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典藏版)》是一部描写唐代诗人杜甫的五个城市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探索和游记的详细记录,展现了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后的故事。读后让人深感唐代文化的魅力和杜甫的卓越才华。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典藏版)》读后感(篇一)
一本非常治愈系的人文游记!作者赖瑞和是马来西亚华人,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唐代历史,又在台湾、香港等地大学任教。他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入中国内地,独自一人坐着绿皮火车、长途汽车、拖拉机、三轮车寻访唐代 (不限于)遗迹,记录市井风俗,社会变迁。9次行程4万公里,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汇集成这一本散文游记。说他是治愈系,一来是喜欢他那种纯纸质书年代感的文字,平静而亲切,带一点淡淡的忧伤,历史文化信手拈来,又毫无掉书袋的造作。二来他所访之地并非刻意小众,但是有种遗世宝珠之感,很多是在我熟悉的北方地区,也是我大学时代穷游去过的地方,比如韩城的司马祠、甘南的夏河;甚至有些地方比如陕西麟游县,作为一个西安人,几乎从未听说,直到看了他的游记现在才知道这里还隐藏着唐代皇家行宫九成宫遗址,还有欧阳询留下的千年名碑。其三,近年来读书要么是政治历史,要么是长篇小说,都是论证观点,或者长篇叙事,好久没有读这种纯散文。豆瓣上有不少人批评这本书就是个流水账,但是有文化底蕴和文字功力的流水账,透着真诚和趣味,读完也会做个好梦。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典藏版)》读后感(篇二)
如果你是游记爱好者,又对唐史感兴趣,那么强烈建议读这本杜甫的五城。
我本身对游记不是很感冒,因为更像流水账,各人眼里各有风景,必不一样的感悟。但是这本书我几乎拿起来就不想放下,读得如痴如醉。
一部分我想是因为作者的文笔中有一种娓娓道来的韵味,仿佛让人置身其中,自己是旅行的主角;另一部分就是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带着惊喜去走那些你不可能甚至都不知道的历史地点。
去看那些曾经兵戎相见的城市,如今已没了当年的景象,但依稀可以从风中听到那厮杀的怒吼。
从廖剩无几的历史建筑中寻觅大唐盛世的样子。
沿着这样的足迹,我们也能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羡慕作者有寒暑假,有闲有钱,可以走过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总羡慕别人有时间去旅行,但其实穷游和City Walk依然可以感受历史的气息。
重点不是“景点游”,而应该是“经典游”,去走马观花,和知道背后的故事去看,那是非常不一样的感受。
好好学习历史,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有那种辽阔的心境。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典藏版)》读后感(篇三)
《杜甫的五城》是一本韵味十足、悠然隽永的游记,或者说是一本含有浓厚历史韵味的游记散文。在2023年的当下,距离作者第一次踏上中国内地的1989年,已经过去了30余年。当年,作者35岁,用他的话说,是走到“人生旅程的一半”。时间倏忽而过,作者已经在去年去世了。让人惋惜又感慨不已!
那么,还留下了什么?当然,还有这本书。这本用“每天只写一千字左右”的速度,缓缓完成的书。不疾不徐,有滋有味,有诗意,有隐藏的豪情。这不仅仅是一本旅行书,更能看出作者的人生态度。难怪南京大学程章灿老师会说:“感谢从读书中得到的知识和人生启示。”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减少了很多舟车劳顿,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了坐高铁或飞机出行,路上的时间大大缩短。我记得曾坐过一天一夜的火车,简直就是一种煎熬,那么作者三十多年前坐火车游当时的中国,怎么可能不辛苦呢?作者选择了绝大部分时候用搭乘火车的方式来旅行,也绝少抱怨路途的辛苦。我想,除了作者是个“火车迷”的原因之外,一是因为实在没有更好的条件,当时的基础设施水平就是那样;另外一个就是作者可以说满怀热忱,贪婪地吸收途中所见,用深沉的情感和全部身心来享受这次旅行,寻找印证自己的书中所见。用这样的态度来面对难得的旅行,乃至人生,实在是值得效仿!毕竟自己也已中年,还有多少日子可以过?
除了这份毫不抱怨的“以苦为乐”(这样说也许有些太刻意了),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书里有时候会隐隐闪现的悲伤。从泰陵的落魄荒凉,到第299页有着悲伤眼神的驴子,还有无数面对雨幕独饮的场景。作者在达观之外,其实隐藏了一份悲伤和寂寞。我想这种“冷静无所指向的忧伤”中包含了太多太多,也许无法写在笔下。不过,有些悲伤也不必写下,对吧?一个人的旅行,难免会孤单,无论是陶立夏,还是写《走河》的谢旺霖。
三十五岁,九次旅行,行程五万!很羡慕赖瑞和先生,虽然已经没有年青时候独自旅行的机会,我们还可以有这份面对人生独行的从容、宁静和淡泊,以及很多很多的乐趣。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典藏版)》读后感(篇四)
读完《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典藏版)》,除了书中杜甫、陆游等人的诗句,我想起了东坡先生的这句“诗酒趁年华”。古诗词里有多少感慨时光流逝的诗句,就有多少告诉人们珍惜光阴、活在当下的诗句。
作者赖瑞和先生自三十五岁壮年起九次畅游中国内地的历程,其实正好诠释了这种人生态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且行且珍惜啊!
这是一部与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同时期产生的游记散文,但风格迥异。作者是海外唐史学者,作为“背包客”的先驱,他怀揣《全国铁路列车时刻表》、手拎一个国产的中型提包、脚穿熊猫牌布胶鞋,独自行走在中国大地上,或寻踪吊迹,或探访名胜。九趟跋涉,行程近五万。美哉壮哉!能做到这样,感觉人生才算值了!
让人羡慕的是,作者到过的那些地方,今天大都已游人如织,喧闹异常,不复当年的清静、纯朴和天然,更凸显了这本些记录的宝贵。跟随这些文字和照片,我仿佛回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亲切感、怀旧感油然而生。对于很多95后、00后的年轻人,想来更是闻所未闻吧。我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味的地方去别的地方,然后钱花了,还贼累,然后再不得不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哈哈!此言不虚。不过我想,我们自己可以试着改变这样的情况。让我们今后的旅游多一点轻松自在,多一点对生活和社会的体味,就像赖瑞和先生那样。
首先,我们得知道一些地方吧,一些所谓的“冷门”景点。比如作者去的嘉祥郊区的汉代武梁祠。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没听说过。但正如作者所说,“中国通”费正清的太太费慰梅、巫鸿等人都曾千里迢迢地来过这里。那么,就有意思了。
其次,我们也得有一些情感、情趣。品诗句、寻美味、观雨、听风……如此,便能见人所未见,让旅行更有滋味。
哦,忘说了一件事,首先还得有一些钱。
不幸的是,赖瑞和先生已于去年驾鹤西去,仅走过七十年光阴。怎能不令人叹息!回过头来再看他35岁的中国内地旅行,更觉珍贵,这样“异常任性”的旅程,不能不让人羡慕。当然,我想他已走过很多国家,见识了天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题,趁年华正好,伺机出发吧!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典藏版)》读后感(篇五)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定远、丰安等五城是多么遥远啊!远远地分散在黄河以北。
杜甫《塞芦子》诗中的“五城”指的是唐代在河套地区的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中受降城和东受降城这五座主要的军城。正因为这五城的特殊性,所以唐史学者赖瑞和在普林休斯顿大学求学期间(1981-1986)就一直想到这五城去走走看看,去感受“五城何迢迢”的滋味。
赖瑞和(1953-2022),马来西亚籍华人,在海外出生、生长,中国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唐史硕士及博士。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以下简称:《杜甫的五城》)收录了赖瑞和先生从1989年至1993年,先后9次的内地沉浸式旅行,行程累计4.9万公里。本书内外双封面都有意象化的河流,内封更是采用了鼓起的工艺,让人在观感及触感上感受到五城的迢迢。
赖瑞和旅行的这段时间他正值青壮年。此时,祖国改革开放,也正在发生巨变。赖瑞和先生旅行的路线中既有踏上家乡广东梅县之路,也有跟随唐史的探寻之路。赖先生说他想以一种沉静的笔调,细写火车旅行的乐趣和一些比较少人去的非旅游热点。
当赖先生看到侄儿买回整整五公升的现仙人板时,他是不解的。不明白为什么这在港台随处可见、平平无奇的吃食一次性要买这么多。然而在他尝过之后才发现,梅县的仙人板跟他以往吃到的都不一样,那种柔滑、入口即化的奇妙感觉是前所未有的,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从此,梅县的仙人板在他心中落了印。在往后的日子里他念念不忘,甚至在其他地方旅行之时还曾特地绕了一圈跑回梅县,就为再尝一尝这美味的仙人板。
当赖先生站在运城盐池边上,目及之处都是盐田,一望无际。他说:“真是读《资治通鉴》十年,不如来这盐池一行。”没来盐池之前,他以为所谓的“盐池”只是一个小小的池子,然而此时的他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盐池”;懂得了为什么《资治通鉴》有关盐池的争夺战中为什么会出动了军队。
在书中,赖先生数次提到类似的感受。是啊,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从书中认识山,而从未没有到过山,又怎知山的巍峨呢?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在纸上认识海,而从未看过海,又怎知海的辽阔呢?
《杜甫的五城》是赖先生九次内地旅行的“旅游书”,记录的是他个人的经历。但是在他的笔下,可以看到祖国的大江大河、历史遗迹,品尝到地方的特色美食,也体会到社会百态。这一切的一切在今天都成为了我们能够看到的历史中的一部分。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典藏版)》读后感(篇六)
初次看到这样一本书《杜甫的五城》,意为是一本研究杜甫的著作,以为是遵循着杜甫的脚步,去探寻一下他的生命历程,但真正打开书阅读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位学者在中国广袤土地上所见所感的文章。
但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一个人徜徉于中国的大好山河,相信是很多人的梦想。可这种梦想并没有几个人能够真的实现,而且即使旅游之中,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更多的是一种走马观花,无法像作者一样深入到祖国土地的机理之中,感受千年文化熏陶,有着独有的魅力。
赖瑞和,马来西亚籍华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是中国唐代历史研究的专业学者,因此他对于自己研究的历史发生地有着独特的情感,他寄希望于重新踏上唐朝历史上那些伟人所走过的土地,感悟着曾经的历史发展脉络。
赖瑞和在香港大学教书期间,一个个的暑假正好有了这样的机会,可以让他走上祖国的土地,一次次的深入到那些有着历史沧桑感的地区之中,用自己的脚步,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与古代人所共同踏足的土地进行深度的交流,发掘沉淀于土地之中,沉淀于历史之中更深沉的文化内涵。
作者分为九次在中国土地上畅游,踏足了除东北三省和西藏之外的所有地区。那么这些土地都给作者以怎样的人生感悟呢?那么我们就追随着作者的步伐,追随着作者所记录的文字,共同经历这样的思想历程吧。
赖瑞和走上中国土地的时候,是中国的八九十年代,那是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代,旅游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作者作为一个外国人,踏上中国的土地,也有着很多新奇之处。
那时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困难,可是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则是一种稀奇,很多故事被记录在了这本书之中,其实的细节和旅行见闻也已经成为了历史,成了我们重温那段时间、缅怀过去的一部分。
比如书中常提到的外汇券,比如各种旅游景点对于外国人的不同收费标准,这已经成为了历史,所以我们读着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一个30年前不一样的中国,这也是一次有趣的历史体验。
当然更重要的体验来自于作者在踏上这些土地的时候,思考着的那种历史沧桑感。那是1000多年前的历史和现在时代的审视和对照,能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
《杜甫的五城》,是一本旅行笔记,可以让我们看到作者沿途的见闻,感受到旅游独特的魅力,但这本书更是一本文化随笔,是旅游之中更深层次的体验,是一次文化的洗礼。
因此这本书虽然旅行的部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我们再也无法借助书中所讲述的旅行方式去旅行,但其中的文化内涵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发掘出中国古老文化独特的魅力。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典藏版)》读后感(篇七)
第一次 (1989年6月 - 7月)
广州 - 长沙
长沙 - 岳阳
岳阳 - 桂林
桂林 - 柳州
柳州 - 梧州
梧州 - 广州
广州 - 梅县
梅县 - 潮州
潮州 - 汕头
汕头 - 香港
第二次 (1989年8月 - 10月)
广州 - 西安
西安 - 兰州
兰州 - 酒泉
酒泉 - 敦煌
敦煌 - 柳园
柳园 - 吐鲁番
吐鲁番 -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 - 兰州
兰州 - 银川
银川 -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 - 希日穆仁
呼和浩特 - 大同
大同 - 北京
北京 - 太原
太原 - 运城
运城 - 洛阳
洛阳 - 广州
第三次 (1990年5月 - 7月)
香港 - 昆明
昆明 - 大理
大理 - 剑川
剑川 - 石钟山石窟
剑川 - 丽江
丽江 - 攀枝花
攀枝花 - 峨眉
峨眉 - 成都
成都 - 永川
永川 - 重庆
重庆 - 沙市
沙市 - 常德
常德 - 桃源
桃源 - 大庸
大庸 - 王村
罗依溪 - 吉首
吉首 - 凤凰
凤凰 - 怀化
怀化 - 贵阳
贵阳 - 安康
安康 - 襄樊
襄樊 - 宝丰
宝丰 - 洛阳
洛阳 - 铁门
铁门 - 华山
华山 - 西安
西安 - 石泉
石泉 - 汉中
汉中 - 广元
广元 - 昭化
昭化 - 南坪
南坪 - 九寨沟
九寨沟 - 松潘
松潘 - 若尔盖
若尔盖 - 夏河
夏河 - 临夏
临夏 - 临洮
临洮 - 兰州
兰州 - 西宁
西宁 - 湟中
西宁 - 格尔木
格尔木 - 西宁
西宁 - 西安
西安 - 广州
第四次 (1990年8月)
广州 - 梅县
梅县 - 北京
北京 - 上海
上海 - 杭州
杭州 - 苏州
苏州 - 上海
上海 - 香港
第五次 (1990年12月)
广州 - 衡阳
衡阳 - 祁阳
祁阳 - 永州
永州 - 道县
道县 - 宁远
宁远 - 郴州
郴州 - 广州
第六次 (1991年7月 - 8月)
广州 - 厦门
厦门 - 泉州
泉州 - 福州
福州 - 南平
南平 - 武夷山
武夷山 - 邵武
邵武 - 泰宁
泰宁 - 宁化
宁化 - 长汀
长汀 - 上杭
上杭 - 梅县
梅县 - 香港
第七次 (1992年2月)
深圳 - 惠州
惠州 - 东莞
东莞 - 虎门
虎门 - 深圳
第八次 (1992年6月 - 7月)
广州 - 武汉
武汉 - 郑州
郑州 - 开封
开封 - 嘉祥
嘉祥 - 曲阜
曲阜 - 泰安
泰安 - 济南
济南 - 安阳
安阳 - 石家庄
石家庄 - 保定
保定 - 满城
保定 - 五台山
五台山 - 砂河
砂河 - 浑源
浑源 - 应县
应县 - 三岔
三岔 - 保徳
保徳 - 榆林
榆林 - 延安
延安 - 黄陵
黄陵 - 铜川
铜川 - 蒲城
蒲城 - 韩城
韩城 - 三门峡
三门峡 - 西安
西安 - 扶风
扶风 - 凤翔
凤翔 - 西峰
西峰 - 平凉
平凉 - 固原
固原 - 泾川
泾川 - 麟游
麟游 - 咸阳
咸阳 - 西安
西安 - 广州
第九次 (1993年9月 - 10月)
广州 - 南京
南京 - 扬州
扬州 - 镇江
镇江 - 宣州
宣州 - 黄山
黄山 - 婺源
婺源 - 景德镇
景德镇 - 九江
九江 - 南昌
南昌 -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