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讲述了两个人之间的故事,他们从相识到相爱,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最终走到了一起。他们彼此扶持,相互鼓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他们的爱情如同一首美丽的乐曲,让人感动和动容。
我们俩作文800字篇1
嘈杂的校园中,接二连三的学生飞快赶去班级,微风轻拂,银杏树下的两片叶子,交叠重出了影……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请考生抓紧时间作答。”墙上的不知落了多少灰的老式广播仍然在运作着,我有意无意地撇了也还在埋头苦干的她。心中的石头仿佛落了地,看向自己早已写完不知多久的试卷,继而漫不经心地撑着头发起了呆。心想着这次:“应该换我赢了。”
其实在常人看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次开学测试,对我来说却意义非凡。
每个班级里,总会有几个学生暗自较量着,我也不例外,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我和她就是这样,这次的考试成绩也就表明了谁能打下开学以来漂亮的第一球。
很快,就到发成绩那天,老师在讲台上面无表情地念着成绩。头上的老式旧风扇还在不停的转,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伴随着窗外的蝉鸣,不由得让人心生烦意。就好像早已预料的事情结果,她又是第一名。周围的同学陆陆续续鼓起了掌,“啧”我心中的那股烦躁不减反增。下课后她好巧不巧走到我旁边,露出了胜利的微笑,眼神中,满是得意洋洋,我深知这一局是失败局。
自那以后,我们好似水火不相容,什么都要比,比学习成绩,比绘画技术,就连征文竞赛,我们都要比上一比……
几天后就是英语演讲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主动找上我握手言和了:“你口语练得比我好,我基础比你扎实,我们互相帮助最后结果不会差的,怎么样?”我看着她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想也不想答应下来了。后来的我们互相辅导,互相学习,最后都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针锋相对,更多的都是和颜悦色的交谈,我们都在朝着自己的方向所努力着,互相努力,互相进步,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并不孤单,因为我们彼此相伴着。
风过树梢,银杏树下的两个女孩两手紧握在一起,彼时,她们都是赢家。
一个人或许也可以所向披靡,但肩并肩一定会产生更耀眼的火花。
1/3页我们俩作文800字篇2
黎李子月,意为黎先生和李女士的孩子,名字叫做“月”,我的名字要解析起来非常浅显。学识渊博的大姑爹身为教授为什么要为我取这样浅显名字?当我终于明白他的用意时我已经犯了不少错误了。
从小我就是一个很外向的孩子,但我的爱好的是文静的人都不怎么坚持的:读书,画画,弹钢琴。还不喜欢出去玩。也许是父母都是教师的原因,我和小学同学们总是抱怨老师的想法不一样。我心中其实并没有多少对老师的抱怨,我是以一种敬佩甚至敬畏的心情看待的。所以我做作业一直很自觉,做完就读书练琴,甚至对出去玩,看电视的孩子们都有些鄙夷。当然这种想法是万万不能在同学们前显示出来的,我可不想不合群。现在想来实在是不堪回首。
以前我很骄傲。但是我待他人热情,真心珍惜着我的友谊;我对人对己都很严格,因此同学们对我颇有些微词,而且我心胸狭隘,又不愿真正接受批判,但我并没有想要伤害别人。我看重他人想法,如果说一开始练琴是出于兴趣,在见识到练琴的困难后兴趣便磨灭了大半。当我懦弱地想放弃时,是妈妈好说歹说才把我拉回来。其实我骗了她:我不是因为她列举的那些高大上的理由才坚持的,而是害怕老师失望的目光,和想炫耀自己的虚荣心罢了;有时我也恶毒,明知言语会伤人却控制不住自己,即使事后我读过的每一本书,每一个道理都在谴责我的行为,却还是一次又一次犯同样的错误。我又很敏感,现在想起从前的我,我还会难受得要掉泪。我不禁嘲讽这样的自己:呵,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毕业后我回顾了童年的短短几年,终于发现我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我必须要改变自己,不要再这样纠结,要去正视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控制好情绪,脸皮厚一点,坦诚一点,把对友谊的珍惜用更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对别人宽容一点……初中是新的开始,我不能再像小学那样了。我在家里这样想着,直到开学。
上学的那一天,阳光很漂亮。宽阔的岳麓大道是宽阔的明黄色。她多大方,不像我,只舍得用笔尖挑一抹明朗在笔尖,小心地点在画纸上。太阳用了最大号的刷子,在无比宽广的地面上,隆起的房屋上,汽车的向阳面上用力地裹上明黄。我从未见过那么多,那么明朗的黄色。纵使再厚的镜片,再小的眼睛,也能装下那温暖的光芒。纵使再坚硬的心茧,再狭小的心房,也能被那颜色浸透。
真大方,它在照射美丽的事物的同时,也浸润了拧成一团,固执倔强的我。我好像一朵干花皱成一团,投入一杯融进阳光的水,慢慢被化开,颤抖着舒展开每一片花瓣,绽放成她原本的模样。
不管是花瓣小巧精致的形状也好,仍旧青春的颜色也好,还是枯败的花托也好,零稀的花蕊也好,阳光都不吝啬自己魅力的颜色。这就是它的包容,也是我的憧憬。不仅想拥有像它那样明亮细腻的颜色,还想有将它分与他人的胸怀。
黎李子月,这个名字一直在提醒我:我是哪两种颜色的相遇,相融的结果。我要像月亮一样,因为我不能成为太阳,但我会记得,我的光亮虽然是别人的反射,但仍旧足够明亮,能让我照亮黑暗,拨开雾霭。
我出生于2006年6月28日上午,随父姓黎,全名黎李子日。这是我已故的大姑爹留下来的,对我的殷切期盼吧,所以才会有这么一个明亮的名字。
我的梦想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定下来了:当一名作家。
我识字很早,在约莫幼儿园时,我就可以读小说了,《飞鸟集》《秘密花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波利安娜》等,都是在那个时候看完的,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天,由于没有自控力,那时真是看书看到茶不思饭不想,从那时起就睡的晚,但是我不后悔。
我没什么恒心,也只有看书能恒久了,因此作文也写的不错。
也大概是那时,我的音乐天赋也显现了。那时,《小苹果》正火的一塌糊涂,当我的同学们在外面听到这首歌,兴奋地跳起舞来时,我却堵上耳朵,一脸阴沉地催妈妈赶快离开。那时,柴可夫斯基才是我的偶像。
再大一些,我的母亲就开始系统地培养我的语言能力。我学的很快,记得很牢,语感很好。妈妈教的是六年级英语。我还未上一年级时,常在她的办公室里玩。被她罚来背课文的学生,经常偷偷地向我请教课文的读法。
到了三年级,我开始不停地比赛。那一段时间的比赛,虽然让我身心俱疲,但是使我的英语水平和钢琴水平突飞猛进,在一次次地成功和失败之间,在荣誉与遗憾之间,我也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
可是,让我不甘心的是,作文比赛一次都没有获得过让我满意的成绩。我真的应该继续我的梦想吗?
我是个现实的人,而成为作家是我唯一的浪漫之梦。
当我回头看时,妈妈站在那里,她的身旁,一堆火烧得正旺。她的眼睛是那么明亮,仿佛有两轮太阳映在其中。火笨拙地烧着,她笨拙地守着,但是那火光和她的身影都是那么的清晰、温暖。
2/3页我们俩作文800字篇3
我们俩之间好似一块口香糖整天黏在一起。
不论是上卫生间、玩、聊天,我们都黏在一起。也许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书包里吃的,永远都放着两份;老师让我们其中一个去办事,另一个总会不自觉地跟上;不论去哪里,我们俩总在一起。
上课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一定会马上心领神会。每次分组时,不用说,我们俩一定自动组成一组。
依稀记得有一次我与她练习双人跳绳,她甩绳,但是每次练习时我们俩之间的默契似乎一瞬间被蒸发掉了,不是一开始就踩到绳子,就是跳的中途绳子被勾住,仿佛我们俩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而不是好闺蜜。
刚开始,我还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单纯地认为是缺乏练习造成的,但是临近比赛的前一个星期我才发现,我们俩一分钟连100个都跳不到。
我开始抱怨了,“都怪你,不抓紧练习,甩绳甩的不稳……”但她非但不生气,脾气反而温柔的似一只小绵羊,“别生气,我们一定可以的。我数一二三。”“一、二、三……”绳子划过空中,但是又到了我的脚下,接连几次都是这样。
“要不我们不要练双人跳了,来练单人跳吧,反正我们俩单人跳都挺不错的。”她听后挨着我坐下,“givemefive!别灰心,开心点了嘛。”
我平复了情绪,跟她击了掌,一下子,好似有一股力量涌上了心头,我好像打了鸡血似的,又有劲了。
“一、二、三……”我紧抓她的衣服,随着她的节拍一上一下。“耶,我们成功了!”我和她击掌欢呼。
放学后我们虽然走不同的校门,但依然并肩一起走,除非到不得不分开时,才不舍地离开。一次聊天时她问我,“要是没有直升六中,你去哪个学校?”“二中。”“啊,那我可能不能跟你在一个学校了啊。”霎时我的心空落落的,要是她不跟我上同一个学校该怎么办?
未来,也许我们会像放学,最终不得不分别,但这一段友情我永远不会忘却。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