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爱的修行》讲述了一个寡妇与年轻男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在修行的过程中,两人共同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和考验,最终坚定了彼此的爱情。小说通过描写爱情的坚守和奉献,表达了对爱的珍视和尊重。阅读后让人感悟到爱情的真谛和力量。
爱的修行读后感第一篇
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种想要控制别人,改变别人的想法。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很多争吵可能是因为对方的所作所为与我们理想中的并不一样。有时候我们甚至渴望对方能做出一些事,来证明他们对我们的爱。
最近我读了《爱的修行》这本书,这是一本充满诗意的情感自助图书。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能够更加了解亲密关系,也能掌握很多方法去切实地改善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尽管我们经常说,一段关系总是需要双方共同的维护,然而,婚姻的真相,不过是一个人的自我修行。
确实,在某些少数情况下,我们会发现无论如何都和对方无法和谐地相处下去,这可能仅仅是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错的人。 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与他人无法和谐的相处,可能只是没有找到适合彼此的交际方式。
作者提到了一个非常值得追求的关系模式——精神伴侣关系。精神伴侣是一种新型夫妻模式,是对爱情关系的目的及其运作方式的全新理解。精神伴侣仅仅意味着伴侣双方在“精神”价值观上的一致。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观点,我们应该找三观一致的人一起生活。所谓观一致,其实就是指两个人能够在大多数重要的问题上达成某种共识,不是,拥有了这种共识,我们在精神上就会感受到是轻松的,而非压抑的。
在这本书中最让人感到独到的,有创意的想法是尽管我们常常把认真沟通当做解决亲密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式,而用爱的行动去化解矛盾或许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两个人可能会有非常多的误解,争吵,在情绪方面也会体验到百般滋味。有时候双方陷入了某种争执之中,或者是一起在用冷暴力的方式去生活,一个好消息是,或许只要一方愿意做出一些新的尝试,就有可能打破僵局。
作者提出的多种爱的行动的具体方式,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的。
每一次新的尝试都会带给原来糟糕的关系新的希望,也能够让自己原来就较为融洽的关系变得更好。
有时候,专注并试图解决现有的问题不会消除你们的问题,也不会让你们感到快乐。但放弃解决问题能为你们的关系腾出时间,将负能量转化为朝气、温暖和爱。
如果我们的内在是温暖的,是充实的,我们的思维是充满智慧的,那么这场爱的修行,或许就会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爱的修行读后感第二篇
好好关心自己就是在帮助所有人,你不再是世界的苦难来源,而是快乐和新生的储藏库,到处都是快乐和幸福的人,他们知道如何好好关心自己,他们是我们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所有人。 ——释一行禅师
你多久跟伴侣吵一次架?每次吵架都是因为什么呢?你会在每次吵架的时候都翻以前的旧账吗?在这种相爱相杀的关系模式里,你有得到成长和收获吗?
关于爱,尤其是亲密关系当中的爱,是需要学习和修炼的。我们天生会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但有时你得到的是不完整的爱,所以会在他人身上会投射,想要来补充和完善自己。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够好不完整的意识会让你受到伤害。因为你拼命想改变那个人,成为你需要和想要的样子,而他总是不能如意。
《爱的修行》这本书作者是墨西哥的苏珊.佩奇。她是一名40余年资深的婚姻家庭咨询师。在这本书里他写了23个心理学经典的实验,也引用了大量的案例,来教给我们一种新的方法。不管是自助还是他用,都非常实用。
比如说两个人吵架当中,最经常用的语言模式:我为这个家成天做牛做马辛苦,付出了多少?而你呢? 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她不仅仅是抱怨,而是因为背后没有被看到的需求。 书里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建议和方法。
其中有一个就是——回到初心,我们这段婚姻关系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夫妻,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当什么样的情况发生时,我们忘了我们的目的? 这三个问题有助于你回到最初的原点。再去审视当下,你们所争吵的目的。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把关注点放在我、自己身上,不是去看别人做了什么而是我做了。我有什么样的提升和收获?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同样还是这个吵架的问题,当你从 我投入了什么,你又投入了什么这样焦点。 转换成:我投入了什么?我收获了什么?
注意力的焦点就全部放在我自己身上。而这个是最能改变和提升的部分,也是见效最快的。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吃到苹果,是因为上一个秋天有结苹果。那我们想要在明年的这个时间吃上苹果,就得在今年春天苹果开花的时候照顾它,给它施肥浇水,这样到秋天才能结出苹果。同样的你付出了什么,你就会收获什么。
你之所以感受到不被看见或者是价值感不强,是因为你曾经给到过别人这样的感受。 所以学会想要什么就先从自己给出去,这样就会收获相应你想要的。
这套书它采用两色印刷,重要的部分都用绿色的字体标明出来,并且在每个实验都会以相应的框框提示,让你非常的清晰看到。
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有困惑或卡点,一定要翻开这本书。
爱的修行读后感第三篇
《爱的修行》婚姻的真相,不过是一个人的自我修行。
《爱的修行》是一本深刻而且让人感动的书籍,作者苏珊·佩奇借助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深入探讨了爱和生命的真谛。在她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爱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在本文中,我将从三个方面展开我的书评。
首先,本书的语言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些普通而又深刻的真理。她的文字不仅让人容易理解,同时还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阅读本书时,我感到苏珊·佩奇的笔调优美流畅,她的文字清新而不失深沉,让人感到仿佛在与作者直接交流,让读者不仅仅是读完一本书,而是更多的是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和感悟。
其次,本书深刻描绘了爱的形态和生命的本质。作者从自己的经历和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爱的本质。她描绘了在爱情等不同方面被追求的爱的形态,从而更加深入地剖析了爱的真正内涵。尤其在讲述弱者、贫穷和环境对生命的影响时,作者更是深刻而真切的展现了生命的质感和本质所在。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分享了许多丰富的生命故事,给读者提供了鼓舞和启示。这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也是本书最值得读者感受和思考的地方。
最后,本书的思想深刻而又与人生息。本书提供了很多丰富的生命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探讨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本质之处。值得注意的是,苏珊·佩奇在书中展现了她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异国文化背景,深入解读了生命的核心和真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作者的言论,挖掘出更多本书所蕴含的思想与哲学观念,同时也能够从中碰撞出不同的思想互动,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当婚姻关系陷入沟通僵局,用行动取代语言沟通,将婚姻关系带入一种新的境界,尝试接纳和同情、练习克制以及独自行动等,解决婚姻难题,提升婚姻中的精神质量,只需要一个人独自行动,就能在婚姻这场修行中实现双方精神的共同成长。
总的来说,《爱的修行》是一本深刻而富于启示性的书籍,它锤炼出了一份真正的人和生命的本质,给我们展现了不同的生命角色和不同的生命色彩,让人回味无穷。读本书,或许你会重新思考你生活的含义,在你的人生旅程中,从中找到对你有价值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并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修炼人生态度和生活气
爱的修行读后感第四篇
婚姻的真相是什么呢?相信你跟我一样,看过不止一本书告诉我们婚姻的真相是沟通和交流,归根到底还是试图改变对方。资深婚姻家庭咨询师苏珊·佩奇将40余年的心理咨询成果集结成《爱的修行:从改变伴侣到改变自己》一书,通过这本充满诗意的情感自助图书,她告诉我们——婚姻的真相不过是一个人的自我修行。
长期以来我们只依赖一种方式来解决矛盾,加深彼此的爱,那就是沟通。当然,沟通有利于改善夫妻关系,但是掌握沟通技巧却并非易事。沟通技巧可能在以下4个方面存在问题或者会限制关系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不应该只依赖沟通的原因。
沟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伴侣可能没空或不愿意,甚至不会沟通;第二,在许多夫妻中,一方比另一方更善于沟通。因此在沟通中,一方凭借沟通技巧自动处于优势,从而使另一方感觉挫败,因而只靠沟通解决不了问题,甚至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第三,沟通技巧是一项高水平难把握的技能,大多数人还没有掌握,因而造成许多无效沟通,而无效沟通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第四沟通最大的问题是它常常隐匿问题。当两个人坐下来就某个问题进行沟通时,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让对方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问题,并做出改变。
迄今为止,解决伴侣问题最常见的方法是让伴侣做出改变,然而这却是最糟糕的方法。
苏珊·佩奇认为要用一种新方法取代旧的沟通技巧,这种方法就是爱的行动。爱的行动是一种刻意的行为,它具有以下4个特征。第一,渴望精神成长是其动力;第二,它是一种单方面的行动,不需要相互配合,甚至不需要伴侣参与;第三,需要自律和意志力;第四,具有实验性。
采取爱的行动,不用改变你自身的感受,因为你并不能控制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你所要做的就是决定尝试一个实验,去尝试一种新的行动或行为,即使你并不喜欢,你的感受势必也会发生改变。
我们大多数人都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来说服对方,做出改变从解决关系中的问题,但事实上要求对方做出改变是最没有效果的。
试图改变伴侣这一老掉牙的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它不尊重伴侣;第二,虽然可能会提供暂时的、“创可贴式”的解决方案,但它永远不会真正奏效。
苏珊·佩奇认为我们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伴侣身上,而应该开始关注自己。关于如何关注自己《爱的修行》一书中给出了8种爱的行动。
这8种爱的行动,作者都给出了具体的解析,并且结合23个心理学经典实验,帮助人们直接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并学会控制负面情绪,还能为人们提供平衡人际关系的方法,实现内心的深刻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苏珊·佩奇在《爱的修行:从改变伴侣到改变自己》一书中一再强调:在精神伴侣关系中,我们要学会专注于爱他人而非被爱,理解他人而非被理解,在学会更自由更开放的爱他人的同时,也关爱自己,就会得到相应的爱,而且往往比自己想要的还要多。
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戴着面具与他人进行沟通和联系,并且把面具看得很重,加入充满防御的关系中,也在不知不觉中教导孩子戴上同样的面具。他们从来没有开始过精神追求,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样子,就这样过完了一生。生活中幸福的关键之一,是与他人充满激情和爱的联系。“外在自我”无法与人真正亲密,只有真正的自我才能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爱的修行
评价人数不足
[墨西哥]苏珊·佩奇(Susan Page) / 2023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道,“爱是一种为了鼓励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提升自我的意志”,而《爱的修行:从改变伴侣到改变自己》就是一本关于爱的指导书。
愿天下有情人无情人,终成眷属之美情。
爱的修行读后感第五篇
小C和女朋友两个人,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个性。
他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女朋友则情感充沛又乐于表达。
当初两个人走到一起,就是被彼此身上这种不同于自己的特质所吸引,平日里的大多数时候,两个人也都相处得融洽又有趣。
但一旦发生了什么争执或矛盾,这种性格上的差异,就会为他们带来沟通上无法解决的难题。
“她生起气来总是情绪激动,偶尔歇斯底里;但我不怎么会吵架,大多时候都很冷静,只会摆事实讲道理……而且,我也不会哄她,嘴笨嘛,说出口的很多话,往往让她越听越气。”
“很多朋友说我们俩不合适,性格差太多,沟通成本太高了。但是,我是真的想和她好好在一起的……我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就是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伴侣——他们性格不同,惯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而且短期之内很难改变;
对于这种情侣来说,沟通变得很难,甚至有时候沟通不仅无效,还会加剧原有的问题,造成比先前更多的困惑、挫败和懊恼。
那,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情侣,就注定享受不了爱情吗?
单单是因为这一点,就下定论说两个人不合适,或许还为时过早。
因为,爱情里,“说”是一方面,“做”是另外的、甚至更重要的一方面。
即使沟通不成,只要两个人愿意去做、去付出爱的行动,就照样也能在关系中,创造可喜的改变。
《爱的修行》,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作者苏珊·佩奇,是墨西哥一位心理治疗师、两性关系专家,在全球20多个国家为单身及已婚人士提供亲密关系咨询。
在她看来,爱情里只靠沟通是不足够的。
“精神伴侣关系更侧重于一系列我们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我将其称之为‘爱的行动’。”
“这些基于精神层面的爱的行动,赋予关系中每个人更多的力量感和掌控感,同时增强伴侣的精神素养,让夫妻关系成为温暖的、让人依赖的‘心灵港湾’。”
也就是说,成年人的爱,都是“做”出来的。
因此,在这本书中,作者就提出了可以促进亲密关系的爱的几种行动——
行动一:保持善意。
在沟通中,很多伴侣之间都经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执着于争论对错。
“你又把袜子乱扔了,老是不改!”
“房间应该刷成黄色而不是绿色!”
“你迟到了就是你的错!”
就这样因为一些或大或小的事情而争论不休,甚至会引发辱骂和责备,让关系变得危险重重。
以至于,就像作者说的,我们几乎忘记了,这段关系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对错,而是善意。
什么是善意呢?在作者看来,善意就是指对伴侣的慷慨;
也就是不再争论对错,无论如何都站在伴侣那边,把伴侣视为盟友,而不是对手。
比起一件小事的对错,更看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即使并不赞同对方的想法,也试着去承认伴侣的观点对他/她本人来说是对的;
比起责备和说风凉话,更愿意付出积极主动的体贴……
与爱相比,万事万物、对或错,其实都没那么重要。
用实实在在的充满善意的行动,代替那些指责与辩解,便是对爱最好的表达吧。
行动二:放弃解决问题。
大多数恋爱或婚姻中的伙伴都会认为,只要能解决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就能得到幸福。
于是,我们开始制定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若是一方有比较多的异性朋友,那么解决方案就是减少联络、删微信;
若是家务分工上有矛盾,那么解决方案就是制定详细的分工表格,谁做饭谁洗碗、谁扫地谁拖地……
这些解决方案并非无效,它们的确让问题得到了一时的缓解。
但,作者认为:“如果你的手臂上有个小伤口,你最不该做的就是戳它、挖它或频繁检查它。这会把事情变得更糟!”
“相反,你应该创造温和且适合康复的环境,让伤口治愈。”
在亲密关系里也是一样的。
作者说,专注并试图解决现有的问题并不会让问题消失,也不会让我们感到快乐,而只会反反复复提醒我们:这个问题存在。
“但放弃解决问题能为你们的关系腾出时间,将负能量转化为朝气、温暖和爱。”
不过,放弃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而是暂时先把那些问题放在一边,然后——
下班回家时带回伴侣喜欢的音乐光盘或书、真诚地赞美伴侣、预订一家周末乡村民宿、邀请伴侣最好的朋友来家里吃午餐、筹备一个惊喜浪漫的夜晚……
去做这些慷慨和充满爱意的事情,拂去蒙在爱上的灰尘;
在这之后,两个人再次回到问题本身,或许就会发现,一切都能够应对了。
行动三:假装一切正常。
爱情,有时候最怕较真。
对方迟到了,我们会较真;双方在旅行目的地上有分歧,我们会较真;对方下班回家晚了,我们会较真……
而一次又一次的较真,带来的就是负面情绪、是愤怒,或者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彼此疏离。
对此,作者建议我们,就在那些原本会较真的时刻,选择假装一切正常吧。
“假装,是即将学到的最有力的行动之一。”
怎么个“假装”法儿呢?
作者回答说:“你可以在心里感觉愤怒和沮丧,并承认这些情绪的存在,但是在外在却要表现得很有爱。”
比如,当对方约会迟到的时候。 如果放在以前,我们可能会直接愤怒到取消约会:“我守时了,你却迟到,是你毁了这一切!”
但学会假装,就意味着保持微笑,假装一切正常,让约会照常进行。
而那些不愉快的情绪,大可以换一个时间,再心平气和地向对方提起:“你那次迟到,我其实心里很不开心。”
事实上,所谓“假装”,其实就是“宽容”。
而宽容,最能让爱自然发生~
行动四:练习接纳。
作者说,当伴侣身上有些让我们不喜欢的行为特质时,我们有两个选择: 一,是对此感到不安并且努力让伴侣改变;
二,是接受并发现自己和伴侣身上可喜的变化。
“如果你想改善关系,第二种选择是最有效的。”
作者希望我们明白,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就是爱上这个人的全部,接纳对方比试图改变对方要好得多。
接纳对方的缺点或坏毛病;
接纳对方性格里的敏感、脆弱或杞人忧天;
接纳对方是个工作狂,或接纳对方爱玩游戏……
作者还提醒我们,接纳,并不意味着牺牲;
因为恰恰相反,比起批评、控制和苛责,接纳,才能真正让改变发生。
而所谓的“改变”,当然有一部分是对方在感受到我们的爱和接纳后,愿意改变自己,并给予我们更多爱与善意;
但真正重要的,是在学会接纳的过程中,我们改变了自己,变得更加宽容,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也逐渐能把对方的缺点视为可爱的小毛病……
这时,我们就能感到如释重负,也才真正爱上了对方最真实的灵魂。
行动五:练习同情。
生活中,再亲密的伴侣,也一定有过觉得对方不可理喻的瞬间。
但在这些瞬间里,大家有没有想过,对方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作者告诉我们,当我们觉得对方不可理喻、任性、胡闹的时候,对方可能已经尽力了。
比如,对方在花钱上的计较和“抠门”,或许是因为对方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长大; 对方从不表达“我爱你”,或许也是因为对方的家庭向来冷酷、缺爱,没有人拥抱彼此,自然不懂得如何进行爱的表达。
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在亲密关系里,要练习同情。 “要透过当前的状况,看到背后的原因。”
或许是对方的家庭背景,也或许是过往经历,也或许对方就是某种性格类型。 多了解对方一点,多共情对方一点,多替对方想想背后的故事;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对方对我们并非有恶意、不体贴、不领情或故意忽视,也许我们看到的,就是伴侣最好最真实的样子。
接着要做的,就是去抚慰对方的内心,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句“没关系,我懂”就足够。
就这样彼此了解、彼此治愈,我想,这就是两个人相爱的最大意义吧。
行动六:独自行动。
书中,作者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妻子很喜欢看芭蕾舞演出,但丈夫对芭蕾舞并不感兴趣;
于是,妻子去看演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内心的遗憾和苦闷,却久久没有消失。
很多伴侣的相处模式大概也是一样吧。
总觉得在一起了就要任何事都结伴同行,却因此留下了很多不满和遗憾。
也因此,作者提出: “在这么多年与无论是单身者还是夫妻的接触中,我发现偶尔独自行动是给予彼此最好的礼物。”
如果自己想做的事情对方不感兴趣,那就自己去做吧。
如果对方想去的地方自己不想去,那就鼓励对方自己前往吧。
然后,每周也预留出两或三个夜晚,留给对方,共同去做能让两个人都感到开心的事。
两个人相爱,是需要能量的,而且这个能量绝非仅仅由对方为我们补给。
若是能从独自行动中获取更多让内心柔软又平静的能量,再在共同活动中,把这份能量传递给对方; 那么,这样的亲密关系必定会更加紧密、更加快乐,也更加健康~
回到开头小C的问题。
在一段关系里,爱的目的是爱本身。
所以,实在无法沟通也没关系啊,就换种方式,让爱流通起来就是了。
女朋友情绪激动,就握着她的手陪她发泄;不会哄女朋友,就紧紧把她抱进怀里……
只要有爱存在,就总能找到不同的方式让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