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2 02:40:26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6-12 02:40:26   小编:

《餐桌上的中国史》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历史读物。作者以中国饮食文化为切入点,生动地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通过对不同朝代的饮食文化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有趣的历史读物,更是一本值得品味的美食指南。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一)

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一样是美食,另一样是文字。

美食是世间Z温暖的治愈良药,热爱生活的人,大抵不会抗拒美食。

文字的魅力是能治 愈人心,喜欢阅读的人,会慢慢地变得优 秀。

在《餐桌上的中国史》这本书里,作者以中国的历史演进为主轴,以中国菜肴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二)

一部餐饮史,就是一部权力兴衰史,经济发展史。狗肉在汉及以前,和猪羊肉一般深受欢迎的,比如狗屠樊哙。但是,随着五胡乱华,匈奴,突厥对北中国的影响,汉帝国的覆灭,狗肉就随着南下的汉民,被保留到两广文化中。狗因为在游牧文化中,具有伴侣作用。杀狗,吃狗都被主流文化抛弃。狗,在岭南被称为伏地羊。可以说,潮汕菜中有汉的影子。而宋的饮食文化,则被保留在日餐中。典型如乌冬面,加盐而非碱,用酱而非酱油。今天的餐饮,大约是明朝以来的习俗延续。辣椒,是当今川菜,湘菜的灵魂,但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辣椒也不是湘菜川菜的主流。一些日本游客到上海,也说川菜口味清淡,与日餐类似。辣椒不入正席,似乎为曾国藩,左宗棠等所遵守。辣椒是革命兴起以后,对川湘菜的系统性改造。挺长见识的一本书。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三)

作为一个喜欢历史又喜欢吃的人,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毫不犹豫地入了。结果发现竟然是早年间ECNU的大师兄写的著作,更有了些亲切感。

其实我对这本书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每次我看到国内电影电视剧里那些和时代大相径庭的食物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都会觉得非常离谱且气愤。离谱也请靠点儿谱吧!

孔子吃什么?

说是餐桌上的中国史,倒是没想到结结实实地从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吃什么开始按断代的顺序写起来了,真是实诚。而且张竞老师的考据还是非常非常仔细的,不因为柴米油盐看起来和我泱泱五千年正史无关,而有一丝马虎。

简单来说整个中国古代,你在普通民众的餐桌上是很难见到肉的。宋代以后会稍微好一点,至于在春秋战国、两汉三国要看到肉,那必须得是皇家级别。

所以这本书开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孔子吃什么?有人想过吗。

日料就是中国古代饮食?

由于张老师是在日本留学的缘故,因此得以将中日的饮食横向比较,我觉得这也是这本书的一大看点。我自己本身也是日料爱好者,非常有兴趣进行对比。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日料的做法,尤其是怀石料理里面的那些做法,和中国宋代的口味是相对比较接近的。清淡,还原食物的本位。以及有很多凉拌菜、腌渍、高汤的烧制方式,都和宋代记载的食物处理方式很像。我联想到宋代的泡手法,其实和日本现在抹茶的制作方式也异曲同工的。所以,的确在日本的饮食文化里蕴含着很多中国古代饮食历史的蛛丝马迹。

如果想要在饭桌上炫技一把博大精深的知识底蕴,记得看看这本书。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四)

不管是哪里的人,招待朋友总是少不了一顿美食。或是自己下厨烹饪,或是到餐厅点上一桌的佳肴。与我们离不开的美食,你对于它们有多少了解呢?在国家博物馆,有古代饮食文化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饮食文化。除了去博物馆,有作者还把古代的饮食出了书,《餐桌上的中国史》作者张竞以中国的历史演进为主轴,以中国菜肴为主角,探索中华饮食背后的渊源,透过一道道菜肴品读一个朝代的经济、科技、农业发展程度与文化成就,用通俗的笔调展现了在时代变换、王朝更替、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中,中华文化的重组与演变。从春秋战国时代,到明清时代。从食材、菜肴到烹调方式、餐具的使用,为我们展现了餐桌上的中国史。

我们以为现代的菜肴,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中国的典籍中,并未出现我们常见的菜肴,比如糖醋咕咾肉、青椒肉丝。在川菜中,常见的辣椒,是明朝末年,从海外传来的。在现代的烹饪方法中,最常见的是“炒”,关于炒菜的最古老的记录是在北宋的书籍,在当时也不是最重要的烹饪方法。“如在《东京梦华录》中,炒菜也只记载了炒肺、炒蛤蜊、炒蟹三种,还未出现现代常见的猪肉、鸡肉的炒菜或鱼、虾的炒菜”。

除了菜肴,我们在饮食中,最常见的餐具筷子,用筷子吃饭的历史也不是很久。一直到宋代,还保持着用匙吃饭的习惯,到了明代,吃饭用筷子。在书中也提到了摆放方式,至少唐代以前是横着摆放的,作者在唐代的壁画中找到了证据。而我们现代已经是竖着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饮食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如果来北京,大家一定会吃北京烤鸭,除了老字号,新兴的“大董烤鸭店”,也是人气旺盛,以去除烤鸭的脂肪,做成不油腻的烤鸭为卖点。这也源于现代的人更注意健康。除了特意去轻食店,吃沙拉,或是少油少盐的菜,对饮食的选择上也是多种多样。

我们大多读到的历史书,很少专门写饮食文化。《餐桌上的中国史》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饮食文化,也引发思考。饮食文化的变迁,是难以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的。作者在书的最后列出了引用文献,有一些古代饮食文化可以从史料中查到,有一些还有待考证,作者都做了说明。我们现代的食材、烹饪方式、饮食礼仪,都是经历了不断地迭代。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五)

很喜欢这种考据食物源流和演变的书,读毕收获颇多,唯一可惜的还是不够细,若能再深入考据一些,定会更加欢喜。 本书最大的收获还是狗肉和筷子两篇的源流演变考究,精彩! 1.五谷:黍在先秦是待客上品。麦、菽为庶民饮食。粟是富裕家和贵族主食。 略遗憾的是,作者没有过多的考据稷和粟的关系,其实挺想了解粟稷是否真为一物的。 2.猪肉是肉食之首,最常吃的肉食。先秦常吃生肉(脍) 3.先秦吃饭是手抓的,筷子用来取菜,分食制。 4.先秦上层一日三餐,底层一日两餐。 5.中国自古“粒食”,面食很大概率是汉代从西域引入,饼的最早记载是在公元前30年。 6.汉代已经开始温室栽培。 7.饺子外来,最早的饺子食物是唐代吐鲁番出土。 8.饼是西域传来(汉代胡饼),推广是在东汉末年至三国。 9.发酵法,公元3世纪已有发酵技术。 ⭐10.狗肉:汉族自古食狗肉,是餐桌的上等食物和祭祀贡品。一直到六朝时期,随着胡人入主中原,狗肉习俗衰退。元代出现狗肉有害论,明清狗肉沦为下贱食物。 汉族食狗肉习俗的衰退,是因为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所以现今只有南方的两广等地还保留着汉族的食狗肉习俗。 11.胡椒是唐代从印度经西域传入。 12.大蒜和核桃是汉代从西域传入,唐代喜欢方术之人常吃核桃。 13.唐代爱胡食。巴旦木(扁桃)是唐代从波斯传来。 14.菠菜自尼泊尔来,唐以后推广开。黄瓜六朝时就开始种植。 15.北宋开始,猪肉沦为下贱食物,羊肉是上等肉(受胡人影响)。 16.宋代烹饪少油清淡。唐宋蔬菜多为生吃。炒菜最早记载是在北宋(少见),到南宋开始增多,一般用来炒鱼蟹,依旧不是主流。 ⭐17.筷子唐之前都是横放。五代宋元开始竖放,宋明横放被称作陋习。摆放方式转变可能和游牧民族餐刀有关。唐宋开始使用桌椅进食。 一直到唐代都是用匙吃饭,筷子取菜。宋代开始用筷子吃主食,可能和面条推广有关。宋代南方面条兴盛,面条是由南方出现,推广至北方(可能)。面条最早追溯魏晋“水引”,经过发展,到元代时,做法和外形才和现在的面条差不多。 南宋宫廷依旧用匙吃米饭(宋高宗),元代北方人也用木勺。筷子吃米饭在明之后,由明朝迁都北方,将筷子吃饭的习俗推广。16世纪已经全面普及。 18.鱼翅从明朝开始使用,全国推广是清代中叶。(从日进口) 19.清前期,满人不食海鲜。 20.辣椒明末传入中国,此前取辣用芥子。18世纪并未发现辣椒食物的踪迹,19世纪开始推广。最早有记载的辣椒食物“辣茄”(1861年) 21.明末出现皮蛋(变蛋),到19世纪中期都认为是不健康的食物。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六)

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中有名为“邯郸枕”的故事,后来衍生出“黄粱美梦”“一枕黄粱”等成语。“邯郸枕”作者沈既济是8世纪后半叶的人,主人公卢生在赵国都城邯郸的茶店里与一位道士相遇,借来陶枕,睡了一会儿午觉。在梦中,他体验了跌宕起伏的人生,最后成为一国国君,完成了他出人头地的一生。但醒来睁开眼睛,睡前在火上烧着的黄粱米饭还没煮好,原来只过去了一会儿时间,故事尽显荣枯兴衰中的人生无常。

“黄粱饭”可以衍生出许多文化话题。比如此物在当时是贫困者的食物,还是上等的食物?“黄粱饭”味道如何?用什么餐具来吃“黄粱饭”,筷子还是勺子?很多情况下,日常饮食文化的种种细节是难以读懂的。

“邯郸枕”这一故事发生的舞台,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正位于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张竞在书中这样描述中原地区的主食:孔子出生时,“中原地区稻米是富人的食物,‘豆’则是穷人的粮食……‘黍米’是最好的主食,为上流阶级所喜爱。曾为高级官吏的孔子也许是以‘粟’和‘黍米’为主食的,可能偶尔会吃一点‘稻米’,但‘稻米’不可能成为主食”。到了唐代,稻米在中原普及之后,粟在书中记载作“黄粱”,仍是上等的食物之一。

《餐桌上的中国史》分析,“邯郸枕”的主人公卢生做梦的那段时间里,正在煮的“黄粱饭”虽是小米粥,但不是将小米放在水里煮,而是煮熟后放在蒸笼里蒸的,茶店里应弥漫着蒸笼里飘出来的香味。并且,那时的人们,并不是用筷子来吃这“黄粱”的。因为唐代的人吃饭是不用筷子而用匙,筷子是捞出汤中的食材时才使用到的餐具。

历史大浪淘沙,有些食物从古代延续到现在,但更多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在历史的黑暗中了。《餐桌上的中国史》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从先秦时代直至如今的中国饮食的一些有趣变化。正如张竞在前言中所说的那样,“在天地变换、王朝更替、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中,无论是食材、烹饪方法,还是饮食礼仪,中国人的餐桌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变换之中。只是这种变化是缓缓发生的,人们不太注意而已”。

《餐桌上的中国史》这本书很有特色。张竞选取了史书文献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食物、烹制方式的记载,对文献记载较为模糊或存在相互矛盾之处、有所空白遗漏之处进行了考证。而在进行这番详细考证后,《论语》《礼记》中有关食物、进食的记载,就一下子变得鲜活了起来。纵观全书,求“新”、求“变”是中国饮食的最大特征,毕竟“菜肴虽然是民族文化的颜面,但即便是激进的文化民族主义者,也不会拒绝外来的食物。现实中很少有人只吃传统的菜肴,而绝对不碰来自异域的菜肴”。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七)

若非作者张竞在序言中提到,中华饮食的说法在国内听着奇怪,但在日本却很常见,置身于其中的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听惯了鲁菜、川菜、粤菜等的区分,这一提,确实觉得中华饮食确实有一种异域的感觉。

《餐桌上的中国史》一书以时间为经,以食材与烹饪手法为纬,根据现有典籍和出土文物,给读者细细讲述中国饮食上千年的变化,其中还穿插着中日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对比。

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生吃,在中国饮食中已然少见,但这种做法在日本却长久保留下来,成为什么“刺身文化”,就是吃生肉片。

中国先秦时期铁器不发达时,其实也十分流行吃生肉。孔子所讲的“脍不厌细”,实际上就是生肉切细且薄的意思。

张竞解释生肉流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青铜鼎非常人能得,而陶制用具加热又慢,无法满足百姓日常生产要求,农忙或战时尤为如此。

后来大约是铁器普遍起来,吃生肉的习惯才慢慢地消失了。而日本能一直留存下来这一个习惯,或许有铁矿资源或者冶铁技术的原因吧。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生肉里面没有寄生菌,确是最偷懒和环保的。

同时,张竞还提到烤肉这一方法,但百姓一般也都不这么吃。原因也简单,一来烤肉也需要费时费力,香料也难得;二来必须要用新鲜肉食,而普通人家储存的基本都是腌制肉,多是用来做羹汤的。烤肉是农耕民族的一种奢侈。

提到孔子,书中还引用了“脍不厌细”的后面几句,“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从前读,只在心中暗道孔子是个好难伺候的麻烦人,落魄贵族子弟还非要讲究各种排场,今被作者重又提起,才发现自己真的委屈了孔子。

臭的坏的变质的当然是不能吃的,做糊了人家不愿吃也是正常,要点相佐的酱料也不过分,现在我一北方人还不能接受甜豆腐脑呢。

不过,那时的贵族还是想到了怎样更好地满足自己口腹之欲。比如说汉代便有的“温室大棚”,昼夜用炭火来提高温度,促进蔬菜生长,从而能在大冬天吃上新鲜绿蔬。

……

整本书读来,中华美食文化要比我想象中复杂得多,中外商贸带来的新物种对食谱的影响变化,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对烹饪手法的不断改变,甚至在短短百年间就会有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着实长见识。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八)

看这本书,一是奔着新奇去看,二是想要了解了解中国餐桌上的演变。“餐桌上的中国史”自然不仅涉及饮食,一些餐具、餐桌也在变化。据作者的意思,写这本书的目的有二,“一是探讨饮食文化的细节”,二是“对文化史的再探讨”。本身这一选题角度的角度就有着“再探讨”的意味,其效果之一是“本书从其内容看,涉及多处饮食文化的细节,颠覆了许多常识”。不过,最为重要的是对“传统”的探讨,即中国饮食文化存在着“传统的发明”,意思便是,饮食文化中一些看起来古老的传统或许并不那么古老,也许可能是近代的,只是普及广又深入人心,过了几代人,倒看起来像是“传统”了。因此,作者所谓“对文化史的再探讨”,其意味是“厘清饮食‘传统’的一种尝试。”下面,我们来介绍下这本书。

本书共有七章外加一篇序言和序章。“序言”的内容大抵是前文所讲的,而“序章”作为引子,谈了六个方面的问题。

“序章”以“变化中的中国味觉”为题目,大抵是说“中国饮食文化”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背后是变化的,具体到中国人的口味、菜肴、饮食习惯、饮食用具都是在变化的。接着第一小节谈“究竟有没有‘中华料理’?”这自然不是在找茬,而是进行辨析,“中华料理”这个概念、定义的能指是否确有所指。接着谈“现代菜肴并未传承多少传统”,作者举了皮蛋的例子,说它是300年前最初出现,历史也并不十分悠久。当然,这里也无需较真“传统”和“历史悠久”是否等同。作者只是要说的是,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是不断改变的,那些我们视为传统的或许历史并不悠久。说完现代菜肴的“传统”,作者继续说“主食也在不断变化”“中国菜系的嬗变”“香港饮食文化的‘北上’”“海纳百川的中国人的肠胃”这些话题。

接下来作为正文的七章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春秋战国讲起,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时代的划分上,符合现在的历史划分:春秋战国、汉代、魏晋·六朝、隋唐、宋、宋元、明清。每一章又分数个小节,而在每个小节之下又分数个小节出来,但不凌乱。每一章在此不做具体介绍,笔者挑出一些自认为有意思的章节。比如第四章《丝绸之路带来的食文化交流》,一共三章,分别是“食狗肉风俗的变迁”、“丝绸之路传来的调味品”和“西域传来的食物”。这里的第二章颇有意思,分出的的小节分别是“印度来的辣味”、“波斯来的香料”、“反客为主的陈皮”和“喧宾夺主的大蒜”,诧异的是“陈皮”和“大蒜”也登场,也是外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关于“筷子”的探究,即第六章的第一节“筷子为何是纵向摆放的?”而古代,筷子原来是横向摆放的,那为什么后面又变了呢?

在阅读体验上,此书并不难读,所涉及的文言文,也是有翻译的。而且行文逻辑也有条理,确确实实在谈饮食文化,在探讨传统,在引经据典地论证。并不需要读者是有文化史相关底子的,只要对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感兴趣,都可以一览。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九)

走进餐桌上的中国历史

还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看的动漫《中华小当家》这部陪伴我们成长的童年时期的动画,原来出自日本漫画家之手,作者很喜欢中华文化,并且喜欢吃中华料理,查阅了大量有关中华料理的书籍才开始创作《中华一番》的漫画,作者因为喜欢而创作,这部漫画还是料理竞技的开山作。

饮食文化自古有之,只是我们很少关注,我们每天吃着中国菜,川菜、粤菜、鲁菜等等,却很少关注它的来源。从《餐桌上的中国史》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餐桌上都有些什么,稻、黍、粟、麦、豆。比如黍(黄米)被尊为待客上品。

猪肉为肉食之首,六牲指马牛羊鸡狗猪六种家畜。我们从古书中能看到一二。

《礼记》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吃饭时不用筷子,而筷子是取菜用的,喝汤时,在吃汤中的蔬菜时时用筷子的,没有加入蔬菜的汤时不用筷子的,而在如今,汤勺时用来喝汤的。从这点来看韩国,他们吃饭不用筷子而用勺子,取菜时用筷子,仿佛与这种饮食习惯相契合。

本书作者张竞是一位热爱美食的上海爷叔,从上海到日本,旅居日本、美国二十余年,从事比较文化研究,其切入点更为独到,也更能敏锐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价值,发现中华料理的流变。

我看到很有意思的点,是对一些文化古籍的保留可能我们做的不是很好,有些在我国佚失的的古书,在日本却能找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很多悠久历史的食材并不是我国产的,芝麻油,据传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还有西瓜、大蒜、香菜、豌豆等都是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与佐料。而菠菜可以追溯到7世纪中期从尼泊尔传入到我国的。

书中以历史演进为主线,介绍中国菜肴,探索中华饮食背后的秘密。从中知晓经济科技农业的发展进程,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的交融与演变。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我们能看出除了探讨饮食文化的细节,更多的是普及饮食文化误区。从史书文献中查找到蛛丝马迹看清事实真相。很多食品和菜肴并不是自古就有,慢慢演变,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细节。我国销声匿迹的文化习俗在外国却保留着,比如曲水之宴,乞巧,盂兰盆会,喝屠苏酒等等,也看到了多元的饮食文化。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十)

北京烤鸭竟然是南京传过去的?

《论语》是一本美食教科书?

炒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筷子为什么是纵向摆放的?

餐饮业是什么朝代开始出现的?

《红楼梦》里的餐桌上为什么没有鱼翅?

“黄粱一梦”里的黄粱是什么?

……

《餐桌上的中国史》

作者:张竞

很有趣的一本书,以中国菜肴为主角,用通俗的笔调讲述中国饮食与历史文化的演变,典故、食谱、历史、诗词、逸闻……应有尽有。

吃了一辈子的中国菜,其中的食材与菜式起源,跟你以为的可能大不相同哟~

作为一个吃货,我被书中的宋代饮食惊艳了,例如“蟹酿橙”:

选稍大一点的柚子,切去顶部,剜去柚瓤,稍留下一点汁,将蟹膏与蟹肉塞进柚皮内,将切下的顶蒂当盖子覆在柚子顶部,放进小的蒸锅里,加酒、醋,隔水蒸熟。

宋代还很喜欢用花和叶子做菜,不愧是中华美学巅峰,饮食都如此诗意精致。

如果你是个吃货,刚好又对历史感兴趣,不妨看看《餐桌上的中国史》,跟着作者一起来上一堂生动有趣的别样历史课吧~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十一)

2022年,两部古装剧前后脚播出,口碑却相差甚远。一部《梦华录》在豆瓣获得了8.1分的评分,另一部《皇后刘金凤》甫一播出,就收获骂声一片。 抛开剧情服化不谈,仅就道具中吃食一项,两剧均引发过互联网一片讨论热潮。《梦华录》引出了繁多的茶果子;豆儿果、鲜花团子、梨条桃圈、碧涧豆儿糕。开始被网友误以为是日本的和菓子,频频遭到质疑。而后,经过科普才知道这些都是宋朝传统的佐茶茶点。于是,又一波茶点热潮,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茶果子在网上热卖,剧中的各种茶饮子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可《皇后刘金凤》的质疑声却从未小过,特别在出现了“古装剧里吃寿司”的名场面后,被指夹带私货、倭风盛行,甚至侮辱“中国骄傲”。 饮食之道已经不是第一次引发网络热议,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饮食作为文化符号的重要意义。美食,既承载了乡土香情,更是社会发展的缩影。中华饮食更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孔子时代就开始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民国时期,张恨水写《金粉世家》帮七少爷燕西编排了病中佐粥小菜:凉拌鸭掌惹得唐鲁孙正“鸭掌虽好,但宜酒不对粥,贵公子病时应该吃火腿丝拌荠菜末,宜酒宜饭又宜粥。”饮食,早就脱离了只为裹腹的简单填塞。而这本《餐桌上的中国史》就是这样一本带你看饮食之美,文化深远的书。带你细探五谷之分,带你品读《诗经》里的菜蔬,带你领略张季鹰的鲈鱼莼菜之思。看时代发展中的味觉变迁:农耕文明携粉面登场、民族融合带来胡羹羌煮、丝绸之路引来异域风味、文人当道倡导清淡的新趣味……从《论语》《诗经》到《礼记》《齐民要术》引经据典带给你饮食与文学的双重享受,让人不禁感叹饮食文化也是美的一种。 米兰·昆德拉曾说“美并非人们所向往的,而是人们所回望的。”如今我们频频回望,望向一个个历史烟尘中曾经繁盛的王朝。品一蔬一饭,感受农业、仪式、古老技艺、烹饪技术以及自古传承下来的习俗和礼仪。但愿我们永不忘记中华饮食,但愿我们都能欣赏中华饮食之美,但愿我们都能翻开这本书,看历朝历代的钟鸣鼎食和人间烟火……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十二)

近年来,我们着重于对中文文化的学习和补长,多层面,深层次的挖出了很多历史悠久的事物。让中华文化再次以伟岸的身姿展现出来。除了字画,诗词,古董,原来,我们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千百年过去之后,无法留存的食物。

这本《餐桌上的中国史》以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吃货们,尤其是也有一颗爱过之心的吃货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文化。这本书比较系统的从春秋,孔子的餐桌开始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人餐桌上的文化变迁,也是中国人味蕾的不断变革。是一本非常美味而又丰富情趣的好书。

春秋时期,可能孔夫子的餐桌上只能吃一碗黄米,就是如今我们说的小米。粘稠的小米可以做粥,而没有黏度的小米却只能去酿酒了。还真是各司其职,一点不曾浪费。难以想象,一条肉就可以做束脩的孔子,原来饮食却如此单薄。

还有,对腌菜的追溯可以到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蔬菜种类的匮乏,以及铁器时代人们烹饪技术的单一。很多菜肴并不能被一展其风味,只能用盐来盐渍,这就是我们腌菜的起源。这个考古现象,可以打脸如今的“泡菜国”了。我们的腌菜历史课追溯到两千年前,这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荣耀,我们的财富。

时间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个时代,是一个动乱却又无比浪漫的时代,也是多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当然文化的融合,自然少不了美食的代入。胡饼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如今,我们也还在追捧新疆烤馕这类美食。还有欧洲起源的披萨也来自于我们馅饼的启发。

最近大火的《梦华录》中【点茶】的文化表达,可以说在宋代,我们的文化和美食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式各样的果子,茶点,甚至美酒,都是我们餐桌上的历史文化传承。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可以吃到舶来品,也可以复古到古人曾用的美食。火锅,川菜,中国几大菜系等等美食文化,让我们大饱口福。同时,也给我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带来中华民族的骄傲感。

美食,是一种文化,而餐桌上礼仪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美食的一种表达和传承。“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要用筷子”,“饺子是我们独有的美食,因为和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传统我们可以不间断的娓娓道来。因为那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十三)

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当然也蕴藏着丰富的饮食文化。探寻中华饮食文化,就是探寻中国的历史。

那么,古代人到底有怎样的饮食文化、饮食爱好、饮食礼仪?现代饮食,到底有多少来自古代?从古代至今,中国的饮食文化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餐桌上的中国史》,这本书从文化历史的角度,为我们做了系统、详尽、严谨的讲述。作者按照中国朝代顺序,阐述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饮食,及其演变过程,讲述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令人不得不佩服,原来,对于学者来说,吃,也是一门很严谨、很有研究价值的事。

书中提到几个有趣的现象,是现代人不曾注意到的,但是很值得思考。

合餐制,是中国的文化标志,其浪费和不卫生,也是被世界病垢的一个弊端,但是在孔子时代,却实行的是分餐制。源于这一缘由,有人提议回到分餐制,但是,现实确实难以理想化。毕竟,分餐制时代,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没有餐桌这一说。而现代社会,寸土寸金,摆一张餐桌都要考虑大小,更何况,再加那么多餐具?

《礼记》中记载,春秋时候人们吃饭仍不用筷子,而筷子是用来取菜、夹蔬菜汤里的菜的,吃饭主要还是手抓。这一点,还是不能理解。

中国历史是一部民族分、合不断的历史,这样造就了饮食也存在着大融合的现象,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丰富的食材。汉代开始,“胡饼”风摩中华大地,蕞早的面条,被叫做“饼”,也是从此而来。而在之前,人们吃的都是粒状的食物,小麦,被磨成面粉,是食物的一个重大发现。

进入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也进入了异常繁华的时期,在此期间有个有趣的现象,宋人不喜猪肉,猪肉的价格便宜到如同粪土,有人拿猪肠喂猫。而这一点却成就了苏东坡的“东坡肉”。

明清,是味觉大革命时代,辣椒进入中国,各种变幻的中国菜粉墨登场。不过,鱼翅在清朝并不受待见,与统治阶级的文化习惯关联很大。

今天,随着国家各方面的开放,我们的食物丰富到前所未有。中国菜,以丰富的食材与文化背景享誉世界,传递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读完这本书,我们更能深刻理解食物的演变与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不禁为此自豪。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十四)

你知道生日吃面条的习俗始于何时嘛?你知道中国的筷子原先是横向摆放嘛?你知道先祖们一日两餐嘛?你知道炒菜是何时发明的嘛?你是否在吃中餐的时候会有疑惑我们的那些食材是从何地来的、何时流行开的?看了这本《餐桌上的中国史》,你或许会对美味的中华文明史有新的认识。

记得之前逛成都博物馆的时候,就好奇古人是怎么吃饭的,他们的饭菜会好吃吗?都有哪些种类啊。记得他们有石片、刮削器等,古人的智慧总是能把我们惊艳到。就像有趣的餐桌食文化一样,当你了解中国美食文化文明史,你就会觉得是真的很有意思。

餐桌上的中国史

8.6

张竞 / 2022 / 中信出版集团

早在孔子时代之前的殷商时代,最主要的烹饪方式就是煮了。春秋时代,“炒”的烹饪方式还没有出现,人们过多是用醋渍或盐腌,但当时这样的蔬菜做法被王公贵族们嫌弃,蔬菜的做法被认为是穷人们的食物。

古代人的主食是什么呢?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人们以派发谷物来支付生活费,货币制度还没形成之前,世界各地都把粮食作为支付手段,稻米作为主食,我们从古籍中找到记载,孔子时期,宴请贵客的佳肴就是鸡和黍米,即黄米。

张竞先生的这本《餐桌上的中国史》从孔子的餐桌说起,到明清时代的味觉大革命,通过对很多古籍的研究,带我们去看中国餐桌上的食物的演变,原来现代菜肴并未传承多少传统,日本的中华料理比较出名的多半是四川料理。

现在中国的菜系有很多种,其中川菜以麻、辣、香为人类所喜爱,但其实四川人开始的时候也不吃辣椒的,那么他们是何时开始普遍吃辣椒的呢?辣椒是从明朝末年由海外传来的,原产地墨西哥、亚马逊等地区向世界各地传播,19世纪以后,辣椒在西南地区逐渐推广开,在《青稗类钞》记载,湖南、湖北、贵州等地的人都非常喜欢吃辣椒,尤其是湖南、湖北。

而如今,人们的餐饮文化好像还和地区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就像南方更喜欢吃大米,北方更喜欢吃面食。沿海地区更喜欢吃海鲜,当然,每个地区的吃法也不一样。我记得之前去我贵州同学家写作业,他们家有一种米豆腐,看起来还是绿色的,我原来还挺好奇,从来没见过这种豆腐,哪知尝了一下,还真好吃啊!

要说餐桌上的传统,也没有多少是真的传统菜,都会根据时间、地区、口味等都有所改变,不仅是菜肴、饮食习惯、礼仪等都有千差万别,在发展中不断变化。

我们通过古籍来看到中国餐饮文化的演变,从一道菜来看一个朝代的发展,一个朝代的经济、农业和文化发展,看到如今的中餐是经过时间的长河一一留存下来的,有些感慨先辈们的餐桌文化,也很感激生活在中国,看完这本《餐桌上的中国史》,就像是品尝了几场满汉全席一样,又有趣又美味!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篇十五)

中国是个烹饪王国,拥有辉煌灿烂的饮食文明。餐制、食物结构、饮食特点等都是经过数千年多元融合至如今。可以说,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拼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块版图。

烹饪技术的发展

《礼记》中记载道:“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由此可见,石器时代的人类是生食的时代,直到掌握了火的使用,人们视其为人类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烹饪出现的第一步,它让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从“生食”变成“熟食”,是人类饮食史的一次重大飞跃。

器具的发明与改进

陶器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它的出现让煮熟食物和储存液体有了可能。炊具的发明和使用,才让“煮”、“蒸”、“焖”、“炖”等烹饪方式有了可能。至商周时期青铜器又取代了小型陶制炊具。(司母戊鼎——世界上最大的铜锅,现存于我国中国历史博物馆。)至隋唐宋元时期,六格大蒸笼、铜火锅、双耳铁锅等的出现也意味着饮食再次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如今最常用的瓷器,是在明清时期才出现的。

餐制的演变

餐制是从生理需要出发,为恢复体力而形成的饮食习惯。上古时期,人们采用的是二餐制。所谓“大食”“小食”就是人们适应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产作息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习惯有了改变,周代“列鼎而食”的贵族阶层甚至采用了三食制。一日三餐渐渐被采用还是从汉代开始,但是底层百姓也完全三餐却是宋朝的事了。

食物的多样性

周代时期的人们只吃成年的家畜,而汉代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桓宽认为汉代与周相比已经腐败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据《盐铁论》记载汉元帝时期就已经有了温室栽培,并且人们无视成长周期,食用幼羊、幼猪等食物。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达,还出现了“大排档”。面粉制作的食品被迅速推广开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食物。山东省博物馆陈列的汉代厨夫俑就是白案发展的最好证明。在此之前,调味品差不多都已具备(油、盐、酱、醋等)而秦汉时期又增加了蔗糖等。元代西域各族使我国经历南北朝、五代之后的第三次民族大交融,明朝时期就已经加入了不少经验。清代满族入关更是进行了第四次民族文化大交融,“回回食品”、“女真食品”等再次见证了时代对饮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美食与文化

《诗经》中的饮食文化:诗经有大量文字都记述了谷物、蔬菜、瓜果、渔猎、烹饪等情况。

《唐诗宋词》中也有大量作品记载食物,如杜甫、陆游、苏轼等。苏东坡自称“老饕”,精于美食。人们耳熟能详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酥”…

之后《红楼梦》更是以王侯家食馔而取胜。袁枚的《随园食单》更是在任何食物相关的书都会出现。

饮食文化变迁特点

中国饮食史是具有层次性的,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自然形成了饮食生活上的不同层次。两千年的封建统治让饮食结构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宫廷层→贵族层→富人层→小康层→果腹层)越底层其人数越庞大,各层次之间相互影响,虽然下层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但饮食其艳卉大都绽放在上层。故中国饮食文化上的发展,主要是在上流社会饮食层不断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

从手抓到餐具的应用再到筷子的摆放,饮食文化的各种变迁都反应着我国历史的重要变迁,哪怕是某种调味品,某种食材,都意味着一次质的飞跃。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