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不完美的父与子2读后感锦集

不完美的父与子2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30 06:50:29
不完美的父与子2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8-30 06:50:29   小编:

《不完美的父与子2》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父子之间的成长故事。影片中,父亲为了弥补过去的错误,开始了一段漫长的道路,试图和儿子建立起真正的沟通和联系。这部电影让人们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性,同时也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念:只要有心,父子之间的关系总是可以改变的。

不完美的父与子2读后感(一)

《不完美的父与子》一共有2本书,在读过1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这位心思细腻的作者,他的很多感触,都深切的表达了为人父母的感受与心思。

两本书的区别很明显,第一本书更多是短故事,基本1页便能讲完,而2更多的是更丰富、更饱满一些的故事,大多需要2-4页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我想这个变化就像新生儿父母育儿的过程一样,期初感悟并没有那么多,而后随着孩子成长的过程,越来越觉得育儿这件事需要多探讨、多沟通、甚至,多吐槽。

《不完美的父与子》的作者,在1中最大的体会是孩子出生前后自己心态的变化,而第二本书,他则因为一些具体的小事,意识到照顾好孩子的首要前提,是照顾好自己,除了关注孩子的各种变化,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健康。读到这里,不免有些感动。

书中他举了一个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的场景来作为说明照顾自己重要性这件事的例子:在飞机上,乘务员讲述安全须知的时候,会告知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家长首先要给自己戴好氧气面罩,然后再给孩子戴上。这个与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完全相反的,但这么规定的原因是:如果你自己不戴好面罩,那么很快你可能便会晕过去,到时候孩子就毫无用处了。

此前坐飞机听过很多次须知,一直到这次在书中看到,才真正理解了这个规定的意义。

为人父母,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去考虑孩子的方方面面,甚至常常忽略了自己,但其实,照顾好自己,是照顾好孩子的必要前提。

《不完美的父与子2》中的爸爸,给人的感觉是每天都在与孩子们斗智斗勇,而他也总是输掉的那一个,但他从不觉得这有什么难过的,反而是越挫越勇。

关于电视节目与做事:

孩子们很难消停下来,他们总是不断地讲话,不断地去制造各种麻烦,而父母只有找到一部能让他们感兴趣的电影节目,才能让他们暂时安静下来,也好有空去打扫“战场”,而后,又是循环往复。

关于家里的“不明物体”:

家里有孩子的父母一定深有体会,无论是玩具、还是家里的各种物件上,总是容易沾上黏糊糊的东西,你无法搞清楚那是什么,而最扎心的结果是:你往往并不想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因为可能是口水、也可能是糖果、还有可能是其他自己并不愿意承认的东西~

关于如何预防对婴儿造成伤害:

父母再小心翼翼,也总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于是常常在埋怨自己做的不够好中度过孩子还小的时光,而关于如何预防伤害,作者给出的几种方式堪称绝杀:比如用安全套,不让孩子被“制造”出来,再比如,出家!

《不完美的父与子2》相比1来说,更让人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看得出这位作者在照顾两位小朋友的过程中“受尽折磨”,但通过可爱的画风和故事,你又能清晰的知道,他很爱很爱他们,就如同所有父母一样,一边无奈,一边又给予孩子无尽的疼爱。

《不完美的父与子》目前只有1、2两册,但相信不同时期的孩子,会让父母有不同的烦恼和体会,也会让父母收获不同的快乐与幸福,期待这位作者继续画下去,我已经是资深粉丝,后期再有新书,一定第一时间下手购买!五星好评,推荐给每一位小朋友的家长~

不完美的父与子2读后感(二)

小宝今年两岁了,每天她最爱玩的一个游戏就是坐在我的肚子上,骑马,蹦跳。因为受不了她小屁股的重重下落,每次都要用自己的手托住她的小屁股,生怕她一屁股下来把我的肚子坐爆炸了。

每次我用手托住小屁股的时候,小宝总是会用小手将我的双手推开。嘴里还不忘咕噜一句:“妈妈,不要。”

那时的我,心里有千万个羊驼在奔跑。满心满心的泪啊,脸上只能是笑开的花一朵。

总以为是小宝调皮爱动才会喜欢这样玩。当看到布莱恩•戈登在《不完美的父与子2 》中如此吐槽时,心里是满满的认同感和被理解。

原来孩子都是这样的顽皮,家长也都是这样的伤不起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用满满的爱与期待来迎接她。

虽然带孩子有很多时候会哭笑不得,也有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已经身心疲惫。

可是,我们在面对孩子那软糯的呼唤时,心都要化了。

突然就觉得,这一切的苦与累都是值得的。突然就觉得,爱与责任已将自己填满,所有的苦和累,还有那羊驼,统统消失了。

爱的重量

孩子,就是那无与伦比的爱,我们被这巨大的爱压弯了腰,甚至压趴下,也会觉得这感觉还挺好的。

或许,这就是伟大的父母之爱吧!

我们在陪伴着孩子,从呱呱落地到慢慢长大,一步一步,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在苦与乐中见证着孩子的成长。

有人说,孩子在我们面前的时间只有17年,有人说,我们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是8年。而我最赞同的是:我们能拥有孩子的时间,事实是,只有3年,1100天。

当他们上幼儿园,有了新的小伙伴,开始过集体生活,她们就不再完全属于我们了。那时,他们不再粘腻着我们,而我们却开始慢慢失落。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逝,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

原来,怀里抱着孩子是那么的踏实幸福

人就是这么奇怪,在孩子粘腻着我们的时候,心里想着的是,怎么样去摆脱它?怎么样可以让人安静,再安静一会儿。

当孩子真的开始学会了自己玩的时候,我们又开始怀念起她在怀里的撒娇耍赖感觉。

布赖恩•戈登的《不完美的父与子2 》与其说是吐槽,不如说是他在记录着孩子的成长,以及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自我调侃和窝心的瞬间记录。

就像本书的封底写的那样:看到这本书,你会笑,会哭,会流汗,就像带了一天孩子似的。希望此时此刻,烦人的小鬼不在你身边……

不完美的父与子2读后感(三)

01

刚看完《不完美的父与子1》,我又趁孩子午睡的间隙,一口气看完了第二部,哈哈哈哈哈哈,不夸张的说,我全程笑到几乎停不下来。

育儿里的笑点和泪点,全都被作者一一呈现于画纸上,书里既有诙谐幽默的成分,也有引人深思的时候。

传统的观点里,都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你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不能犯错,不能有缺点,这一点,在我们父母这一代人身上尤其明显,很多小伙伴表示,印象里,父母都是严肃的、不苟言笑的、即使犯了错也不会承认的,好像认错是一件不被原谅的事。

有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曾经跟我分享过童年时一件很不愉快的记忆:

有一次放学后,她独自在家写作业,母亲突然从田里干完农活回来,劈头盖脸就质问她抽屉里的10块钱哪去了?

朋友被问懵了,迟迟没接过话。

这时候母亲怒了,狠狠骂了她几句,因为时间比较久,具体说的啥已经记不起来。最后她的父亲回来,才知道钱被父亲拿去买了肥料。

母亲冤枉了她,却始终没再提及这件事。朋友说,这么多年,她一直在等母亲给她一个道歉,可等了二十几年,却从未等到。

或许,她的母亲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于忙碌的生活里,这实在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可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它却很大很大,大到终其一生也无法忘怀。

朋友说,不是不曾原谅母亲,而是搁在童年的灰色记忆,怎么也抹不掉。

承认自己也会犯错,是为人父母完全可以坦然面对的一件事,孩子之于父母,既是缘分,也是修行,相互成长,才是一段良性的亲子关系。向孩子承认自己也会犯错,并不丢脸,也无不妥,更不会因此毁灭自己在孩子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伟岸形象。

02

就像美国漫画家布莱恩 · 戈登的这本漫画里传达的父亲和孩子之间,那种轻松、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真的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好好看上一看。

以前听过对于养育孩子最形象的一句话就是:“头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

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似乎也不无道理。初为人父人母,大家都是新手,第一次照顾难搞的孩子,自然手足无措,除了看书取经,似乎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嘛。

身边有个别生了二胎的亲戚,生完二胎的心态竟然跟第一胎完全不同,虽然对于很多育儿秘籍还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但是面对同样的小东西,却丝毫没再怕的。

也许,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却都希望用心陪伴孩子长大,在不完美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也算是美事一桩。

当父母这件事,我觉得偶尔还是要佛系的,当然,这并不表示,可以不管不顾,任由孩子自己“野蛮生长”,而是,允许自己适当的犯些小错,比如给孩子理发理得有点失败、做的辅食不合口味......只要不涉及危险方面的小错误,真的没必要太苛求。

跟作者一样,我的孩子刚出生的头一年,是我最最焦虑的时候,因为没人帮忙照顾,出了月子,就是自己跟这个小家伙单打独斗、斗智斗勇,曾经为她不喝奶粉烦恼、为辅食做的不够花样多而沮丧、甚至走路不够早而焦虑......

现在想想,真的完全没必要,这大千世界,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大人这样,孩子也是如此,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真的很重要。

03

照顾孩子,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看得出来,作者虽然饱受两个孩子的“摧残”和“折磨”,但依旧充分享受这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从第一部,到第二部,一页又一页的搞笑画面,画出了每一个家庭与孩子相处的时光,相爱相杀,处处都让人看得哭笑不得。

看到这本书,你会笑,会哭,会流汗,就像带了一天孩子似的。

漫长的育儿过程,也许我们都会备受打击,犯下一个又一个令人捧腹的错误,千万别因此变得诚惶诚恐,生怕犯错,真的,其实每一个父母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并无不同。

跟孩子承认自己并不完美,也会犯错,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很赞,不信?那你快去试试!

不完美的父与子2读后感(四)

一般情况下,我的早上是这样开始的。

“爸爸,你在厕所么?我要拉便便,你能出来么?”

“宝贝,你能坚持一下么?爸爸刚刚进来,还要几分钟才能好。”

“好的”,“爸爸,我憋不住了,快点出来!”

“……好吧,坚持一下,我这就出来了”

……

“宝贝,快点吃饭,你上幼儿园要迟到啦!”

“可是,我的超级无敌火箭车还没拼装好呢!”

“赶快吃吧,晚上幼儿园回来,爸爸和你一起拼装好不好?”

“不要,我要自己拼,马上就要拼好了”

“快点!糟糕,我上班要迟到了……”

当你被孩子折磨的体无完肤,没有一点脾气的时候,当你被孩子的言语或行为气的说不出话来的时候,你最要的就是找个人倒一倒肚子里的苦水,当你打开这本《不完美的父子》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本书里全部都是一个父亲倒出来的苦水,看过之后,我……我很不厚道的笑了,原来这本书的作者倒出来的苦水,比我的“苦”多了。我忽然觉得,世界美好多了,我的孩子和作者的孩子比起来,简直太听话了,我应该感谢苍天给了我这样好的一个孩子。

封面

《不完美的父子》作者,布赖恩·戈登是一名漫画家,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自从成为一名父亲以来,他一直不遗余力地拿为人父母这件事搞笑。2013年夏天,布赖恩开始创作《不完美的父与子1》,以一种有趣的(疯狂吐槽式的)方式,来发泄他在育儿上的挫败感。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让自己避免在做爸爸的过程中精神崩溃,同时也能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父母们建立共鸣。这些好笑又真实的亲子漫画很快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并被全世界上千万的人转发和分享。

最开始看到《不完美的父子1》的时候,发现作者的育儿经历和我自己的相比,简直如出一辙,原来外国的父亲也会遇到这么多糟心的事儿,还以为只有我的孩子才那么烦人呢。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场景是避免不了的,或早或晚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比如,哪个当爹的没被自己的孩子吐过一身奶?哪个当爹的第一次给孩子穿纸尿裤的时候是一次就穿成功的?哪个当爹的在周末早上能睡到懒觉的?

《不完美的父子1》里还原了很多父亲自己带孩子时,发生的“事故”现场。一些被你遗忘的瞬间,这本书都会帮你回忆起来,有些带给我们会心的笑,有些带给我们感动的泪。

“在漫长的周末后回到工作的地方”

没想到作者用这样一张图,就说出了我的心声,我想所有周末陪孩子玩了两天的父亲,对这张漫画真是充满的认同感。在单身时,对上班从未有过如此向往的奶爸们,现在对周一是那么的渴望和向往。只有在周一才会有那么一种感觉:终于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了。

如何开始和结束每一顿饭的

还有吃饭的场景,永远都是风和日丽般的开始,雷鸣电闪般的结束。如今的我吃每顿饭前都在心里一遍遍的暗暗的告诫自己:不要看孩子吃饭,让他自己吃,不管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做什么,不要发火,让孩子去管。“孩子永远不会一直配合你乖乖的吃完一顿饭,除非饿上他一顿。”这就是我通过7年的时间,对孩子吃饭做出的结论。

从托管班回来

这张图简直就是我家孩子上幼托的真实写照啊!每天早上都要求着孩子去上学,最后不得不硬拉着孩子走进幼托的大门;每天晚上都要求着孩子回家,最后不得不硬拉着孩子离开幼托班。每天这样的戏码都在上演,就像不断的复制、粘贴一样。

如果你养了两个孩子,那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和养一个孩子相比,带给你的快乐和烦恼是远远大于两倍的。

当看了作者布赖恩·戈登画的《不完美的父子2》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作者养了二胎,恰好的是,我也有了二胎。这次,作者在书里的吐槽似乎少了一些,而育儿的经验总结多了一些,我想可能是作者的抵抗力提高了,被第一个孩子所锻炼出来的强大心理,让他和第二个孩子相处的时候,变得从容淡定。

给孩子买玩具

孩子永远都是在单独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提出要买平时不敢和妈妈说要买的玩具。而且一定会软硬兼施,一哭、二闹全部手段都会使上,当过了一天之后,这个玩具就会和其他玩具一样,寂寞的躺在玩具箱里,而你的孩子还会跟你抱怨,没有新的玩具,并和你商量再买一个新的给他。

当你第二个孩子书摔倒的时候,你一定不会大惊小怪,惊慌失措,而是平静的说:“自己爬起来吧,快点!”。或许你已经忘记了,当初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孩子出了小小的意外的时候,你是多么的紧张,害怕。而当你有了二胎之后,新生下来的孩子似乎变得比第一代产品结实了许多。

当你再想把孩子抱在怀里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抱不动了;当你出门再想带孩子去玩滑梯的时候,他们却说想去迪士尼乐园了;当你还以为他喜欢看小猪佩奇动画片的时候,他们已经喜欢看奥特曼了。孩子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的长大了,一些可气可笑的经历也会逐渐被我们淡忘。

当我们翻开《不完美的父子》的时候,那些在记忆深处的画面就会被唤起,帮你想起你和孩子们那些经历的时光,那些亲密的,那些被气的咬牙切齿的回忆,帮你想起那些只属于父子之间的不完美的完美。

不完美的父与子2读后感(五)

各位妈妈们,今年的父亲节送给孩子他爸什么礼物了?我今年送的礼物比较特别,就是两本书—《不完美的父与子》系列漫画书!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漫画书!

送完之后,我看到了以下情景:当孩子他爸刚开始看这些漫画的时候,哈哈大笑,接着默默沉思,最后眼泛泪光,甚至老泪纵横!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书,竟然会有这般神奇的效果?得先从这些漫画的作者布赖恩·戈登开始说起,他是一位美国人,两个孩子的爸爸,也是一位漫画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与妻子一起,经历了迷茫、受挫、恐惧和焦虑之后,开始在网上以漫画的形式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没想到却引起了千万父母的共鸣。这时布赖恩·戈登才明白,原来不是只有我的孩子难搞啊!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崩溃啊!只是没有人愿意承认而已! 是的,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并不总是喜欢当父母,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当不好父母。所以我们在朋友圈发布的照片都是一家人其乐融融、整齐有序和积极向上的,却掩饰了现实生活中大把的鸡飞狗跳、乱七八糟和焦虑不安。

其实,我们是需要进行适当的“情绪宣泄”的。如果在乘坐飞机时遇到突发状况,你需要先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再帮孩子戴。虽然这好像违背了我们为人父母的本能,但如果你不先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晕过去了,那还如何去照顾孩子呢。布赖恩·戈登想用这个例子来说明父母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要首先保证自己的健康,这样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产生正面的影响。

所以,身为漫画家的布赖恩·戈登,就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创作了《不完美的父与子》系列漫画,对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进行了疯狂的吐槽,他竟然把自己的孩子画成了小鸭子!当然,他自己肯定就变成鸭爸爸了!他在吐槽的时候丝毫不留情面:

而“煽情”的时候也是直抵人心:

布赖恩·戈登正是用这样一种有趣的方式,将新时代的父子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真实感人。下面我们就来全面解读一下《不完美的父与子》系列漫画书。

第一, 漫画?孩子能看吗?

《不完美的父与子》的出发点虽然是以漫画的形式写给爸爸妈妈看的,但其实小孩子也能看懂一二。我的女儿现在三岁半,一拿到书,她自己先翻看了一遍,对我说:孩子闹呢,爸爸生气了。我一听,总结的挺到位嘛。然后我就开始给她念书上的文字,有些地方她就会哈哈大笑。比如说到让孩子喝水这件事的时候:

当然了,大多数的吐槽“点”,孩子还是掌握不到的。比如说到周末与上班这件事时,别说小孩子,恐怕不是父母都无法体会到这种心情:

但是,这套书我们也可以这样用,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如果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不妨用这种漫画书来引导阅读,因为书中的情节很有可能都是他们经历过的。然后再慢慢让他读得多元与精巧,只要孩子建立起了阅读习惯,改变阅读偏食的方法就简单了。

第二, 看似在吐槽,实则秀恩爱!

布赖恩·戈登虽然是以吐槽作为出发点创作的《不完美的父与子》系列漫画,但如果你读了这些漫画,你就会发现,这实际是在秀恩爱啊!漫画中所体现的这些珍贵细节,其实是爸爸以这样一种幽默的方式在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爱。所以,当爸爸们在读这些漫画的时候,能否感同身受,取决于你是不是一个“真爸爸”,就是那些真正地参与到育儿这件事中,伴随过孩子成长,给予过孩子高质量陪伴的爸爸们。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所经历的一点一滴,恐怕只有自己能切身感受得到,想要找人倾诉,却又无法准确表达个中滋味。哪怕是爸爸和妈妈之间,如果你们没有与孩子共同经历同一件事情,那么恐怕你们之间也无法体会彼此的感受。

第三, 你也可以记录与孩子的珍贵点滴!

会画画的老爸布赖恩·戈登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记录与孩子的珍贵点滴,那么,不会画画的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记录我们与孩子的成长呢。我的方式就是写育儿手账。不会画画没关系,买现成的贴纸和胶带!

现在翻看以前的手账,总会有这样的感触,哇,原来那天发生了这件事呢,如果没有记录下来,我都想不起来了呢。相信在若干年后,再去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感受会更加复杂吧。

为人父母,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没有人生来就知道该怎么做父母,也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不要害怕犯错,也不要过于焦虑,照顾好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向着优质父母的方向努力,相信这就是你送给自己、家庭和孩子最好的礼物。

现在,说完了美国漫画家老爸布赖恩·戈登记录下的育儿点滴,我想以《父亲写的散文诗》这首歌的歌词作为结尾: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 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 老得像一个影子

……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

旧报纸

那上面的故事 就是一辈子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