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读后感摘抄

《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9 13:55:21
《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7-19 13:55:21   小编:

《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深入探讨了媒介技术对话语权的影响,指出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重塑了话语权的格局。文章提出了话语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趋势,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话语权的争夺中,实现话语权的民主化。

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读后感篇一

意犹未尽,戛然而止,类似诱惑人品尝纯享版的试吃装——作者做到了。和之前的部分思考联通了,豁然开朗。

德语原版的Aufschreibesysteme概念可翻译为“记录/书写系统”和英译版本为“话语网络”。它“试图连接起身体、技术、话语与社会系统”,可以由此延伸探讨书写与物质基础、记忆、政治、性别等关系。格局一下打开了!

福柯是基特勒爱而不得的白月光,后者对“档案”媒介的超越是献给前者的玫瑰花。最后发现笼罩全文的是黑格尔的阴影。

Ps:发现了一些小八卦,作者是戴锦华和马丁杰伊的学生,作者的妻子研究福柯。按照作者的句式,可以这样调侃:作为一个以其“身体”真实地生活过的“人”,无论多么抽象的理论建构过程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于他所处的时代——它终将以某种隐秘的方式“回返”到作者的写作之中,而这恰恰是我们在进入本书论述之前必须首先意识到的基本前提。

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读后感篇二

整体来说,这本书写得还可以,基本上梳理了《Aufschreibesysteme 1800/1900》的主要内容。但也存在一些硬伤。

绪论说了一个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故事(参见第7页):屠龙少年就是基特勒,恶龙就是火得不行的媒介考古学。言下之意是要回到基特勒,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不忘初心。立意很好。

第一章谈了几个理论问题,把基特勒和麦克卢汉、香农以及福柯进行了对比。基本上很清楚,也是重要的问题。但是有几个关键的问题没碰,比如基特勒和拉康、维利里奥、海德格尔的关系,只是提了几句。另外,作者对香农和基特勒的关系有些误解,基特勒原著不提香农并不是因为作者所说的学术审查(参见第56页),这可能是作者自己的猜测。

第二、三、四章基本是对《Aufschreibesysteme 1800/1900》的读书报告,也提到了《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和一些其它作品。第二章还有个基础性的知识盲区:1800前后的德语文学不只有浪漫主义,而是涉及两个时期:魏玛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基特勒本人虽然天马行空,但是这些基本知识还是清楚的。另外,话语网络的一些基本前提并未涉及,反而是一些不重要的问题绕了很久。

第五章有些启发意义。不过把书写到这里其实还不够。没讲到基特勒晚期的古希腊研究,即使是在现有框架下不提这一点也是有问题的,关于他和福柯关系的论述并不完整。

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总体不错。

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读后感篇三

读完这本书,打开豆瓣短评,看到一些与我相左的短评。我有些诧异。其中某些批评,自然中肯。比如第五章结束得仓促,某些内容未展开。有的人评论说它是读书报告汇编。

但也多亏了作者这样的细读,让我学会了怎么去读书。

学文科,难的就是摸不着方法。我不会读书,在读这本《媒介技术的谱系》(作者补标说,这是他的原名)之前,我读过基特勒的相关文献,读过《电影 留声机 打字机》,读过杰弗里·温斯洛普-扬的《基特勒论媒介》,都没有建立起来对于基特勒的整体认识。但我现在明白了,读读不进去的书不如不读。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终于读懂基特勒了。我终于会读书了。

作者在引用每句原话后,都对基特勒的观点和学术脉络进行数理。就是真正把观点掰开了揉碎了来讲。人文学者写东西,也许有时是这样吧,默认大家都知道,那就不说了。导致我这种笨人,被绕得晕晕乎乎,不明就里。

读完这本书后,我重读了四大期刊上关于基特勒的文章。也终于梳理出一个自己的脉络。

一、 三个概念解析

谱系学是一个专门名词。基特勒承袭了福柯的学术思想,也保留了这样一个词汇。福柯发展起来了自己的谱系学方法。

但是谱系这个中文翻译容易造成一些误读,在字面上好像是一种连续性的追求。但事实上,它强调的是一种发生、出生的研究,“genealogie ,法语词根gene是指出生、创生”。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为什么把基特勒的思想称之为媒介本体论。简言之,基特勒把媒介放在了先验的决定位置。这种决定不是麦克卢汉的那种“媒介即讯息”、“媒介衍生了人”式的决定关系,而是一种逻辑上先于人的思维过程,先于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决定性关系。

徐生权在对基特勒的后诠释批判方法中,也解读了媒介本体论这个翻译。他认为翻译为媒介存在论更好。一是这个词对应的英文是“ontology”,学者对海德格尔的“ontology”翻译就是翻译为存在论。二是本体论和存在论对应的是不同的哲学发展传统。本体论对应的概念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降的形而上学传统。

此外,车致新还强调了对话语网络的翻译。英语的翻译更具有记录系统的涵义,而不是话语网络。用话语网络这样的翻译,突出了基特勒与福柯之间的学术互动关系,但是弱化了德文中这个词身上带有的对媒介技术维度的强调意味。

二、 媒介物质性

媒介物质性研究蔚然大观,但不同的学术路径之间差异巨大。章戈浩和张磊总结了不同维度的物质性研究,其中基特勒的理论观点居于重要位置之一。

符号的物质性经常与媒介的物质性联系起来比较。但很多时候,我只是说我对媒介物质性不了解,不敢比较。读完基特勒后,我懂了一点点。

符号的物质性还有待继续查阅相关文献。讲物质性概念仅仅理解为符号载体的物质性,这其实是很浅层的。理论概念应该具有解释力,强调符号载体是物质性的,解释了什么问题。这是需要去思考的。

另外,相比于基特勒对传播的物质性和技术的自主性的关注,克莱默尔的中介观更加近似于对符号的理解。克莱默尔的信使模型提供了一个更具有浪漫色彩的传播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媒介是一种透明性的中介。

人们阅读的不是文字,而是故事。这样的媒介观,就与符号学中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这样的认识十分接近。

但得鱼忘筌、得意忘形等词汇强调的是意义完成过程后的一种状态,意义已经达成,符号不在重要。而信使模型是强调透明性的一种中介状态。

另外,克莱默尔的“媒介性”概念强调媒介即感知,精神世界的信息通过媒

介被感知和理解。

由此,也许可进一步查阅符号物质性的相关文献,进一步做一些辨析。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