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二玄社书法讲座:楷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二玄社书法讲座:楷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8 22:50:33
二玄社书法讲座:楷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7-28 22:50:33   小编:

读完《二玄社书法讲座:楷书》,深感楷书之美令人陶醉。文章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对楷书的历史发展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需要细心体会每一笔每一画的韵味,才能领略其中的神韵与情感。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书法艺术世界的大门。

《二玄社书法讲座:楷书》读后感(篇一)

收到此书约摸一星期,虽然平时看书的时间本就捉襟见肘,还是趁闲暇之余认真拜读了一遍,作为从事半设计专业的人,首先此书的装帧精美度和宽版面设计就是我很喜欢的类型,其次二玄社本就驰誉当世,其授权之书印刷保真性之好、图片精度之高、材质之美自不必说,与一般书帖实不可同日而语!

本人识书道时日并不长,认知极为浅鄙,权将读后所喜之处记录如下:

1 本书以楷书发展认知脉络为基本宗旨,总体来讲对楷书技法写法虽着墨不多,但寥寥段落即说到了楷书技法层面的核心要领,对深度理解楷法有警醒之效。

2 比较喜欢对颜楷用笔单独分析的笔墨部分,将颜楷独立于魏晋以来至唐的楷书传统范式,也揣测阐释了此种迹象,觉得比较有趣。

3 讲用笔执笔方式举一反三,很同意其中的观点:“使笔最初可随心所欲,待深入后渐渐识毛笔之个性,适才适用,发挥不同品类之性能,方觉用笔之妙”。

4 欣赏松本芳翠对于楷书的学习态度,以楷书为基础,活学活用,循序渐进再于草书中见其功力,林散之大师亦何尝不是时时强调楷书的重要性呢,且一辈子践实笃行此道。个人也很喜欢松本芳翠的楷书,出于欧,融合北碑结体特点,整体这些海上书法家的楷书临摹都很有特点,变化丰富且功力深厚。

5 对于日本书法的发展缘起以前只是在相关文献中有所旁及,并未研读过,此书也是个很好的认识窗口,尤其这批日本书法家对于现代书法发展的探索,尤能发人深省,对现代中国书法家的研究方向或有一定的影响。

《二玄社书法讲座:楷书》读后感(篇二)

前有出版社约评论稿,以赠书邀之,層云不敢受。一是“拿人手短”,如果此书平平,是否碍于情面,也得客气客气?二是对二玄社早有些心理准备,日本人的观念观点和中国国情总有些“水土不服”!

果不其然,于书店通读此书,直呼“水土不服”也!

此书观点,上面一图即可说明:此书所谓楷书,包含真书、魏碑等等楷书的前身!而且,楷书的理解也是认为把魏碑体融入去叫厉害,对于清末碑学似乎亦步亦趋。

当然,我也喜欢魏碑,更喜欢隋碑!例如《龙藏寺碑》和《启法寺碑》。可是,楷书需要如魏碑隋碑般写,又不敢苟同。

如上图,松本芳翠写欧体,就有不少处其实不管欧体成法。如果中国人邯郸学步,反而会写不好“楷书”。

可能本人思想僵化,还是觉得魏碑与唐楷两分的好。读此书知唐楷之前身,知其前因后果,也是增加见识了!倒是没必要移植日本人的“楷书观”。

層云 于罗湖

《二玄社书法讲座:楷书》读后感(篇三)

二玄社名气很大,这本书貌似在日本影响不小。初以为是西川宁的专著,后来发现是编著。书里收录了日本近代一批书法家的临摹作品、讲义、书法思考等。

看完发现,关于楷书怎么写有不少讲述,有一些和我们视角不同的地方,但是整体而言有点零碎。

对我而言,比较有价值的,是介绍和收录了一批日本近代书法家的作品,能对这个群体有一个大致了解。其中不少篇幅是关于中国碑帖的介绍,没有太多新意。不过,书里有不少书法家挥毫的照片,很值得一看,可以看他们用笔的状态。

还有两点,印象很深—— 第一,是文中提及的“六朝书风”,在我们的语境中,更多是二王一路的帖学,而书中上下文理解,更多强调的是魏碑等碑学的东西。不过从他们的作品和文字中看,今天我们对碑学的理解,要远超他们——这也正常,毕竟是一百年前几十年前的认识了。

第二,是关于宗峰妙超及禅僧书法的一段评价:“从此书法来看,毫无做作,自然运笔而成,形态与普通文人所书无二。但后世禅僧的书法反而矫揉造作,甚为恶俗”。于我心有戚戚焉!!!说的真好。

现在有一些书法家,还在追捧那种矫揉造作的禅僧书法——实际,这帮人不懂禅宗,所以也就会把那种日本矫揉造作的僧人书法,当做大解脱状态去追求了。

顺便吐一下槽。看到后记《二玄社书法讲座丛书诞生记》,觉得这个西川宁架子好大——我不知道日本那一辈的学者是不是都这样。结果看了西川宁的字,没啥感觉。

更想看到这个系列的草书、行书部分。原因有二:

一来,纯粹意义的楷书并不多,我很好奇有些日本书法家,小楷临摹都不错,一写行草大字,就显得非常野气。比如书中的金子鸥亭,他临的黄庭经很有味道,大字行书就有点说不上——他还不是最典型的。有的人大字就没法看。

二来,是因为日本近现代的草书,对中国现代书风的形成影响非常大,直到今天还在深深影响着。

所以很想看看日本书法界,是怎么理解草书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