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变形记读后感锦集

变形记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8 16:20:31
变形记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5-08 16:20:31   小编:

《变形记》是一部由卡夫卡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格里高的突然变形成了一只昆虫,引发了一系列的变故和挣扎。小说通过对现实和人性的深刻剖析,探讨了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阅读后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处境。

《变形记》读后感(一)

一个荒诞的故事,也是一个卡夫卡自身投影的故事。

一个在父亲严厉和凶狠中成长的人生。一方面觉得父亲都是对的,想要通过取悦获取认可。另一方面长期的压迫又使人想要跳出这个圈。想要挣脱却无法挣脱。面对命运的不公和多舛,内心纠结、扭曲,但是又无能为力的彷徨感。这是格里高尔,也是卡夫卡笔下其他很多主人公,也是卡夫卡自己。

《变形记》读后感(二)

《变形记》

首先重温了这篇小说,惊讶地发现它并不如我记忆中的那样善恶二元:父亲母亲妹妹都并不是“坏人”,格里高尔也并非一个因为外形变成甲虫而惨遭抛弃的可怜人,他的人性和心智同样被时间磨损。

为什么我会把小说的内核记得那么古典——或许是教材里那句“作者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冷漠”的影响吧?人类的记忆是如此不可靠啊。

《变形记》读后感(三)

说卡夫卡的困境是现代性的困境。社恐、恐婚、社会制度与个人理念的冲突、传统的父权与个体自由的矛盾、工业现代化对生活的影响……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一些人对些有所共鸣,而对生活依然贫困的人,尤其是老人,他们也有现代性困境吗?

在我每天等公交的站台,经常能看到挑担卖菜的老人。他们的生活在现代,他们的困境是什么?至少,不是出行堵车、停车难。社会高速驶向现代,他们没上车。 卡夫卡的写法很现代。中文小说鲜见这样的写法。或许卡夫卡的困境更多是精神上的,而我们的困境仍然是生死存亡。“你吃了吗!”

《变形记》读后感(四)

我总觉得格理高尔已经死亡了,躺在棺材里的意识留存,所谓的三道门或者其它房间只是棺材里的三块板子。

变成害虫可能是他的一种自我矮化或者习惯于无足轻重的角色然后在意识留存空间里的一种具像化显现。

前几天看完就想探讨,这几天都忘差不多了,但一直还惦记着格里高尔是否躺在棺材里这个问题…,有没有小伙伴同样观点的???

《变形记》读后感(五)

荒诞、恐惧与人类存在的反思 在我拿起这本卡夫卡小说合集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准备好进入一个充满未知、困惑和恐惧的世界。阅读这些作品,仿佛是打开一扇通往荒诞和无助世界的门,让我不禁深深地陷入思考——人类的存在的意义何在?这些思考也使我在阅读的旅途中得到了无尽的启发。 卡夫卡的小说描绘了一种深入骨髓的荒诞感。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的不合理和人类处境的扭曲。例如在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中,主人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也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荒诞性让人不禁反思:我们是否只是生活在一种被设定好的剧本中,而无法逃脱? 卡夫卡的作品中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并非来自外部的威胁,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在《审判》中,主人公明明是无罪的,却无法为自己辩护,这种无法申诉的恐惧让人心悸。而在《城堡》中,主人公无法进入一个村庄,却始终无法理解其中的规则和逻辑,这种对未知的恐惧让人感到不安。这些作品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恐惧并不仅仅是外在的威胁,更是对未知、对无法掌控的自我存在的恐惧。 阅读卡夫卡的作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类存在的反思。他让我思考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他的作品让我明白,我们不能被生活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该深入思考生活的本质和意义。这种反思让我更加珍视自己的存在,也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存在。 卡夫卡的作品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作品并不只是对人类存在的反思,更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他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无法避免的,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复杂的人性。 卡夫卡的小说合集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存在。我相信,每一个读过卡夫卡作品的人都会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会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深深的启示和反思。去感受他的荒诞、恐惧和人类存在的反思。

《变形记》读后感(六)

荒诞、恐惧与人类存在的反思 在我拿起这本卡夫卡小说合集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准备好进入一个充满未知、困惑和恐惧的世界。阅读这些作品,仿佛是打开一扇通往荒诞和无助世界的门,让我不禁深深地陷入思考——人类的存在的意义何在?这些思考也使我在阅读的旅途中得到了无尽的启发。 卡夫卡的小说描绘了一种深入骨髓的荒诞感。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的不合理和人类处境的扭曲。例如在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中,主人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也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荒诞性让人不禁反思:我们是否只是生活在一种被设定好的剧本中,而无法逃脱? 卡夫卡的作品中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并非来自外部的威胁,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在《审判》中,主人公明明是无罪的,却无法为自己辩护,这种无法申诉的恐惧让人心悸。而在《城堡》中,主人公无法进入一个村庄,却始终无法理解其中的规则和逻辑,这种对未知的恐惧让人感到不安。这些作品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恐惧并不仅仅是外在的威胁,更是对未知、对无法掌控的自我存在的恐惧。 阅读卡夫卡的作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类存在的反思。他让我思考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他的作品让我明白,我们不能被生活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该深入思考生活的本质和意义。这种反思让我更加珍视自己的存在,也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存在。 卡夫卡的作品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作品并不只是对人类存在的反思,更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他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无法避免的,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复杂的人性。 卡夫卡的小说合集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存在。我相信,每一个读过卡夫卡作品的人都会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会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深深的启示和反思。去感受他的荒诞、恐惧和人类存在的反思。

《变形记》读后感(七)

对这本书有很多碎片化的感受想要表达,因此从短评变成书评,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首先这本书的译者很好,每篇末尾都有自己的理解或注解,很好地帮助了我读懂卡夫卡,如果没有作者的注解,这本书我可能只能读懂30%,现在应该有读懂60%吧。

我觉得卡夫卡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对故事大背景的渲染,能够直接让故事在一个黑暗笼罩下进行,而这个黑暗又是最初便出现的,很多人是无感的,而正是这种无感,印证了我们早已麻痹的内心。比如《变形记》里,格里高尔成虫子后,最担心的是工作丢了怎么办、如何请假、解释等等,像极了我生病时的心理状态,而我们都不会去担心自己的身体。

再比如《律师》中的这句话,乍一看便觉得斗志昂扬,只要不断努力就可以向上成长,但事实却是脚下的台阶也在不断生长,努力的人永远不会有登顶的时刻,反之稍有松懈,可能万劫不复。抛去对他荒诞写作的赞扬外,他对故事背景的设定让我非常敬佩。我觉得这应该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淡淡的忧伤”。

也正因如此,我也完全理解卡夫卡的人生经验对他造成的影响,他的父亲便是自他出生以来便一直在的强大势力背景。他感受到了一直存在的黑暗,并将它述诸文字,让我有幸也能有此体验。最终他也没将《给父亲的信》寄出,这份父子亲情真是从始至终在黑暗的笼罩下。

以下为“在读”时的感受:

“整个世界在腐烂,腐烂的都与我无关。这黑暗,我多习惯,习惯到不再需要看。”这句歌词简直是卡夫卡的内心写照。所有的故事背后都有一个巨大且有力的魔爪禁锢着这个世界。

在多篇解读下终于看懂了看了两遍依然不明白的《判决》,随之而来的是内心被挖去一块的深深空洞感,卡夫卡与如此强势的父亲的关系是我难以想象的。能写得如此生动真是太强。

这本书叫《变形记》属实屈尊了,这么多内容应该取个“合集”的名字。

《变形记》读后感(八)

关于卡夫卡的盛赞已经铺天盖地,似乎也不需要再多我这一笔,文学的世界因为有了卡夫卡而变得足够完整,世界上伟大的作家很多,可是我们只有一个卡夫卡。

以往也看过一些卡夫卡的中短篇,但都是散落着看,这次借由这套全新的中短篇小说全集,又得以按出版/写作顺序重新看了一遍卡夫卡的中短篇作品,又因为本书是现代的译者翻译的,对比起之前的卡夫卡作品集,这套的译文会更加接近目前我们的中文用词造句习惯,所以阅读起来很顺畅,带来的感受也更有冲击力。

和很多人一样,我认识卡夫卡是从高中的语文课本中节选的那一篇《变形记》,之后似乎就没有很认真地看过这篇小说,总觉得自己已经看过,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甲虫的那个早晨的片段过于经典,以至于后面正文的内容都被它的光芒掩盖,这次再仔细认真地看了一遍这篇并不短的文章,才真切地感受到震撼,也明白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享誉天下。

我想,读一本好书恐怕真的会有所谓的“合适的时间”,同样一篇《变形记》,如果我是在高中的时候看的,可能真的不会有太多的触动,但放到现在,我已经工作快10年了再来看,其中关于工作中一些人性的劣更性、一些看似没大错的“小问题”、一些打工工具人的悲哀,也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懂。我想卡夫卡也是经由他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基础而创作的,那么多年前的打工人与现如今的居然没有太大的差别,想来也是很悲哀。

在《变形记》里,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甲虫是在某一天的清晨,但实际上他早已是“人形甲虫”。

多年奔波不着家,工作期间从不请假,即使心怀不满也总是自我检讨,发现自己变成真的甲虫之后第一时刻不是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离谱的事情”,而是立马思考怎么找一个借口解释自己没办法去上班。

这种可悲的不把自己当人看的思维,当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也不是一个人能形成的,他爸妈发现他变成甲虫之后第一反应是丢脸,第二反应是家里没人去赚钱了,也就是说,无论是他,还是他爸妈,早就不把格里高尔当人看了。

而这种在俗世的圈套中丢失自我,陷入日复一日的看不到意义的工作里的状态,没有参加工作的学生又怎么能理解?卡夫卡的作品不是魔幻,是过于写实,写实到你阅读时候看到太多自己或者身边的人的影子,写实到你不敢去承认这就是现实,只能感叹一句“啊,魔幻现实主题!”。

我们需要卡夫卡,需要这样一个冷静的脑袋,需要这样残酷的文字,用它来揭示世界的无情,再合适不过了。

《变形记》读后感(九)

每读一次卡夫卡,我就如同跌进了深渊,而这深渊又是最为真实的日常。有时候,读卡夫卡的每一个文字,就好比口中嚼进了玻璃渣。那种欲说又说不出的感觉,总在心间徘徊,吐不出去,吞不下。

可我想,这便是卡夫卡的魅力,对于我们对生活和自我认知的深层拓展,他用极其特别的象征,向你展示“周围”的一切,他去探讨,他去体验,他去受伤,他去痛苦,但他从不给出答案。这大概也便是,很多人都卡夫卡觉得不太好理解的原因之一。

最初读《城堡》《审判》,后来读《变形记》和他大量的短篇,说实话,没有一篇,我是第一遍就读懂了的。卡夫卡总是试图通过描写出一种你我极为熟悉的场景,但在这极为熟悉的场景下,又发生着我们极其不理解的事件走向。但,每一个事件的单一步伐,又如同我们日常般的熟悉,但组合在一起,它又变成了,我们完全不能理解的意义。

比如《变形记》里,主角为什么在自己熟悉的家中就变成了昆虫,他那熟悉的家人在这之后,又对他产生着那么多奇怪的变化。比如《饥饿艺术家》既然是人表演的艺术,为何又有着笼子的外壳。比如《乡村医生》里医生大晚上经历的事,《在流放地》里旅行家的经历,和装置的关系。这一切于我看来,都是一场极其“荒谬”的梦幻,他的话里总有说不透的内容在云雾后面,可起初在你看见云雾时,你以为你对这个世界早已极其熟悉了。

这便是卡夫卡带给人的另一种体验。可其实他德根源我觉得是,有时候,生活如同割掉了一个瘤子!瘤子是你自身长出的,但你又极其厌恨。因为,它不活在你对于所有美好事物和想象里。你认为它是来破坏的,来毁掉你的利益的。所以我们自动忽略了许多真实,而卡夫卡却把他们再次呈现给我们。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承受一切,让自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在感觉自己被往前吹时,别让自己禁不住引诱,迈出不必要的步伐;让自己以动物的眼神注视他人,不流露悔恨。简言之,就是要亲手压制住生活中如幽灵般残留的东西,好让最后的、墓地般的安宁绵延下去,除此之外,别无存有。”

《变形记》读后感(十)

在贫瘠的德语文学里,卡夫卡一直是一颗闪亮的星。但是在他在遗嘱中他嘱托朋友将他的作品统统烧掉。不敢相信,这将是多么大的损失。

之前看过卡夫卡的长篇《城堡》。最大的感受就是,卡夫卡的作品似乎有种不会过时的魅力。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对父权制、官僚主义的反抗,有很多对自由的向往。即使放在现在,这仍是能够直击读者心灵的东西。

卡夫卡的一生是衣食无忧的轻松的一生,也是被安排的一生。他订婚过几次,然而始终没有结婚,四十岁就死于肺病。可想而知,他的生命里隐藏着多少压抑。写作也许只是他的救赎,他并未想过借此出名。正如译者文泽尔所说:“他的大部分作品并不是为读者而写的,而是写出来等待一个遭到焚毁的宿命,以此来迎接自身世俗存在的毁灭”。

读客的这套《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收录了卡夫卡的79篇中短篇小说,最后还附有《致父亲的信》。本书由译者文泽尔经由德语直译,并且在每篇文章中都加上了自己的词句注解以及全文解读。他的解读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很多相关背景,但是最好在自己读完后再去看,否则可能扰乱自己的感受。

本书中《变形记》、《判决》与《致父亲的信》可以关联起来看。《变形记》是卡夫卡的表现主义风格十分鲜明的一篇作品。同时也带有很强烈的寓言意味。当儿子变成了害虫,对这个家失去价值的时候,父母和妹妹的反应令他彻底失望。在一个功绩社会中,没了用处的都必须被淘汰。《判决》当中儿子最终被父亲逼迫自尽。

在未真正寄出的《致父亲的信》里,卡夫卡以十几页的篇幅声讨了父亲错误的教育方法。在这封长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从小被恐吓、被打压的孩子,长大之后完全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这封信也可以解释卡夫卡一辈子都未能成婚的原因——他认为自己完全胜任不了。

《饥饿的艺术家》又是一篇寓言式的小说。这也是一个非常不过时的故事。饥饿的艺术家可以忍受饥饿四十天,日日夜夜忍饥挨饿,同时还要接受周围人的质疑。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艺术。但是他坚持着,渴望被人们认可。然而到最后他终于说出了自己不吃饭的原因,只是因为厌食而已。原来他是这样一位虚伪的存在主义者。

《乡村医生》这个小说据说是卡夫卡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对于我来说这篇小说在逻辑上似乎有点奇怪——医生医治不了病人就不准回家。但是据说李银河也曾经解读过这篇小说,认为其中有很明显的性方面的指涉,比如鞭打。即便是同情女仆的医生也被解读为对女仆有性幻想。译者文泽尔似乎很赞成这个观点。但是我认为这有点儿弗洛伊德式的泛性论。

《骑桶人》这个书名是个非常有奇幻气质的形象。有一位中国作家借用了这个形象作为自己的笔名,创作的内容当然也是奇幻。这个短篇仅有短短页,但是描述了卡夫卡对于超凡脱俗、获取自由的向往。

此外《在流放地》这篇很血腥,很残忍,甚至有些变态;《在法律的大门前》这篇也很值得人反思……总之每一篇都可以让人体会到不同的况味。读客这个版本的卡夫卡中短篇全集体量很大。再加上文泽尔的注解,虽然不能完全认同,但是可以给读者提供很多思考的角度。

《变形记》读后感(十一)

卡夫卡的秘密就在这种根本的模糊性中。他的作品充斥着这种在自然与超常、个体与普遍、悲剧与日常、荒诞与逻辑之间的不断摇摆,作品也从中获得了回响和意义。如果想要弄懂荒诞作品,就必须一一列举这些悖论,加强这些矛盾。荒诞,就是灵魂无限地超越了肉体。 ——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

弗兰茨·卡夫卡,20世纪富有远见的内疚和羞耻的提炼者,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包括三部他从未打算发表的未完成的小说和几十个短篇小说,他试图融合那些真实和奇幻的元素,为他的人物创造离奇或超现实的情境,那些被描述为非同寻常的、可怕的、愚蠢的情节,经常被指为荒诞的呈现,这便是我对卡夫卡整体的印象。

就拿著名的《变形记》来说,这个故事远不止是一个有点黑暗、令人不安的关于一个人变成一只可怜的虫子的故事。它更是一个象征性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他原是家里的养家糊口者,却在变成了虫子后迎来家人的,悲伤、顺从、忍耐、厌恶,然后是明确的厌恶,格里高尔·萨姆沙最终的死甚至给家人带来了一种“很平静”的感觉。

家人态度的转变,以及主人公格里高尔从相对正常的心理发展为类似于心灵的严重破碎,极为值得品味,像这种希望展示出无趣的常态,生活的荒谬在他的作品中到处可见。

比如《饥饿艺术家》,讲述了一位悲惨、消瘦和孤独的艺术家为了吸引大量观众而禁食长达四十天的故事。通过“饥饿艺术家”,卡夫卡讲述了一个反英雄的故事,在整个叙述过程中保持他的行为始终如一,对他的壮举充满动力,并在一个不太可能的情节中输出现实主义。

可随着饥饿天数的增加,人们的兴趣也达到了顶峰。甚至在迎来人气下滑之后,艺术家居然选择去马戏团蹲笼子禁食和动物“抢饭吃”,可最后还是逃不了成为一堆稻草中的一副骨架,他死后,一只美洲豹被关在笼子里,人们成群结队地来看这只活泼的动物。结尾象征着对食物的胃口和对生活的热情与“饥饿艺术家”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显荒诞。

当然除了异化和现实主义,有时你或许会看到一个深受折磨的灵魂,一个酷刑爱好者,一个施虐受虐狂,极度迷失方向,噩梦般凄凉,极度绝望,极度黑暗……

像《骑桶人》虽包含了奇妙的令人愉快的、梦幻般的元素,但卡夫卡没有把他的主人公装在一个空桶里送回他的冰冷房间,而是让桶把他带到冰山里,再也没有回来。随着骑桶人离开人类栖息地,煤炭乃至所有世俗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是一种何等的绝望。还有同是寒冬的《乡村医生》,绝望中更是增添了一种困惑、忧郁的情绪。

到头来你会发现他笔下的主人公多是些孤立的人物,作品也多同时且自相矛盾地展示了人类状况中固有的生存焦虑,以及摆脱这种绝望状态的出路。而这一切也源于他的童年经历,读到最后那一封写给父亲的信,才明白了些许此中真意,卡夫卡的避难所就在于他的写作。此后也会特别注意到卡夫卡对心灵的探索在许多层面上都是深刻而有意义的,包括他对父子关系的探索。

在这封写给他父亲的信中,他坦白了童年时期就已形成的深深的羞耻感和疏远感。尽管成年后,这些在卡夫卡身上仍然根深蒂固。因其情况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前半部分的抱怨和指责,并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直到他谈起他的写作时,文字就仿佛变成了一个奇怪的生物,在往你的心里钻。

那时,或许才真正体会到,为何卡夫卡经常把现代社会的人描绘成失去家庭信任和社会联系的陌生人,去面对一个个冰冷、无情、封闭的世界和不确定的未来。阅读这封信其实才是对这位伟大作家思想的最原始的洞察,这也让我意识到,其实他才是这些故事的主角。

《变形记》读后感(十二)

籍打卡】05-6/总39《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三卷 2023/5/18

[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文泽尔 译/外国文学/纸质书/北京联合出版传媒/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一套三本书,脚注的编号从第一本连续编号到第三本,排版朴素自然,没有大部头或精装版的压迫感,好像也给了他作品一丝更多的真实感。

生活是那颗红苹果,还是触角上的倒刺?卡夫卡用它想象中的怪诞场景告诉我们,它们都是,也都不尽然。

看卡夫卡的作品,好像走入了一个有很多入口和出口的巨大迷宫,视角可以是独自走入小径分叉的花园,也可以在用铅笔在迷宫地图上不知如何下笔。

人化为异形的动物描写,除了甲虫,还有鼹鼠,狗,鸟,这些或人或非人的叙述,让象征主义从全篇的第一个字开始,就是不带形容词的控诉。然而这种叙述是平静,甚至一度是美好且忧伤的,它好像打开了一个折叠了很多层的图画,我们不禁为这藏宝图里面的细密的道路所迷惑和吸引。

在《中国长城建造时》里,作为一个中国读者,已经能看得清清楚楚,作者卡夫卡并没有从意识形态上积极表态,诉诸于一种合理或不合理,正确或不正确。不仅仅在这一篇中,他的独特性在于也在于文化的普适性上,从一个小小的入口进入,展开了详细的、符合逻辑的、具有想象力的冷静描述。人们在建造时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在建造完一段后回到家中,在充满能量后的再次出发,在建造时的种种艰难状况。作为一个从未到访中国的奥地利人,他的文字竟然让我有种熟悉的感觉。

全书最后的《致父亲的一封信》,可以说是卡夫卡书写的对自己人生的全面总结,对父亲与自己之间重重隔阂的解释,对种种误会的澄清,这封人生自白书虽然从未寄出,但已经能从中看到卡夫卡对自己工作、写作、婚姻等等的剖析。

我是爱你的,我也确定你爱我,可是你却离真正的我很远,你完全不懂我。你爱我像谁?任何的表情和角色我都能给,我在这世界的某个角落中,早已经进化出了厚重的壳,为了应对你对我明明存在,却无法接收到的爱。我和你之间,有着令人难堪的宽大鸿沟,也由此,我和世界也成为了这一现状的放大版。

世界犹如“地洞”,人类好似其中的“鼹鼠”,我们面对的世界不仅仅有宏大叙事的大起大落,更多的是在一个个路口的转弯和抉择,是在巨大无垠的蜘蛛网中的前进与后退,是在迷雾森林和湖泊边的疾走与停留。

比布鲁诺·舒尔茨的视觉化叙事更加细腻翔实,每一篇更具有情节性和独立性。

比乔伊斯的作品更好理解,更具有平民气息,更有亲和力。

比马塞尔·普鲁斯特更加精致,探讨的主题更多。

卡夫卡的文字,不是直抒胸臆的气吞山河,也非幽怨和抱怨世事的直接表达,而是在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状叙事中,将百草园中的每条道路上的每一株植物,都给予了恰当的关照和尊重——我看到你了,我关注并欣赏你,我无法干预你的一切,你我都尽力了。

然而,这大地上的事情太过喧闹和复杂,在一个个荒诞不经的结果面前,“我”竟不知该怪罪于谁,是自己,是所有的人,或是这个世界?

我难以用几个简陋的形容词来归纳总结他的任一篇作品,因为当我们站着地上,向每个方向望去,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都有着它独特的图案和光泽——这就是我看他作品的真实观感。

每一篇作品后面都有“篇注”,可以说是非常用心的一部书了。这种做法,在其他书中很难看到的独特解读,也确实是递给了读者一把小钥匙,帮助我从一个既定的视角进入。

当我们看卡夫卡时,我们在看什么?是人与动物在境遇上的相似性,是人类在巨大的社会机器和组织面前的渺小卑微,是生活其中的巨大未知和不确定,是自我在集体中不可避免丧失和异化,是对自己和他人深深理解后的爱的无助,是一种洞悉了时间本质后的感伤,是对自己灵魂的流放。

这份荒凉感浸透纸背,但我们却能从满篇的晦涩中,感受到作者的一丝温情,一份纯净如孩子般的爱。

《变形记》读后感(十三)

卡夫卡太出名了,无论是谁,要读一读文学,他的名字几乎都是迎头撞上的,比如《城堡》《审判》以及他那些著名的中篇《变形记》《饥饿艺术家》等。然而,一个如此出名的卡夫卡,他的作品却大多都属于未完成状态,不光《城堡》《审判》没有写完,通读《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会发现,那些中短篇也大多未完成。卡夫卡属于昆德拉所说的遗嘱被背叛的作家。他生前的作品正式发表的不多,有不少作品写在稿纸上,死前嘱咐好友马克思·布罗德烧毁他所有作品,但布罗德把它们都整理了出来。

中文版的卡夫卡的中短篇全集版本较多,加上手上这本文泽尔的新译本,我一共有三个版本的卡夫卡中短篇全集。其他两个版本分别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译者是张荣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三卷本《卡夫卡小说全集》,其中第三卷为中短篇(《变形记》与《地洞》收入了第二卷),由多位译者合译。这三个版本略做比较,结果是文泽尔的新译本更好一些。

首先,仅仅从厚度上来看的话,文译本三卷共982页,750千字,而上海译文版共555页,369千字,人文版中短篇部分约433页,字数应该更少。为何文译本比其他两种在厚度及字数上多出近一半呢?相比其他两个版本,文泽尔译本在每一篇后面都有篇注,主要注明该篇的创作时间及发表刊物,如果没有发表过,则说明由布罗德从卡夫卡遗作中整理而来。卡夫卡比较重要的中短篇后的篇注中,文泽尔还加注了一些对该篇的理解,这些理解有些来自公认的卡夫卡研究,也有译者自己的解读。这些篇注少则几行,多则几页,甚至达到十页之多。因而这个版本几乎可称之为卡夫卡中短篇全集详注本。 而在上译版中,只有脚注简注该篇写作时间与发表情况,人文版则几乎没有。

除了篇注,文泽尔译本还有相当多的注释,这也是其他两个版本所欠缺的,上译本有较少的注释,而人文版可说几乎没有。读小说需要看注释吗,这个问题是可以有肯定的回答的,尤其是卡夫卡这样一位重要的作家,他距离我们既有文化与语言上的差异,又有时代的差异,一定的注释对于理解卡夫卡的作品、把握他作品的细节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在《与醉酒者对话》一篇中,叙述者称“圣母玛丽亚柱”为“播撒黄色光芒的月亮”,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描述,是因为“当时奥地利这类在教堂广场上修建的立柱顶端的圣母玛利亚雕像一般都会镀金,从下面看上去永远都是金光闪闪的”。缺少了这样的注解我们也可以继续读下去,但有了这个注解读者就可以更加去注重卡夫卡对细节的关注,而这也是译者颇下功夫的地方之一。

除了这种对时代、风俗等方面的详细注释,文泽尔还详细地将德语译为汉语时的一些难以对应的情况也注释了出来。比如,一些卡夫卡所处时代会用的词现在可能已经不常用了、一些词语有多义、一些词语是卡夫卡的文字游戏、句子中是否使用了德语中的敬语等情况,这些语言上的微妙之处,如果不加注释,许多也就不了了之地读过去了。

作为翻译家之外,文泽尔也是推理界大神,对于逻辑推理的注重,在这套卡夫卡中短篇全集中也表现出来了。卡夫卡的作品读起来绝对不轻松,尤其是他的作品常常有不带喘气地一大段,甚至是翻过页才见到分段。同时卡夫卡又是法律专业,这种绵密的叙述中,其实有着紧实的逻辑支撑。但由于这种叙述,有时候读者必然会走神。而文泽尔的注释中,常常有对某个难解的逻辑推断的注解,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人物的心理转变。可以说这是注释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了。

上译和人文版的卡夫卡中短篇都以作家生前发表过的作品与未发表过的作品来编排,发表过的作品则以原来的集子的顺序编排。这两个版本根据的都是德国菲舍尔出版社的版本译的,上译根据的1969年版本的,人文根据的是1994年的版本。文泽尔译本未按照发表与未发表的方式编排,而是尽量(但并非严格)按照创作时间排列,在篇注中注明了曾收入过的集子。但这套卡夫卡中短篇全集似乎并未注明根据的是哪个版本。另外文泽尔译本相比其他两个译本稍有欠缺的是没有附录一份卡夫卡年表,不过由于已有详细的篇注,相信几可代替年表的功用。

总而言之,这套由文泽尔译注的《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可以说是我手上最好的卡夫卡中短篇全集版本了。仅从详细的篇注与注释来说的话,既适合初读卡夫卡的读者,也适合重读卡夫卡的读者。尤其是比起将卡夫卡的照片直接放在封面上或者画一只甲虫在封面上的设计,这版的封面是寒鸦(卡夫卡的象征),可以说没有背叛卡夫卡不让出版社画甲虫的原意——顺便一提,文泽尔的译文中格利高尔·萨姆沙“变成了一只巨大的害虫”,不再是“甲虫”。尽管文泽尔注明了“害虫”之译在词义上的原因,但当我们再次读过这部小说之后,也会更同意“害虫”之译。

读卡夫卡,就是一再地读那些“害虫”的失败,也即一再地练习生活的失败。

《变形记》读后感(十四)

在20世纪的西方作家中,卡夫卡是个伟大的存在。他以特有的敏锐去感知这个世界,并把这种体验在作品中放大,形成了卡夫卡式的审美表达方式——“荒诞的真实”。

卡夫卡的小说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情节支离破碎,语言让人既着迷又困惑。也正因为如此,卡夫卡式的表达也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

果麦文化出品的《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是一套汇集了卡夫卡中短篇小说的精选集,德文原版直译。

该版本精选了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说作品,除了《变形记》、《判决》、《饥饿艺术家》等这些经典篇目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相对较少为人所知但同样精彩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了解卡夫卡作品的多样主题。

这套全集的翻译经过精心的筛选和校对,力求准确地传达卡夫卡作品中的语言和意境,并提供了详尽的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卡夫卡的作品。

在装帧和排版上,这套全集注重细节和美感,精美的封面设计和清晰的字体排版为阅读增添了愉悦的体验。

全集将卡夫卡最为经典的中短篇作品集中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简洁的版本。这是一套引人入胜、易于阅读和理解的版本,无论是对卡夫卡初次接触的读者,还是资深卡夫卡迷,都值得拥有。

卡夫卡的小说如同一扇扇门,通往一个神秘而荒诞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是如此的真实。

1. 关注社会底层的困境

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中常常探讨社会底层人物的困境,《变形记》正是其中的杰作。他并非仅仅是描写社会不公,而是深入到个体内心的迷茫与挣扎。

在《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利变成一只昆虫,也从一个受人尊敬、养家糊口的儿子变成了家庭的负担,被人厌恶和排斥。

在昆虫的形态下,格里高利逐渐失去了与人类的沟通能力,被孤立和排斥,感受到了被家人和社会遗弃的痛苦,但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卡夫卡巧妙地通过昆虫形象的象征性,触动了读者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绝望。

卡夫卡的作品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典范。他以非线性的叙事、荒诞的情节和迷人的象征手法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边界,通过写作的形式,揭示了社会底层人在无意义的世界中的迷茫和无助,使读者产生一种情感上的震撼和共鸣。

2. 存在主义的冥思

卡夫卡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与存在主义的思想相呼应,他通过孱弱、孤独和恐惧的小说个体形象来探索人的自由意志、责任和存在的意义。

卡夫卡的作品就是一个发现人、认识人、展现人的过程,同时,有着一种孤独的特质。

在致菲利斯的一封信中卡夫卡这样写道:

“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常常是处于孤独之中,不过那更多的是有偶遇环境的作用力,很少是因为自己的选择。然而,现在我是匆匆地奔向那孤独的存在,就像是河流奔向大海。”

在致勃罗德的信中他说得更为明确:“极度的孤独是我所恐惧,实际上孤独是我的唯一目标,是我最大的诱惑。”

对于卡夫卡来说,孤独或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他之所以如此倾向,那是因为他没有找到比“孤独”更好的东西,所以卡夫卡创作了和他一样孤独的“饥饿艺术家”。

“饥饿艺术家”说:“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我会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

在这一套《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中,我们可以读到更多的卡夫卡式故事,感受卡夫卡式存在主义冥思的意境。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经历和观点,赋予作品不同的意义。

3. 人性的黑暗与光辉

尽管卡夫卡的作品中常常揭示人性的黑暗,但在作品创造出的这个荒诞世界里,他的主人公也时常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城堡》中,一个叫卡瓦尔的主人公来到陌生的村庄,试图进入城堡获得一份工作,但卡瓦尔的努力和追求被不断地阻挠,他的存在被忽视。

在这里,城堡成了权力和控制的象征,也暗示了人性中对权力和控制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可能导致的黑暗面,比如腐败、冷漠和压迫。

尽管如此,在故事中,卡瓦尔不屈不挠地抗争,不放弃自己的尊严和信念。虽然他最终未能获得进入城堡的机会,但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呈现了个人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

这种人性的光辉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时常闪现,这也是卡夫卡作品的价值体现之一。

果麦文化出品的《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是一套引人深思的作品集,它将读者带入卡夫卡的独特世界里,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卡夫卡的作品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触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它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探索,也是对人性和存在的永恒追问。

无论是第一次接触卡夫卡的读者,还是熟悉他作品的老读者,都能在这部《全集》中找到新的视角和共鸣。

《变形记》读后感(十五)

很早就想读卡夫卡了,因为七七八八的原因,一直搁置至今。

拿到这套书时,我是欣喜的,迫不及待翻开,开始读第一篇《乘客》。第一段,嗯,不错,很有感触,感觉就是在写社畜的生活,对人生的迷茫,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工作,不知道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心里不禁有那么一丝丝的得意,恩,卡夫卡的作品,也没传说中的那么难读嘛。

但是读着读着,我仿佛进入了“智力抑制”状态,那些印到书上只有一两页甚至半页的短篇,明明每个字儿都认识,连在一起就是不知道在写什么,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

于是乎,我便跳着先去读了最有名的《变形记》,才终于找到了一点读进去的感觉。而一旦读进去,便可如此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份独属于卡夫卡的特色,如此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种卡夫卡式的窒息感和沉重感。

首先我想,每一个当代社畜,都会第一时间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找到强烈的共鸣。

《变形记》就不用说了,格里高尔身上的社畜属性是多么鲜明啊。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他变形后,第一时间想的是赶不上车了,打卡咋整呢,上班咋整呢。而不是说:我变成甲虫了,怎么办?

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有时候比方说生病了或是怎么样了,很多时候第一时间想的也不是看病,而是今天的班咋整呀?我想,大多数人工作中都会多多少少有过类似的感受吧。

总之,你几乎可以在每一篇卡夫卡的作品中,找到让社畜有共鸣的地方。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觉得,卡夫卡写社畜写得太真实了,合理怀疑他也做过社畜。果然,后边就知道了,他曾是保险公司的员工。

除了几个名篇,他的“重述神话体系”中有一篇《波塞冬》,我也还蛮喜欢的。

读这篇时就让我感觉,卡夫卡做社畜时,应该是那种极有责任心的人。(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在他的许多篇作品中都有体现)但,并不是喜欢工作,而是,不能不做。

这种心态我可太有共鸣了,感觉我自己也是那种,对于工作会有一种莫名的责任感,会尽心尽力,但本质上又并不喜欢工作,且对工作并没有什么野心、欲望,所以,支撑自己尽心尽力的,基本就是毫无必要的自尊心,以及那种莫名的责任感,就挺心累的。

果然,之后也得知了,卡夫卡做社畜时,工作能力是很强的,工作做得是很不错的。

除了社畜的共鸣,卡夫卡的作品还让我如此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读的时候常常让我产生一种感觉:或许,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饥饿艺术家》,讲述了一个被时代抛弃的饥饿艺术家的故事,或是说,一个饥饿艺术家的群体。但很大程度上,饥饿艺术家从来没有被理解过。

当他还是时代的宠儿时,也没有被理解过。没有人理解,饿肚子对饥饿艺术家们来说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在观赏者眼里,要么怀疑他偷偷进食,要么揣测他是因为对现状不满,才故意瘦成这样。

我想,每一个在生活中有过不被理解的时刻的人,读这段时都会深受触动吧。

同样,你几乎可以在每一篇卡夫卡的作品中,找到这样的表达,《乡村医生》,《胡狼和阿拉伯人》,等等等等。

卡夫卡是一个对自己很真诚的作家,他解剖自己,解剖得那么不留余地。或许,很多优秀的作家都是如此吧。有时候看着他们的文字,就觉得自己是注定做不了作家了,没有勇气如此不留余地的解剖自己。

读卡夫卡的作品时,我也在思考,现在,很多文章,包括很多公众号也写社畜,写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理解,它会让你共鸣,但很少会产生卡夫卡的作品带给人的那种窒息感和沉重感。

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人像卡夫卡那样,仿佛没有任何修饰的写。

调侃,煽情,诙谐幽默,心灵鸡汤……本质上都是对惨淡内核的一种消解,或泪,或笑,只要情绪有了出口,便可消解掉内在的沉重感。

但是卡夫卡的笔调是冷峻的,严肃的,平静的。

因其冷峻,因其平静,反而让人感觉无比的真实,反而给人带来一种郁积心头的、无法疏散的沉重感和窒息感。有时会让人不愿多看,不想多看。

这时,我便觉得,或许,人终归是懦弱的吧,无法直面惨淡的人生。

自己思考了半天,写出这么几句,然而看了篇注里其他大家的评论,只能感叹自己的文字匮乏。所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便是如此了吧。

纳博科夫的评论:“清晰、精准又正式的语气,与故事整体噩梦般的黑暗内容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

还有另一个评论:格里高尔变形后成为畸形“害虫”的相关描述颇为详细具体,也很符合现实,几乎是以极度冷静的、如新闻报道一般的文风来进行描绘的。无感情的叙事方式与叙事内容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表达的真是精准。

卡夫卡是一个为自己写作的作家,他死时留下遗嘱,要朋友将他的手稿焚毁,但是他的朋友,最后还是违背他的意愿,将手稿整理出版,我们才得以能在今天看到。

就个人感受而言,他的几个名篇还稍微好一点,还是比较容易读下去的。但整体来说,卡夫卡的作品是难读的,说实话,很多篇,我是没读懂的。

但,又不得不说,卡夫卡的作品是极具吸引力的。让你一边窒息着,难受着,沉重着,一边欲罢不能。

包括对于卡夫卡本人,我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的长篇《城堡》《审判》已经加入了我的书架,以及,一定会去读一读他的传记。

就很想知道,这个人,他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文字?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