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一部现代主义文学巨著。小说以一天的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主人公布鲁姆与史蒂芬的情感和思想的变化。文本复杂难懂,但乔伊斯巧妙地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让读者深入了解人物内心世界。此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对当代文学及文化影响深远。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一
He definitely has a dirty mind.
Yes
我居然胆大包天地捧起这本书来读 我居然厚颜无耻地说读过这本书了 读不懂是应该的吧 你至少得读过圣经吧 读过奥德赛吧 读过莎士比亚吧 但是我都没有读过 还有其他一堆 说都说不上的书 人 调侃 历史 纯粹是掉书袋 文字游戏
就像在路边 听别人闲聊 认识的 不认识的 知道的 不知道的 他们在谈论些什么 小时候就喜欢听大人聊天呢
意识不到转场 文体也多变 似有意为之 糊里糊涂的 这是谁 发生了什么事 好吧 我承认 我读不懂 亦欣赏不来 有缘再见
Yes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二
去年看了《百年孤独》,感觉还能看懂,今年挑战了《尤利西斯》,只能说翻完了,距读懂还有很大距离。其实故事线不复杂,只不过被隐藏在各种不同文体、不同语言和众多看似异常琐碎的词汇里,像个迷宫,绕着绕着就迷路了。我想这部作品经典之作处不在于内容和情节的深刻,更在于手法的独特,要想读懂,那是需要极大的知识储备的。换句话讲,乔伊斯也没打算让人看懂,而且还刻意增加了许多障碍。 看这本书,就像拿着一个显微镜,一点一点扫视众生百相的外在行为表现,并层层剖析其内在心理活动。阅读时需要沉浸其中,把自己作为小说中的角色,这样才能意会每一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特别是对于描写跳跃式心理活动的部分。其中对脑中不同时刻不停冒出的各种小想法的描绘,简直是绝了,仔细品味,很传神很形象很有意思。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在实际生活中,脑中无时无刻不在闪现各种这样那样的小想法,有时想着这个突然又想起那个,有时和别人说着这个其实心里在想着那个,高尚的、猥琐的、持久的、瞬时的、积极的、消极的、乐观的、悲观的……这就是一个人的世界-丰富而又多彩!同时,通过布卢姆,将一个个任务串联起来,并在我们眼前铺开呈现,就像在看爱尔兰版的《清明上河图》,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不同层级人民的衣食住行的状态,像一个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 如果有耐心有毅力的话,若干年后也许可以再读一读。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三
- 不是书评
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空闲时间多数都花在这本书中,终于看完。
阅读《尤利西斯》的过程是痛苦的,即使后面已经放弃搞清楚绝大多数字谜,仍要翻来覆去看注释,去看这个看似熟悉但已经忘了干过啥事的出场人物。
但获得的震撼也是长久以来阅读的第一次,文字原来可以这么自由,这么天马行空又星罗密布。
前三章还觉得些许无趣,进入第四章跟随布鲁姆的思维流动起来以后,就产生了巨大的乐趣。随后不同章节的炫技文体也不让人觉得突兀,每章都觉得构思玄妙,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八让人击节赞叹。
布鲁姆的灵魂,都柏林的十八小时,在斯蒂芬的笔下呈现,成为不朽。
到哪里?
●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四
文洁在序言里说,本身是1993年翻译完毕,我正好那年出生。如今在我二十八岁最后一天粗读完这本书,没有享受,只有懵。就算在阅读本书前,专程读完了荷马史诗。
整个阅读过程中,只在神话和莎翁相关作品言论中,才感到不那么吃力。许是手边恰好有相关书籍的缘故。最初一章还粗略做了笔记,后面发现译者导读册里应有尽有,他们真的想让我们读明白,读不懂确实是因为自身浅薄无趣吧。
读第一部分时,宗教知识对我是个大问题。我对其一直不感兴趣,宗教知识相当匮乏。而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这些也不是我感兴趣就能懂得的。就算玩了几年乐器,在书中古典音乐相关内容里,也不能畅游。那我到底玩了些什么?哦,原来是流行音乐。
都说名著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读,我不了解那时那地的社会环境,所以我实在无法明白布卢姆最后在心理上抹杀妻子众多情人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是否有自我pua的意味?也实在无法与奥德修斯联想到一起。
不过这是一本可以大方承认读不懂的书,或许再也不会重读,除非到我知识积累很丰富了,我有信心可以从中体验到阅读乐趣,那时我再走向它。我期待,但不抱希望。
另:书中有几处注释标号有错,不知是不是我运气不好买到了盗版。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五
历时三个月,终于翻完这本书(嗯,不是看完),好多时候看着看着就走神儿昏昏欲睡。这是一个巨大的阅读挑战:不但要求你要有海量的知识储备,还要调动你所有的感觉器官去跟随,进入和体会詹姆斯·乔伊斯漫无边际的思绪和实景描绘。当然,偶尔我也会被他精彩的嘲讽,恶作剧和奇思妙想给笑醒。。。他是一个极度聪敏,自恋,自负的强迫症患者,冷傲无情地以排山倒海般的文字去碾压读者的智商,激起你的自卑,虚荣,愤怒与好奇心。我就是这样的心态下翻完了这本号称“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首”的书。
撇开那些拉拉杂杂的叙述,这本书中关键的人物和事件是:1,斯蒂芬 a, 母亲在临死前请他为自己祝福,出于对天主教信仰的怀疑,他拒绝了母亲的要求,所以他心里一直充满了宗教的迷茫和对母亲的愧疚感。这和英国新教与爱尔兰天主教的历史冲突有关。b, 第九章里斯蒂芬和图书馆长及众多评论家对莎士比亚的人品,婚姻和私生活的议论,寄托了詹姆斯·乔伊斯的野心和愤怒(有人说他妻子曾经出轨),他要在内心深处毁掉偶像。c, 斯蒂芬对于哲学,人性,历史和爱尔兰人命运的思考,实际上是作者的传声筒,他随时随地,即便是逛妓院的时候还神神叨叨,恍恍惚惚地呓语和沉思,所以斯蒂芬这个人物和故事没有什么看头,有学者认为斯蒂芬是爱尔兰的象征,其实他就是一个影子。2,布罗姆 a, 他父亲鲁道尔夫一生的漂泊,从匈牙利到英国,再到都柏林定居,晚年抑郁而服毒自杀。b, 儿子鲁迪出生11天就夭折了,这件事情对于他和摩莉婚姻关系的影响。此后他一直寻找儿子和希望,与斯蒂芬一直找精神父亲的线索相呼应。c, 布罗姆和乔西,打字员玛莎,女仆玛丽的关系。d, 在他知道妻子和情人博伊兰即将约会,他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故意躲避到处瞎逛,最后在妓院遇到斯蒂芬,并把他请回家,二人引以为知己。e, 他在酒吧遭到绰号“市民”的反犹语言的攻击和羞辱,不敢反抗,逃之夭夭。布罗姆胆小,懦弱,谦卑,彬彬有礼,自私又自保,是犹太人命运和性格的生动写照,和今天国人自卑和温顺的民族性颇为相似。另外,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与奴役和爱尔兰人的反抗历史,也可与当下大陆与湘岗的矛盾,冲突比照着看。3,摩莉。第十八章整整50多页没有标点符号的思绪和意识流,是她的性格和个人命运的生动写照。容格赞叹说“只有魔鬼的祖母才能如此精准地描绘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这部分是全书最华彩的乐章,詹姆斯·乔伊斯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感受力,同理心和写作技巧。它极其粗俗又极其高雅,极其污秽又极其干净,极其晦涩又极其有趣。史上最强大脑,让人叹服!如果没有这一章,前面的十七章就是生硬刻意的模仿和炫技。一锅知识的大杂烩,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并不足为奇。当然,你也不可能跳过前面十七个馒头去吃最后一个馒头就饱了,所以如果你想和我一样装知识逼,足够无聊和好奇,建议你打开这本《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六
选自网友图片
《尤利西斯》第六章。这部分讲的是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这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语言极具幽默和讽刺,比喻也是形象得让人忍俊不禁。
殡葬仪式,本应该是庄严肃穆的,然而真正沉浸于哀伤的又有几人?这些参加葬礼的人,不似为了由衷的道别,反倒像是凑份子,有借有还,等轮到自己的葬礼仪式的时候,才不至于冷冷清清,参与者了了。
今天听GG感慨道,一个人还活着呢,可做过的事情已经被人忘记了,多可悲!我倒是觉得没有什么,人之常情,我们都善于遗忘。哪怕是至亲至爱的人离开,埋葬的那一刻起,“已经开始被人遗忘了。眼不见,心不念。”“人们谈论一阵你的事情,也就忘了你……然后,都跟着去了:一个接一个地下了坑”。
葬礼,总是难免的让人产生很多关于死亡的思考。我不知道死亡的滋味,毕竟我还在这人世中活蹦乱跳。不过活到了这个岁数,也经历几场亲朋的离世。我也知道,无论当时有多么悲痛欲绝,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悲伤都是可以治愈的。哪怕生前的羁绊太深,不会轻易的忘却,每当回忆来时,也不会再有悲伤。遗忘,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人走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就像《局外人》里的默尔索说的“他们和我不再有什么瓜葛了。我甚至不能说这样想是残忍无情的”,“别人都会继续活下去,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对此耿耿于怀?至于死后的世界,什么地狱天堂,反正我是不信的。我只想着眼于当下,“还有好多东西要看,要听,要感受呢。感受到身边有热乎乎的生命……热乎乎的被窝:热乎乎的、血气旺盛的生活”。生活一直在继续,一天推着一天往前,“每个星期五不是都埋葬一个星期四吗?”不要太过伤春悲秋,不要太久的耽于低迷,好好的感受生命的真,努力的生活才不枉走这一着。确认生命中的荒诞感,是为了更好更真实的活下去。
不甘于老去的少女小Q
2019.3.26 雨过天晴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七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这本书虽然很厚,差不多有一千页。尽管被认为最难读懂的小说,其实它的内容非常简单,它讲述了都柏林人布鲁姆在1904年一天从早上8点到次日凌晨2点在城市里游荡的一天。 这是一本被权威杂志评选出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小说类第一名。也是当代盛行的意识流小说中的里程碑。一本关于普通人的很平常的一天的经历为什么会在浩如烟海的整整一个世纪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呢?读完之后,掩卷长叹,不得不苟同。 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很久就听说过这本书,但一直高山仰止,怕自己看不懂。曾经试着在手机上看电子版,发现根本不可能。于是决定买本实体书认真地膜拜一下。 也是就买了萧乾译本的珍藏版,有注释册和导读册。书本身己经很厚了,注释册也洋洋洒洒的五百页。 由于这本书的结构和荷马史诗的《奥德赛》平行,于是又认真地把这部西方最经典的大作事先读了一遍。 《尤利西斯》其中一章大量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仔仔细细地读完了人生第一本莎翁作品。 为了效果更好,我只在早上读这本书。六点钟起床,坐在洒满朝阳金色光芒的书桌旁,再泡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开始了我的近30天的朝圣之旅。 开始读之后,发现这本书不但不枯燥难懂,反尔觉得非常有趣。老詹真的太神了,在一张意识流的大网笼罩下,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写出了一部关于历史、哲学和人文的百科全书。 书中并不是引经据典的吊书袋,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有意无意地夹杂了大量典故。就算对照五百页的注释册也觉得错过了很多隐藏的细节和典故。 作者的写作手法也令人目眩的多样化而且不一断地切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第十四章《太阳神的牛》和最后一章《潘奈洛佩》。前者用了三十多种文体去对映书中婴儿出生的情景。后者是女主人在入睡前的胡思乱想,整个章节完全没有标点符号! 这本书号称最难懂的小说,一旦入了门其实很平易近人,而且书中充满了大量的幽默。比如第四章《卡吕蒲索》讲男主人公早上起床后上厕所、买菜、做早餐的情景让你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真的是太强了,我竟然得到了今生唯一一次阅读带来的高潮。在读到第十章《游岩》后面,前面十几个片段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意识流中的同一时间一同出现,各种情节汇聚到了一起。当时我就觉得后背一阵颤抖,然后浑身上下仿佛一股暖流穿过。这是一种以前读书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其实描写人的思想和意识是当代一种比较流行也是难度更大的一种写作方式。张爱玲应该是中国作家中最先大量运用这种方法的中国作家。而乔伊斯满本书都几乎用意识流的写法,其能力与野心也可见一般。 看到一篇文章说为什么毛姆那么有名,但他的名著《月亮和六便士》也就是个二流作品。原因就在于毛姆讨巧地以一个旁观者甚至于以八卦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的故事,从而避开了以第一人称从思想和意识深处去刻画人物。 读完后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互联网上有大量的解读和更多的注释。一个叫Joyce Project的网站上逐段地对这本书做了大量额外的注释、典故讲解还附上了很多图片,比如说布鲁姆早餐做的黄油煎腰子。 读完了也就明白了,这本书为什么这么受推崇。它不是那么容易接近,但是你一旦认识了她,你就很难离开她。她是一本百科全书,无所不包。她也是一个永远挖不到头的宝藏。每次的故地重游,你都会有新的收获。 心理学大师荣格花了三年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后的评价也许给了我们一个对这本书更好的总结:它或许触及了事物的本质,但更为确切的是,它反映了生活的一万个侧面,以及这一万个侧面的十万层色彩。 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地重读这本书。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八
01.
《尤利西斯》号称“天书”,是爱尔兰现代主义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完美、最优秀的意识流小说。1998年,美国兰登书屋评选的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中,《尤利西斯》名列第一。乔伊斯用意识流手法展现了现代物质社会对人的心理、精神的扭曲与异化,折射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一个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布卢姆在1904年6月16日早上8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这18个小时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和叙述事件都算不上离奇复杂,但它那复杂的主题思想,丰富的百科知识,强大的艺术张力令世人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小说主人公分别是迷失自我的艺术家斯蒂芬、庸俗老实的广告推销员布卢姆和他的妻子莫莉。三人感知与关注的世界各不相同,从不同侧面折射了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压抑,从整体上构建了一幅瘫痪而又立体的精神世界。
02.
1922年2月2日在乔伊斯40岁生日那天,巴黎莎士比亚书屋的女主人西尔薇亚·比奇出版了他的《尤利西斯》,然而此书却因其晦涩难懂和“有伤风化”,连遭厄运,在英美等国相继被禁。有人称它为一部对人类进行恶毒侮辱的疯狂的书,也有人认为它和梵文书一样不忍卒读。
自《尤利西斯》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有哪部现代小说象它那样引起世界各国批评家和读者如此热烈的纷争和关注。在乔伊斯的故乡爱尔兰的都柏林,每四年一度的国际乔学大会引人注目,美国办有《乔伊斯季刊》的研究杂志,甚至有学者声称:“《尤利西斯》是所有有趣味的小说中最难懂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难懂小说中最有趣的一部。”
作为20世纪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在问世之初,这部小说也一再因为涉嫌“情色问题”而面临不见天日的危险。1922年,《尤利西斯》在英国被认为是禁书,美国法院对此也做出了不准引入的裁决。到了1932年,英国对其解禁,该书却再次遭到美国海关的扣押,在经过两级法院的评估后,该书终于被承认不是“淫秽作品”。
03.
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相比,《尤利西斯》对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活动的刻画更为深刻和真实,乔伊斯拒绝用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征服读者,而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将凌乱的意识串联起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零碎的时间片段,这些孤立的文本互不相干,毫无时间关系,整个话题围绕斯蒂芬、布卢姆和莫莉展开,没有核心时间和性格发展,犹如一滩荡不起涟漪的死水,彻底消解了传统小说以情节取胜的特性。
比如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布卢姆,虽然生长在爱尔兰,却是来自匈牙利的犹太人。他的观念又总与他周围的市民们格格不入。于是在众人眼中,他都是被防范和敌视的异己。他身为丈夫,却因有性功能障碍,无法满足妻子,只能屈就,任其与人私通,而他本人则天性缺乏阳刚之气,却有类似女人的身体感受,这在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社会里,他完全是一个另类人物。
在外貌上,他是个身体稍微发福,面相颇为敦厚,甚至有些姨娘之气的中年男子。在《尤利西斯》所叙述的这一天中,他因为上午参加葬礼,一天身着黑服,葬礼之后,又因家中有妻子的情人而不便回去更换,于是一整天如此装束。他生性低调谦和,轻声细气,甚至无声无息,所以当他为了业务来到相关场所办事时,比如到图书馆查资料,到报社联系广告等等,都像个幽灵,来去匆匆,一晃即逝。
在情感上,他完全是个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角色。在家里,他琢磨猫的感受和老鼠的不幸,怀念儿子,担忧女儿,关照妻子。在家外,他把这些柔情不仅延伸到对流浪儿、孤儿、难产孕妇、盲人青年、情绪沮丧的斯蒂芬的关爱上,甚至延伸到最送往屠宰场的母牛,觅食的海鸥等等。他是有史以来最为善良的人,是最温顺,最和蔼,母鸡下蛋都能伸手接住的好人。
为了塑造这个形象,乔伊斯运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和时序颠倒等意识流手法,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巧妙地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融合在一起,成功地记载了人物繁复、杂乱的潜意识活动,真实地记载了人格的异化、心理的变态和性格的扭曲。
04.
小说的题目“尤利西斯”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小说的内容又与荷马史诗《奥德赛》的内容平行对应。布卢姆是奥德修斯的现代反英雄形象,莫莉对应着奥德修斯的妻子涅罗佩,斯蒂芬对应着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玛科斯,布卢姆在都柏林接头的一日游当对应奥德修斯的十年漂泊,莫莉的偷情对应着涅罗佩对丈夫的不忠。作家用意识流手法与细节描写构建了交错凌乱的时空,展现出独特的语言风格。正如乔伊斯所说:“我在《尤利西斯》中设置了许多迷津,它迫使几个世纪的学者们争论我的原意,这也是确保作品不朽的唯一途径。”
《尤利西斯》以真实生活为源头,却是脱离了真实生活的描述方式的作品。怪诞的形象,荒唐的话语,互相讥笑和冷嘲热讽,酒醉后的插科打诨,男女之间的打情骂俏,朋友之间的背信弃义,服饰穿着的荒诞可笑,在书中,动物可以言谈,人类可能沉默。但无论如何,人们都投入到了生活当中,展示着各自的生命力。以上种种,都融入了作者抽象意识的独特思考,都可以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异化。
乔伊斯捕捉的不是有条不紊的内心独白,而是头脑中那些毫不连贯、变幻无常、漫无边际的思绪。作为读者也就很难再没有故事情节发展、绵长琐碎的对话中有代入感。他就像把一张条理清晰的文稿故意撕得粉碎,抛洒出去,读者自己一张一张捡起来,自行拼凑。
最早在中国翻译《尤利西斯》的萧乾先生曾说乔伊斯是“世界文学界的一大叛徒。他使用自己的天才和学识向极峰探险,也可以说是浪费了一份禀赋去走死胡同。究竟是哪一样,本世纪恐难下定语。”
总的来说,《尤利西斯》这样的作品,读的时候会很费脑,但不读又会控制不住内心的好奇。至于作品究竟好在哪里,讲了个什么故事,你能不能读懂,只有亲自读一读才能明白个中滋味。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九
在西方文艺界有一个共识,最难读完的三部小说分别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许多读者兴致勃勃地买下这些经典名著,决心挑战自我,结果读不了几页便再也读不下去了,甚至对自己的阅读能力与文学品味产生怀疑。
一个“乱”字足以形容《百年孤独》,奇异而令人迷乱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就像是南美大陆的烈日和暴风雨,带着极度隐忍的痛楚扑面而来,猝不及防的读者往往会选择闪避。这种“乱”还来源于马尔克斯的自信,他居然让一个家族七代三十多个男人共用“奥雷里亚诺”和“阿尔卡蒂奥”两个名字,导致在阅读时需要不断回翻,才能将人物正确对号。
篇幅太“长”是《追忆似水年华》的顽疾,全书共七部十五册,长达三百七十多万字,是迄今为止最长的意识流小说。其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如此文艺的书名却与小清新毫无半点关系,大量枯燥的哲学陈述,包括音乐的作用、艺术的新颖性、审美能力、人格分析以及医药鉴别等等,时刻考验着每位读者的耐心。
《尤利西斯》、注释册、导读册
《尤利西斯》讲述了1904年6月16日三位普通的都柏林人,从早上8点到凌晨2点在都柏林的种种经历。该书套用荷马史诗《奥德修记》的框架,在人物设计与情节安排上也与之相呼应,将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在海上十年漂泊的神话,变成了布卢姆一天内在都柏林街头游荡的故事,以此暗示英雄时代的结束与现代普通人的命运悲剧。
与前两部小说相较,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尤利西斯》将晦涩难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书中大量运用“直接内心独白”的写作技巧,毫无顾忌地将小说人物的所感所思直接表露出来,在独白中看不到作者的行迹,这种叙述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中有逻辑、有条理、在理性支配下的心理描写,也不同于《追忆似水年华》中有一定连贯性的“间接内心独白”,而是人类大脑不受时空限制、不受逻辑制约、具有跳跃性、随意性和不连贯性的真实意识的展示,故而给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极大困难。
例如,乔伊斯在《尤利西斯》最后一章描写布卢姆的妻子摩莉睡意朦胧的情态,意识自由漂浮,模糊不清,最后完全消失。整段不使用标点符号不断句,打破传统小说的逻辑顺序和时空秩序,如实叙述摩莉在感观、刺激、记忆、联想等作用下出现的那种紊乱的、多层次的、立体化的意识流动态。
对乔伊斯毁誉参半的容格
心理分析大师容格读完《尤利西斯》后,曾给乔伊斯写信:“我花了三年时间才读通它。我很感激你写了这部书,我从中获益不少。但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我不知你写作时心情是否畅快。我不得不向世界宣告,我对它感到腻烦。读的时候,我多么抱怨,多么咒诅,又多么敬佩你啊!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摩莉)的心理捉摸得那么透。”
乔伊斯是一位大胆创新、立意挣脱传统的现代主义作家,象征主义、写实主义以至自然主义都不足以概括《尤利西斯》的风格。他采用诗歌般的语言,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和独特的意识流手法,描绘出人类意识活动中充满罪恶与兽性、沮丧与憧憬的混乱画面,揭露潜藏在西方现代都市人身上的严重精神危机。
传记作家理查德•艾尔曼在《乔伊斯传》中写道:“在最有趣的小说中,《尤利西斯》是最难懂的;在最难懂的小说中,《尤利西斯》是最有趣的。”我想大多数通读过《尤利西斯》的人都会承认这一观点。在乔伊斯的故乡都柏林,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早熟的青少年、怪里怪气的流浪汉、酒馆的讨厌鬼、没事爱闲晃的混混、醉心爱尔兰文化的游客,都能即兴来上几句小说里的桥段。甚至因为这本书还产生了一个节日,每年的6月16日,无数书迷会从世界各地到达都柏林,乔装成《尤利西斯》中的人物,重游《尤利西斯》主人公一天的游荡路线。
都柏林街头乔伊斯的雕像
乔伊斯的狂热仰慕者们,其中也包括我,会兴致勃勃一字不漏地阅读这部作品。我曾夸张地说过,我宁愿被《尤利西斯》折磨致死,也不要在其它烂大街的商业小说中虚度光阴。但是在整整看了一年《尤利西斯》之后,我开始承认这部作品中的某些部分并没有很高的阅读价值。例如,全书除了夹杂着法、德、意、西以及北欧多种语言外,还时常使用希腊、拉丁、希伯来等古代文字,甚至包括梵文。有时一个段落竟然混用了几种语言,近乎文字游戏。
为此,乔伊斯曾坦言:“我在这本书里设置了很多迷津,它将迫使几个世纪的学者们来争论我的原意。”接着,他还恶作剧般地调侃说:“这就是确保不朽的唯一途径。”
然而,看人看事看作品,都应从本质出发。九十多年过去了,西方仍然只有一个乔伊斯,他的《尤利西斯》的确达成了不朽。随着时间流逝,虽然这种意识流的创作方法部分被摒弃,部分显得陈腐老旧,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乔伊斯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伟大作家。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如此新颖、复杂和贴近生活,这种运用意识流塑造人物的能力使他可以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以及托尔斯泰平起平坐。
《尤利西斯》封面集
《尤利西斯》还被誉为意识流的百科全书。它如同砸中牛顿的苹果,在整个文艺界掀起轩然大波,对二十世纪中后期的小说、散文、诗歌、绘画、音乐、摄影、动漫、电影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意识流开始广泛进入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成为计算机模拟人类灵感、直觉、想像等高级思维的基础。
今天的《尤利西斯》不仅是一部意识流小说,更是一扇通往意识流殿堂的大门。我们不但可以经由这扇大门一窥堂奥、领悟意识流的妙处,更可以因此建立起专属于自己的、运用意识流的方法。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十
不管是斯蒂芬还是布卢姆,他们在1904年6月16日的都柏林是这样的存在:带着一副与现实有抗拒感的躯体游走在城市里,看到一些人,说过一些话,做过一些事情,但内心却在跋涉着别人看不到实则汹涌不息的暗流。
由于刚看了两卷追忆似水年华,不由得要对比一下这两位都称为意识流大师的作品。普鲁斯特更像是回忆型选手,在一个小小的杏核里面可以看到自己个人小宇宙的全貌,用最细致柔美的笔触把它们(回忆)流动起来,用自己的意识加以编织。乔伊斯是行走的意识机,他源源不断的意识是主体在真实世界中的游历,包括出门,去肉铺卖肉,去邮局,参加葬礼,酒吧的谈话,报纸的碎片,街上跑过的马车等等的事件和行为,所触发的;而被触发的意识又进一步与现实叠加在一起。
这种模式有他的现实映射,每个人都会有漫反射一般的思绪,回想一下中学的课堂开小差,或者是最近一次乱糟糟的梦境。沉溺于尤利西斯的这两周,某一次我穿着拖鞋出门到楼道里面倒垃圾,短短一分钟的时间里:轰隆隆,从远古的地心传来的噪音。人类,矮人,伟大的科技。水泥色的地砖,邻居的门口散乱地放着鞋子,一双老人的暗面绣花布鞋,气垫篮球鞋像趾高气昂的青年人一般立着,hello kitty和小黄鸭的在旁边蹦蹦跳跳,时光的缩影。最近要找时间和邻居谈一谈楼道里不能放自行车的问题了,不,还是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吧,像是穿西服的物业先生。手里的垃圾很重,物质世界的奴隶,过度包装的年代,我到底吃了什么外卖。汤粉的汤,以后不能直接丢掉了,他们管这个叫分类。砰,重重的一声在关上的楼道门后面,也许我应该把纸盒单独拿出来的,上次那个捡垃圾的老妪曾经问我要手上的瓶子。话说她到底是怎么进来的..开着门的树洞,卡夫卡躲藏的地窖,我回去了,可是没有纸笔。
等关上家门被空调冷风一吹,我意识到我大概是布卢姆上身了。。这也是尤利西斯的特别之处,让你沉浸的不是人物场景对话,而是一种行为模式。但与坐在屋里漫无目的地乱想不同,这股暗流是现实触发,驱动,成就和串联的。
与荷马史诗里面简洁明晰的目标不同,不管是斯蒂芬还是布鲁姆,他们的这一天如同人生里的每一天一般,都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他们不是有着明确的勇气和计划去打败什么的英雄,而是沉默地做着自己的思考,观察着,抗拒着,被动地参与着。积蓄着隐忍的力量,时不时来一下任性的爆发,但一切都发生在别人看不到的内心深处。
就像一位样貌平实无奇的车夫,驾着一辆金光闪闪的隐形马车,走过了整个都柏林却无人知晓。乔伊斯用一种特别的法术将这辆灵魂的马车展现在我们面前,他没有单纯直白的去描写这辆马车,结构多么精巧,质地多么密实,装饰多么繁复。他描写的是马车走过现实路面时的声音,车轮与地面的碰撞,无意识却饱含深意的音符,是这辆灵魂马车一路洒下的暗示。无心者听起来什么也不是,有意者仔细拾掇,便能拼凑出部分,却永远不是全貌。全貌只有马车的驾驭者,神样的作者本人曾得以一瞥。文字试图将这一瞥实体化。
斯蒂芬的大脑里装了许许多多的书籍,那也许如书中所言,是在巴黎时整夜整夜躲在某一个图书馆里面,将知识塞得不能再满。年轻而博学,遇事时自然而然跳出来的是这本或那本书里的学问,个人的想法或是感情则在掉书袋里面弯弯绕绕地藏得很深。沉默,沉默里面是抗拒。抗拒不是不去想,相反很多事情都在提醒他,关于他拒绝在妈妈临终前祈祷这件事情。他在很多场合里面想起圣经里的句子,他无法相信,也无法摆脱,去世母亲的形象象征着家庭,社会,无形的网。“天父变成人,人变成鱼,鱼变成黑雁吃掉,黑雁变成堆积如山的羽绒褥垫”,这些句子,句句是他扭曲无力的抗议。这种隐含的张力是他的核心,他的生活在这种张力之上构筑。
与母亲相关的一些回忆被他很克制地写出来,少女时代熏过香的请帖,几把扇子,秋日昏暗厨房上焙着的塞了红糖的苹果,为孩子捏虱子染红她秀丽的指甲。这是一个温柔的妇人,温柔的母亲,可她却试图让他妥协。这种矛盾让他喊出,“妈妈,由着我,让我活下去吧”。他从一个笨拙的学生那里总结出母爱的本质-因着流进他身体的那稀薄的血液,是真实的喽,是唯一靠得住的喽?斯蒂芬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很多圣经的话语像透过树叶洒下来的光斑,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读者站在那一面去看。
继流亡于家庭之后,他又将自己从快活的公鹿穆里根和英国绅士海因斯身旁放逐。他与他们为伍,和他们谈论“爱尔兰的艺术”,内心却一直不能认同。他将自己放逐到这样一种生活:要么得到一切,要么一无所有。那他就选择一无所有吧,孑然一身地走在文学,历史,艺术,想象力和词汇编织的道路上。那些美丽的句子,从各处隐匿的书籍里飞出来的,和他眼前的景物重叠在一起,仅此而已。然而想象却是真实而有温度的,散弹枪将银行里面的雇佣走狗打得血肉横飞,一首讽刺穆利根姑妈的诗,他得意地打起拍子来。一个中二青年的自我满足,他要是活到现在就好啦,没有人会嘲笑他,宗教也已然式微。然而没有这种对抗的张力,他还能成为艺术家么。可能只是个平凡幸福的人吧?
布卢姆可不是个书袋子,一个吃起下水来津津有味的人,与斯蒂芬相比起来,有着更多现世的知识与智慧。都柏林的尘世生活,中下阶级各式各样的人也得以由他展开。身上一半的犹太血统令他拥有一种更加圆融和理想化的社会憧憬:没有宗教的隔离,人们自由平等生活在一起,理性的爱尔兰自治。他和小说里大部分的人相识相知,都柏林的图卷从他展开。
从厨房的一支轻快小曲开始,布卢姆的自我意识所谱乐河在都柏林的街道上蜿蜒开来。现实与回忆,自我与他人,无意识地加入。闪现,重现,延展,飞跃,思想的无数形式,看不见摸不着的姿态,被自然不露任何痕迹的捕捉下来。在晨光下踱步,遇到面包车时,他的大脑里就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在东方的某处,天刚蒙蒙亮就出发,抢在太阳头里环行,就能赢得一天的旅程。”于是他走过异域的城门,从地毯店门口走过,迎面是一张张缠了穆斯林头巾的脸,冰镇果汁,强盗,手捧经卷的僧侣。金色的天空暗淡下来,高墙后面发出弦乐声。早晨的布卢姆的意识之旅还是比较轻快愉悦的,他在邻居女仆后面排队买肉,不断注意到她歪歪宁宁的裙子,想象她在花园里干活的样子。
意识随着那封给摩莉的信和越来越热的天气变得发散,带着时不时一闪而过的阴暗。情人的信,女儿的信,葬礼,报馆,闲逛时遇到各色各样的人,差点撞到老婆情夫的闪避,一切在十一章达到了艺术性的高潮。表面上的旋律是西蒙迪达勒斯等人和酒吧女招待调情,弹琴唱歌,消磨下午时光。布卢姆的回忆,思绪,今日之经历,都被切成碎片般的乐句,或者是一两个无意义的动机,在这个乐曲里隐隐约约地出现。而其实这个乐曲的容器,就是布卢姆本身。“褐色挨着金色,听见了蹄铁声,钢铁零零响...一朵起伏的玫瑰,卡斯蒂利亚的玫瑰...辚辚,轻快的二轮马车辚辚..现在一切都失去啦。”他想到了什么,可思绪并不停留,它总随着流动的乐声,曲目的变换而不断改变。博伊兰的皮鞋。米莉,年轻学生。迪达格穆。鲁迪,我快要老了。轻快的二轮马车辚辚走过。尖头胶皮管。
当夏日的黄昏开始把世界拢在神秘的怀抱中。闹剧和大戏即将要上演,早晨的葬礼和晚上的生产形成了一种隐秘的联系。十四章是炫技篇,从古到今的文体,语言,模仿了英国文学史上近20位大师的写作风格,看的时候就和看电影《头号玩家》里面的经典电影致敬一样,所恨者乃读书太少也。十五章一群喝醉的人在都柏林的街道上晃荡,变成了布卢姆自导自演的戏剧。人物情节从心所欲,戏服就在夜空里飘荡着,随便伸手就能抓一件穿上,灵感?醉汉的大脑就是最好的灵感。印象最深的是布卢姆想象自己当了皇帝那一幕,他发表了演说,接受了大家的朝拜,那一段和群众亲密接触的一气呵成的演出简直妙极了。“(跟一个双目失明的小伙子握手)你比我兄弟还亲!(伸出双臂搂住一对老夫妇的肩膀)亲爱的老朋友们!...”
马车夫棚那一段很有江湖气,深夜里简陋的棚子,最底层的各色人等,水手,车夫..热气腾腾但算不上咖啡的咖啡,有生命的温度。两个醉汉翻墙回家,在厨房里喝热可可,用意念继续交流。摩莉长达数十页的独白响起。let's call it a night.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十一
和其他外国经典小说在中国的接受史相比,《尤利西斯》的中译本显得尤为独特,甚至与二十世纪之前翻译文学在中国的接受情况也大相径庭——从原作诞生到首部中文译本面世足有七十年之久。究其原因,可能还要归结到“抗读”与“抗译”两个问题上来。
《尤利西斯》
文 | 戴文子
【注:本书评系属原创,转载刊发等事宜请先豆邮获得授权。】
最近在读什么书?
《尤利西斯》。
但凡有些阅读经验的读者,应该都听过《尤利西斯》的大名,因为它总是常年盘踞在各大严肃类文学作品榜单的首位,且至今没有排名下降的趋势。然而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真正读过、读完乃至宣称读懂这本书的人却屈指可数。我们公认《尤利西斯》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也认为其作者乔伊斯是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级人物,但没有读完、读懂乔伊斯的这部小说却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这本身仿佛就是一个悖论。
据说在国外图书馆的书架上总能有一本《尤利西斯》,紧接着你就会发现,这本书除了开头的十几二十页已经泛黄发黑,后面的部分则洁白如新,且永远如此。诗人西川曾说,如果乔伊斯是在中国,恐怕中国人早就一下子把他的书彻底扔在一边去了。好在乔伊斯的神话不是在中国形成的,而是在西方形成的。早在一九四五年,还在欧洲留学的萧乾曾专程前往苏黎世郊区踏访乔伊斯的坟墓。凭吊之余,萧乾不禁感叹到:“这里躺着世界文学界一大叛徒。他使用自己的天才和学识向极峰探险,也可以说是浪费了一份禀赋去走死胡同。究竟是哪一样,二十世纪恐难下断语。”彼时的萧乾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五十年后的二十世纪末叶,自己和妻子文洁若竟会成为《尤利西斯》中文版的译者。
和其他外国经典小说在中国的接受史相比,《尤利西斯》的中译本显得尤为独特,甚至与二十世纪之前翻译文学在中国的接受情况也大相径庭——从原作诞生到首部中文译本面世足有七十年之久。究其原因,可能还要归结到“抗读”与“抗译”两个问题上来。
乔伊斯所处的年代被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时期,当时的作家以探索人类内心世界为主旨,在文学上进行着各种实验,小说所描绘的多是内心的探险,亦即灵魂自我寻找的过程。代表作家主要有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伍尔夫以及美国的福克纳,而其中又以乔伊斯的成就最高,影响也最深远。可以说,乔伊斯的小说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尤利西斯》也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
乔伊斯笔下的意识流旨在捕捉人物头脑中那毫不连贯、变幻无常、东一鳞西一爪的思绪。它看似凌乱芜杂、漫无边际,但在结构上又是最周密严谨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做法似乎是作者在有意为之。乔伊斯曾不无调侃地说:“我在《尤利西斯》里设置了那么多迷津,它将迫使几个世纪的教授学者们来争论我的原意。这就是确保不朽的唯一途径。”由此可见,乔伊斯是有意把这部奇书写得文字生僻古奥,内容艰深晦涩,扑朔迷离,以致《尤利西斯》自面世以来就一直是读书界经久不衰的畅销书,同时也是文学研究者的热门课题。近百年来,无数读者与学者根据不同的版本,对本书内容各执一说,争论不休。《尤利西斯》的“抗读”,倒是真让乔伊斯在文字里获得了“不朽”。
《尤利西斯》的“抗读”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毕竟现代主义小说的本质就是不让读者轻易读懂,其首要目的就是要保存文学的力量,将现代主义文学视为一种优越的、独有的话语,但更大一部分原因还要归结于乔伊斯本人的“炫技”。
首先,读《尤利西斯》得先过语言关。全书除了夹杂着法、德、意、西以及北欧多种语言外,还时常使用希腊、拉丁、希伯来等古代文字,包括梵文。在《尤利西斯》里,一段话中混有几种语言是常态,更过分的是只取字头字尾。其次,《尤利西斯》在描写上又包罗万象,内容涵盖宗教、哲学、音乐、天文、法律、医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最后,《尤利西斯》从文体上分类也不轻松。西方有的学者把全书文体分为抒情、史诗与戏剧三种,但即便如此还不足以概括全书。比如本书第十四章,章节开头处用的是古英语,接着乔伊斯就开始轮番模拟英国文学史上历代名家的各种文体;又如全书的最后一章,原文合计三十六页一千六百零八行,分为八个大段,除了第四段和第八段末尾各有一个句号之外,全章再无一个标点符号,句与句之间甚至连一处空白都没有。
这最后一章内容写的是主角布卢姆的妻子摩莉的内心独白,既有风流韵事的片段回忆,也有其对周围人事的观察和反应。心理分析大师卡尔·容格对这部分可谓“青睐有加”,他在寄给乔伊斯的信中写道:“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得那么透。”容格在信中声称自己花了三年才读通《尤利西斯》,给出的评论更是毁誉参半:“我很感激你写了这么一部大书,我从中获益不少。但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我不知你写时心情是否畅快。我不得不向世界宣告,我对它感到腻烦。读的时候,我多么抱怨,多么咒诅,又多么敬佩你啊!”荣格在读完此书之后尚且抓狂如此,就更不用提广大读者的阅读感受了。
连同“抗读”随之而来的就是“抗译”。事实上,《尤利西斯》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天书,读者要对文本进行释义根本无从下手,更遑论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了。原作的语言特点突出: 省略标点,不断重复关键字词把长句连在一体,将人物的主要想法置于重心,且极尽使用各种口语体,刻意把句子打破等等。中国的评论界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些特点,并将之视为翻译的障碍,且在所有关于《尤利西斯》的评论中都少不了使用“抽象”和“抗译”之类的词语。
《尤利西斯》的语句盘根错节,双关语和用典俯拾即是,语言跨越了不同语域,谚语也互相穿插影射,这些特点仿佛都在明确地告诉它的潜在译者: 原作那极具后现代文学特色、彰显高度的个人风格的语言,是难以用另外一种语言来模仿的。除了语言本身的因素之外,文学性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也被人用来解释为何《尤利西斯》的中译本姗姗来迟。数十年间不断有人指出,如此先锋的现代主义小说只有等到当代社会才能够翻译。
尽管如此,无论原文怎么困难,是语言就总有能翻译的可能,可译还是不可译,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在一片“抗译”的舆论环境下,人们有理由质问:属于中文世界的《尤利西斯》,到底何时才能到来?
情况在一九九一年迎来了转机,彼时,译林出版社刚完成翻译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多卷本的浩大工程且市场反应极佳,这让当时的社长李景端备受鼓舞,故欲一鼓作气翻译《尤利西斯》,以进一步打响译林的名声,为出版社增加象征资本。这位立志想做一番事业的年轻出版家联系到了萧乾文洁若这对文坛伉俪,热情敦促,执意怂恿。
最先松口的是文洁若。文洁若在后来谈到,当时之所以接受了这个任务,除了是想让术后静养的丈夫萧乾有事可做以外,主要是因为她可以参考当时已有的日语译本。众所周知,文洁若是中国翻译日文作品最多的人。作为第二语言的日文译版率先面世,无疑给文洁若带来极大的信心。在其后的五年时间里,两位老人起早贪黑,终于在一九九四年把中文版的《尤利西斯》带到了广大中国读者面前,填补了长达七十年的空白。作为中国翻译界鲜有的壮举,萧文夫妻二人合译《尤利西斯》一直被当做一件文坛盛事被广大读者津津乐道。
中译版《尤利西斯》的出现,同时也引来了域外记者的广泛关注。甚至连平时从事政治经济报道的美联社也派专人采访萧乾关于翻译此书的诸多事宜。萧乾在前言中写道:“他们之所以关注我们这项工作,是由于他们想从《尤利西斯》的翻译,来衡量眼下中国在文艺方面开放的尺度。”“因为乔伊斯的意识流技巧早就以太主观的罪名被共产党否定了。”所以在以后的采访中,萧乾便开始向外国记者强调:“今天我们能译这本书,正可以说明中国在文学艺术上的改革开放。”
在文学主张上,萧乾一直声称自己是个保守派,但保守不代表固执。他个人曾对《尤利西斯》有过保留性的评价,认为乔伊斯选择的不是中国作家应走的路,而且“一个中国作家只能为改善人生摆脱困境而写作”。但在翻译此书过后,又称“这确实是部气势万千的散文史诗”、“是文学以来作家第一次向人的内心世界挖掘”。这两种看法其实并不矛盾,萧乾在前言中写到,“不能人人都去攀登珠穆朗玛峰,然而对于在艺术创作上敢于并能够攀登者,就无法不怀有崇敬之情。”
今年年初,《尤利西斯》的萧乾文洁若中译版迎来了精装再版。令人欣喜的是,出版方读客随书附赠了导读册与注释册,前者包含文洁若的序言与萧乾的导读和作者乔伊斯亲制的两种内文结构图表,后者更是完整收录了近六千条的注释,在保留原作“整洁”、排版合理的基础上,也为读者一边阅读一边对照提供了便利,降低了阅读难度。而我这篇不算书评的书评,如果能为对《尤利西斯》抱有好感又不敢尝试的读者有所帮助,也能称得上是好事一桩了。
是为读书笔记。
二零一九年一月九日
个人公众号:davenztalk (文子自道),更新原创游记杂感、故事诗歌、影音书评。
尤利西斯读后感篇十二
现代性,一颗从二十世纪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朝阳,令整个世界进入了上帝死后的“创世纪”。然而,当它慢慢爬升到当空之后,从后赶来的人们便被它炫目的光芒所击晕。人们再看不清现代性的面孔——那个曾经如此温煦的朝阳。于是,大能的理论家们便收集起自家院落里的阳光,在炼金炉里修炼出“现代性”的丹药,在集市上叫卖兜售。据说,一颗下肚,便能吐出高深莫测、神鬼莫名的“现代性”咒语。
乔伊斯在1914至1922年创作了《尤利西斯》,这段时间正被一些理论家们称为现代主义的巅峰期。由此,《尤利西斯》也成为了现代主义的代表性著作。文艺上的现代主义滋衍于现代性的社会,然而现代性的暧昧不明也使得现代主义模糊难辨。看似清晰的现代主义划分,诸如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等;或是看似清晰的分类梳理,譬如经济、政治、妇女运动等,都是对星云状的现实的抽象化约。历史真的如此吗?小说真的如此吗?我常常感到理论与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龃龉。
我们说:《尤利西斯》是一部现代主义杰作。这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对重复那些无法感知的话语产生了厌倦?更糟糕的是,我们还在继续百无聊赖地传播着这种厌倦。如果我们说:《尤利西斯》是一堆狗屎!那会怎么样?姑且不论观点正确与否,至少听起来:粗俗!雅人所不为!然而,它又是那么明白!了当!因为,我们(或许不包括你)就生活在一个狗屎的世界!对狗屎的共同体验,把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或许,我们无法再与乔伊斯共享巴黎左岸,但我们与乔伊斯都有一副进化得极为缓慢的肉身——一百年的时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于是,我们宣称:我们仍然可以是乔伊斯。
1.淫秽
现今,弗洛伊德的理论已经不新鲜,甚至已经不科学。但不可否认,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的第一波地震就来自于弗洛伊德的性学理论。起初,他只是想以科学的姿态谈论性,掀开人性隐晦的一角。然而,他对精神病人的言说很快就溢出了心理学的范畴,其强大的冲击波令欧洲大陆冠冕堂皇的道德基础摇摇欲坠。弗洛伊德认为人生的底盘乃是性,泛化的性欲成为人类生存的动力,所谓的文明不过是压抑或升华欲望的过程。古典时代的耶稣神像风化之后,带有原始色彩的生殖崇拜便粉墨登场。
《尤利西斯》,这部浑似天书的现代主义煌煌巨著,所遭受到的最初的批评:不是它的晦涩,而是它的淫秽——超越法律底线的淫秽。1918年起,《尤利西斯》开始分章在美国的一个观念激进的杂志——《小评论》上连载。在1920年连载到第十三章“瑙西卡”时,因该章节含有女子故意向男子裸露大腿及男子手淫的情节,被美国司法机关指控为淫秽而停止连载。
对传统的西方文化来说,乔伊斯的小说从来都是极具冒犯性和亵渎感的。在写作《尤利西斯》之前,《都柏林人》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就出版得极为不顺。不过,他此前所冒犯的,主要还是行将就木的神学偶像及狭隘的民族主义,如今则让扛着“言论自由”大旗的美国都大为乍舌:美国的检察官们相信书中的那些淫秽情节会毒害易于堕落的国民。(希克林法则)
1922年,《尤利西斯》在风气最为开化的巴黎出版,批评家们对它或褒或贬,态度不一。但是,大西洋两岸的英语国家——美国和英国却态度一致:立即没收并焚烧在国内流通的《尤利西斯》,其他国家也紧跟其后。在此后的十来年时间里,这本书基本上都是通过走私的形式在地下流传。直至1933年,兰登书屋终于联合知名律师扳倒了保守的政府,促使《尤利西斯》在美国解禁。此后,各国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仿效,乃至翻译此书的大陆译者也援引当年的审判来证明《尤利西斯》“淫秽”的合法性。
由于《尤利西斯》曾一度是一边刊载一边创作的,这就使得乔伊斯的创作会受到读者反应的影响。在这些读者反应中,最为世俗的且最为强烈的指责自然是淫秽,据说某抄写员的丈夫在看了妻子所抄写的手稿后,竟愤怒地将它扔到壁炉里。然而,公众的非议以及政府的禁令非但没使乔伊斯退缩,反而更令他傲慢不羁,进一步拉大尺度,直至在“文不加点”的最后一章登峰造极,被称为“文学的弗洛伊德主义”。(其实总体而言,“淫秽”不足全书的二十分之一)
《尤利西斯》的“淫秽”一部分可能是对读者或政府的挑衅,但更重要的一部分则是来自于作者自身的淫秽。就像乔伊斯的妻子诺拉在看(翻)完全书之后所说的:“他可能是一个天才,但他的思想多么肮脏呀!”作为乔伊斯终身伴侣的诺拉,作为未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的诺拉,无疑是一个《皇帝的新装》的孩子,道出了许多乔学专家不愿说,或“升华”得不着天际的话。
乔伊斯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受着严格的神学伦理的束缚,教义问答手册乃是他的启蒙书。乔伊斯的青少年时代基本上是在教会学校度过的,但他最终离耶稣而去,与教会彻底撇清了关系,甚至拒绝在母亲临终之时为她作祷告。在基督教社会中,与性相关的一切都要披上一件不透光的遮羞布,人们不仅不能公开地或私底下谈论性欲,甚至也不能却追求和满足自己的性欲,除了正常的体位性交之外,其他的新奇姿势(包括手淫)都是可耻而罪恶的。
乔伊斯曾在自传性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中谈到少年时期的手淫以及对妓女的迷恋,并由此陷入深深的罪恶感与羞耻感之中。他就此向宗教牧师求助,然而所获的那些千篇一律的告诫并没有使他获得解脱。性的问题在这部小说中始终未获解答,只是无限地延宕,直至主人公斯蒂芬离开爱尔兰。多年以后,斯蒂芬在《尤利西斯》中归来,性的问题已经被消解。因为他早已抛弃了那个曾给予他罪恶感与羞耻感的天主教,“上帝已死,有何不可为?”
青年乔伊斯从禁欲的一段滑到了纵欲的另一端,出入妓院与酒肆成为了他的日常功课,这也为他后半生的疾病种下了祸根。1904年,乔伊斯碰到了他的终身伴侣——娜拉。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最后看上的竟是一位没什么文化的旅馆服务员。虽然在之后的岁月,乔伊斯仍会时不时地肉体出轨,勾搭自己的学生以及左邻右舍;但他对娜拉始终怀有极强的精神依恋,就像婴儿依恋母亲一般。这里,除了有恋母情结的遗产,还可能与诺拉对乔伊斯性癖的满足有关——这是那些有文化的高雅的妇女所不愿满足他的。
1904年6月16日,乔伊斯与娜拉第一次约会见面。这个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子,最终借助《尤利西斯》被永久的铭记,成为了纪念乔伊斯的“布卢姆日”。那天,当乔伊斯与诺拉散步来到都柏林码头旁的空地时,她主动把他的衬衣下摆拉出来,灵活地(老手)把手伸进裤子里开始活动。娜拉看着涨红着脸地乔伊斯,得意地笑道:“亲爱的,这是什么?”
娜拉的主动与开放,更加促使乔伊斯从与他日渐疏离的宗教禁欲主义中解脱出来。在现今所保留的乔伊斯与娜拉的书信中,有一部分是相当淫秽的细节描写,据说,更淫秽的一部分连当事人都看不下去而被销毁了。当然,乔伊斯与娜拉书信中的淫秽与《尤利西斯》中的淫秽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为了寻求私人的奇特的性高潮,而后者是为了向读者展示庸常世界中真实的一部分。但是,这些私密的淫秽书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乔伊斯探索了语言的边界,为《尤利西斯》的创作开拓了道路。恰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乔伊斯的语言探触到了人类讳莫如深的隐蔽领域。在《尤利西斯》之后,再没有什么是不可言说的。
除非我们能拒绝《尤利西斯》,否则我们也就无法拒绝乔伊斯的淫秽。就像乔伊斯写给娜拉的信中所说的“其中有丑陋、淫秽、野蛮的一面,也有纯洁、神圣、精神的一面:这一切都是我。”我们不能杀死了半个乔伊斯之后,让另半个乔伊斯仍然活着。
2.梅毒
在上帝已死的时代,性放纵虽然不再背负宗教的枷锁;但是另一重生物的法则却仍然在起作用——由性混乱引发的性病。梅毒是乔伊斯年代的难治性病,而在梅毒被攻克后,艾滋病又继之而起,似乎冥冥中有一股意志:它对性混乱深恶痛绝。放荡不羁的乔伊斯,可以砸碎宗教的枷锁,但却无法违逆生物的法则。正是在1904年,在被《尤利西斯》所记录的那一年,远离神像的乔伊斯,被妓院的梅毒所击中。
梅毒细菌呈现为密螺旋体,潜伏期较长,通过血液循环寻找宿主,可以寄宿在血管、骨骼、肌肉和神经当中,对宿主大肆破坏,并就其所寄居的器官引发相应的疾病,譬如黄疸、动脉瘤、癫痫等。由于20世纪初并无治疗梅毒的特效药,梅毒通常会伴随患者终身,发病症状全由“天意”(即与发病位置有关)。梅毒螺旋体馈赠给乔伊斯的就是接二连三的眼疾,最终致使他几近失明。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说,失明即是失命。
1907年,梅毒细菌第一次向乔伊斯宣告了它们的存在。乔伊斯突然眼部发炎无法读书、写作、上课,腹部和背部产生莫名的疼痛,一只胳膊无法挪动,乃至一周卧床不起。等到能下地走路时,他蹒跚得像一个老人。然而,这只是乔伊斯一生“眼部袭击”的开端,在之后的15年里还有12次更为严重的眼疾发作。每一次袭击都令他猝不及防,又痛苦万分。有一次,他走在人行道时,突然觉得右眼疼痛欲裂,随后便倒地不起动弹不得。而每一次袭击后的缓解,其实都是为下一次更猛烈的进攻作准备。
因而,《尤利西斯》就是在这些“眼部袭击”的空隙间创作的。在眼疾稍微缓解,瞳孔可以自由转动之后,尤利西斯便病里偷闲,见缝插针地在小纸条上草草地写下一些短句,在病情和心情都大好地时刻,他便把这些短句收集整理起来写入《尤利西斯》。正是这种碎片化的创作环境,使我们能够从创作过程的角度重新理解《尤利西斯》的碎片化写作以及意识流的形成。
梅毒除了将乔伊斯的生活之镜砸得稀烂,使人生成为了以苦痛为边缘的碎片;也让他对自己有了更深一层的反思。病痛将诗人漫无边际的浪漫扯回到生命的内核,曾经膨胀的自我开始向内收缩,触到了更为质实的本体。
《尤利西斯》中有两个乔伊斯的身影,一个是名唤“斯蒂芬”的青年乔伊斯,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一脉相承,另一个是时名唤“布卢姆”的中年乔伊斯,更贴近正在创作《尤利西斯》的作者。斯蒂芬在精神上是无父的,布卢姆在生理上(包括精神)是无子的,双方是一个可能的互补关系。在小说中,布卢姆对斯蒂芬的照顾像极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照顾;在另一个层面上,这种照顾则转化为中年乔伊斯对自己青年时代的同情的回顾。
据说,有一次乔伊斯在夜市上喝醉后,被一个人打得头破血流,幸亏一个好心的犹太人路过,把他送回家得到及时的救治,否则乔伊斯恐怕性命难保。《尤利西斯》的布卢姆原型正取自这个犹太人,并且,小说中也有布卢姆将被士兵打伤的斯蒂芬带回家的情形。较之于大谈哈姆莱特的斯蒂芬,爱吃动物下水的布卢姆带有更多的生物性。这种生物性更靠近肉体,是现代的,也庸常的。在尤利西斯与布卢姆的英雄与反英雄的形象对立中,就有易朽的肉身与不朽的神话的对抗。
与尤利西斯的强健有力相比,布卢姆的阳痿似乎隐含着乔伊斯的一些潜意识。小说中,布卢姆自从幼子丧生后,便告阳痿从而与妻子性生活不睦,对妻子的红杏出墙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阳痿的布卢姆仍然充满着性幻想,他与其他女人通信调情,看着试图“勾引”他的女性手淫,对于街坊妇女仍会想入非非。不过,这些性幻想或是行为都圈在了布卢姆个体之内,他并没有与那些女性有真正的肉体接触乃至现实的交往。
与乔伊斯的青年时代相比,布卢姆的阳痿与性力的衰退,似乎也暗示着乔伊斯本人生命力的衰退与收缩,乔伊斯对梅毒的恐惧阉割了布卢姆的性能力。毕竟,现实中的他已经被由之而其的眼疾折磨得精疲力竭,再加之其他不良的生活方式,曾经装模做样的手杖已经成了出门必备的工具,甚至还要紧紧抓着同行者的手臂避免摔倒。但是无论如何退缩,乔伊斯骨子里的狂傲与偏执是不变的,他绝不会因病痛而向上帝祈求宽恕。
乔伊斯终于在螺旋体细菌面前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不足道,以及自己的罪有应得。孑孑病身之外的苍茫宇宙,成了他生命间隙的感慨之物。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士在街头看到这位伟大的爱尔兰作家,便鼓起勇气上前夸赞他的作品,乔伊斯转过身背对着她,看看天空,又看看树,然后告诉她:“你最好还是崇拜这片天空,或者是敬仰那些可怜的树。”
3.酗酒
19世纪末,尼采从希腊神话中萃取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平和静穆的阿波罗象征着理性精神,歌舞癫狂的狄奥尼索斯象征着非理性精神。文艺复兴之后,伴随着对古希腊文明的再发现,“人是理性的动物”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显流,无论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还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都渗透着对理性精神的信仰与追求。然而,在现代性的齿轮开始转动之后,非理性的精神便浮出历史的地表,与理性精神并流,冲击了当时的整个人文学科。
虽然在现代文艺领域中,非理性精神似乎是一个时髦的产物,是对古典和保守的文艺观念的反叛;但是正如尼采所揭示的,非理性仍然是西方文化中一种潜在的传统,甚至也是人的一种潜在传统,它不仅在酒神节这样的狂欢仪式中屡屡出现,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唤起人的非理性的最寻常之物,就来自狄奥尼索斯手中的生命之水——酒。
西方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希腊的酒神节即是一个明证。而与酒相伴的,自然还有饮酒的人。在上层贵族那里,饮酒会成为一种高雅的消遣与社交,甚至能让终年不洗澡的苏格拉底也为赴宴而洗一次澡。而在底层劳工那里,饮酒则通常是寻求口腹刺激、排遣无聊、躲避现实,且很可能从饮酒转变为过度饮酒——酗酒。酗酒可能会促进国家的酒水消费,增加酒水的税收,但是从整体看,酗酒对酗酒者的家庭是个危险,对国家的治安是个威胁,对国民的进步也是个妨碍。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曾发出过类似的感慨:俄罗斯民族是被伏特加毁掉的。
乔伊斯的父亲是个爱尔兰的税务官,家底较为殷实,能跻身爱尔兰的上流社会。然而,乔伊斯的父亲也是个酒鬼,在被上司免职之后,便因酗酒而债台高筑,不得不搬离了都柏林的富人区而迁往郊区,最后又不断变卖家当直至贫民窟。乔伊斯父亲每次酗酒之后,都狂性大发。家人稍不遂他心意,他便随手抄起手边的家伙,或椅子,或棍子,或铲子,大打出手。青少年时期起,乔伊斯便于父亲产生了隔阂,其中就有对父亲酒后暴力的不满。
然而,对父亲酗酒的不满,并没有改变乔伊斯继续酗酒的命运。他与父亲酗酒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很少酒后施暴。因为他实在是个太瘦弱了,缺少施暴的资本。有一次在巴黎酒馆,乔伊斯被对方的言辞所激怒,但当他意识到自己练对方的样子都看不清时,只好求助他胸肌健硕的同伴海明威,并高声嚷道:“解决他!海明威!解决他!”不过,海明威还是决定先解决乔伊斯,把乔伊斯送回了家。娜拉站在门口远远地看到他们,说:“瞧,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回来了,又一次和欧内斯特·海明威喝醉了。”
乔伊斯一直抱怨自己“又没钱了”,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但是,乔伊斯实际上受到多个机构、团体、个人的资助,如果不是因为他酗酒成性;痴迷高级餐厅;买1法郎的东西付5法郎的小费,他完全可以过上中产阶级的殷实生活。不过,将城市的酒馆和茶馆逐一喝去,除了会进一步损害他可怜的身体,令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之外,也为《尤利西斯》的创作提供了一种生活经验。
这种生活经验对《尤利西斯》的馈赠,不仅在于为小说增添了若干个酒馆场景,以及意识流的疯癫幻想,更在于将小说浸没在了无根的游荡之中。《尤利西斯》的惊人之处是用1000页(萧乾译本)的篇幅讲述了现代人约18个小时的琐碎生活;其天才之处是以登峰造极的意识流手法写就了现代社会的史诗;其回味之处是呈现了生活泡沫之下无所皈依的游魂,这与希腊传说中奥德修斯的归家之旅恰成对比。
20世纪初的西方都市,街道两边酒馆、咖啡馆林立,且多有露天的。人们在这些场所三五成群地谈论着政治、文化、逸闻等等。若有一言不合,无需动粗,只需转个身,就能立马加入另一个小群体的话题。然而,现代都市为交流所提供的便利,并没有给予那些异乡人以归属感,甚至于那些本地人所有的也不过是一种未经审视的本地感。斯蒂芬与布卢姆虽然不断地与他人交流,但这些不过进一步验证了他们的孤立地位。
在都柏林——哪里不是都柏林,一次次言语碰撞之后,人们所获得的不是共振、共鸣与吸引,而是遽然的反向排斥,以及又一次孤独的游荡。
注: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格拉底苏的下午茶
个人公众号:格拉底苏的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