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留学青年》这篇文章通过对国外留学生的采访和观察,揭示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变化。文章指出,新一代留学青年更加独立和自信,同时也更加珍惜家乡和文化。他们逐渐找到了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位置,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成熟和自信。
新留学青年读后感第一篇
曾有幸成为留学青年的一员,懵懂地敲开了那扇门。在很小的年纪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怎样的洪水和艳阳,只会横冲直撞,急不可耐地奔往下一个目的地。我想其实每个出去的孩子,多少都有一些英雄主义情结吧。作者保有令人羡慕的察觉力,以十足亲切的表达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命力饱满的青年生活, 相信如我一般很多人都能在其中拾得似曾相识的往昔。你不孤独,你很勇敢,你要继续。如果说今后身边再有青年吵着要出国了,我会向她们推荐这本书。并不是要借此教育,而是鼓励大家去看看真实又丰满,有哭有笑,不后悔的留学青春。
新留学青年读后感第二篇
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还有身边很多人的影子,作为一名留学生体会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在异国求学生活的路上经历了太多的困惑与迷茫,在当时很难找到一个出口去排解,但是回过头来看这本书每个留学生在美国都会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困惑与挫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苦和需要成长的人生课题,这本书真实细腻的还原了留美生活的种种场景以及留学生会面临的焦虑与困惑,希望更多的留学生家长以及准备出国的学子可以认真品读,对出国留学这个选择做好全面客观的认识,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去面对可能经历的风雨,谢谢这本书的作者,还有推荐我看这本书的大师姐,希望新留学青年可以惠及更多的学生及家长。
新留学青年读后感第三篇
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跟市面上其它写留学生的书差不多,看进去才发现作者并没有像某些类似书籍那样避重就轻或者先入为主。作者与受访对象之间不是记者和受访者或是评委和被试者,更像是久未见面的老友,边喝咖啡边交流近况。这样采访出来的故事透着亲切平和。而在作者清新笔调下的一个个人物,形象也非常立体鲜活,好像就是从你我的生活中走出来的。更难得的是,作者在叙事同时并没有轻忽对人心变化轨迹的深入分析,不失立场却也充满人文关怀。
推荐这本书给即将走上留学之路的朋友们,因为读完可以看到未来生活无限多种的可能性;也推荐给关心他们的伙伴和家长,因为这本书是了解留学生在大洋彼岸悲喜交织漫漫征途的起点。
新留学青年读后感第四篇
这书写得最好的是第一章,也是定下全书基调的一章。如果不能理解第一章里的“不屑”、“找回自己”,就不懂作者和老徐谈话时的窒息感从何而来,也难以真正体会他对彦洋的敬重。我很高兴的是作者在行文中完全不掩饰自己对受访人的好恶,他比那些声称无视角的人更真诚。
这本书不仅适合所有想出国或想把孩子送出国的人看,也完全适合清华学生看。我是个对留学没有多少了解也没有很大兴趣的人,但却对书中所讲很是感到熟悉。受访者的迷茫与空虚,面对感情、工作时的纠结或知足,以及一切青年人都要面临的志气与欲望的斗争,都让我恍若在书中看到了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除了宗教和跨文化交流问题,留学生只不过是他们在国内的同龄人的海外镜像,只不过因环境而使那些在国内被忙碌和安稳掩盖的问题凸显出来罢了。
最喜欢看大段的访谈记录,相形之下元辛自己的评注就少了些生活的丰富,弗洛姆精神分析一脉的解释看多了会让人生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悯。
彦洋将志气落地的方式很有启发性,找志同道合的人,做公益组织,搭建宣传平台,从力所能及的事的踏实小事开始做起。当然,在这之前先要让自己做好智识和心志上的准备。
新留学青年读后感第五篇
(不是书评)
依然记得初读这本书,是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冬日。我蜷坐在宿舍的一角,丢下所有的事情,像是一种抽离。几番潸然之后,也曾试图记录点什么,去期刊网上找了老师们写书评的模板,依样也想写一个,终究是失败……或许在这样的阅读里,我终究无法保持稳定的客观和理性,又或许“阅读”这件事情本身,就是personal的。 碎片化的感受如同四散的蒲公英,我眼见着它们轻轻地起飞,飘扬,降落,最后沉在心海里。我依然认为自己还需要很多年的修炼才可具备写出优秀书评的能力,但近来的一些事,却又给了我一点语不得已的理由。
前段时间其实不太开心,诸方尝试也毫无改善。某天发呆时忽然记起曾有个朋友教过我一些打坐的方法,试了试,竟然体验到了久违的平和。我隐约觉察那是一种交付,是在把那些无力掌控的事情、无处安放的焦虑、无法捉摸的世道人心都统统交还给命运本身。 这感受是熟悉的——虽然我并不曾经历过。但却牢牢记得,“交付”,就是书中写过的词。对,就是凡姐的那个故事,在第45页。 初读过后,我便一直把书放在桌前。这是第一次,重新打开这本书。 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几次。我遇到一些难解的问题,猛然想起,啊这个问题他写过的,那他们是怎么面对怎么处理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我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重读(这么看,倒真是一本“工具书”了)。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在那篇书评的草稿里,我觉得这本书是对留学生活的一种“重写”,但没想到,我真正开始理解这本书,是始于一种“重读”。 这种重读的过程自然充满了意外之喜,比方找到了很多文字的原始语境。但我的问题却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解答——就如同重读凡姐的那个故事,才发现,我所谓的“交付”与她所讲的基督教的奉献,就还是很不一样的。 如果说初读时我在书中看见了人类的普遍共性,看见了我们彼此身上相似的底色,看见我们这一代人,或者是我们这一代在外求学、求生的人所共有的心灵处境,看见旷野之上,我们其实并不孤单……那么,在一次又一次的重读里,我体会更多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一群人与另一群人之间,永远不可能有真正切身的懂得,是虽然我们都经历迷茫,但其实每个人的迷茫都难与他人言说,是即使我们面对的是同样的事情,你的方法/方法论,也无法成为我的指导。我们或许并不孤单,因为孤单是一种感觉,但我们终究是陌生的。
书的序言和前言中都提到一个问题,那便是本书所覆盖的采访对象是否能够代表留学生群体。这大约也是作者的一个焦虑,因此他似乎也常常需要去解释这个问题。对这种焦虑的解释大多指向了“精确”和“真实”,似乎打破刻板印象、关注多数的“普通人”、细致还原留学现场,便是本书的最大价值。 但于我而言却不是的……尽管作者采用了所谓“非虚构”的写作方式,在行文中也处处体现着严谨客观,但最让我感动的,其实是那些零零星星的情感(甚至是情绪)流露。 而真正打动我的,也并不是作品的真实,而是作者的真诚。你分明可以感觉,他把他所看见所听见的世界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地交了给你,让你也去体验,去经历。他无法确知你会看见什么,他或许也很希望你能看见他所看见的一切,但他所能做的最多,也就只是把他看见的这个世界给你。 仿佛是一种邀约。
从这个意义上看,“代表性”就根本不重要了。基于个人的阅读有时就像是在镜子中旅行,它照见的常常只是读者心中隐而未现的世界。 我们终究会长大,并且无法预知成长会发生在哪一个瞬间。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去体会留学,去体会青春,去体会人生,去细细咀嚼所谓的迷惘、孤独、伤痛……和爱,需要一颗单纯的赤子之心,那都是很奢侈,也很难得的。 而无论倾诉与倾听,观看与被看,总之生命之间一切的联结,在那样的时间,那样的地点,那样的心境之下,或深或浅,都是缘分。
新留学青年读后感第六篇
我第一次见到元辛,是2016年12月,在北京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组织的川普时代中美走势战略前瞻的主题沙龙上,作为主持人,他睿智和从容的风度引人关注。
当时我正处于某种无法言说的焦虑和不安中,女儿18岁赴美国留学,从本科念到研究生,学业还算顺利,不用担心。但始终感觉她经常是报喜不报忧,有很多事情不愿意告诉父母 ,而我特别想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能否适应美国的环境和文化,遇到什么困难,心理是否健康。周围有很多和我一样的留学家庭,我们交流的话题也是关乎如何和留学子女建立良好的沟通,事实上,很多沟通并不如人意,那些出国前乖乖的孩子们仿佛和父母已经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并渐行渐远。
我和元辛在微信上就此问题经常沟通,不妨说是我向他求助。他拉我加入他发起的“试说心语”读书沙龙微信群(大多是海归青年),群里经常分享书籍和阅读心得,讨论社会热点话题,他们的阅读之广泛,思考之深度,观点之大胆尖锐,充满智慧思辨,令我感到很惊讶,很振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扭转了我对独生子女幼稚,只知道赚钱,不关心时事和社会问题的错误认知。元辛还定期线下组织主题沙龙(例如我参加了一期,主题是《女性为何不愿意生育》,元辛采用了罗伯特议事法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参与者畅所欲言,手法别具一格,显示出元辛极强的组织能力)。
中国学生如何融入美国?留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俩探讨这个问题最多。曾经困扰过他。他告诉我正在着手采访留学生,写作一本关于留学生如何融入美国文化的书籍,期望父母能够了解孩子们在美国真实的生活和生存状态。
阅读元辛的文章,真是一种享受:从已婚的异地恋的博士夫妇,到从北京一头扎到大农村的患上抑郁症的学霸;从华尔街投行风生水起但最终选择回北京发展的藤校精英,到14岁的小留抑制不住内心的爱国之情;从痛苦震惊但最终默认接纳儿子是同性恋的母亲,到对基督教信仰从怀疑和认可的思想苦旅。。。。。他们在留学期间学习、融入美国的各种艰难尝试,情感的维持,自我认知的失落,寂寞的排遣,事业的选择去留。。。。。等等,点点滴滴,喜怒哀乐,挣扎和困惑迷茫,描述如此真实生动,令人动容,元辛发给我的每一篇文章(大约有7-8篇)深深吸引我,一口气读完。
我为他们欢笑,我为他们落泪。他客观冷静,笔触细腻,关注细节,扎实可信的心理归因推理分析,不时深入人性的黑暗幽深之井,不乏有挑战性的敏感话题(好奇和佩服元辛是如何找到这样丰富多样的样本群体,又是如何让接受采访者放下戒备袒露心扉?他在北大和马里兰经年苦读而训练成的历史哲学心理的思辨力,博览群书后的通透,充满人文关怀,善述的才华,阅人无数后的对人性豁达包容,确保这本采访实录完成,除了他高超的沟通交流技巧和才华横溢的文笔,我认为更源于他的执着和坚定信念,达到勠力同心的效果。而他留学的经历,令他能够精准的把握住人性之复杂,不狭隘偏激,加入了自己对人生独特的理解。
后来是我主动追向他索要文章看。我真希望在儿女留学之前就能看到这样一本书。
独生子女是亚人类----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形容。而留学则放大了亚人类在父母护佑成长的某些特质和问题,包括自我和脆弱。
很多留学生家长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海外留学遇到了什么心理困境,18岁-24之间,我们为失去有效的沟通监管而焦虑,对美国很多的想当然,导致了冲突重重。留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在人生中的每个选择的意义,短时间看不清楚迷雾,因为带有太多的功利思想,准备不充分,对美国的不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感谢元辛的勤奋和努力,他说,他告诉我,“阿姨,经过2年采访将近100个学生,我终于爬出自己的心理的黑洞,我释怀了”,留在美国还是中国,应该是每个留学生家庭都纠结的问题,“回国后,相比较留在美国,我每天都能做很多事情”。文字有救赎的魅力和功能,救赎别人的同时,也治愈了自己 。
我真心期待更多的中国父母,可以看到元辛的这本采访实录写作成果,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让更多准备留学的家庭,提早准备和思考,和子女一道成长,尊重每个个体的选择,理解包容他们遇到的挫折,共同完成人生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