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身份读后感摘抄

身份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11 17:25:22
身份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2-11 17:25:22   小编:

《身份》是一部讲述身份认同和自我探索的小说。主人公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挑战和困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真正身份。小说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引发读者对自我认知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部作品让人深刻思考自己的身份和存在意义。

身份读后感(一)

不知道是因为昆德拉换成法文写作,还是因为译者功力非常,总之行文非常轻盈流畅,很是好读。 但前部分曾因为香黛儿的“成为倾倒男人的玫瑰花香”意象非常之下头,因为这不是“芳菲菲兮袭予”式的自然美丽,而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精心修饰、是一种目的在于肉欲的美丽。 这种普遍存在的将“男凝”内化、将自我“他者化”的女人心理刻画得相当真实:她渴望被男人用欲望的视线追逐,以证明青春尚存、价值尚在,她的身份要在这种方式下确立。 但成为肉欲对象去展现魅力,本身就会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无论是按照来信男人的目光去“打扮”,还是顺从前夫及其家人去“忍耐”。 幸而香黛儿是成长的。她会逃离婚姻,她会追逐自我掌控,她也会意识到让马克在逐渐消解她未来的选择和不确定性。她的身份是由她思想的超越性所确立的,这也是让马克爱上的那个人。 另,从让马克的视角并没有什么深刻体会,或者说目前的我并不很在意他的虚无主义和浪漫主义。 最后两章颇有黄粱一梦之感,或许后事皆为幻境,但一切皆有起源,种子在此生根。

身份读后感(二)

在法国住了近20年,昆德拉的《身份》少了些布拉格的印记,却未曾远离轻与重的两极。现实与梦境,此地与彼方,爱与性。轻重转换之间,似求主体的超越,又仿若只是掂量一下这份重。

身份在昆德拉笔下至少有三个维度与问题:

其一,随字源idem(拉丁文,意为same),所谓私人的秘密—例身体及其需要·癖好—并非是独特的,个人化的,相反,如月经、便秘,这恰恰并不个人。若延展而去,种种学科,各以研究之名,入侵了一切领域,冠之以某某规律·现象之名。在无数的统计图表之中,个体悄然消逝。那么,追求独特的自我究竟在何处探寻?

其二,纵然平凡的日常生活也可划分为不同领域,或说社会角色。随之切换,行为模式也变了。情人眼中的病西施,或许是工作中的花木兰,何者为真?不同领域之间的语言是否可译,亦或是否有必要以单个领域为标识?矛盾,难道不是自然的吗?

其三,梦境作为主要的编码领域。梦在文中反复出现,甚至一度迷失:“是在哪一个明确的时刻,真实转变为不真实,现实转变为梦境?界限在哪里?界限在哪里?”周公解梦,阿尔泰米多尔,弗洛伊德,光怪陆离的梦,是否为映照自我的镜子?“人类最原始的睡,同样也是死的样品”。附着生气与真实感的梦便如此无言地带入生的领域。可为何,梦与现实语言可以流通 ?梦与性,定要代表着什么吗?

身份读后感(三)

她想,最让她烦乱的,是梦境把“现在”这个时刻销蚀了。梦使人生各个不同的时期一律齐头平等,使各个时期处在同等的时间平面上,这是我们在现实里没有经历过的,让人难以接受;梦贬低了现在,否定了它的优先性。 他想起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很快就被爱冲昏了头,这不禁让他懊悔起来。他不必想办法赢得她的芳心:在初见面的那一刻,她就已经许了芳心。回头看她?何必呢。她已经在他身边,在他左右,从一开始就如此。一开始,他是强者,而她是弱者。他们的爱从根本上就包含着这种不平等。一种无法辩解的不平等,一种不公平的不平等。 回忆过去,把过去的记忆一直带在身上,这也许是保持所谓的自我完整的统一感的必要条件。为了让自我不会变得越来越狭隘,为了维持它的容量,就必须把记忆当做一盆花一样,要记得常常浇水,而浇水,就需要和见证过我们过去的人——也就是和朋友——常常接触。他们是我们的镜子;我们的记忆;我们对朋友无所求,只要他们能不时擦擦这面镜子,好让我们照照自己。

身份读后感(四)

当神还坐在祂的位置上时(祂从起点时就坐在那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祂,时时刻刻地盯着祂,生命除此之外不需要把目光投向其他地方,而其他地方也确实都不存在,生命是神之外的他者,而不是其他什么的他者。

现在,祂终于离开了那个位置。所有人都在思考,祂走了,我们该盯着谁呢?是你,还是他或她,还是它呢?世界,在人们的目光里重新诞生。我,也从目光里显现出一部分来。从那一刻开始,从祂离开的那一刻开始,从世界重生的那一刻开始,从我显现的那一刻开始,一个问题开始萦绕心头:我的意义何在?

是的,我们在那个位置上重新放置了东西,只不过每个人放的可能都不一样,人们也似很害怕放的是一样的东西,一样的话,我们还剩下什么不一样的呢?这样的话“我”如何安放呢?他者再也不是整体的生命了,没有谁会害怕和神太过相似,因为差异远远大于相似,可现在他者成了与我近似于一模一样的人,一旦找不到这个差异,那只能意味着同一,也意味着随时可以替代的可有可无。这差异确实不那么容易找到,往往只能代之以掩藏我与他者的相同之处,然后宣称这是“个人的”,尽管心里自始至终明白个人的从来不等于差异的,可是只要藏得好,他者便不会真的知道(起码我们自己这么想)。

不要那个位置不行吗?——紧紧地闭上眼睛,只要感受。我便从目光中消失,世界也回归生命本身,只不过不再有他者了。——既然回归整体了,那也无所谓我不我了,自然不必再问我的意义之类的话题了。回归整体,即回归无限,即以宇宙视角回望一切,意义就再也没有意义!!!当然可以如此活着,直到一切都毁灭了。可谁都会忍不住回想或幻想起祂还在时心灵的那份充盈。

怎么办?那只好缩小整体的范围了,从理知的整体走向感知的整体,借由有限的自我感知寻回有限的他者,寻回有限的整体,差异被积累,意义在有限的整体里得以感知。如何不乡愿?这个只有不要完全放弃理知就行了。或许孔子就是这么活着的。我们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不能太远(处于边缘),也不能太近(固守中心)。

身份读后感(五)

读这本书有一种喝咖啡的感觉,好像闻到了咖啡的香气(希望不是真的有人在沏咖啡)。 喜欢在看似是小说的文本中看到一点哲学的东西,刘以鬯的书也是这样,喜欢。 描写接吻的段落:这个老头年轻的时候一定很会亲。 我要吐了……… “不是玫瑰花香味,不是那种非物质性的、诗意的、遍及所有男人的玫瑰花香味,而是物质性的、没有半点诗意的、还带有许许多多细菌的口水,从情妇的嘴里传到情妇的情人嘴里,从情妇的情人嘴里再传到他妻子的嘴里,从他妻子再传给婴儿,从婴儿再传给在餐厅工作的阿姨,从阿姨吐了一口口水的汤里再传给喝了这道汤的餐厅顾客,从顾客再传给他妻子,从他妻子再传给妻子的情人,再传给其他人,再传给其他的嘴巴,以至于最后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众多口水混合之海中,使我们都同属于一个口水的国度,同属于一个潮湿、联合为一的人间世界。” “无聊的数量——如果无聊可以数得出来的话——现在的无聊一定要比从前的无聊多得多。因为,从前人们的工作,至少对大部分行业来说,根本无法想象不把热情灌注在他们的工作上:农夫爱他们的土地;就像我的祖父,他是个制造好看桌子的魔术师;而鞋匠,他熟悉村里所有人的脚;森林管理员;园丁;我想,甚至连士兵都带着热情杀人。对他们来说,不存在所谓生活的意义这样的问题,很自然的,意义和他们在一起,在他们的作坊里、在田里。每个职业都创造出它特有的精神面貌、它特有的生存方式。一个医生思考的和农夫思考的不同,一位军人的举止也和老师的举止不同。今天,大家都变得很相像,同样都有对工作冷漠的通病。这种冷漠变成了我们的热情。这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唯一的热情。” “我以前买这个房子,就是为了总算能够得到自由,为了不再被别人监视,为了能把我的东西放在我想放的地方,为了能够安心,确信东西一直都在我放的那个地方。” 想成为香黛儿一样的富婆…… “你基于什么论点来判定随合流俗就是不好,不随合流俗就是好的?随合流俗不是能够和别人更贴近吗?随合流俗,不就像是一个大聚会的所在吗,一个可以集结众人让生命更浓稠、更炽热的大聚会的所在吗?” “资产阶级没有生存的权利;工人阶级不懂的艺术应该要消失;为资产阶级效劳的科学是没有价值的;教这些东西的人,应该把他们赶出大学;与自由为敌的人不应该享有自由。他大声宣扬的句子越是荒谬,他越是觉得骄傲,因为这需要很高的聪明才智,才能在没有意义的观念里注入一个合理的解说。” 这段发出来不会被封号吧… “我们唯一的自由,就是在痛苦悲伤和欢喜愉快之间做选择。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是我们注定的命运,千万不要把它当做重担来背负,而应该知道如何从中得到乐趣。” 好看,很短,一个半小时可以看完。 第一次看米老头的书,感觉棒极了! 就是没看懂最后为什么俩人又爱得死去活来的了……英雄救美buff吗? 写欧洲的事,但是很多情节又和中国的情况差不多,人类难道都是这样的吗?

身份读后感(六)

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下,同一个人会扮演不同的身份。这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特征之一。在这个社交场景下认识并且喜欢的人,在另一个环境下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身份》中让这样问自己,如果她熟悉的是尚塔尔向同事展示的脸,他还会为之感动和着魔吗。

书中的两个主人公都有关于自己身份的困惑。尚塔尔收到匿名的暧昧信件,最开始她兴奋的在周围寻找可以的发件人,最后发现始作俑者是让。匿名的人让她觉得自己被认可还年轻,而后者的行为让她觉得这是要抛弃自己的阴谋。让的收入只有尚塔尔的五分之一,他住在她的房子里,以主人的身份。在爱情里,女性似乎都愿意把主动权交出去,在爱情的土壤里,他是强者。可一旦爱情消失,让就成了弱者。

尚塔尔和米兰昆德拉笔下的大多数人物一样是个不随大流的人。她表面上和同事关系友好,但从心底里讨厌这些大众。她和大姑子维持着表面的友善,但实际深恶痛绝。最明显的是她庆幸孩子的夭折,因为这使她自由,让她不必假惺惺的喜欢这个世界。让不断表露自己处在“边缘”,他被好友背叛,在他临终时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他抛弃了理想,放弃了医生职业,最后靠尚塔尔继续维持人生的意义。

生活可以说就是不停的努力维持好自己的身份。扮演好员工,好儿女,好伴侣。赚钱维持中产阶级的身份,所有一切都成为习惯。就像生物钟一样,习惯了工作,习惯了消费,习惯了陪伴。但从宏观上看,时间一点点的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改变这些习惯。人会慢慢老去,身体和脑力会一天不如一天。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点点的拉近或疏远。身份也在一点一点的转变,曾经维持这个身份毫不费力,但有一天会突然醒悟该换一种身份了。

<被背叛的遗嘱>里米兰昆德拉写到, "生活, 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 努力使自己不至于迷失方向, 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中, 在原位中永远坚定地存在." 也许唯有在情人的目光里我们才可以做回自己唯一承认的身份。确认自己是那个被爱的人,甚至情人是谁无所谓,有那种感觉就够了。尚塔尔怀疑爱慕自己的对象是乞丐时觉得有些滑稽,但为什么一个乞丐的欲望要比一名商人的不值得尊重呢。正因为这种欲望毫无希望反而有着无价的品质,他们是自由且真诚的。

情人间的关系很微妙,还相爱时,两人可以把对方当作全世界。但一旦不爱了,可以迅速变成陌生人,甚至之前的为之做的事情都成了笑话。像是在看另一个人。让觉得尚塔尔背叛了他,她不再为了他而存在了。她去了别的地方,进入了另一种生活,假如他在那里遇到他,可能不会认出她。

所以有的时候不用太追根究底,因为有的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

身份读后感(七)

2023.01.31

第四本米兰昆德拉。后记的解读大概是切题的。我们从出生起就戴上了面具,在不同的场合中,在和不同人的关系中,我们表演不同的剧本,切换不同的身份。只有在他人存在时,只有在他人的注视下,我们的身份才存在——我们以他者为镜看到自我,我们需要依赖某个对象才能阐释自己的身份,如小说里的一段话:“这就是友谊的真正与唯一的意义:为对方提供一面镜子,让他可以看到自己以前的形象。”(友谊在这里也可以替换成国籍、职业、家庭、爱情……等等)

当他者的目光消失,当我们漂浮于无人的真空中,我们似乎独立了、自由了,但同时也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疑问(我是谁?我的名字是什么?),会被一种毫无根基的失重感笼罩,会想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我们怎么办呢?米兰昆德拉给出了一个答案:爱情。当一个人有了爱人,两个人就互相成为对方的根基,当对社会、对外界、对自己日日上演的无聊剧本产生厌倦和反感时,爱人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宇宙,以对方的存在和眼神来确认自我,获得一种宁静温柔的安心感。

(当然现实是:即使面对自己最亲密的爱人,也无法见证对方在自己不在场时的样子。我的爱人,他/她除了是我的爱人之外又是谁呢?在我不在场时,他的其他面具、其他剧本是什么样?如果那时我在暗处悄悄地观察那张无比熟悉的脸,会有一刻感觉到出离和陌生吗?)

插个题外话。在读过的几本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我看到一个共性:即关于“生活的可能性”的探讨无处不在(肉体/精神出轨就是其中一种)——那些玫瑰色的、迷离的、氤氲的、暧昧的,因永远无法抵达而显得愈发美好的可能性,按本书中的话来说就是“可能性之树”:

这段话十分打动我。或许足够现实和理性的人会谴责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认为作品中那些形而上的、不切实际的、毫无意义的假想和探讨都是无稽之谈,破坏了道德和规则,完全游离于现实之外。但我想我们是需要这些的(至少我需要),这样说好了:喜欢米兰昆德拉(亦或是喜欢《廊桥遗梦》这样的电影),和想象自己也许能拥有另一种更美好的生活(通常有艳羡的对象作为模板),具有同等的不道德性。通常当我们在探讨和想象其他生活的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已经放弃了一种道德,即那种忠于自己所选择的生活的道德——我们在想象时已背弃了自己的现实生活。

无论如何,在小径分叉的花园中,在无数有概率的现实中,我们真正能走的路,只有那一条,别的可以留给想象。不过我们终究要明白,每一种选择都是围城,每一条路的终点都是“无意义”。我们除了去行动,除了去爱,除了去好好地生活,除了认定并坚持自己的选择和责任之外,什么都不是。

身份读后感(八)

突然想起来,在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从树丛中漏下的光。头仰起,温度恰恰好的,盖到脸上。那个时候,生命是新鲜的,青春是美丽皎洁的,胜如太阳,照耀着我。我觉得,我会遇到一个未知名的女孩,或者有一个未知名的女孩,像树丛中的光芒一样,躲躲藏藏,注视着我。

在大学,学校里很多芒果树,到了夏天,青涩的芒果渐渐熟透,无数个,挂在生命力强盛的枝头。我会把那个未出现的女孩想象成这万千芒果中的一个,等着我去发现。

一直以来,都觉得我的生活有很多种可能。那些可能就像是未知的鸟巢,筑在枝叶繁茂的大树里。那里,那里,还有,那里,都可能随时会有一只未知名的鸟,为我唱起歌!也正是有这千万种可能,让我充满希冀地相信,有那么其中一个,在等着我去打开。

打开以后会怎么样?那是我未曾好好想过的。那个希冀总是如此美好地摆在我眼前,遮住了我往后看的视线。

不过,看到周边人那些成双入对的准夫妻,听到他们关于那个世界的描述。还有,在书中,香黛儿和让.马克的感情生活。那个生命只剩一种可能的生活!同样也是,有乐有愁。

爱情,允诺另外一方,走近真实的我。那时候,我也就不会孤单,不再感到没有安全感,或者说,两个人的孤单被坦诚的拿出来,面对面之后,互相得到理解和体谅,知道孤单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另外一个人,因此,也就有了安慰,也就释怀了。

但是,每个人也有很多个抽屉,一个放着原本的我,和你。另外一些,放着其他的身份,其他的我。

我们可能从最真实的身份开始认识,我们一开始对彼此的其他身份,互不了解。

然后渐渐地,喜欢上了,爱上了,紧接着,看到了其他的抽屉,考验也就来了:是不是也要连同她其他的身份也接受,也理解?她的其他身份会不会扳倒她,她的其他身份如此之多,会不会让我错觉她不再是她?她已经变了?变得陌生?

我们也可能只是从最普通的抽屉开始,认识,后来发现真实的抽屉沉重的托不住。

我该打开哪个抽屉?哪个抽屉才能托住她,装载她?爱情里的妥协,也隐藏着改变,慢慢地变了,然后在深夜突然察觉。她发现你和以前不一样了,你也不再是你原来的你。于是,她/你变得不可捉摸,似乎她/你从来未曾真正了解过可能会击溃你们共同搀扶起来的爱情。

分离之后,在深夜,那个放着本来的我的抽屉被打开,还有那个她,那段爱情,爱情在黑暗中点亮,在月光下被缅怀,在日出时消失。

身份读后感(九)

重点是脸,是灵魂的形状,是身份和名字代号之下不断变化的人。这个壳子下的我已经不是过去的自己。 人的脸不会变化,可是会陌生。

没有可供结束,可供逃开的地方。一切都是被窥视和固定的。

我对米兰·昆德拉用语言表达一种模糊感受的能力非常吃惊。其实单个拎出来,那是我们生命中常有的一种怅然若失,有时候头脑为之轻轻一震,却也不清楚那种感受的来源。 是的,敏感是一种珍贵的资源。这些体验并不是那些能表达出来的人所独有的——我至今还记得去年春节,亲妈挽着我在河边散步,平平常常的家常日子,她突然说:时间过得好快啊,怎么一下子我就这么老了?我心里还觉得自己还年轻啊。 然后时间就在我心里停止了。我知道我的亲妈,我的母亲,那个一直以来是我的长辈,我的养育者,我的依赖者的人,她也曾经是个小女孩。甚至她现在也还是个女孩,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大人。 妈妈啊,你心里也有很多很多敏感的感受。关于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都是共通的。 写这段话泪流满面。 每个人活着,都在一层厚厚的表达之墙中被禁锢。万千的情感是共通的,经过无数艰难的努力,语言才能够成为两颗灵魂间的信使。或者是如昆德拉一样,用他的话替你说内心的话。 努力表达,表达,表达。

时间,阴暗、巨大、沉重。 闭上嘴,时间就停滞不动。 废话的纯度,与傻瓜的快乐。

身份读后感(十)

爱情,做为目的,像一条笔直的线,简单而直接,直达幸福。似乎没有什么弯路可供起伏跌宕。但有了身份,就有了可供变化的波澜,交替中,中转着失控。

恋人之于爱情,夫妻之于爱情,情人之于爱情,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自己。或许一眨眼就是一个身份的切换,如果对方还在停留、犹豫、猜测或者疯狂那只会与对方的爱情直接相撞,变成鲁莽。

昆德拉在这部小说里依旧留恋着他对哲学的猜想。象是在提出问题,又象是在寻找答案,亦或是在暗示结果。

《身份》的叙事方式没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的水到渠成。到象是强行地往一个拥挤的匣子里不停地塞些小秘密。为了表达观点而放弃了形式的优美。这部书里被安排了太多的巧合,多的让人感觉是一种蓄谋。一种在作者指使下的补丁。梦境也被过度的使用,这种频繁的梦境窜插让读者承担了过多的压力。

◉‿◉让-马克◉‿◉

让-马克被昆德拉按排在寻找里,在沙滩里找,在情书里找,在火车站里找。找着他的香黛儿,也再寻找着他的爱情。随着香黛身份、情绪、梦境的变化,让-马克的爱情也开始在疲惫和疯狂中呻吟。

让-马克的中途辍学,让他感觉到所有的列车都在他的身边开走,香黛儿的存在让他处在一个非常豪华奢侈的边缘。他在围着香黛的城堡中心小心的盘旋。做着一个准备随时离开的动作。却被自己的爱情拉的无法移动。香黛尔的一个关于“没有男人再回头看我”的脸红的想象,被让-马克理解为一次爱情的冷遇,成功的蚀伤了让马克的敏感。正是这种脸红让他们的爱情得以开始。而香黛尔却把这次意外的脸红当成了误会。

而这误会又在他们各自的情感作用下变成了让马克的秘密信件,让-马克以香黛儿的秘密崇拜者的方式,带上陌生人的面具给她写了第一封用以安慰香黛尔的衰老的信。这个细腻而良好的愿望随着事情的演变最终却成了操纵香黛儿欲望的督促者。这种无意识的巧合成了他们各自心理秘密的催化剂,一发不可收拾。这种方式操纵了他们的生活,点燃了梦境,扭曲了爱情,也激发了被埋没的欲望。香黛儿披着让-马克的红袍隐藏着自己的私空间,也展示着她的背离和难以启齿的矛盾。

面具终于掉落的时候,当这一切秘密被公开,所有的恼火、嫉妒、愤怒、羞耻、变成了面对面的咆哮。让马克从他的爱情里滚了出来,爬到了香黛儿奢华城堡的边缘。爱情原本的力量在让-马克的的身上施展了痛苦的力量,他那准备随时离开的想象变的虚弱无力。他的矛盾让他不知不觉的奔向了车站,那是香黛儿的方向,也是他要为之奔跑的地方。去车站找她,是个绝望的举动,不象是挽救更象是扎挣。

◉‿◉香黛儿◉‿◉

香黛儿的儿子死了,也带来了她婚姻的死亡。她离开了那个可以叫她小老鼠的温暖怀抱,离开了那个吵吵嚷嚷的大家庭。在那里卫生间的门是开着的,所有的都在喘息 ,都在干扰。那里没有秘密,几个曾经的丈夫可以和一个妻子做在餐桌上分享食品。孩子们可以在不同父亲但同一母亲的生活中嬉闹。旺盛的繁殖力增加了孩子的数量,似乎是在增加一道生活中的菜肴。香黛儿与这个家庭相处融洽,还有一个她丈夫给她的小老鼠的昵称,也有着大姑姐关于她可爱的评价。香黛儿很好的适应着这个环境并坚定的要这样一直生活下去。可是,在香黛儿的孩子去世后,大家庭建议她再生一个菜肴用以忘记失去孩子的痛苦时,她选择了离开。她对这种提议有着无声的愤怒,因为在她的情感里,孩子不是她的菜肴。

可是,有一天这种离开成了她庆幸孩子的死去理由,虽然难以启齿,却给她带来一个能安心,能确信东西一直都在我放的那个位置上的独立空间,香黛需要独立,需要自由。孩子的死是意外,给了她痛苦也给了她自由。

这种独立变成了中心,变成了让-马克的爱情中心。包围着她,但却改变不了“没有男人回头再看她”的失望。也阻止不了她穿上枢机主教红袍的欲望。她一边安静的睡在让-马克的身边,一边挣扎在梦魇的欲望里。她能沉浸在陌生人的情书里,也能拼博在让-马克的鲜红火焰里。

她生存在自己的性格城堡里,没人能让她离开城堡,她的让-马克也不能。她不允许任何人触碰他的秘密。她爱让-马克,但让-马克必需呆在一个能让她放心的位置上。

香黛儿的性格跳跃而多重,在现实中,在梦境里,在爱情上,不停的变化着角色。让-马克的猜测总是不能命中香黛儿的恰当身份。最终,让-马克所做的一切成了干扰,触碰了香黛儿所珍重的隐私。这会打开她的秘密,也就是等于镇压了香黛儿的独立与自由。为此,香黛儿的反抗是驱赶让-马克,甩开他的爱情。

◉‿◉勒鲁瓦◉‿◉

勒鲁瓦是这本书的裁判,是昆德拉的潜伏者。他解密着昆得拉的哲学小花火。“生命的本质,就是延续生命。人唯一的自由就是在痛苦与悲伤之间做选择。与正义,道德无关。我们都是美化悲哀现实的化妆师“。这些话都透着昆德拉的味道。

米兰·昆德拉再一次用爱情主题表达着他对世界的认识,通过爱情窥视着世界的巧合与梦境,恍惚中让人无法分辨出蓄意与无意间的差别。蓄意不能完成的事,在无意间却被巧合撮合了。梦境是生活的窃窃私语,让人分不清那里更是生活的真实。一眨眼间,生活可能就是另一个模样,一眨眼间,那些不曾留意的重点就会擦肩而过。我们在挣扎,在奔跑,在追赶,在身份中对抗,在身份中巧合,在身份中梦想,也在身份中实现。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