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身体不说谎》,深感身体的语言是最直接、最真实的表达。作者通过描绘身体语言的奥秘,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书中提到身体的微表情、姿势等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读后让人更加重视身体语言的重要性,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
《身体不说谎》读后感(一)
但并不是单纯的恨,单纯的父母皆祸害,而是鼓励读者去直视自己遭遇的一切。人们在中小学阶段遭遇同龄人的殴打、排挤、否定、冷嘲热讽,全世界都知道这是破坏力十足的霸凌。而到了父母身上,被这样对待了几十年,却要一遍遍强迫诱导自己这是“爱”,只是他们不会表达~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balabala。直视遭遇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疗愈。
书中谈到的内容我有幸在一两年前有了深刻的体悟,这本书仿佛将我那些揉杂在一起自我成长体验写出来了,阅读过程像老友相遇。
“即便是非常多疑的人,当他们真的感觉到受人理解,而且人们接受他原来的样子时,他们也会仔细倾听并且解开心防。…(一个厌食症案例)…当身体认出以前一直被剥夺的真正滋养,便产生了进食的欲望。
如果人们是出于真正想要了解的意愿,而不是戴着虚伪的面具,他们将很快就会被认出,甚至是多疑的青少年也会看得见。在提供帮助时,不可以存有一丝虚假的谎言。
身体早晚都能察觉到这些,即便是最华丽的言语,也不可能长期迷惑它。
身体是真相的守护者。”读完这段当时有种想哭的冲动
《身体不说谎》读后感(二)
这本书强调了身体一直很忠实于自己的感觉,而人的大脑却时常脱离自己的感觉,有时候甚至否认自己的感觉。作者认为是现在社会过于尊重父母,把父母的地位放高了,甚至在父母打着爱的旗号虐待儿童的时候,整个社会还在维护父母的权威,认定其行为的合法性。
不得不说,这种行为在身边比比皆是,我小时候没有收到过尊重,也没人关心我高兴或者不高兴,父母觉得我吃饱穿暖就算是把我养好了,有时候我有点过分要求,比如买个新衣服玩具啥的,不仅不买,还遭受一顿讽刺。这是事实,发生的也非常广,正因为如此广泛,作者遭受了炮轰。
我对儿子比父母对我的关爱多,一方面我现在条件好一些,生活给予我的自由度多一些,我有时间与能力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以及身体。然而,我也打过孩子,现在我有些想不起为什么,有时候他回来不写作业,一直玩到很晚才写,磨磨蹭蹭,写的乱,大概这些吧,所以,作者理想化的父母太难了。哪怕我有能力,也学习了很多心理学专著,我觉得距离作者的标准也很远。
作者否认了整个心理学界,认为整个心理学界的专家都在维护父母的权威,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当然有一些父母好,一些不好,这个太复杂,不能一刀切,孩子也没有脆弱到遇见一点问题就无法过上幸福人生。
没错,看此书,会有一种感觉,作者小时候收到了虐待,他自己也说,他一直没有找到知情见证者,最后他成了自己的知情见证者,那是在四十年之后。虽然他拯救了自己,但仍显得有点可怜,毕竟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一个朋友,一个愿意听他说话的人,过成这样的一生,也很难说幸福吧?也很难说成功了吧?
也许,他如果找到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比如温尼科特,艾瑞克森,他就不需要这么多时间来救赎自己。
他否认了整个心理学界,所以他给自己关上了心理学的门。
作者视角也有点狭窄,态度偏于极端。父母必须对孩子非常好,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进行正在真正的沟通与接纳。是的,父母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非常大,父母也的确应该对孩子好一些,但,做父母是很难的,能做到60分就不容易,我还是更欣赏温尼科特的做法。如果按照作者的标准,感觉出生率得打对折。
《身体不说谎》读后感(三)
作者在书里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当事者与其施虐父母之间的关系,面对施虐的父母,作者提出了一些论点:
1.被迫的感激
即使受到了黑色教育——“我这样教你,是为了你好,即便我殴打你或用言语折磨、伤害你,都只会对你有好处。”,身体和心灵收到伤害,但因为他们是父母,所以就有了巨大的豁免权。
被暗示“父母也有好的一面,也曾给了孩子很多东西,而成年人现在则必须为此心怀感激。”单单这种暗示就足以让当事者再度陷入不安中,正是因为这种“被迫的感激”造成了他对自己知觉与感觉的压抑。
2.你的情绪,身体都知道
真正的感觉既无法被制造出来,也无法被扼杀。我们只能压抑自己的感觉、对自己说谎以及欺骗我们的身体。
身体清楚地知道我们需要什么、被拒绝了什么、承受不了什么、对什么会有过敏反应,等等。身体是真相的守护者,因为它背负着我们一辈子的经历,并负责让我们能和我们的真相生活在一起。透过病症,身体迫使我们让真相也能进入意识之中,借此让我们能和那个曾经被我们忽视,但一直在我们心中的孩子和谐地沟通。
3. 不必勉强自己去宽恕
成功的治疗目标是释放痛苦的依赖而不是和解,和解通常是基于道德的需求,而非身体的需求。
很多心理治疗师认为人们可以借由宽恕来找到平静,但这观点却一再被事实推翻。
宽恕可以让我们摆脱仇恨,这并不是事实,宽恕只会帮忙遮住仇恨,并且在无意识里强化了仇恨。且我们的宽容心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并不是所有的宽恕都有疗愈的效果。
4.不要想着改变他人
成年孩子的正向改变很少会引起曾经施虐的父母表现出正面的感觉与赞赏;相反地,他们的反应常常是嫉妒、戒断症状,以及希望儿女重新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卑躬屈膝、无条件的忠诚、能够容忍虐待,其实就是忧郁而不快乐的。成年孩子已觉醒的意识会让很多父母感到害怕,更别提改善关系了。
父母不会因为孩子给予他们理解和宽恕,而自动有所改变。
只有当父母本身有真正的意愿时,他们才可能改变自己。
5.承认真相
童年的迷惘是因为于我们从前努力要去理解虐待,并由虐待中推论出意义。但我们必须放下这种迷惘。身为成年人,我们可以停止迷惘,也可以学会了解在心理治疗时,道德准则会如何妨碍伤口的复原。只要一直否认伤害带来的痛楚,就会有人为此付出精神和健康的代价——无论是受害者本人或是他/她的孩子。
能够保护我们不会受到重复驱力侵害的,只有承认真相——承认全部的真相以及它的所有含义。
6.最好有一个“知情见证者”在身边
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陪伴者,我称之为“知情见证者”。如果我们得到这种陪伴,我想我们就可以从此刻开始去帮助我们心中的那个孩子,去理解他的身体语言,去探究他的需求,而不是像我们的父母那样一直以来忽视这些需求。
7.改变自己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我们为什么要一直期待在童年时不爱我们的父母,无论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做不到,在我们长大后却会爱我们呢?
如果我们成功地放弃这种希望,无望地期待自然也会消失,连同那陪伴了我们一辈子的自我欺骗。我们不再相信以前的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我们不再相信必须证明我们是值得被爱的。
问题的症结不在我们身上,是基于我们父母的情况。他们将自己经验过的童年创伤变成了(或没有变成)什么,这是我们无法决定的。
我们只能过我们的人生,并改变自己的态度。决定尊重自己并且释放童年的期望时,过去的伤口才可能愈合。
8.爱自己,认真聆听身体的语言
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决定,怎么做对他来说才是正确的。但如果我们的身体如此清晰地记着我们曾承受的相关虐待故事,那么我们就没有其他选择。我们必须认真聆听身体要告诉我们的话。只有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而且敞开心胸接受所有的感觉(包括那些负面的感觉)时,爱的感觉才会出现。
《身体不说谎》读后感(四)
我有一段时间,颈椎疼到睡着觉会哭醒,拍了无数片子也没发现一点问题,中医西医针灸拔罐轮番上阵,也还是疼到一个又一个晚上哭着睡不着觉。
那是我们家纷争最多最严重的时间段,父母冷战、亲戚搅局、未婚单身女性身份带来的说话没力度、没人听和无数声“大人的事情你不懂”。后来,差点疼死我的颈椎问题莫名其妙好了。
对于这种情况,那位以关注儿童早期心理创伤及其对成年生活影响而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会说,“身体的病痛,是身体对维持生命运作的功能长期遭受忽视的反应。”
《身体不说谎》是爱丽丝·米勒写给童年不太幸福的成年人的一本真相之书,了解身体是怎样如实反映我们童年遭受的显性或隐性的创伤,才能让身体不再继续疼痛,日子好过一些。
(一)也在黑色教育下长大的名人们
长期失眠、健康状况非常不好、几十年来都被癫痫困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44岁就英年早逝、一辈子为结核病所苦的契柯夫;身染肺结核,40出头就撒手人寰的卡夫卡......
患有风湿病、剧烈头痛和多种疾病的尼采;一直受身体不同器官的严重痉挛所苦、46岁与世长辞的席勒;被同父异母哥哥X侵而受抑郁症所苦、59岁投河自尽的伍尔夫......
他们和我们,都受着“无论如何都要尊敬、都要爱父母/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教诲,无法从曾经伤害过他们的家庭阴影里逃脱。成年人的孤独其中之一就是,人,不应该对父母有不满。
(二)放下“父母终有一天会改变”的幻想
“你有没有想过,小时候总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比,会让我很受伤很受打击?”有天我对我妈问出这句,而她强烈反驳“她从没说过别人家的孩子比我好”的时候,我就放弃跟她谈以前了。
书里说到,在解除对内化父母的依附这条路上的重要一步,“要放弃期望在和父母的关系里错失的东西——开诚布公的情感交流、自由的沟通等,要放弃这些终有一天会实现的期待。”
人只能做自己,既然我做不到父母希望成为的样子,那也很难能强迫父母学会如何正确的爱我们,我们不需要再压抑感受,只需要学会不再去迎合父母、师长或权威的规定。
也就是不用再为父母曾经的打骂、伤害找借口辩护,不用再为没办法和父母维持良好(听话)的关系而自责,不用再把服从当成爱父母的唯一方式,不用再为了得到爱而过分讨好。
为了表面上“爱父母”而否认曾经受到的伤害给你带来了身体上的病痛,或者假装理解和宽恕了父母曾经带来的伤害,后果可能是你和你的孩子要为此付出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疼痛代价。
明确“我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这种认知产生症结的并不在我们身上,而是基于父母的情况,从来就不是为了批判父母,毕竟他们可能也没享受过无条件的爱。
父母如何对待我们,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身为成年人的我们能决定的是,如何改变态度,改变意识,去过好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身和心都好一点,你说对么?
《身体不说谎》读后感(五)
一个宣称从业3年的资深教育专家,却号称「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个宣称从业33年的资深教育专家,是某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一个宣称从业33年的资深教育专家,自称不会英语,倒能考取多门英语国家证书。
这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资深教育专家赵菊英女士有几十万粉丝,还有钱多了撑的家长花钱请她上门,羞辱打压PUA霸凌自己的孩子。
别问,问就是钱是家长自己亲手赚的,爱给谁花给谁花。孩子是自己亲自己生的,爱咋打压就打压。
大清早的打开这条热搜,让我惊掉下巴的不是赵专家那个睥睨众生的小豆眼神儿,口吐芬香着让孩子砸手办、扔玩具、戒尺敲手心。让我惊掉下巴的是木桩子一般站在旁边助威,就差摇把大旗呐喊的孩子们的亲生父母。这孩子是亲生的吗?也许是,也许不是。看着不像是。
当然,还有评论区一群给赵专家助威的同款木桩子父母,个个都跟正义之师似的,高呼“游戏害孩子不浅/零食害孩子不浅/玩具害孩子不浅/打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才是真理”。
一个个平日里上班摸鱼,下班刷手机,不是抖音就是游戏的伟大家长领导们,走在路上被人不小心碰下肩膀都得嗷嗷叫三声的主儿,看着花钱请来的狗P专家敲孩子手心就乐得心里暗爽。
一个个平日里公司要求上厕所时间在几分钟以内,工位头顶上安个监控就嗷嗷叫着侵犯他们人权的主儿,看着花钱请来的狗P专家在孩子房间按监控又乐得心里暗爽。
一个个平日里被上司斥责两句办事不力就得嗷嗷半小时「又是被上司PUA被上司霸凌以致伤自尊」的主儿,看着花钱请来的狗P专家把亲生孩子骂到尘埃里又乐得心里暗爽。
一个个自己一年也看不完一本书,为了工作考个证就叫苦连天,冤屈到六月飞雪,学个PPT就叫嚣着自己年纪大了记不住也无能为力的主儿,轮到鸡娃的时候就眼珠子放光。
这不是「我是为你好」,更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尤其是还花大价钱请人回来羞辱自己,这不是有病是什么?花钱找骂?有病得治。省下钱看病不好么?
爱丽丝·米勒在《身体不说谎》里,称暴力形式的「教养」是虐待,不单是因为孩子被否定了身为人类应得到的尊严和被尊重的权利,同时也会因为这处极权体制,让孩子完全无法感知所遭受的屈辱、贬抑和蔑视,哪儿还来谈反抗?
如果你只想要个「听话的/只听你话的/完全听你话的」孩子,不如生块叉烧吧,无脑也无心。又嫌叉烧无法给你提供情绪价值,比如说孝顺。那你生条狗吧,骂不还口。
「黑色教育」的养育之道,的确会教养出适应良好的听话孩子,而且这些孩子会习惯性戴上被强迫惯了的面具,因为他们的童年就一直生活在害怕被处罚的长期恐惧之中。因为这种家长的「黑色教育」的最高原则就是:我这么教你,是为你好啊!就算我打你或者言语羞辱你、伤害你、霸凌你,都只会对你有好处啊!!你个白眼狼怎么能不接受我的好意呐!
有个好消息,你要不要听?这种遭受了巨大痛苦的童年模式,是必须会被受害者复制的。如果受害者终身无法自愈和被治愈这种伤害,恭喜你,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但也不一定,且慢欢喜。因为也有很多接受「黑色教育」长大的孩子不会将压抑的怒气和愤恨施加给别人,他们会毁灭性地转向自己,罹患各种疾病,很早辞世。因为身体不说谎。
你不信?去看看长期失眠、多年癫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辈子为结核病所苦的的契诃夫,、身染肺结核40岁出头就撒手人寰卡夫卡和浑身是病最终疯了的尼采吧。都有奇葩父母。
当然,还有写出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思特,自幼承受了太多令他窒息的「我是为你好」的母爱,对此作出的最大反抗是长年罹患气喘病来对抗那些责备和批评性的言论。
另外,自小受虐的孩子永远无法长大,因为他们要用一辈子试着去找出父母「好的一面/爱的一面」,并且终生责怪自己,没有长成父母所期待的样子是他们自己的失败。
每个孩子亦是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感受有情绪。这话你没听累我们也已经说累了。你不能把自己的失败人生的全部希望放在孩子身上,一个只能承受200斤重量的桌子承受不了600斤的重物。桌子会被压垮,孩子也会被压垮。这样说,你能听得懂吗?能听得进吗?
戒尺敲手心也许不会留下肉体伤痕,但会留下心理伤痕,也许要到几年几十年后才会被看见。不是因为心理伤痕有延时,而是因为我们低估了童年的苦痛,否认了苦痛的意义。
在全网痛骂伪专家赵菊英女士的时候,我更希望问问那些将她花大把钱请回家的父母,在你们刚生下孩子的时候,开心吗?快乐吗?希望孩子如块叉烧只懂听话不需要自己的思想吗?
如果你曾经希望孩子是个思想自由、能尊重自己的感受、看见自己的需求、懂得爱己爱人的人,那么打骂不是教育,羞辱不是教育,棍棒亦不是教育。望周知。
你一定不希望你的孩子浑身病痛,你一定不希望你的孩子如行尸走肉,你一定不希望我的孩子只会听话毫无思考,你一定不希望我的孩子不懂爱人只擅厌恶抱怨,你一定不希望孩子只会读书但生活白痴。对吧?救救孩子吧,好吗?放过孩子吧,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