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小说的十字路口》的读后感大全

《小说的十字路口》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3 06:00:18
《小说的十字路口》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03 06:00:18   小编:

《小说的十字路口》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通过对小说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探讨,揭示了小说创作的困境和挑战。作者提到了小说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新媒体对传统文学的冲击。文章指出,小说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变革,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读者。这篇文章不仅给我带来了对小说创作的新思考,也让我对未来的文学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篇一)

①正如卡尔维诺所说,写作有些类似于在一片秘密中开辟道路,它是我们能够感到事物的神秘,它的韵律和节奏、它的呼吸,它不安的悸动;通过写作,我理解并能想象存在的奥秘和浩瀚,它几乎无法被人们的感官和思想所穷尽,我相信所有伟大的作品都在试图将读者带入一个未知的陌生世界。

②真诚或真实使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快乐,我希望这种快乐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石,耐久而经得起推敲,只要你在这项事业中发现一些真正的乐趣,牺牲永远是值得的。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篇二)

这两天在读格非的《小说的十字路口》。这本书有点类似之前读过的余华的《文学或者音乐》,主要讲的是他关于写作的感想,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随笔。作为被写进教材的知名作家,同时也是清华大学教授,格非的阅读随笔对他自己来讲可能是随意的,但对普通读者而言,还是显示出强烈的专业性。

在读《小说的十字路口》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刚读完《包法利夫人》。读完《包法利夫人》,我其实有点疑惑,我感觉这本书也就一般,为什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么高?看完《小说的十字路口》,发现格非也从主题和文体两个层面谈到《包法利夫人》。

从主题上来讲,通常对《包法利夫人》的解释是,虚荣和空虚导致了包法利夫人的悲剧,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把它作为一本爱情警示录,告诫女人们不可以只为爱情而活。

格非认为,《包法利夫人》写的其实是时代的弱者对急速变化的社会的不适应。爱玛和夏尔所代表的传统价值观——浪漫和仁慈,在现实中不断贬值,直至被残忍抛弃。所以福楼拜会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自己。”因为他也是那个被时代抛弃的人。

从文体上来讲,《包法利夫人》之所以是名著,是因为福楼拜开创了全新的限制叙述视角——以前的作者是和上帝站在一边的,他们无所不知;从福楼拜开始,作者可以选择和读者站在一边,很多东西作者不说出来,靠读者自己猜,从而获得阅读的乐趣。

我觉得这个部分写得非常好,因为格非不是在生硬地讲“叙述”的理论,而是通过欧洲小说与诗歌的关系、福楼拜与其他作家的对比,水到渠成地展示这个结论。读者既能收获轻松的阅读体验,又能收获实用的文体知识。

读一本书,如果怎么也读不懂,或者读完毫无感觉,那是很痛苦的。读一本书,在半懂不懂的时候,遇到一篇很干货又很好懂的分析,让自己茅塞顿开,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真的好幸福。

今天下午,读完了《包法利夫人》和《小说的十字路口》的我,就是这么觉得的。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篇三)

在中国作家群中,有一些人被称为“学者型作家”,比如阎连科、李洱、曹文轩等,格非亦是其中一位。作为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以及清华大学教授,格非老师对文学有着自己的体会与思考;《博尔赫斯的面孔》,就是我未曾翻阅但久闻大名的作品。其次,作为一名读者,更好奇的是,自己喜欢的作家是怎么阅读、赏析、评价其他国内或国外、已故或健在作家及其作品的。因此,当可以文化出版格非老师的作品——《小说的十字路口》时,我迫不及待地入手一本。

《小说的十字路口》是格非老师全新修订的散文与文学评论集,共分为三辑:小说的十字路口、十年一日、塞壬的歌声,囊括了格非老师经典的文化随笔、读书笔记与文学评论。通过本书,可以看到一位文学大师是如何阅读与思考的。

第一辑,小说的十字路口中,格非老师从作者与作品两个角度出发,写了许多有趣的话题,如写作带给他的恩惠与局限。在这一辑中,最重要的还是他对小说的见解,比如:小说与记忆的关系、时代与经典作品的关系、写作常例与特例的关系等;其中,最核心的一篇,即是书名所写的——《小说的十字路口》论述了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两者区别、面临的困境、遭遇的挑战以及最终走向何方的问题,体现了一个小说家对小说的深度认知。

如果说第一辑主要是在宏观上探讨小说,那么第二辑十年一日就是从具体的作家、作品赏析、解读小说。一大群我们熟悉的作家在格非老师笔下出列,国内的诸如鲁迅、马原、余华、苏童,国外的雷蒙德·卡佛、加西亚·马尔克斯、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等。有重要作家,怎么能无经典作品,于是《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城堡》《红楼梦》等也纷纷出列。深入浅出,精彩纷呈。

第三辑,塞壬的歌声。塞壬是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鸟的海上女妖,她常以娓娓动听的歌声引诱路过航海者,导致其触礁遇难。格非老师此处援引塞壬的歌声用来解析卡夫卡的小说世界及其深层意蕴。至于最后一篇《博尔赫斯的面孔》,则是所有喜欢博尔赫斯的人不能错过的评论博尔赫斯的名作。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篇四)

喜欢格非,始于人文清华对他的那次采访——《重返时间的河流》。采访是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他就侧坐在椅子在,开始自说着关于时间的思考。

“我自己长期以来有一个想法,我觉得恐怕能够给我们提供意义的是时间本身。不是说空间没有意义,空间当然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断地去战胜自然,不断地去创造物质,不断地去拓展我们生存的疆土,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一个空间性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在过去,总是服务于某种东西,服务于比如说人的意义。那么这样的想法,在最近几年可能对我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就是原来的空间和时间的均衡被打破了。越来越多的人强调空间来否定时间,乃至于最后文学的时间消失了。”

而在《小说的十字路口》一书中,我又试图去寻找他过往的文学评论,继续了解他的想法。兼有作家和大学教授两重身份的他把写作当成是一种“恩惠”,它能够加深我们对世界或存在本身的了解,理解并能想象存在的奥秘与浩瀚。它还能使人的感觉的触须保持敏锐而锋利的状态,它是真正的作品得以出现的首要条件。这种敏锐能够通向智慧之路,唯有智慧能够通向真诚,真诚或真实使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快乐。这快乐对于常常写文字记录内心想法的我而言,是一种力量的获得,它能够帮我厘清生活的思路,梳理清焦虑的根源,“你为什么而烦恼”、“你今天在想些什么”、“有什么事情令你有写下来留存的冲动”……常常在动笔写的过程中,那些开心或苦痛的在写下那一刻开始都多了些沉静,让人感觉踏实且持久。

也正因写下的是自己的语言,格非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到作家自身的局限,他们也会面对外部世界的种种障碍。在鲁迅那里他会告诉我们自我灵魂感知的真实就是唯一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会将外部社会力量的限制转化为纸上的“监狱高墙”;卡夫卡则用“K”循环往复的自我折磨来告诉世人他只关注自我的局限;伯格曼更是直接不断用重复的场景、枯燥乏味的对白展示个人的困境、个人与现实日趋紧张的关系……托尔斯泰曾说“最伟大的作家也不过是在书写个人的片面而已”想来正是此义,只是作为长期迷信经典忽视自我思辨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小读者而言,从一开始采取的就只是盲目接受一切,再来一点点剔除与纠正理解生活的多面。

想到这些便能让强迫症的我去释怀一些,曾经我迷信歌德,席勒认为他们的作品就是世间最伟大的作品,后来看到一些批评家的文字,不禁怀疑原来他们的作品似乎也有缺陷,一时恍然,好像内心被雕刻完美的世界被打破。现今想来,哪有什么完美,不过是你把遇到的人和事美化罢了。当我追溯过往的阅读的记忆时,格非也在提醒我“记忆中的事物因其隐喻的性质总是与其他记忆中的片段紧紧地牵扯在一起,它有着自身的逻辑与生命”,这逻辑和生命也是我们个人的命运,无论怎么选择,所有的事物都是打上了我们自己的烙印的。

很喜欢他那句“小说艺术的最根本的魅力所在,乃是通过语言激活我们记忆和想象的巨大力量。”这力量是文字,是生命本身,是那个勇敢的自己,是那个百折不挠想要撕破一切的你。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篇五)

格非老师的这本《小说的十字路口》,写出了作为写作者对于写作这些事,独特的个体体验。饱含了他自己对写作的认识和体会,对于小说这一文体的认识,文体结构分析,故事的技巧和走向等专业问题,更是他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有很多是对阅读经典作品的读后感和书评。

这本杂文集也是格非老师自己阅读写作生涯的一个阶段性的汇总。对于我们普通人理解小说,理解经典作品,如何阅读欣赏经典作品,如何了解写作者有着独特的意义。

文字工作者往往都是离群索居的,入世又出世的。独处冥想,处于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热心关注但又冷眼旁观。在尘世纷繁复杂的人事纠葛和利益冲突的密林里面,用笔和思维去开辟一条路线,带着读者走入一个他创造的陌生世界。

另一方面作者都需要时刻保持着敏锐的感觉,甚至有些多愁善感,近乎神经质。

作者有着近乎孩童般的童真和快乐,怀着巨大的热情投入一项伟大的工程中去,构建一个个神秘而瑰丽的世界,写作者有着不能向外人道明的快乐。

大众眼里的作者都是语言的艺术大师。善于或者说倾向于通过语言或者文字沟通这个世界,是运用语言创造奇迹的天才。而另外一方面作家又是游离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之外的,像是具体日常生活的抽象化解释,接近沟通天地和人类灵魂的巫的地位,而这一意象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弱化,渐渐沦落成边缘人,交流和沟通的成本在现代社会越来越低,或者说越来越没那么重要。作家越来越孤军作战,外界的虚无高成了他的一种局限和障碍,这时写作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构建现实和对抗虚无的内心呐喊。

即兴写作,在写作中创造故事,这种理想的写作境界是可遇不可求的。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这种情况是孜孜不倦追求,上下求索之后才能偶得之的。格非老师帮我们梳理了大量经典名著中的故事走向,总结了不同故事的内核。对于很多作者来说,这也是很值得思考和深化的,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多了解了不同故事类型和内核,对于我们欣赏小说更增加了一重维度。相当于跟着老师重温了那些经典作品,在提纲挈领的高屋建瓴下,获得了宏观印象,还有具体而丰富的细节供我们赏析和体味。也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一举多得。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篇六)

书名:《小说的十字路口》

作者:格非

豆瓣:8.6

“只有在写作中,世界混乱不堪的图景才会暂时变得清晰起来。”

———

蕞近手上的文学作品扎堆儿,格非老师的这本《小说的十字路口》蕞让我印象深刻;随手翻阅,都好不惬意。

格非从三个部分切入,除了常见的读书笔记,到文学评论,还有借由文学而发的文学随笔。吸引我的除了一篇篇精彩的读书笔记和文学评论,是读起来更具亲和力的随笔感想。

如果说人生有剧本,那么小说可能是蕞接近它的文本了。小说的“十字路口”,就仿佛意指“人生的十字路口”。

谈到#故事的消亡 ,“写小说意味着在人生的呈现中把不可言诠和交流之事推向TOP 。”

谈到#作家的局限和自由 ,“真正伟大的作品永远不是调查报告,而只能是心灵的直接现实。它应该经得起任何翻译和误解的考验。”

谈到#小说和记忆 ,“小说艺术的蕞根本的魅力所在,乃是通过语言JH我们记忆和想象的巨大力量。”

原谅我简单粗暴的摘取原文,篇幅有限,截取精彩几句。喜欢小说的,不会不喜欢first辑的随笔集。从写作的恩惠,讲到作家的局限、自由,再到小说本身的文体、结构,故事内核和走向,以及时代的经典,以及故事的消亡,乃至小说和记忆的关系。

在阅读文学随笔时,格非老师仿若文学导游,娓娓道来他心中的美景是如何倒影于于心中画卷,也会由他的思路,回忆起过去读过的其他作品,来印证或者延伸出新的阅读体验和想法。

格非老师提到,日常生活中他时常感到生活和思想方式和他人很不一致。他也不确定是他自己,还是周围的世界出了问题。而这时,似乎写作给了这些不切实际的行为和思想予以了肯定,并且还赋予了其他“恩惠”,“写作给我的幻想、行为以及梦想赋予了某种形式,它很快使我安下心来,并感到了一定的自由。”

他说,在无形中写作加深他了对世界周遭的了解;当作家写作时,就拥有一项特权,可以在小说文学世界里安排好各自的程序,就像拥有上帝视角的“程序员”去设计一款游戏。

卡尔维诺说过,写作有些类似于在一片密林中开辟道路,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感到事物的神秘,它的韵律和节奏、它的呼吸、它不安的激动。

而透过写作,他更能理解并能想象存在的奥秘和浩瀚,几乎无法被人们的感官和思想所穷尽。而对读者而言,那就更是了。

我想,这就是小说的魅力,它无边无际,永远令人着迷。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篇七)

对于大部分文学爱好者来说,格非的名字并不陌生,是当代学者型作家当之无愧的代表。

格非

早在30多年前,格非就以他先锋派作家的身份在国内文坛和读者圈内广受赞誉,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望春风》,中短篇小说《迷舟》《相遇》《隐身衣》,专著《文学的邀约》《雪隐鹭鸶》等,他的中篇小说《隐身衣》获2015年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获2016年茅盾文学奖。

《小说的十字路口》收录了他对于《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城堡》《红楼梦》等中外名家经典的分析,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文学造诣,从这些随笔和文学评论中可以窥见一斑。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有什么共同点?

如果爱玛·包法利最后解决了破产危机,她是否可以避免悲剧的结局?

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对冤家?

英玛·伯格曼为何认为沉默是缓解心灵痛苦的方式?

此类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如果说小说家的身份为格非讲授文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艺术手段把自己对社会的观察作为作品呈现出来,体现的是一种持续性的思考和与时俱进的分析能力,那么作为教授的他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更是天然充满“传道授业解惑”的柔和的体谅,少了高高在上的偏激的审视。

在分析《包法利夫人》与福楼拜时,格非认为读者有时容易陷入对主角“存在意义”的苛求,仿佛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如果不是生来完美的,就必须是为讽刺而生的:“有人说,福楼拜塑造这个人物的意图就是为了批判爱玛身上的浪漫主义,批判她的不合时宜,她的任性和堕落。他们甚至得出结论,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彻底抛弃浪漫和幻想,脚踏实地地生活。”

而他本人对于爱玛“浪漫的梦幻”破灭的解读,在结合了社会实际的同时,给读者指明了另一种阅读的逻辑,理性和客观并非只有“批判”这一种表现形式,思考本身可以是平和甚至悲悯的:

“……如果说作者对爱玛有一点点指责或哀叹,那也仅仅在于,在作者看来,爱玛对于1848年以后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完全缺乏了解,当她在外省农场的阁楼上贪婪地阅读爱情小说的时候,她身处的法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浪漫’产生的土壤和气候都已消失殆尽。爱玛身上的‘浪漫’对于作者来说,犹如一根探测器。作者试图用它来衡量一下社会的庸俗、残酷程度。”

福楼拜

这样类授课的文学分析对于新时期的读者来说也应当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教授和作家这两个身份在格非身上近乎完美地融合,就像格非自己在《写作的恩惠》中所写:“我想,除了写作之外,对我来说,还有一个诱人的职业,那就是在大学任教。现在,我同时兼有这两项职业,不仅心满意足,而且简直有些喜出望外。”

在《小说的十字路口》中,格非也分享了他在多年小说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他认为作者和读者作为文学作品创作和接收的的两端,最理想的关系应当是在作品中彼此寻找。

写作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躲猫猫,作者躲起来,设置重重机关、驿站甚至彩蛋,然后等待最终被读者找到;而阅读则是读者不断通关寻找作者的过程。在这种双向奔赴中建立起某种美学上的认同,这是小说最迷人的地方。

而这种“迷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完全不公开透明的,实际上受作家控制的部分是有限的,因此文学创作过程本身极具“主观性”。

首先,作家很大程度上无法挑选自己的读者,更无法控制读者对于一部作品的理解,阅读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都会对读者的阅读造成影响。

其次是在作家自身的创作过程中,开始可能只需要一个灵感、一个随机的人物,但当行文渐进,故事的内容越发复杂饱满,作家设置的所有人物、所有线索都已经决定了,这就意味着它们在后来的发展中必须遵循既定逻辑,从而强烈地牵制住作家,让作家不能再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创作者再赋予人物的语言、行为已经不再完全出自“创造”,而是跟随故事自身的发展轨迹。

格非在书中这样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作家赋予了作品智慧,相反,小说自身的智慧一直在引导和教育着作家。……很多作家进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小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家在多大程度上对创作初衷构成了违背。这同样也可以说明,一个作家在构思作品时,不能过于周全,有时,一个作家的初始意念过于强烈,其结果是,意念本身在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控制着作者,作者成了某种意念和价值的奴隶。”

格非长篇小说系列《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

敌人

7.7

格非 / 2020 / 浙江文艺出版社

边缘

7.5

格非 / 2020 / 浙江文艺出版社

欲望的旗帜

7.6

格非 / 2020 / 浙江文艺出版社

因此所谓文学的主观性,既包含了创作者和感受者的主观意志,同时也是故事自身发展的能动,作者和读者都应当尊重这种能动。

格非曾说,他相信每个作家都有各自的责任,都有需要表达的最根本的意图,而所有伟大的作品都应当是试图将读者带入一个未知的陌生世界。相信不管是作家、读者,还是单纯的文学研究爱好者,应该都能在这本书中获得启发。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