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哲学之树》读后感精选

《哲学之树》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6 09:15:30
《哲学之树》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5-26 09:15:30   小编:

《哲学之树》是一部富有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树木的观察和思考,作者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书中描述了树木的生长、变化和生命力,引发了读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这部作品让人们重新审视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引发了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

《哲学之树》读后感(篇一)

最近着迷基督教政治哲学。

这一部分对于教权政体和神权政体的讨论很出彩。

看得出来作者对此很有见解,可惜在本书中没有展开。

我想去看看作者的另一本书 《圣经的神权政体》 。

基督教政治哲学经过几十个世纪的发展,有很深的积累和深入的讨论,几十个世纪来吸引了最杰出的学者的精力。当代学者要有所进展已经很难了,但介绍性的著作还是很有价值的。

不理解基督教政治哲学,对西方文明的理解就难说有基础。

《哲学之树》读后感(篇二)

《哲学之树》断断续续的三个月看了四分之三,最后一部分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想法,搁置吧。正如豆瓣的9.0高分,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哲学概论。用作者的话语,这是一本富有洞识的书,总能在不经意间获得灵光一闪的豁然开朗。尤其关于形而上学的阐述,从没有过的清晰明白。逻辑学部分有些内容表达的太复杂。个别观点不是很认同,例如把“范式”看作是一种广义的意识形态。范式转变是有迭代性的,螺旋上升的,囊括越来越多问题的,更具有解释力的。哲学思想上的意识形态,“在起点上拒绝承认其他合理视角的可能性”。可见,作者认同意识形态间是平衡存在的。 有意思的是,每一位讲述西方哲学时都以某一位哲学家思想作为视角。例如本书作者的立足点是康德,还有王德峰是立足于黑格尔和马克思。以前不是很理解一般人不能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现在懂了,罗素自己就是大哲学家,他以他自己的视角诠释哲学世界,看完学来的可能不是哲学史上的各种思想,极有可能是罗素哲学。 读完本书还有一大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地位在西方与中国地位真是天差地别。中国人理解的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vs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西方人眼中,马克思只是在黑格尔哲学基础上发展的政治实践理论。

《哲学之树》读后感(篇三)

近日阅读《哲学之树》,庞思奋撰写,翟鹏霄翻译,三联2022年再版。

对于书的评价可以有两套标准:

其一是客观标准,与同类型的经典进行比较,从创新性、准确性、系统性等方面客观评价书的好坏,可以参考Google Scholar的引用、Goodreads的评价等进行判断;

其二是主观标准,更多立足于这本书给自己带来的启发和阅读享受层面,有的书未必会成为经典,可是却与自己心性非常契合,慰藉心灵,阅读体验很好。

《哲学之树》如果基于客观标准,三星;如果基于主观标准,五星;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本书的。

但这书的缺点比较明显:

其一是各部分的划分有争议,与主流学术不符,特别是把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树根,却把研究存在的本体论作为哲学的树叶,较为颠倒混乱,其实本体论是形而上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从古希腊时期主要研究内容就是being que being,也就是关于何谓世界本原的本体论问题,而作者认为关于存在的本体论的研究属于哲学的应用层面,令人费解。

其二是作者的表述中惯用示意图,而示意图的表达方式有时不免牵强,为了论述的一致和连贯,文字和示意图的刻意对照有时牺牲了必要的准确性。

其三是作者的宗教背景,这一点我并不排斥,但估计会导致很多读者的抵触厌烦,排斥宗教的读者会质疑作者把大量宗教层面的论题穿插进哲学论述里,对内容的客观性和倾向性产生怀疑,当然作者也的确掺杂了很多个人主观的感受和观点。

虽美中不足,但瑕不掩瑜,这本书还是能给想提高自我认知的读者一些启发的,不过并不适合作为第一本哲学入门书。

《哲学之树》读后感(篇四)

哲学始于惊奇,止于静默。

大部分哲学书是在书写哲学史,而这本书在写哲学的思考方式;大部分哲学书写到最后会写道德,审美和死亡,可是这本书最后写到了哲学本质和终点。

关于哲学思考方式之一是界线思维。哲学是爱智慧,什么是智慧?追求智慧就是设定界线,或者,取消界线。

认识世界就是不断看到界线,走向界线,触摸界限,并体会界限内与外差异的过程。

康德在经验和先验中间划了条界线,把上帝和自由划出我们经验范畴,从此我们不必如休谟一样怀疑人生以至癫疯。而在实践领域,康德又在道德行为和上帝做了区分,把自由请了回来,自由是经由道德行为通向上帝的界线。我们日常经验着道德伦理,正是自由把我们带向那个神圣的至善。

尼采是个站在界线外无视界线的人。在他看来,理性不应该扼杀人的激情,人是理性和感性合二为一的灵性的个体。所以尼采眼中的人类不再是康德式的二元认识的“无生命”的主体,而是“肯定生命”,超越善恶道德,以更自由的方式生活在更高的层面上。尼采要打破先前哲学框架,他拒绝任何界限,似乎要回归更原始的神话世界或者“道”的世界,这种解构思维使他被认为是“后现代”之父,但尼采太超前了,他几乎取消了真理的概念。之后的哲学又开始回归视角主义,重建界线。

关于哲学思考方式其二是反思,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在这本书里作者反思了哲学的本质和终点。

哲学始于惊奇,这个惊奇来源是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经验到了神秘。哲学止于静默怎么理解呢?如果用克尔凯郭尔的三个人生阶段来理解,那么第一个审美阶段就是享受生命安宁、幸福、美的“无罪”的阶段,虽然有对“无”的忧惧和自由的焦虑。然后当我们开始运用自由,就进入第二个伦理阶段。此时人类的无知,使得我们无可抗拒的背负着“罪”。在生存中我们丧失了自己的永恒性,当我们运用自由,总是伴随着道德和伦理上的挣扎。为了克服生存性恐惧,人类必须完成“信仰的一跃”,向自身的永恒开放,到达宗教的阶段。所以作为关怀人类处境的哲学,来到了它的最终目标即内在的静默。

哲学止于静默,就是最后让你闭嘴。闭嘴一个是要认识要要说的或想说的都是不可说的,二是那些可说的都是不必说的,因为你已经触到了那个界线。

不论你是否有神论者,在体会到哲学之树的神秘后,也可能内心相信一种权威或秩序,它在冥冥中有如上帝在掷骰子。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