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北京老食光》读后感(篇一)
标签:美食、老北京、老字号、美食、手绘、北漂儿
适读人群:北京新漂儿、老漂儿
文风:北京方言,平白喜感
页数:189
《回味北京老食光》读后感(篇二)
接触绘本这种形式,是有了孩子以后。女儿三岁了,陪她看过的绘本很多,也喜欢上了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
因为工作时不时会去北京,体验当地的美食,是最自然的“入乡随俗”的方式。
《回味北京老食光》读后感(篇三)
新年前最后一次聚餐,约在新街口柳泉居饭庄。杰客挑的地儿,说要带大家尝尝“北京历史最老的餐厅”。原以为这是为新书出版而张罗的“庆功宴”,不想刚落座,杰客就扔了颗哑弹:“我要离开北京了。”
杰客是东北人,绘本画家,北漂多年,单身。一年前刚认识的时候,他的绘本《北京美食故事》即将完成。对艺术我是外行,感觉其画风不算惊艳,灵动中透着股憨劲儿;不时将作者人设代入店家招牌或掌勺大厨的臆想,有点恶趣味,但活泼有喜感。
触动我的还有杰客对食物与生活的旁白:
上班路上在“庆丰”吃早餐,热乎乎的包子蘸上DIY蒜泥、辣椒油、白糖混搭出的调料,“感觉整个早晨都从灰色变成彩色了”;
周末在钟鼓楼写生,饥肠辘辘时“最想去馄饨候吃一碗热气腾腾、暖心暖胃的馄饨。试问,还有比这更物美价廉的解决方案吗?”
隔三差五没事找事,捏着鼻子挑战豆汁,“既然别人能喝,我为什么不能喝?喝!咕咚就是一口,这口感,醇厚、浓稠、微酸,哇,真是,回味无穷……”
……
漫不经心的叨叨,琐碎,真诚。小北漂的拮据与奋斗,单身汪的自嗨与自嘲,作为寻吃画吃的背景板,勾勒出北漂生活的平淡日常,朴实而温暖。
我把书稿推荐给中信的老同事张芳,她也喜欢。经过半年多的调色增香,《回味北京老食光》顺利出锅。
这是一本有味道的书。
食物的味道
书中少有吊人胃口的精修照片,店铺推荐也不走高大全路线,它是“吃货杰客”历时5年自掏腰包“亲口”探访数家百年老铺后,诚意奉上的“京城美食私体验”——既有豆汁卤煮这样的重口味,也有爆肚涮锅那样的小清新,不只收录名满天下的东来顺全聚德,老北京酷爱的白水羊头褡裢火烧北冰洋汽水义利面包,其历史掌故吃喝门道地址价格等,图文并茂一一记录在册。
如果食物会说话,许是“趁新鲜热乎赶紧动筷子吧”。但为还原美味上桌那一刻最真实的状态,杰客常坚持饿着肚子先画再吃。在人声鼎沸、香气四溢的人气餐厅,周围觥筹交错,这边埋头创作,这定力、这场面,想想也是醉了。
生活的味道
杰客乐于推荐小吃,大概因为它们较适合一个人吃——分量不多品种多,不论国营老店还是新派连锁,一个人去,堂食拼桌不嫌局促,打包带走也干脆利落。
书里描画了很多小吃,也记录了不少小事。
运气好时,能向忙里偷闲的美女老板娘、少东家讨教吃喝的讲究,而花几个小时排队等位,或打包到门口找个空地坐下便吃,也是有的。不惧于卖相,不拘于吃相,面对外表诡异滋味存疑的地道京食,以手捧外卖盒路边席地而坐的姿势,也能吃得高潮迭起,怡然自得。
食物和人一样,有自己的脾气性格。美食能否治愈孤单茫然,看你抱持何种心情与之对峙。不论生活怎样、状态如何,珍惜与食物邂逅的每一刻,面对未知始终心态开放斗志昂扬,要有痴心不改跟“原汁原味”死磕的较真,也得有点苦中作乐把日子过成段子的本事。
时光的味道
所谓老字号,大抵历经岁月沧桑而屹立不倒,各有对取材讲究烹调技法等的坚守。“限量供应”“过期不候”未必是营销噱头,对食物与技艺的敬重,亦是对食客的尊重。
时光让一些美食风味更醇厚,用心不掩其本味。就像怀揣梦想在光阴中漂泊的你我,酸甜苦辣一一尝过,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不知不觉一个人在北京8年了,一个抗战也不过如此吧……”在馄饨侯,杰客捧着热乎乎的碗,望着窗外飘起的雪花,自问离梦想是否近了一些。如今又是北京最冷的时候,准备好给北漂生活按下休止符的杰客,不知翻看自己5年“寻吃”而作的这本书时,在想些什么。
去哪儿、吃什么,不过一种选择,停留还是漂泊,亦是一种取舍。如此看来,本书不但记录了那些浸润过百年时光的老味道,也镌刻下作者北漂十年的好时光。所有好的怪的滋味、实现未实现的梦想,回味的那刻,都在记忆中发光。
是生活,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