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记录了徐霞客在中国各地的游历经历,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笔下的文字,读者仿佛能够跟随徐霞客一同踏足山川河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也启发了读者对世界的探索与思考。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一)
本书值得推荐。作为一个徒步登山爱好者的我在阅读本书之前其实是想了解一下300多年前徐霞客去过哪些地方、行走路线如何等——徐霞客先生简直就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心目中的“偶像”。
如果按照现代人的观点,对于旅游要有两个前提条件:金钱以及时间。徐霞客这两者都有,但是不建议现代读者对此误解,认为他很“潇洒”——因为他登过的山、走过的路没有很多人以为的那么轻松,另外,游览名山大川是他的主动选择,一种价值观的驱动。
我敬佩他的脚程,他到过天台山、黄山、武夷山、象鼻山、衡山、华山、嵩山、恒山等,这些地方在当时可不像今天旅游资源开发的如此完善,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几乎全靠步行,一天常常步行30-40公里。 回到文字表达本身,他的表达没有文学性的矫饰美化,平白叙事,力求表达精准。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最后描写一位人物就是徐霞客,理由是他觉得徐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这一生。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二)
有幸在假期去了趟黄山,当时并未读到黄山游记,只是知道徐霞客在黄山听了一整天雪滑落的声音,当我带着游玩时的照片再读游记,仿佛徐霞客在和我分享他去的时候看到的景色,他在问我:“我去黄山的时候看到了一条小溪,赶上了大雾,黄山还下雪了,我在那听了一天雪声,你去的时候天气怎么样呀,有没有看到天都峰呀,光明顶去了么”。读书以来,这是我第一次有古今对话的感触,争取追随徐霞客的分享,去看看他曾经游玩过的地方。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三)
还记得一年前在部队的一次新闻讲评,通过新闻中的祖国山川大河得启发,与战友们分享徐宏祖的故事,倡导兄弟们在漫漫人生中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快乐的度过一生,结果被导员当众批评与部队主题精神不符。我第一次深入了解徐霞客是在《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章。整个大明王朝洋洋洒洒七本书,作者最后却写了他的故事做为结束,当年明月写道:“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 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游历天下,然而,他们都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 “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于是便有了《徐霞客游记》中的一句:“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 那一天,山下的我们,正奔忙着追逐富贵与功名。但徐霞客却坐在黄山绝顶,听了一整天大雪融化的声音。 人生在历史中很渺小,找到自己所追求的,贯穿始终,读书、旅行、运动健身无所谓什么都好,找到它并践行之,自由快乐地享受人生吧
徐霞客游记
9.5
徐霞客 / 2022 / 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