提供了新的决策的理论框架。书中的两个核心观点:(1)人类智能获得非常有限的理性;(2)作为人类认知局限的一大后果,人类人容易认可子目标。这些都奠定了他管理学大师的地位。
西蒙能够仅仅通过阅读书本就能发掘出前人理论的缺陷,从而构建出新的理论,这种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当然这种能力也与他广泛的阅读和深度的思考有着必然的联系。他写道:
有趣的是,他还总结出了一个旅行定律:
西蒙将他的人生比作是一座迷宫,每一次的人生选择都是迷宫里的一个分岔路口的选择。他写道:
而在书中的最后一张《选择指南》中,西蒙总结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他总是尽力的,利用科学和哲学来理解我们的客观世界,同时避免脱离现实,他说他自己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对事物的追求在于满意,而非最优。
西蒙的天赋,或许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很难从他那里学到什么的感觉。但是从大师的人生历程来看,也在于他的勤奋和对于他的人生哲学的坚持。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读后感(篇八)
“昨天下午,我走出校园,坐8路车去了市中心。所到之处,总会有人盯着我,对着我笑。一路上没出什么问题。然后,我觉得自己得去一趟厕所,想着百货商场里一定有,进去后,用我无可挑剔的中文问厕所在哪里,大家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只好拿出字典,给他们看我想去的地方。两个和气的年轻人带我去了厕所(厕所就是一间房,里面有完全公用的大小便池。还好我不用大号,实在是太脏了。)”
可能是因为它的画面感很强,时代感也很强,看到西蒙发出“太脏了”的感慨时,脑补了他当时的表情,忍不住笑了。今非昔比,这么多年过去,大城市里公厕形象早已焕然一新,在很多新建的大商场,厕所环境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
这是赫伯特.西蒙(司马贺)1980年11月4日的日记中记录的一段中国往事。也许是中国的特殊性,出国旅行时很少记日记的他,难得地写下了当时在天津访问讲学时的一些生活观感。
不过,关于中国旅行的记录在西蒙的传记中只占很小的篇幅。这本传记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对自己一生研究历程的全景展现。作为传记主干内容的个人思想史记录,西蒙梳理回顾了自己对人类理性有限性和以启发式搜索为基础的人工智能计算想法的来龙去脉和时代背景。同时,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有关他个人生活的描述也有不少鲜活的历史印记,比如在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他如何接受忠诚度调查的描写。
原著的英文名是Models of My Life,字面意思是我人生的多种模式。为什么模式用了复数,在引言里他解释说,自己一生中扮演了很多不同的角色,最主要的一种是科学家和教师。即便是作为科学家,从他研究的领域看,他也可被称为政治科学家、组织理论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哲学家。这么多的称谓都适用,可见他的研究涉猎之广泛。
的确,作为20世纪罕见的文艺复兴式科学家,西蒙在经济学、管理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建树,可说是成果斐然。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图灵奖双料得主的光环笼罩下,他显得出众且高不可攀;在自传里,他又显得平易、风趣而博学。他很坦率地说,自己看起来这么多元的跨界研究,其实都指向了“通用问题解决”这个理论圣杯。他说自己一生的研究都在试图揭开人类决策过程的秘密,最终发现自己“无法将探索过的诸多科学迷宫打通成一个迷宫”。
在总结自己的学术活动时,西蒙提炼出两个核心观点:一是人类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理性;二是作为人类认知局限的一大后果,人们很容易认同子目标。为了避免艰涩的学术腔,他还写了一个童话故事《苹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在他和博尔赫斯有关迷宫的谈话一章中引出的(第11章,《没有怪物的迷宫》),也是传记中最迷人的一章。
在谈到模型和故事时,西蒙意识到博尔赫斯迷宫般的叙事结构并非基于事先构建的模型(这是博尔赫斯自己说的,是否真是如此不得而知),而西蒙写的《苹果》却是基于一个预先建构的迷宫模型。故事篇幅不长,但构思精妙、富于哲理,生动展现了包括信息收集、问题形成、解决方案、预测效果、具体选择、效果反馈、自适应调整等阶段的选择决策过程,还指涉了有限理性、满意理论和启发式搜索等西蒙关于决策研究的核心要义。
读完传记,你会发现用故事来表达选择迷宫的叙事策略被西蒙用在了自己的传记书写里。在讲述自己人生历程中的一些关键选择时,他有意识地采用了分析视角,拿自己的个人经历作为实例来说明自己的理论,并由此展开做了一些普遍性的阐释。比如从自己对隐形竞争比较敏感出发,他指出“一个凡事争强好胜的人生活必然艰辛,除非竞争激烈且公平。”
实际上,作为一个不断扩展自己研究边界的杰出科学家,他对有意效仿他做法的后学提出了自己的忠告,“被心理学家看成是一个好的经济学家,被政治科学家看成是一个好的心理学家,是致命的。”当然,这本传记的原著写于上世纪末,在跨界研究不再被视为学术另类的当下,他的忠告也许可以被忽略。
在传记的后记中,他对自己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过程做了详细解释。作为个人方法论的总结,可以说这是传记最精华的一章。如果不是耐心看完整本书的话,很容易就把它忽略。把这么重要的内容放在后记里,我想是西蒙有意为之。你要穿过传记的叙事迷宫,才能获得他在后记里给出的宝贵知识。
作为坚定的实证主义者,西蒙认为整体来看基于人的有限理性的理论在未来是安全的(p453)。不过,他没有预料到(恐怕谁也没有),过去十多年来人工智能获得的惊人进展已经引发了对有限理性理论的质疑。
在大数据支持下的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的有限理性呢?
就像颠覆性创新实验室的科学家指出的那样,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不再需要更多的“如果”和“那么”,也不再需要满意即可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前景。(详见《AI极简经济学》(Prediction Machine)中第十章《驯服复杂性》,阿杰伊.阿格拉沃尔等著)
迷宫里会出现怪物吗?这是个迷人的问题。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读后感(篇九)
我看到的不过是数百万世界中的一个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读后感(篇十)
这是美国赫伯特*西蒙的自传体书籍。作为逻辑思维缜密的科学家,在本书中作者回忆起家族如何移民过来美国,自小的成长环境和工作的学术氛围。
1916年6月15日,作者出生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4岁时的夏天(抑或后来的某个时候),作者和大伙儿一起去摘草莓。其他人没过几分钟就能装满好几桶草莓,但作者的桶却只有几颗草莓。别人如此容易地分辨出草莓和叶子,他却不行。就在这个时候,赫伯特才知道草莓是红色、叶子是绿色的,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是个色盲。
赫伯特父母的婚姻很美满,亚瑟和埃德娜彼此恩爱,家庭和睦。 如果保姆在家里待的时间比较长了(大部分用人都是如此),她就成了家里的一员。作者的母亲非常和蔼又民主,保姆一旦成为家里的一员,家里人觉得就要对其道德操守和未来负责。家里好几个保姆婚姻生活美满,婚后一直同母亲保持书信往来,直到她老人家去世。 赫伯特很内向,常在阅读、玩玩具或者收集邮票(以及日后的甲壳虫)等爱好中自得其乐:在沼泽地里逗留了好几个小时,收集植物和昆虫标本,陶醉在美景中,久久不愿离去。与世隔绝,对赫伯特而言有特别的意义,尤其对成年后的他更是独特的经历。喜欢远离尘嚣,让他更喜爱阅读。
读书这件事情,赫伯特独立自主惯了,很少问及他人的建议。百科全书上有索引,公共图书馆里有卡片目录。舅舅和哥哥留下的书目众多,他自学经济学、心理学、古代历史、分析几何学、代数还有物理。12岁以前,他早已发现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都在一幢离家仅三英里的大楼里。周六的时候,他常常快步往返于那幢楼和家之间(那时候不流行慢跑),早上出去,到了饭点准时回家,吃完饭再去。博物馆举行的每一次展览他都知道,对每个展间的展品也是了若指掌。上了高中后,他获准进入图书馆的科技图书阅览室。 他喜欢体育运动,喜欢和朋友一起玩耍,热心参与各种活动。他还是个很有组织能力的政治家。上文法学校时,放学后碰上好天气,男孩就会去沙地上玩棒球和足球,若是在威斯康星州冬日又冷又暗的黄昏,就会在室内游戏或者滑冰。
高中的辩论赛中,赫伯特喜欢选择不太受人待见的一方,为自由贸易、单方面裁军和单一税等问题辩论。在辩论场上,他很少能碰到对手,因为他思维缜密并且准备充分。在不断辩论的过程中,赫伯特学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你无法依靠逻辑来改变人们的观点。
芝加哥大学通才教育的蓝图和赫伯特心目中培养通识人才的目标恰好一致。
但赫伯特去听本科课程的时候不多。高中接受的高强度训练已足以让他通过大学前两年的考试,结果赫伯特很快就开始旁听高年级和研究生的课程。 学校灵活的学业完成制度,让作者能在1936年即通过三年学习获得了学士学位。
1934年春天,作者重返密尔沃基看到小时候关系亲密的青年组成员(常“自黑”为异教徒)时,立刻对玛丽展开热烈的追求(最后失恋)。
大学时期,在对有关托洛茨基分子、斯大林、托马斯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朋友的争论产生兴趣时,作者对逻辑推理长链中的怀疑让其无法笃信这些主义。所以每一种流派的观点都不会盲从,但其间自己对这些社会思潮有了更多认识,也逐渐明白了其哲学根基。
大二结束时,作者已经通过了所有的概论课程和社会科学与政治科学的大部分高阶课程;阅读涉猎范围很广,尤其是人文学科(甚至在1935年的综合考核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同时,也加强了高中就开始的物理和生物学方面的训练;了解社会学、人类学的基础理论,对心理学有了粗浅认识,经济学和政治科学的涉猎最广泛。因此,作者能把部分大二的时间和大三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上。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院不仅教会了作者如何在各种思潮中前进,还让其深刻意识到:某个领域科学研究和学科社会组织之间协同并进将决定这个领域发展的方向和步法。新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一定要有其土壤和氛围。科学家既是沟通者,也是发现者,有时候也是宣传者。芝加哥学派并不是政治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原因,重要的是它直接推进了这些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政治科学的探索者和先驱者都是芝加哥学派的追随者。
1935年,作者撰写了一篇关于市政府调查的本科课程论文,描述了家乡密尔沃基的政府机构。当时,其的教授杰罗姆·克尔温(Jerome Kerwin)正在研究市政府和学区的关系。他很欣赏作者的论文,顺着这条既定的路,作者于1936年获得了学士学位,之后担任研究生助教,月薪62.50美元,从此不再依靠父母的资助。那个曾跟作者说工资没有发错的政治学系秘书兼研究生的人名叫多萝西娅·派伊(Dorothea Pye),就在同一年的圣诞节,两人结婚了。
作者开始花时间关注里德利的组织—国际城市管理者协会(International City Managers‘Association, ICMA),并于1938年成为该协会的会员。其的职责包括编辑[担任《公共管理》月刊和《市政年鉴》(Municipal Year Book)的助理编辑]、统计(我逐渐承担了年鉴统计工作的责任)以及撰写工作(撰写城市高级管理者培训手册)。 22岁时,作者开始撰写《市政管理的技巧》(The Technique of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这本书旨在告诉资深的城市管理者们如何管理好一座城市。由于作者本人除了前往密尔沃基和威奇托作过短暂的考察且在国际城市管理者协会的工作外,没有行政管理经验,几乎也没有观察过任何组织机构,所以,一开始是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内容的。当然,其任务不是去发明新理论,而是把现有的组织起来。只要英语写作能力不差,成稿交差不算一件难事。 可以通过应用对人类行为的认识来理解组织。在缺乏特定的经验时,隐喻和类比可以填补空白。比如,忠诚和认同的现象是组织运作的核心,这在很多学校里都能看得到,在足球赛中也能体现出来。
繁忙的公务(在伯克利担任行政评估研究室主任的三年期间)在大部分时间都能让作者内向的自己隐藏起来,学会了分派任务,甚至学会如何激励一个工作满意度不高的员工。 罗纳德·谢泼德、肯尼斯·梅(Kenneth May)是数学家兼经济学家格里菲思·伊文思(Griffth Evans)和数学统计学家杰西·内曼(Jerzy Neyman)的博士生。通过和他们接触,作者重新学习了经济学和统计学。作者在加州伯克利分校时,完成了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的政治学博士论文。
1942年,作者和多萝西娅重返芝加哥后,经常探望父母。密尔沃基市离芝加哥只有两个小时车程。1942年,作者父母有了第一个孙女;1944年有了第二个;1946年又有了孙子。
经过没有行政管理事务的四年后,1946年,作者接受了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政治和社会科学系系主任的职务,开始了大约25年系主任和学院院长的工作。 机械计算器和IBM的穿孔卡片机引发了作者的好奇心。赫伯特就开始学习和了解它们;了解狭义相对论,学习微分几何,为研究广义相对论作好准备;在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学行为》(1944)出版后数周就读完了这本巨著;连夜如饥似渴地读完了罗斯·阿什比(W.Ross Ashby)的《大脑的设计》(Design for a Brain,1952)。作者对科学领域内最前沿的活动嗅觉敏锐,全部的选择都是基于对良机的认识和判定。
1948年,美国发现到处都是红色激进分子。从威廉·雷明顿(William Remington)开始,接着还有阿尔杰·希斯(Alger Hiss)。芝加哥大学对校园激进分子有非常宽容的名声,因此所有毕业生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全面审核才能获得安全通行证。经济合作署安全办公室发现作者的政治信仰有待商榷,就很不情愿地给了作者通关许可。为了解释其中的原委,作者必须简述自己作为自由主义积极分子以及接受安全机构调查的历史。
从1948年开始,作者有好几次被联邦机构邀请去当顾问,后来发现,在作者积极答应后,就没有后文了。经济合作署的忠诚度证书只能证明作者的忠诚是在非常狭义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但调查的记录不会就此消失。 从1952年春天开始,作者经常为兰德公司担任顾问,尤其是为当年建立的系统研究实验室(Systems Research Laboratory)工作。1955年之后,作者和计算机科学部门一起合作。1960—1961年,作者大部分时间没有在兰德公司工作。1960年9月,新的空军条例出台,要求对圣莫尼卡的兰德大楼里的每个雇员进行绝密审查。 应比尔的建议,作者应邀来到卡内基理工学院和史密斯处长、经济系主任李·巴赫一起讨论新学院的规划。不久后,作者接到他们的邀请,作为行政管理学教授出任工业管理系主任。 为了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教员办公室比较随机地分布在大楼里,从而避免造成组织理论学家、经济学家或者金融专家各做其事、互不沟通的情况。 危机产生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已经渗透进了工业管理研究生院的使命中。一个问题是对抽象数学技术的热爱,有时候强调数学技能超过了其在管理领域内应用的重视。第二个问题是经济学家从各自学科中获得纯粹的科学价值观及其在现实中应用存在部分不匹配的问题,而商学院的特征恰恰是应用。第三个问题是我们一些人提出的经济决策行为理论,几乎与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提倡的新古典理论不相容。 作者个人的数学和经济学工作涉及多个主题,均涉及实质性内容和方法论。《人的多样模型》(1957a)一书收录了作者在卡内基理工学院最初五年撰写的论文。
1956年,在发表的论文《理性选择和环境结构》(Rational Choi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nvironment)中,作者围绕“迷宫”这个隐喻构建了有机体(人)如何在令人满意的水准上满足多种要求,且在不依赖于超人的智慧和计算能力下生存的模型。该模型为有限理性的生物—和我们一样的生物—提供了实际可用的设计。 形式逻辑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常被人误解。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定不应该混淆逻辑和人类思维。对于逻辑学家而言,推理有客观的、形式的有效性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只能存在于柏拉图的理想天国里而非人类头脑里。对于心理学家而言,人类思维往往并非严谨,也不遵循一步接着一步的演绎推理过程,简言之,通常都不具备逻辑性。 那么,形式逻辑如何能引导心理学研究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呢?举例说,操控符号和在木工车间里锯松木板类似,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复制、比较、重排、组合,就像是锯开、刨平、测量和粘牢木板一样。符号是思维的基础,但符号是物质的呈现模式。心身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观念—思维的材料与可触摸的脑的生物物质之间有着根本的明显的不同。形式逻辑,将符号作为物质的呈现模式(比如,墨水在纸上的图案)展现了观念,至少是部分观念。这些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而且还可以通过精确规定的程序来进行有意义的改动。操纵符号和思维之间相似的隐喻就能解放思维的概念。
在1956年所取得的成就中,编写和测试“逻辑理论家”的程序只占了一半。作者还发明了全新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表处理语言。 从1957年夏天到秋天,作者逐渐集中精力研究一种体现了新发现的手段目的分析的程序。因为程序中的推理过程与推理所要解决的特定主题无关,将它命名为“通用问题解决者”(General Problem Solver, GPS),该程序的总流程图于1957年10月底之前结束。规划方法(一种通过对问题进行概括处理而简化搜索的方法)几天后初步形成(Newell, Shaw&Simon,1962)。30年的后续研究,进一步确定了通用问题解决者中体现的目的手段分析是人类解决问题技能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关知觉的研究促成了作者和凯文·吉尔马丁(Kevin Gilmartin)的合作。最终,和比尔·蔡斯(Bill Chase)一起对国际象棋的专业知识进行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作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收录在1972年发表的《表征和意义》(Representation and Meaning, Simon&Siklossy,1972)中。作者的研究,旨在寻找理解的基本机制,而不是与人类数据一一匹配。这些研究工作更加接近人工智能,而非认知科学,但是对于这两个领域都有所关注。
作者每年要求自己留出四天时间来进行投资和其他理财的事项。作者还没有仔细检查自己的理财记录,但印象中把绝大多数存款都投入到了指数基金—甚至更好的投资对象里去了。有一段时间,作者精神上出轨了,对周旋于两个女人之间的谈话内疚不已,也非常懊恼,必须向妻子摊牌。只是后来经过思考后,作者和第三者逐渐分开。
1960年,作者和多萝西娅应福特基金会之请周游世界。当时是参加澳大利亚召开的国际管理会议(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Meetings),评估印度的管理教育,去罗马看一看。 瑞典和日本两个国家有很多留学生在卡内基工业管理研究生院学习。 1978年10月15日是星期天。此前一两个星期,作者的名字就作为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个候选人印在了瑞典的商业杂志上。 1980年,作者随美国心理学学会代表团第二次来到中国。
总的来说,理性预期者、新古典数学经济学家在逐渐打破作者和工业管理研究生院和谐共进的节奏。为了遏制这种倾向,也为了创造条件使工业管理研究生院包容其他观点,作者不得不花很多时间致力于工业管理研究生院的政治活动,尽管这不是其当时的兴趣所在。 11年后,作者拒绝出任校长职位的考察机会。 赫伯特的大量研究都是从打破传统开始,首先是在公共行政管理学领域;其次是在经济学;最后再是心理学。 从作者对个人所涉部分科学论战的描述可见,所用的策略并非一成不变的。在重大问题上,例如行为主义对战传统的政治科学,有限理性对战最优化,认知心理学对战行为主义,还有机器思维,作者很少直接对批评进行回应,而喜欢根据自己的主张来论证;作者宁可自己来界定问题,也不愿在对手设定的框架中进行辩论。 科学发现是通过那些已经在不太艰难复杂的问题领域中观察到的常规解决问题过程来实现的。
赫伯特已经勾勒了产生于这种需求的人类经济和人类思维的图画。放弃新古典经济的先验论(priorism),作者分析了实际决策和解决问题过程。作者发现了有限理性的生物运用启发式方法去发现满意的—足够好的行动方案。有了计算机模拟的帮助,作者和同事能够解释人类在简单和复杂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真相。 科学是多种理论竞争的结果,有一个其他智力竞争无法比拟的优点。长期来看(不超过数百年),赢家不是靠巧舌如簧取胜,也不是靠说服或者魅惑外行的能力,更不是靠政治影响力取胜,而是靠不断积累的数据和事实的支持。只要事实的真实性不被推翻,人们就可以对理论的未来放心。从整体来看,有限理性的未来是安全的。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读后感(篇十一)
无法及时反驳,不是盲从的理由
你无法依靠逻辑来改变人们的观点。你不能因为无法及时应对或者反驳某个观点,就盲目服从了这个观点。——无论是柏拉图主义、托马斯主义、行为主义、自由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即使这些理论所提倡的观点让你不能立即反驳或论证。——不能随便就信了人类的即兴逻辑。要学会用批判思维的方式进行阅读,用某一本书的观点来反驳另一本书的观点。
理解:这个理论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观点截然相反,就我的经验来看,西蒙的观点是对的。你必须对某个观点进行广泛的质疑,才能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牲口不买账
我们种了600英亩的草场并放养了赫勒福德牛,但它们就是不肯吃草,不仅如此还撞破了所有的篱笆,包括铁篱和电网,在草场上逃窜。
理论上不管多可行,有多么明显的支持,都会轻易被残酷的现实打到。戴维斯给我们带来一个草场放牧、饲养牲畜天衣无缝的商业计划,牲口却不买账。
理解:不确定性会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浮现,现实很残酷。
理论和数据
舒尔茨给我的论文打了一个B,坚持说我应该用更加通用的方程W = aHK,然后验证K是否和3相差很大。
这件事一直在我的记忆里,让我确信在经验科学中,最终的检验不是数学公式的工整或者先验状态的看似合理,而是理论和数据完全匹配。
我从中学到了一些道理,最终克服了内在的柏拉图主义并抵御了新经典经济学的美学诱惑。因为新经典经济学对数学的简洁优美总是一呼百应,却忽略数据。
赫伯特谈《行政管理行为》
1. 决策过程的行政管理,借助迷宫的隐喻搭建了论证框架:“小白鼠要经过心理学实验中的迷宫,做出各种决策,才能最终找到食物,这个过程可以视为简化的人类决策模型。”——决策无非是在不断分岔的道路上做出的一系列选择的过程。
2. 有限理性:
a) 理性本身并不决定行为。在理性范围内,行为是完全灵活多变的,以便适应能力、目标和知识。
b) 两个人若是有相同的选择、价值观、知识储备,只能理性的采用相同的决定。
理解:有限理性的意思是你只能做到你目所能及,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理性。
达尔文与满意理论
事实上,“自然选择”只预言生存者将是有资格适应的生物,也就是说适应力比那些没能熬过竞争的失败者强一些。它只要求满意度,而非最优化。
生物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生存,注定要碰到各种无法适应的需求。简单的选择机制能使生物置身于迷宫似的选择中能够生存。
理解: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是对的,那么满意理论就是成立的。满意理论,意味着人类不是以经济学的理性人的方式行事,而是尽可能的追求满意方案。满意方案意味着使自己比竞争对手更有力的占有生态位。
苹果:迷宫的故事
1. 连接每个房间的门是玻璃做的,雨果从房间里一眼可以看到五六扇门外的房间里的情景。他视野范围内的餐桌上是否有东西可以吃,他不用走过去就能看得到。
2. 由于大自然的馈赠——城堡的安排,总之它发生了,找食物只占雨果时间的一小部分,其余时间他可以睡觉和闲逛。
3. 雨果发展了自己的味觉和偏好,他知道要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吃并不是次次能如愿。他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去满足这些欲望。
4. 他提出一种理论,即有绿色装饰物的房间比其他房间更有可能提供白面包,雨果开始留下记号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
5. 如果有好几天他都成功找到自己想吃的东西,他的欲望会膨胀并推进他制定更加周密的计划,寻找食物的动力就更足。但当他无法执行计划,失败会让他收敛自己的野心。
6. 他对不高不低的目标会有满足感。如果法式浓味软干酪吃不到,熟橄榄也是不错的选择,也能让他心满意足。
在他尝试探索的旅程中,用自己的经验来试图解读它们。雨果发现的意义与我们通过自己在生活迷宫中看到的差别不大。
理解:迷宫是人生的隐喻,雨果是问题的解决者。是西蒙核心思想的具象表达。
战后退伍军人教我教学的方法
1. 除非大家都在听课,否则给他们讲课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老师在讲他们认为自己能理解或者相关的东西,他们才会认真听讲。——如果学生是工程师,你在黑板上画出流程图来解释最高法院判案的逻辑,就像他们熟悉的电路图一样,法庭面临的选择就像是电路中的开关一样。
2. 课程大纲本身是一种错觉和陷阱。你可以从学生已经准备好的地方开始。只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你可以一直引导他们,无论沿着课程大纲指定的方向实现了一半或者超额完成了教学活动,这本身并不重要。——备课一定要充分,你储备的知识自然要比你能讲授的要点多。
3. 每次开始上课前,都要给学生机会自己课后阅读、之前学习内容或者其他内容提问的机会。——当然,学生并不是通过听老师讲什么而学习的。他们是通过仔细思考、解决问题和严谨的分析来学习的。——当学生针对某个主题认真思考后,课上老师要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把想法表达出来。启蒙和机遇一样,只垂青有思想准备的人。
4. 你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没有义务去重复教科书中的内容,这只会鼓励孩子巩固不去阅读的坏习惯。
理解:教学只给有准备的人,致力真正做到理解的人。因此教学应该适应人。
我的职业发展考量
我建议自己的研究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研究秘密武器,从能确保研究成功的项目中选择一个重要的课题(只有课题重要了,才有研究意义)。为何需要秘密武器?因为研究课题重要,其他同样聪明的研究者也会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学生只有具备特定知识或者研究方法,才有可能率先完成研究项目。
以达尔文的视角,职业发展是什么?
如果两个生物体在争取相同的生态位,相对的适应性就能决定谁最终生存下来;而适应方面小小的差异,能导致几代下来成功繁殖物种的天壤之别。
假如一个人在不断面临某种类型的决策时,两个选项被选中的概率差别甚小,也会导致选择结果巨大的差异。——仔细看,就会发现,这起关键事情发生前,早已有了很多预告或者铺垫来引导我们迎向这些特定的事件。
理解:“争取每天醒来之后,比前一天聪明一点点。”——查理.芒格。
逻辑理论家
从一开始“逻辑理论家”的小试牛刀,到20世纪70年代的成功,我们从来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导计划。
我们所用的无非就像是英国军事专家利德尔.哈特提倡的“灵活战术”:向前线推进。当你发现一个容易攻占的地方,定当全力以赴,绝不犹豫。
在未知和不可预见的领域中探索研究,必须要足够灵活,才能抓住每一次机会,不断拓展,取得进步。
理解:科研和商业一样,指导计划行不通,你得想办法先解决显而易见的大问题。
社会基本问题
每个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中,有两个问题非常突出:首先,要动员人们去为社会做出贡献,去生产;同时,如果他们无法保护自己的话,一定要保护他们。你可以把这看成激励和分配公正的平衡均势,对后者关心太多会削弱前者,反之亦然。
李.巴赫的管理才能
1. 志向高远,李.巴赫用例证来说服我们要给工业管理研究生院设定极高的目标,尽可能突破极限。
2. 合乎常理,李.巴赫总能找到将技术和常识结合起来的方法,技术我们都有。但有时候做科研却忽略了常识。
3. 李在碰到问题时,总是着眼于如何解决,而不是寻找责任人。
4. 强大的管理者,内心淡定,不必在碰到异议或者反对意见时处处和人较劲,跟人一较高下。李从来不会在我和其他人面前摆架子,因为所有决定都是在充分讨论后作出的,大家往往能对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一定要按照卡内基理工学院的政策或者其他原因进行决策,他也会公开地声明决策过程中所受到的牵制和局限。
——光知道原则是什么是不够的,你必须养成习惯,坚决贯彻落实,面对诱惑和羁绊时都能够一如既往。
史密斯的性格课程
史密斯在学期课程初始,最喜欢的表演是在舞台上大声朗读并评论学生撰写的申请成为教师助理的申请书。凡是被公开(匿名)读过信的作者,经史密斯给予如此生动的性格描述后,终生难忘。
从根本上讲,他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只有当知识能够转化为学生实际运用的技能时才有用。学生理解基本的心理学原则,懂得利用,要比领会深奥的理论重要得多。
理解:这里是一个什么叫理解的问题,理解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灵活运用,否则算不上是达到了理解的程度。
打开决策者的头颅
如果我们能打开一个有经验的决策者的头颅,这么说吧,我们会发现,这个人早已对已采取的行动有了备案:他在行动之前,会有多项需要考虑的事项清单;他在大脑中,有唤醒这些行动的机制;在需要决策的情况出现是,会引起大脑有意识地关注。
我们要请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做好准备,所需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不断深入地在大脑中植入这些准备步骤并在决策时刻立即唤醒。
理解:其实和查理.芒格说的思维模型是一个意思,当一个信息进来,会唤醒你的大脑,你会和你的思维模型进行比对。帮助你聪明的做出决策。
名气的反身性
我很快得知,有一些人得奖是因为他拿奖已经拿到手软,得奖也有鲍勃.默顿的“马太效应”。这也与政治学说的可用性或者人名识别度现象相关。一旦一个人已经出名,其名声足以让评奖委员会确定其获奖资格。
理解:名气—追随者具有反身性,投资者要提防名气与事实可能出现不相符的现象。
父亲的作用
我个人的童年就是最大限度地自我管理,我相信父亲的作用就是让孩子们不应该过度被引导或者被保护。
赫伯特谈金钱
其实没有很精确的计算,一个人很容易在理财的漩涡里自欺欺人,迷失自己。金融市场中有价值的信息,一定是其他人不知道的信息。
我每年要求自己留出四天时间来进行投资和其他理财的事项。印象中我们把绝大多数存款都投入到了指数基金——甚至更好的投资对象里去了。我个人所学以及在担任卡内基—梅隆信托董事会的金融委员会的金融委员会期间的工作经历,都没有表明这种策略是错误的。这种策略还算不错,甚至说是上选。
赚大钱(我是说很多钱)应该会是一桩非常刺激的赌博,这种赌博不是我们平常随时收手的赌博。除了要赢之外,我可能会更加计较可能出现输的情况,这样就会让我整天生活在得不偿失的状态中。我很难想象,为什么有人会去玩这个赌博。太麻烦了!
理解:西蒙总能抓住本质,对“金融有价值的信息——一定是其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一理解毫无疑问是准确的。
赫伯特谈消遣
每当我发现某样消遣让我从研究工作中分心时,我就果断放弃了。20世纪50年代,先是国际象棋,然后是画画——这两种爱好,我都希望自己能达到专业水准,但这绝对需要全心全意。是该时间都停止了。我常发现自己对起先的消遣活动变得认真起来,这可能体现出我争取好胜的意识。
工程管理研究生院的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科学和职业的区分是分析和综合之间的差别。专业人员不仅仅分析情况,也要找到适当的策略,因地制宜地采取行动。——但是,分析已经从所有这些课程中驱走了综合的成分。——工业管理研究生院的目标是平衡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和科学倾向。
综合过程系统化程度要低很多,往往认定是非客观和直觉的判断。它们不符合所谓的学术规范。如此一来,为了提升个人在学者同行中的威望,综合过程逐渐被挤出了职业院校。
自然科学不够精准
参与这类委员会的活动消除了我认定自然科学是精准的看法。一旦自然科学不得不对杂乱无章的真实世界问题进行分析,和单纯的实验室环境相比,它就会出现像社会科学一样不够精确的情况。
旅行的定理
任何一个正常的美国成年人在为期一年以内的出国学习经历或者知识,可以通过前往圣迭戈图书馆以更快捷、更经济和更容易的方式学习。
相反,旅行要走长长的路,只能获得很少的经验。要深入了解其他方面的信息,就需要深度掌握语言。例如:你是否知道“关系”和“单位”这一类词不是关键,关键是如果你没有掌握这些词背后包含的价值和行为方式,就无法理解中国文化。
读书,你可以把控摄入信息的质量,你可以确保作者是专家或有能力解读文化的人,你可以阅读《红楼梦》《西游记》或者《源氏物语》的译本。
谈中国
与会的所有专家所持的观点惊人相似。国有企业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施提升效率的责任制和自主经营的责任制。当它们拥有经济问题时,它们寻求政府补贴,也不能脱离政府的控制。
理解:多少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依然无解。国企效率低下,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同时挤占社会资源。
作为问题解决者的科学家
1. 发现问题(重要发现有可能来自于意外):
a) 如果我们能找到自己不曾丢失的金子,我们就有可能回答未曾提出的问题。——回答一个问题之前,未必要明确地表述这个问题。
b) 在寻找野花的时候,我们竟然很意外地发现了石头里竟然有金灿灿的东西。——找到问题,甚至是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试图解决其他的问题。——巴斯德的格言:“有准备的头脑才会有意外的发现。”
2. 头脑如何才能有准备?
a) 我在1935年发现的研究问题让我持续工作了半个世纪。我从来没有需要去找另一个问题。——解释人类理性的大问题已经产生了无穷系列的子问题。
b) 一个特定的发现行动的解释,必须把此以前已经发生的所有事情作为初始条件。——意外导致了认同有限理性的概念。在以后的15年,一步一步地从有限理性到满意理论,从满意理论到启发式搜索。
c) 意外打动有准备的头脑,什么是“有准备”的呢?
l 训练:我在经济学方面的训练,揭示了理论告诉我应当发生的事情和我们亲历事实之间的矛盾。
l 观察:没有训练,观察到的行为会被看成完全是“自然如此”的。没有观察,我可能会继续沉浸在快乐的错觉中。
3. 数据背后的规律:
a) 数据不是推导新规律的唯一可能的出发点。理论也可以单独地,或者和数据一起用来推导新规律。
l 有可能从一个比较基本的解释性的规律推导,直接发现一个描述性的规律。
b) 从数据到规律:
l 首先,我寻找与数据拟合的一个函数。
l 找到能拟合这些神奇数字的方程,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找到这个方程的解释,即这种现象的合理的理论基础。
l 现在只剩最后一步了:解释概率假设。
l 有些论文要写。每一步看来都是由前一步导致的结果,如果不是必然的结果,至少也是合理的结果。
l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一个科学问题的解决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
4. 表征(隐喻,心理图像):
a) 给阿达马的信“文字或语言对我的思考机制似乎不起任何作用。那些似乎充当思维要素的心理实体是某种记号或者或多或少清晰的表象,这种表象可以自主地复制和组合”——爱因斯坦。
l 对阿达马和爱因斯坦而言足够好的东西,对我而言肯定也是足够好的。
b) 心理表象是什么?
l 在把文字命题转化为图像的过程中,显化了许多在语言中蕴含和隐藏的东西;
l (习得的)推理算子有助于以高的计算效率的方式从图示中做出额外的推断。
5. 发现解释性模式:
a) 仔细观察一些解决问题的行为并从这些观察中直接推导出模型。
b) 比如,气体的行为通常由假设它们是一团遵循力学规律相互作用的有能量的分子来解释的。两个磁体之间的吸引由这两者之间的空间中的磁力场来解释。
6. 设计良好的实验:
a) 实验被认为是用来检验假设的,或者甚至是在互相争论的假设之间提供选择。——一个实验要成为好的实验,满足上述条件中的一个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即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充分的。
b) 为什么不是充分的:
l 检验“变量X是否影响变量Y”这种形式的微弱假设,对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没有多大的帮助。
l 当我们检验更强的定量模型时。我们就面临着困难的诊断任务,确定什么是需要改变的,或者是否需要抛弃整个模型。
c) 为什么不是必要的。实验的唯一目的就是检验模型吗?当然不是。
d) 实验产生的最好的结果是出乎意料的结果,尤其是那些我们事先从来没有想到的可能发生的事情。许多诺贝尔奖就是用这样的东西做成的。
7. 启发式搜索:
a) 满意论者把科学发现看作是解决问题,将解决问题看作是启发式搜索迷宫,而将启发式搜索看作是有限理性的生物的唯一合适的行为。
b) 启发式让我的决策有了一定的偏向。每次我想要选择的时候,它们就会推动我选择一条路,而不是另一条路。
c) 对我的工作最有意义的一个启发式:要做出有趣的科学发现,你应当尽可能多地结交精力充沛、智慧聪明、博学多才的朋友,尽可能抓紧机会和他们合作。
理解:启发式搜索的意思就是前面提到的“灵活战术”——向前线推进。当你发现一个容易攻占的地方,定当全力以赴,绝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