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美好年代》通过讲述一对青年男女在动荡年代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困难中的成长和坚强。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性,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坚守与珍贵。这部小说让人思考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以及爱情与坚持的力量。
《美好年代》读后感(篇一)
文/初晓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海明威
《美好年代》读后感(篇二)
什么是艺术?巴黎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在这里,大街小巷,你都可以闻到艺术的芬芳,看到艺术的脚步,听到艺术的声音,看到艺术的魅力。在这里,充满艺术家的踪迹,每一个砖,每一个小细节,无疑不是在给你讲述艺术的美好。
海明威曾经说过:“加入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从此一生中无论去到那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无法阻挡人们追寻艺术的脚步。我们踩着艺术的光芒,生活在这个充满美好的世界中。
《美好年代》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是作者以自己女性艺术家的视角,以虚拟的身份写给20世纪初巴黎艺术家的21封信,来阐述对每一个流派为代表的艺术家的作品和其创作经历的解析,期间也穿插了每个人的作品予以解读,可谓是一部别具风格的、妙趣横生的现代巴黎艺术简史。
罗婉仪用这种独特的书信方式,使得封尘的艺术家们宛如新生,看她的文字,看艺术家们的生平和创作过程,仿佛置身于巴黎花神街27号的沙龙聚会,这里有各种派系,印象派、抽象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每一个派系的代表者,当时也经历过艰难的创作历程。而罗婉仪的《美好年代:写给艺术家的21封信》中,详细地分析了当时艺术家所走过的路,所面临的不屑和困顿,绘画和摄影是生活的另一种再现方式,以一条线或者一个框架来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罗婉仪以她细腻的视觉,为我们呈现一幅幅伟大的巨作,呈现巨作背后的摸索和探索之路,她的解读,揭开了艺术史上的黄金岁月,饥饿、贫穷、讥讽或是战争,都阻止不了艺术的脚步,遮掩不了艺术家的才华四溢。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作者所提到的美好年代,也正是这个特殊的年代,人才辈出。
《美好年代》读后感(篇四)
别具一格的现代艺术史启蒙——评罗婉仪《美好年代:写给艺术家的21封信》
《美好年代:写给艺术家的21封信》是现在于澳门大学任教的生于香港的罗婉仪所著。通过虚拟的书信体形式,对21位现代绘画、摄影等艺术家的生平简史、作品特点进行了一番评价。通过此书,你可以对20世纪艺术史如印象派、野兽派等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
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写作手法上。一般来说,这种评论性的体裁多用第三人称,就是写小说,也多是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然而,此书却是兵出险着,用的是第二人称,“你”怎么怎么着,因为是书信,也夹杂一些第一人称。这样首先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就有了创新。
除非是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估计相当多的公众对于艺术史的了解非常有限,至少评者本人即是如此。因为隔行如隔山,本行尚且无法做到精通,何况另外一个陌生的领域呢?
当然了,象艺术、文学这些也是大众喜闻乐见去了解的领域。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理解的难度稍微要小一些。虽然对那些理论并不是很熟知,如什么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运动等艺术流派,但那些画就摆在那里,各自还是有各自欣赏的角度的。
本书作者是位艺术创作人士,写的这本书就是一本艺术简史,描述了19世纪末至20 世纪三十年代的艺术发展情况,虚拟的写信人和收信人都是采用了不同的角度,有的是熟悉的人之间、有的是陌生人之间、有的是不同时代的人之间、有的还是神人之间,只是为了考虑如何凸显艺术家的艺术特色。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而向社会大众的艺术普及启蒙书籍,而不是面向大学艺术系的理论教材。作者在写作时也兼顾了专业性与大众性,使用形式独特的第二人称,还大量的、集中的使用短词、短语,大量的使用排比句,分析了每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以及一些著名作品的艺术水准。
对于一个艺术的门外汉而言,这样的书籍提供了一个接触艺术的机会,也会帮助你理解一张你看起来没有什么感觉的画为什么会称之为世界名画。画本身还是那幅画,看的人不同,看的时间不同,评价就不一样了。从书中可以得知,有很多现在的世界级名画,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产生了新的“价值”。
艺术不是标准化试卷,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本书也是提供了一下不同的角度,就看你如何去理解了。
《美好年代》作者: 罗婉仪 副标题: 写给艺术家的21封信出版年: 2017-3-20页数: 264装帧: 平装ISBN: 9787550020504
2017.4.2
《美好年代》读后感(篇五)
关于艺术的书有很多,而以书信形式来讲述艺术的书却很少,这本书就是。《美好年代.写给艺术
家的21封信》是罗婉仪在13年出版的《穿越世紀的情書: 寫給巴黎藝術家的21封信》的中文简体版。作者罗婉仪,从事艺术创作、写作及教学工作,已出版书籍有《穿越世纪的情书:写给巴黎艺术家的21 封信》、《房间》、《一册女书笔记:探寻中国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墟乡女书》等。
本书共21封信,除了第一封是以作者的名义写给爱丽丝•B. 托克勒斯之外,其他20封信都
以不同年代,不同女性,不同身份的人物,向20世纪初的这些艺术家写信,宛如巴黎艺术教母格特鲁德•斯泰因当年汇聚各方文艺精英的沙龙再现。全书由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开始,以印象派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结束。每一封信,都附有收件人的简短回信,这样一去一回之间,更赋有人情味。
本书中的每一封信,都如同介绍般,介绍这些艺术家,以及他的作品,在书信当中和艺术家进行对话,并且提出对这些作品的看法。比如在写给保罗•塞尚的信中,就写到关于水果的画,而作者对这些水果画的评价是:“你画苹果画西洋梨,画完后,物不复在。剩下的,只有画本身。”看着书中保罗•塞尚画的苹果和西洋梨,很让人有食欲感,很想去咬一口,但又不忍心去吃,他的画清晰的告诉我们,一件艺术品不是对着现实物品的一味模仿,更多的是独立存在的现实,它独自构成一个世界,和现实区分开来。
本书中有些写信人的身份很有趣,比如给意大利未来派画家翁贝托•波丘尼写信的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开篇就和汽车进行对比:一辆如炮弹般飞驰的汽车,比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更美。好可爱的女神啊。还有给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写信的是他的一副作品中的人物,《青春期》画中的少女。初到城市的少女,不知道怎么横过马路,只能跟着人群走,高楼大厦如同大怪物一样挡在前面,大声呐喊却听不到声音。背景就是这样,画中褪去衣服的少女,没有害羞,没有尴尬,只要瞪得大大的眼睛,一脸的不知所然。
本书通过书信,记录这美好年代,而我们阅读这些书信,回到那个艺术年代。
《美好年代》读后感(篇六)
文学上有一种写作手法叫pov(Point Of View),即视点人物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用的最著名的是小说《冰与火之歌》,虽然这是一种小说中运用的写作手法,但是谁又不能说罗婉仪使用了POV将我们带往那个20 世纪初的巴黎了呢。
在这21封信里,视点人物也有21人,这21个人也许是艺术家,甚至是画中的、小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不重要,只要将摄像机架起来,读者就跟随着他们的眼睛,去寻找21个“你”。“你”到底是谁?“你”是那个美好年代中叱咤巴黎左岸、右岸的艺术家们,“你”是流派的中流砥柱,只有跟着这个视点人物,我们才能牢牢地跟着那个大人物,去看他的一生。
这种写作构思很巧妙,也更容易让人阅读、历来,读这些写这些艺术家以及他们艺术作品就对于普通人来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未曾经历过艺术熏陶的很难懂得抽象艺术的内涵,也说不出野兽派的美感来,对于色彩和形状,有时候普通人是麻木的。因为这样的艺术,对于普罗大众来讲,是疏离的,无法接近的。
而“我”的眼睛带着你走进那个“你”,你可以充当“我”来发问来表白,一下子好像就拉进了距离。在21封信里,时空和距离已经消失了。或许你还是不会懂得各种“主义”和流派,但是就算如此,也不会觉得他们遥不可及。
艺术家总是超前的,在那个年代,无人理解,孤独一生也是一种宿命的选择。当我们隔过时空去和冰冷孤独的艺术家对话时,或许从某个角度上讲,亦是一种安慰。
作为女性的罗婉仪,选择了六位女性艺术家。这几位女性艺术家也是我所喜爱的。在那个女性很难拥有自己的一间房的时代,他们能拿起画笔表达自我,比起今天的我们,更为艰难,于是,也不更应得到尊重和重视。我喜欢格温约翰的《抱黑猫的女子》,那氤氲的水汽似乎触手可及。突然就想到了塞尚。塞尚画中的一切,似乎可触、可闻、可感,历史最终给了他“现代绘画之父”的美誉,但是在他的年代,他并非拥有如此之高的地位,甚至还曾被排斥。
塞尚说,颜色是画的灵魂。想一想,这里的哪一副传世之作不是呢?或者他们是印象派,或者是抽象的、未来主义、狂野的,大胆的,但是最终,它们都拥有了岁月带不走的灵魂。塞尚的画,最终告诉人,自然才是本质的。百年多的历史不算太长,可是也可以令一些尘埃落定。颜色也好,形状也罢,画有画的灵魂,可是赋予这一切的,还是人。或者罗婉仪,让我们更接近那些画家为人的温暖与圆润吧。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海明威
《美好年代》读后感(篇七)
于如你我一样,没有什么艺术修养和艺术背景的人来说,看画很多时候更像是在看静态的画面,有时看色彩,有时看形象。如果有人问我们,有关某个画家和某幅画的意见,我们会不知所措。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如果你仍旧想对画家的世界和画的精神有更多的了解,那你一定要看看罗婉仪写的这本《美好时代:写给艺术家的21封信》。这样一本以书信的形式,去探讨画家和画的精神,无疑等同于将读者带到了画家生活的时代,去真切感受画家和画的魅力所在。
在看到罗婉仪的这本书之前,很多人估计如我一样,曾经幻想过同样的大师级的艺术家如果可以交流,那将是怎样的盛况。比如杜甫和李白,比如鲁迅和苏轼等,我们都曾幻想过。而对于画家呢,我们也很想知道风格类似或迥异的画家,如果能够交流,那会是怎样的盛况?是相互贬损,还是相互欣赏?如果是相互欣赏,那欣赏的是哪些方面呢?那些方面一定是这个画家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很高兴看到罗婉仪的这本书。
书的第一封信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以自己的名义,写给美国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伴侣爱丽丝·B.托克勒斯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作者既是将本书会用到的写作方法坦白讲给读者:她如斯泰因当时假托爱丽丝的名义写有关爱丽丝的自传一样,如今的作者,也是假托各位艺术家的名义给画家写信,探讨艺术问题。同时,在这封信里,作者毫不掩饰对当年的斯泰因所创造的艺术沙龙的景仰之情。而这本书,显然也是在向斯泰因致意。
其他20封信,有的时候,写信人和收信人几乎是同时代的,比如亨利·马蒂斯和爱丽丝·B.托克勒斯,朵拉·玛尔和巴勃罗·毕加索等,他们应该在当时那个时代是相识的;有的时候,写信人和收信人隔着时代的鸿沟,比如乔瓦娜·加尔佐尼和保罗·塞尚几乎隔着两个世纪。
在这些信里,作者假借艺术家或者画家之口,写另外一个画家的生活,写另外一个画家的画。写画家的生活时,如同带领读者穿越到画家的身边,如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画家的努力,画家的凄苦,还有画家为画而殚精竭虑的付出;写画家的画,站在画的面前,将细节一一描述,同时也不忘记述说这幅画当时的处境,以及以后的成就,让读者忍不住随着画所面临的待遇,时而紧张,时而高兴,时而生气,时而赞叹。这才是理解画家、欣赏画的最好的角度。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观画展界的小白;如果你对那些迥异的绘画风格和风格代表画家混混沌沌, 摸不着头脑;如果你也曾幻想近距离旁观大师之间进行对话;如果,如果你仅仅是想多了解一些画,提升下自己对画的鉴赏水平;如果……那一定不要错过罗婉仪的这本书。
她涉及了许多位知名画家,比如毕加索、塞尚、杜尚、莫里索等,也涉及了许多种艺术风格,比如后现代、达达主义等,也涉及了很多幅名画,比如亨利·马蒂斯《戴帽子的女人》、保罗·塞尚《苹果静物》、皮特·蒙德里安《黄昏——红色的树》等。
打开《美好时代:写给艺术家的21封信》,也就打开了艺术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