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小说使用说明的读后感大全

小说使用说明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0 13:00:26
小说使用说明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4-20 13:00:26   小编:

《小说使用说明》是一篇关于小说写作的指导性文章,作者通过具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写作小说的指导和启发。文章内容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和操作,对于想要尝试写小说的人来说是一篇非常有用的指南。阅读后让人感到对小说写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小说使用说明》读后感(篇一)

为什么有人喜欢非虚构,有人却只钟情虚构?虚构到底又有着怎样让众人难以割舍的魅力。如果说非虚构是为了记录分析某些事实,那么无限向过往追溯,我竟一时寻不到虚构出现的原因,为了对现实的摹仿?

《小说使用说明》即从“摹仿小说”谈起,戈达尔——关于亨利·戈达尔,对其了解其实颇少,为多数人所知的应该得属他对路易-费迪南·塞利纳作品的开创性研究,这也让人们对塞利纳这位备受争议的作家的重新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或多或少的按照时间顺序,巧妙地结合了对文本的精确解释和引人注目的总结,算是对20世纪的法国小说历史做了一次概述。

借由纪德、普鲁斯特、德尔泰、苏波、阿拉贡、特里奥莱、贝尔纳诺斯、巴塔耶、加缪、让·热内、贝克特、罗伯·格里耶、杜拉斯、佩雷克等从文体和进化的角度重述20世纪法国小说的现状,别提有多精彩。

概观之下可以说这些小说在整个20世纪都在试图摆脱戈达尔所说的“摹仿小说”的命运——一种被定义的幻觉,它在我们的想象中被赋予了一种模具般的存在,模仿我们的世界而又不与其混淆。

毋庸置疑这场 “反抗”是成功的,也正如文前大江健三郎所言,“在我看来,法国文学的特殊性就在于这种叙述实验,这是我们在英美小说中很难见到的。” 难以想象那种被“巴尔扎克式”这个绰号所限制,并通过司汤达式的隐喻来转述,那些在整个二十世纪从未停止过被质疑的,会爆发出多么蓬勃的生命力。

而整体看去,最重要的一点,也是20世纪的法国文学逃不脱的一点,它是一个动荡世纪的一部分,它深受本世纪历史事件的影响,也受到本世纪政治、哲学、道德和艺术危机的影响,你会发现它并没有经历孤立的发展,而是受到了世界各地作家和流派的影响,所有流派都进行了激进的实验,象征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接下来揭示不同描述方法的个性化作品更是层出不穷,普鲁斯特的玫瑰短语、塞利纳的口头语言、纪德的复杂探索、加缪的内心独白、自传小说的探索……以及“新小说”的出现——“实验室小说家”开始为了主观性的利益而研究叙述者、人物、情节和时间顺序的消失,就个人接触的,克洛德·西蒙不得不提一下,真的让人体会了阅读的艰苦。

慢慢的走到了全书的结尾,也再一次为戈达尔口中“回归虚构”的佩雷克所惊艳。

佩雷克一直称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但多年来人们都想让他成为一个形式主义者、一个反现实主义者。而他也只是不想写巴尔扎克或左拉那样的现实主义小说,想以不同的方式接近现实而已。当他意识到小说有效完美地作为现实的切片时,我不得不叹一句小说是否最终创造了现实!

而以上种种伴随着古典形式和进步思想,小说家们写就的伟大的浪漫主义循环,也无疑构成了标志着那个时代的社会和历史——独属于20世纪的绚烂。

《小说使用说明》读后感(篇二)

抱着我自己的问题翻开了这本《小说使用说明》,目的是来解决自己对“小说”的迷茫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小说有种迷茫感,看完,说不清自己记住了什么,也说不上来我应该从这本书里记住什么(最经典的是遇到过的《傩面》),我可以明白作者想表达的,也明白作者想传达的,但如果仅是如此,有比小说更好的形式,但是为什么要用小说的形式呢?如果使用了小说,它背后的独特性又在哪里是自己忽视了?还是本就不清晰的特性……直到现在也在存疑…

自己到现在为止拒绝了小说,带有严重的女性色彩,女性小说,女性文学,读的更多…从我的认识中,在这些小说中,我不需要试着从小说的体式,形式,目的,或者表达去多想,本身女性主义理论就会联想到作者文字的女性的所思所想,不需要对“小说”本身去怀疑…但是其它小说,太害怕合上书的那种精神恍惚,看了又仿佛没看,没看又仿佛看了……

看着作者对小说创作者的叙述形式,还有技巧,对读者的情节掌控,但是,都好像是在创作者的角度,那么从读者角度的来看,面对作者的这些“技术革新”,读者无论是批判,还是赞扬,好像这都可以归给对小说本体的评价…但又有中主客观颠倒了……

作者(亨利·戈达尔,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曾受邀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教授20世纪法国文学。)在这本书里主要以虚构为主法国小说在几十年里的重要革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从引入虚构到小说的叙述形式到对虚构的批判再到虚构与自传体的结合,这个过程既完成了小说的叙述形式的创新,又成功的让读者接受作者对“虚构”的创作…作者在论证这个时间段里的更普遍性的特点时,作者抛弃了时间线,并没有按照时间的前后顺序去发现探索,而是从作品入手,这样的方式让作者的论证更客观,一个小说上的技巧出现,同一时期并不人人都用,持批判或赞扬的人数无法评估,对于后来人说,他们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可能是最直接的……

应该说是创作者预设了读者的感官?还是读者自己打开了感官再又接受了创作者的二次注入的情感?虚构在小说中打开了读者的感官,把读者置于一个现实世界和一个小说世界,读者往返于这两个世界,在创作者虚实结合的小说文本中,突然想到“我在小说里看过大江大河,看过人间百态”…而这,或许就是小说的某部分现实意义吧,提前为读者预设了一个现实情景中可能会,或必然会经历的情景,再遇时“处若不惊”

《小说使用说明》读后感(篇三)

如推介言,“《小说使用说明》是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亨利·戈达尔撰写的一部20世纪法国小说发展史。”但它又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史,本书着力点在二十世纪的前八十年中,因这段时期是法国小说“反传统”、“反范式”的新小说鼎新期。

在此前的十九世纪、及至更前,“传统式”(traditionnel)或“经典式”(canonique)小说,即以时间顺序为叙事结构,讲述视角为第三方视角的、讲究故事情节起承转合的连贯性的小说为文学主流。著者戈达尔称此类小说为“摹仿式”(Mimétique)小说。

“摹仿小说在历史上甚至直到今天依然非常强势,以至于需要许多人长时间的努力才足以挑战它并使人们相信还有其他小说形式的存在。”

这一垄断在1885年被打开一条缝隙,纪德创作小说《帕吕德》意味着“反摹仿式小说”在法国文学史上迈出第一步;随后在全球都是顶级IP的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轰轰烈烈的撼动十九世纪“摹仿小说”的宫殿;直到1978年佩雷克发表《人生拼图版》,该小说在形式和记叙之间找到了某种平衡。以此书为转折点,追求小说革新的系统性探索从此告一段落,“摹仿小说”重新被许可、被接受。

那从小说革新革命的时间线走出来,需要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法国文学史上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反“摹仿小说”?

如果以往传统的摹仿小说,意义在于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那么新小说诞生的意愿更柔软、更看轻功能性。

曾就我个人而言,我是相对排斥关于“非情节小说”(或名“新小说”、“反摹仿小说”皆可)的。但在本书中,我读到一句关于“非情节小说”的存在意义最美的句子:

“小说的使命也不仅是讲故事,它还描述这个世界。”

一本小说可以是不完整的、片段碎片化的、没有强逻辑的,因为它表达感情的这个世界本身就在白云苍狗、沧海桑田,随机且微妙的变化和存在着。

所以,新小说时期,有作家颠倒了作品中关于人和自然世界描写所占的比重。在传统小说重“时间”的范式下,新小说越来越多关注的是“空间”。

但反摹仿的新小说是个笼统的大概念,此间有各种各样的尝试和细微区分。例福楼拜,他如此评论:

“我认为美的、我希望创作的,是一本不关于任何事物的书,它就像一块无须支撑的土地悬浮于空中,不依靠外界,只凭内在的风格存在,它几乎没有主题,或者主题几乎不会被发觉,如果可能的话。”

“(他)认为风格是反映在语言中的个人印记,它让作品的每个笔触都变得有辨识性。它是作者内心最深处无法名状的东西,超越故事所表达的内容。”

例普鲁斯特。戈达尔将《追忆似水年华》称之为“普鲁斯特的革命”。

首先,十九世纪的小说极少使用第一人称叙述,因为侧重虚构情节、因果逻辑,所以第三人称视角在表现程度上,更能隐藏小说背后的叙事者身份,即相对更能增强小说中人物生活、生命时间历程上的宿命感,这是某种意义上的“上帝视角”。

但“普鲁斯特实现了一次飞跃,他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将叙述者再次引入小说,略去名字和其他具有身份标识的元素,令读者混淆叙述者与小说家。”这是反虚构、反时间逻辑叙事的,目的是侧重作家本身想表达的某种具体、甚或细微的内核。

某种程度上,第三人称叙事和第一人称叙事的区别在于:前者从外部呈现世界和人物,后者从内部体验人物的内心、生活和世界。

回到《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从一开始就没有按照事件、人物性格、特殊情感等故事的惯用套路来描写这段经历,反而是从最稀松平常、最不足以构成故事的细节入手:若干次的入睡、醒来,入睡和醒来的不同房间,散步,等等。”

在小说的开头,普鲁斯特并没有给出一个有完整时间、逻辑链条的故事的开端,而是用一组情形——是关于夜里醒来的不同场景,这些场景同属一个标签。因而:

“他(普鲁斯特)所参照的并不是时间顺序,而是另一种性质的顺序,关联依据包括同一个事实的不同变形、相似性、对称性或者对立性等,这些关联不再(或暂时没有)为构成故事服务,而是为了分类。”

普鲁斯特用归类代替叙述,来呈现一个故事。是的,这确实还是一个故事,《追忆》是有情节的。但他的处理方式是先把一个“类”一股脑的并列抛出来,然后又在需要该“类”里某个具体场景时,再重新拎出来详细描述,这种逐一再现的手法,专业术语叫作“反复叙事”。

这种“反复叙事”使普鲁斯特在文本中拥有最大自由。“就算正在记叙一个动作,他也可以立马中止,只要他想插入分析、议论、描写或者仅仅是纯粹的一小段文字。这里的中止与'悬念'不同,悬念是小说家用来激发读者好奇心和期待感的写作技巧。而对于普鲁斯特来说,这些插入的段落仅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的。”

就普鲁斯特而言,他所处的时代还无法完全摒弃叙事。叙述仍在存在,但其作用沦为串联整部作品主干的线索。所以,在《追忆》惊艳、震撼、撬开古典大门的开篇之后,他又渐渐像西方古典小说靠拢,但他的靠拢是巧妙地、折中地:

例如在意识流的思绪中插入一个现实的动作,如“门铃怯怯地响起丁冬两声,那时我们都在花园里休息。”由此,斯万进来了,传统叙述就位了。

普鲁斯特的个人思绪的游离性和情节叙事的连贯性,反复交织、贯穿作品。

著者戈达尔对此的评价是,“他以避开时间顺序的方式同时提到了整个人生而不再是其中的某一阶段,因此他可以说是在西方小说的主流叙事法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追忆似水年华》是“普鲁斯特的革命”,亦是法国二十世纪文学的革命。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