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社会学家的窍门读后感100字

社会学家的窍门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0 18:25:27
社会学家的窍门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9-20 18:25:27   小编:

《社会学家的窍门》读后感:文章介绍了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问题时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包括观察、倾听、提出问题等。通过实例说明了这些技巧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启发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和理解社会。文章内容生动有趣,引人深思。

《社会学家的窍门》读后感(篇一)

中文:观点就是我们辅以一个案例去分析其它案例的方式。

英文:the point was the way the marginal case explained all the other cases.

这里是前文说的Watts Towers案例作为the marginal case能反过来看艺术界怎么运作的意思

中文:正是因为外行意象对我们的研究影响至深,我们更应该注意精确性问题。但要怎样才能精确?

英文:外行=lay。

lay actor/expert是一对知识论的区分,是普通人/日常意思。

中文:第53页:把物视为人们活动蕴含的残余。

英文:蕴含=embodied。

《社会学家的窍门》读后感(篇二)

贝克尔的这本书是很好的研究实用指南。看得出译者也很真诚。随手记下我看到的第16-20页中翻译的可商榷之处,供读者参考。

第16页,“substantive imagery”。书中译为“真实存在的意象”,这不好理解,因为下文谈的正是这些意象仅是基于想象并非事实。从后文来看,作者是用它和后面的“science imagery”相并列,前者指具体的、实体性的意象,后者指抽象的、专业性的意象。因此,这里似乎译为“实体性意象”更为妥当。

第16页,“可以临时画出一副关于邻里关系的完整图象……”原文是“neighbourhood”,指的就是“街区”,而非“邻里关系”。

第18页,“它……是我们成为科学家之前就知道的东西”,这句也很不好理解。查原文为“the knowledge we rely on when we aren`t being scientists”。原文并非过去式,而是现在式,所以肯定不是指“我们成为科学家之前就知道的东西”。“ being secientists,强调的是being,即指按科学家方式行事”。故而,似可译为“它……是我们这些科学家在不按科学家的方式行事时所依赖的知识”。下句也是这样,意指这样做法是不配在学术期刊上发文章的。

第18页,“社会行动者意义和动机的插补”,“插补”一词从何而来?查原文是“the imputation of meaning and motives to social actors”,似可译为“认定社会行动者的意义与动机”。

第19页,“我们的科学禁欲主义会不会发作?严禁讨论动机、目的与意图?不会吧?不太可能吧?”查原文的后半部分,为“Will we, in a spasm of scientific asceticism, rigorously abstain from any discussion of motives and purposes and intents?Not likely. No, we will still ……”译者把原文的第一句拆成了两个问句,然后把第二句“Not likely”也改成为了一个问句,把第三句的第一个词“No”也改成为了一个问句。这里的这句话似可译为“我们会由于科学主义的克制精神,让自己完全不去讨论动机、目的与意图吗?不太可能。不,我们还是会……”

第20页,“意象进入我们的脑袋,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经验的一部分”。这里读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但原文为“imagery enters our heads as the residue of our everyday experience”。residue,应该是帕累托的概念,指社会生活中基础性的、根深蒂固的、沉淀下来的东西。因此似乎应译为“意象是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积淀物,进入我们的脑袋的”。

上述多数是译法的商榷。翻译是重要的学术工作,译者的贡献是令人尊重的。也正因为如此,学术翻译中的较真精神也是需要的,正如贝克尔要和各种似是而非的“意象”较真一样。

《社会学家的窍门》读后感(篇三)

图书馆借阅了一遍,自己又买了,又看了一遍,有很多启发。将当时第一遍读时的札记贴出来。 2018-12.16

读贝克尔的《社会学家的窍门》。有关概念与案例之间的交互关系。

贝克尔指出,概念对于开展社会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但是,概念的提起在实际操作中是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展开的。其一是,直接指定概念,这种直接指定通常是取自已有的理论、已有的文献、已有的概念等,然后研究者通过沿用这些概念来对比现实出现的“案例”。其二是,从搜集到的案例中提取出某种共性,并将这种共性命名为某个特定的“概念”。

虽然,这两种应该是在研究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概念提取方式,但是,显然贝克尔在论述中依然是较具有倾向性的,即贝克尔倾向于认为后者在某种层面上更“优于”前者。然而,个人认为,两种不同的方式更多是适用范围、条件和对研究者能力的选择,从已有理论出发得出的概念,虽然不能很好地贴合现实,但是,由于其基本上是从应然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所以,在可操作性上是优于后一种方式的,且有利于检查出不同案例之间的“差异性”。从案例出发,可以较好地贴近现实,并捕捉到现实问题的“共通性”,但是,相对的,在概念体系的操作性上却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就是说,从案例出发所获得的概念在逻辑层次的安排上总是会存在某种不协调,或者说,需要研究者花更多时间去协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

--------------------------------------------------------------------------------

2018-12.18

读贝克尔的《社会学家的窍门》。有关“中层理论”的问题。

其实谈的就是理论的抽象程度问题。在书中,贝克尔指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以为对某种现象的描述,从具体描述到抽象概念的推演是具有“连续性”的。但是,通过亲身示范,贝克尔提醒我们,这种“连续性”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或至少是一种“建构”出来的产物。事实上,之所以在很多时候,学生对自身研究的陈述会被导师或相关评审觉得“牵强”,就是因为在学生研究中从现象到抽象的“连续谱”出现了“跳跃”,让评审感觉在论述中对现象的抽象层次被抬得太高。抽象程度越高,解释力就越强,但是,与此同时,其对某一特定现象的概括性然而削弱了。教科书中出现的理论也好、专业知识也好,其实就是经过了高度抽象后的产物,其适用于本专业所涉及到的诸多现象,但是,却不能很好“拟合”具体研究所涉及的现象或对象,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痴迷”,更多源于自身的“真空状态”。而一旦进入工作环境中(同时也是进入田野环境的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则面临另一方面的问题,即对现象的描述无法很好上升到抽象层面,或更准确地说,无法上升到合适的抽象层面。由此,我们也可以体会出默顿所言的“中层理论”的苦心了。

在这里,贝克尔给出的一个小技巧是,尝试将具体的现象描述中所使用的“词汇”替换为某些抽象概念,同时避免使用过于形而上的概念。

下班读贝克尔书。提及有关维特根斯坦的窍门。

大意为,维氏以手臂上举为例,提出质疑,如将手臂举起的事实从“我举起手臂”的事实抽离【即手臂上举理解为一个独立的事件,而相对的则是将“我举起手臂”作为主体对“手臂”这一客体施加某种作用】,最终留下什么?

在此处,贝克尔有两点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其一即维氏的例子,也就是说,要试着从某个定义中抽离出所谓的核心特征,或者说建立一个与具有核心特征的事物相似的对比物,其包括了除了核心特征以外的所有特征,由此就可以看到核心特征的与众不同之处。其二即其老师教导的小技巧,面对可能不能完全理解的读物,要抓住其对自身研究的“触动点”,即有时误读也是好事。

--------------------------------------------------------------------------------

2018-12.19

读贝克尔的《社会学家的窍门》。有关逻辑的问题。

贝克尔在这里实际阐释的是有关社会科学的基础问题。此前自己也在考虑的是,社会科学提供的知识其实是建立在日常的“常识”基础上的。但是,贝克尔在这里进一步指明了社会科学不仅以“常识”为基础,同时也是以“常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贝克尔引述了其导师休斯的例子,大意是用以说明日常生活中常常以隐藏“大前提”的方式来论证某些不合理的事情,而这个“大前提”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加以质疑的“常识”。

--------------------------------------------------------------------------------

2018-12.25

补记前一阶段读贝克尔书。

在谈到质性比较分析时,贝克尔认为,质性比较分析,在取向上是与拉扎斯菲尔德所提出的属性空间更接近的,而与分析性归纳不同。在这里,分析性归纳可以简单理解为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质性研究。而贝克尔实际是将传统意义的定量研究归结为对属性空间的分析,而将被认为是混合研究的质性比较分析单列。某种意义上,贝克尔的提法会更合理些。因为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定量并非如自然科学一般严谨,与其说是对某些数字的处理,不如说其更深层的,是对"属性"的测量和操作。

当然,在后文中,贝克尔隐含的一个观点是,不是按照定性与定量来区分研究方法,而是按照“想变量”还是“想组合”来区分。从“想变量”的角度,贝克尔并未多谈,但是一种合理的猜测是,和传统的定量研究应该是可以接合,围绕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构建有关研究对象的事实。而不管是属性空间分析,还是质性比较分析、分析性归纳,贝克尔均认为是探究组成研究对象各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办法。

同时,一个小的领悟点是,此前自己没有想明白质性比较分析(或定性比较分析,QCA)为何需要在1、0之间取值,其实并非是将所设定的影响因素的出现与否进行赋值(出现则为1,不出现则为0),而是应理解为该影响因素对现象出现的“贡献值”。

《社会学家的窍门》读后感(篇四)

“窍门”——社会学家的魔法

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社会学家们的思考方式是令人惊喜但偶尔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无论是社会学家们还是其他职业群体,毫无疑问的是,他们都生活在社会上。然而,社会学家们却常能提供一些精致的巧思。

“How they works?”

美国芝加哥学派、艺术社会学奠基人Howard·S.Becker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答案。

如Becker所言

这种“从帽子里抓出兔子”的手法被他称作“窍门”(tricks)——

在全书的笔墨分配上,Becker从研究对象的确定、研究样本的抽取到观念的形成、形式逻辑的方法各安排一章,大致包括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工作。

第一章,Becker大致展现了他的社会科学研究思路的立足点——对“意象”的探索。

Becker从观念出发,区分了日常意象与科学意象。日常意象是作为“社会人”对生活各种情景积累形成的概念化图景。生活世界包含了无限复杂的经验材料,我们利用简单的分类、猜测认识周遭的一切。

面对出卖身体的女性,这是日常意象提供给我们的观念。

Becker提供的第一个窍门即是研究者应从日常意象转向真实存在的意象。

这要求社会科学从事者从第一手材料入手,划开类型化的迷雾,真实地走入他者的生活。

不过,

Becker督促我们从真实存在的意象转向更加抽象的领域,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建构“科学意象”,讲科学故事(tell scientific stories),寻找简洁而精致的故事,用它来表达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

Becker在反复的日常经验中展现着他的“窍门”。他注重故事性,每一个窍门都同具体的经验案例相绑定。有时,他讲述一段似乎平平无奇的案例或自身故事,而在故事末尾,Becker开始尽情地展现“兔子魔法”,辅以具体的陈述,完成一个窍门的讲述。

例如,“维特根斯坦窍门”提供了一种确定事物真正的存在决定性因素的方式。它的逻辑是“如果(我)从一个事件或对象X中取走了Y特质,那还剩下什么?”一般的意象可能是,收藏家们定是有着满柜的珍稀艺术品,行走于各大拍卖行的人。运用维特根斯坦窍门,Becker询问,“如果我们从收藏这个概念中,抽离出收藏家在家里拥有大量绘画作品以及其他艺术品的这个事实,那还剩下什么”。他指出,真实的情况(意象)是,乐于豪掷财力购买艺术品的商人不会被当做收藏家。因为,

又如,“从人转向活动”(Turning People into Activities),这个窍门取代了社会科学家把人群分类的习惯。以具体的活动代替完成性的结果,揭示日常生活是如何在复杂的协作中展开的。

(将这个窍门运用得淋漓尽致的是其更为熟知的作品《艺术界》)

艺术界

8.3

[美] 霍华德·S.贝克尔 / 2014 / 译林出版社

艺术是一种集体行动!

从日常的意象到真实的意象,再到科学的意象,Becker用他多年积累的窍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精彩的思路。

同许多自称能授业解惑的人一样,Becker不能保证任何一位读者能立马成为一位“合格”的学者。从多年学习爵士乐的过程到讲课时反复的运用,他用自身经验提醒读者,窍门的运用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就像练习钢琴演奏一样。

若将Becker视作一位老师,那他一定是一位好老师。

在全书中,Becker没有进行“神秘化表演”,将魔法进一步推向不可知的领域。相反,他真诚地展示他的“魔法”,鼓励实践与练习。他用“魔法”引起你的兴趣,但用日复一日练习的朴实经验告诉你——“无他,唯手熟尔。”他尽力地告诉每一个在社会科学研究门口困惑、徘徊的学者——“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于我而言,这是展现“社会学想象力”的绝佳读本。(在这里,不同于米尔斯的诠释)

老顽童Becker是一个慷慨的魔术师,他展现了魔法的魅力,又摘下了魔法的面纱,揭开了魔法帽中最不可告知的那一层。

《社会学家的窍门》读后感(篇五)

读这本书的时候虽然觉得很有启发,但佶屈聱牙的段落太多,于是对照原文以及繁体版,挑出一些我觉得翻译有问题的地方,以供大家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我只跳出一些在阅读过程中个人感觉明显出错的段落,至于翻译本身是否流畅以及翻译得非常流畅但其实是译错的部分可能没有不在此文指出;其次,我的英文能力并不好,所以如果是我对原文的理解出了问题而错怪了译者,请各位指出。

我对照的英文版本是芝加哥大学1998年出版的英文版(以下简称英版),此外用台湾群学出版社2009年繁体版(以下简称繁版)作为参考。所有标出的页码都以简体版为准。

简版 P.15第一个完整段落的最后一句:

“……也不愿多了解布鲁默常说的‘社会生活具有自我互动的过程的固有特性‘’’”

英版:

“……what he always called ‘the obdurate character of social life as a process of interacting selves’”

应该是“社会生活‘作为’自我互动的过程的固有特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将社会生活看成是自我互动的过程是布鲁默的经典观点。这里的错误比较细微,不赘述。

简版P.26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

“做实验的科学家不宣布零假设,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真的。”

英版:

“Scientists who do experiments do not announce the null hypothesis……because they think it's true.”

这一句从字面意义上似乎是没错的,但从紧接着这一句的后文来看:

“On the contrary, they hope and trust that they are wrong and their null hypothesis will be disproved.”

这句话更应翻译成“做实验的科学家宣称零假设,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它为真”,这样才能与后面这句“恰恰相反,他们希望并且相信他们(的假设)是错的,并且他们的零假设会被否证”的逻辑相一致。

此外,根据我对统计学浅薄的了解,这样似乎也更符合零假设(Null hypothesis)的含义。

简版P.46第二个完整段落倒数第二句:

“谁将什么行为定义为越轨,这些越轨者是怎么越轨的,他们根本就不会讨论这些问题。”

英版:

“Who successfully defined some activities as deviant and how they did that were not discussable questions.”

这里原文的“how they did”指的应该是指“人们是如何将某些行为定义为越轨的”。

简版P.89第一个完整段落第三行至第六行:

“科学与学术素养够好的社会学家也许会进一步发现,对无解之题总有实际答案,这种答案无需经过逻辑或论证,而是基于组织性资源与竞争这个铁的社会事实。”

英版:

“A sociologist of science and scholarship might note further that the practical answers to these unanswerable questions— and practitioners always have practical, everyday answers to unanswerable questions—do not come from logic or argument, but are based in solid social facts of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and competition”

中间漏译了一段“(社会学的)实践者们总会对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有可行的、日常的答案”,译者可能将其与前一分句合一起翻译,但破折号这一分句的意思应当是指在实际研究中,无论研究者有没有考虑到作者提到的组织资源与竞争的问题,都会对自己研究范围界限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并且“do not come from logic or argument”也不应当译为“无需经过逻辑与论证”,而应当是“并非来自(研究本身)的逻辑与论证”。

简版P.119最后一段第一句:

“社会科学家经常使用其他人和其他组织收集的资料,结果就是会被那些人忽略遗漏的重要事情。”

英版:

“Social scientists very often use information other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have collected and, as a result, leave out of account whatever those people left out.”

最后一个分句应该翻译为“遗漏了那些人所忽略的重要事物。”这个翻译错误很明显,不赘述。

简版P.121第三行至第六行:

“ 如果我们知道保险公司根据警察统计数据设定家庭防盗险价格,知道人们在向民选官员抱怨因为这个理由导致保险费上升,我们就知道警察统计的数据很有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政治情况。”

英版:

“If we know that police statistics are kept with one eye on how insurance companies will use them to set the price of household theft insurance, and that householders complain to elected officials when their insurance costs more for that reason, we know that police statistics on theft will probably reflect such political contingencies to some degree.”

从整个段落的含义来看,最后一句似乎是译反了,应该是指政治情况对警方关于窃盗的统计数字的影响。

简版P.121第一个完整段落最后一句:

“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信息无法如实呈现,是因为数据收集者的工作程序不同”

英版:

“Some researchers describe the way the information is not what it ought to be as a result of the work routines of the data gatherers”

应该译为“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信息无法如实呈现,是由数据收集者的工作程序导致的。”从原文来看,信息无法如实呈现是因为数据收集者的收集方式的结果,言下之意似乎是数据收集的方法有问题,从这里并不能看出他们的工作程序“不同”导致了信息无法如实呈现。

简版P.124倒数第四行至P125第三行:

“但是每个人照顾伴侣的能力不一,而且人们四处流动,不时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导致许多人找不到合适的伴侣结婚。经典的例子是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女主角,一方面,男人在林场、轮船及矿上工作,远离了可以找到合适伴侣的传统社区;而另一方面,就男性来说,进妓院与临时性关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般方式,这和中产阶级女性以‘合租’的方式秘密解决同性恋关系问题是一个道理。”

英版:

“But people’s ability to take care of mates varies, and the way people move around and often congregate in relative isolation creates situations in which, for many people, there are no suitable marriage mates available. The classic examples are the heroines of Jane Austen novel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men who work in logging camps or ships or mines far removed from the conventional communities in which they might find appropriate mates, on the other. Prostitution and temporary homosexual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common solutions to the male version of the problem,as the quietly lesbian relationships of middle-class women who “shared an apartment” were at one time for the female version.”

从这一段的前后关系来看,中间“经典的例子是……”这一句开始的含义是完全译错了的,“Prostitution and temporary homosexual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common solutions to the male version of the problem……”这一句已经是在句号后面,和on the other没有关系了。应该译为“一方面,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女主角们是一种经典的例子,另一方面,在林场、轮船与矿上这种远离了可以找到适合伴侣的传统社区的地点工作的男人则是另一种例子。”

或者参考繁版翻译(P.130)“经典的例子是:Jane Austen小说里的女主角;或是远离了可以找到适当伴侣的传统社区,在伐木场、船上、矿地工作的男人。”

而这一段另一个错误则是“Prostitution and temporary homosexual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common solutions to the male version of the problem……”中的temporary homosexual relationships 应该是临时性的同性恋关系,而不是“临时的性关系”。

简版P.126第一个不完整段落最后一句:

“……又或许是边缘人群合力造成的小特例”

英版:

“……perhaps as a little special example of what humans are capable of.”

这里的“边缘人群”的“边缘”不知道是从何而来,这里只有说是一小部分特殊案例,并没有说做这些事的个人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制度边缘或中心。

简版P.140第一个完整段落第三行至第六行:

“如果这么说太严厉,那我们可以换个说法——组织喜欢展示出最好的一面,而不愿意说扯后腿的事。那些事件和行为经常被解释为是偶然越轨,或归因到个人的品格缺失,组织能守住的底线往往超越了人们一般的理解。”

英版:

“If that's too harsh, we might just say that they like to put their best foot forward, and prefer not to mention things that would make them look bad, especially when those events and activities can plausibly be interpreted as random deviations or character flaws attributable to individuals, things that are in any case beyond what anyone could reasonably expect the organization to guard against.”

最后一小句译者似乎译反了,应该译为“……(看起来很坏的)这类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超过了了人们合理期待组织可以守住的底线。”指的是这些组织试图隐瞒的这类坏事,是打破了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希望组织都可以守住的底线,所以组织希望归咎于个人或偶然因素。

简版P.165第一个完整段落第九行到第十行:

“从这个观点看,艺术品在何处与你是否拥有这些艺术品不相关,这并不会让你成为一个收藏家。”

英版:

On this view, where the objects are is irrelevant, and having objects in itself doesn't make you a collector.

译文会有一些歧义,可能译为“从这个观点看,艺术品在何处是无关紧要的,是否拥有这些艺术品本身也无法让你成为收藏家。”

简版P.228第二个完整段落最后一句:

“它适用于每一个有待解释现象需要定义的案例。”

英版:

“it applies to every case that fits the definition of the phenomenon to be explained.”

应该译为“它适用于每一个符合待解释现象的定义的案例。”或参考繁版(P.236):

“它适用于每一个和待解释现象的定义相符的样本。”

简版P.243第二个完整段落最后一句:

“引人注目的事是,不是家族团结的力量让这些人各安其分,也没有有意或无意的破坏,而是大多数小孩得面对不会分到农场部分或一片土地的现实,让他们只能在回忆里称之为‘家’。”

英版:

“The remarkable thing is, not that family solidarity keeps the several individuals at work, without conscious or unconscious sabotage, but rather that they do this in the face of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children will have no part or parcel of the farm and will be able to call it “home” only in reminiscence.”

这里漏/错译了“but rather they do this……”,导致整个句子让人迷惑。应该译为“令人惊讶的并非家族的团结让这些人各安其分并且不会有意或无意地捣乱,而是这些人面对大部分小孩不会分到农场的任何部分或一片土地,只能在回忆中称其为‘家’的现实,却依然各安其分。”

另有两个小错误:

P.112第一个完整段落第二个字,应为“多种原因”而不是“多钟原因”。

P.75第一个不完整段落倒数第三行最后一个词,应翻译为“异例”而不是“变异”。

这些是我囫囵吞枣地翻一遍书扫过的一些翻译错误,希望下次再版时能够进行更正,并且翻译的笔调上能够更为流畅。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