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诙新闻》是一篇讽刺新闻报道的文章。作者通过夸张、调侃和讽刺的手法,对现实生活中的荒诞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文章中运用幽默的笔调,让读者在笑声中思考社会现象的荒谬之处。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揭示。
诙新闻读后感(一)
看了一周立波秀之后还觉得不过瘾,于是买了这本书。
该书将国内的新闻以周立波式的幽默重新解读,回味无穷。如果你只是看CCTV的新闻联播,那么你就太天真了。不妨从民间的角度进行重新解读哦。看过他的节目,再看看书。更加了解。他的方式真的很独特!
1/4页诙新闻读后感(二)
说实话,看壹周立波秀从来没效果,也就换个台了事,但看《诙新闻》就不是换书那么简单了,谁叫我有翻开后就一定要看完的习惯呢~
看完了这本书,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骂周立波了,抄袭也不带这么明显的
看节目我没效果,看书却让我吐了,“波波”的技术高超( ⊙o⊙ )哇…
2/4页诙新闻读后感(三)
不错,有意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好好好好好好 太好了
3/4页诙新闻读后感(四)
以前知道唱歌的李春波,后来知道了写作的王小波,再后来就是海派清口周立波了。周立波结合了前二人的长处啊,唱歌写作出书,一波强似一波啊。
一开始我其实对周立波不是很了解,后来喜欢了一个节目:《中国达人秀》,周是评委之一,看后觉得此人语言比较犀利且新颖,很多都是自创,幽默细胞很多,就渐渐熟悉了。后来看了很多《壹周立波秀》,才发现,周立波不简单呢。光凭一张嘴就能把男女老少都忽悠去听他的脱口秀,还场场爆满,这样的人是天才啊。后来《中国达人秀》出来一个模仿周立波的,这更使他的人气大涨。这个人称“小周立波”的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名叫张冯喜,模仿周的清口那叫一个惟妙惟肖啊。除了风格一致,内容竟然也都是她自创的,最后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年度中国达人秀的亚军。
其实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我在《壹周立波秀》里都看过了,想再回味回味,就忍不住买了他的书。周的海派清口有几个特点使得他的脱口秀引来了众多的粉丝。一是真实性。他的每一个段子都是以当下最热的新闻事件为背景发挥,让人觉得真实客观,具有说服力,而不是天马行空地乱扯。二是戏谑性。他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知识阅历进行提炼发挥,在玩笑和戏谑的口吻中完成对事件的全新解读和真实内涵的发掘,让观众在大笑的同时耳目一新,获得新知,这确实需要一番功夫,没有丰富的知识面和对生活的细微观察,以及一双锐利的眼睛是不行的。三是本土性。有句话说“本土的就是世界的”,现在社会行业细分越来愈深,没有自己的特点是不行的,是无法在市场立足的。周曾经就说过“我只是上海人民的一碟小菜,赵本山才是全国人民的饺子”,这话很贴切,起码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和受众群体。所以他在脱口秀中是不是会说几句上海土话,对于上海人民来说自然很亲切。四是创新性。看过周立波节目的人都知道节目中有个“立波梦话”板块很有意思。其实我以为这正是他要表达的观点,或者是对当下不满的揶揄。通过梦话告诉我们他眼中的这个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五是普世情怀。毫无疑问,周立波算得上是一个良好公民,他关注时事热点,并及时把自己的观点通过媒体公开表达,让更多的人看清身边的人和事,变得聪明,学会生活。从他犀利的语言中我们看到了一颗具有普世情怀的良知。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人们接受的信息数倍递增,但对信息的理解和筛选能力似乎越来越差,对事物的认知越来越被动,而像周立波这样能紧跟时事,并发出自己声音,并把自己的声音广而告之的已经寥寥无几了。其实我们需要更多像周立波这样敢于也有能力自己思考的人。我们不能只是在笑过之后就什么都忘了,我们更不能在看过之后就像报纸一样随手一扔,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是思想,是原创。有句话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用在周立波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