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关于文明的韧性的作文

关于文明的韧性的作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6 01:41:05
关于文明的韧性的作文
时间:2024-05-16 01:41:05   小编:

文明的韧性指的是一个社会或文化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的适应能力和恢复力。本文探讨了文明的韧性的重要性及其表现方式。无论是经济危机、自然灾害还是疾病流行,文明的韧性使得社会能够迅速调整和恢复。通过加强教育、提高科技水平和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能够增强韧性,并保持持续发展和繁荣。文明的韧性是一个社会的重要指标,对于应对未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篇

“韧性”指的是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而文明的韧性是撑起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韧”的精神有迹可寻。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体现了“韧”的精神。纵观中华文化上下五年,优秀的中华文化至今也为人所用。他们凭借惊人的毅力穿越了历史长河;他们不断丰富自身内容赢得了一席之地;他们努力结交新朋友,跟上时代的潮流,如今,我们依旧能通过阅读,接受来自古时的讯息。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能强烈的感受文天祥先生终于祖国的决心,燃起了我们的爱国雄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总是以某种形式化身显现,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独具特色的中华手艺品展现了“韧”的风采。在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现代生活里,我们依旧能在大街小巷里找寻古时的踪迹,甚至些许精美绝伦的手艺品登上潮流的宝座,掀起一阵复古风。记忆中糖人的模样,可以牵起好几代人的回忆。这类的食品既好吃又好玩。大人们每每想起,一群孩童围着糖人师傅,争着,抢着要求师傅给自己捏造一个形象的场景历历在目,我们不妨起身去一探究竟,拜访古香古色的古镇,亲眼看见手艺品生动的姿态,亲耳听见婉转悠扬的歌声,亲口品尝别有一番风味的佳肴。中华手艺品凭借其顽强的意志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让各地旅客赞不绝口。

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展示了“韧”的意志。我们祖国自古以来就有为民请命的勇士,前有神农尝百药,后有钟南山抗疫;前有李春建赵州桥,后有林鸣设港珠澳大桥;前有戚继光抗倭,后有王继才护岛。他们这样的勇士,永远在人民需要的时候首当其冲,不畏艰险,英勇奋战。这是因为中华民族血液里流着“韧”的血脉,他们继承先人的意志,担起时代的重任,不断地前进着。即使遭遇了枪林弹雨,即使面临着血淋淋的压迫,即使陷入了敌人的圈套,中华民族永不放弃。他们总是前仆后继,顽强地挣扎着,努力从压迫中挺起身骨,带着一身傲气继续前行。

中华文明的韧性使得华夏大地繁衍生息,繁荣富强,在这火热的土地上开出了一簇又一簇妖艳秀美的鲜花,红的深沉,白的纯洁,紫的艳丽……共同在这大地上演绎一曲慷慨激昂的大合唱。

第二篇

什么能体现一个文明的韧性?韧性体现于这个文明的历史,体现于这个文明的民族性,体现于这个文明的文化。中华文明就是一个具有韧性的文明,历史长河激荡,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儿女百折不挠,中华文明的韧性深入骨髓

文明的韧性首先是一个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坚韧与不屈。你可以打败他,却不能打倒他。中国便是如此,余秋雨曾提出,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经历过文明断代的,源远流长,随历经风雨飘摇的动荡,仍屹立不倒至今天。我想,这足以称为一个文明的韧性。抗日战争中,中国虽然在日本的侵略下满目疮痍二战中,但中华民族没有放弃,四万万同胞浴血奋战,我们利用大陆的纵深,与侵略者周旋,建立敌后根据地,终于拖垮了侵略者,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不少国家在战争中一触即溃,投降苟活,被嘲讽永远不能在他们投降以前攻入首都,但中国没有,哪怕经历再多的危难,中华民族都会坚守民族的血性。这,就是中华文明的韧性!

文明的韧性还是一个文明的文化所崇尚的坚忍。司马懿笑纳诸葛亮的妇衣,不恼怒迎战,却能传为美谈。换做其他文明,怕是难以接受的,有些民族所崇尚的是宁愿切腹自尽死得轰轰烈烈,但中华文明不同,我们追求的是坚忍不拔的奋斗,哪怕承受屈辱。鲁迅曾说:“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即使是小到寻常家庭,也会教导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坚忍的价值导向,是深入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人心中的。这,就是中华文明的韧性!

文明的韧性更是民族不屈的品格,是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韩信大丈夫能忍胯下之辱,成就战必胜、攻必取的一代将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苏武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尽显中华气节。岁月改变了很多,却改变不了中华人民骨子里的坚强拼搏,这份韧性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中国从古代建立了辉煌的文明,历经朝代变更,外来入侵,有过高峰,也曾陷入低谷,但华夏儿女的民族性是没有变的。所以你看到了,中国人的吃苦耐劳让我们后来居上,实现了今天的繁荣昌盛,一步步踏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这,就是中华文明的韧性!

韧性是一种图腾,一种文化记号,镌刻在中华文明的每一个角落,从历史中国运飘摇时的举国一心,到文化和道德观念中以坚忍为贵,再到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骨子里的吃苦耐劳,无处不体现中华文明的韧性。

第三篇

韧性,哪一种?怎么去描摹这个概念?巷口烤的焦糯的烫口年糕是韧的;打铁匠一挥一打砸的火光四溅的红熟铁器是韧的……与文明二字,尤于中华文明四字,那涌自天边来的滔滔江水,那浑浊澎湃的轰鸣,将是最好的诠释。

中华文明时称“大河文明”,是凭一捧泽,一把沃土,一片庄稼。万物依傍在汹涌延绵的江水边,生活的气息声色一点点在江水处绣密绣实。如果说在单一的个体中我听不见“韧性”的回声,我想我在这轻舟泛不离的群山江水中找到了答案。

江水,若说中华文明,你当想到长江,梦回黄河,我建议你这样做,随风而去,停驻在滚滚洪流边,你感到湿热的水汽,通天的震响,你凝视着,仿佛永不停息的绵长,或是涌涌黄沙,滔滔而下。你感到了什么?这是沉舟也无法撕裂的厚重,这是无形胜有形的坚韧,这是一种力量,它气吞山河,滚滚而来。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若说韧性,细数七八,这短短的卷纸怎容得下?因此我们不妨只乘一两只孤舟,感受文明的韧性。

我们乘上舟去。第一舟是扁底的,宽而轻盈。它是一物,却也似乎无形,我称它为宽容、包容、或是接受。文明的继承是冲突、竞争、合作之路。在国际上,我们可以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包容性来提出。但是出于这一叶扁舟,也许我们直接看一看对岸那个平凡的中国女人更直观。粗布衣服,低顺的眉眼,微微内收的下巴。现在有新时代女性,但从古至今,这样的女人(放在此时是乡土的女人)仍是国民的特征。中国女人是乡土社会的女人,从相夫教子中走来,从柴米油盐中走来,从母性和博爱中走来,她们厚重而坚韧;中国女人是不平等的牺牲品,从三从四德中走来,从一生的附庸中走来,从轻视、践踏中走来,中国女人一开始是带着点奴性的,她们体态柔软而卑躬,她们低顺着眉眼,宽容着世界。这样的一点泥土味的宽容、包容甚至说逆来顺受,不一定是劣的,却有可能是根性的。对岸的女人一双眼睛低垂,怀着一汪无私的爱,母性的宽容。她转身隐没了,那朴实乡土的背影是有韧性的,不能抹去的。

下一舟好像修补过很多次,却意外的结实。中华文明是遭受过侵犯的,但是如果止步于被侵略,中华将永无崛起。中华文明的韧性除了对外来的求同存异,显然还多一份索取,多一份“拿来主义”。坚韧不仅要能忍,还要“能打”。我们不会主动打,却必须具备这份能力。实力可以不展现,却不能缺失。因此漫漫长河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我们摸爬滚打,流血无数;我们在笨拙中成长,我们要强大,因此要“拿来”!我们学会怎样拿来,怎样屹立,因此坚韧而伟大。雾那边的战士身影隐去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中华文明的韧性是我这一纸残卷挥洒不完的隐忍和豪情,在这个俊采星驰的时代,我们屹立在坚韧的文明之上,感受一份宽容,一种豪情。中华因韧性而伟大,未来因人才而夺目。

第四篇

文明是有韧性的吗?面对这个问题,大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对”,“是的”,“当然”。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活在文明当中,文明的韧性时时刻刻都从我们的身体、思想、行为传递出来,甚至成为一种本能,比如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是抓起床头的智能手机,这就是科技文明赋予我们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行动力。

文明的韧性体现在它的变迁当中,刀耕火种时期的锄头与镰刀,现在还在用着;蔡伦老爷子改进的造纸术,在温州等各地民间几乎还在原样操作;网络写手日产万字,但公认还是李白时代的中文最美……

可就算再有韧性的文明,也面临着被覆盖或取代的可能,举镰收割已成农耕文明最后的风景;数字传播早晚要消灭纸张——李白的地位倒是不会受到冲击,因为他会永远活在教科书里。看来,教科书很重要,但也不是谁都能一直呆在里面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文明也不例外,在它的韧性特征之外,还并存着短暂、脆弱:玛雅文明短暂到如昙花一现,秦始皇嘴皮子上下一碰,“六艺从此缺焉”……你看看,许多人消灭文明一种的时候,就是这么理直气壮。

庞贝、罗马、海德堡城堡,玉门关、阳关、锁阳城,废墟之所以让人珍惜,觉得有价值,不在于它们是文明的韧性象征,反倒是文明的脆弱符号。“废墟曾经辉煌”,作家张翎用这六个字概括了人们对消失的文明的普遍心理。游客到废墟参观,寻找的不就是一个进行古今对比、唏嘘一番的契机吗?房地产商除外,他们就算八月十五看到月球,也都想着怎么能开发出一片高档小区出来。面对文明,咱们可不能有“房地产商心态”。

比起谈论文明的韧性,不如谈谈人的韧性。毕竟人是文明最好的承载体,有人才有文明。中华文明的绵延,首先得益于中国人的韧性。这种韧性体现在,不管经历多少苦难,遭遇多少屈辱,中国人都能熬过去。能有一片人种天收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被打碎了膝盖也要“活着,并且活下去”。

电影《一九四二》里,张国立饰演的老人一家人都没了,路上捡个小女孩。张国立对她说,“你要喊我一声爷,咱们就是亲人了”……这句台词听得人眼泪哗哗,要是没这点韧性,中华民族能活到现在13多亿人吗?

文明是会消失、会迁移的,文明不是固态的而是液态的,文明的流动是因为人的传承。只要人性是好的,文明就会一直在;人性一恶,文明便没了。所以,守护文明,不如守护人性,人类文明的进步,归根结底是人性的进步。

尼采说,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保护好这些“珍宝”,而不是摧毁它,文明的韧性就会一直在。

第五篇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总是在“近忧”里煎熬兜转,可能会越来越忧患,不如站在高处,把眼光放长远,顾全大局,学会“深谋远虑”,也许我们就会看见希望,从而悄无声息地化解眼前的“近忧”,这便是一种境界高的忧患意识。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两岁时失去父亲,家里生活贫困没有依靠,但他没有因眼前的忧虑而自暴自弃,而是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愤读书,有时晚上感到昏沉疲悟,就用凉水洗脸。做官后,常常情绪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不顾自身的安危,最后因谗言而被贬,范仲淹曾吟诵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这种心忧天下的境界让后人永远铭记。

面对明末黑暗的社会现实,顾炎式认为当务之急在于探索“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并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把国家的忧患当成自己的忧患,即使前方坎坷,他始终没有考虑自己的处境,而是把国家的兴复当成自己的一份神圣职责。顾炎式的生正是“忠贞为国忧天下,忧天下者眼光长,不为小利扰胸膛”的真实写照。

清朝封疆大吏左宗棠,青年时期家里人口众多,仅凭几十亩田收取薄租过活,一遇上灾荒之年,生活便难以为继。在左宗案24岁时他在家里的房门上写下“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表现出了青年时的左宗荣身处逆境却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和气壮山河、心忧天下的宣言抱负,这是他对自己的勉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心忧天下者顽强的定力。因为有了忧天下的广阔胸怀生活拮据的近忧于无形中化解,并激起了他更加昂扬的斗志。

无数名留青史的名人事迹向我们展示着不计较眼前的近忧,眼光长远,以天下安宁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不仅会让眼前的近忧化解于无形,更会成就自己的崇高境界。

第六篇

五千年的诗性和文明在大浪淘沙之中流传下来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记忆,那些灿烂若星河的艺术瑰宝即使在多少年之后依然璀璨辉煌。中国的文学留给我们的是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远唱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探索,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文学既诞生于苦难,又承载于苦难。千百年来,各种艺术的文明都在启迪着我们如何蔚然于生活的各种不顺和境遇。《文心雕龙》中说: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古人以自我的内心去体味契合天地之道。当情感的迸裂和喷发到了冲出自我桎梏的顶峰,便积攒成了泱泱华夏的中国文化和与艺术文明。

然而,一切成长都并不是理想中的一帆风顺,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历史与现实的制衡使得所有经不住考验的文明都消失殆尽,那些在千百年后流传下来的,必定经过了无数次的蓄势、升腾、和试翼,那是一种坚定如磐石的力量,是柔软如清水的韧性。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清华、北大、南开大学迁往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之担,蒋梦麟之退,张伯苓之让。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们齐心协力,以己之身为国家奔走,显示的是一代大家的风骨。弦歌不辍的八年,梅贻琦始终坚持着自己教育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又大师之谓也”,当年最穷的大学,却是真正的大学,它培育出来的一代又一代学子,是自由而独立的,是热血而又澎湃的,他们让中华的文脉不断,让西南联大的精神永存。这,便是文明的韧性。

一千多年前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未完离世,留下无数未解之谜,成为中国文学史的一大憾事。 清代章学诚《知难》中说:《红楼梦》,知其名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焉;知其所以言者,百不得一焉。 可是,随后便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研究红学的专家学者,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部古典名著的考究之中。前后高鹗、程伟元等人笔补造化,续写《红楼》致敬曹公;后有蔡元培、胡适等索隐考证派竞相争鸣。周汝昌先生一生写下70多部红学著作,90岁高龄仍在央视点评四大名著,直至临终仍在病床前口述文字,让自己的女儿整理出他最后对红学事业做出的一点点贡献。“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先生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红楼梦》,也献给了中国古典文学。一部作品,千年的往事,痴迷了无数的骚人墨客,哪怕“为伊消得人憔悴”,依旧有无数解读并研究的人前赴后继,从形成如今红学界蔚然壮观的景象。《红楼梦》即使断篇,亦能够流芳百世,就像断臂的维纳斯,即使残缺,依旧是不可复制的珍贵艺术。这,便是文明的韧性。

三毛说:“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我想,文学亦有生命,而文学生命的韧性恰恰在于它传承了一代代的人文、精神乃至于风骨。在风雨激荡中,那些留下来的文化里,始终都有着艺术的正义与韧性的坚持。

第七篇

有韧性的文明是敢于坚守,具有抗争力的,是能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笃定步履,一往无前的。只有这样的文明薪火才会从容舒展,才会长久兴盛。中华文明就是这样,在栉风沐雨中穿越时空的千沟万壑,直到今天依然生生不息。

中华文明是敢于直面自身与外部挑战的。自古以来,多灾多难似乎就是古中国文明得以延续的真实写照。这其中最先要面对的就是发端于内部的打击,甚至是毁灭的。我们还清晰地记得焚书坑儒的火焰中多少先秦古典文献付之一炬,留下了多少待解的遗憾;还记得莫高窟上的一声长叹,多少精美的壁画消失殆尽;还记得八国联军的滔滔罪行,让人发指的不只是价值连城文物漂洋远去,更多少经典史篇化为灰烬……

中华文明也是敢于和外来文明、新的文明样态碰撞交融的。这既表现与东方部族,诸如蒙古、俄罗斯、女真等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汇聚,更表现在自古就大胆地与西方文明融合时的海纳百川。直到今天,在我们的汉语当中大量的外来语作为泊来品,已经形成了汉语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已经为普罗大众所熟悉。当然,这其中就更不乏网络文化所带来了中华文明的丰盈与充实。

中华文明是敢于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从农耕文明起步,几千年来曲曲折折,哲学、历史、科学等多学科的伏延渐进,直至进入工业文明,从文化基础设施上的百废待举到如今进入知识文明时代后,国家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各行各业的蓬勃兴盛。这其中既有纵线历史上的变迁演进,又有横线发展轨道上不同文化样态的齐头并进。

泱泱华夏文明从远古一路走来,其中的辛酸,拓江河大荒,汇四海灵韵,可她却以顽强的韧性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中华文明犹如青青野草一般顽强自信,历尽劫难,青葱依旧。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也将得以涅盘重生,得以光华灼灼。

第八篇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中唯一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文明。中华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就是其文明韧性的体现。中华文明发展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未曾被外来因素所中断;其二,中华文明在文化发展史上也未曾有断裂现象。

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未曾被外来因素所中断。中华文明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经过夏、商、周三代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铁器时代。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不同,中华文明没有被外力所中断。中国古代国家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秦汉时期的更高阶段发展着。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过民族的移动,还建立过不少由少数民族为最高统治者的政权。但是这些变化在本质上都是朝代的分合或更替的问题。以后,在元代和清代,两度出现过以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的皇朝,但这些皇朝和以汉族为最高统治者的皇朝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各族上层统治者的联合政权,只不过是具体结构有所不同而已。所以,中国作为政治实体在历史上从未被外力所中断。

中华文明在文化发展史上的连续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字发展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赖以流传的工具或形式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是,史学传统和文学传统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精神内容的连续性。

中国古代的文字在发展过程中未曾发生断裂现象。甲骨文到金文,金文到小篆,小篆到隶书,隶书到楷书,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整个发展过程十分清楚、完整。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不管字形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字的构造总是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共同原则的。这些原则象一座联系古今汉字的桥梁,今人通过它可以辨识古代文字。

中国历史传统的连续性。历史著作是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文字反映。《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记载了大量的先秦史事。司马迁所作《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自《史记》以下,历代均有断代的纪传体正史,它们首尾相衔,形成一条史的长龙。史册中所载内容可以证明:中国自夏以来,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直至清溥仪止迄未中断。

中国文学传统的连续性。中国文学从《诗经》到汉、魏古诗、到唐代律诗、到宋词、到元曲,从楚辞到汉赋、到骈体文、到散文、到白话文,其间都有着相当清楚的沿革关系。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辉煌的未中断的历史,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成就。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我们继续保持一股子革命的干劲和勇气,传承中华文明,激发文明韧性。每个人都是文明的传承者,期待更多青年站出来,勇做志愿者,承担起文明传承的责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华文明就不会在我们手上中断,就能够继续保持其韧性,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巅。

第九篇

纵观天下,中国人大概是最有资格写《文明的韧性》这个题目的了。我们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和我们同时期出现的文明都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我们是传承性最好的文明,论中华文明之正统非中国莫属,毫无争议。至少在现在,我们认为中华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中最有韧性的绝非无稽之谈。

衡量一个文明的韧性,最重要的大抵就是衡量一个文明实现复兴的能力。文明想要长盛不衰是不可能,迦太基城再坚固也终有被夷为平地的一天,罗马城再宏伟也终有陷落的一刻。汉唐之盛何其壮哉,也不过是两三百年之数。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绝,并不是因为中国不会被毁灭,而是因为中华文明能够不断浴火重生,实现涅槃。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北方的民族似乎总是比南方的民族更加骁勇善战一些。不论是罗马人还是中国人,在面对北方民族的南下时都有岌岌可危的时刻。在罗马城被蛮族攻破之后,西罗马帝国所象征的罗马文明就彻底销声匿迹了,欧洲由此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然而中华文明却不这样,靖康之难使宋朝受到了沉重打击,但换一个皇帝、迁一下首都,文明总归还是能够延续下去。即使是清兵入关,整个国家都落入敌手,中国的文明也不会断绝。日耳曼人学习拉丁语和拓跋宏推行汉语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罗马文明灭亡了,中华文明复兴了,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坚韧之处。

文明的毁灭也不全是由于外敌入侵,从内部发生变质腐烂进而导致毁灭的文明同样比比皆是。东罗马帝国曾几何时也是罗马文明的国家,到最后却舍弃拉丁语而以希腊语为官话,放弃罗马式的帝国而建立其东方式的国家,虽有罗马之名,却不复罗马之实了。而中国人却是不这样,孟子见齐宣王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语。面对这样的问题,笑而不语的恐怕不只是齐宣王而已,两千年后的蒋介石听到这个问题,难道不会笑而不语吗?张载的横渠四句和钱穆的“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与天地,小用者谋利计功”虽然隔了千年的时光,但从气象上看实在没有什么不同。马可·奥勒留之后斯多葛学派再无大师,而儒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代出人才。中华文明之韧性由此可见一斑。

中华文明能有如此之韧性,能绵延至今而不衰,大抵有三个支柱。一曰郡县,二曰科举,三曰儒生。有郡县则天下一统,国家不会割据分裂;有科举则代有人才,民族不会无才可用;有儒生则人心不乱,文明不会“和平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儒学是什么关系呢?我觉得它们都是对中国文明的概括,并不拘泥于特定的观点或主张。实事求是的讲,我在文章里爱用“儒学”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方便对仗罢了~(笑)

文明终究是由人组成的,而郡县、科举、儒生则是怎样用人、怎样选人、选什么人的准则。设郡县、兴科举、选儒生,那么中华文明的复兴未来可期!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