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无中生有》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如何在无中生有的情况下展开创作,让我明白了创作的本质是灵感和努力的结合。文章让我意识到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创造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一篇
但凡有点逻辑的人,怎么能这样写文字呢,小学生都不能这样乱写。前言不搭后语的拼凑竟然出书了,嗯,竟然这么厚。对话,没有引号冒号看起来乱七八糟。大概是自己乱写的日记吧,这样的文字应该只有他自己看得懂,感觉没有十分严重的精神或者是心理的问题的人不会这么干,无病呻吟,自以为是,这都是谁给惯的?还竟然评分这么高这是雇了多少水军欺负读者啊!?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二篇
Ⅵ.践行G(定量) 情绪是意识的河流 只要你学会了游泳 便可徜徉人生 一点一滴不断用文字记录 有一天机器会取代我们做时间尺度的复盘 将你所有的对话,动作变成议论文 精简美的语言表达背后 正是你的生活经历 作为深度思考和记录者 机器将所有关于你的数据 变成文字,图片,思维导图,知识卡片 所思即所见 所见即所得 智能之美 让创作变得更简单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三篇
看完了一点点,别说什么没看完没资格评价,那你就把开头写的更吸引人啊?这本书一百来块?就这么写也可以,真的把人搞晕。你那圈子是不是都这么写小说,你应该是写的最好的。流水账的王,说废话的艺术家。我不懂什么细节刻画,我仅感觉到我的眼皮沉,想要把书销毁,然后去睡大觉,哦对了应该会去宾馆花136睡个钟点房找找平衡。喜欢看流水账的可以私信我,这书我1.36块卖了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四篇
第一章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尝试翻到第二张,哎,还是乏味,还好是借的,弃了!!!!!!!!!!!!!!!!!!!!!!!!!!!!!!!!第一章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尝试翻到第二张,哎,还是乏味,还好是借的,弃了!!!!!!!!!!!!!!!!!!!!!!!!!!!!!!!!第一章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尝试翻到第二张,哎,还是乏味,还好是借的,弃了!!!!!!!!!!!!!!!!!!!!!!!!!!!!!!!!第一章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尝试翻到第二张,哎,还是乏味,还好是借的,弃了!!!!!!!!!!!!!!!!!!!!!!!!!!!!!!!!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五篇
刘天昭是一个敏感细腻的女生,观察力记忆力表达力都属上乘。她最擅长的是散文,笔下是细碎的生活观察和体悟,好像要把生活掰开揉碎,寻找出其中蕴含的真相和意义。
还没有读完,但是第一章的顺流而下不加分段的对白,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尤利西斯》和《追忆逝水年华》。
想想,其实数年前,跟作者是前同事的时候,就在她的私人博客里读到了本书的片断章节。与其说这是本小说,不如是她这些的回忆与现实的记录。
而且,真的像是随身带着录音笔和录像机,记录、整理,成了这本书。
当然,没那么简单啦。
还没读完,想到哪再补充吧。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六篇
天昭的新书,我是三个月前就收到了。无删节的“亲友赠阅版”,厚厚两大本。令人生畏。有写作经验的人读到这样的书都会感到害怕,同时心里也暗生佩服,以及多多少多的羡慕:她居然敢这么写,她居然这么敢写!
所以跟同事说起时,既遗憾又带一点畏惧,“天昭这本书可是差点给了我出的!”可真给了,我敢不敢出,能出到几分,我还真不知道。七十万字啊!自福楼拜以来,写作已经成为一项苦行和技术。她肯定是有广泛的阅读和充分的文学修养,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她没有想着如何去承继和利用头顶的传统,将之最大可能地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创造出自己的传统,进而走出影响的焦虑。她直接就把这个传统扔到一边,没有一丝文学的包袱,没有男权书写的审查制度,没有作品的高度意识,完全跟着生活走,跟着意识走。
当困在岸边的所有人都在想着找船或者做船,她把鞋子脱掉,光着脚从水上走过。所谓无中生有,其实也就是心外无物,不是说心外没有东西,而是要把所有东西都照顾到,带入存在之中。这本书的大,不是它的厚重,而是它的广大。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七篇
最近读了一点数学和物理相关的科普书,肯定理解得不够深刻,但是也有自己浅薄的心得。不管是测不准原理还是不完全性定理,门外汉只能够文学化地领会它们对存在的启示。也许是因为我成见在先,但确实有印证的幸福感,不羞愧地说。印证了我以最肉身的经验终得所见所信的自由意志、自我的存在。虽然很多读者未必这样想,但是这本书核心是写这件重要的事的。也正因为这件重要的事,当时才会说不为这本书感到羞愧。“当我习惯了意识对意识的测不准状态,当我能够清楚地为一念之差定格,稳住,我看见了自由的空间,在那里意志本身存在与否就是一个决定,它只能存在。”这是2019年得书店文学奖时候的领奖词,全文贴在这里。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八篇
我是一个无法欣赏文学形式的我,虽然也时常认为自己还算是个看书的人。但是我几乎看不进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唯一热此不疲的是网络小说。当然国外小说也完全好不到哪去,往前数十年看的最酷的就是最近看的最后的孩子系列吧
所以,这本书真的是很神奇的阅读体验了,我也不知道他用了啥奇特的文学手法,但是是那种不会故意交代前因后果,不能跳行阅读,认真往下看,所有的东西都像电影情节似的往你脑子里放。不仅仅是吸收故事,而同时吸收情绪,不是因为故事里张三李四的人生境遇如何而是一种共有的情绪,可能被你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而迎来一些鼻酸。
我与作者天南地北,不同的生活年代,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亲戚们,为什么我有强烈的认同熟悉共鸣或者某种不能描述的感受? 我还是我,但是是另一个时空的我?作者写着情节写着写着,感慨两句这片树林怎样,这个时空怎样。妈呀,我对生活最不能言状的情绪为什么可以被人复述?我有时候觉得生活不是生活本身,有时候自己会抽离出来,仿若上帝的第三视角看着周围故事的发生。所以小时候特别盼望长大,就像是小说特别期望看到故事的结尾。
对作者无敌佩服,她是录下了人生的每一分钟并记录了当时可能自己心里无法描述的感想最后再写成小说的吗?
所以并不是小时候看的故事与现实世界是可以互相连接的,而是每个人们其实是真实的可以互相连接的吧!
还在看ing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九篇
今天听乔纳森讲读书尽量要输出。我只是记录一下感想,怕以后忘了。
读到接近300页了,前面两章,尤其第一章感觉特别近,毕竟是同代人吧。
前面的对话和反思很多地方都写出自己有那种类似想法但表达不出来,很多地方想要划线标记,但是看过就忘了。
讲到每个人都是在演,确实是。从另一本书里看到说演员是double performance,因为本身就是一层表演了,我自己大概扮演的是比较乖,温顺的一种男生的角色。扮演一种角色,为什么会一直维持下去呢?回忆,仅仅是喜欢过去的那种角色吗?这个不容易说清楚。
对大姨比较感兴趣,书里讲到大姨坐出租车,坐到半路非要下车,看着表上的数字一跳一跳的直冒汗。
穷是一生的烙印,从小到大家里都是村里较穷的一家,爷爷将20瓦的灯泡换成15瓦的,从小没花过钱,不会花钱,有一次爷爷给了两毛钱,在小卖铺里看来看去,不知道买什么,小卖铺老板恶狠狠看着我,以为我要偷东西。
印象最深的是没有新衣服穿,初中的时候,只有一套校服,周五放学赶紧洗了,星期天去上晚自习时要穿,有时候穿的时候袖口是湿的,因为那里是弹簧缩口,不容易干。
长了两个虎牙还是鼠牙,跟妈妈去镇上拔牙,回来妈妈说丢了50块,责怪我坐在自行车后面怎么没有看到,把我骂了一顿,最后发现没丢。
刚上高中,食堂买饭,很多人挤在窗口前,把饭卡弄丢了,急死了,虽然也只是几十块钱,虽然最后还找回来了。
高三,班主任给我免了报名费,800块退了回来,去安踏买了一双鞋,一条裤子,一个外套。那就是人生巅峰了吧,那双鞋220块,42码的,穿了三年。从那以后再也没在安踏店里看到更好的鞋子了。
理解作者有一种单纯想记录下来的愿望。
后面再继续添加。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十篇
之前看到有人评价说这是当代xxx,所以我在阅读过程中多次试图找到它们的共同点。但我不知道啊总感觉不太像,哪里差了一口气,也有可能是好几口气(这句话模仿了三娜的语气嘿嘿)。
不过我敬佩这种充满毅力的精细的描写,不是任何人都有能力和恒心苦心经营这么一部字数庞大的作品。不知道作者写这本书花了多长时间。尽管很多地方都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充斥着平时跟人聊天时的语气,夹杂了很多故意不省略的口语体,但我并不认为这些句子就真的每次都能一气呵成。何况脑袋中一闪而过的灵感、极力捕捉的情绪,任由其划过去和组织好语言写下来本身就是两回事。如果说才华作为底子,那之后则全是苦修。
其实也没必要跟其他书比。这种“记录”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至少对自己而言。
有非常多惊喜的时刻。之前从没想过那些存在于幼时、懵懂时、青春期、刚成年以及此时此刻的,可能自己都根本不记得的片段、刹那间的想法,会如此精准地出现在另一个人的描述里。
敏感、贪心、逃避、傲慢、虚荣,对穷人本能的抱歉、对他人遭遇的辩护、对灵光乍现的得意洋洋和发现不过是往常重复的疲倦……并不是所有的感受都能找到特定的对应,但某些本来漂浮在空中的情绪,无法为外人道的焦虑和不安,它们之前都因为对自己本能性的保护,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放逐掉了。
现在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像是自己病恹恹了好久,其实也有点担心,但不想去医院,似乎只要不去就能当作自己没生病一样。忽然有一天,在路上碰到校医院的医生,她看我一眼,说“哎呀没事儿,你这就是感冒,喝点热水就行”。
那种被确诊,但只是小感冒的,安心。
我时不时会在三娜大胆的自我剖析和解构下,收获这种安心。对自己毫无保留,坦诚,接纳,实在是太难了,又实在是很重要。
不知道要做出怎样的努力,与自己如何纠缠、周旋、较量,才能让作者说出:
“我没有一丝一毫羞愧。”
这可能是最触动我的地方吧。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十一篇
•
是从去年夏天开始读刘天昭,一本《毫无必要的热情》看完很想实践,后来读她2004-2010年的散文和日记,看到一个人成长的痕迹,种种“不得体”到“得体”,或者是从得体到不得体,这些记录诚实阐述。
•
有天早上在公园打球,爸打电话来,聊几句开始感叹人生,他总觉得社会变了,以前大家都讲义气,现在很冷漠。
我说这个冷漠,一部分来自于环境,一部分来自你自己察觉到自己正在冷漠,有点不能接受。
社会其实没有变,只是形态在变,决定它的还是人心,人心无非还是那些,善良,嫉妒,爱,和怨恨…… 你察觉到不同,是因为你在变,同时你身边的人在经历人生之后的变化。你要说义气,我觉得我现在还能在我的朋友里感受到,只是表现的方式和你年轻所处时代的方式不同。
感性的人容易消极也容易积极。就像两根幼苗,需要搀扶着长成大树。那次讨论之后,突然察觉到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在转变,比如曾经我说“我”,是为了得到谅解,这要求环境来迁就。可如今我说“我”,是为了通过声音、文字,这些具象的逻辑来看到自身的变化。
•
一直觉得探讨自己的人比探讨他人的人善良。我没有这个天分,想靠后天去努力弥补这点。评判得出的标准,又希望能够以看得见的方式去照顾自己。
文字的目的千差万别。图像也是。因人的需要和观念各集所长,选择什么表达,都充斥着人本身最主观的痕迹。论说需要勇气,强大到不自噬的勇气,太容易被赋予“自负”“强势”“专断”的标签。
这些都不是用单纯的觉得痛苦就能涵盖的。最后对书说一句,喜欢还是喜欢的。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十二篇
刘瑜曾经在一篇书评里说:“一个人只能度过一生,这事可真叫人沮丧。但好在我还有刘天昭。就象上帝造了大米这种东西,有时候人们用它来蒸饭,有时候人们用它来煮粥,我想上帝在造我和刘天昭的时候,原料是相近的,但是后来一个被蒸了饭,而一个被煮了粥。于是大米的一种命运得以窥视大米的另一种命运。”
刘天昭和醉钢琴(刘瑜)都是我十几年前在牛博网上最喜欢的女作者,可能是与我同龄的缘故,相比较其他优秀作家,我对她们的情感更复杂一点,欣赏崇拜之外,还有掺着某种说不上来的嫉妒和一厢情愿的知己感。
刘天昭之前出过两本书,《出神》(2011年)和《毫无必要的热情》(2015年),我都第一时间买来后一口气读完的。杂七杂八零零碎碎,私人化的随笔,诗,自言自语。但我就是觉得,好。而且是那种无法描述的好。
但这本《无中生有》,我没法一口气读完。
首先,它太重了,1089页,83万字,厚度超过5厘米,即便不捧着,摊在桌上看,压书页也是挺烦人的事,无奈没有kindle版,想要随时能翻看就只好放在大包里带着,就像是背了三瓶矿泉水。
另一个原因,虽然她写得挺意识流可我读得并不顺畅,常常需要停下来琢磨好一阵子,然后心中感慨----为什么我们都有相似的隐秘感受,可她就能精准敏锐细腻地表达出来我却只能做那个被揭穿被击中被震慑的人?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根本不想把这部小说很快看完,舍不得。
所以深更半夜急吼吼地来推荐这本书,并不是因为已经读完要分享什么读后感,事实上我到现在第一章都还没看完,只是欣喜莫名,对剩下的一千零二十页满怀兴奋的期待,急需要一个表白的地方。
随便摘几句:
“......不过是穿上本地服装的心情,热爱他们的前提是坚信自己不会成为本地人。”
“人没有办法变成自己向往的样子是因为不能舍弃那向往本身。”
“没有自我爱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观察与审视在书中处处皆有,随性地散落着,埋在日常琐碎的喋喋不休里,与它们共生,照应着那些同样习惯了凝视和出神的读者。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十三篇
作者胆子挺大的。欣赏意识流是一回事,评论意识流是一回事,但真要自己写完全是另一回事。分寸全在自己拿捏,想必熟读普鲁斯特也帮不上太大的忙。第一章的感想主要是这个。
后来我就陷入了自我怀疑,怀疑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那个俗套的推测:到底作者是何三娜那种敏感矫饰的小知识分子,时刻用别人审视自己的眼光审视自己,还是试图描写这么一个人,让读者感知到那种敏感、矫饰、小知识分子云云。我之所以自我怀疑,是因为我确实感受到了对这么一个主人公的不耐烦——以及还停下来想了想,我是不是也这样?——这大概可以说是一种表现力上的成功。
作者是知道三娜的毛病的。不是通过她自己说出来,是通过二姐或者李石说出来。如果这种处理贯彻始终,倒也不失为一种风格,或者完整的表现力。但三娜那个矫饰的自我就像个浮在水里的瓢,按也按不下去,这是阅读小说的一大阻力。
《无中生有》的语言有很多重。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随着视角“很大的自我——略小的自我介入家庭——更小的自我,作为第三者阐述一个更大的空间和人物关系”,语言不断在调整。问题在于,随着场景的复杂化,何三娜那个顽强敏感的自我变得非常惹眼——你能从一堆琐碎中一眼识别出那几句自我剖白来,有时候少,有时候多达一封好几页的长信,但总之气味形状是一样的。它和其他描绘的所有东西都有隔阂,但又故意加重了分量,因为它们都出现在肉眼可见的结尾或者一段内容的转折处。所有这些,让你不知道作者是为了这些剖白才写的其他,还是为了其他写的其他。你也不知道除了何三娜之外,哪个人物是可以独自站得住的,而何三娜,除了那份敏感与自我剖析,又是可以靠一种怎样的人格被记住。
还有一些细碎的个人审美。摘出来看断章取义,但在文章里摆着就像碳十二一样是个元素标记,“明媚”“内心绝望”,这让我想起早年看青春文学爱用的那些模糊而不明所以的形容词,噢对了,还有“寂寞”什么的。
一碗饭里最后一粒砂子,是备注和“此处有删节”、“此处有大段删节”。照顾读者和周知天下的心是体会到了,但阅读一本小说,不备注诺曼福斯特也不会怎样。删节于我,可能是看人挑担不吃力——更像是一种挑逗。告诉你这里敏感,就不能说。是小说又怎样,不能说呀。
最后要说是,意识流比客观描述厉害,后者冗余而软弱。它从体量上是可贵的,乡土上是可贵的,记忆上甚至也是可贵的,但它的缺点和可贵一样一目了然。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十四篇
预定的书,算是第一批读者。
早就follow她的博客,熟悉她的句子结构,跳脱游离的叙事方式。一直听说要有小说,以为是一般的网络题材。没想到是一直憋着个大的,零星有些内容博客似乎出现过,感觉遇到了一个老朋友。
同年龄段,同口音,相似的妈,相似的读书背景,就连大舅大姨小姥小哥各种人物都像是某个身边熟识的人。不同于以往所有阅读体验,其他书对我那是想像的生活,而这本书是“我的生活”,想着自己的子女或晚辈都不会再经历这些了,他们城市化了,他们独生子女,就非常感激这些能被记录下来的绝唱。
总感觉是自己的故事。看的过程过去重演了一遍。爱死了那些风趣地道的东北话,读的时候一直在心里用乡音默念,多年辗转离家,以为自己忘了,谁知信手念着人物都鲜活了,东北话自带喜感。大家庭逢过年大聚会,年前包豆包,干厕压上一锹土,抬头看棚上的墙纸花纹,塑料革铺炕,亲人或远或近碎嘴闲聊嗑瓜子,这都是我曾经的生活。
写妈的家族笑对生活,欢乐明快,她善于控制谈话节奏,描述从不止于欢乐,她捕捉每个细微闪瞬即逝的尴尬空隙或空档,决绝灭High,加入她的猜忌分析质疑,如同热锅加冷水,从不让欢乐气氛蔓延得逞,不肯加入享受其中。
看她写爸家的家族史和人物,像是一个诅咒,她几乎承认继承了这些敏感忧郁,可却并不甘心,不停地问自己那后天的影响呢?她心底里的骄傲一直都在,只是又强压不允许显现。都是不容易拿捏的分寸,长文更考验布局结构耐心。感觉要感激她所处的经济生活环境能够允许她写出来。
心疼她一直自省抽离,那些丰富细腻的记忆片段,过往那些窘迫尴尬无奈触痛她,她面对着写出来会更痛吧,都说记忆是选择性的,她有着敏锐的对痛苦的捕捉和感受能力,或许也是占据记忆中很大比例,读到才会发现原来我曾经也有类似的痛苦,只是选择性忘记了。
读的时候不能一直follow她自我剖析的节奏,也不由感慨多亏这不是自己,自我是深渊,羞愧间懊悔,意念里早就要杀了自己,要怎样的勇气才能面对并记录呢。
李诞说她泥菩萨,自身难保可还是愿意描述河流。也许就是因为她是河流的一部分,被裹挟其中,凭借无孔不入无时无刻的审视和自省,才有了变换角度随时观察记录的可能。
刘瑜说她小张爱玲。张爱玲是冷眼旁观,而她加上自观是痛的。她冷眼看待的同时,怀疑质疑抨击自己。戳心的冷眼,堪称用生命写作。
无中生有读后感第十五篇
这篇文字既可以说与2018年最后一天看完的《无中生有》有关,也可以说是自己最近几个月以来的心态变化的回顾和再次确认。
如果弱化《无中生有》关于东北往事的大段大段回忆性记叙,着重三娜2002年从英国回到北京、回到东北后的所见所闻以及作者略去的农民调查具体过程、作者简写的三娜的2014年,很明显就会发现三娜心态的变化。三娜一直很享受各种想法在脑海中的奔跑,用她自己的话说,年轻的时候“用智力,而不是用经验”,“跑马似的到处都跑了一遍”,在精神上她无数次地探索意识、意志、自我、命运,她站在观察者的角度,不仅观察自己身边的亲戚和朋友,也不断地观察着自己,仿佛是一个完全置身于世俗生活之外的超然的姑娘。而另一方面,她也很矛盾,她的矛盾体现在,每当陶醉于自我感动的她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时,常常有另一个想法在提醒她自己的懦弱和渺小,告诉她要警惕自恋和自欺。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她和大姐去做农民调查,虽然除了三娜在调查前初拟的调查计划以外,自始至终作者都没有告诉我们这个调查具体如何开展、发生了什么、结论是什么(我真的很想知道),但从最后一章跨到2014年三娜的生活状态来看,12年前从未谈过恋爱对性只有想象并且不敢多想的她结婚了,12年前对生活琐事几乎不屑的她也开始盯着房子的装修这样一项如此接地气的大工程,12年前囿于真善美、意识和语言、“人要如何生活才是正当的”等形而上命题的她扎根到了生活中。她没有成为妈妈那样完全掌握生存技巧并且游刃有余的人,但她在扮演着多样的人生角色的过程中不再慌张,而是真实地去生活,年轻时的轻飘变成了后来的脚踏实地。所谓“正当的生活”,三娜的英雄主义,就是让自我坚定扎实地在“具体的境遇中显形”,成为“一个比自己小的人,只做比自己小的事,像一种告老归乡”,不再有荒废和虚无之感,不论做什么都能轻而易举地确认,“这就是生活”。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三娜这样的心态转变产生了共鸣,总之对我自己来说,毕业以后,生活不再以一个唯一的、明确的、努力就能见到回报的结果为主题,自那时起,我就一直在试图寻找自我,通过不同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以及通过阅读、思考、与人聊天获得的间接经验似乎都以确认一个纯粹的自我为目的,但这两年多以来,我顶多是确认了自己不想要什么,却依然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好像我们身边看到的所谓成功的案例的主角全都是有很强的self-awareness,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take initiative的人,我常常觉得这些成功案例简直是为证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多强”并且加重我的焦虑而存在的。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有了想法和情绪上的改变。
前一段我的生活状态很糟糕,工作上2018年下半年比较闲散,虽然有过去开发的项目在今年陆续落地,业绩表现其实很棒,但总体一年的工作状态太不饱和导致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并且担心19年要怎么办,另外竟然遭遇了职场米兔导致我怀疑自己给人的印象到底是怎样的,why me;感情上我结束了一年多的单身状态和一个看起来在许多方面都很匹配所以我以为会work out的男人恋爱了,但和他相处的过程只是让我不断地怀疑自己是否有各种心理障碍并加重了我对未来生活的焦虑,于是我很快提出了分手;同时,我和家人的关系愈发糟糕,终于无法忍受家人强烈的控制欲并且最终爆发,但在心里又有很强烈的愧疚感和负罪感。上述种种,各方面的不顺和怀疑,都让我感觉自己孤立无援。于是,我敲开了心理咨询师的门,并且在内心非常害怕,害怕如果这个看似last resort的方法都不能work out, 那我是不是没救了。
我不能说目前只进行了3次的心理咨询(多数时间还是在背景描述阶段)对我的帮助是多么显著,但从目前我的状态来看,经过与咨询师的沟通、经过与我很信任的朋友的沟通,这段时间我也正好一直在看《无中生有》并且很认真地把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段落做摘抄,我越发觉得,我一直在追求和寻找的那个纯粹的自我、那个理想的状态,其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自我”并不是一个摆在那里等着你去找到他/她/它的东西,而这个找寻的过程,才是逐步构建自我的过程,也就是说,自我是塑造出来的。而前段时间我碰到的困境也是我在这个漫长的找寻和构建自我的过程中要经历的,我会有恐惧会有难过,但无需害怕。过去我在追求的虚无缥缈的那个“自我”,是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或许琐碎甚至苟且的烟火人间事落地显现的。所以新年伊始大家都在立flag时,我对自己最大的寄语就是不求新年各方面的成长有多快,只希望每一步都可以走得更扎实一些,这个过程有多蜿蜒曲折并不可怕,每一种都是经历,身处其中肯定不会有多“享受”,但回过头来看会“觉得那小孩可爱,想要摸摸她的头”。“实”会是2019年我的关键词,这样看来,最近读完的《无中生有》于我而言简直是人生之书了。
(写出来读起来好像都是鸡汤,或者说非常简单的道理,但内心真正想通并且认同照做是多么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