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依恋的形成读后感1000字

依恋的形成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09 22:50:39
依恋的形成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9-09 22:50:39   小编:

《依恋的形成》一文探讨了人际关系中依恋的重要性,指出依恋是人类天生的需求,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依恋的形成过程,强调了早期亲子关系对于个体依恋模式的塑造。通过深入分析,揭示了依恋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

依恋的形成读后感篇一

黏人不代表更深的爱或更牢固的依恋,而代表着严重的焦虑。

依恋并不等同于依恋行为。不安全型依恋儿童爱哭、黏人、总要抱,依恋行为多,但这不代表他比安全型依恋儿童更依恋自己的妈妈。实际上,他的爱(也不是说不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愤怒。确实,那些被安斯沃思归为矛盾型的不安全型依恋儿童会逐渐形成依赖性格,就像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的一些女性神经症患者一样,她们特别依赖配偶。

只有肯定地知道抚养者稳定、可靠、不会离开自己,孩子才能勇往直前、放心探索。否则,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全,从而停止探索行为。

依恋的形成读后感篇二

第1本非常认真的做逻辑图的书。兼顾了专业性和科普性,论述严谨,行文通畅。外行也可以通过这本书学习到母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依恋的形成。托马斯及安斯沃斯都是伟大的女性心理学家,用严谨专业的科研精神,为提供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进一步发展及得到认可提供了实战研究证据。书中论述了托儿所,母婴关系,养育环境,先天与后天之争,甚至整个社会文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大量的引用了实证研究,以及学术界和精神分析家们的观点,这本书像是描述依恋理论发展的一篇非常完整的系统的综述,并不对谁的理论特别偏颇,尽量从客观的角度评述鲍尔比的贡献及局限性,把大量的实证研究及观点摆在我们面前。

最后,母婴关系确实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每一个养育者背后都有许多的灵魂,并不仅仅与母亲有关,一个没有得到足够的爱的母亲需要非常多的觉察和努力才能够,去创造足够好的养育环境。人有的时候确实如蝼蚁,似乎在命运的轮回里打转。即使知道自己身处一个恶性的关系循环,还是很难突破强迫性重复去脱离噩梦般的关系模式。说到这里不免有着悲观主义的意味。给婴儿提供更好的养育环境,单靠父母,是很难做到的,需要整个社会文化和政策的支持。

依恋的形成读后感篇三

我的身份是一名全职奶爸、心理学爱好者。我是在孩子7个多月时开始阅读的,当时他开始对爸爸妈妈有所区分对待,有时候对爸爸抗拒一些,有时候又对妈妈抗拒一些。我当时比较焦虑,考虑他可能要进入依恋形成期了,于是赶紧翻出囤着还没看的这本书来,希望解决一些困惑。1.长期跟爸爸在一起的孩子能不能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2.依恋形成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3.依恋形成的健康与否对将来会造成何种影响?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他确实给我解答了困惑。这本书行云流水般地向我们介绍了依恋这个概念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最新的解释有哪些,存在什么争议,最可贵的是详细描述了各个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实验,非常生动,对于我们这种带娃的人士来说,可以很好地结合日常活动进行对比。当然也有让人“失望”的地方,所谓失望,并不是说书不好,而是跟预期有些出入,他不像一本指南,告诉你要如何帮助孩子形成依恋,每一步要怎么做。但是读完了也可以理解,如果真的那样指导的话,那不就成行为主义了?而行为主义恰恰是不讲依恋的。

本书的标题有些误导,实际上叫做“依恋理论的形成”更加贴切,书中叙述各个流派之间斗争的故事,也让人读的津津有味!

另外,本书的翻译非常不错,有些地方的转译让人会心一笑,我都没忍住去翻看译者简介,发现好像万千的书并不怎么给译者准备篇幅。

依恋的形成读后感篇四

依恋的形成:母婴关系如何塑造我们一生的情感 罗伯特·凯伦 13个笔记 序二  完美的父母并不存在,如果总体上方向正确,就不必杯弓蛇影,焦虑不已。  借用作者的总结,“反抗体现的是分离焦虑,绝望反映的是哀痛,而疏离代表的是防御。” 第一部分 孩子需要什么?  父母怒不可遏,是因为他们非要让孩子按他们的方式来,这简直可笑又可悲。  他们认为,除了本能冲动(如饥饿和性),人类还有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结的基本需要。  每天如果只有日程安排,那么还不是照料。只有双方在彼此的陪伴中得到快乐,那才是照料。 第二部分 突破:抚养方式分析  儿童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放心地去尝试探索周围的世界。  如果幼儿承受不了分离的苦痛,就千万不要使他过度焦虑。 第三部分 早期依恋的命运  因为有研究表明,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在同伴中的受欢迎程度,是成年后情绪健康或失调的有力预测指标。  在生命早期失去安全感,是成年后情绪痛苦的一大原因 第四部分 放父母一马!新一轮先天与后天之争  右额叶皮质更活跃的人容易忧伤,而左额叶皮质活跃的人比较快乐。 第五部分 成年期的依恋遗产  焦虑型准妈妈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控制欲强。  如果一个人坚信,自己身后有一个或者多个可以信赖的人,他们一定会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为他提供帮助,那么,无论他处在哪个年龄段,他都会觉得自己最幸福,并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天赋。  拥有内在安全基地,与坚信自己被人爱着并自信具备爱人与被爱的基本能力,这两者互为根基;只有两者都具备了,一个人才能够既享受孤独,又自信地去寻求所需的滋养。 微信读书

依恋的形成读后感篇五

在微信读书花了38个小时,做了649个标注,写了198个想法。读了一本受益很大的书。

读完我彻底明白了,我和我妈的关系,是生命中最早、最重要、最深刻的一段关系。它成为我后面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

我们光是静态地了解自己,比如自己是谁,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了解这些是不够的。

还要去了解关系中的自己,为什么和朋友相处,我有时会压制自己,讨好朋友;为什么面对领导,我不敢捍卫自己的立场,说出和ta不同的想法;为什么过去我常因为老公的一句话,而不信任他,以至于和他大吵?

这些答案,都藏在小时候我和我妈的关系中。

我常把别人当成我妈,感觉她在批评我否定我贬低我,我常把自己当成小孩,告诉自己要默认要讨好要听话。同时我内心深处无法信任我妈,对她是不安全型的依恋,所以后来我内心深处也无法信任老公,对他也是不安全型的依恋。这都是在一刹那间切换好的模式,短的连十分之一秒都没有。完全是下意识在支配着我的一言一行。

这么多年,人际关系总是给我很大压力,有时甚至令我痛苦不堪。《被讨厌的勇气》里说,人际关系是所有烦恼的源头。

而仅仅看清楚自己的关系模式,看清楚在关系中自己的内心世界,也看清楚在关系中自己是如何看待别人的,光是看明白这些对我都有着极大的震撼!

因为越接近自己的内心,就越能觉察到真相,而觉察到了真相,智慧也就升起了。这种智慧就是,我突然明白了,接下去该做什么,跟着我的内心去做就行了,无需任何刻意。

感谢这本好书,它让我又一次地觉察到了关于我自己的很多真相,这些藏在关系中的真相!

依恋的形成读后感篇六

也许每个父母都会焦虑是不是给孩子的足够多足够好,自己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其实不用害怕,反正“不管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孩子长大之后完全没有困扰是不可能的。”

正经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依恋理论”。个人的感觉是有一些观点有点绝对,有些观点并不好接受。阅读本书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回忆自己的幼年经历,与伴侣的相处经历,所以我想这也是一本千人千面的书吧。

对于儿童的依恋感来说,有几个方面: 1. 儿童是不是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相信自己是被爱着的。所以作者提出在幼年时期母亲最好是不要离开孩子,一晚上、甚至偶尔两三天不和孩子在一起时没有关系的。但是直到孩子3岁之前,更长时间的分离都是有害的,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不安行为。 2. 依恋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双方要在彼此的陪伴中都得到了快乐,才是依恋。如果一方只有索取,另一翻只有付出,就是依赖了。 3. 同样的父母,同样的陪伴,孩子可能也会性格不同,这和先天的基因是有关系的,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依恋关系上去。

另外,作者没有提到的是如果幼年形成了依恋关系,但是作为父母,什么时候,怎么样教会孩子怎么样独立,鼓励孩子去探索世界。这个过程是孩子成长为成人的过程。依恋关系是告诉孩子,不管怎么样都有人兜底,你可以放心去探索世界。打破依赖关系是让孩子知道世界也不是围着它转的,要学会与不会迁就自己的世界相处。

基于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而焦虑型依恋也包括回避型和矛盾型。相对应的成人也有安全型成人、漠视型成人和执着型成人。

但是成年人的依恋问题,并非仅仅是儿童问题的延续,也和其恋爱经历有关系。如果焦虑型的孩子长大后遇到安全型的伴侣,也许有机会“摆脱幼时形成的防御性和强迫性的姿态,可以理解那些被压抑或忘却的往事,可以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接纳幼小的自己、童年时的客观环境以及或许令我们深受伤害的父母,从而重新体会那些被隔离的感受,我们还可以对失去的东西完成哀悼。”如果没有这个幸运,那很大可能“在人类的情绪世界里,和在历史上一样,那些我们想不起、看不清、放不下的东西,注定会再次上演。”

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的铠甲,如果不幸没有,那这本书也许有机会让带着童年伤痛的大孩子找到问题在哪里,那离解决问题也就不远了。

依恋的形成读后感篇七

在我们的抚育文化里,人们普遍抱有一种“小孩啥都不懂”的观念。

当孩子哭闹时,主张自立自强的父母就会忽视和排斥孩子的情感需求,认为如果一哭就抱,搞不好会惯坏孩子,孩子以后会变成可怕的爱哭鬼。

当孩子进行破坏性攻击行为,有些父母用丑化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甚至丑化孩子本身的方式,来制止这些行为。

“双重束缚式沟通”的母亲在互动中折磨孩子,把孩子逼疯,比如,母亲先是鼓励孩子说出某些大胆的看法,随后贬低它。

有些父母喜欢操纵和干涉,比如当孩子玩玩具时,经常把一个又一个玩具强加给孩子,而孩子不愿意时,父母怒不可遏,是因为他们非要让孩子按他们的方式来,从而让孩子听话。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即那些焦虑谨慎、过度操心的父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尝试和探索,而这些父母在积极地抑制孩子自主权。

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约翰·鲍尔比认为善意忽视、严厉管教都无法造就孩子的自立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自立,其实是因为他受到了关爱呵护,由此“对那个可以信赖的人产生了安全型依恋”。

就像安斯沃斯提出的“安全基地”概念。 积极响应的母亲为孩子提供了安全基地。只有肯定地知道抚养者稳定、可靠、不会离开自己,孩子才能勇往直前、放心探索。否则,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全,从而停止探索行为。

父母能够管教和惩罚孩子,而不将自己厌恶和愤怒喷溅到孩子全身吗?

孩子能够说“不”,能够抱怨,能够在生活中某些难以避免的时刻对父母表达敌意和攻击,并且不因为这些感受而责备和贬低自己吗?

鲍尔比认为最难得的莫过于父母允许子女负面情绪爆发,而不是责罚和羞辱孩子,就是告诉孩子,我们不怕被憎恨,我们有信心控制它,为孩子营造一种更温暖、更宽容的氛围。这也将深刻影响孩子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今后人际关系的方式。

对一个家庭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一家人的情感状况。

鲍尔比指出了一些传统英式教育的弊端:父母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不耐烦;认为溺爱孩子是最要不得的,因此孩子愤怒、抗议或抱怨时,父母都不该太当回事。

他强烈抨击上述做法,倡导一种更温暖、更宽容的家庭环境,而这种家庭环境的标志就是:父母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

然而,许多家长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仇恨、嫉妒等情绪是有害的,所以应该根除,如果孩子们表现出这样的情绪,他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责罚孩子;二,羞辱孩子,让孩子产生愧疚。他怎么如此忘恩负义?他怎能让深爱他的父母承受这么多痛苦?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是将那些不能容忍的情绪驱赶到意识层面之下,制造一个内疚和恐惧的孩子。

父母能接受孩子动作迟缓、反应平静、扭来扭去、身体脆弱、皮肤黝黑、相貌平平吗?父母允许孩子脏兮兮、傻乎乎、滑稽、骄傲、好斗、虚弱、多变吗?

如果父母为上述特质而冷淡、惩罚或嘲笑孩子的话,孩子可能会为自己感到羞耻,认同父母,讨厌自己,憎恨自己。 1967年,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出版了《乌干达的婴儿期》,写下了堪称依恋理论奠基石的一句话:“儿童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放心地去尝试探索周围的世界”,提出了著名的“安全基地”概念。

安斯沃斯断定,如果孩子形成依恋,并且从中获得了安全感,他便不用黏着母亲。 随后,安斯沃斯设计了陌生情境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将依恋分成了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不安全型分为回避型和矛盾型两个子类。

● 安全型依恋——难过的时候,孩子寻求妈妈的关爱;妈妈在身边时,他表现得很有信心;妈妈离开之后,他会陷入烦乱;妈妈回来后,他热情迎接,很快就接纳妈妈,并允许她拥抱和抚慰自己。 ● 回避型依恋——孩子没有怎么把妈妈当成安全基地;他有时会忽然怀着恨意攻击妈妈;在家里,他(与安全型相比)更爱黏人,索求也更多;在陌生情境下,面对妈妈的离去,有些孩子会表现出烦乱,而另一些孩子在妈妈回来时,无动于衷。 ● 矛盾型依恋——这类孩子最为焦虑;在家里,他与回避型很像,爱黏人,要求多;在陌生情境下,他与安全型儿童一样,为妈妈的离去而烦乱;然而,在他苦苦盼回妈妈之后,却又在她怀里挣扎抗拒,或一团瘫软,因此,妈妈无法去安抚他。

与不安全型儿童的母亲相比,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母亲更善于响应孩子的信号。孩子一哭,她们就抱,而且抱孩子的时间更长,在此期间也更开心。无论是敏感、接纳、配合的程度,还是情绪的理解和表达,她们每一项的得分都更高。

而两组不安全型孩子的母亲四项得分都较低。这两类母亲的差异主要是:矛盾型儿童的母亲喜怒无常,而回避型儿童的母亲总在拒绝孩子。 从华生时代起,父母就一直被告诫说别太理会孩子哭闹,搞不好会惯坏孩子,如果一哭就抱,孩子很快会变成可怕的爱哭鬼,这种典型的抚养观念留存至今。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哭闹本身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随机事件,只要妈妈不强化它,婴儿便不会一直哭闹,不然偶然的行为演变成了一个坏习惯。母亲总是在奖励依赖行为——哭泣、黏人、寻求关注和表扬——于是导致了孩子的依赖性。

而依恋理论认为产生依恋的根源是婴儿的本能需要,与各种影响着学习的奖励和惩罚无关。就算奖赏很少,惩罚很多,孩子仍会产生依恋,比如,受虐儿童仍对父母有着很强的依恋。

安斯沃思从未否认过度依赖的存在,她认为依恋与依赖代表的是不同的联结,依恋和爱的意思更接近,而依赖则代表孩子感到不安全从而产生的神经焦虑。

依恋并不等同于依恋行为。不安全型依恋儿童爱哭、黏人、总要抱,依恋行为多,但这不代表他比安全型依恋儿童更依恋自己的妈妈。实际上,他的爱(也不是说不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愤怒。确实,那些被安斯沃思归为矛盾型的不安全型依恋儿童会逐渐形成依赖性格。

安全型儿童的母亲她们不指手画脚,而是为孩子提供他独立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引导孩子发现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甚至有的母亲从头到尾没为孩子提供多少帮助,就足以让孩子保持专注,她们好像很会把握爱意的距离,既不过于退缩,也不对孩子强加干涉。

相反,不安全型儿童的母亲好像不懂什么是“适度”,或者不愿意这么做。有些母亲喜欢插手、干涉。“她们见不得孩子受挫,”不安全型儿童的母亲说道,“她们不忍心看孩子费力挣扎,于是包办了一切。但是父母如果不放手,孩子就没机会尝试,也学不会借助外力来克服困难。

另一些不安全型儿童的母亲漠视孩子的求助,或者压根帮不上忙。结果一些消极的孩子得不到鼓励,另一些孩子则十分沮丧,感到自己非常糟糕。这都会挫伤孩子的自信。

研究者认为,生命第一年里形成的安全型依恋的好与不安全型依恋的坏,会在孩子身上慢慢固化。

安全型儿童的母亲懂得适度放手的重要性,既会敏锐的读懂孩子的暗示,轻推一把帮孩子独立,又不指手画脚,过度干涉。

明尼苏达大学等机构对不同年龄的安全型及焦虑型儿童的自我价值感做了许多评测,其中,为自己感到羞耻是关系中不安全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研究羞耻的学者认为,忽视和排斥——尤其是发生在早期并且广泛存在于多个方面的——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丑陋、不受欢迎。

排斥多种多样,有的父母完全不喜欢孩子,有的父母只是不喜欢孩子的某些方面。比如孩子动作迟缓、反应平静、扭来扭去,脏兮兮、傻乎乎、滑稽、骄傲、好斗、虚弱吗?如果父母因此冷淡、惩罚或嘲笑孩子的话,孩子就会为自己感到羞耻,认同父母,讨厌自己,憎恨自己。

而安全型依恋儿童自我价值感强,有自信,但在要求过高时也能承认自己身上的不足。他们不害怕羞耻感的折磨,不会一个劲儿地辩驳。相反,回避型儿童总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不承认缺点,矛盾型儿童则明显自卑。

当孩子进行破坏性攻击行为,如乱咬、乱撞等,不是让父母非要忍受孩子的这些行为,而是说,父母不要用丑化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甚至丑化孩子本身的方式,来制止这些行为。

父母的丑化行为会使不安全型儿童对自己产生一堆消极的看法。他觉得自己不配被爱,不配受到尊重,于是感到羞耻。

不安全型父母处理不好自己的负面情绪,而父母的一些不正确的负面情绪表达,可能会造成糟糕的后果,因为羞耻和被排斥的感觉会借此扎根于更深的意识层面,将来会更难以处理。

母亲的愤怒掺杂着恶毒,以可怕的方式表现出来,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虐待,会让他感到自己是个没有价值的东西。但压抑愤怒也是有害的,因为不经意的流露——一个眼神、一种语调、一次打断——会让孩子觉得受到排斥。

孩子长大了一些之后,父母为了孩子自立自强,总是无视或厌烦依恋信号。每当孩子想要寻求父母的安抚与关爱时,都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可悲的、不堪的孩子。

绝大多数孩子会压抑心中令人感到羞耻的自我形象,但这些负面的自我评价处在潜意识层面不会消失,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它会藏在海面之下顽固不化,不被察觉,无人知晓,更不可能撼动它。

关于父母对负面情绪所持态度的研究,还提示了大龄儿童产生或维持安全型依恋的关键要素:

被理解而不是被责罚,发火而不被排斥,诉苦且得到重视,害怕而未被轻描淡写,抑郁难过时受到关爱,自我怀疑时有人倾听包容——这些体验对年龄稍大的儿童的重要性,堪比婴儿哭闹时,有母亲及时响应的重要性。

面对焦虑、爱干涉、过度保护的母亲,她们总是在批评孩子,纠正孩子的错误,告诫孩子“坐稳当”“别乱碰”“快放下”“不许乱跑”。然而,她们的孩子不但不肯顺从,而且分辨不出究竟哪些指示不那么重要,而哪些指示又是非听不可的。这些孩子仿佛脑后长出反骨,还会将这种行为模式带入与老师、伙伴的关系当中。

控制欲强的母亲,你应该做这个,你应该做那个——孩子连站出来,发出声音,被倾听,被看见的机会都没有。有些母亲更多地调谐于自身的需求,而非孩子的需求。她们硬闯进来,迫使孩子对她的需要进行调谐,导致孩子形成了虚假的、顺从的自我,即“假性自体”。

书中举了一个莫莉的例子:

莫莉的母亲用另一种方式实施控制。她总是教莫莉应该怎么玩玩具(“要上下摇晃,不要在地上滚”),因而违背了莫莉自然产生的兴趣,打击了她原有的积极性,破坏了她的节奏。

母亲对莫莉施加强权,莫莉最终顺从了。“她不再主动回避或反抗母亲的侵扰,”心理学家写道,“她的眼睛神秘莫测地凝视着空中。她的目光好像穿透了你,聚焦在某个遥远的地方,而你从她模模糊糊的表情中,读不出她的感受,与此同时……她听从所有吩咐,服服帖帖。我观察了她好几个月,眼看着她对于兴奋性的自我调节能力一点点消失。”

如果幼年时没有关爱支持自己的依恋对象,那么接受深度心理治疗,或与支持自己的伴侣形成稳定的关系,是打破感情伤害代际遗传或走出不安全依恋的重要方法。 世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只要成功的调谐能占据主流,它就会有助于孩子理解亲密关系。因此父母们不必杯弓蛇影,焦虑不已。没有谁拥有完美的童年,就算是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也不代表他没有烦恼,没有焦虑,不会自我怀疑,不会患上恐怖症、抑郁症或强迫症。

而且,早期依恋关系并不是个体命运的唯一决定因素,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新的挑战,获得新的机会,建立新的关系,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