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锦集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19 19:20:48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10-19 19:20:48   小编: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是一本关于设计师佐藤大的书籍,探讨了设计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佐藤大通过他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成功解决了许多难题,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设计的力量。这本书引领读者深入思考设计的本质,启发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运用设计的智慧。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一)

书里整理了一些思考方式、工作方法,还有对行业及设计师使命的思考。

nendo工作室涉足的行业广泛,结合案例就比较丰富有趣。书很容易读。

一些工作方法和作为设计师的心灵鸡汤确实挺有启发的。

尤其当看到全球有90%的人是和设计无关,这一章的时候,还是挺触动的。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为更好的世界,就是“设计”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了吧。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二)

我最喜欢的日本设计师之一,佐藤大。他公司的slogan是Give people a small “ ! ” moment. 可以说佐藤大的作品都能直接反映这句话,每次看到他的作品确实头顶都会冒出一个 “ ! ”。小而精,处处细节都透露出创意,这是我对他作品的直接感受。

书中分享他个人的创意思维,当中印象很深刻的一篇是讲“将固有创意软化”,就像漫画比小说具体,动漫比漫画具体,但是想象空间少了很多。创意尽量用文字描述,或者抽象图形,避免具象,保持想象空间。

其中举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是:以“小熊维尼”为创意来源,设计一套儿童家具。小熊维尼的形象是特别固有的,但是佐藤大将其形象“软化”,退一步去思考,抛掉熊的形象,抽象小熊成圆润,光滑,柔软这样的概念后,再重新融入家具之中,创意自然而然就脱颖而出。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三)

感觉和很多还不错的但没有达到非常好的书有一样的毛病,前面就已经说明白的东西,仍然硬是凑出了更多的页数。不过仍然是一本不错的书,应该说是佐藤大的确是一位很棒的设计师。

看看他写的结束语

“再次回头看《用设计解决问题》这个书名,我有些担心会给读者造成一个误导,让他们期待在书中得到”无论遇到什么都能顺利解决的魔法式的方法论。

事实上,并非如此。很遗憾,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着这样的万金油式的方法。

......不需要寻找“一定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要去寻找“一定能被解决的问题”。

......比如,要想得到3这个答案,应该去找那个算式呢?这样一想,你自然会想到“1+1+1”“4-1”或者“6/2”等算式。由此可见,很多不同的问题都可以得出一个答案,而设计就是要在这些不同的问题中找到最适合的一个。“

初看这本书的第一章那种清新感是在令人惊叹,再加上佐藤大那些巧妙的作品,一下就收服了我。而他从工业设计到时尚设计、然后是家具设计甚至建筑设计都一如既往展现出的那种轻巧的恰到好处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我很是惊叹,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准。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四)

你看到了设计,我看到了思维。

创意是为人,是处事,是生活。创意成为职业素养的时候,设计师不见得需要比普通人拥有更高超的天马行空,只是,更善于聚焦思考。

创意是思维训练。训练就意味着可操作性,佐藤大在书中提供了他极其实用的技巧。感觉他一定是个性格温和、热爱思考、沉稳理性的人。既然是训练,关于大脑的训练就是逻辑的构建。什么是逻辑,是一切规律性的总结,恰如形式逻辑中的归纳和演绎,又如三大逻辑规律,把这些拆解了、揉碎了,放到每个细小的事物上,就有了思维的指导。谈起来像玄学,这本书其实把玄学落地了。

设计从来都是对着人的,洞察心理,无法逾越。

能看透多少心思,就有多少恰到好处的绝妙体会。个人心理、群体心理,国家甚至民族心理,深邃的认知不仅能成就设计,也许,能成就一切。佐藤大在书中体现了许多对日本的民众心理的认知,印象较深的是椅子和办公空间的设计,对乘坐地铁时人们对于座位方位的选择,对广场文化的点评,形象地体察到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中的某些特性。反思,我们对国人的心理理解有多深刻?鲁迅曾经极力批判国民劣根性,正是因为他看的广博与透彻,他理解的深刻。而心理背后,还是文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喜怒哀乐与行为动机,我们都在穷极一生地去认识和感受。

吸引独特的、契合的存在,是风格的坚守。

从来都没有普世法则,也没有一本万利。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是专业的追求。不知道为什么会读完后想到这个,其实佐藤大的设计范围是很广泛的,似乎并不能证明我的这个感受。但体会到了他的原则和风格,用他自己的总结是“用设计解决问题”,我感受是:坚持事物的本真与规律,理性地思维与分析。没有爆裂与宣泄,没有浓墨重彩与轰轰烈烈,甚至情绪和情感都没有过分地外露,而是浅浅地玩笑与小小的幽默。他一定是个很温暖的人。这可能就是他的风格。

有了风格,就有了足够吸引人的力量。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五)

佐藤大又出书了。鉴于他绝对不是一个理论型的建筑师,加上之前那本《由内向外看世界》打底,200多页很快的就看完了。虽然很多是熟悉的概念,但这一次,对佐藤大,对究竟“什么是设计”确实有了全新的理解。

设计师的材料知识是什么?

设计师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做造型的,因为谈到基本功,免不了降到对物质材料例如水泥金属板等等之类材料的知识,而且懂的越多,在专业人士看来就越“厉害”。而佐藤大则完全不是这个路数的,他轻松的把这个问题交给了自己的同事,甲方和工匠,而放手去做另外一件事:怎么才能松动或者颠覆产品与我们之间那个既定的关系?也就是说佐藤大设计一个卖衣服的商店怎么倒腾空间材质灯光那是很次要的事情,他关心的是试衣间为什么要藏在商场中最不起眼的地方?为什么不能独立在最核心的地方让大家一块品论你的穿着呢?

最地摊的创意法居然就是武功秘籍

是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的关系就是佐藤大掌握的“材料知识”。他甚至强迫症式的每天都在精进这样一个奇怪的技能:胡思乱想。比如看见钢笔就强迫自己想到鼠标,看见咖啡杯就想到澡盆。初看有点傻,但过了段时间你就会发现,缺了这个训练,“熟悉的陌生人”这个美学经典判断还就真的出不来。(顺便佩服下Nendo的草图,那么几根普通的线条居然能表达这么丰富的设计思路和场景,国内素描那套功夫真是技巧也是害人。)

不喜欢苹果的佐藤大

当然佐藤大有他的局限,他能做到“合理的新”,但没办法做到“极致的好”,因此他也公开表示对苹果设计的不满,甚至觉得还不如日本电器厂内部设计师水平。作为设计师,你要走哪条路其实都可以,但是千万别走“正”道。设计这个行当四平八稳一定就死定了。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六)

当一个人利用全新的视角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随之产生新的事物形式,所以他才会被称为“设计师”。由于只有落实到具体的事物形态上才可能让创意得以传播,所以也可以说设计师是一项以结果导向的工作,

还行,有case也有方法论。但是讲case的时候好浅啊,总是一笔带过的感觉。

译者的翻译腔太浓,减一半星。

有了99%的逻辑思考,才有最后1%的感觉(p89)

只有经过大量的彻底的逻辑性思考和推敲,才能得出最后1%的感觉

1、如果足够了解人类的心里,就会发现,只有不安和安心之间微妙的狭缝才最能打动人心。探寻这个无限接近的点,就像去触摸一直膨胀的气球的表面。

2、玛格丽特的背叛:“这不是一只烟斗”--主动制造背叛

3、宝马mini和大众汽车的甲壳虫:再设计(再设计与更新的区别?)

4、尝试从出彩的“配角”开始思考

1、正因问不言自明,所以才更多表达

日语是细致入微的语言。多运用、激发灵感。只有积极运用它们来表达和设计,才能设计出更精准的作品。

2、通过模型化观察长处和短处

将已有的作品模型化

设计师应该具备的价值:

如何更加热爱工作?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七)

1、

前阵子和一学设计的朋友聊天,谈及设计与美术,我抛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问他:学设计非要学画画吗?这问题抛出来,我瞬间就后悔了,感觉问得太笼统,有些难为人。

没想到朋友无所谓,为此还特意写了篇文章解释设计要不要画画的问题。据他所言,但凡和设计沾边的工作,无论你是建筑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家居设计,还是其他门类的设计,最好是学学画画,不是要求画得多好,而是要用眼睛观察物体,用手感知物体。世间万物,无论它怎么变,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

好的设计,可以不是好画家,但他在生活中,绝对有一双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

2、

我之所以会对设计感兴趣,一是经常与设计打交道,读些关于设计的书,交流不会存在太多障碍。二是想弄明白设计的脑袋瓜子,如何想出那些稀奇古怪的创意。

做过文案的人,最怕两件事,一是和设计交流,二是改稿。和设计打交道要小心翼翼。我刚入行那阵,领导让我做个海报、弄个DM单、整个网站专题等,整得我胆战心惊,主要原因是不懂设计,心里想把内心表达的东西说出来,说不出来,和设计沟通也说得结结巴巴,以至最后不得不在网上找个类似的板子,不负责任的丢过去,淡淡地说:我要这种感觉。

如果你跟设计打过交道,会发现「感觉」这个词真是大忌。遇到脾气好点的设计,你说「感觉」,他会心平气和的问你,跟你沟通。遇到暴躁的,直接在椅子上北京瘫,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工作还得做,不能拖着,两两相互伤害后,总有一方要妥协。经过多年摸爬滚打,我妥协,买设计方面的书读。

3、

作为愣头青,我买过许多设计类的书,家里现在还有一堆灰扑扑,没拆封的设计书等着我临幸。

我个人不知所谓,喜欢读些别人推荐的书,原研哉、黑川雅之、深泽直人等,也读过些包豪斯类的书,读得多了,发现这些书,不是讲原理,讲哲学,就是谈人生道理,宏伟之极,无法攀登。有的设计师跟哲学家没什么区别,比如黑川雅之有本《设计与死》,谈生死,读得我一脸懵逼。深泽直人的书会偏向建筑设计,讲历练过多,对建筑师帮助比较大。原研哉会有许多案例分享,理论加实践,强调的是视觉感,平面设计师会偏好些。

读得多了,你会发现每个设计的脑袋瓜子不一样,或许这就是他们独特的一面,没有谁能模仿。他们之所以牛逼,是因为他们所设计的产品,个性鲜明,给人独特的美感。

当然,如果你要读,我个人不推荐一开始读他们的书,可以读读日本新晋网红设计师佐藤大的《用设计解决问题》,他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你,所谓的设计,只需要在物品上面改变那么一点点,就得以轻松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4、

生活中我们吃饭用的筷子,经常用着用着就变少了,到最后只剩一根,尤其是家里有熊孩子的人来说,丢筷子的频率就像吃爆米花般快速。佐藤大喜欢没事就胡思乱想,有次看着窗外小桥、流水、落花,灵感来袭,心想,为什么筷子是一双,而不是一根呢?

他找来匠人朋友,精心在筷子上刻出螺旋状,让一双筷子合体,变成一双。你看,只需要稍微改变下思路,创意自然而然孕育而生。

如果说这世上有二合为一的设计,那有没有一变成二的例子,或者一分成多的设计?

书里恰好介绍了一组家具,佐藤大在设计过程中,把立体的小熊维尼拆分开来,先变成二次元,之后把他们拆分,勾勒出形状,让他们各自附着在不同的物体上,变成一套崭新的小熊维尼家具。但凡喜欢小熊维尼的人,看见此类家具都会惊呼:我想要!

5、

尽管佐藤大在书里介绍过诸多案例,通读此书,你会发现设计并不是凭空想象,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的去创造出某样物体,而是想办法把原有粗糙,不合时宜的物品变得更人性化,更能解决当下问题。有些物品只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加些东西,比如为了吸引人们的余光,给鼠标弄个小尾巴。有些物品需要做些减法,比如剃掉办公场所许多无用的格局,把它设计成一所拥有开关性质的「大盒子」。你甚至也可以小调皮一些,设计些那些看着很漂亮,但不完美的物品给处女座用……

那作为理论上的吃瓜群众,如果要成为设计师,需要哪些条件,或者说,人人都可以当设计师吗?

谈及这个话题,佐藤大在书里写道:一个人只要有观察全局的眼光,能把发现事物切实落到设计上的惊人毅力和准确的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沟通力。他就可以当一位好的设计师。

除此之外,我觉得他还应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八)

序言

看到一件事,首先分析原因,然后把可能的前因后果都捋一遍,然后再将整个思路完整地存入自己的灵感素材库。

本书结构

发现问题——灵感闪现——解决问题——传达思路——进行设计

一、发现问题

【发现1】在未来,对每一位设计师来说,要做的不仅是做好设计本身,还有一项必修课,就是如何俩努力帮户客户提高销售额,增加盈利。

【方法1】抛开干扰制约,主动增加可选项。尝试逐一剔除干扰项并且想象事物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找到可能的解决之道后再审视干扰项本身是否会对事物产生决定影响。

【发现2】“往前半步即可”:如果开发全新产品用力过度可能十分危险。设计产品的最佳状态就是,将人们固有概念中认为”明明就应该在那里,为什么没有出现“的东西呈现给人们,让用户感觉自然安心。(自我解读:帮用户去发现他们没有意识到的痛点,做小处努力而非全盘改革)

【方法2】好好审视空隙,然后填满它。看到产品a和b,不是想着设计产品c超越它们,而是思考在a和b之间存在着多少空白,还有多少发挥的空间,也思考这二者之间还有多少的空隙没被填满。或者,思考产品和用户的真正需求之间还有哪些差距,用户和产品之间还有怎样的空隙。

【发现3】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不便之处。

【方法3】尽管可能灵感先行,但是也要回过来以问题出发去检验灵感的必要性。

【发现4】串联构思法:将特别的事物不作处理存入脑海,当许多因素串成一串的时候去寻找有用的点。

E.g: nendo工作室承包丹麦家具品牌boconcept:“帽子”“下面藏着什么的收纳”“木质的摆件”“鸟儿”创作出“hat-bird”

【方法4】第一时间想到什么,应该说出来,这样听到的人才可能帮它发酵成型。p60是如何记录idea

【发现5】大脑思考事物机制:认知(notice)——理解(understand)——思考(think)——反馈(feedback)。设计上的“反馈”,通常是太过新颖,用户无法理解(2),所以在思考(3)之前,就被大脑忘掉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去注重理解曾经的记忆(4),也就是关注过那些“似曾相识”的东西。

【方法5】“二次审视”的重点(1)是“不忘初心”,回想事物是怎么一步步到当下的。(我的理解: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我们要努力去记起“第一口”汉堡的初印象,在有设计参照的时候不偏离第一印象);(2)是抓住研究后凸显的信息。

【发现6】比起完美,人们会记住有个性的记忆点,即使它们不那么完美,毕竟人本身就不是完美的。

【方法6】(这个阶段还不能这样做,不记)

【思考】一个侧面:经济是如何影响设计的:2008年金融风暴经济低迷——家具展放弃了金属家具(前期需要大量投资),改用木头、大理石、黄铜(便宜)——环保风潮就此盛行

【发现7】尝试与设计无关的东西,会有新发现

【方法7】偶然跳出常态,使劲胡乱尝试,哪怕不是为了发现灵感和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思考】我觉得,不给自己设限很重要,比起坚守阵地,我也更会喜欢testing the boundary。并不是出于对多样身份的追求,而是希望能快乐地继续成长,我为什么不能既成为一个设计师,又成为一个舞者呢。

【发现8】刻意锻炼大脑,使偶然变成启示

【方法8】比“天分”更重要的是兴趣带来的热情,每天比别人思考得多一点点。时刻保持热情。

二、创意量产(灵感闪现)

【方法1】运用“周边视觉”,思考场景中心的物体和周围物体之间的联系

【具体1】将中心物体和场景中其他物体连在一起观察思考

【方法2】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违和感”

【具体】“减少变化”(相当于把违和感以外的参数在每次实验的时候调成一致,控制变量法)

【思考】具体方法对我不适用,只要尽可能记录即兴思考就好

【方法3】“既视感”很重要,创新的基础上要让用户感到熟悉

【具体3】根据“有百分之几的人看过”来调整既视感契合度,是大众?小众?

【方法4】反转“地”与“图”。E.g:让椅子更白,那就让背景更黑一些。(我的理解:为了突出中心物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弱场景周围物体的相应特征。)

【具体4】从最开始就着眼于那些大家看起来都觉得无关紧要的事物。

【方法5】在各种“理所当然”的搭配中找到“菜单”中所没有的创意(我的理解:在常见要素中找新组合)

【具体5】?不太明白

【方法6】及时记录零碎笔记

【具体6】每天做头脑风暴游戏,重要的是代入不同角色去看待问题,学会“附身”

【方法7】日常创意的积累不需要成熟具体

【具体7】“退一步”想问题

(后半个人经验,没有普适性,不记)

三、解决问题

【方法3】寻找新答案的方法:有意识地背叛,让思考得以自由。

【具体3】把完全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思考想象:“长得像「鼠标」一样的「钢笔」会是怎样的”

【具体5】真正的“再设计”:1.是否从旧事物中提取了核心价值并运用到设计中;2.新的设计是否吸引了新的消费群体

【思考】大创项目的奉贤滚灯

【具体9】首先假定未来,再倒推现在应该如何

四、表达方式(传达思路)

【具体6】凡是人们能理解的领域,都分为四个层面:data——trend——culture——human

data:数字、规格说明、价格

trend:每个人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中共有的感觉以及时代的分为等共同的倾向和趋势

culture:文化性要素

human:人类本能。比如感官的快感

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到达其中哪一个阶段,决定了我们能创造什么样的产品,也许是长盛不衰的经典款,也许是转瞬即逝的快销品。

【方法7】在设计中,最难的就是将声音、气味、味道等眼睛看不到的事物比喻成更加容易感知的东西。

【方法10】坦诚方案缺点,以建立同客户之间的信任

【思考】完全坦诚有风险,只能说尽可能和客户进行通畅又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

第五章、设计(进行设计)

【方法7】逻辑链:欧洲人在家中招待客人的文化——家具利用率高——家具市场繁盛/日本相反,服务和餐饮店水平高

【具体9】在一般人眼中,在商品开发和PR、广告宣传等预算有结余的景气状态下,才更有可能用得到设计。但是在我看来,反而是在经费紧张,情况不怎么好,企业进退维谷的时候,设计才更能发挥好一道强心剂的作用而给企业带来新的希望。就算大环境不景气,设计工作室始终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将现有资源利用到极致。

【思考】和“乱世出英雄”同理,盛世英雄仍在,但是乱世更能凸显他们的价值。

【方法10】设计师分为两种:“工匠型”:将客户想要的东西分毫不差地做出来;“创意型”:在客户基础上,提出新的概念。目前两者失衡,工匠型远多于创意型。

【思考】工匠型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创意型是直达病源

感受总结:很喜欢佐藤大的原因在于,他常常会用生活小事教我们如何去成为一个快乐,同时也令人快乐的设计师。虽然这本《用设计解决问题》看上去更像他的设计思考小随笔,有部分还有水鸡汤的嫌疑,也有和配套本《由内向外看世界》部分内容重合的篇幅,但有启发当然不是坏事。另外小插图很妙,自带小故事又能高度概括。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九)

这是我发布在简书的一篇书评,如果你对排版有一定要求的话,建议移步简书查看本文,有更好的阅读体验。韩德胜的简书:《设计思维养成》

这本书是设计主题阅读中的第一本,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日本人写的书都偏轻松,偏白话,容易理解也容易读下去。

这本书不是介绍设计的技巧,而是一种设计的思考方式。作者让我们看到他在设计背后的思考过程和积累的过程。他说,

我理解的“设计”,就是不用错过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用心观察并分析,然后从中发现新的灵感。

不管是哪一类的设计,重要的都是如何通过提出全新的观点来解决眼下存在的问题。

寻找问题的关键核心

在设计周上,佐藤大设计了一款既不用弄脏手和桌子,也可以把这种酒跟其他酒区别开的挤橙子器,因为这款酒需要跟橙汁一起喝。

在此之前,人们一直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却视而不见,没有人想过要如何去过改变。佐藤大偶然发现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他最先想的,“是不是哪里有什么问题呢?”“大家是真的很满意吗?”这样的连续提问,让自己想到一些最核心的问题。

所以,设计师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将隐藏的事物表象背后的真实需求找出来,努力探寻问题的核心。

勇敢表达和记录

每个人都要养成在生活中记录反思的习惯,设计师也不例外。只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才能有分析事物,找出生活中一些不合理,可以有去改进的空间。

就像昨天坐公车,我也做了一点点的思考。每次司机一到站都要停一下再走,即使他知道站点没有人要上,车上没有人要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如果不是每站必停的话,可以节省多少时间呢?如果这些时间节省下来,社会总体效率是否会提高呢?

我当然知道这是公交公司的规定,这个每站必停的规定如果要被解决,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个是车上的乘客有没有人要在这个站下车,这个很好解决。只需要在乘客上车或者座位旁边放置一个可以通知到司机在哪一站需要下的控制器,这样司机就很清楚哪个站没有人下车。另外一个是公车站有没有需要上车的乘客,也可以在每个站点的地方设置点击按钮,一旦乘客到公车站的时候,选择自己要等待的那路公车就可以。通过GPS在公车经过此站的时候,在车上提醒司机需不需要在此站接上乘客。

就这样,设计师也需要养成不管别人关不关注,想到什么都第一时间说出来的习惯,这样才更能轻松的找到设计思路,并得到更多的选择项。

二次审视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习以为常,一切都变成习惯。这是一个有点危险的信号,一旦我们习惯了周围的事物,即是说明了我们对它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印象,很难改变。

所以,佐藤大提醒我们,越是熟悉,越是需要适时停下来回顾一下第一印象。当我们停下来,再次审视某一事物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它并不是我们以前所认知的那样。事实上,很多事物我们都存在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决定了后来我们对它的态度。

二次审视的重点,就在于发现对某种事物此时此刻与过往认知的异同。

锻炼大脑

很多人喜欢用“我没有天赋”来做借口,来表示自己不擅长做某事。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大脑可塑性很强,你不擅长并不是没有天赋,而是你的刻意练习不够。

在设计这件事情上,最关键的是能否始终保持对事物的热情。不要再羡慕那些所谓的“很厉害的人”,在这背后,他们一定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自己强大自己,所以一个人是否能成功,取决于他在这件事情上投入了多少。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比别人思考的多,比别人更有热情。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你会发现我们只要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尝试麻烦

这段看来可能会有些鸡汤,但背后的道理却是深刻的。同样的两个起点的人,一个不断去尝试解决遇到的各种“麻烦”,而另外一个遇到麻烦就避开,以为这样生活可以更顺些。而渐渐地,前者解决麻烦的能力越来越强,相应的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机会。而后者,因为不愿意面对如此多的麻烦,一直都是平平稳稳,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主动离开的那个人,中途放弃可能损失重大,而全力以赴去解决问题的都会有所获益。所以当你清楚的意识到越是麻烦的事情,越应该努力去尝试,你所期待的机会自然就会来到你身边。

“模糊扫视”和“周边视觉”

作者提供了一个日常练习积累素材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无论看到什么事物,都要第一时间将它与另外一个事物连在一起观察。

也就是无论看到什么,第一反应都是“这个东西和另外那个东西好像啊”,把两者的共性联系起来。“周边扫视”的意思是,我们不仅仅是要将焦点放在这件物品上,更要让自己的“看”的范围更加大。关键是看到的东西多麽无聊,都一边将其中的点连成线,一边努力思考,是否日后可以用得到。

熟悉感

在书中这个词被翻译成“既视感”,但可能这个词在国内还不是很流行,很多人并不太了解这个词的意思。

每个人内心都存放了很多事物,每种文化背后都有各种经典,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东西,元素。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在设计的时候用上这些元素,融入到设计中。让用于感知到,这件产品虽然是全新的,但是总感觉好像有点安全感在。但其实是设计师的不动声色在其中加入了一些“令人怀念”的元素,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一种“如此熟悉”的体验。

越用心就越能想出精彩的点子,只有深深触动用户的内心,才能成为经典。

多身份思考

这点其实跟做产品和市场的做法是一样的,就是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不要仅仅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来看,更要思考一些跟自己“无关”的事情,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化身用户来看问题,或者企业老板,产品购买者,产品使用者,市场人员呢?这样多角度来思考,看问题的时候也就有了多个角度。

大脑舒适开关

设计工作者都被认为是脑力工作者,前段时间和一位设计师聊天,他说有时候想不出创意来也感觉到很头痛。

佐藤大的做法就是将工作区和生活区很好区分开来,在不同的区域走动的时候让大脑能够轻松转换。我们需要掌握一种能力让自己能够在苦闷工作中尽快进入舒适状态,让大脑充分休息。有时候这样的休息反而能够激发更多的灵感。

有意识地背叛

在美术史上,有一个“马格里特形象的背叛”理论。比利时画家玛格里特曾经画过一支烟斗,在画的下方用法语写着“这不是一只烟斗”。

面对同样一件事物,有的人能得出无数启发,有的人却什么也得不到。“马格里的背叛”指的是什么,就是有意识地去思考,如果不是钢笔,他会是什么呢?

佐藤大的做法就是,经常把一件事物看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物,比如看到钢笔,他会想这不是一支钢笔,这是一个鼠标,然后接着思考像钢笔一样的鼠标究竟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它能变成一个鼠标?这样一层一层的发散开来,新的灵感自然会慢慢浮现,将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物放在一起思考才是最有效的。

质疑常规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我们太容易对这个世界失去好奇心。所以这个思考最基本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让自己随时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本该存在的”或“正常的,一定是这样的”。

想要培养自己脑中的过滤器,最好从质疑自己身边使用了很久或者长时间没有发生变化的事物开始。比如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筷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双呢?应用如今的技术是否能创造出更便宜的更好的筷子呢?就这样质疑一下身边的事物看看。

回到设计

整本书看完,佐藤大用很直白的口吻,讲着他身边的一些小事和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能够给我们一些设计方面的启示,当然这种设计思维运用到很多领域也是适用的。他说,

我理解的设计,就是寻找能改善现状改变困局的方法。当一个人利用全新的视角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随之产生新的事物的形式,所以它才会被称为设计。由于只有落实到具体的事物形态上才能让创意得以传播,所以也可以说是既是一项结果导向的工作。

-《用设计解决问题》

-佐藤大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