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哲学思维的重要性。通过对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和观点进行解读,作者引导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审视问题的本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本书启发我重新审视生活、工作中的种种困境,学会用哲学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篇一)
《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一书以传授人们如何去理性“选择”为目的。告诉人们如何去更好的判断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需要“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本书不是告诉读者一个现成的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答案,而是传授读者一种解决类似问题的理性的思考方式,这才是真正长期得益的武器。该书写作特点是,通俗易懂,幽默诙谐,风格独特,使用目前年轻人较容易接受的语言习惯和风格,内容贴近普通百姓群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使读者在阅读时不至于感到枯燥、困难和倦意,在寓教于乐中学会和领悟这些深邃的思考方式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篇二)
一次放飞心灵的跨界哲学之旅
畅销四十余年的整合哲学入门第一书
本书是一本随笔体哲学家沉思录,全书分八大部分33小章,举凡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生物、法律、历史、宗教、伦理、心理、社会、政治等无所不思,在迥然不同的人类思想领域之间串起一道内在联系之线。文中采用名画、插图、漫画、专栏、思想家小传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迟早都会遇到的持久存在的问题,“授之以渔”,鼓励他们用整合视角去看待自身和世界,找寻自己生活的意义,从中获取些许智慧,让生命变得更精彩。
本版为第11版,也是作者亲手修订的最终版。
《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篇三)
读第22小节的时候,发现怎么也读不通顺,反复无果,我只好找来英文原版书看,唉,有点麻烦。
分享在这里吧。如果有 其他同样没看懂的同学,可参考英文原版。
第22小节
英文原版第22小节
This is the sort of insight one would like to make go away, like a bad dream or clouds on a rainy day.
我尝试翻一下:
这是那种希望它消失掉的洞见,它就像一场噩梦,或是雨天里的乌云。
《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篇四)
时至今日,大家提及“哲学”似乎还带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无论是胡须蓬勃的古代先贤、冰冷厚重的理论著作,还是佶屈聱牙的逻辑词句,很难将其与热烈丰沛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哲学”真的只专属于象牙塔里的学者,而跟社会大众毫无关系吗?
事实并非如此。哲学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种细节,不管是学习、交流,还是对世界、生命和他人的看法,没有人能逃得开哲学。这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便是让读者轻松地在生活和哲学之间建立起联系的入门佳作。
定义,认知世界的技能
要了解哲学,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但哲学的定义其实至今也未达成统一。哲学的英文“Philosophy”由“爱”(philein)和“智慧”(sophia)两个希腊单词组成,意味着对智慧的理解和追求。这也就成为最简单的定义之一。
本书的书写和行进方式正是“爱智慧”的体现,作者詹姆斯·克里斯蒂安是来自美国的哲学教授。他在书中以“整合哲学”的方式阐述了哲学层面上的典型概念、梳理了历史上三十多位哲学先贤的生平和思想。这些概念几乎涵盖了人生路上所有方面的疑问和困惑。这也从篇幅上佐证了哲学的另一个定义: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而这正是哲学的本质及其最大的魅力所在。不要以为你和哲学离得很远,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站在雅典的广场上宣称:“未经审视的生活没有价值”,那是他的哲学;今天网红的一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也是他们的哲学。两百多年前尼采在著作中呼喊“上帝已死”,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观点;今天你去国外旅游,在微博中记下思考和感受,其实也在表达你自己的认知。从哲学意义上讲,它们并无不同,哲学正是综合各种世界观、人生观的学科。
但哲学并不提供有关世界和人生的现成答案,它不是告诉大家谁对谁错,或是应该怎样度过人生。它提供的是一种寻找答案的方法,一项归纳事实、逻辑推论,最终形成自己观点的技巧。即便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继续生活下去的目标或理由,发现世界上的善恶美丑,并按照自己的标准去亲近或远离。心态更加平和、思想更为丰沛,生命也因此增添了许多亮色。
门径,寻求真理的路途
一般人想象中的哲学教授,会是严肃、刻板,满脸胡须而索然无味。克里斯蒂安却与之截然相反,他眼神矍铄、仪表堂堂,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在课堂上,他善于将深邃理性的哲学命题以生动丰沛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时常邀请知名作家和艺术家进入校园与学生交流。作为“整合哲学理念”的推广者,他并不向学生推崇或偏好某些流派,而尽量包容各种观点,呈现出学科本身的探索之美,套用一句流行用语,这真是一位“别人家的老师”。
1973年,《像哲学家一样思考》首次出版。在随后的时光中,克里斯蒂安仍然不断学习和写作,对此书的修改也一直不曾停过。边框、插图、漫画,各种流行元素都被作者借来增加这本哲学读物的趣味性。2015年,该书已出到了第11版。40年来在美国持续排名哲学入门读物第一位。
克里斯蒂安的写作方式,为普通读者提供了进入哲学的“轻松法门”。在专业论者眼中,这样的方式或许显得有些简陋和不够严谨。但这却是颇富趣味,并极为有效的学习之道。作者在书中总结了与生命、社会和世界有关的多个关键词,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解析、梳理和归纳,引出了哲学史上与之对应的流派和观点。
通读之后,读者便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像一棵树那样的知识构架,再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命题、最急于解决的困惑,去寻找相应的哲学家及其著作。通过更多的阅读领会,这棵哲学大树便能越发枝繁叶茂。当我们逐渐地拓展自己的阅读面和思考范畴,便能察觉到知识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便能在探寻真相和推断结论的过程中,获得头脑动力,同时对自己的生活增加信心,从而步履稳健、心平气和,哪怕在寻找终极关怀时也不会心浮气躁、惊慌失措了。
意义,回答无标准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哲学的诞生来自于人类对自身存在的焦虑感和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哲学的价值也因此得以彰显。我们和所有动物一样出生、成长,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生存威胁,抵抗来自同类的竞争和冲突。如同渺小的光点,在时间长河中茫然漂流,然后衰老直至生命终结。
而人类能成为高级动物的原因则是,在本能和欲望之外,人类还能分析、归纳和总结。短暂的生命是一个既定事实,生活的同时,我们还要一边整理归于自身的社会关系,一边应付着个体对生存、死亡、价值的焦虑。面对浩瀚宇宙和近乎无限的时间,我们如流星般的人生该如何取得意义?如果没有意义,我们又该怎样面对空虚苍白的存在?
在《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中,克里斯蒂安试图告诉大家:哲学正是试图回答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它们不属于某个具体学科,却触及人生最为终极核心的命题。它们并不提供生活和社会的具体应对技巧,却又以严谨逻辑分析并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一个生存着的个体并不需要每天接触哲学。但无论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总会有某些时刻关注生死命运和存在价值,也许是在仰望星空时,或者是陷入回忆中,甚至是在弥留之际。
除了终极关怀,哲学还能提供更多有趣的意义。尽管讨论范畴被拓宽许多,但哲学依然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人类天生的好奇心驱动着探索世界的步伐永不停息。现代科学一方面证伪了“神创论”、“水生论”等思想,同时又为“原子论”、“微观宏观论”提供了佐证。从分子、原子、纳米,再到更小的夸克,以及与之对立的反物质。
价值,头顶美丽的星空
哲学还有另一个作用:提升个体自身反思的意义。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既是从认识论做出阐释,同时也表达了思考的重要意义;而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更是强调了反抗的意义。他把人生比作不断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明知没有意义却依然坚持,行动本身便已经产生了意义。这与罗曼·罗兰所说的“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有着相似的精神气质。
当然,还有萨特对个人自由的坚持,维特根斯坦对无法言说的事物保持沉默的态度,以及海德格尔强调“诗意地栖居”的生存状态。我们是否认可这些思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提供了理解生命、感受生命的丰富方式,个体生命由此获得了更加开阔的视野与美好价值。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经常和持久,那种时时更新的、有增无减的对它们的赞叹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它们便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阅读与思考哲学,就像在繁忙的生活中偷得片刻闲暇仰望星空,看着漫天繁星,想想我们生而为人的荣幸,这该是多么幸福的时刻?
在哲学层面上,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绝对统一的真理,也没有一种关于生命的理论能符合所有时代和人群。即便如《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这样的权威版本,也只能算是理解哲学的方式之一。作为个体,我们更应该以哲学为线索,建立自己认识自身、观察世界的方式,遨游知识海洋,享受轻松生活。唯有“心安气定”,方可“闲庭信步”。
(首发于《解放日报》2016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