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读后感100字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06 17:40:40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8-06 17:40:40   小编: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是一部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主题的传记作品。通过对李清照生平、诗词创作和感情经历的深入解读,展现了她那种烟雨朦胧、落花凄美的词风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读后让人感受到了她那种纯真、坚韧和执着的艺术追求。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读后感篇一

这本书讲述了李清照的一生,以她的为线索,按照词的变化来讲述她的一生,讲述她每个次时不同的心境。

从原来的纯真少女再到后来的历经沧桑,她的一生真的是“半世烟雨,半世落花”,这么说真的贴切。想她年少之时多么欢乐,对未来,对婚姻多么的憧憬,那她的后来就有多么的失望,多么的伤心,多么的寂寞……

但是,李清照是位超前的女子,她敢于为了幸福而不惧世俗,敢于为了丈夫的心血,自己的心血不做古代封建女子,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她愿意与小人撕破脸皮,不怕他人对她的误解与评价。

真真是位女中豪杰!!!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读后感篇二

全书十一万字,给我介绍了一个完整立体的李易安。

从豆蔻梢头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倚门回首嗅青梅”的少女,再到“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婚姻生活。

从夫唱妇随,鹣鲽情深的“赌书消得泼茶香”灵动情趣,到“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中年感慨,再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

李清照不愧为中华文坛千余年来,才貌双全且极具人格魅力的女词人。她就算是与苏轼、陆游之类的文坛巨擘相媲美,也是毫不逊色。

本书作者也是文采飞扬,把李清照的作品娓娓道来,词作背景,词意表达,典故来源,讲得深入浅出,妙语频出,看得十分过瘾。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读后感篇三

读了《李清照词传》之后,感觉像跟随李清照一起经历了她丰富曲折的一生。这本书主要以李清照的一生为主线,将她的诗词作品连结了起来,让人读来更觉感人至深,如亲身临之,记忆颇深。

才女李清照的一生可以大致总结为三个阶段,一个是爽朗活泼的少女时期,这时候她的词作里到处充斥着开朗洒脱,一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少模样,很是吸引人。一个是恩怨纠葛的婚姻时期,这时候的她的作品中或是一起品茶吟诗的恩爱,或是独自一人时的相思愁苦,这时期的她全是一副甜美幸福的模样。最后一个是她的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四处颠沛流离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李清照深深感受到了国破家亡,无依无靠的艰苦,她的作品的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期她的作品满是对丈夫深切的思念,对国家灭亡的哀悼。这就是李清照的一生的经历以及她的作品。

李清照的词作还有一个很大的吸引我的点就是用词清新脱俗,同时又令人感觉无比贴切,最为经典的就是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绿肥红瘦可谓让人眼前一亮,回味无穷。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读后感篇四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李易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也是李易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还是李易安。

我们了解的李清照好像只有在狭小的语文课本里,我们看到的李清照好像只是一个思妇,她永远在思念赵明诚。那可真就是太少了。

很难想象理学横行的北宋王朝李易安居然可以,“沉醉不知归路”,甚至“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如果没有开明的李父我们是不是就看到后来的那个干净利落的李易安呢?

有句话叫“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作为政治失败者的文豪李煜是那么让我们喜欢,也是让我们那么心疼。故国沦陷,美人不在。李清照的国家灭亡了,深爱的丈夫身染恶疾,夫妇天人永隔,一生心血付之东流。好在,李清照除了是个出色的收藏家还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才女,我们也许不知道鱼玄机也许没听过薛涛,但只要一提到李清照那才是真正的妇孺皆知。

去年的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更让李清照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如梦令》好短!好精彩!寥寥数语就露出一个李清照——按照李易安的聪明睿智怎能不知残红遍地,也不过是伤春惜春,才问侍女罢了。然而侍女不知主人心思,反而徒增烦恼。

往事越千年,易安不在。我们却永远不会忘掉“千古第一才女”。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读后感篇五

那天天气很好,在溪边亭中游玩的她,一边喝着美酒,一边欣赏着美景,流连忘返中,才发现日色已暮。匆忙回转,却误将船只划进了荷花深处。

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那些惊慌失措的声音,惊得栖息在

滩涂深处的鸥鹭冲天而起……

很喜欢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只是短短33个字,游玩归来的少女正急急摇着一叶扁舟,被她惊起的水鸟正盘旋在她身后的画面立时跃然纸上,虽是几个简单的片段,却让人意犹未尽。

在美芹编著的《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中,这首词也正好收录在第一首。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她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然而,这样有才华的一位女子,她的后半生却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中。婚后幸福的生活没多久,就不得不与丈夫分开。经历了战乱、丈夫的离世她,在逃难路上以为遇到了可以依靠的人,却不料需要用牢狱之灾才摆脱。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将李清照推入深深的苦海,但学富五车的她想把一身才情教给别人时,却得到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

这句话,让人惊觉,那是个“女子无才便是德”时代。女子常常被要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终日生活在深深的庭院里。

回想李清照的成长,她是幸运的,父亲没有拘束她的天性,让她自由自在地度过美好的少女时光,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释放出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这也形成了她早期诗词中率真浪漫的明丽风格。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如梦令》虽表达了对春天的流逝的惋惜,但也透着娇俏、充满情趣。

那时的快乐幸福,也是她后来得以度过许许多多个凄苦日子的温暖所在吧?即便是说“愁”的《声声慢》,也是这么独树一帜,不见哀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是孤寂的。作为封建时代的女子,她一身才情,不随波逐流。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

如此,也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读后感篇六

北宋出才女,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据史料记载,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门下弟子,进士出身,在朝为官秉公职守,清正廉洁,为人耿直忠厚。母亲乃状元王拱宸的孙女,性情纯良,饱读诗书。出生在这样的书香门第,李清照从小便受到父母的熏陶,才华在无形中得以积攒。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

评价人数不足

美芹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幼出彩

历史学家缪钺先生曾在《诗词散论》中提过:“易安承父母两系之遗传,灵襟秀气,超越横流。”李清照的早慧是常人所不及的。

十几岁的年纪,正值青春。李清照与姐妹同去野外郊游,回家之后意犹未尽,为了追忆记录下美好回忆,写下《如梦令》:

(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古人会写日记吗?读过李清照的诗词我认为,古人不仅会写日记,还写得诗意盎然。

李清照用小令的方式将生活里的平常事在文字里鲜活再现,令人浮想联翩,这就是她的生活日记。尤其最后叠词“争渡,争渡”,将自己与姐妹玩闹比划船的俏皮情景写得生动有趣。

不同于同一时代的他人创作,李清照将自己的少女生活写得清新脱俗,极具自己的个性。

一日夜间风雨大作,李清照天亮起床,想起院里海棠定受了风雨摧残,惜花之心陡生,想知道院内的花木情况,又怕听到了自己不想要的答案。便与侍女一问一答,写下:

如梦令(其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心思细腻善感的李清照,其实内心知道,院内“绿叶鲜润,红花恐怕只剩点点残留”,“绿肥红瘦”四字的概括堪称神来之笔。

此小令一出,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李清照在词坛初露头角,名字与同一时期的苏轼、欧阳修等大家的名字一并让人记住了。

天生有风骨

李清照的笔触不单单涉及女儿家的闺中小事,时局、家国大事她也了然于心。在她读完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写了两首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第一首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北宋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第二首着重抨击奸人当道的坏处,指明奸雄误国,其危险性不可忽视。

一位涉世未深的少女,如此深切关注国家发展形势,不得不令人佩服她的大局观。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其一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其二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

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宋高宗绍兴三年,朝廷指派两员大将——吏部侍郎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国,表面去慰问宋朝被俘虏的两个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实则去探听金国的虚实。这一行动稍有闪失,两位使者便会成为金人刀下的亡魂。

李清照得知两位使者担任如此重任,特意写诗为他们送行:

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

如闻帝若曰,岳牧与群后。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

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何必羹舍肉,便可车载脂。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

谁当可将命,币厚辞益卑。四岳佥曰俞,臣下帝所知。

中朝第一人,春官有昌黎。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

嘉祐与建中,爲政有臯夔。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仪。

夷狄已破胆,将命公所宜。公拜手稽首,受命白玉墀。

曰臣敢辞难,此亦何等时。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

······

胡公清德人所难,谋同德协心志安。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

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

······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天。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她欣赏深明大义的英雄。“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她赞扬韩肖胄将个人生死与家庭安危置之度外,为国捐躯的精神,“胡公清德人所难,谋同德协心志安。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她称赞胡松年好比荆轲刺秦,壮怀激烈,让人为之动容。

不难看出,倘若李清照身为男子,她定会为家国奉献自己。

李清照的情思与柔肠

据说李清照同期有一男子,名叫赵明诚,他幼时昼寝,梦诵一诗,醒来只记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己脱,芝芙草拔。男子告知其父,其父日:“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安上己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

男子赵明诚倾慕李清照,为了制造机会与之认识,借拜访曾担任自己导师的李清照父亲——李格非为名,去李清照家做了客。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将初见赵明诚的情景写了下来,“蹴罢秋千”——剪取了秋千荡完那一刹那间的镜头。动作虽停止结束,可仍可以让人想象出少女荡秋千的样子。“起来慵整纤纤手”,从秋千上下来后,双手微麻,“慵整”——调节一下手关节,满身大汗,突然听到有人来访,慌忙中顾不上穿鞋,掩面而撤,连金钗也滑落在地,狼狈不堪。但仍留意到来了一位俊俏少年,于是假装闻梅花,倚门偷看来者何人。聪慧如她,来着意图她心中了然,并且自己的内心也有情愫暗生。

佳人进了赵家门之后,新婚之际两人甜蜜恩爱,夫妻逛街买花时,也不忘调情打趣。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是真的爱赵明诚,以至于一向清高自傲的她想与鲜花作比较,“徒要教郎比并看”化作小女人,想要讨得丈夫垂怜。

才女陷入爱情的情网之中,全部身心都会投到赵明诚身上,丈夫出远门不在身边,也会引来她的惆怅与思念: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被翻红浪”、“慵自梳头”,丈夫受朝廷任命与她告别,李清照对起床梳妆打扮都失去了兴致;千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丈夫挽留,“多少事欲说还休”,心中有很多心里话想对丈夫说却开不了口,不断添新愁。这就是思夫中的李清照。

赵明诚在外染上疟疾,李清照得知便日夜兼程,前去看他。可最终见到的,却是丈夫冰冷的身体。同时,她已经失去了家,失去了其他亲人,无依无靠,最爱的人也离他而去。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写出了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自己沦落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很浓厚的时代色彩。

此时她孤身一人,人到晚年。唯有作词排解内心愁苦。清照的词留给了后人,让我们从她的诗词文集里了解了她从年少到衰老的悲欢离合,以及那个时代是怎么摧残一位佳人的。

推荐《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李清照从早年到晚年的诗词集,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值得一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