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的常识》一文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套利交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强调了风险管理和市场分析的重要性。通过对套利策略的具体案例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套利交易的原理和实践技巧。文章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阅读参考。
套利的常识读后感篇一
众所周知,论文中综述类的论文是最难写的。因为作者要对研究的各个方向各家学说都有深入的了解,并且有足够的学术高度,才可以写好。
这本书就像一本综述,内容很多,看上去很杂。如果只看到书名中的‘套利’,想学点短平快的赚钱方法,难免看完会给差评。如果着重于‘常识’,那么作者对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背后的经济学心理学原理的介绍,就非常启发,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者的知识面广,读书甚多,才能写出这本书来。
套利的常识读后感篇二
翻书时偶然看到这句话:智慧是对自身无知的觉悟,随后就楞了一下,但是没多久就去做该做的事情去了。谁知,这句话却像是钻进了心里一样,在过后不久,在头脑里反复挣扎翻腾,以致用了不知几多个昼或夜的闲暇,在琢磨。
回忆那最初的一瞥,是似曾相识的语句,亲切熟悉的逻辑,隽达恒智慧是对自身无知的觉悟
翻书时偶然看到这句话:智慧是对自身无知的觉悟,随后就楞了一下,但是没多久就去做该做的事情去了。谁知,这句话却像是钻进了心里一样,在过后不久,在头脑里反复挣扎翻腾,以致用了不知几多个昼或夜的闲暇,在琢磨。
回忆那最初的一瞥,是似曾相识的语句,亲切熟悉的逻辑,隽达恒远的韵味,导致了我眼睛的滞留。也许它可以概括为谦虚一词,但总觉得不够充分,未能表现出它本来就具有的力量,所以还是来一番自我的头脑风暴,为其找找我所能想到的立论根据。
谦虚,从意识到自身的无知开始,开始反思,反省,从外部世界反向内心,不仅发现原本所知熟知与生俱来的知都是幻象,还偶遇奇妙无比、丰富多彩的内在世界。谦虚是自我无知的尾音,是觉醒的前奏,是智慧的旋律。但是,要抵达智慧彼岸,谦虚就不免难当度人大任。因为还有虚无,需要我们理解。
虚无,当且仅当,深刻地意识到,无知是无边无际的,就是这一刻,该恐惧,该恸哭,该怎样存在?别无选择,只能向外扩展,向着广袤无垠到让人绝望的无边无际。不渴求什么,少一点无知是一点,多一点智慧是一点。愚公本就是虚无的,这不是命运的安排,却接近着存在的本质,来源于属性的一贯,贯穿于始终的因由。
超越,怎么超越,超越虚无,很难。智慧的终极意义不在此,还能在哪里?在超越自我之后,再度超越虚无,方能觉醒,一如,辟谷坐禅后的灵光顿悟,同样的不易,不同的体验。在同与不同之间,体悟天地之道,醒颖自然大智慧。
另外,如果智慧是对自身无知的觉悟,那么反过来,对自身无知的觉悟是智慧吗?是不是还缺点什么?似乎,从智慧与思想的比较中可以窥见一斑。
在古希腊,哲学家被称作“爱智者”。在原初形态的哲学中,智慧显然是不能混同于思想的。正如林贤治所作的比喻。智慧是磷火,不是石火和薪火,无须摩擦,撞击,自然也无须点燃。形而上学家的智慧,大抵用于建造空中楼阁,而思想是大地的。
套利的常识读后感篇三
看这本书,源于我打算做一个很冒险,但唯一安全性比较高得是,所花费的时间和与之相比的成本相对很小。
我最近想寻找一种不同于个股和猜方向做单边交易的交易策略。
我已经拥有了香港账户和一个我认为还不错的工具——香港市场上的轮证(窝轮和牛熊证),然而我却意识到,我有了工具却不知道怎么交易。
出于谨慎,我目前做过的两次牛熊证交易本金都很少,但基本都是亏损,所以我想找寻一些可能的策略。
在我面对一堆复杂的东西之后,我脑子里忽然想起一个词 套利。
由于我以前阅读过不少关于期权期货,轮证的书,所以这个词其实经常出现。
我甚至迷迷糊糊地意识到,套利才是真正专业的人做的事。
能套利,炒什么股票。
但是,我那时其实并不确切知道套利是个什么概念,我就简单理解为同时买卖两种资产做套保。
是的,大多数时候我对套利的理解近乎等同于套保。
尤其,确切的说,是跨期套保。
但我觉得,在那些上下文语境里。我可能其实已经猜到或者说感受到了套利的一个最基本特征 无风险。
于是我在微信阅读上搜索套利,我很幸运,我首先看到的是章文的这本书。
他的第一章,用了简略而其实还真的挺有操作性的例子,很通俗很通俗的让我一下明白了什么是套利。
就像他自己说的,虽然省略了很多细节,才得到了模型,但这种省略是有意义的。
而且很多时候是无关紧要的。
应该说,这第一章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但是我们心里当然是知道不可能这么简单的。
比较好的是,在第二章里,他就直接考虑上了一些现实交易中不可忽略的地方,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套利并不是无风险,而且为什么有时候套利会失败,应该说。他介绍的十分完整。
因此,这一章泼冷水泼的相当成功。
在过后地很多章节里,大概是400页左右开始到550页上下的位置。
说实话,我也支持做投资要多看书,但是我必须说,章文是个书袋子,在这里,他真的讲了很多会让人误会和分神的内容。
所以,也难怪豆瓣上有人吐槽。
这本书是在背书。
当然我这一部分几乎是一目十行的匆匆扫过,因此印象不算深。
不过中间有一个关于卖小麦的例子,这本是一个大多数学过普通中学数学的人都会知道的平衡点问题,但被他这么一举例,我甚至突然悟到一种通过统计某天或者某个时间段内不同价格处累积的成交量和价格之间画一个这样的图,利用交叉位来得到一个平衡点的想法。
应该说这一百多页不短的篇幅我也确实有点受不了这个书袋子。
但是我继续快速往后看,尤其是从620多页开始的概率——其实本来我也想找一本这样非教科书的概率统计的书来看看。
所以这里我放慢了速度,当然这里还是相当掉书袋。
但我必须说,这一部分其实也很有可操作性和启发性。
至于最后说的有打广告地嫌疑我倒觉得没什么,无可厚非。
这本书我花了一天时间强行读完,感觉后面还是要不断反复看的。
但我现在想做的是,放下书本,做一些尝试。
比如最近我觉得中芯国际和台积电就 出售中芯国际香港的这个事件,也许会特别适合 相对套利。
而我已经有了香港账户,通过富途和老虎,其实这两个的期权我都能做。
有机会这本书可能会写出更多笔记。
现在实在太晚了我实在太累了。
下午喝了一杯咖啡也不顶事。
有一点我很清楚,虽然我明白做投资最忌讳的就是图快点见收益。
但这种随时担心再也不会有人给自己发工资,自己必须给自己赚饭钱的感觉,真的在焦虑中逼迫我想出办法。
套利的常识读后感篇四
这是金融人士章文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对于套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做出常识性解释,相对而言,书中金融公式较少,更多的是对套利理念的阐释,适合入门者。
套利(理论上)追求的最终结果是获得没有初始投资的无风险利润。套利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建立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之上,那么买入和卖出的资产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由于两者是价值相同的资产,所以一个资产的价格发生变化会引起另一个资产的价格也发生变化。发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并不能保证该关系是实质性关系,或者说是因果关系。只要能够找到真实商品之间经济学上的联系(两个商品的相互关系符合经济学常识),那么商品期货之间就有可能建立套利模型。
套利主要有三种形式:跨市场套利、跨期套利和跨商品套利。时间限制和资本成本对股票套利者来说是不可回避的制约条件。牛市排列(远期合约的价格高于近期合约的价格的排列)并不一定说明此商品正处在紧缺和价格上升阶段,而是反映出商品并不那么紧缺,目前的供应大于目前的需求,人们还可以把没有消费的商品储存起来。反之,熊市排列(远期合约的价格低于近期合约的价格的排列)也并不一定说明此商品的价格在未来就会不断下降。它更多地证明了在现阶段此商品短缺,现在消费的利益要大于未来消费的利益,需求导致商品没有剩余,没有储存的可能性。
即使对存在完美替代品的证券的价格与其基本价值的巨大背离,也要花一定的时间去修正。
安全边际=股票(商品)价值-股票(商品)价格。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价值的形成还要以物品的稀缺性为前提。稀缺性(供给的有限性)与效用相结合形成价值形式的充分必要条件。价值评估和财务评估的相似之处就是太多的内容是建立在估计和预测的基础之上。内在价值预算方法的数学精确性建立在预测未来这个暗藏风险的根据之上。计算时用到的主要基本面数据是无法确切获知的,这些数据只能算是比较粗糙的对未来可能发生情况的估计值(也许应该说是全凭猜测的数字)。
无论是什么技术,随着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其价值必定越来越小。倘若每个人都在看到信号之后采取行动,任何买入或卖出的信号都毫无价值。没有任何机械的方法可以证明所有数学命题的可证性。有一些行为无法由反射论这样基于公理的、简单的体系产生。
每当市场丧失理性的时候,就是套利者入场的良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现象都很难长期持续。货币价值自身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用货币单位作为商品价值的计量单位虽然十分方便和普及,但却非常不可靠。而动物体至少有两类不确定性:一是基于动物所面临的认识论上的不确定性;二是需要同其他生物进行有效竞争的不可简约的不确定性。
行为可能是分层次构成的。不应该把人作为理性最大化者,而应该作为满意者。他们并不是总选择最好的行为过程,而是作出仅仅足够好的决策。
事实上,不少金融学家都相信并证明了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是一个类似物理学中的布朗运动的随机过程。套利作为一种交易手段,其本质就是:寻找不完全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资产之间出现的价值错配机会,当这种机会出现时,买入认为价值被相对低估的资产,同时卖出认为价值被相对高估的资产,并等待双方的价值回归,从而获得价差收益。
在一个贸易打造的全球化市场中,商品越来越同质化、全球化。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参考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不同地区的商品价格也必然相互影响,并且越来越趋于接近。虽然没有人能够准确、具体地预言未来,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能够对事态发展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比价关系(两个商品之间的比值)的变化是一个随机过程,从长期来看,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套利商品的比价随着时间的不同,其值在前后期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依存关系,长期来看,任何比价的过度偏离最终都将被时间修正。只有当两种商品既存在常识上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又呈现出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时,它们才是合格的跨品种套利的选项。
分散投资于多个风险资产确实有可能降低风险,关键是要选择相关度不高的风险资产来相互配置。资产之间相关度越低,其组合后风险下降的效果就越明显,最理想的状况就是资产之间完全负相关(变化方向相反)的时候(可惜作者都没发现有这样的机会)。
很多时候,统计方法能很清楚地告诉你过去和未来,但不包括当下。在套利行为中,一般是很少检查和测验过曾经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判断。
噪音是以信息的面目出现在人类的面前的。失败的投资者的最大问题是缺乏金融理解力,依靠噪音和习惯参与投资,而不是知识和思考。一个近乎随机的市场具有足够多的突发情况,用以奖赏信息灵通的、使市场保持近乎随机状态的投资者。
智慧源于我们对自身无知的觉悟。很多时候,常常遇到的并不是专家,而是推销员和业务员。
要看清赢家和输家的第一步是要知道:都是谁在参与这个游戏,又是以什么方式来参与这个游戏。意外有可能出现,无论概率多么小,但可能性永远存在。
只有承认自我的缺陷才能补救不足。学习的过程包括了解陌生和反常的事物。学习并不是完全线性的。学习不仅仅在于积累事实,更在于内化信息片断之间的关系。
金融的本质是一种交易活动,金融交易本身并未创造价值。在实际的经营中,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三个因素。
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之中,最明智的方式就是承认自我的无知,以及包容不确定性。视角越加多元,认识也就越加全面。当无视事件的反复变化,而只将焦点集中在最基本的结构上时,就能直击事物的本质。
道德水准最终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和他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