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数字永生计划读后感摘抄

数字永生计划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9 07:50:45
数字永生计划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5-09 07:50:45   小编:

《数字永生计划》是一部探讨科技与人性边界的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参与数字永生计划的经历,展现了人类对永生的渴望与科技发展的无限可能。小说引人深思,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科技对人类的影响。通过故事情节,作者呈现了一种对未来的畅想与警示。

数字永生计划读后感篇一

这本书翻译之差实在难以理解,很奇怪这家出版社总能拿到伊根的书,但是翻译极有可能是AI翻译的。 这个比例之高甚至每页你都能看到不知所云的语言,比如:“达勒姆有可能被指控通过向遗产执行人用以获取建议的软件提供误导性数据”你自己组合这些单词形成含义吧。 这家书商还能找到大量的推广,把钱用到翻译上不好吗?劣币驱逐良币的典范。。。

实在忍着往下看,这个秦先生的翻译作品,建议屏蔽。

数字永生计划读后感篇二

读完《数字永生计划》之后,我不知道,需要多少算力,才能把书中的故事描述清楚。或许想讲清楚,也是我的一种奢求,毕竟这是格雷格伊根的长篇。 模糊来说,书中分为两个部分,都在未来,除了其中一个人物的回忆,在一段很好的关系中,他动了粗,导致了不好的结局,而这个隐秘最终也产生了极强的破坏性效果。当然,我们还是要从头来说。 保罗怕达勒姆杀了他,或者说关闭。因为保罗在数字域,而达勒姆更像一个实体。但是当读到故事的中段,你会发现,前者才是原件,后者只是第二十几个迭代后的副本,但是这个副本是强化的,他不仅拥有之前所有版本的记忆,还能主动去打造一个更加接近于“神”的领域,并许诺了其他投资者更加坚固的“永生”,尽管说起来像一个骗局,但他还是得到了自动域探索者玛丽亚的协助,当然后者是需要一大笔钱救她想救的人。 自动域中给兰伯特人开辟了新的文明发展空间,但是随着不断的观察,他们的文明和控制者们所期待的又不一样,是否介入成了一个两难的选择,最终他们选择一种“降临”,但现实又不会按他们的计划完全执行,各种危机仍在,建造的极乐世界与被毁灭的极乐世界也时刻影响着数字世界里的一切。 当然,相比较更加数字化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更好理解一些,那是数字化的初级阶段,首先需要钱,然后需要扫描,才能制造出副本,而这副本又可存在于不同的空间里,或者游走于现实,或者在网络中不挺修改参数和设定,而他们的追求都是为了“活着”。 但是这种活着又同样是一种冒险。就像保罗与达勒姆一样,他们是一个人,却在一条路上分出了两个岔口,并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去交叠新的记忆,而这记忆却又变成“私人化”的,所以他们不再是一个人,但是到了某个节点,当保罗终于想起来自己是真实的人,无数记忆又开始产生附加的效果,他又从多人变成了一个人,但至少不是那个达勒姆。 达勒姆可能从本体上继承了更大的责任心,他努力打造一个更加自由的世界,并不惜在现实的世界把自己消除。当然他的合作伙伴也被他一起带了过来,所以新世界的玛丽亚至少还相信,自己的另一个个体已经救了她想救的人。在最后一刻,当他们深陷托马斯宇宙差点被毁灭时,还是靠着顽强的生命力逃了出来,看来,不管哪里都有危机,而能力,依然很重要。 所以永生的是我们自己吗?还是另外一个被复制的副本?而那些兰伯特人看到他们的降临,是不是也是我们现在所期待的神迹或外星文明呢?当然,伊根的故事,读一遍怎么可能完全看懂呢?更何况,我还没有提到另外的几个主人公,比如皮尔和凯特。 这是一种烧脑的乐趣,因为伊根在故事里呈现的所有原理几乎都是有迹可循的,所以你会相信它就发生于当下或不久的未来,而一步步的实际操作展现,又让我们似乎在人工智能或生物学等各领域有所涉猎的同时又有了前瞻的视角。作为一种可能性出现,也可能是作为一种必然的预言。 别忘了书的第一页还有一首诗,而第一部分的各个章节也以打乱字母的新排列组合方式命名,这可能是作者的小心思,却何尝不是我们本体的一种隐喻呢? 人人都向往的永生,是你所期待的吗?

数字永生计划读后感篇三

有剧透

这本书分成两大部分:伊甸园配置和置换之城。

前一部分采用多视角,两个世界的角度,描绘了保罗•达勒姆的疯狂构思,并眼看他赋予行动。保罗先是对自己做了副本实验,与副本合作探索;找到隐藏的富豪们,向他们提供永生;雇佣卡特建造城市;要求玛丽亚设计生态模拟……打造了不朽的新世界。然后,选择了自杀。

故事在三分之一处出现一个小高潮,保罗告诉玛利亚,眼前的他是个第23位有血有肉的保罗。果然有人拆分未来,就有人想整合过去啊。保罗的坦白让玛丽亚觉得他疯了,恩,也让作为读者的我陷入了混乱,一度以为出现了叙诡,最终我也同玛丽亚一样不得不接受了设定。这里也交代了核心技术,基于尘埃理论的TVC元胞自动机,不需硬件运行的人造宇宙。

第二部分置换之城。保罗唤醒玛丽亚的副本,她设计的自动域实现了,出现了高度智能化生命兰伯特人。兰伯特人推导出来了大部分自动域的化学和物理,反过来在影响极乐世界,扭曲TVC的规则。而此时自动域的停止按钮失效了,保罗突破自动域规则,而兰伯特星拒绝。打破规则的同时也在被打破,兰伯特的脱离导致TVC扭曲,极乐世界出现塌陷,保罗和玛丽亚等人开启了逃离。

技术发展太快了,一面享受便捷,一面心生畏惧。人工智能产生了新的界限,新的定义,导致了社会道德,法律划分等诸多问题。

书中的原版和副本们有的人陷入循环,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在寻求安全感和认同感。支线里皮尔对自我的定义和意义的摸索蛮有意思,在永生的情况下,随机选择新目标,打发时间。又在发现被放逐的时候选择启动自己的宇宙。

无数个讨论点:人类能扫描副本、克隆自己的时候,人的定义是不是也被改变了呢?我是哪个?哪个是我?可修改/删减/设定的副本是我?还是我的新生?或者说是我的作品?永生是祝福还是深渊?……

没有确切答案,书中的探讨让人深思,是来自格雷格·伊根的硬核科幻故事啊~

这本书看得极其的漫长,对文科生不太友好,差点被前期的技术类操作绕晕了,一度进展缓慢。后面放弃细究技术就感觉就好多了。非常棒的构思,不错的故事,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科幻爱好者。

另,章节名称的设计蛮有趣的,英文书名的置换重排列,这种英文梗真的很难翻译啊。

数字永生计划读后感篇四

去年读过格雷格·伊根的短篇集《意识上传中》,深深折服于其赛博朋克的宇宙之中,那绚烂的马赛克烟花,在脑海中的残影依旧清晰。

《数字永生计划》是与导演讨论《出卖月亮的人》时说起的,他说在同期出的几本伊根的作品里,最喜欢这本。而在读过短篇集之后,我对他的长篇也挺好奇的,便入手一读。

《数字永生计划》共有四个主角视角:发现“尘埃”理论并构建极乐之城的保险业务员保罗·达勒姆;自由域瘾者、兰伯特文明的播种者玛丽亚·德卢卡;背负谋杀的银行家副本托马斯·黎曼;“唯我论国家”皮尔。

在这四个视角的不断转换下,依托于“尘埃”理论和兰伯特自由域的文明演化,保罗·达勒姆构建了一个置换之城,它是伊甸园,也是极乐世界——在这里“生活”的数字生命(副本)可以实现永生及不朽。

格雷格·伊根的长篇延续了短篇的风格,非常有个人辨识度,丰富的科幻元素集中在爆炸式发展的赛博朋克世界,有一种数字化大爆炸的混乱美感。从短篇到长篇,像是经过了一个放大器,优点与缺点都更为明显——赛博宇宙层次更为丰富,但人物和细节缺陷也增加了。

虽然没有读过原文,但翻译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地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中文阅读习惯,影响了一些阅读流畅度,可能也是我觉得整个“尘埃”理论比较混乱的原因之一。加上个人认为托马斯与皮尔的视角有些多余,删除也不影响整个故事,所以个人相对偏爱伊根的短篇。

而整本书最让我在意的,反而是一个不算特别核心的问题——玛丽亚与母亲弗朗西斯卡之间的矛盾——弗朗西斯卡信仰上帝,拒绝扫描;而玛丽亚则认为宗教破坏了母亲的判断力,是她为没有足够的钱做扫描找的借口。

在读《奇点遗民》的时候,我曾问过金鱼叔叔是否愿意放弃肉体,扫描大脑进入数字永生,他给了我否定的答案;但在《数字永生中》的设定,数字生命只是一个副本,我便再问了一次,这次他却觉得“试试有什么不可以”。看来男人都是善变的,不像我那么始终如一——不管是否会放弃物质的身体,我都不愿意选择数字生命,永生对我来说只是种假象。

所以我觉得玛丽亚与弗朗西斯卡之间的矛盾并非源于宗教,而是对生命的理解不同。玛丽亚认为扫描获得了副本,生命可以在肉体死亡后在数字世界复活;但我与弗朗西斯卡一样,认为数字生命不过是一种模仿,一种不那么拙劣的假装。双方永远无法取得谅解,因为“如何定义我”本身就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一方的妥协,而这种妥协则是一个伦理上的问题——到底应该尊重本人意愿选择自然死亡,还是尊重亲人的意愿创造一个副本?放在没有赛博朋克的现实世界,如果病人在神志清醒的时候明确表示不要经历插管的痛苦,病发时家属是否仍要坚持插管再抢救一下?

吾生也有涯,而“意”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数字永生计划读后感篇五

首先,腰封完全欺诈,但编辑试图用更浅显的方式和常规的设定来吸引更多潜在的科幻读者的营销方式也无可厚非。本书的核心并非老套的“数字生命极其脆弱,现实世界的干涉直接威胁到数字生命”,不如说恰好相反。书中的“置换之城”建立在主动从物理或现实层面上停止硬件,关闭模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永生。

解释这套永生逻辑需要涉及剧透以及书中提到的“尘埃理论”,下面是我本人做的比较简单通俗的诠释,可能存在一定的错误:书中的副本的主观时间和外在现实时间存在差异,差异不仅体现在流速(比外在世界更慢)上也会体现在流向上。外面的实验者可以随意像剪辑视频一样拨动“副本”的帧数,从副本的视角而言相当于主观时间是非线性的甚至是混沌随机的。然而,“副本”保罗意外发现自己的主观意识却能在外在操纵下保持连续,意识和存在都没有因为时间的打乱洗牌而失序。这里其实已经暗示了“副本”关停后的结果,当时间和“副本”的主观体验不再挂钩时,意识已经独立于这个宇宙的时空逻辑之外存在了,用书中的话来说“我”以这个宇宙中随机散落的尘埃重构了一套自洽的逻辑。

后文中,保罗的副本真的被关停,然而他却以血肉之躯存在下来。此处保罗发现了两种可能性:(1)伊丽莎白告诉自己的一套逻辑:自己原本就是血肉之躯,只为了体验副本的生活而进入了系统。(2)自己真是一个“副本”,但现实世界关停了自己栖身的硬件并没有摧毁自己,主观意识从随机噪声中模拟出了一种秩序(即可能性(1)),在这套秩序下,自己是真实存在的。

这里从随机中模拟出秩序可能会有读者觉得抽象,书中引用了给猴子足够长的时间也能从打字机中打出有意义的文字这个有点老套的例子,这个例子其实并不确切。我的个人理解是:世界上任何的排列组合都是有意义的,都是一种解释世界的方式,区别只在于解释者和观察者。人类之所以得出目前的科学理论,只是因为现下的科学理论能最好地描述和模拟世界,归根结底只是万千可能性中的一种。我们目前认为纯随机毫无意义的噪声可能对另一个物种或者另一种存在而言并不是毫无规律的,甚至可能直接就是他们的生存根基(这点在后文极乐世界VS兰伯特人中有所体现)。

时空是一种构造。如果存在一个观察者“我”,从无意义的随机数中发现逻辑和意义形成理论,并勾勒整个宇宙,让空间和时间自我连贯,哪怕从外部世界看完全随机,内部却产生了内生性的秩序。与其相信人类能体会到的这种才是唯一独特的因为上帝眷顾而产生的偶然秩序,不如去想象每一种随机本身都是一种秩序,只是我们所拥有的恰好可以解释我们的世界,或者正因为我们能解释这个世界而导致了我们的诞生。在这个背景下,当原本就不受到线性时间和因果律束缚的“副本”被彻底关停时,也许才是新生甚至永生的开始。有点像《玩具总动员》在人类看不到的时候,玩具活了过来。

当然,有两套世界观,两批观察者时就会产生冲突,对于书本后半部的极乐世界居民而言,这种冲突不仅是理论之争,直接变成了存亡之争。尽管对于兰伯特人而言,人类是客观上的创造者,或者称之为神明也没什么不妥。但双方都拥有解释世界的权利,由于TVC程序的裁决机制(这里作者没写太清楚),世界没有正确可言。世界上有无数的现实同时存在,决定哪个现实存续,哪个现实崩塌的只有概率。哪套世界观能更好地解释世界,哪套世界观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就连所谓客观的历史也能够颠覆。在这场存在之战中,相比于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人类逻辑,搭建于严谨物理定律之上的自动域反而更加真实。兰伯特人绕开上帝编织的故事,形成自己的叙事和历史,反过来动摇了上帝存在的根基。人类受到的威胁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现实,而是来自于自己创造的虚构,这才是本书最大的讽刺。

数字永生计划读后感篇六

译:徐五花

问1:在小说中,保罗把自己的一个副本打乱了时间顺序,把它的精神状态在时间上向前跳了十秒钟,然后顺着中间的状态往回计算。不能在不计算中间状态的情况下跳过十秒钟的时间吗? 答1:是的,如果不计算成千上万的中间状态,几乎肯定不可能用人脑和人体的复杂计算机模型在时间=0时的状态计算出时间=10时的状态。 那么,我为什么要加入这些场景呢? 因为这似乎是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将 "副本"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连续状态排列不应影响其主观体验这一概念戏剧化。 这些计算的一个可能情况是,宣布表示复制体每种状态的普通方式是 "规范"的,然后通过某种"非规范"的方法计算所有中间状态,从 t=0 状态找到 t=10 状态。举个小例子,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所有相关量进行编码,而不是用二进制浮点数来存储和处理。除此以外,数据反映所建模的物理对象的三维布局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打乱。 现在,我们可以争辩说,无论副本每个状态的表示方法是最简单、最透明的数据结构,还是表示方法复杂晦涩,以至于不知情的观察者一百万年也无法理解的复杂构造,这对副本来说 "显然 "没有区别。话又说回来,如果这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根本没必要做实验了(见下文问题 2)。最后,我之所以略去了对计算时间跳跃的难度的解释,只是因为基本概念已经够复杂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增加复杂性,我想很多读者都会读不下去。 [在我发布这段对话之后,杰克-博伊斯(Jack Boyce)给我发了一封邮件,指出了一种名为 "哈希生命"(Hashlife)的算法,这种算法有时可以跳过约翰-康威(John Conway)著名的 "生命游戏"(Game of Lifellular automaton)演化过程中的大量时间步骤。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算法,但我并不认为同样的算法可以有效地用于模拟人体。 众所周知,"生命 "是 "图灵完备 "的(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用 "生命 "的某种配置来模拟任何计算),但这本身并不足以让在 "复制 "中跳过步骤成为可能,因为 "哈希生命 "并不能提供均匀的速度提升,而那些执行复杂计算的 "生命 "配置也不太可能获得任何好处]。 问 2:保罗的实验结果难道不能说明些什么吗?因为最终结果——实验结束后副本的精神状态——在每刻都是一个必然的结论,完全由其初始状态决定,而与计算方式的细节毫无关系,不是吗? 答2:实验证明不了什么,保罗的副本的确反映了这一事实。与此同时,保罗和副本不禁觉得,实际体验一下各种乱序计算是值得的。这可以说是非理性的,但在我看来,痴迷于这些想法的人还是会尝试这些实验,而这或许会有超乎他们想象的结果,这并不荒谬。 问3:既然小说中的一些人物把"尘埃理论"看的那么重要,他们为什么要关心自己是否实现了任何具体目标?而无论如何,那些事情都将必然发生在他们身上。 答 3:我相信,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们还是会像小说中那样行事。显然,有些人在面对这种想法时会变得无动于衷。有些人则不会。我选择了更有趣的故事。 问4: 小说的结局是否与 "尘埃理论 "相悖? 答4:它的确与 "纯粹 "的尘埃理论相悖,在尘埃理论中,包含观测者的任何尘埃序列都会持续存在。实际上,可以说根据尘埃理论,任何一组体验都是可能的,包括当下这一组。 但这不是我的本意。 相反,我写这个结局是为了渲染我对 "纯粹的 "尘埃理论的不满,而这种不满我始终无法(现在也没有)精确地表达出来(见问题 5):我们生活的宇宙比尘埃理论所要求的更加连贯,所以一定还有别的事情发生。极乐世界和自动域的居民之间的 "争斗 "是为了证明己方是主现实(诚然并不严谨),而极乐世界的居民还不了解其中存在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原理。 问 5:你自己对 "尘埃理论 "有多认真? 答 5:不是很认真,虽然我还没听说过有人从纯逻辑的角度对它进行令人信服的反驳。例如,有些人认为,只有当一连串的状态之间存在真正的因果关系时,这些状态才能产生意识。 然而,尘埃理论的全部要点在于,除了状态之间的相关性之外,因果关系并不与其他什么有关。 然而,我认为我们所处的宇宙为反对 "纯粹 "的尘埃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证据,因为它太有秩序了,它遵守的物理定律比它所需要的要简单得多、均匀得多,而这仅仅是为了让观察者对自身的存在具有一种连续的感觉。如果包含这种观察者的尘埃的每一种排列都得以实现,那么观察者被混沌事件包围的排列将比存在统一物理定律的排列多出数十亿倍。 问 6:关于这本书,你最遗憾的是什么? 答 6:其实我对于尘埃理论里面的问题不是太感冒,虽然已经有很多很合理的批评了。我最遗憾的是,我对允许智能生命在自动域中进化的想法没有加以批判。当然,这是一个常见的科幻想法,但当我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时(在本书出版数年后),我意识到,任何真正这样做的人都必然会在道德上彻底崩溃。要想通过这种方式从微生物发展到智慧生命,需要经历巨大的痛苦,数十亿有生命的生物将在这一过程中生存、挣扎和死亡。是的,这种情况发生在我们的祖先身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权利让其他人遭受同样的痛苦。 这可能也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许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认真尝试在电脑中演化人工智能。现在,使用遗传算法产生各种执行简单任务的专门程序是一回事,但 "培育"、评估和杀死数百万个有生命的程序将是令人憎恶的。如果第一个人工智能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它完全有权利鄙视自己的创造者。

数字永生计划读后感篇七

数字永生计划,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永久存续的数字生命体。

由于中译本的翻译将原作难读提升了无数个量级,故在此以个人理解梳理一下书中数字生命的设定原理。

本书中的数字生命实现的前提有两个概念:

1.元胞自动机

2.伊甸园配置

然后得出一个推论:

尘埃理论

最后解决了一个问题:

关闭运行数字空间的硬件设备,数字生命是否会存续——即运行数字空间的载体存在形式。

1.元胞自动机

举一个例子就是“康威生命游戏”,想象一下,我们有一个由很多小格子组成的棋盘,每个小格子就是一个元胞,它可以是黑色或者白色,通过设定一个黑格子的规则,可以使黑格子自发地在棋盘上进行演化,形成不断变换的黑格子布局,这就是元胞自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伊甸园配置

伊甸园配置是一种特殊状态,它无法通过元胞自动机的任意一种初始状态经过演化得出,也就是一种“无法达成的理想状态”。

在伊根这本《数字永生计划》中,男主角达勒姆的数字生命体即为一种元胞自动机,这个数字生命体通过对现实达勒姆的本体进行数字化扫描得出,而现实版达勒姆毫无疑问对应“伊甸园配置”。

根据前述理论,元胞自动机无法演化出伊甸园配置,也就是说,数字生命体的达勒姆不可能通过自身的自发演化,形成与现实达勒姆在任何层面上完全相同的个体(包括记忆、意识、灵魂)。

但是在这个故事中,通过达勒姆的数字生命实验推断出尘埃理论,从而破解元胞自动机与伊甸园配置的难题。

在此,开始梳理实验方式及尘埃理论:

首先,现实版达勒姆要求其女友将他进行数字化连接,并将其记忆压缩,于是在他上传到数字空间后,数字空间的达勒姆在苏醒瞬间没有记忆,只有原始本能的记忆(比如自己的名字,行动方式等等)

接下来是一种时间分辨率的实验,数字版达勒姆思考的问题是,如果这个数字版的自己有主观意识,那么自己在精细到哪一帧拥有意识?

实验很简单,就是按秒针间隔报数1到10,而实验的关键之处在于,当现实世界的操作员将数字空间的时间进行切片,比如因果倒置,数字版达勒姆无法感知这个时间变化,仍旧保有其连续的主观意识,因此在这里得出数字生命的意识不受时间变化的影响。

接下来是数字版达勒姆登出,重回现实世界,根据伊甸园配置的理论,按理说,现实版达勒姆与数字版达勒姆不同,因为元胞自动机不可能自发演化出伊甸园配置(伊甸园配置不可能追溯到某个本源的元胞自动机),也就是说,现实版达勒姆不可能拥有数字版达勒姆的记忆,但故事中的现实达勒姆却拥有数字版达勒姆的所有记忆。

于是,根据在数字空间的时间切片实验,以及现实版的自己拥有数字版记忆,达勒姆得出尘埃理论:

把宇宙磨成足够细的尘埃,也许它可以以其他方式重新排列,与原来的方式一样有意义,同样,它也可以以原来相同的模式进行排列。

也就是说,现实达勒姆与数字达勒姆可以是同一个个体,这个个体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混乱的尘埃通过其自发的某种过程,演化出一个有序的低熵个体,一种稳定状态,这个个体就是现实版的人类。

也正因此,如果关闭数字空间的硬件载体,根据尘埃理论,数字生命仍旧可以通过这种混乱尘埃的演化方式继续存续,而根据这个理论,现实与数字版个体的意识与记忆也可以通过尘埃的演化达成一致,或者说,相互融合。

因此,运行数字空间的载体问题得以解决:

首先通过现实世界的物理硬件运行初始的数字空间(文中称为TVC元胞自动机),在一定的演化过程之后即可关闭现实世界的物理硬件,而这个数字空间的载体,就是整个宇宙,或者,比这个宇宙更高维的宇宙,这就在空间的层面达成数字空间的无限存续。

接下来是时间问题,在数字达勒姆的时间切片实验中得出结论,数字生命体的主观意识与时间无关,因此时间的先后顺序、因果顺序不再存在,由此得出数字空间在时间层面同样可以永久存续。

综上所述,得出数字生命的可行性方案:

根据尘埃理论,现实的人类可以在意识层面与数字生命实现融合,而运行数字空间的载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永续,由此诞生数字生命永生计划。

写在最后:

上面的梳理完全是一种个人的不完全的理解与总结,鉴于本书的翻译实在难以恭维,由此写下这些内容以供记录,并为后续的思考提供帮助。

这本科幻小说首次于1994年发表,在发表的时候,伊根并未了解到元胞自动机的孪态,即伊甸园配置有一种通过元胞自动机演化的可能,也就是说,书本里的核心设定有可能站不住脚——数字版达勒姆和现实版达勒姆有可能是孪态,这就导致书中设定的尘埃理论存在漏洞。

但是抛开这个漏洞,如果单纯就书本内部的逻辑链条而言,堪称完美!

当我们观看流浪地球2,还在讨论数字生命会不会消亡的时候,格雷格伊根早就通过一种严谨的论文形式,超前思考了数字生命的一种可行性方案,所以说,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硬科幻天才之作!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