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骑士与巨龙》是一部充满魔幻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一只善良的巨龙之间的友谊故事。在严峻的挑战中,他们携手前行,最终战胜了邪恶的势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友谊和勇气是克服任何困难的关键。
小骑士与巨龙读后感(一)
骑士与巨龙的故事,被许多的作品演绎过,也一直存在于我的脑海中,但似乎因为一些作品,这个故事在我的印象中被定格了,骑士是正义的,巨龙是邪恶的,不变的永远是骑士与巨龙的战斗,骑士通过艰辛而又漫长的战斗,最终战胜了巨龙。 《小骑士与巨龙》这本书,说实话,我是因为这本绘本的画风,才想要这本书的,心中想着这样的画风,这样绚丽多彩的画面,孩子们一定会喜欢看的,其实是我喜欢看,所以觉着孩子也喜欢看。 当时拿到这本书时,也没想着书中的故事会脱离骑士斗巨龙这个概念,以为不过是绘本版的骑士斗巨龙的故事,以为是告诉孩子怎样勇敢,以及勇于和不好的事物做斗争,等到看的时候,才发现,故事原来不是这样子的。 传说中有一只邪恶的巨龙,巨龙的邪恶是别人说的,别人又告诉别人,传来传去之后,最终传入我的耳朵,所以我认为巨龙是邪恶的,渴望强大的我,为了能让自己变得强大,所以完成一些伟大的事情,成为了我强大的途径,这个伟大的事情,就是战胜邪恶的巨龙,为此,我踏上了征途。等我见到巨龙的时候,才知道巨龙不是邪恶的,巨龙是孤独的,他不想和骑士决斗,他只想找个人陪他,“我……喜欢你的陪伴,这里太孤独了。没有人敢上来,即使真的有人上来了,也只是因为想和我决斗。”“我更喜欢讲话,或者做游戏。”因此骑士和巨龙在山顶上下棋,但是巨龙是赢不了骑士的,骑士赢了巨龙许多次。感觉巨龙就是小孩子们,骑士就是我们大人,我们想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规划去生活,孩子们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想和外界接触,想和他人交流,他们最想要的是陪伴。 看完《小骑士与巨龙》,发现绘本中的故事最终还是没有脱离骑士斗巨龙这个概念,绘本中骑士斗巨龙,不是武力上的斗,而是智力上的斗,不管怎么样,其实最终都是战胜巨龙的,骑士战胜了巨龙,完成了他想完成的伟大的事情,成就了自己的勇敢。不过谁又会在乎过程呢!我们在乎的都是结果,我们教孩子的的时候,应该教给他们过程比结果重要,我们应该多陪伴他们。 《小骑士与巨龙》是一本暖心的绘本,喜欢这种画风。
小骑士与巨龙读后感(二)
最近策划的成人绘本读书会主题是“绘本里的性别教育”,出发点其实是探讨绘本中不同的性别形象对儿童性别塑造的影响,绘本里男孩、女孩都是什么样子的?(当然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总有一些大部分形象都会符合的共性,例如:男孩—调皮、喜欢探险、交通工具,女孩—舞蹈、粉色,这些都来自于我们对于性别认知的刻板印象。同时也会有一些与之相反的形象,不过这些“颠覆性”的形象更多的会体现在女孩的身上,大概也说明了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标签更多,女性也因此承载着更多不公。
看这本书的时候,在想“刻板认知”当然不仅仅存在于性别上。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的是对“龙”以及“骑士与龙的关系”的重新构造,“龙”不再是冷血的、凶恶的,反而是孤独、可爱且拥有着“长者”智慧的。小骑士在真正接触到龙之前,对龙的认知来自于社会传递给他的信息,他的房间里有各种跟龙有关的武器、书籍、玩具,同时小镇上也有各种“龙很危险”的告示,村子里的铁匠也能打造出对抗龙的剑、盾牌和盔甲。
虽然小骑士希望能够打败龙,然而龙却不愿意和他决斗……最后小骑士放下宝剑、盾牌和盔甲,与龙成了朋友,小骑士和龙之间不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彼此陪伴,在此小骑士也真正认识了龙,与龙建立了真正的关系,打破了骑士与龙之间的对立。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龙表示自己很孤独,希望小骑士能陪伴它,玩游戏或者聊天都可以的时候,小骑士选择了游戏,还是能一较高下的棋类游戏,小骑士连赢三场,可以说他实现了最初的目的——战胜一只龙。
与龙决斗,打败恶龙,大概是西方文化里,骑士精神的一种体现——勇敢无畏、战胜强大的邪恶力量,不过从这本书表达的内容可以看到,更重要的是用真心与这个世界相处,也真正认识你的“对手”。
最后说一说这只龙,从断掉的角来看,它应该是一只“有故事的龙”,它对待小骑士的方式也完全像一位长者,不断在告诉小骑士真正的骑士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从“外在”到“内在”,最后虽然被小骑士连赢三局也毫不在意,因为,它需要的是陪伴。
小骑士与巨龙读后感(三)
小时候,我们总是期望自己快快长大,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变成别人眼中的英雄,赢得别人的鲜花和掌声,甚至是敬佩的目光。慢慢长大后,才知道通常情况下我们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孩,并没有那么出色,也不会有许多传奇,我们的成长跟其他人一样……
《小骑士与巨龙》中的那个满头黄毛的小骑士,像是那个时期乳臭未干的充满报负和理想的每一个小孩一样,渴望变得成功,成为别人眼中的英雄,得到别人敬佩的目光,摆脱掉“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标签。正如这本书的介绍中所说:但一个足够优秀的骑士可不仅仅是能打败对手,赢得胜利。当渴望打败巨龙的小骑士不再因为看到巨龙庞大的身体而感到恐惧,不再执着于以更强大的武力战胜对方,甚至当巨龙诉说自己的孤单时放弃自己来这里的目的而感同身受时,能够善良的理解巨龙的孤独且尊重的对待自己的对手的小骑士才真正的完成了他的“驯龙”之旅。最后,我们可爱的小骑士凭借自己最擅长的下棋赢了巨龙。
陪着孩子看完了这本绘本,感触良多,其实我们大人何尝不是背后逼着孩子不断争取胜利的人呢。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考试名列前茅,甚至什么都不让他们做,只要求他们应付好一个又一个的考试,一旦哪次没考好,就如临大敌。我们忽略掉孩子的爱好,忽略掉孩子的梦想。一切都要孩子做到最好,最后达不到期望的孩子受到挫折就如小骑士打败不了巨龙般难受,而我们只是会说:恨铁不成钢。第一名只有一个啊,如果成不了学习上的第一名为什么不能允许孩子成为唱歌、跳舞、下棋的第一名呢。小骑士最后也是通过自己的强项——下棋赢了巨龙,我想小骑士赢的时候是开心的骄傲的。
作者 艾绒·迪克斯特拉,北欧90代新生绘本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出生在荷兰北部的斯内克。从他学会抓起画笔开始,画画就一直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他总是会将生活里的所见所闻添加到故事里,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世界。然而他的绘画风格很特别,别人的绘本都是用柔柔的色彩,整个画面充满童话故事的气息。而这本的用色基调是灰色、褐色,并且画面中的用线都看的一清二楚,很显然是没有经过电脑处理过得。就是这样一本有特色的绘本我把它推荐给大家。
小骑士与巨龙读后感(四)
每个男孩心里都住着一个英雄,在我娃身上我也看到了这点,4岁多快5岁的他,最爱奥特曼,每天要和爸爸妈妈玩一会儿奥特曼与怪兽对战的游戏,当然,他扮演的永远是奥特曼,我和他爸只能轮流扮演各种怪兽来配合他的游戏。在游戏里,他尽情释放着自己的力气,充分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全力投入的劲头让我忍俊不禁。
他常问我们自己什么时候长大,希望变高变强壮,起码能像他爸的块头一样,这样就能战无不胜了。虽然知道现实世界里没有怪兽,但在他的头脑里,大概认为只要有力量就什么困难都能战胜吧。我知道我会慢慢告诉他,甚至在他自己的成长里也会慢慢明白,光有力量是不行的。《小骑士与巨龙》讲的也是这样一个故事。
《小骑士与巨龙》的作者艾绒﹒迪克斯特拉是北欧90代新生绘本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小骑士与巨龙》也是他2016年成功出版的第一本绘本作品。绘本的风格我非常喜欢,看了介绍才知道艾绒钟爱古老、传统的绘画工具,像是墨水、铅笔、油彩等,这也使得他的绘本色彩鲜亮,充满细节与动感。
故事很简单,小骑士尼克一心想打败巨龙,可巨龙根本没和他战斗,第一次面对面巨龙嘲笑他武器小;小骑士拿了长剑第二次与巨龙面对面,巨龙却笑他无法对抗它喷出的火焰;小骑士准备了盾,第三次与巨龙相对,巨龙笑他个头小;小骑士穿上了厚重的铠甲,却笨重得无法战斗。就在我们想着小骑士还有什么办法时,结局反转了,巨龙告诉他,它需要的只是他的陪伴,于是小骑士与巨龙握手言和,一起聊天一起游戏。
虽然故事简单,但是能够看到3个小小的道理。
一是力量有时不是取胜的关键,智慧才是。遇到强敌时,勇敢固然好,但是蛮力不可取。小骑士不管是用长剑、盾牌或者铠甲去迎战巨龙,只要巨龙对战,小骑士根本不可能战胜它,而且可谓是蚍蜉撼大树。记得公安大学教授在讲自我防卫时也说过,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有时与坏人的抗争是无谓抗争,遇到不可战胜的情况,先要想办法保全性命。
二是你需要去了解你的对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当自己的力量无法与对手匹敌时,要从别的方面去寻找对手的弱点,比如巨龙的弱点是它的孤独,它非常渴望有人陪伴,并不想再与人为敌,山下的居民们长久以来都把巨龙当成了假想敌。如果小骑士一开始就能了解巨龙的弱点和需要,也就不需要一次次变换武器去迎战。
三是要有勇气,但要避免用力过度。在我们知道对手很强大时,往往在心里先产生了退缩。比如娃在学习他从没接触过的新知识时,有时会畏难,这时往往要推他一下,帮他跨越过去他心目中的障碍,让他看到没有他想得那么难。但是我也不希望他今后遇到事情都如临大敌,紧张焦虑,用力过度,最后才像小骑士一样,发现根本不需要那么用力去对待对手。希望他能分辨事情的轻重,用和困难匹配的力量去化解。
儿啊,以后你会明白,不是每一只怪兽都只能用力量去战胜,也不是所有怪兽都需要拼尽全力才能打败。
小骑士与巨龙读后感(五)
《小骑士和巨龙》这本书的插画色彩鲜亮,很有特色,用墨水、铅笔、油彩绘制的插图,喜欢这类画风。封面很可爱,一个有着金色卷发的小男孩拿着一把长长的剑,面对着身边红色的巨龙的长长的尾巴,他看起来从容不迫,还拿着一个比他还高的盾牌。小骑士在与巨龙搏斗吗?小小的他能战胜巨龙吗?
绘本《小骑士和巨龙》讲述的是小骑士尼克与巨龙交锋的故事。尼克一直有一个大大的梦想,那就是与真的龙决斗,他要去寻找住在高高的山上那条不可战胜的巨龙。他虽然并不高大,但他的梦想却很大。而且他为此也做了很多准备,他应该无数次的思考着与巨龙搏斗的情景。小男孩在自己的房间画了很多幅画,想象着与巨龙搏斗,想象着战胜了巨龙的情景。想象着自己战胜巨龙后获得的荣耀。
这天,他早早地起床,爬到小村庄那边的那座高高的山上,他到达了山顶。寻找着巨龙,看到积雪下露出的细长的尾巴和巨大的两个翅膀,尼可才发现自己踩在那巨龙身上。他勇敢的取出自己的剑去挑战巨龙,可是巨龙却不迎战,他一次次的嘲笑尼克。嘲笑他连个骑士样儿也没有,嘲笑他的剑太小,嘲笑他没有盾牌,嘲笑他的渺小。尼可一次次的伤心,却又一次次的迎难而上。去制作一把巨大的剑、一面巨大的盾牌、一副巨大的盔甲。他一定要完成与巨龙决斗的梦想。
尼可可把所有的一切准备就绪后,却发现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用处,反而让他很受累,而奇怪的是巨龙居然还是不和他决斗。他一直期盼着与龙决斗的大梦想在见到了巨龙后却也无法实施。而巨龙也很不开心,原来他不能被别人打败只是他不和任何人决斗。他更喜欢有人陪伴,喜欢有人聊天或者做游戏。
于是尼可去找了一副棋盘和巨龙下起棋来。小骑士尼可在棋盘上战胜了巨龙不止三次。他终于实现了他的大梦想——战胜巨龙。虽然不是靠武艺。
关于小骑士与龙的故事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类绘本,在我打开本书之前,我想象的是小骑士与巨龙武对武的搏斗。然而没想到看到的是小骑士最终并不是靠武力与巨龙搏斗,而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与巨龙交战——下棋。但这丝毫不影响小骑士的勇敢形象,这也让小骑士变得温暖起来,他抛开了武力,用陪伴去温暖寂寞的巨龙。巨龙缺少朋友,缺少与人交流,他也不想伤害弱小的小骑士,他只想有人去多多陪伴他多说话或者游戏。
故事看到最后感觉很暖心。虽然小骑士和巨龙并没有用武力决斗,但是你能说他不是勇敢的吗?
小骑士与巨龙读后感(六)
好友小乐妈妈忍不住找我吐槽——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至少能够坐住30分钟,自己家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猴子屁股,5分钟都坐不了就又干别的去了。
说起小乐,我就想起他那满眼都是戏的小表情。这孩子非常聪明,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时,他总是能想到更好玩的点子。
不过说起和他一起的小伙伴,却又并不是喜欢跟他一起玩。听我家孩子说,他点子好是好,却总喜欢指手画脚地干预别人,像是追人游戏,有人从他身后过去,他可能就要把人家拽回来,让小朋友从他说的路线走。本来好好的游戏,被他这样指挥干预多了,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想到这些,我把一本绘本《小骑士与巨龙》推荐给了小乐妈妈,让她读一读,之后我们再继续探讨关于小乐专注力的事儿。
小乐妈妈有些无奈,孩子都大了,她也不是小孩子读得什么绘本嘛。
好在她还算相信我,很快把绘本翻完,然后有些气愤地跟我抱怨”眼看着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了,急得火烧眉毛,你却给我看这种无厘头的屠龙。赶紧说说怎么解决孩子的专注力问题啊!“
屠龙的故事其实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孩子专注地状态。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小骑士与巨龙》中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小骑士从小就渴望与真的龙决斗,他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但他最终等到了这个机会,于是他去寻找巨龙居住的高山。
小骑士爬上了高山,并在无意识的状态爬到了巨龙的背上,巨龙不接受小骑士的挑战,笑他的武器太不像样。
于是小骑士到山下的村庄打造了巨剑再次去会巨龙,但巨龙又告诉小骑士他连防护火焰的盾牌都没有,不配战斗。
等小骑士有了盾牌,巨龙又笑他太渺小,于是小骑士又回去打造高大威猛的盔甲。
最终当一切齐备的时候,小骑士却被自己的装备压垮了。当他陷入悲伤的时候,却发现了另外一个事实,巨龙讨厌决斗,它很孤独,所以更喜欢讲话或者做游戏。最终小骑士用自己的方式一次次快乐地打败了巨龙。
从绘本开始对小骑士的描述中,抛开与巨龙决斗这件事是否有意义不说,小骑士的状态正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状态。
正如美国的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先驱,逐名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塞尔玛·弗雷伯格在她的著作《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里描述她连续三周观察一位18个月大的孩子努力征服一辆茶点车。最初她爬茶点车时,她一爬,车轮就把车带向反方向,经过不断尝试,几天之后她发现了车不会滑走的方法,终于爬上了茶点车的底层。
爬上底层之后,她有面临新的挑战,怎么样爬下来。茶点车有些高,她坚持自己下来,却总磕到脸。她甚至爬上底层后因为焦虑而哭泣,却不希望大人来干涉,直到三个星期以后,她终于学会了倒退着爬下来,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本来是可以很专注。但是我们作为父母是否在孩子专心研究玩具的时候,不断用喝点水吧,吃点东西吧打断了他们的专注?
在孩子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玩玩具的时候,不停地告诉他”这个玩具应该这样玩。“恰恰是我们的这种行为破坏了孩子的专注。
孩子在不断尝试时,因为我们的打断,没有体验到成功,反而被满满的挫败感打败。我们的孩子本来可以在不断尝试中试错,并找到正确的路径。但是很多时候,作为父母,看到孩子做事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就忍不住代替?这让我想到儿子幼儿园时老师叫了三步穿袜子的方法,我总是没耐心等他笨拙地重复着简单的动作,而代替他把袜子穿上,导致他一直到幼儿园大班才真正能够自己穿上袜子。因为对比,孩子总感觉自己动手能力差,学习过程中,他没有体验到成功,反而尝到了与家长对比而来的挫折感。
在孩子修复自己的时候,没能给孩子留有最后发现的机会。小骑士的例子和小女孩爬茶点车的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转折点,那就是情绪。小骑士最终被自己的装备压垮,陷入沮丧;小女孩爬上茶点车,害怕爬下去摔到脸儿焦虑哭泣,这其实都是孩子调节自己的方式,而做为家长,我们都做这一状态出现时,没有等到孩子释放完情绪轻装上阵,就着急地阻止。岂不知,这个时候往往让孩子止步于离成功只有0.01米的距离。
所以,我们通过不断干预、打断,用帮助让孩子体验挫败感,无法忍受孩子探索路上的负面情绪,来破坏掉孩子的专注。
小乐与别的孩子互动时的举动,其实也像镜子一样,透露出家长对他专注破坏的线索。
当孩子开始进入探索状态时,不用我们思维的框为他们设限,更不要用无关紧要的事情打扰。玩具并不是只有一种玩法,孩子专注探索的时候,少喝一口水,少吃一块苹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要知道,孩子的专注力是有限的,等孩子专注的时间过了再吃喝,根本不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当初读《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时,曾经被这些语句深深打动:
但实际陪孩子成长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忘记了这份耐心?不妨在孩子比较慢地完成他手头的事时,不催促,不急着帮忙。让孩子最终体验到成功,从而为专注提供一针强心剂。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在尝试成长中难免会有挫折,此时他们可能会释放我们所谓的“负面”情绪。此时,父母不要以为坏情绪就是尝试的重点,孩子其实只是需要一个小小的休息,或者家长的一个小小的鼓励,就轻松迈入了成功。作为父母,我们是否能够在孩子有情绪时,安静地等待一会儿,对于孩子的成功体验也是非常关键的。
当孩子在经过不懈努力,取得成功时,他将更加愿意用自己的专注和坚持取得下一步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