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普通读者经典读后感有感

普通读者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8 11:50:16
普通读者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5-18 11:50:16   小编:

《普通读者》读后感:文章通过描述一个普通读者的生活和思考,探讨了当代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面对阅读和思考的困境。作者认为,普通读者应当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不要被浮躁的社会所左右。这篇文章让我深思,也激励我要坚持阅读并思考,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读者。

《普通读者》读后感(一)

1 笛福:属于伟大而朴素的作家行列,他们的作品建立在人性中虽然不是最有魅力,却是最为持久的因素的理解之上。 2 简·奥斯丁:她的各种天赋异常完美地处于平衡状态,隔绝那些冒险、激情与狂想,她在自己的疆土领地内从不有失水准。但伍尔夫同时惋惜简的英年早逝,《劝导》已有转型的迹象,简原本能在原有领域之外创造出新的不朽之作,可惜她刚刚对写作感到自信时,便与世长辞了。 赞赏詹姆斯·乔伊斯突破传统桎梏,真诚、准确地捕捉生活中的真实。“他不惜任何代价来揭示内心火焰的闪光。” 3 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都是具有诗人气质的作家,夏洛蒂用华丽、热情的语言来倾诉“我爱”“我恨”“我痛苦”,而艾米丽的世界没有“我”,是抽离出自身的更为广泛的情感。 4 谈到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她用音乐类比文学。观众习惯的是熟悉的曲调、强调的结尾,一如作为小说的一般性结局,书中人物或则缔结良缘,或则一命呜呼,并把作者的价值观大吹大擂地强调突出。所以,如果曲调的结尾是陌生的,而结尾的音符是一个问号,或者突然终止,我们就需要一种大胆而敏锐的文学感受能力,来使我们听清那个曲调,特别是使和声显得完整的最后几个音符。 5 灵魂是俄国小说的主人公,灵魂在契科夫的作品中是细腻微妙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更具深度和容量,易患剧病和高热。 6 她指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作家们观察世界的尺码各不相同,司各特的人物与山峰同比例,简奥斯丁的人物精巧如同茶杯上的玫瑰花,皮科克的世界仿佛奇幻扭曲的哈哈镜,一切大与小正相反。读者阅读他们的作品,就是在用作家的透视观察世界,这往往会令读者痛苦,因为读者有自己的经历和偏见,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会有激进的读者抗议哈代、抗议普鲁斯特,就因为他们无法接受《无名的裘德》中对人性黑暗的透视,《追忆》中对回忆艺术性扭转的透视。 7 在《伯爵的侄女》一篇中,作家难以摆脱他出身和阶级的玻璃匣子,就像狄更斯的小说中没有绅士,萨克雷的小说中没有工人,奥斯丁笔下的女主人公个个都是淑女,夏洛蒂的简·爱一如她本人是个乡村女教师。 8 哈代如他自己所言,一部小说“是一种印象,不是一场争论”。他伟大的小说给人以印象,而薄弱的小说给人以争论。

《普通读者》读后感(二)

一句话书评:粉圈才能同欢的评论集,43%,弃。

之前小红书上刷到过几次这本书。恰巧春节期间打开了毛姆的《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想着同为评论集,一起看了吧,万万没想到,真是看不下去。

看毛姆那本的时候,还没发现有多好,就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嫌弃冗长(毛姆的书评都是人物生平+故事梗概的模式,其中人物生平介绍的时间特别长),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但看这本的时候,真的觉得稀碎。可能是我没看过相关小说的缘故,完全无法理解作者的话语所指为何。

而少数的看得懂的部分,发现和毛姆的见解不太一样,而我更加认同毛姆的——比如对于《傲慢与偏见》的作者,两人都指出了作者的水平相当稳定,但毛姆认为“证明了平庸之辈的水平也始终在平庸线上”,而伍尔夫则认为一直是高位不掉——如果两人都是真实想法,某种意义上是不是说明伍尔夫的文学造诣或鉴赏能力远不如毛姆,毕竟,前者认为平庸的,后者认为是高位。

原本出于偏执,即便遇到不那么喜欢的书我也会硬着头皮往下看,大不了快速翻阅了事。但一来是真翻不动,每每想到序里面对伍尔夫推崇备至,而自己读不下去,想着是不是自己有问题,可即便是这样的质疑也无法推动我前进多少,私以为,这些浮光掠影的碎碎念更加适宜给同篇小说爱好者看,而不是我这样没看过相关小说、更想了解下大概的新手;二来,则是对毛姆在《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里提出的“阅读应当是愉悦的”的实践——看这本书我一点儿也不愉悦,毫无兴趣,虽然评论家对她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她在我这儿就是水准之下,我不喜欢。喏,果断弃。多花费一分钟在不喜欢的书本上都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以上。

阅读时间:20240216-0217

阅读介质:电子书

阅读来源:微信读书

《普通读者》读后感(三)

每当自己阅读伍尔夫的作品,在感受到扑面而来辞藻的繁复华丽同时,也总会惊喜于其中意想不到的奇妙比喻。这本文学评论对我也是同样感受,但不同的是它充满机敏、激情、智慧,却又保持着主观真实,全篇在作者极其私人化的审美意趣下满是火药味,whatever可能天才都是介样:D

在书中伍尔夫提出了自己的美学宣言。她把生活说成是包围着我们的半透明的封套。它把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不论它可能显得多么反常和复杂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少羼入一些外部的杂质。她所追求的是多孔而易于渗透,柔韧而便于适应如云雾般的气氛,来记录人们的内心流动。正如在普鲁斯特的作品里,围绕着任何一个中心点的事物积累是如此丰富,却又如此遥远,如此难以接近和领会,以至于这最终的关系是极端复杂难解的,因为有许多关于它们的东西要思索,大大超乎人们原来的预料。但需要理解的是,现实所谓的意识正是被万千种微小的,不相关的意念所扰动着,这些意念中充斥着杂七杂八的信息。因此,当我们开始叙述如“我吻了她”这样一件普通的事情之前,我们不得不在内心重走一整遍爱情的轨迹。当我们能够忍受失去这个人的悲伤时,还需去忍受另外一个、另外一百个零碎的片段。因为把我们和他人维系在一起的,往往是千丝万缕的根须,是对昨夜的回忆和对明早的憧憬联成的数不胜数的游丝,而使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脱身的,就是这张由日复一日的生活所张成的连绵不断的网。

从《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便发觉了伍尔夫是一位孤独的理想主义者。而在这本书里,伍尔夫更似乎是夸大了时代的差异。在一战后风雨飘摇的时代下,往昔的田园生活不再,人们在物质文化的囚笼里动荡不安。产生深刻危机、隔绝、怀疑的伍尔夫认为世界不复是美丽的花园,现代的诗歌已经死了,它被束之高阁,像鸟儿一般把头埋在翅膀下面睡着了,以至于没人想去惊扰这些酣睡者的美梦。她以极其悲观的心境,将自己缩小成一个黑点,她似乎没有臂膀可以依靠,只能独自前行。可在另一方面,她却又表达出了对艺术无以伦比的热爱和不可抗拒的热情,认为人们定能有所作为,只要经过努力,真实的生活就会到来,就如同她提到的莎士比亚的妹妹,像那位葬在十字路口的女诗人一样永垂不朽,待时机一到,她就会化作肉身来到我们之中。

现在的诗人提到夜莺,就说它对着肮脏的耳朵唧唧地聒噪不休。审美变化也许让原本的艺术不再耀眼,而原封不动使用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不能包涵当前的现实,正如一片玫瑰花瓣不足以包括粗糙巨大的岩石。《普通读者》里伍尔夫极其清醒且直接的评论,与其说是对过去巨人的缅怀,更像是吹向远方的号角。如果时代的印记还有着任何价值的话,那就是人们正在感觉到作为新的发展的必要性。他们不惜任何代价试图从那个已经使他们感到厌倦的框框中解放出来,来揭示个体内心火焰的闪光,并用一切方式将它们记载保存下来。

人们会问:作品为何会永垂不朽?这个人在文学的行列里会在什么位置?当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也许就会想起普鲁斯特、乔伊斯、乔治艾略特、简奥斯汀、等等等等。我们就会想起这些早期作品。它们自带有一种气派,好像正在告诉我们一些古老而真实的事情,而那些过去隐藏着的东西现在被揭示了出来,完美而娴静,十分朴素而又异常美丽。它们在我们的记忆中浮现出来,就像在这炎热夏季的夜晚,起初有一颗星星缓慢而庄严地出现在天空里,然后又是一颗。

《普通读者》读后感(四)

非常“伍尔夫”的文学评论集。作为一名或许并不“普通”的“普通读者”,伍尔夫写作的目的并非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见解,而是一种个人化的记录,是平等而开放的分享。她以其特有的幽默、敏锐的直觉引领我们走进小说的世界,她的精妙比喻总能调动我们的感官,将一个又一个的共同幻象展现于迥异的心灵前。

对于简·奥斯丁,她评价道:“守护在摇篮上方的仙女之一,必定在简出生之时就带着她飞越了整个世界。当简又被放回摇篮后,她就不仅知道了这个世界看上去像什么样子,而且已经选定了她自己的王国。”而这赋予她某种深入事物内部的洞察力,使她成为一名“非个人”的作家,为每一个人写作,为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写作,为她自己的时代写作。简·奥斯丁与笔下的人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她沉思着,以其对情感而非事实的观察来给予我们对她笔下人物的认识。

她将托马斯·哈代的“激烈的情节剧”喻为“野性未驯的诗之精灵”的一部分,而当我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它们之时,我们便“摆脱了生活强加上去的羁绊和渺小之感。我们的想象力被扩展了、提高了;我们的幽默感在笑声中痛快地发泄了;我们深深地吮吸了大地之美。同时,我们被带进了一位悲伤、沉思的精灵的阴影中,甚至当它在最悲伤的心情中用一种庄严的正义感折磨着自己,甚至在它最激动愤怒之时,它也不会丧失对于正在遭难受苦的男男女女、芸芸众生的深挚的爱。”——这是多么富于想象又富于力量的形容。

而对于普鲁斯特的小说,伍尔夫将其看看作一个“封套(envelope)”,它“单薄而有弹性,不断地伸展扩张,它的功用不是去加强一种观点,而是去容纳一个世界。他的整个宇宙沉浸在理智的光芒之中。”这种“封套”是自由的、柔软的、富有包容性的,它接纳所有变化,接纳所有情感,也接纳任何一种思想。它浸润在由玫瑰、夜莺、晨曦、夕阳、生命、死亡和命运等事物所引起的各种情绪之中,记录与意识相连的生活,记录心灵中的成千上万个印象。

那么,为何身处同一时代的作家,明明看到相同的世界,也被编入文学史的同一发展阶段,其小说却往往呈现出如此判若云泥的景象?在伍尔夫看来,这种差异源于作家的“透视角度”,即看待世界的角度:“那些文学杰作的成功,并非在于它们没有缺陷……而是在于一个完全掌握了透视法的头脑的无限说服力。”因此,读者最首要的任务,便是掌握这一“透视角度”,通过作者之眼观察其宇宙中的大千世界,观察自然、个人与人类,从而在批评家和传记作家的“操控”中享受其所提供的多样乐趣。——而这对于理解力,即同理心和知识的要求又是何其之高。

此外,关于佳作的评判标准,若将伍尔夫与同时代的毛姆稍作比较是相当有趣的。如果说毛姆所定(或者说归纳)之标准几乎是传统小说的常见模式,伍尔夫则完全将其打破——比起主题、叙事和典型人物的塑造,比起对外部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关注,她更强调心灵的印象——如同德彪西的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其源于一种内在情绪的涌现。

伍尔夫笔下理想的小说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同时注入戏剧性的力量),与现实生活若即若离,对生活(而不只是社会生活)做出反应,表现内在的、真实的想象与梦幻。或许这样的小说,也只能由富于感知、想象、沉思和同情的自由心灵来创造。如此,在历经无数实验后,这些自由的心灵终能找到合适的“透视角度”,穿过狭窄的艺术之桥,从个人化的情绪走向“非个人”的普通观念,进而通往全人类的心灵。

诚然,虽碍于阅读量的限制,这次粗浅的阅读,尚未完全追上这一“普通读者”的列车,但伍尔夫所描绘的种种幻象,似乎本身便具有生命力,像是不断延展的、野草丛生的小径,虽不知通往何方,却以其难以言喻的神秘吸引力,引领着你一步步向前,不断在想象中描绘可能出现的未知景象。

伍尔夫是那样独特,厌恶规则、反抗权威,她拥有多么敏锐的洞察力和细微的感知力,又对生活充满着怎样的热爱啊!这些特质无论重提几次都不嫌多,而它们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伍尔夫的所有小说中。

但《普通读者》更重要也更予人启发的是,其中所隐藏的对于“分裂”的回应。这种回应于许多篇幅间皆有所显现,但我并不想对此加以分析,因其所具有的多重面向,又因其早已融化在她绵密的文字中,与她真挚的情感、与她的心灵合而为一。无疑,伍尔夫拥有一颗伟大的现代心灵——它向往完整,并向一切形式的分裂发出抗议。

《普通读者》读后感(五)

记录一下伍尔夫的《普通读者》the common reader的实时感受。说实话,整本书读完,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伍尔夫就完全不是个“普通”读者,她的评述和讨论展开的角度(比如评论的主角是笛福,却会把一系列和主角同时代的作家拉出来溜)和高度(比如讨论美国小说,但其实谈的是英国小说的困境)也完全不能与一个正常定义的“普通”读者能够达到的水准相提并论。且她也完全没有屈尊让她着我们,和我们这些真正的“普通”读者对话的意思。所以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命名颇有种自我揶揄或者自降身份的意味。所以我本来是在看完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后准备继续看看其他知名作家的八卦和小心思的意图,就被伍尔夫这位严肃、毫不留情但又辛辣和饱含温情的“普通”读着给破灭了。

伍尔夫这本评论集里,专题讨论的很多都是英国和美国作家,说实话,除了比较著名的简·奥斯汀、笛福和勃朗特姐妹是比较熟悉,且看过他们的主要著作(相信这也是一般“普通”读者的正常正态分布阅读范围了——我真的和“普通”这词过不去了——不吐槽“普通”了),剩下的很多,比如乔治·艾略特、约瑟夫·康德拉、梅瑞狄斯、戴·赫·劳伦斯等等,之前未有耳闻。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先锋作家和讨论的主题,有文化的高地和屏障,经常也有上个时代默默无闻的作家的作品被从坟墓里翻出来,在新的时代获得了新生和诠释,这些是十分正常的情况;也有作家生前炽手可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却再也无人提及——伍尔夫提到的这些作家,我没有一一去调查(因为调查了就让我的这次阅读愉快度下降了啊),但相信其中必有被大浪淘沙者,也必有真金不怕火炼者;这也反映了伍尔夫处于的当时的英国文化界的关注范围的时代特色,想想也确实挺有趣的。伍尔夫站在她的时间点,她可能也未想到力挺的作家以后在时间的考验下会是如何。所以虽然还不认识这些乔治·艾略特、约瑟夫·康德拉、梅瑞狄斯、戴·赫·劳伦斯等等,但并不影响我的阅读,看伍尔夫如何一个个的如数家珍的、殚精竭虑的、丝丝入扣的编织她的评头论足之网。(况且,如果这些乔治·艾略特、约瑟夫·康德拉、梅瑞狄斯、戴·赫·劳伦斯等等真的能穿越时间,阅读之神一定会再次让我和他们相遇,那时我就会恍然大悟:“……哦,伍尔夫还曾经称赞了他/她好几百字呢!”,届时我一定又要翻出这本《普通读者》重温一番。)

除了对某位作家和其作品的专题讨论,集子里的另一大组成部分就是对一类文学的专题讨论。这一类的话题个人更感兴趣,毕竟看一个意识流的英国作家讨论这些是很难得的。遂,逐个记录一下主要内容(提示:个人概述,可能存在偏见!= 一定存在偏见):

《论现代小说》——相对于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为了获得其自由,不应该被旧的古典所束缚,应该放开手脚去尝试更多新的题材和写法,“没有一种实验是禁忌的”,“可以取材于每一种感情、每一种思想、每一种头脑和心灵的特征”。

《俄国人的观点》——应该是伍尔夫捕捉到了英国国内对俄国文学的一些不公正客观的评价以此才写的这篇评论,以让英国作家认识到自己所受至于的英国传统、语言和文化对自己的限制。伍尔夫很热切的赞颂了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也是我最爱的三位俄国作家),并且用了美国文学与英国文学关系之例子(这种评论我最爱看了嘿嘿)。

《伯爵的侄女》——讨论的是英国文化(包括文学)中固有的阶级意识。伍尔夫观察到这种固有意识正在随着时代变化而逐渐瓦解,并由此讨论这种阶级背景在过去文学中的形成的“壁垒”(简·奥斯汀不会超出绅士和淑女)、“趣味”(“没有伯爵得侄女和将军的表亲,英国小说就会索然无味”)和作家的个性(梅瑞狄斯勇敢的挑战不同阶级的角色)。很有趣,以前我隐隐觉得英国小说围绕这个主题是很正常的,但是没想到确实是一个传统,伍尔夫给我指明了这一点。

《论美国小说》——和《俄国人的观点》那篇不同,作为英国作家的伍尔夫对美国文学的态度不是让大家摆正心态,而是欣慰和雀跃的(“他全靠自己的努力生存了下来……现在他已经快要成年了p236”)。她认为美国作家的写作脱胎于英国,但获得新生后传统的英国写作已经无法去囊括新的天地,由此发生了新的转变。

《论心理小说家》——我不太明白。可能我对“心理小说”的定义和伍尔夫不太一致。《群魔》和《追忆似水年华》如果都算心理小说,那着重描写心理活动的小说太多了。也许是时代不同了,毕竟《尤利西斯》都出版一百多年了。

《对于现代文化的印象》——这篇应该放在《论现代小说》之后连读。鼓励对现代文化应该包容。

《狭窄的艺术之桥》——很多观点可以被看做是伍尔夫自己选择意识流这条创作道路的“证道”之言。另:我个人觉得给作者调标签,如,说起伍尔夫就是意识流太狭隘了。

《评<小说解剖学>》及《小说的艺术》——由此可见伍尔夫对爱之爱、对恶之尖刻。对《小说解剖学》踩得多痛,对《小说面面观》就抚摸的多温情。

最后是译者瞿世镜老师的评述。因为我总是看了评述就会没有任何想法,这次也是在看附录前急忙把自己的想法匆匆记录下来,以免又被海浪一冲刷就了无痕迹。——但看罢评述还是感叹我的想法和眼界还是浅薄了。不得不说最后以一篇透彻的讲述伍尔夫写作思想的小论文结束这本《普通读者》是非常合适了。

(目前个人伍尔夫进度:《到灯塔去》-《海浪》-《普通读者》)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